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14.不会叫的狗 教学设计(含课堂作业及答案)
不会叫的狗-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不会叫的狗-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了解故事主题以及人物特点;•能够大声、清晰地朗读课文;•熟悉课文内容,理解课文中情感变化和人物心理;•能够从课文中感受到友谊的珍贵和重要性。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朗读课文,熟悉课文内容;•让学生感受友谊的珍贵和重要性。
难点•理解课文中情感变化和人物心理。
三、课前准备•准备好教材《不会叫的狗》和教辅用书;•物品准备:黑板、粉笔、卡片;•预习教学内容,熟悉教学流程。
四、教学过程1. 课前热身(5分钟)在黑板上贴一些与狗有关的图片,让学生看图片并猜测图片中的狗名字。
同时,教师可以与学生谈论关于狗的知识,让学生感兴趣并产生学习与探究的冲动。
2. 导入新课(10分钟)教师播放《不会叫的狗》的音频或自己读课文,让学生同桌间互相朗读或是全体跟读。
之后,让学生阅读课文,并且在课文中找出让他们印象深刻的人物或情节。
3. 阅读课文(20分钟)学生们利用10分钟的时间仔细阅读课文,并在课文后的空白区域上写下对这篇文章的评价。
接下来,教师把学生分为小组,每组用10分钟的时间讨论相信课文讲述了什么道理和教育意义。
4. 建立思维导图(15分钟)教师将黑板分成两部分,左边用来写人物名称及形象,右边用来写人物心理,并在黑板上建立思维导图。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并总结出课文中关于人物的描述来,制作一个简单的表格,表格中包含人物名称、专有名词及人物形象、人物表情等等。
5. 分组扮演人物(20分钟)学生们自由选择想要扮演的角色,然后让这些扮演角色的学生一个一个地去表演并让其他学生猜测扮演人物的性格特点和情感状态。
6. 总结课文,引导学生思考人际关系(10分钟)教师让学生回答关于本篇文章中人际关系的问题,并引导学生总结和思考人际关系的重要性和珍贵性。
五、课后延伸教师可以留作业,让学生将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整理成思维导图并汇报给其他同学,来检查他们对课文的理解水平。
同时,教师也可以对学生平时的学习表现进行评估,以此来了解学生们学习阅读的提高程度。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14.不会叫的狗优质教案3套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14.不会叫的狗(优质教案)《不会叫的狗》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词。
2.在分角色朗读中,揣摩人物心理,品析人物形象,提高语言感受力。
3.理解童话中夸张和想象的作用,提高阅读浅析童话的能力。
4.多元解读童话主题,分析作品的思想意义,在感染和熏陶中培养健康人格。
教学重点1.从对话描写中感知人物形象。
2.增补课文情节,进行想象思维训练。
教学难点对童话主旨和借助想象反映生活的写法的理解。
教学方法1.朗读法。
在感知课文内容基础上,进行分角色朗读,激发阅读体验,准确把握人物形象。
2.讨论法。
就课文主旨的解读设疑,更鼓励学生提出疑问,组织课堂讨论、合作探究,深入品评童话故事。
3.探究拓展法。
如续写童话的多种结局,从而达到对童话主题的多元阐释。
教具准备多媒体CAI课件、投影仪。
课时安排1课时课前准备1.利用网络或图书查找有关童话的相关资料,了解童话的特点。
2.熟读课文,掌握文中“哞、嘶、喔、滑稽、寻思、怜悯、诧异、叼、谨慎、聘请、天赋、匍匐、吠”等字词及弄懂文中不理解的词语。
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激趣导入)说起童话,大家一定会兴趣盎然,因为诗意的童话故事装点着我们幸福的童年记忆,很多美丽的童话一定已在你们的头脑中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记,下面哪位同学愿意说说在你成长的过程中哪篇童话对你的影响最大呢?(生举例)优美的故事总是令人心醉的,今天我请同学们和老师再次满怀激情地重温一下童话带给我们的快乐,我们将要学习意大利的著名儿童文学作家贾尼•罗大里的一篇童话,它有着很奇怪的名字叫《不会叫的狗》。
(板书课题、作者)(教学设想:童话是青少年喜欢的文体之一。
利用学生对童话的喜爱,让他们对童话进行介绍,进而让他们在初步掌握文体特点的基础上展开本课的学习。
)二、分角色朗读课文要求:1.明确课文中出场人物的名单、人数;分组指定注意几个主要角色的对话朗读的重音、声调、节奏。
揣摩人物心理,把握角色形象。
14 不会叫的狗(教学设计)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14 不会叫的狗(教学设计)——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学生能够正确认读并书写“狗、猫、鸡”等生字词。
2. 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小动物的情感。
3. 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1. 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交流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培养学生热爱动物,关爱生命的情感。
2. 培养学生积极向上,勇于克服困难的态度。
教学内容教学重点1. 正确认读并书写生字词。
2.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小动物的情感。
3.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1. 体会小动物的情感,培养学生的同理心。
2. 引导学生理解故事背后的寓意。
教具与学具准备1. 课文挂图2. 生字词卡片3. 彩色粉笔4. 录音机及课文朗读录音带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情境导入1. 利用课文挂图,引导学生观察图片,激发兴趣。
2. 提问:同学们,你们看到了什么?你们知道狗是怎么叫的吗?那么,你们听说过不会叫的狗吗?二、自主探究1. 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边读边标出生字词。
