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剖宫产与非瘢痕子宫剖宫产的对照观察
瘢痕子宫再次妊娠经阴道分娩的临床观察分析

医疗监 护条件 ,具备 随时手 术 . 输 血 和抢救 的条件 ; ( 6 ) 患者 愿
意 接受试产 并 了解 阴道分娩 和再次剖 宫产 的利 弊 ,获得产 妇及 成功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明显高 出许多 ;并且 有剖宫 产历史 的产妇并 发症 的发 生 家属 的同意 。 率也 明显高于 无剖宫产 历史 的产妇 ,瘢痕子 宫妊娠分 娩则需 在
为阴道分娩再次妊娠又经 阴道分娩 。结果 :对照组成功率高 于治疗组 ,并 发症发生率低于治疗组 ,新 生儿 无差别。结论 :瘢痕子宫产妇若再 次妊娠
经阴道 分娩 , 需在 产前 对其进行详 细检 查 , 若 能够准确掌握各项信 息 ,则能够确保阴道分娩的安全。
【 关键词 】 瘢痕子宫 ; 阴道分娩 ; 再次妊娠
行性及安全性进行探讨 。 1 资料与方法
表1 治 疗组与对照组相关指标的对 比
1 . 1 一般资料 笔 者所 在 医院 2 0 1 0年 1 月一 2 0 1 2 年 1 月共 收治 再 次妊 娠 产妇 2 8 2例 ,分 为对 照组和 治疗组 ,治疗组 1 3 2例 为剖 宫产后 妊娠经阴道分娩 的产妇 ,对 照组 1 5 0 例 为阴道分娩妊娠 的产妇 , 年龄为 2 5 ~ 3 7岁 ,平均 为 3 2 _ 2岁 ,孕周 为 3 6 — 4 1 周 ,平 均孕周
经验体会 J i n g y a n t i h u i 《 中 外 医 学 研 究 》 第1 1 卷第1 4  ̄ H l f ( 总 第2 0 2  ̄ f ] ) 2 0 1 3 年5 月
瘢痕 子 宫再次妊娠经 阴道分娩 的临床 观察分析
张 绍 鲜①
I 摘 要 】 目的 :对瘢痕子宫再 次妊 娠经阴道分娩 的可行性及 安全性进行探讨 。方 法:治疗 组 1 3 2 例为剖宫产后妊娠经 阴道 分娩 ,对照组 1 5 0 例
瘢痕子宫与非瘢痕子宫剖宫产临床对比探析

【 中图分 类号】 R 7 1 9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 6 7 2 — 5 6 5 4 ( 2 0 1 4 ) 0 1 ( b ) - 0 0 9 6 - 0 2
妇女在实施子宫畸形矫 治 、 子宫肌瘤切 除或 剖宫产等手术时
2 . 2 手 术 情 况对 比
于非瘢 痕组 , 瘢痕组 的平 均手术时 间为 ( 6 3 . 2 9 + 6 . 4 3 ) m i n , 非瘢 痕 组 的平均手术 时间为( 5 0 . 7 8 _ - 5 . 5 4 ) m i n 。 这主要 是 由于瘢痕组在 实
因而延 长 了手术 从表 1 中可以看出 。 瘢痕 组的手术时 间明显 长于非瘢痕 组的 施剖宫产手术过程 中需对腹 壁和腹膜进行分离 .
