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第五章 风景园林的环境要素
园林五要素解剖

水体要素
地形地貌在景观中的应用
地形的概念及分类
从地理学的角度来看,地形是指‘地球表面高低不同的起 伏形态,如平原、盆地、丘陵、高原、河谷等的总称’,此 类地形地貌也被称之为大地形。
地形:地球表面三维空间的起伏变化。 “大地形”:山谷、高山、丘陵、草原以及平原 “小地形”:土丘、台地、斜坡、平地,或因台阶和坡 道所引起的水平面变化的地形。 “微地形”:起伏最小的地形,包括沙丘上的微弱起伏 或波纹。 《园冶》:“高方欲就亭台、低凹可开池沼”,就低挖池, 就高堆山,使园林绿地的地形符合自然山水规律,达到“虽 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境界。
1、因地制宜,利用为主 2、满足使用功能要求 3、要符合园林艺术要求 4、符合自然规律要求
景观地形赏析
景观地形赏析
平地在景观设计中的作用
平地造景的特点 :平地上规划的限制性最少 ;道路不受地形的限 制 ;平地无焦点 ;天穹是关键的景观要素 ;场地缺少私密感 ;缺 少第三维 ;平地易流于单调 ;缺乏人的尺度等。 平地造景设计
利于地形排水、平衡土方; 易创造优美、细腻的景观; 微地形造型应有起伏曲折,以符合自然特征。 下沉式地形设计应注意排水与实用功能
水体要素在景观中的应用
水体要素
“无园不水” “一池三山” “清泉石上流” “山光水 色与人亲” 以水环绕建筑物,产生“流水周于舍下”的水乡情趣; 亭榭浮宇水面,恍若神阁仙境;“山石有清音” “惊 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平地规划项目主要有:建筑用地、集散广场、露天剧场、体育运 动场、停车场、花坛群、草坪等。 也可以在平地上进行挖湖堆山,平地是山地和水体的过渡。 平地可作为统一协调园林景观的要素 平地有利于营造植物景观 要注意平地排水问题
平地在景观设计
风景园林构成要素

风景园林的历史发展
起源:古代园林的起源和发展
演变:从古代到现代的演变过 程
分类:不同风格的分类和特点
意义:风景园林在现代社会中 的意义和价值
自然要素
地形
定义:地形是指地表上由于自然作用和人类活动所形成的各种地表形态
分类:平原、山地、丘陵、盆地、高原等
作用:影响景观的视觉效果、影响植物的生长和分布、影响水文和排水等
意境营造
自然美与艺术美 的结合
运用象征、隐喻 等手法
注重空间感和层 次感
强调文化内涵与 精神内涵
生态要素
生态平衡
生态要素:植物、 动物、微生物等
生态平衡:各要 素之间的相互关 系和作用
生态系统的稳定 性:保持生态平 衡的必要条件
生态保护:保护 生态要素和生态 平衡的重要性
生物多样性
植物多样性:包括各种植物的种 类、分布和特点
灯光
定义:灯光是风景园林中的人工要素之一,通常指通过照明设备或自然光线来照亮园林 空间的光源。
作用:灯光在风景园林中具有多种作用,包括提供照明、营造氛围、突出景观重点等。
类型:根据不同的用途和特点,灯光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如泛光灯、射灯、地灯等。
设计原则:在风景园林中,灯光的设计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如与景观协调、避免过度 照明等,以营造出舒适、自然的照明环境。
风景园林构成要素
汇报人:
汇报时间:20XX/XX/XX
YOUR LOGO
目录
CONTENTS
1 单击添加目录项标题 2 风景园林概述 3 自然要素 4 人工要素 5 文化要素 6 设计要素
单击此处添加章节标题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风景园林概述
园林设计的五大要素

园林设计的五大要素园林设计的五大要素园林设计是一门独特而迷人的艺术,它涉及到多个方面的考量和技巧,以创造出美丽、有意义和功能性强的户外空间。
在园林设计中,五大要素是评估和构建出色设计的基础。
这些要素包括:布局、植物选择、地形设计、水景元素和硬景观。
