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园林中的自然要素
园林景观中的自然要素(1)

园林景观一般由自然要素和人为要素构成,自然要素是园林景观设计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
自然要素在园林景观的设计中,体现出了一种时代性、艺术性以及地域性的特点。
不管是我国传统的园林景观设计、现代园林景观设计,还是国外园林景观设计,自然要素的使用都是必不可少的。
1园林景观中的自然要素1.1传统园林景观的自然要素中国传统的园林包括私家园林和皇家园林,不管是皇家园林还是私家园林,所体现出的都是一种自然要素的综合审美。
在传统园林的设计中,强调意境,采用多种形式来体现自然美,从而让意和境达到统一。
创造出一种动静结合的环境布局,小桥流水、四面垂柳、半潭秋水等都是传统园林中比较常见的景象。
在园林中,高度地概括出了自然界中的各种美景,对这些美景进行浓缩和再升华,这种再升华的过程,融入了作者的劳动和智慧,是一种人为化的自然,体现出的就是一种文化。
中国传统园林崇尚上水,追求自然,从而出现了大量的人文山水园。
苏州有大量的山水园林,环秀山庄更是其中翘楚。
环秀山庄是以山为主,辅之以溪流的园林,形成了山分水、水穿山的景象,使得这仅667m2的小园林,充满了活力。
1.2现代园林景观的自然要素园林景观是现代城市文化的一部分,展现出的是一个城市特有的文化。
我国现代园林设计的发展呈现出的是一个多元化的趋势,但最受欢迎的依然是那些充分体现出自然元素的作品。
虽然中国现代园林的风格存在诸多争议,但园林中自然景观的题材却是得到一致认可的。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的现代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的建设也呈现出园林化的趋势。
现代园林和传统园林在服务对象方面有很大的不同,传统园林只服务于少数人,而现代园林则是面向公众的。
现代园林不管如何发展,自然要素无非就是植物、地形、石景、水景,而这其中的变化,只是在设计布局方面的变化。
上海的延中绿地在设计方面就做得比较好,将园林中的各个自然要素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地形起伏,结构设计合理,给人一种远离城市喧嚣的感觉。
1.3国外园林的自然要素有人称美国的中央公园是纽约最伟大的建筑,我们这里就以美国的中央公园为例,分析一下外国园林设计中的自然要素。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三旅游地理 第三章第一节《旅游景观的审美特性》优质课件(共27张PPT)

二、人工美
1.概念:能够吸引人们旅游活动、反映古今人类创造的⑩___物__质______文 明和精神文明的事物所呈现出的审美状态。 2.表现 (1)古典园林美:组成要素包括_____山_____、水、花木和建筑等,是大自 然美景的 ____缩__影____。 (2)古建筑美:种类包括城池、_宫__殿__、陵墓、寺院、楼阁、桥、 _____塔_____、民居等,形式包括序列组合、 ____空__间__安排_、比例尺度、造型式样、色彩装饰等。 (3)人工美还包括古遗迹美、___民__俗__风__情美 、书画艺术美和雕塑艺术美 等。
2.古典园林美由哪些基本要素组成? 答案 由山、水、花木、建筑(桥、亭、廊)四种基本要素组成。
3.古建筑美有哪些?其表现形式有哪些?
答案
古建筑美主要有城池、宫殿、陵墓、寺院、楼阁、 桥、塔、民居等。其形式主要表现在序列组合、空 间安排、比例尺度、造型式样、色彩装饰等方面。
4.我国古典园林是如何体现人与自然和谐的?