2. 学生互相交流讨论,认读生字词。
三、朗读感悟1. 让学生听课文朗读录音,感受语言美。
2. 学生自读课文,体会小动物的情感。
四、交流讨论1. 分组讨论,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2. 指导学生用简洁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
五、总结提升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教学重点。
2. 引导学生理解故事背后的寓意,培养学生的同理心。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复习上节课的学习内容,检查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
2. 提问: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谁来说一说?二、深入学习1. 让学生再次阅读课文,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 引导学生关注细节,体会小动物的情感。
三、朗读展示1. 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展示自己的朗读水平。
2. 教师点评,指导学生改进朗读技巧。
四、写作拓展1. 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写一篇关于动物的短文。
2024年秋季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不会叫的狗》教学设计

b.培养学生关爱动物、善待他人的品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
a.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b.学习生字词,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教学难点:
a.理解故事中不会叫的狗的心理变化。
b.从故事中体会到关爱动物、善待他人的重要性。
四、教学过程
1.朗读课文
十七、持续性与延伸性学习
1.阅读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外阅读更多关于动物的书籍和故事,以拓宽视野,增强对动物的了解和同情心。
2.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与社区或学校的动物保护活动,如志愿者服务、动物保护宣传等,将课堂学习延伸到现实生活中。
十八、教学资源更新与共享
1.教学资源库:教师应不断更新教学资源库,包括故事素材、教学游戏、视频资料等,以丰富教学内容。
4.教育意义:关爱动物、善待他人、勇于尝试、克服困难
```
七、教学反思
1.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检查教学目标是否达成,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以及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2.教师针对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3.教师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及时发现并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3.举办读书节:在学校范围内举办读书节活动,通过讲故事、角色扮演、知识竞赛等形式,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
十五、教学总结
1.教师在本节课结束后,进行教学总结,记录教学过程中的亮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2.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和学习成果,调整后续的教学计划,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
3.教师鼓励学生持续关注和参与类似的语文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终身学习的态度。
3.情感引导: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体会故事中的情感变化,让学生在理解故事的同时,也能感受到情感的共鸣。
部编三上《14、不会叫的狗》教案(附导学案,同步练习)

14.不会叫的狗14 不会叫的狗【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吗、讨、厌”等16个生字,认识多音字“吗、担、压、中、弹”,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边读边预测后面的内容,展开充分的想象,提高语言表达和想象力。
3.引领学生大胆想象,续编故事或创编故事。
【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边读边预测后面的内容,展开充分的想象,提高语言表达和想象力。
【教学难点】引领学生续编故事或创编故事。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课堂作业新设计】—、看拼音,写词语。
tǎo yàn tè bié pī pínɡ( ) ( ) ( )二、组词。
仿( ) 没( ) 哄( ) 猪( ) 从( ) 访( ) 设( ) 洪( ) 猎( ) 丛( )三、错别字门诊。
1.小狗天天都炼习。
()2.他已经学得想当不错。
()3.子弹察过小狗的耳边。
()参考答案—、讨厌特别批评二、模仿没有哄笑野猪从前访问设计洪水猎人草丛三、1.小狗天天都炼习。
(练)2.他已经学得想当不错。
(相)3.子弹察过小狗的耳边。
(擦)【板书设计】14 不会叫的狗小公鸡——关心小狗,诚心诚意地教狐狸——嘲笑、看不起杜鹃——同情、关心狗——找准老师很重要【课后反思】成功之处:一、课堂教学扎扎实实,注重朗读能力的培养。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分角色朗读,引导学生在朗读中体会小公鸡关心小狗,诚心诚意地教;狐狸对狗的嘲笑、看不起;杜鹃对狗的怜悯、关心。