让我们深入探讨这些要素,以探究园林设计的精髓。
一、布局布局是园林设计的核心要素之一。
它涉及到规划和安排空间,以创造出功能性和美观的景观。
在设计布局时,设计师需要考虑场地的大小、形状和环境条件,以及人们在其中的活动和使用需求。
通过合理地划分不同区域,比如花坛、草坪、露台和小径,设计师可以为整个空间赋予结构和秩序,并引导人们的运动和视线流动。
布局也应考虑到人们的舒适度和便利性,以便他们能够轻松地在园景中行走和享受。
二、植物选择植物是园林设计中不可或缺的要素。
它们能够为景观提供色彩、纹理、形状和生命力,从而赋予园林独特的氛围和魅力。
在选择植物时,设计师需要考虑它们的生长要求、适应性和视觉效果。
植物的高度、形态和颜色应与周围环境和空间的氛围相协调,以创造出和谐而有趣的组合。
植物的使用还应考虑到季节性变化,以确保整个年份都能有着美丽的景观。
三、地形设计地形设计是园林设计中的关键要素之一,它可以赋予园林独特的形态和立体感。
通过合理地利用地势和地形,设计师可以创建出丰富多样的景观层次和视觉效果。
借助高低起伏的地形、人工修建的地形元素以及不同材料的运用,设计师可以创造出起伏有致的地形、壮丽的山峦和流动的路径。
地形设计也与水景元素的布局和植物的选择密切关联,共同构成了一个和谐、丰富的景观空间。
四、水景元素水景元素在园林设计中具有独特的魅力和温和的效果。
无论是流动的溪流、喷泉、池塘还是人工湖泊,水景都能够为园景增添优雅和动感。
水景元素可以通过反射光线、制造声音和调节温度等方式,创造出宁静、舒适的环境。
水也是生命的象征,它可以吸引各种野生动物和鸟类,增加园林的生态多样性。
五、硬景观硬景观是园林设计中的结构性元素,它包括建筑、人造物和固定装置等。
景观园林中的自然要素

地形的改造
土方平衡
在改造地形时,要考虑到土方的平衡,避免出现 大量的填挖土方。
排水设计
地形改造时要考虑排水问题,合理设置排水沟和 排水坡度,确保地表水能够顺利排出。
植被恢复
改造后的地形需要进行植被恢复,选择适宜的植 物种类和种植方式,以保持地表的稳定和美观。
05
气象要素
光照
光照强度
增加有机质
通过施用有机肥料或种植绿肥植物,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 土壤结构。
调节酸碱度
根据植物生长需求,调节土壤酸碱度,创造适宜的土壤环境。
土壤通气性改善
通过耕作、加入砂石或有机物质等措施,提高土壤通气性,促进植 物根系发育。
土壤的利用
适宜植物生长
根据土壤性质选择适宜 的植物种类,充分利用 土壤肥力,发挥土壤的 生产功能。
花卉
花卉是景观园林中的重要元素之 一,它们以其鲜艳的色彩和独特 的形态为园林增添了生机和活力
。
花卉的种类繁多,常见的有牡丹 、芍药、郁金香等,它们在不同 的季节里盛开,为园林带来了丰
富的色彩和香气。
在景观园林设计中,花卉的配置 需要考虑其生长周期、花期和花 色等因素,以营造出四季有花的
植物景观。
02
峰石
高大挺拔,常用于构成山景的 主体。
卵石
形态圆润,多用于铺设地面或 构建石道。
叠石
层叠堆砌,形成层次分明的山 景。
山石的布局
主次分明
在布局中要突出山石的主景地 位,配以其他元素进行衬托。
呼应与联系
通过山石的布局,使各个景点 相互呼应,形成一个有机的整 体。
空间感
利用山石的形态、大小、高低 等变化,营造出丰富的空间感 。
风景园林要素

风景园林要素项目与外界环境,内部个元素之间和各个元素内部关系。
(和谐矛盾)的最佳切入点。
(经济矛盾)现场的了解生活的理解,和一个高度提炼的能力。
和一个从定性到定量的过程。