答案
B
3.下面几幅图中的景观分别是A.武夷山的“五马奔腾”,B.华山的“南 天门”,C.庐山的“三叠泉瀑布”,D.“漓江风光”。读图,回答下列问 题。
(1)自然景观的美学价值包括形象美、色彩美、动态美和朦胧美等。 图中,既有形象美又有色彩美的是 漓江风光,既有形象美又有动态美
的是 庐山三叠泉瀑布 。
1.形象美
地貌是自然景观的构景基础,不同的地貌形态,展示出不同的 形象美。地貌是构景的骨架,它决定了自然界的总体形态和空间 形式。
2.色彩美
色彩美是以色彩的冷、暖等色调,以及它们的对比、协调等组合 关系表现出来的形式美。欣赏者对色彩美的感受,既受到生理因素 的影响,也有明显的地方、民族和历史时代的特征。
园林景观中的自然要素

园林景观中的自然要素园林景观是指通过对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进行组合、调整和重塑来满足休闲、观赏和研究等多种用途的人工园林。
自然要素是园林景观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它包括了植物、水体、地形、天空、地表材料等自然元素。
下面我们将就这些自然要素进行更详细的介绍。
植物是园林景观中最为广泛的自然要素,不仅可以装饰环境,还可以发挥多种功能。
例如,植物可以吸收大气中的有害气体,净化空气环境;植物可以吸收雨水,减缓雨水流失和滞蓄洪水;植物可以降低热岛效应,提高城市气温的舒适度。
不同的植物种类适合不同的生境条件,因此在设计园林景观时需要根据风格和地域特点选择适宜的植物,如草坪、花卉、乔木、灌木等。
水体是另一个重要的自然要素。
水体在园林景观中提供了视觉和听觉上的享受,同时还可以作为水文系统的一部分,对环境、气候和生态有着巨大的影响。
例如,池塘可以储存雨水并提供生物栖息的环境;喷泉可以增加空气湿度,改善热量环境;激流可以增强景观的动感和观赏效果。
但是,水体的建设需要进行充分的生态设计,特别是在城市中,要注意水体污染、水质管理、水资源的保护等问题。
地形是园林景观中的第三个自然要素。
地形的多样性可以产生不同的景观效果,例如山丘、峡谷、瀑布等可以表现出起伏的动感效果;台地、沙漠、草原等则可以表现出平和自然、广袤的美感效果。
在设计园林景观时,除了要充分利用原有地形特点之外,还需要通过改造地形来增强景观的艺术性,既满足观赏效果,又要合理利用土地资源。
天空是园林景观中另一个重要的自然要素,它可以塑造出不同的空间感和空气质量。
园林景观通过搭建建筑结构、设施和树木等来营造出多种建筑气息、不同阶段的天气景象等,丰富了园林景观内部的视觉感受。
天空的高度和颜色的变化可以带给人们不同的心理状态和感知体验。
同时,天空为植物的生长提供了充足的阳光和光合作用的条件。
地表材料是园林景观中的另一个重要自然要素,也是人们接触最多的部分。
地表材料可以直接影响景观内部的舒适性和可持续性,比如地面振动、热阻、洪水排放和水源防护等。
风景园林建筑设计中自然要素的应用

浅析风景园林建筑设计中自然要素的应用【摘要】风景园林建筑具有观景和点景的双重功能,一方面它为人们提供欣赏风景的场所,同时它本身也是一种景观,融于风景环境中成为被欣赏的对象。
地形、水体、植物是基本的自然景观要素,它们同风景园林建筑的营建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风景园林建筑从形成之初就应从各个方面将这些自然景观要素纳入到建筑空间当中。
