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自然要素和人工要素的结合

合集下载

园林景观中的自然要素(1)

园林景观中的自然要素(1)

园林景观一般由自然要素和人为要素构成,自然要素是园林景观设计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

自然要素在园林景观的设计中,体现出了一种时代性、艺术性以及地域性的特点。

不管是我国传统的园林景观设计、现代园林景观设计,还是国外园林景观设计,自然要素的使用都是必不可少的。

1园林景观中的自然要素1.1传统园林景观的自然要素中国传统的园林包括私家园林和皇家园林,不管是皇家园林还是私家园林,所体现出的都是一种自然要素的综合审美。

在传统园林的设计中,强调意境,采用多种形式来体现自然美,从而让意和境达到统一。

创造出一种动静结合的环境布局,小桥流水、四面垂柳、半潭秋水等都是传统园林中比较常见的景象。

在园林中,高度地概括出了自然界中的各种美景,对这些美景进行浓缩和再升华,这种再升华的过程,融入了作者的劳动和智慧,是一种人为化的自然,体现出的就是一种文化。

中国传统园林崇尚上水,追求自然,从而出现了大量的人文山水园。

苏州有大量的山水园林,环秀山庄更是其中翘楚。

环秀山庄是以山为主,辅之以溪流的园林,形成了山分水、水穿山的景象,使得这仅667m2的小园林,充满了活力。

1.2现代园林景观的自然要素园林景观是现代城市文化的一部分,展现出的是一个城市特有的文化。

我国现代园林设计的发展呈现出的是一个多元化的趋势,但最受欢迎的依然是那些充分体现出自然元素的作品。

虽然中国现代园林的风格存在诸多争议,但园林中自然景观的题材却是得到一致认可的。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的现代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的建设也呈现出园林化的趋势。

现代园林和传统园林在服务对象方面有很大的不同,传统园林只服务于少数人,而现代园林则是面向公众的。

现代园林不管如何发展,自然要素无非就是植物、地形、石景、水景,而这其中的变化,只是在设计布局方面的变化。

上海的延中绿地在设计方面就做得比较好,将园林中的各个自然要素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地形起伏,结构设计合理,给人一种远离城市喧嚣的感觉。

1.3国外园林的自然要素有人称美国的中央公园是纽约最伟大的建筑,我们这里就以美国的中央公园为例,分析一下外国园林设计中的自然要素。

园林景观中的自然要素

园林景观中的自然要素

园林景观中的自然要素园林景观是指通过对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进行组合、调整和重塑来满足休闲、观赏和研究等多种用途的人工园林。

自然要素是园林景观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它包括了植物、水体、地形、天空、地表材料等自然元素。