2 . 1两组 产 妇 一 般 统 计 资 料 对 比
显高于非瘢痕组产妇 , 这主要是由于瘢 痕组的产妇 因年龄大实施
瘢 痕组 年龄 为 2 7 ~ 3 5岁 , 平 均为 ( 3 1 . 5 ± 4 . 5 ) 岁, 平均 体重 为 自然分娩难产率增加而提高 了剖官产率 , 并且在 已经 实施 一次剖 子宫 已经产生瘢痕 , 在进 行 自然分娩时极 有可 能 ( 7 1 . 5 ± 7 . 5 ) , 平均孕周为 ( 3 8 . 5 + 3 . 5 ) 周; 非瘢 痕组 年龄 为 2 4 ~ 3 0 宫产的基础上 , 因而很多年龄大的瘢痕子宫产妇 倾向于选择剖 宫 岁, 平均 为 ( 2 7 . 5 ± 3 . 5 ) 岁, 平 均体 重为 ( 7 2 . 5 ± 8 . 2 ) k g , 平均 孕周 为 发生子宫破裂 。 瘢痕组产 妇的剖宫产 手术 时间 明显 长 ( 3 9 . 1 ± 4 _ 3 ) 周。 瘢痕组的年龄 明显高于非瘢痕组 , P < 0 . 0 5 , 而在体重 产 。其次与非瘢痕组相 比 , 和怀孕周期方面则不存在显著差异 , P > 0 . 0 5 。
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剖宫产与非瘢痕子宫剖宫产的临床比较

实验 组 发 生新 生儿 窒 息 5例 ( 8 . 5 7 %) , 对 照组 新生 儿 窒息 2例 ( 2 . 8 6 %) , P<0 . 0 5 , 具 有统 计 学意 义 ; 实验 组 发 生 宫缩 乏 力 1 4例 ( 2 0 . o 0 %) , 胎 盘粘 连 1 1例 ( 1 5 . 7 1 %) , 子 宫破 裂 1例 ( 1 . 4 2 %) ; 对 照 组发 生 宫缩 乏 力 8 例( 1 1 . 4 3 %) , 胎 盘粘连 6例 ( 8 . 5 7 %) , 未 发 生子 宫 破 裂 ; 两组 间比较 均 具有 统 计 学差 异 , P<0 . 0 5 。 结论 剖 宫 产术 后瘢 痕子 宫再次 妊 娠二 次刮 宫产术较 非瘢 痕 子 宫剖 宫产风 险增 大, 建议在 保证母 婴 安全 的前提 下 ,
经产 妇 2 2例 。所 有 产 妇及 家 属 均 告 知手 术 相 关 事 项及 风 险, 并签 署 知 情 同意 书 。两 组 产妇 一 般 资 料
比较 无统计 学 差异 ( P>0 . 0 5 ) 。 1 . 2 观 察指标 ( 1 ) 围术 期 观察 : 记录 两 组 剖 宫 产
裂、 产后 出血 等 风 险。并 且 , 在初 次妊 娠选 择剖 宫产 手术 方式 分娩 时 造 成 瘢 痕 子 宫 的 主要 原 因, 术后 瘢 痕子 宫 再 次 妊 娠 也 更 倾 向 于选 择 接 受 再 次 剖 宫 产 术[ 1 1。本次 ] 研 究 回 顾 剖 宫 产 术 后 瘢 痕 子 宫 再 次 妊
瘢痕子宫患者再次妊娠分娩的临床分析

瘢痕子宫患者再次妊娠分娩的临床分析【摘要】目的:分析瘢痕子宫患者再次妊娠剖宫产特点及注意事项。
方法:选取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孕妇132例作为观察组,均行剖宫产。
另外选取同期非瘢痕子宫妊娠剖宫产孕妇132例作为对照组。
对两组孕妇的分娩情况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观察组产程明显长于对照组,出血量多于对照组,新生儿窒息率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长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两组产妇均按照剖宫产手术方法生产。
观察组产妇术中根据子宫瘢痕的情况合理选择手术切口。
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大多存在不同程度的粘连,术中应尤其注意根据不同情况采取相应的手术方法:该类产妇的剖宫产重点在于分离粘连,难点在于分离腹直肌与前鞘以及如何进入腹腔。
根据腹直肌与前鞘的解剖关系及特点,宜在前鞘中线处切入,使腹直肌或粘连的腹膜充分显露。
应采用推剪刀的方法分离切口,切忌手撕切口,导致粘连肌纤维发生断裂,从而发生广泛渗血及严重组织伤。
在分离切口上缘的腹直肌和前鞘时,宜采用纱布行钝性分离,必要时可用剪刀配合行钝性分离,也可用手术刀切开。
在分离时应对分离程度按照胎儿的大小进行评估,确保能将胎儿取出为宜,不可分离太过。
1.3 观察指标统计两组孕妇的产程、出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新生儿窒息以及住院时间并进行比较。