本文结合实例,分析了地形、植物、水体等自然景观要素在风景园林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关键词】地形;植物;水体;园林建筑设计引言风景环境中的自然景观要素在建筑设计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是构成场所特征的重要因素。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要素体现在:地形是依托和根本,水体最具可塑性和表现力,植物是活力和生命的体现。
因此,在风景园林建筑设计中如何更好地分析、解读自然景观要素是实现建筑与环境良好对话的基础。
中国自古以来也有“天人合一”的生态环境观念,崇尚与自然环境和谐统一。
1、地形地形在《辞海》中的地理学解释为“地貌”,地形限定了风景园林建筑的生成形式,如穴居建筑、台阶建筑、覆土建筑等。
不同的地形对风景园林建筑的布局、功能及体量影响非常明显,是连接风景环境中所有要素的主线。
1.1 风景园林建筑布局及体形设计受地形的影响我国传统的风景园林建筑多追求体量尺度上的“宜小不宜大,宜藏不宜露”,使得建筑与环境融为一体,这正是对待自然的谦和设计态度,即通过对建筑布局、体量的控制,尊重原有地形,因地制宜地进行建筑适应性设计。
另外,传统建筑常借助廊的连接顺应地势而建,与地形和谐共处。
风景园林建筑应具有合宜的尺度、体量,并利用地形、地势、地貌及周围环境考虑建筑布局,灵活组织建筑内部空间的竖向关系,利用地形减小建筑的体量所产生的压抑感,保持与自然的平衡。
如筑台、错层、跌落、架空等形式;还可将建筑物的长轴沿等高线布置、采取水平延展的体量或者连续的界面处理;可巧妙运用踏步、平台等形式,通过与地形的有机结合,形成尺度宜人、具有领域感的环境,使建筑生长于此地并成为地域性景观。
景观园林中的自然要素

植物是景观园林中的重要元素之一,具有生命力 和季节性变化的特点。设计师可以通过配置植物 、营造植物景观等方式来增强景观效果。
水体的运用
水体在景观园林中具有动态美、倒影美等特点, 可以增加景观的灵动感和生态多样性。设计师可 以通过设计水景、水池、溪流等方式来运用水体 。
动物的运用
动物在景观园林中具有一定的生态价值和美学价 值,如蝴蝶、鸟类等。设计师可以在景观中设置 观鸟点、观景台等来吸引动物,增强景观的动态 美。
水体要素案例:杭州西湖
总结词
杭州西湖是自然与人文景观完美融合的典范 ,其水体要素的运用堪称一绝。
详细描述
西湖周围的山峦、岛屿、亭台等元素倒映在 湖水中,形成了湖光山色的美丽画卷。水体 要素不仅增加了景观的层次感和立体感,还 为游客提供了亲水、赏水的空间。
植物要素案例:广州珠江公园
总结词
广州珠江公园是一个集休闲、娱乐、观赏于 一体的城市公园,其植物要素的运用独具特 色。
融合自然
在设计和营造过程中,要尽可能地融 合自然元素,使地形与自然环境相得 益彰。
04
景观园林中的水体要素
水体的定义与类型
水体定义
水体是指在景观园林中由天然或人工形 成的水体,如河流、湖泊、池塘、喷泉 、瀑布等。
VS
水体类型
根据水体的形成和特点,可以分为自然水 体和人工水体。自然水体是指自然界中存 在的江、河、湖、海等水体;人工水体则 是指人工挖掘、修建的水池、喷泉、瀑布 等。
形态各异、风格独特的山景。
03
石景
石景是景观园林中一种特殊的景观类型,它以石头为材料,通过堆叠、
排列等方式创造出具有观赏价值的艺术作品。石景可以用来装饰空间、
组织游览路线等。
风景园林构成要素

风景园林的历史发展
起源:古代园林的起源和发展
演变:从古代到现代的演变过 程
分类:不同风格的分类和特点
意义:风景园林在现代社会中 的意义和价值
自然要素
地形
定义:地形是指地表上由于自然作用和人类活动所形成的各种地表形态
分类:平原、山地、丘陵、盆地、高原等
作用:影响景观的视觉效果、影响植物的生长和分布、影响水文和排水等
意境营造
自然美与艺术美 的结合
运用象征、隐喻 等手法
注重空间感和层 次感
强调文化内涵与 精神内涵
生态要素
