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骼肌的辅助结构

合集下载

正常人体解剖学-第三节-骨骼肌1

正常人体解剖学-第三节-骨骼肌1

盆膈和尿生殖膈 骨盆下口两膈封 肌肉一块膜两层
盆膈在后夹提肛 尿膈在前夹深横
(三) 上肢肌
分部:上肢带肌 臂肌 前臂肌 手肌
1
肩肌
1
(1) 三角肌 (deltoid)
三角肌
锁骨的外侧段、肩峰 起点: 和肩胛冈。 止点: 肱骨的三角肌粗隆 作用:外展肩关节到90
三角肌的起点恰 是斜方肌的止点

后面
臀中、小肌 后群 梨状肌 闭孔内肌
闭孔外肌 股方肌
(1)前群 1.)髂腰肌 (iliopsoas) 1
组成
腰大肌: 起自腰椎体侧面和横突 髂肌: 起自髂窝 结合 腰大肌
止点: 股骨小转子
髂肌
屈髋(主要肌肉),使其旋外 作用:
2)阔筋膜张肌
(2)后群 1) 臀大肌 (gluteus maximus) 臀大肌 起点: 髂骨翼外面和骶骨背面 止点:股骨臀肌粗隆和髂胫束 作用:伸髋,使髋关节旋外
肌的分类构造辅助结构 长短扁肌轮匝肌 肌腹肌腱两相依 筋膜腱鞘滑膜囊 辅助减少摩擦力
二头肌
半羽肌
羽肌
腹直肌
扁肌
轮匝肌
肌的命名
按其形状、大小、位置、起止点、纤维方向、作用
等来命名。 eg:三角肌
胸大肌 腹外斜肌
按其形状
按其位置和大小 按其位置和纤维方向
1、胸锁乳突肌 2、肱二头肌
构造 肌腹 belly 腱 tendon
二 各论
根据部位可分为: 头颈肌
躯干肌
四肢肌
(一) 躯干肌
• 分部: 1背肌 2胸肌 3膈 4腹肌
1 背肌——浅群肌肉
(1) 斜方肌trapezius
1
为项背部三角形扁肌,作用于肩胛骨。 全部肌收缩可使肩胛骨向脊柱靠拢。

骨骼肌概述优秀PPT

骨骼肌概述优秀PPT
骨骼肌概述
肌肉总论
全身共有骨骼肌约434块,我们在分析动作中常用的约有75 对较大块的肌肉。成年人的骨骼肌约占人体重的40%(女性 为35%),而四肢肌
又占全身肌肉的80%, 其中下肢肌占全身肌
肉的50%。
一、骨骼肌的分类和命名
(一)按肌肉形状分类: 按肌肉的形状可分为长肌、短肌、扁肌、阔肌、梭形肌、
(五)按肌肉的起止点命名:
如肱桡肌、胸锁乳突肌等。
(六)根据肌肉跨过的关节分类:
跨过一个关节的肌肉,称为单关节肌;跨过两个关节的
肌肉,叫双关节肌;跨过二个以上的关节,称为多关节肌。
二、骨骼肌的大体结构 骨骼肌由肌腹、肌腱、血管和神经构成。 (一)肌腹:肌腹主要由肌纤维构成,较长的肌肉,
浅筋膜又称皮下筋膜,位于皮肤深层,由疏松结缔组织构成。
深筋膜由致密结缔组织构成,包在肌肉周围。深筋膜构成 肌鞘和肌间隔,分隔各块肌肉或肌群,保证每块肌肉或肌群 能单独活动,互不干扰。同时对肌肉还有保护作用。
(二)腱鞘:
腱鞘是套在肌腱外面的结缔组织膜,呈长管状。腱鞘由外层 和内层组成,外层厚而韧,称纤维鞘。内层称滑液鞘,分为 壁层和脏层,两层之间有滑液。脏层连于肌腱,壁层连于纤 维鞘。腱鞘有保护肌腱的作用,主要分布在手和足部的肌腱 外面。
例如在作推铅球动作时,
伸肘关节的肱三头肌是近固 定工作。在作俯卧撑动作时,
远固定——
伸肘关节的肱三头肌则是远
固定工作。
近固定——
(二)上固定(上支撑)与下固定(下支撑)
这主要是指分布在躯干腹侧和背侧的一层肌肉。它们的肌 纤维呈上下行排列,肌肉的上端连于胸廓,下端连于骨盆, 如腹直肌、竖脊肌等。
如运果动用 单线位段是能来骨表骼单示肌肌的位肉基拉本。力机,能一就单称位般为。肌的拉力运线。动单位约有100条肌纤维,而较大的运动 据二估、计 骨在骼人肌单的的骨大位骼体肌结则中构,有每平1方0毫0米0约-有2毛0细0血0管条3000肌条,纤全部维肌肉。毛细运血管动长度单约为位10万愈公里大。 、收缩力愈强, 大块肌肉由大运动单位构成。 一般的运动单位约有100条肌纤维,而较大的运动单位则有1000-2000条肌纤维。