下面我们将就这些自然要素进行更详细的介绍。

植物是园林景观中最为广泛的自然要素,不仅可以装饰环境,还可以发挥多种功能。

例如,植物可以吸收大气中的有害气体,净化空气环境;植物可以吸收雨水,减缓雨水流失和滞蓄洪水;植物可以降低热岛效应,提高城市气温的舒适度。

不同的植物种类适合不同的生境条件,因此在设计园林景观时需要根据风格和地域特点选择适宜的植物,如草坪、花卉、乔木、灌木等。

水体是另一个重要的自然要素。

水体在园林景观中提供了视觉和听觉上的享受,同时还可以作为水文系统的一部分,对环境、气候和生态有着巨大的影响。

例如,池塘可以储存雨水并提供生物栖息的环境;喷泉可以增加空气湿度,改善热量环境;激流可以增强景观的动感和观赏效果。

但是,水体的建设需要进行充分的生态设计,特别是在城市中,要注意水体污染、水质管理、水资源的保护等问题。

地形是园林景观中的第三个自然要素。

地形的多样性可以产生不同的景观效果,例如山丘、峡谷、瀑布等可以表现出起伏的动感效果;台地、沙漠、草原等则可以表现出平和自然、广袤的美感效果。

在设计园林景观时,除了要充分利用原有地形特点之外,还需要通过改造地形来增强景观的艺术性,既满足观赏效果,又要合理利用土地资源。

天空是园林景观中另一个重要的自然要素,它可以塑造出不同的空间感和空气质量。

园林景观通过搭建建筑结构、设施和树木等来营造出多种建筑气息、不同阶段的天气景象等,丰富了园林景观内部的视觉感受。

天空的高度和颜色的变化可以带给人们不同的心理状态和感知体验。

同时,天空为植物的生长提供了充足的阳光和光合作用的条件。

地表材料是园林景观中的另一个重要自然要素,也是人们接触最多的部分。

地表材料可以直接影响景观内部的舒适性和可持续性,比如地面振动、热阻、洪水排放和水源防护等。

风景园林的概念

风景园林的概念

风景园林的概念
风景园林是一种以自然景观为基础,通过人工构造和设计,营造出具有美感和功能的公共或私人空间的艺术形式。

它强调将自然和人文元素有机结合,创造出富有情感和审美价值的景观环境。

风景园林的概念源于中国古代园林艺术,但现在已经成为国际范围内的一种设计和规划理念。

它包括了花园、公园、庭院、景观广场等各种形式的空间,旨在提供人们休闲、娱乐、观赏和交流的场所。

在风景园林中,设计师会考虑自然地形、植物、水体等自然要素,以及人工建筑、雕塑、灯光等人文要素,通过巧妙的布局和设计手法,打造出独特的景观效果。

风景园林注重整体的平衡和协调,追求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风景园林的设计和规划需要考虑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等因素,注重生态、社会和经济的平衡。

它不仅是一种艺术形式,同时也是城市规划和景观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

总之,风景园林是一种将自然和人文元素相结合,创造出美丽和功能性的公共或私人空间的艺术形式。

它不仅提供了休闲和娱乐的场所,也是人们与自然互动、欣赏和思考的重要场所。

中国园林的演化过程

中国园林的演化过程

一.中国古典园林(封闭古典体系)1.生成期(殷、周、秦、汉)囿、苑、台~2.转折期(魏、晋、南北朝)私家园林,寺观园林~3.全盛期(隋、唐)山水建筑宫苑,自然园林式别业山居,写意山水园,游乐地~4.成熟期及后期(两宋-清初)山水宫苑,山水园林二.中国近代公园(开放非古典体系1840年后)1.租界公园:外滩公园虹口公园复兴公园中山公园2.自建公园:成都人民公园玄武湖公园无锡城中公园 3.西方造园艺术引入三.中国现代公园(城市公园出现1949年以后)1.恢复建设期(1949-1959)2.调整期(1960-1965)3.损坏期(1966-1976)4.发展期(1977-1989)5.前进期(1990- )一.殷、周、秦、汉时期-----生成期(公元前1000-----220年)二.园林形式(雏型):囿,台,园圃“诸子百家”峰火台(一)园林概况1.秦朝宫苑(园林以山水宫苑的形式出现)出现了真正的皇家园林1.2园林特征:人工整治山水上,尚属首次。

1.3园林实例:大咸阳计划。

上林苑。

骊山宫。

兰池宫(中国首次史载筑山理水)。

阿房宫2、汉朝宫苑(园林以山水宫苑的形式出现)铜制仙人仿佛举盘承接雨水(仙露),----园林小品起源园林:私园得到很大发展。

由模仿仙山过渡到临摹自然景色。

*影响园林的社会因素:游士-----隐士----遁及山林-----“归田园居”----隐士庄园著名致仕归田隐士:张衡战国时的著名实例:章华台,姑苏台。

上林苑(中国历史上最大园林)。

甘泉宫。

未央宫。

建章宫(中国历史上第一座有完整的“一池三山”的仙苑似的园林)。

高低错落,欣赏趣味偏于实用,自然山水仍不是主角。

3.生成期园林状况小结:A,主流是皇家园林,园林的内容驳杂,园林的概念比较模糊.B.儒家的“君子比德”之说,又导致人们从伦理、功利的角度来认识自然之美。

C. 建筑物只是简单地散布.铺陈.罗列在自然环境中;建筑作为一个造园要素,与其他自然三要素之间似于并无密切的有机关系,园林的总体规划尚比较粗放. 园林规模不大.游赏功能上升为主要地位(二)促成中国向风景式发展的因素:1、社会因素:山水审美观念.2、意识形态因素:天人合一思想;君子比德思想;神仙思想.二.魏晋南北朝园林---------转折期道家的崇尚自然、清静无为的思想与人们逃避乱世的希望不谋而合,钟情山水的文人学士把笔墨转向了野囿闲庭.园林:园林的艺术性取得了长足的进步—1 工程技术上的造诣有了较高成就。