生态平衡
生态要素:植物、 动物、微生物等
生态平衡:各要 素之间的相互关 系和作用
生态系统的稳定 性:保持生态平 衡的必要条件
生态保护:保护 生态要素和生态 平衡的重要性
生物多样性
植物多样性:包括各种植物的种 类、分布和特点
灯光
定义:灯光是风景园林中的人工要素之一,通常指通过照明设备或自然光线来照亮园林 空间的光源。
作用:灯光在风景园林中具有多种作用,包括提供照明、营造氛围、突出景观重点等。
类型:根据不同的用途和特点,灯光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如泛光灯、射灯、地灯等。
设计原则:在风景园林中,灯光的设计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如与景观协调、避免过度 照明等,以营造出舒适、自然的照明环境。
风景园林构成要素
汇报人:
汇报时间:20XX/XX/XX
YOUR LOGO
目录
CONTENTS
1 单击添加目录项标题 2 风景园林概述 3 自然要素 4 人工要素 5 文化要素 6 设计要素
单击此处添加章节标题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风景园林概述
园林景观的构成要素

园林景观的构成要素自然要素:1.地形地貌:地形地貌是园林景观的基础,包括山脉、丘陵、水体、平原等地形特征。
地势的高低起伏、平坦或倾斜的程度对园林景观的营造和布局有重要影响。
2.气候环境:气候是园林景观的重要自然要素。
如气温、湿度、降水量等对植物的生长和景观呈现产生直接的影响。
3.水体:水体是园林景观中重要的要素,包括湖泊、河流、溪流和喷泉等。
水体可以使园林增添生气和动感,提供水源和水分供给,同时还可以调节温度和湿度。
4.植物:植物是园林景观的核心要素之一,包括大树、花卉、灌木、草坪等。
植物不仅具有美观的外观,还能提供阴凉和氧气,吸收有害气体等。
不同的植物种类可以营造出不同的景观效果。
人工要素:1.建筑和构筑物:建筑和构筑物是园林景观中的重要要素,包括亭台楼阁、桥梁、休憩设施、人行道等。
建筑和构筑物可以提供人们休憩和观赏的场所,丰富景观层次,增加空间感和立体感。
2.园林道路:园林道路是人们游览园林的重要交通工具,包括步行道、车道、自行车道等。
园林道路的设置和布局需要考虑交通流量、通行安全、景点连通等因素。
3.景观艺术品:景观艺术品是园林景观中的装饰要素,包括雕塑、石头、花坛、喷泉等。
景观艺术品可以增添园林景观的艺术氛围,丰富景观层次,提升观赏价值。
4.灯光和音乐:灯光和音乐作为园林景观的表现手段,可以通过不同的灯光色彩和音乐旋律调动人们的情绪,营造出不同的氛围和情景效果。
5.配套设施:配套设施包括厕所、休息亭、餐饮设施、儿童游乐设施等,为游客提供必要的服务和便利。
综上所述,园林景观的构成要素包括自然要素和人工要素。
自然要素主要包括地形地貌、气候环境、水体和植物;人工要素主要包括建筑和构筑物、园林道路、景观艺术品、灯光和音乐以及配套设施。
这些要素相互作用和融合,共同营造出美丽、宜人的园林景观。
园林的四个基本要素

园林的四个基本要素园林的四个基本要素:地形地貌、植物、水体及其他园林作为人类文明的重要产物,融合了自然美与人文艺术,给人带来身心的愉悦。
本文将详细介绍园林的四个基本要素,包括地形地貌、植物、水体等方面,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和欣赏园林的魅力。
一、地形地貌地形地貌是园林的基础,它决定了园林的总体结构和特点。
在创作园林时,设计师需结合原有的地形地貌进行设计,使其与自然环境相融合,同时满足功能性和美观性的要求。
地形地貌也涉及到土壤、水源等因素,这些都会影响植物的生长和园林水体的设计。