1.4 统计学方法所得数据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p19个月;产前超声检查无瘢痕缺陷;患者愿意接受阴道试产且具有良好的医疗监护设备和抢救条件时可以进行阴道试产[7]。
但是对于曾经有较大的子宫手术史或子宫破裂史的患者;有剖宫产指征者以及不具备良好的监护设备和抢救条件时则建议行剖宫产手术。
在行剖宫产时,应尤其重视对粘连的分离技巧[8]。
应查清楚产妇的粘连具体位置、粘连的紧密程度,综合分析粘连对手术操作的影响程度,采取对应的手术操作方法[9],确保能顺利取出胎儿,且对产妇的伤害最小化[10]。
疤痕子宫与非疤痕子宫剖宫产的临床疗效对比

疤痕子宫与非疤痕子宫剖宫产的临床疗效对比发表时间:2018-07-13T15:53:42.517Z 来源:《心理医生》2018年16期作者:崔慧娟[导读] 剖宫产术是产科领域中的重要手术,已成为当前解决高危妊娠、难产、某些产科合并症等问题的有效手段。
(山西省晋城市第二人民医院妇产科山西晋城 048000)【摘要】目的:分析比较疤痕子宫与非瘢痕子宫剖宫产的临床疗效。
方法:以我院2015年3月—2017年3月期间住院分娩的63例疤痕子宫妊娠分娩产妇为例,设置为研究组,同时选取同期61例非疤痕子宫妊娠分娩产妇为例,设为对照组,分析比较两组剖宫产相关因素以及临床效果(手术操作时间、恶露持续时间、子宫破裂发生率等)。
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行剖宫产的主要原因是社会因素,且研究组和对照组在胎儿窘迫、胎儿异常、前置胎盘、产程进展异常、脐带绕颈等因素方面的占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再次剖宫产的手术操作时间、产后恶露持续时间均长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出血量均多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的子宫破裂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研究组子宫切除率、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率、产后出血率、盆腹腔粘连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相比较非疤痕子宫患者而言,疤痕子宫再次妊娠易出现子宫破裂、前置胎盘、盆腹腔粘连等分娩风险,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应当严格掌握剖宫产医学指征,同时综合考虑疤痕子宫产妇分娩方式的选择,减少剖宫产率以及疤痕子宫再次剖宫产率。
【关键词】疤痕子宫;非疤痕子宫;剖宫产;并发症;子宫破裂【中图分类号】R719.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16-0183-03 剖宫产术是产科领域中的重要手术,已成为当前解决高危妊娠、难产、某些产科合并症等问题的有效手段,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分娩,有助于挽救产妇、卫生而生命安全,对其预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瘢痕子宫再次剖宫产与非瘢痕子宫剖宫产的临床对比

瘢痕子宫再次剖宫产与非瘢痕子宫剖宫产的临床对比
孙绮
【期刊名称】《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年(卷),期】2018(010)019
【摘要】目的对比分析瘢痕子宫再次剖宫产以及非瘢痕子宫剖宫产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12月在我院剖宫产分娩的120例产妇,分为实验组(60例,瘢痕子宫再次剖宫产产妇)和对照组(60例,非瘢痕子宫剖宫产产妇),对比两组分娩情况.结果实验组子宫破裂率(8.3%)、前置胎盘率(11.7%)、胎盘植入率(13.3%)、胎盘粘连率(13.3%)等均高于对照组0%、1.7%、3.3%、1.7%.结论相对于非瘢痕子宫剖宫产产妇而言,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剖宫产产妇具有更高的分娩风险,临床一定要严格把握瘢痕子宫产妇剖宫产指征,尽可能建议产妇选择阴道分娩.