中国园林史出题重点

中国园林史出题重点

中国园林发展史略
一、中国古典园林的生成期(殷、周、秦、汉)
中国古典园林的起源

物质因素: “囿”----最早见于文字记载的园林形式 含义------ 《诗经》“囿、所以域养禽兽也。”
功能------ 豢养禽兽、供帝王狩猎、游乐消遣活动
尺度------ “天子百里、诸侯四十里---”《诗经,灵台篇》 “台”----园林中的主要建筑物 含义------ “积土四方而高曰台”。 功能------ 登高以观天象、通神明,园林建筑雏形。
1.
2.
3.
隋唐园林在前朝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臻于全盛,主 要成就: 皇家园林的“皇家气派”已经完全形成。----规模的宏大, 总体布局和局部处理上更完善,予人以整体的审美感受。 已经形成大内、行宫、离宫三个类别及各自特征 私家园林的艺术性有所升华,着意刻画园林景物的典型性 格以及局部的细致处理。----诗、画互渗的自觉追求。文 人园林兴起 宗教世俗化使得寺观园林普及,同时又促进了宗教和宗教 建筑的进一步世俗化。----城市寺观---公共交往中心;郊 野寺观---点缀、开发风景名胜
皇家园林的特点
面积规模较大(颐和园300公顷、承德避暑山庄 760公顷)。
立意命题“天人合一”、“政教一统”,形成“前宫后苑 ”的规制。 园林创作手法 --- 再现自然、模仿江南园林、名胜
园林景观气势雄伟壮观
园林水体布局遵循“一池三山”的传统手法。
园林建筑色彩鲜明。
私家园林的特点
二、按园林的隶属关系分类
1、皇家园林 --- 属于皇帝、皇族特有,又称苑、宫苑、苑囿、 御园等。 2、私家园林 --- 属于民间的官僚、地主、富商。古籍又称园、 园墅、别业、池馆、山庄等,多数为“宅园”。 以江浙一带为代表。 3、寺观园林 --- 指佛寺、道观的附属园林以及寺观外围的园林 绿化环境。 三大类型是中国古典园林的主体、造园活动的主流、园林艺 术的精华荟萃。