二、植物植物是园林中的重要元素,它不仅具有绿化环境的作用,还可以分割空间,体现季节变化等。
在选择植物时,需要注重生态习性、色彩搭配、种植位置等因素。
此外,植物与园林中其他元素如建筑、水体等的配合也很重要,以营造出整体和谐的效果。
植物的选择和种植要根据地域、季节和园林风格来考虑,展现出其多样化的特征。
三、水体水体是园林中的动感和色彩,它包括湖泊、河流、喷泉、瀑布等元素。
在设置水体时,要结合园林的形态、面积和功能,选择适宜的水体形式。
同时,还需注意水质、驳岸、灯光等细节的处理,以增加园林的观赏性。
水体的设置也需与地形地貌相结合,如利用自然水源或营造人工水景等。
四、其他要素除了以上三个要素外,园林还包含建筑、雕塑、照明等其他要素。
这些要素在园林中起到点缀和装饰的作用,为园林增添了人文气息。
在园林设计中,需要注重整体效果和细节处理,以确保园林能够达到预期效果。
建筑在园林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它不仅提供了休息和遮蔽的空间,而且增加了园林的历史文化内涵。
雕塑则是园林中的点睛之笔,通过精心的设置可以突显园林的主题和风格。
照明则是营造园林夜景的重要手段,通过合理的灯光布局可以营造出宁静、浪漫或热烈的氛围。
总之,园林的四个基本要素是地形地貌、植物、水体和其他要素。
这些要素相互关联、相互影响,共同构建了一个完整的园林。
通过对这些要素的了解和认识,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园林的美学特征和内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花境:将花卉布置于绿篱、栏杆、建筑物
前或道路两侧的园林形式。花境应具有较好 的立面效果,充分体现群落的美观。从植株 的高低、株型与花序及植株的质感,创造出 错落有致,花色层次分明、丰富美观的立面 景观。
花境的背景植物 如决明、向日葵、木槿、蜀葵、翠雀属、唐松草属、 假升麻属等一些植物,因高度较大,叶片又浓密, 比较适合作花境的背景。 花境中间的植物 一些中等高度、花色艳丽的植物,如万寿菊、天竺 葵、金盏菊、大丽花、花菱草、麦秆菊、凤仙花和 百日草等可以种植在花境的中间。 花境边缘植物 理想的矮生植物有矮生金鱼草、四季海棠、过路黄、 垫状香草、中国石竹、观赏辣椒、三色堇、赛亚麻、 马齿苋、何氏凤仙、美女樱等枝叶密集、丛生,适 宜种植在花境边缘。
(二)借声手法 恰如其分的运用水声,可以创建出无可比拟
的情景意蕴。如王维有诗曰:“竹露滴清响” 等。滴水传声,水声反衬环境的清幽;悦耳 动听的水声弥漫在环境中,现出动听的节奏。 (三)光影手法 纳光成影,浮游飘洒。水面的漾漾细波,粼 粼波光,使水景空间具有游动漂浮之感;清 池倒影,拟如鲛宫。
补充: 一、水景存在的形式 具有一定观赏价值的水景有湖(水池)、水幕、喷泉、泉流、 瀑布和河流等所构成。 (一)湖 湖在形态上可分为点式、线式和面式三种。 1、点式湖(水池) 点式湖(水池)一般规模较小,在小型环境中起到点景作用, 从而易成为空间的视线焦点。 2、线式湖 线式湖具有一定的方向,具有分割空间的作用。其形式有直 线形、曲线形和不规则形等,可以和桥、踏步、板、石块、 绿化、雕塑及各类休息设施设备组合。 3、面式湖 面式湖包括人工湖和自然湖,通常规模较大,有一定控制作 用。形状有方形、圆形、椭圆形及不规则形等,也可组合搭 接成更为复杂的形状。常因其开放性而形成气势磅礴的景观 效应。
第三章 园林中的自然要素
构成园林绿地的基本要素: 自然要素、人工要素 自然要素:土壤、植物、水体、山石
第一节 土与地形
地形是景观的基础
地形有:山地、丘陵、山谷、平原等。