【总页数】2页(P104-105)
【作者】孙绮
【作者单位】江苏省盐城市滨海县人民医院妇产科,江苏盐城 2245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19
【相关文献】
1.瘢痕子宫再次剖宫产与非瘢痕子宫剖宫产的临床对比 [J], 王海红
2.瘢痕子宫再次剖宫产与非瘢痕子宫剖宫产的临床对比 [J], 袁爱萍
3.瘢痕子宫再次剖宫产与非瘢痕子宫剖宫产的临床对比 [J], 花蕾蕾
4.对比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二次剖宫产与非瘢痕子宫剖宫产的临床情况 [J], 孙姣;吴微;张巧玲
5.瘢痕子宫再次剖宫产与非瘢痕子宫剖宫产的临床对比 [J], 孙荣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瘢痕子宫再次剖宫产不同切口位置对切口愈合及并发症的影响

瘢痕子宫再次剖宫产不同切口位置对切口愈合及并发症的影响发布时间:2023-02-28T02:14:40.502Z 来源:《医师在线》2022年33期作者:易联珍[导读] 目的:探讨瘢痕子宫再次剖宫产不同切口位置对切口愈合及并发症的影响。
易联珍云南省牟定县人民医院,妇产科云南省楚雄州牟定县 675500【摘要】目的:探讨瘢痕子宫再次剖宫产不同切口位置对切口愈合及并发症的影响。
方法:选择2020年8月至2022年7月我院收治的瘢痕子宫再次剖宫产产妇86例,随机分组,观察组43例采用瘢痕组织上2cm取切口,对照组43例采用原瘢痕处切口,对两组手术情况进行比较。
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切口愈合时间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
结论:瘢痕子宫再次剖宫产采用瘢痕组织上2cm取切口有助于术后切口愈合,也能减少并发症,值得推广。
【关键词】瘢痕子宫;再次剖宫产;不同切口位置;切口愈合瘢痕子宫指子宫术后切口处留下瘢痕,常发生于剖宫产、子宫肌瘤切除术、其他妇科手术后[1]。
本文选取病例为剖宫产术后所致的瘢痕子宫患者。
若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可增加子宫破裂、产后出血的风险,再次剖宫产的感染、切口愈合不良等风险较高,可一定程度威胁母婴健康,选择正确的切口位置至关重要[2]。
目前临床对瘢痕子宫再次剖宫产切口选取位置无统一规范,本研究将不同切口位置用于2020年8月至2022年7月我院收治的86例瘢痕子宫再次剖宫产产妇中,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20年8月至2022年7月我院收治的瘢痕子宫再次剖宫产产妇86例,随机分组,各组43例。
观察组年龄25~39岁,平均(32.45±2.94)岁,孕周37~40周,平均(38.52±1.17)周。
对照组年龄24~38岁,平均(32.38±2.89)岁,孕周37~41周,平均(38.59±1.24)周。
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经阴道试产的产程观察及护理

1522018 年第 5 卷第 19 期2018 Vol.5 No.19临床医药文献杂志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al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经阴道试产的产程观察及护理王东琴,伊丽努尔·伊力亚斯*,丁淑红(北京市昌平区中医医院妇产科,北京 102200)【摘要】目的 探讨瘢痕子宫再次妊娠经阴道试产的产程观察,分娩方式及护理措施。
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产科收治剖宫产术后再妊娠阴道试产患者60例病历资料。
结果 本次剖宫产术后再妊娠经阴道试产患者60例中阴道分娩49例,其中阴道自然分娩44例,阴道助产5例,阴道分娩成功率为81.67%。
结论 严格把握阴道试产指征且严密观察产程及护理,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经阴道分娩是可行的。
【关键词】妊娠;阴道试产;观察;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8242.2018.19.152.02近年来我国剖宫产率越来越高,导致瘢痕子宫的发生率不断增加[1]。
随着国家生育政策的放开,剖宫产术后再妊娠的产妇选择生育二胎日益增多,此类产妇选择何种分娩方式也已成为临床医师关注的焦点[2]。