引导学生在朗读中感受狗的内心世界。
二、巧借课文空白,延伸文本,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想象是创造的源泉,想象是发明的雏形。
”在教学中,教师应尽量唤起学生脑中储备的有关知觉表象,加以加工、组合;再引导学生或延伸故事情节,或补充课文内容,或创造新的自然、社会环境,从而加速他们的再造想象向创造想象的转化。
有不少课文的结尾没有把事情的结果明确写出来,给读者留下了思考的余地,这就是课文结尾的空白。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含反思)14不会叫的狗

14* . 不会叫的狗课题不会叫的狗课型新讲课本文记述了一只不会叫的狗,为了学叫,分别向小公鸡、杜鹃学习,结果差点送了命。
设计教课本课,指引学生抓住狗学叫的两个过程中的不一样结果,让学生选择最正确故事结局,说明揭露要找到真实的老师,做回自己的道理。
1.自读课文,认识课后生字。
(学生)学前准备2.制作课文有关课件。
(教师)课时安排1 课时教课过程1.认识本课的 16 个生字。
学习目标 2. 自读课文,认识主要内容,理解课文揭露的道理。
3.针对文章三个不一样结局,发布自己的建议。
学习要点认识课文内容,对故事不一样的结局发布建议。
教课环节导案教案1. 谈谈在你成长过程中,哪篇童话故事对你的一、激趣导入影响最大? 1. 谈谈自己最喜爱的童(用时:5 分 2. 今日,我们要学习话故事及喜爱的原由。
钟)意大利有名小孩文学作家 2. 齐读课题。
罗大里的一篇童话。
(板书课题)1. 边读课文边把生字圈二、自读课文 1. 自读课文,认读生起来。
(用时:15字。
2. 不会叫的狗分别向哪分钟) 2. 认识课文内容。
些动物学叫?结果怎样?达标检测1.我看过的童话故事有:,我最喜爱的童话故事 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愤怒(nùl ù).接见( f ǎn f ǎnɡ).责备( pīb ī).缄默(mò wò).1.找出小狗随着小公鸡学叫的句子,领会小狗的认真。
每日免费更新,请微信 1. 此后,它每日都练习,搜寻民众号:好老师好童学教从早到晚偷偷地练。
学团队 2. 有时,为了更自由, 3. 写出下边动物的喊声。
三、细读课它干脆到树林里去练。
公鸡: _________________文,感悟道理杜鹃: _________________2. 找出小狗跟杜鹃学(练习仔细→骗局)(用时:153. 它那一天试了,次日、小狗: _________________叫的句子,领会小狗的认分钟)小鸭: _________________真。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语文《14不会叫的狗》优质课教学设计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语文《14不会叫的狗》优质课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14不会叫的狗》这篇文章的内容和故事情节;2.培养学生对动物的观察和理解能力;3.锻炼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1.理解文章的内容和故事情节;2.通过练习,掌握一些关键词汇的读音和意思。
教学准备:1.教师需要准备一份课文《14不会叫的狗》的复印件;2.教师准备一些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图片或卡片;3.学生需要准备纸和笔。
教学过程:引入:教师先出示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图片或卡片,让学生猜测故事情节,并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导入:教师将《14不会叫的狗》的标题展示给学生,让学生猜测这篇文章讲了什么,并引导学生讨论动物会叫声吗,为什么有些动物不会叫。
展示:教师发放课文《14不会叫的狗》的复印件给学生,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掌握文章的大意和细节。
讨论:教师引导学生讨论以下问题:1.文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结构如何?2.14只不会叫的狗是如何生活的?它们为什么不会叫?3.你对这14只不会叫的狗有什么感受?练习:教师出示一些课文中出现的关键词汇的卡片或图片,让学生分组猜测这些词的意思,并尝试读出来。
口头表达:教师让学生分组,轮流用自己的话讲述《14不会叫的狗》这个故事,并发表自己的观点。
拓展:教师引导学生展开对动物的观察,尝试写一篇关于自己喜欢的动物的文章,描述该动物的特点和习性。
总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与学生共同总结该篇文章的核心思想。
课堂作业:要求学生回家后想一下:如果你有一只不会叫的宠物,你希望它是什么样的?并写一篇短文,描述你想象中的这只宠物。
2024年统编版秋季三年级上册语文《不会叫的狗》教学设计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
1.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1.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教学难点:
1.故事中的情感表达和寓意。
四、教学过程
1.猜测故事
(1)教师出示课文图片,让学生猜测故事情节。
(2)学生分享自己的猜测,教师总结并导入课文。
3.故事理解程度:通过提问、复述等方式评估学生对故事的理解和记忆。
4.情感态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情感反应,了解他们对故事所传达的情感态度。
十、教学延伸
1.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故事中的情景,增强学生对故事的理解和体验。
2.邀请学生分享自己养宠物的经历,促进生生互动,增加课堂趣味性。
3.结合课文内容,开展关爱动物的主题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关爱和责任。
2024年统编版秋季三年级上册语文《不会叫的狗》教学设计
一、导入
1.教师出示一只玩具狗,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谁能告诉我狗有什么特点?”