1 地形概要美学特征地形空间感利用地形控制视线利用地形排水利用地形创造小气候地形的使用功能地形的表现方式等高线表示法高程点表示法蓑状线表示法明暗与色彩表示法模型表示法比例法百分比法地形的类型平坦地形凸地形山脊凹地形谷地地形的实用功能分隔空间控制视线地形影响导游路线和速度改善小气候美学功能2 植物材料概要植物的功能作用植物的建造功能构成空间障景控制私密性植物的观赏特性植物的大小植物的外形植物的色彩树叶的类型植物的质地植物的美学功能完善作用统一作用强调作用识别作用软化作用框景作用种植设计程序与原理3 建筑物视距与建筑物高之比平面布局建筑物特征建筑群体和空间类型中心开场空间定向开放空间直线型空间组合显形空间建筑群体的设计原则单体建筑物的定位建筑物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地形植物材料建筑物的设计过度空间围墙铺地材料4 铺装铺装材料的功能作用和构图作用提供高频率的使用导游作用暗示游览的速度和节奏提供休息的场所表示地面的用途对空间比例的影响统一作用背景作用构成空间个性创造视觉趣味地面铺装的设计原则基本的铺装材料松软的铺装材料块料的铺装材料黏性铺装材料5 园林构筑物台阶坡道墙与栅栏制约空间屏障视线分隔功能调节气候休息坐椅挡土墙设计原则墙和栅栏的材料石块砖混凝土木材铁艺坐椅休息、等候交谈观赏看书、用餐6 水水的一般特性水的可塑性水体的状态水的声音水的倒影水的一般用途提供消耗供灌溉对气候的控制提供娱乐条件水的美学观赏功能平静的水体流水瀑布喷泉水景的组合7 设计程序承担设计任务1 地形概要风景园林师通常利用种种自然设计要素来创造和安排室外空间以满足人们的需要和享受。
在运用这些要素进行设计时。
地形是最重要,也是最常用的因素之一。
地形是所有室外活动的基础,同时也可以认为他在设计的运用中即是一个美学要素,也是一个实用要素。
园林造园要素

园林造园要素一、引言园林造园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旨在通过对植物、土壤、水文、地形、艺术等要素的合理组合与应用,创建美观、舒适、功能多样的园林空间。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园林造园的要素及其重要性。
二、植物要素1. 概述植物是园林造园的核心要素之一,其种类、布局和养护对园林的整体质量和感官体验产生重要影响。
2. 种类选择在园林造园中,应根据景观风格、气候条件和用途等因素选择适合生长的植物种类。
例如,寒冷地区可以选择耐寒植物,热带地区可以选择热带植物。
3. 布局设计植物的布局设计需要考虑色彩、形态、尺度和层次等因素。
通过巧妙的搭配和组合,可以创造出丰富多样的景观效果,如花园、林荫道和绿化带等。
4. 养护管理植物的健康生长与养护管理密不可分。
合理施肥、浇水和修剪等措施可以提高植物的生长速度和抗逆性,保持园林的良好状态。
1. 土壤类型园林造园中的土壤类型通常有砂土、壤土和黏土等,其含水性、透气性和肥力等特性影响着植物的生长状况和园林地块的景观效果。
2. 土壤改良在一些贫瘠或含盐的土地上,需要进行土壤改良来提高土壤的质量和适应性。
常见的改良方法有施肥、翻耕和混合土壤等。
3. 水分管理合理的水分管理对园林的健康维护至关重要。
通过排水、灌溉和防渗措施,可以确保植物根系的正常生长和土壤的稳定性。
四、水文要素1. 水体设计水体是园林造园中常见的景观要素之一,如喷泉、水池和人工湖等。
水体的设计应考虑水量、水质和水流等因素,以创造出优美的景观效果。
2. 水生植物水生植物在水体中生长,具有净化水质、调节水温和提高生态环境的作用。
在园林造园中,合理选择和布局水生植物可以增加园林的观赏性和生态性。
3. 水利设施水利设施包括喷泉系统、水循环装置和水坝等,用于控制水体的流动和创建特定的景观特效。
其设计和维护要考虑供水量、水质以及节水效应。
1. 地形设计地形是园林造园的先决条件之一,对园林景观的形成和构造起着决定性作用。
通过地势的起伏、平整和台地等设计手法,可以创造出独特的地形效果和视觉层次感。
风景园林设计要素

风景园林设计要素一.地形1.地形改造:按照园林设计要求,综合考虑同造景有关的各种因素,充分利用原有地形地貌,统筹安排景物设施,对局部地形进行改造,使园内与园外在景观上有合理的关系,这一过程叫做地形改造。
2.地形的表现方式:①等高线表示法②高程点表示法③蓑状线表示法④明暗与色彩表示法⑤模型表示法⑥计算机绘图表示法3.坡度的大小与地形的运用:①0%-1%(过于平坦):排水性差,除适于作为受保护的潮湿地外,几乎不适于作室外空间利用和使用功能的开发。
1%的坡度最好让其成为一片开阔地或保护区。
②1%-5%:该种比例的坡度对于许多外部空间和地形使用来说较为理想。
1%的坡度:假定的最小坡度,主要是草坪和草地。
2%的坡度:适合草坪运动场最大坡度,也适合平台、庭院铺地。