一、土地是植物的生长基础
适地植物适地种植
土地对园林绿地规划设计的重要性 (课本89页)
(一)土壤厚度对植物的影响
(二)喷泉
喷泉用动力泵驱动水流,根据喷射的速度、
方向、水花等创造不同的喷泉形态。 根据设计要求,喷泉的喷出水形有钟形、柱 形、喇叭形和弧线形等等多种形式。现代喷 泉采用计算机控制水、光、音、声,是喷泉 艺术跃上了一个新的高度。如音乐喷泉、声 光喷泉等等。
(三)水幕
水幕模拟天然瀑布的势态声貌,着重表现水
见表3-4
三、斜度和坡度
(一)城市绿地规划中对坡度的要求
平地:1%-4%;丘陵:4%-12%;大于12%
可做植物种植,超过40%自然土坡不稳定
(二)坡度与分类给人的感觉
见表3-6及95页分类说明
四、自然坡地的利用
图3-6、3-7、3-8
五、自然地形的整理
(一)合适的利用(表3-7)
(1)花卉的配置设计 1)花坛:花坛的设计在城市景观中具有点缀
景观、突出景点的作用。它的组成形式可以 是对称的组合花坛,也可采用较为自由的形 式进行多种组合。 花坛不仅仅种植花草,它与树木、喷泉、水 池、雕塑、休闲区、漫步道结合运用,具有 丰富多彩的艺术效果,能极大的提高景点的 观赏价值,创造良好的环境质量,给人以心 旷神怡的审美效果。
二、水景创作手法 水景创作的手法很多,概括归纳起来大致可分为以 下五种: (一)对比手法 通过将水引入景观空间环境之中,便已构成了对比。 1、形态对比 取水体的柔和、含蓄、色貌的形态特征与建筑、山 石、雕塑等形成刚柔、虚实、软硬、固流的实感对 比。空间感平稳、安定、弥漫,从而产生环境空间 的静态美。 2、势态对比 即水体的自由流动、聚散开合与建筑、山石的静穆、 敦实构成动静、开合的意感对比,空间感生动热烈, 产生环境空间的动态美。
体的姿态、水声和水色,以动态取得与环境 的对比。 水幕既可以构成空间的背景,提供具有悦耳 的水声,闪光的水色,组成空间动感的垂直 面。也可以构成视线的聚焦点,以其特殊的 声态与宁静的环境产生对比。
(四)瀑布 较早出现的人工水瀑布是水流台阶和斜坡式瀑布。 它利用斜面反射阳光,并在斜坡底面埋置底脊,形 成水的翻滚并产生泡沫。 人工瀑布中水落石的形式和水流速度的设计决定了 瀑布的形式。人工瀑布的设计可根据人及环境对形 式的要求和限定,选择水落石和水速并予以综合, 从而使瀑布产生微妙之变化,利用不同的落差,不 同的水速、角度和方式产生不同的声音。 瀑布的形式繁多。在日本出版的有关园林营造的 《作庭记》中,把瀑布分为“向落、片落、传落、 离落、棱落、丝落、重落、左落、右落、横落”等 十种形式。
了解植物生长对土壤厚度的要求,正确进行
园林植物设计(图3-2、图3-3)
(二)土壤的密度对植物的影响
正确利用土壤密度,或改善土壤密度
(三)对一些土壤的改良措施
粘土:混合砂砾
砂砾土:加黏土 盐碱土:加生石灰、排水、提高土层厚度等
(四)土壤的特性
详见课本表3-1
二、土的空间构成
(3)水景植物的种植设计
1)水边植物种植设计 2)水生植物种植设计
第三节 水和水体
一-二自学
三、水体在造园中的运用 (二)水的四种基本设计形象
1、静水-湖海、池沼、潭、井等 2、落水-线瀑、叠瀑、布瀑、帘瀑、飞瀑等 3、流水-瀑布、溪、涧等(图3-13、3-14、315) 4、喷水-涌泉、喷泉、壁泉、旱喷泉等(图316)
(二)园林植物的配置方式
植物配置的基本形式及方法 1、孤植:单一栽培的乔木称为孤植。 孤植树的构图位置应该十分突出,树冠轮廓要富于 变化,树姿要优美。所谓孤植树,并不意味着只能 栽一棵树,有时为了构图的需要,增强其雄伟感, 也常将两株或三株同一树种的树木紧密的种在一起, 形成一个单元,也叫孤植树。孤植树常能成为景观 的视觉聚焦点。
(一)自然界的土地是人类生存的基础
土的几种形态与景观特征(详见表3-2) 注:详细了解土的形态及其景观特征,为园