2.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狗是人类的好朋友,它们聪明、忠诚、勇敢。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关于狗的故事,这个故事的名字叫《不会叫的狗》。”
二、教学目标
3.持续更新教学内容和方法,适应教育改革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确保教学质量的持续提升。
二十八、教学记录与存档
1.教师应详细记录每节课的教学情况,包括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学生表现等,以备后续分析和改进。
2.对学生的学习成果、作业、测试等进行存档,便于跟踪学生的学习进度和成长轨迹。
3.定期整理和归档教学资料,包括教案、课件、教学反馈等,以便于教学经验的传承和分享。
2.教师反思:教师定期进行教学反思,总结教学中的成功经验和存在的问题,不断调整教学策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4 *不会叫的狗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吗、讨、厌”等16个生字,认识多音字“吗、担、压、中、弹”,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边读边预测后面的内容,展开充分的想象,提高语言表达和想象力。
3.引领学生大胆想象,续编故事或创编故事。
【教学重点】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边读边预测后面的内容,展开充分的想象,提高语言表达和想象力。
【教学难点】
引领学生续编故事或创编故事。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堂作业新设计】
—、看拼音,写词语。
tǎo yàn tè bié pī pínɡ
( ) ( ) ( )
二、组词。
仿( ) 没( ) 哄( ) 猪( ) 从( ) 访( ) 设( ) 洪( ) 猎( ) 丛( )
三、错别字门诊。
1.小狗天天都炼习。
()
2.他已经学得想当不错。
()
3.子弹察过小狗的耳边。
()
参考答案
—、讨厌特别批评
二、模仿没有哄笑野猪从前
访问设计洪水猎人草丛
三、1.小狗天天都炼习。
(练)
2.他已经学得想当不错。
(相)
3.子弹察过小狗的耳边。
(擦)
【板书设计】
14 不会叫的狗
小公鸡——关心小狗,诚心诚意地教
狐狸——嘲笑、看不起
杜鹃——同情、关心
狗——找准老师很重要
【课后反思】
成功之处:
一、课堂教学扎扎实实,注重朗读能力的培养。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分角色朗读,引导学生在朗读中体会小公鸡关心小狗,诚心诚意地教;狐狸对狗的嘲笑、看不起;杜鹃对狗的怜悯、关心。
引导学生在朗读中感受狗的内心世界。
二、巧借课文空白,延伸文本,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想象是创造的源泉,想象是发明的雏形。
”在教学中,教师应尽量唤起学生脑中储备的有关知觉表象,加以加工、组合;再引导学生或延伸故事情节,或补充课文内容,或创造新的自然、社会环境,从而加速他们的再造想象向创造想象的转化。
有不少课文的结尾没有把事情的结果明确写出来,给读者留下了思考的余地,这就是课文结尾的空白。
例如,教学三种结局的时候,教师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把三种结局续编完整,激发学生丰富的情感,使学生展开畅想的翅膀,翱翔在创新的天空中。
不足之处:教师要多使用激励性的评价语来激励和鼓舞学生。
让学生不断获得前进的动力,在自信中走向成功。
备课素材
【教材分析】