园林景观的构成要素

园林景观的构成要素

园林景观的构成要素自然要素:1.地形地貌:地形地貌是园林景观的基础,包括山脉、丘陵、水体、平原等地形特征。

地势的高低起伏、平坦或倾斜的程度对园林景观的营造和布局有重要影响。

2.气候环境:气候是园林景观的重要自然要素。

如气温、湿度、降水量等对植物的生长和景观呈现产生直接的影响。

3.水体:水体是园林景观中重要的要素,包括湖泊、河流、溪流和喷泉等。

水体可以使园林增添生气和动感,提供水源和水分供给,同时还可以调节温度和湿度。

4.植物:植物是园林景观的核心要素之一,包括大树、花卉、灌木、草坪等。

植物不仅具有美观的外观,还能提供阴凉和氧气,吸收有害气体等。

不同的植物种类可以营造出不同的景观效果。

人工要素:1.建筑和构筑物:建筑和构筑物是园林景观中的重要要素,包括亭台楼阁、桥梁、休憩设施、人行道等。

建筑和构筑物可以提供人们休憩和观赏的场所,丰富景观层次,增加空间感和立体感。

2.园林道路:园林道路是人们游览园林的重要交通工具,包括步行道、车道、自行车道等。

园林道路的设置和布局需要考虑交通流量、通行安全、景点连通等因素。

3.景观艺术品:景观艺术品是园林景观中的装饰要素,包括雕塑、石头、花坛、喷泉等。

景观艺术品可以增添园林景观的艺术氛围,丰富景观层次,提升观赏价值。

4.灯光和音乐:灯光和音乐作为园林景观的表现手段,可以通过不同的灯光色彩和音乐旋律调动人们的情绪,营造出不同的氛围和情景效果。

5.配套设施:配套设施包括厕所、休息亭、餐饮设施、儿童游乐设施等,为游客提供必要的服务和便利。

综上所述,园林景观的构成要素包括自然要素和人工要素。

自然要素主要包括地形地貌、气候环境、水体和植物;人工要素主要包括建筑和构筑物、园林道路、景观艺术品、灯光和音乐以及配套设施。

这些要素相互作用和融合,共同营造出美丽、宜人的园林景观。

园林景观构成要素及设计

园林景观构成要素及设计

园林景观构成要素及设计园林景观是指通过各种手法和设计,将人类社会建设与自然环境相结合的一种人造的景观。

园林景观构成要素及设计方法多种多样,下面将根据其主要特点进行详细介绍。

一、园林景观的构成要素1.植物:植物是园林景观中最基本的要素之一,可以根据不同的实景和主题选择不同的植物。

例如,在花园中选择花草树木,可以增添色彩和形状的丰富;在公园中选择大多数草坪和树木,可以提供休闲和遮荫的功能。

2.水体:水体是另一个重要的园林景观构成要素,具有装饰、冷却和增添水分的功能。

园林景观中的水体可以是湖泊、池塘、人工喷泉等形式,通过不同的设计手法可以制造出不同的氛围和效果。

3.地形:地形是园林景观中的基础要素,可以通过调整地势、建造山丘和坡地等方式,营造出不同的景观效果。

地形设计可以使园林景观更具层次感和立体感,并为游客提供不同的视角和体验。

4.构筑物:构筑物是园林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是建筑物、桥梁、雕塑等。

通过选择和设计合适的构筑物,可以增加景观的美感和故事性,使游客在园林中有更多的互动和参与感。

二、园林景观的设计方法1.整体性设计:园林景观的设计要考虑整体性,即通过合理规划和布局,使各个要素相互衔接、协调统一、园林景观的整体设计应该注重色彩、形状和比例的搭配,以及人们的视线引导和路径布置,使整个园林景观呈现出一种和谐、统一的美感。

2.功能性设计:园林景观的设计要考虑其功能性,即通过合理安排各个要素的位置和功能,使园林景观能够满足人们的需求和期望。

例如,在公园中设置休闲区、游乐设施和户外活动场所,以满足人们的休闲娱乐需求;在花园中设置花坛和花园小径,以供人们观赏和散步。

3.生态性设计:园林景观的设计要考虑其生态性,即通过合理选择和处理各个要素,使园林景观能够与自然环境相融合。

设计师可以选择本地适应性强的植物,减少人工施肥和农药的使用,加强水体的净化和保护等,以保护和改善园林景观的生态环境。

4.表达性设计:园林景观的设计要考虑其表达性,即通过选择和设计合适的要素,传达出特定的主题和意境。

园林的四个基本要素

园林的四个基本要素

园林的四个基本要素园林的四个基本要素:地形地貌、植物、水体及其他园林作为人类文明的重要产物,融合了自然美与人文艺术,给人带来身心的愉悦。

本文将详细介绍园林的四个基本要素,包括地形地貌、植物、水体等方面,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和欣赏园林的魅力。

一、地形地貌地形地貌是园林的基础,它决定了园林的总体结构和特点。

在创作园林时,设计师需结合原有的地形地貌进行设计,使其与自然环境相融合,同时满足功能性和美观性的要求。

地形地貌也涉及到土壤、水源等因素,这些都会影响植物的生长和园林水体的设计。

二、植物植物是园林中的重要元素,它不仅具有绿化环境的作用,还可以分割空间,体现季节变化等。

在选择植物时,需要注重生态习性、色彩搭配、种植位置等因素。

此外,植物与园林中其他元素如建筑、水体等的配合也很重要,以营造出整体和谐的效果。

植物的选择和种植要根据地域、季节和园林风格来考虑,展现出其多样化的特征。

三、水体水体是园林中的动感和色彩,它包括湖泊、河流、喷泉、瀑布等元素。

在设置水体时,要结合园林的形态、面积和功能,选择适宜的水体形式。

同时,还需注意水质、驳岸、灯光等细节的处理,以增加园林的观赏性。

水体的设置也需与地形地貌相结合,如利用自然水源或营造人工水景等。

四、其他要素除了以上三个要素外,园林还包含建筑、雕塑、照明等其他要素。

这些要素在园林中起到点缀和装饰的作用,为园林增添了人文气息。

在园林设计中,需要注重整体效果和细节处理,以确保园林能够达到预期效果。

建筑在园林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它不仅提供了休息和遮蔽的空间,而且增加了园林的历史文化内涵。