林景观设计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土的围合
实际上是土的形态的特征体现,利用土的围
合增加空间的景观效果(图3-4)
(三)包围的不同体量效果
见表3-3
(四)在人工范围内压抑感的程度
(六)河流 河流在环境空间的构成中,大体有线、面两种基本 形态。 河流(包括人工河流溪涧)以线的形态在城市及建 筑物间流淌穿越,或稀或密、似带似网,可以把建 筑空间连成一体,形成以线的形式展开的水景整体 环境。 河流以宽阔的水面作为整体背景,建筑群体及城市 濒临水面,以水体的反射和流动,有使建筑漂浮其 上,展现建筑空间融合于自然之中的特点。
(五)泉流 泉流有叠泉、湍泉、盂泉、壁泉和涌泉之分。因其用水量较少,比较容 易实施,适用于小环境景观。 1、叠泉 泉水从山岩、台阶等高处分段跌落的形式成为叠泉。人工塑造者多为奇 数,或三叠或五叠不等。叠泉下部迂回转泻,泉鸣铿锵,听、视觉愉悦。 2、湍泉 水从石隙中湍湍流出称为湍泉,湍泉常以山石环抱。湍泉适合于布置在 景点一隅,给人带来清雅宜人的感觉。 3、盂泉 从壁隙中渗流而出的泉流成为盂泉。盂泉常以毛竹连接叠接,流入水盂 水钵,再从盂、钵中溢入泉潭。 4、壁泉 从建筑物墙面上垂直下落的泉流称为壁泉。此类形式的泉流西方运用较 为普遍,与园林、雕塑等结合运用。也与现代水幕较为接近。 5、涌泉 泉源生于岩石的裂隙,由地下水泉涌出而成的泉流成为涌泉。泉口筑池, 波涛翻滚,声如隐雷,常伴有雾气。人工涌泉以产生水体的波动形成水 景。
花境配植技巧 · 除非单株植物太大或需要填充空间,一般以三株为 一组。种类太多,株树太少会显得杂乱。 · 充分考虑植物今后可能生长的高度。 · 一般的原则是较高的植物种在最后,最低矮的种在 最前面。但也不能机械行事,一些重点植物可以种 在最显要的位置上。 · 花境的不同位置宜选择最合适的时间种植,如春花 植物在秋季种植为好。 · 观叶植物可作为花境的四季景观植物。
闻香花境是由香花植物配置而成的,不仅香
气扑鼻,而且景观怡人。最常用的香花植物 为薰衣草和迷迭香,也可用羽扇豆、香葱、 石竹、百里香、老鹳草、薄荷、鼠尾草、牛 至、艾菊等代替。
庭园水生花镜:1.花叶芦竹、2.水竹芋、3.荇菜、4.睡莲、 5.细叶芒、6.梭鱼草
住区庭园花境:1.银边黄杨、2.大吴风草、3.三角枫、4.巨 丝兰、5.加拿利常春藤、6.阔叶十大功劳、7.金叶石菖蒲、8. 树桩月季、9.蓝刺柏、10.枷罗木、11.竹、12.八角金盘
(二)斜面的构成(图3-9)
第二节 园林植物
园林植物是指在园林建设中所需要的一切植
物材料,以绿色植物为主,包括木本植物和 草本植物。
一、园林植物的分类
乔木、灌木、攀藤植物、竹类、花卉、水生
植物、草皮植物 二、三自学
四、园林植物的配置
(一)园林植物的配置原则 园林绿地观赏效果和艺术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 上取决于园林植物的配置。一般来说,植物配置要 解决两个基本问题,即植物种类的选择和配置方式 的确定。在具体配置园林植物时,原则上应围绕这 两个基本问题。满足以下四个方面的要求: 1、符台园林绿地的功能要求 2、考虑园林绿地的艺术要求 3、满足园林植物的生态要求 4、结合园林绿地的经济要求
森林-密林、混交密林;强调内部景观 树群-单纯树群、混交树群;强调外部景观 树丛-既强调群体美又强调单株个体美; 对植-对称对植、均衡对植; 单植(孤植)-强调个体美;
行植及篱植
地表种植-自然式草坪、规则式草坪 攀缘种植-强调支架的造型 水体绿化-控制好种植范围 花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