本文作者以新奇的想象,讲述了一只不会叫的狗学叫的经历。
文章以对话的形式刻画了人在成长过程中的一段心路历程,不同形象暗示了形形色色的人所构成的复杂的社会环境,而三种结局则提示了不同的人生态度会造就不同的人生之路。
透过简单的故事情节,能给学生的人生成长做出不同的启示。
可以说是一篇非常适合学生阅读的佳文。
【作者介绍】
罗大里,1920年生于意大利,是20世纪最伟大的儿童文学作家之一。
主要成就:他长期担任记者和儿童副刊的编辑,办过儿童杂志,非常了解儿童,有丰富的生活经验,一生为儿童写出大量作品。
其中《洋葱头历险记》《吹牛男爵历险记》等已经被译成各种语言在全世界儿童中广为流传。
1970年罗大里被授予国际安徒生奖,这是世界儿童文学领域内的最高奖项。
著有风趣诗歌《需要什么》《开满鲜花的头》等。
生平:他是一个风趣的人,喜欢写童话,在《需要什么》《开满鲜花的头》两首诗中体现了他的风趣。
被选入小学生生课本的有《不愿长大的小姑娘》《不会叫的狗》等。
作品:罗大里的很多作品都已经被翻译成各国语言,在地球的各个角落陪伴全世界的儿童成长。
其中的《隐身小托尼历险记》《万岁,萨波尼亚!》《三B历险记》《亚特兰大》《蓝箭》等5部作品,与其代表作《洋葱头历险记》齐名,曾被译成多种语言,在全世界广泛流传。
只要小朋友翻开书,就会被罗大里迷住,罗大里讲故事的本领太大了!《隐身小托尼历险记》《万岁,萨波尼亚!》《三B历险记》,是特别热闹好玩的儿童小说,天真活泼的孩子们到处冒险,变隐身人、玩恶作剧,在浓浓的欢乐和淡淡的忧伤中长大成人。
《亚特兰大》描写了一个神秘的希腊小公主,她刚一出生就落入熊群,跟着丛林女神长大,美貌和勇敢让她不断陷入战争与阴谋,她能否战胜命运?《蓝箭》里,以“蓝箭”为首的玩具们集体叛逃去寻找一个贫苦少年,在漫长、刺激的旅行中,感受到生活中最美好的事就是去温暖别人的心。
罗大里真是天生的儿童文学作家,他那么会讲故事,而且故事里的噱头总是让人意想不到。
无论大人还是孩子,都能从他的作品中,感受到未泯的童心,沉迷在“快活的、天真的”童年情趣中。
【其他资料】
童话与寓言的区别:
相同点:
它们的故事都是假托的、创造的、幻想的,都可以采用各种生物或非生物来充当故事的角色,也都富有教育意义。
不同点:
(1)寓言的篇幅一般较为短小,结构简单,语言朴素,幻想的程度也较轻。
而童话的篇幅较长,长篇可达数万字,短小者一般也有一二千言。
(2)童话的结构比较曲折,能细致地刻画人物形象,幻想也比寓言更为丰富、奇特。
(3)童话的主要对象是儿童,它描写的内容和表现的生活,也都照顾到儿童的知识范围和心理特点,所运用的语言也易为儿童接受。
而寓言虽然也是儿童文学的一种重要体裁,但它并不是儿童文学专有的样式。
课后作业
一、多音字注音再组词。
吗()()
压()()
中()()
二、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陌生()批评()失望()
讨厌()容易()伤心()
三、照样子,写句子。
百发百中(含有数字)
四、重点段落品析。
从前,有一条不会叫的狗。
它不会
..像猫一样叫,也不会
...像牛那
..像狗一样叫,不会
样哞哞叫,更不会
...像马那样嘶嘶鸣。
1.读一读,注意加点的词语,试着写一写这样的句子。
2.把下面的叫声和相应的动物连线。
嘶嘶喵喵汪汪哞哞咩咩
黄牛骏马山羊狗花猫
3.从狗学叫的故事,你明白了:
参考答案
一、má(干吗) ma(好吗)
yà(压根儿)yā(压力)
zhòng(打中)zhōng(中间)
二、熟悉表扬希望
喜欢困难高兴
三、一目十行七上八下丢三落四一心一意三心二意万水千山四平八稳
抓耳挠腮蹑手蹑脚连蹦带跳挤眉弄眼手舞足蹈前俯后仰欢呼雀跃
四、1. 春天的雨,细腻而轻柔,给山野披上美丽的衣裳;夏天的雷,迅疾而猛烈,为生命敲响热烈的战鼓;秋天的风,凉爽而惬意,为落叶送去温馨的问候;冬天的雪,慈祥而温厚,为庄稼带来
多情的呵护。
2.嘶嘶喵喵汪汪哞哞咩咩
黄牛骏马山羊狗花猫
3.学习不能盲目,要找准方法,选择好适合自己的道路。
五、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