雕塑则是园林中的点睛之笔,通过精心的设置可以突显园林的主题和风格。

照明则是营造园林夜景的重要手段,通过合理的灯光布局可以营造出宁静、浪漫或热烈的氛围。

总之,园林的四个基本要素是地形地貌、植物、水体和其他要素。

这些要素相互关联、相互影响,共同构建了一个完整的园林。

通过对这些要素的了解和认识,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园林的美学特征和内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园林中的自然要素和人工要素以及
它们的结合
——以厦门园博苑为例摘要:这次去厦门园博园,我们参观了各种园林,北方园林,南方院林,传统园林,现代园林等。

参观过程中最让我吸引的是园林中的各种要素,尤其是自然要素与人工要素的结合,它们的结合就是自然与人的理念的结合,从而构成了一个更优美,更适宜的园林景观。

随着社会和科技的发展,人们对园林的设计与规划也有了很大的改变,最突出的改变就是给园林设计和建设中输入了人工的要素,自然要素与人工要素结合丰富了园林的景观和特色,更满足了人们对园林的需求。

自然要素与人工要素的结合到底是什么样的呢?想理解它们的结合我们要先理解什么事自然要素,什么是人工要素。

关键词:园林;自然要素;人工要素;结合;厦门园博园
1.园林自然要素
素所谓的自然要素包括水体、山、地形、植物等,设计师充分利用这些要素的各自特性与其存在的不同方式,营造影响我们审美的不同视觉氛围#它们在不同环境中的表现,形成了各自的景观特色,自然要素所构成园林景观的自然氛围是现代人的理想景观环境。

1.1水
水体有动水和静水之分。

动水包括喷泉、瀑布、溪涧等,静水包括潭、湖等。

喷泉在现代景观的应用中可谓普遍与流行。

(见图1)。

图1 厦门园博园水体
喷泉可利用光、声、形、色等产生视觉、听觉、触觉等艺术感受,使生活在城市中的人们感受到大自然的水的气息。

尽管如此,人工的痕迹始终不可避免地展现出来。

如果能将人工与自然巧妙结合,那一定会呈现另一种境界。

静水一般指的是园林湖水,给人一种平静的感觉。

1.2山
山岳是构成大地景观的骨架,各大名山独具特色,构成了雄、险。

奇、秀、幽、旷、深、奥等形象特征(见图2)。

划分名山类型的一般原则以岩性为基础,综合考虑自然景观的美学意义和人文景观特征,分为:花岗岩断块山,岩溶景观名山,丹霞景观地貌,历史文化名山等。

由于地质变迁的差异,这些山具有不同的景观因素。

图2 厦门园博园山
1.3地形
地形是园林的基底和骨架,造园必相地立基(见图3),方可得体,可分为平地、坡地、山地三类。

图3 厦门园博园部分地形
1.4植物
植物是园林造景的素材,具有独特的个性,不同植物的观赏点与观赏价值不同,多样的色彩、丰富的叶形树形及种类繁多的果实在园林中形成不同的层次,构成不同的观赏空间,增添了园林的生机和趣味(见图4)。

图4 厦门园博园植物
2.园林人工要素
人工要素包括园林中的建筑物(景观建筑和观景建筑)和构筑物(小品,雕塑,亭,园路,桥梁等),人工要素的特点是它是按照人们的理念而设计的,所以更具有代表性,更有吸引性,更有文化含义。

2.1建筑物
建筑根据园林的立意,功能,造景等需要,必须考虑建筑和建筑的适当组合,包括考虑建筑的体量,造型,色彩以及与其配合的假山艺术,雕塑艺术等要素的安排,并要求精心构思。