3%的坡度:这一比例使地面倾斜度显而易见。
③5%-10%:适合多种形式的土地利用,排水性较好,但不加以控制则可能引起水土流失。
10%的坡度为人行道最大极限坡度。
④10%-15%起伏型斜坡:这种坡度有陡斜感,为防止水土流失应尽量少动土方。
⑤大于15%的陡坡:因其陡峭而不适于土地利用。
4.地形的类型:①平坦地形:所在地与周围环境地形高度一致,成为平坦地形。
平坦地形是所有地形中最简明、最稳定的地形,具有延伸性和多向性,成为人们站立、聚会或坐卧休息的理想场所,也是静水体的合适场所。
②凸地形:以环形同心的等高线布置围绕所在地面的制高点,是一种具有动感和进行感的地形,是地形形式中,最具抗拒重力而代表权力和力量的因素。
在空间中作为景观中的一个正向点,可在景观中为人定位和导向。
若在凸地顶端焦点布置其他要素,如建筑、植物,则焦点特性就会更加显著(A);凸地形在视觉上高度的增强还可借助与等高线相垂直并沿凸面地形边缘顺延朝顶部走向的线条和造型,而缠绕于凸地并与等高线平行的线条和造型,则能削弱其视觉高度(B);凸地还有助于发挥瀑布的动力和激奋作用;凸地还是一个对外部环境中的小气候具有明显调节作用的地形要素。
园林设计的五大要素

园林设计的五大要素园林设计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需要考虑到很多因素。
而在众多的因素中,有五个要素是比较重要的,它们分别是:空间、形式、色彩、材料和植物。
下面将会详细介绍这五大要素。
一、空间1.1 空间规划在进行园林设计时,首先需要考虑的就是空间规划。
这包括了整个园区的布局、道路和景点的设置以及各种功能区域的划分等等。
好的空间规划可以让整个园区更加有序和美观。
1.2 空间布局空间布局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它决定了各种景点和功能区域之间的关系以及游客在其中流动的路径。
合理的空间布局可以让游客更加方便地游览整个园区。
二、形式2.1 建筑形态建筑形态是指建筑物外部所呈现出来的形状和造型。
好的建筑形态可以让建筑物更加美观且符合整个园林环境。
2.2 雕塑造型雕塑造型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
雕塑可以起到点缀整个园区的作用,而好的雕塑造型可以让整个园区更加有特色。
三、色彩3.1 色彩搭配色彩搭配是指将不同颜色的元素组合在一起,使其达到一定的美感和协调性。
好的色彩搭配可以让整个园区更加生动和有趣。
3.2 色彩运用除了色彩搭配,还需要考虑到色彩运用。
这包括了各种颜色在不同场合下的使用以及如何运用光线来突出某些颜色等等。
四、材料4.1 材料选择在进行园林设计时,需要选择各种材料来建造建筑物、景点以及其他设施。
好的材料选择可以让整个园区更加耐久且美观。
4.2 材料运用除了材料选择,还需要考虑到材料的运用方式。
这包括了如何将不同材质的元素组合在一起以及如何利用它们来创造出更多样化和有趣的效果。
五、植物5.1 植物选择植物是园林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个要素。
不同的植物可以为整个园区带来不同的气息和特色。
因此,在进行园林设计时,需要选择适合该地区气候和土壤条件的植物。
5.2 植物运用除了植物选择,还需要考虑到植物的运用方式。
这包括了如何将不同种类的植物组合在一起以及如何利用它们来创造出更多样化和有趣的效果。
总结以上就是园林设计中五大要素的详细介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气候
气候是一个地区在一段时期内各种气象要素
特征的总和,它包括极端气候和平均天气。
在理解气候的前提下进行风景园林规划设计, 不仅有助于对公众健康和人身安全的保护,而且 也有助于经济发展和资源保护。
(一)区域气候
区域气候(或称大气候)是一个大面积区域的气象条件和天
气模式。大气候受山脉、洋流、盛行风向以及纬度等自然条件的
影响。对于区域气候来说,易得到记录的天气变量如气温、降雨
量、风、太阳辐射和湿度等要素,对大的在风景园林设计场地有