本文选取了我院剖宫产后再次妊娠符合阴道试产的孕妇60例,现将产程观察和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1.1 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2016年10月~2017年12月我院产科收治的符合阴道试产条件的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孕妇60例为研究对象。
年龄26~42岁,平均(32.12±3.41)岁;孕妇体质量(64.43±2.15)kg ,孕周37~41+6周,平均(39.01±1.53)周。
均有剖宫产史。
1.2 方法阴道试产安全性评估产妇均愿意经阴道试产分娩,按产科常规观察产程。
因瘢痕子宫再妊娠阴道分娩容易出现子宫破裂,所以在产程中需重点观察有无子宫破裂先兆[3]。
严格筛选是阴道分娩成功的关键。
筛选标准如下:产妇及家属充分知情同意并签字;两次妊娠间隔时间大于2年;子宫下段横切口;不存在上次剖宫产指征,也未出现新的剖宫产指征;B 超提示子宫下段前壁完好无损,且没有胎盘覆着;骨盆各径线正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剖宫产与非瘢痕子宫剖宫产的对照观察
发表时间:2019-06-10T13:03:29.720Z 来源:《中国蒙医药》2019年第3期作者:谢顺姣
[导读] 目的:分析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剖宫产与非瘢痕子宫剖宫产的对照观察。
湖南省常宁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常宁 421500
【摘要】目的:分析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剖宫产与非瘢痕子宫剖宫产的对照观察。
方法:选取2017.1-2018.12期间36例瘢痕子宫产妇作为瘢痕组,同时期36例非瘢痕子宫产妇作为非瘢痕组,两组均进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手术,对于两组不同类型产妇术中各项指标以及分娩结局。
结果:瘢痕组产妇治疗各项指标高于非瘢痕组产妇,瘢痕组胎盘植入、胎盘前置、胎盘黏连的发生例数均高于非瘢痕组,差异显著(P<0.05)。
结论: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剖宫产与非瘢痕子宫剖宫产进行对比发现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在术中更加危险,出现胎盘黏连、前置的情况较多,手术难度大,危险系数多,在术后的恢复较慢,需要更加谨慎的选择手术,降低分娩风险。
【关键词】瘢痕子宫再次妊娠;非瘢痕子宫;剖宫产;对照分析
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属于妇产科常见的情况,产妇因为在第一次生产期间肌壁之间肌瘤剔除或者在第一次生产期间子宫切口,当再次出现妊娠后对其孕期以及整个的分娩过程影响较为严重,该类型产妇一旦进行剖宫产,大出血发生的概率较高,近年来对于剖宫产的盲目推崇,造成过度治疗的问题,对产妇的健康造成非常大的威胁[1]。
因此在实践研究中需要充分的掌握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剖宫产与非瘢痕子宫剖宫产之间的差异性,掌握更加规范化的手术技术,降低手术中的风险,本文主要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剖宫产与非瘢痕子宫剖宫产的对照观察方面着手,对临床进行研究,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1-2018.12期间36例瘢痕子宫产妇,同时期36例非瘢痕子宫产妇,其中非瘢痕组产妇年龄22-37岁,平均年龄
(34.32±1.43)岁,最短孕周37周,最长孕周40周,平均孕周(39.14±0.37)周;瘢痕组产妇年龄23-38岁,平均年龄(34.36±1.21)岁,最短孕周38周,最长孕周40周,平均孕周(39.19±0.35)周。
本组研究中两组产妇的基线资料差异不显著,P>0.05,可比性良好。
纳入标准:参与实验产妇均为第2次生产,并确定实施剖宫产,自愿参与实验研究,并签署了实验同意书,实验经过了医院伦理委员会的审批。
排除标准:存在盆腔或者腹腔手术史产妇,合并重大疾病产妇,严重血液疾病产妇以及慢性盆腔疾病产妇[2]。
1.2 治疗方法