使园林中的建筑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主要分为两种,即景观建筑和观景建筑。

2.1.1景观建筑
园林景观建筑是园林里既欣赏,又有休息,娱乐等功能的园林建筑。

景观建筑在园林中有标志性作用,能够大大的加深人们对园林的印象(见图5,6)。

图5 风车图6 塔
2.1.2观景建筑
园林观景建筑是只要使用来观看其他的园林景观和风景的建筑,主要布置在地势比较高的地方,观景台是典型的观景建筑。

有的观景建筑也有景观建筑的特征,例如山上的亭,它不仅有观景功能,还有欣赏,休息等功能(见图7)。

图7 山上的亭
2.2构筑物
构筑物是包括小品,雕塑,亭,园路,桥梁等的有欣赏,使用等功能的园林要素,它的范围比较大。

有的构筑物还包含一定的文化含义,例如雕塑。

2.2.1小品
园林小品是指园林中体谅小巧,功能简单,附有情趣,选址恰当的精美构筑物。

例如:
例如一樘通透的花窗,一组精美的隔断,一块新颖的展览牌(见图8),一盏灵巧的园灯,一座构思独特的雕塑以至小憩的座椅,湖边的汀步等。

图8 展览拍
2.2.2雕塑
雕塑是一种具有强烈感染力的造型艺术,园林小品雕塑来源于生活,往往却予人以比生活本身更完美的欣赏和玩味,它美化人们的心灵,陶冶人们的情操,赋予园林鲜明而生动的主题、独特的精神内涵和艺术魅力(见图9)。

图9 雕塑
2.2.3 亭
园林亭是在园林里供人们休息的,面积比较小大多只有顶没有墙,用来点缀园林景观
的园林小品(见图10)。

图10 亭
2.2.4园路
园路是指园林中的道路工程,包括园路布局、路面层结构和地面铺装等的设计。

园林道路是园林的组成部分,起着组织空间、引导游览、交通联系并提供散步休息场所的作用(见图11)。

图11 园路
2.2.5桥
园林里的桥是架在水上或空中便于通行的园林建筑物。

它外表有平的,弓形的,有的外表比较优美,不仅有使用价值,还有欣赏价值(见图12)。

图12 桥
3.园林自然要素与人工要素的结合
园林由自然要素和人工要素构成,它们两的结合能让园林景观更优美,更适宜,更符合人类标准。

自然要素和人工要素的结合方式很多,而且园林的类型不同,他们的结合方式也有所区别,而且结合程度也有所差异。

3.1传统园林和现代园林自然要素与人工要素的结合
传统园林自然要素与人工要素的结合和现代园林自然要素与人工要素的结合相比较,现代园林自然与人工的结合更为突出。

传统园林有它的风格,主要是以自然要素为主,人工要素恨少。

传统园林多见的人工要素一般有亭,榭,廊,阁,轩,楼,台,舫,厅堂,桥,道路等。

传统园林人工要素主要是以建筑为主。

现代园林人工要素比较多,主要包括各种建筑,各种为儿童和大人玩乐提供的娱乐设施,园林道路,桥,雕塑,各种小品(桌椅,垃圾桶)等等。

不过无论是传统园林人工要素还是现代园林人工要素,这些要素都含有一定的文化含义,有一定的象征性,更吸引人,能为人们提供,休憩,欣赏,娱乐等功能。

3.2自然要素和人工要素的特殊的结合方式
园林中自然要素与人工要素的结合有一些特殊的方式,例如对园林植物进行加工,创造一些植物亭(见图13),植物桥,植物园路等。

还有用园林中的自然要素地形创造一些舞台,广场等(见图15)。

用园林中的水创造喷泉(见图14),瀑布等。

还用石头等自然要素,把它加工成椅子,桌子(见图16),雕塑等。

就像这样自然要素与人工要素结合,让园林更优美,更适宜。

图13 植物亭图14 海上生明月前面的广场
图15 喷泉图16 园林桌椅
4.总结
园林离不开自然要素和人工要素。

既然这样只有把自然要素与人工要素结合才能得到更好的效果,让园林更突显出自己休憩,欣赏,娱乐,商业等各种功能,所以进行园林设计与规划时要尽量让自然要素与人工要素结合,我们才能设计出一个有代表性,象征性,更具有吸引性,更优美,更适宜,更符合人们标准的园林。

我从这次的城乡规划实习过程中对园林规划与设计,以及园林要素的理解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我想这次实习对我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有很大的帮助和提升。

参考文献
[1]王浩.园林规划设计.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9.6-19.
[2]公伟,武慧兰.景观设计基础原理.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1.62-118.
[3]尹文,顾小玲.风景园林设计.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13.4.17-32.
[4]潘冬梅,朱惠英.园林规划设计.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2.46-5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