着重要的影响。
在城市地区,热是一个最重要的气候因素之一。从热量平衡
容。
地形坡向及坡级分布图
某地冬季的地形气候
(三)微气候
由于基底构造特征如小地形、小水面和小植被等的不同使热
量和水分收支不一致,从而形成了近地面大气层中局部地段特殊
的气候即微气候,在很小的尺度内,各种气象要素就可以在垂直
方向和水平方向上发生显著的变化。
这种小尺度上的变化由以下因素的变化引起:地表的坡度和
地质在景观中有评价一个地方建筑用地的适宜性和传达一个地区
地质历史的信息。对保护居民的健康和安全、道路桥梁、房屋的修建
以及其他发展建设都很有用。而在某些时候场地的地质情况往往为设
计人员所忽视,由此而带来一系列问题。因此,在规划之初对一个地
方的地质调查则需要对该地区的地质历史和过程有一定的了解,而这
一过程可以从一份地质图(图3–10)开始。地质图以图形的方式描
影响。
北纬50°某地区的太阳高度角的年度变化
2、 温度与湿度
一般情况下,空气湿度和温度在环境气候因素中比较重要, 人体的舒适感觉与湿度的减少成正比,而与温度则随季节和人的 差异而变化,且在风景园林要素中往往都是不易改变的因素。
如单独的场地因为太小而不能对其场地或城市的气温起到太
大的作用,例如,城市中心区一个小小的绿色公园,它对于气候
了解太阳高度角与地形以及季节变化之间的相互关系,
这样做能够帮助我们理解景观中太阳能量的分布状况。一
旦知道了一个地区的太阳高度角,我们就可以将其代入具
体的场地尺度,根据太阳高度角和方位角分析日照状况、
确定阴坡和永久无日照区,并进一步检验太阳高度角对景
观的影响,如对基地中的建筑物、构筑物植被、动物等的
舒适度有很大的影响。
一般情况下,城市地区的降雨通常要比乡村多,而雪、霜的
出现频率则明显少于乡村地区。
二、土壤
土壤是联系生物环境和非生物环境的一个过渡带,相对于其
他的自然要素,土壤往往能揭示一个地区更多的信息。一般来说,
土壤的质地、组成和酸碱度是最具意义的三项属性。
(一)土壤组成
土壤组成,指构成土壤的所有物质。基本上包括以下四种组成 要素:矿物质、有机质、水和空气。
地形起伏的基地应考虑地形小气候,而规模较小、地形平坦的
基地则可以忽略地形小气候的影响。在分析地形气候之前应首
先了解基地的地形和地区性气候条件。在地形气候中人们可以
感受到空气湿度和温度的巨大差异。
地形主要影响太阳辐射和空气流动。在地形分析的基础上先
作出地形坡向和坡级分布图(图3–2),然后分析不同坡向和坡级
第五章 风景园林的环境要素
风景园林要素分为:
风景园林的环境要素 风景园林的构成要素
第一节 风景园林的环境要素
环境是针对某一主体而言的,在风景园林中, 一般以人类为主体,指影响人类活动的各种自然 的或人工的外部条件的总和。
环境要素主要包括 自然环境要素 人文环境要素
第一节 自然环境要素
出了各风向的风速范围。风向玫瑰图可直观地表示年、季、月等的风
向,为风景园林研究场地气候所常用。
两种形式的风玫瑰图
(2)风速图
风速图是将一地在一年中各种风速出现的频率绘制出的极坐
标图。通过它可以得知当地的不同季节的风速情况。通常情况下,
城市与乡村的同一高度的风速存在很大的差异(图3–8),且同
上考虑,尽管吸收的太阳热辐射较少,但总体上收入仍是大于支
出的,从而导致城区的气温高于乡村。这种现象往往在城市的中
心区更为明显,产生了一种在景观学中称为“热岛”的效应。黑
色的沥青、混凝土以及屋顶都吸收太阳辐射,释放热量,使城市
的大气温度升高。通常,大城市在风和日丽的天气条件下,热岛
效应会更为突出。ຫໍສະໝຸດ 英国伦敦冬季城市热岛效应轮廓图
一地区小面积范围内也存在很大的差别,主要随建筑物的大小、
形状及排列方式的变化而变化。
城市与乡村风速比较图
中国盛行季风,因此可以通过了解季节性的主导风向及风速
强度来因地制宜的营建宜人风景园林环境。如当在凉爽季节里设
计使用的区域时,首要提供防风,营造防风林,设置风障等更是
有效的防风方法(图3–9);当在温暖季节里设计使用的区域时,
质含量会有很多不同。对土壤的肥力和水文是极其重要的。含有
有机质的表层土以及湿地中的有机沉积物都具有重要的水分存储
功能,因此有机质在陆地水的平衡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表土