两组实验产妇均进行剖宫产手术,采用连续硬脊膜外阻滞麻醉方法,确定麻醉达到预期效果后于子宫下段进行横切口,切口位置位于下腹部两髂前上棘连线的位置,切口长度为10-13cm,将皮肤全层以及皮下脂肪切开,直达筋膜层位置,钝性分离脂肪层、皮下脂肪,达到筋膜层后将腹直肌前鞘与皮肤等长的区域进行离断,确定充分暴露腹膜后,将腹膜提起开口,撕开覆膜机进入至腹腔位置,将子宫下段进行暴露,借助手术刀将膀胱腹膜折返处横向切口,长度为2-3cm,下推膀胱并折返腹膜,进行取胎,待胎儿取出后,对切口进行缝合,使用1号可吸收线将子宫肌层缝合,2-0号可吸收线对膀胱折返腹膜进行缝合,后对筋膜层、皮下组织以及外层皮肤进行缝合,为了确定实验的效果,不同类型产妇可由同一主刀医生手术,并且在术后进行适宜的抗感染等治疗,防止出现术后的感染等问题[3-4]。
1.3 观察指标
1、手术指标对比:手术时间、术后24h出血量、恶露时间[3]。
2、胎盘情况:观察术中产妇胎盘情况,并对不同组产妇胎盘植入、胎盘前置以及胎盘黏连的发生例数进行记录。
1.4 统计学方法
利用Epidata3.0软件录入所有的数据,采用SPSS20.0的统计学软件对本次研究的观察指标进行统计,计数资料,采用平均数n,%表示,检验,两组间的数据具有明显的差异,即(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手术指标对比
瘢痕组产妇治疗各项指标高于非瘢痕组产妇,差异显著(P<0.05),详情见表1。
表1 两组手术指标对比(±s)
3讨论
瘢痕妊娠是产科疾病中比较难治疗的一种疾病,我国剖宫产率始终处于较高的水平上,这与我国自然分娩技术发展滞后存在一定的关系,相关统计显示我国的剖宫产率已经达到40%,作为一种有创性的操作,在剖宫产后较为容易出现各种并发症,包括腹痛、腹胀,严重
时可能出现合并感染,造成大出血,甚至对脏器功能造成损害,特别是二胎政策的推广,瘢痕子宫再次妊娠成为关注的问题,需要对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剖宫产与非瘢痕子宫剖宫产差异性进行分析,进一步提升手术的安全性[5]。
本文在研究中发现,瘢痕组产妇治疗各项指标高于非瘢痕组产妇,瘢痕组胎盘植入、胎盘前置、胎盘黏连的发生例数均高于非瘢痕组,差异显著(P<0.05)。
与非瘢痕子宫进行对比发现,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容易出现子宫破裂、产后出血以及前置胎盘等问题,并且因为前期切口的问题造成愈合不良、损伤与感染的情况,增加了手术的难度[6];通过核磁共振成像技术可以发现子宫切口愈合主要分为瘢痕修复期、成熟期以及机化期三个阶段,而第三个阶段耗费的时间最长,但是瘢痕经过较长时间的恢复后,可能出现弹性丧失的问题,增加子宫破裂的危险,因此在瘢痕子宫产妇分娩的过程中,不能仅考虑手术,也可告知产妇是否同意进行非手术分娩,告知产妇瘢痕子宫并非是剖宫产的绝对指征,产妇可以尝试进行阴道试产,最大限度的确保整体分娩的安全性,降低最子宫的再次伤害[7]。
综上所述,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剖宫产与非瘢痕子宫剖宫产进行对比发现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在术中更加危险,出现胎盘黏连、前置的情况较多,手术难度大,危险系数多,在术后的恢复较慢,需要更加谨慎的选择手术,降低分娩风险。
参考文献:
[1]刘清华.整体护理干预在瘢痕子宫妊娠再次剖宫产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19,23(12):1761-1762.
[2]程莉.初次剖宫产与瘢痕子宫妊娠剖宫产的比较分析[J].上海医药,2019,40(04):31-33.
[3]沈盐红,李梅,吴新媛.剖宫产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经阴道分娩的临床效果观察[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8,15(19):79-81.
[4]李波.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剖宫产与非瘢痕子宫剖宫产的临床研究[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8,12(17):53-54.
[5]李力.瘢痕子宫对产妇进行再次剖宫产术及第三次剖宫产术的影响[J].当代医药论丛,2018,16(11):71-72.
[6]张燕群.比较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孕产妇与非瘢痕子宫妊娠孕产妇的妊娠结局[J].当代医药论丛,2018,16(07):79-81.
[7]何丽雅.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剖宫产与非瘢痕子宫剖宫产的临床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7,15(03):119-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