通过吸收绝大部分的降水,从而减少地表径流的流量。
(二)土壤质地
土壤是由固体、液体和气体组成的三相系统。组成土壤固相的颗
粒主要是矿物颗粒,其中最为常见的颗粒有砂粒(1~0.05mm)、粉
的调节效应是完全会被四周的高楼大厦产生的热量给掩盖的,而
大公园或则可能就完全不同。
大公园对某市温度的影响
3、风
风常指空气的水平运动分量,包括方向和大小,即风向和风速。
(1)风向与风向玫瑰图
气象上把风吹来的方向确定为风的方向。为了表示某个方向的风
出现的频率,通常用风向频率这个量,它是指一年(月)内某方向风出
现的次数和各方向风出现的总次数的百分比。
风向玫瑰图是将一地在一年中各种风向出现的频率绘制出的极坐
标图。它表示一个给定地点一段时间内的风向分布图。通过它可以得
知当地的主导风向。最常见的风向玫瑰图是一个圆,圆上引出8条或
16条放射线,它们代表16个不同的方向,每条直线的长度与这个方向
的风的频度成正比。静风的频度放在中间。有些风向玫瑰图上还指示
遮荫条件等对小气候要素(日照、温度、风)影响较大。
植被对保持生态平衡、温度的调节、防风保水、减噪、净化空气
或水体,引导视线等方面意义重大。另外对植物进行研究,还有许多
坡向、土壤类型和土壤湿度、岩石性质、植被类型和高度,以及
人为因素。在每一区域内有许多微气候,每一种微气候可以用相
同的气候测量来描述,但是限制于相对较小的区域内。它与基地
所在地区或城市的气候条件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微气候能很大程度上影响人们在景观中的体温舒适,这也是
城市户外区域设计首先考虑的。小气候影响到来往于人体的能量
3、黏土类 土壤质地较细,以黏粒和粉沙居多,结构致密,湿时黏, 干时硬,保水保肥能力强,透水性差。
土壤的质地对风景园林环境中的动植物生长、建筑物或构筑物的
布置位置与方式及工程造价有着一定的影响。
(三)土壤酸碱度
土壤酸碱度是土壤许多化学性质特别是盐基状况的综合反映,而
呈酸性、中性、碱性。
物,其光合作用强度与光照强度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光照强度的差异决定了植物的垂直分布状况以及动物的活 动区域。
(3)太阳高度角
太阳高度角是指阳光入射面与地球表面之问的夹角。
不同纬度地区的太阳高度角不同,在同一地区,一年中夏
至的太阳高度角和日照时数最大,冬至的最小。太阳高度
角是影响地球表面温度的重要因素。
(二)地形气候
一般来讲,地形气候是以地形起伏为基础的小气候向大气
圈较高气层和地表景观的扩展和延伸,是介于大气候和小气候
之间的中间尺度气候类型。
地面的地形起伏对基地的日照、温度、气流等小气候因素
有影响,从而使基地的气候条件有所改变。引起这些变化的主
要因素为地形的凹凸程度、坡度和坡向。对规模较大、有一定
绘了出露于地球表层的岩石地层单位和地质特征。
美国某地区的地质图
四、水文
水是生命之源,对人类及其他生物的生存与健康亦是不可或
缺的,它在激发灵感和吸引注意力方面也能起到独特的作用,是
风景园林设计中非常重要的因素。
水文学是一门关于地表水和地下水运动的学科。地表水指地
表流动的水分,其对存在地形变化的场所有很大的影响。而地下
在我国,一般将土壤酸碱度分为五级:强酸性(pH<5.0)、酸性
(pH 5.0~6.5)、中性(pH 6.5~7.5)、碱性(pH 7.5~8.5)、强
碱性(pH >8.5)。土壤酸碱度的不同直接影响到植物的生长及分布。
三、地质
地质学是一门研究地球的科学,其研究内容既包括过去发生的事
情(地质历史),也包括当前地球上发生的事情。
某庭院小气候条件分析
(四)气候因素
综上所述,对于某一地区的“气候”来说,无论其区域规模
大小,几乎都可以从光、气温与湿度、风、降水量等气候因素来
说明。
1、 光
光是地球上所有生物得以生存和繁衍的最基本的能量源泉,
地球上几乎所有生命活动所必需的能量都直接或间接地来源于太
阳光。一个明智的景观规划者在进行规划时,必定会将光作为环
水指地表以下沉积物的孔隙中所含有的水分。地下水的水位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