骨骼肌

骨骼肌

)、使髋关节外展的作用肌 (二)、使髋关节外展的作用肌
1、臀中肌 2、臀小肌 3、臀大肌上部 4、阔筋膜张肌 5、犁状肌
位 置:臀中肌位于臀部外上方,大部 被臀大肌覆盖,扇形;臀小肌 位于臀中肌深层。 起 点:髂骨翼外面。 止 点:股骨大转子。 近固定:大腿在髋关节处外展 外展; 外展 两肌前部,使大腿屈、旋内; 两肌后部,使大腿伸、旋外。 远固定:一侧收缩使骨盆向同侧倾; 双侧收缩前部纤维—骨盆前倾; 后部纤维—骨盆后倾。 训 练:侧控腿,侧踢腿;体侧屈。
9、肘肌 、
肘关节后面外侧,三角形小肌。 位 置:肘关节后面外侧,三角形小肌。 肱骨外上髁。 起 点:肱骨外上髁。 止 点:鹰嘴外侧缘,尺骨背面上 。 鹰嘴外侧缘,尺骨背面上1/4。 近固定:前臂伸,加固肘关节。 近固定:前臂伸,加固肘关节。 远固定:助上臂在肘关节处伸。 远固定:助上臂在肘关节处伸。
8、肱三头肌 、
整个上臂后面, 羽状肌。 位 置: 整个上臂后面, 羽状肌。 三个头:长头、内侧头、外侧头。 三个头:长头、内侧头、外侧头。 肩胛骨盂下结节; 起 点:长 头—肩胛骨盂下结节; 肩胛骨盂下结节 外侧头—桡神经沟外侧骨面 桡神经沟外侧骨面; 外侧头 桡神经沟外侧骨面; 内侧头—桡神经沟内下方骨面 桡神经沟内下方骨面。 内侧头 桡神经沟内下方骨面。 止 点: 尺骨鹰嘴 近固定:三头收缩,前臂在肘关节处伸 近固定:三头收缩,前臂在肘关节处伸。 远固定:上臂在肘关节处伸。 远固定:上臂在肘关节处伸。 负重上举,俯卧撑; 训 练:负重上举,俯卧撑;“毛巾擦 背”。
有人研究发现:预先拉长小腿三头肌,使足背屈 60°后再作跖屈,小腿三头肌力量能从384kg增大 到598kg。
九、多关节肌“主动不足”和“被动不足”

骨骼肌的辅助结构

骨骼肌的辅助结构

骨骼肌的形状梭形肌半羽状肌羽状肌多羽状肌二头肌四头肌二腹肌多腹肌长肌长肌根据肌束与肌肉长轴的排列关系分为梭形肌、半羽状肌、羽状肌和多羽状肌;长肌按在起端处有两个以上的头分为二头肌、三头肌和四头肌;长肌又可按两个或多个肌腹中间借肌腱相连,称二腹肌或多腹肌。

阔肌轮匝肌短肌骨骼肌按形状分类有:长肌(long muscle)主要分布于四肢。

阔肌(plane or broad muscle)扁而薄,分布于胸腹壁和背部浅层。

轮匝肌(orbicular muscle)呈环形,多位于身体裂孔(如口、鼻、眼)周围。

短肌(short muscle)多分布于躯干深部的椎骨之间。

阔肌(plane or broad muscle)扁而薄,分布于胸腹壁和背部浅层。

轮匝肌(orbicular muscle)呈环形,多位于身体裂孔(如口、鼻、眼)周围。

短肌(short muscle)多分布于躯干深部的椎骨之间。

屈肌伸肌收肌骨骼肌按机能的分类有:屈肌(flexor)、伸肌(extensor)、收肌(adductor)、展肌(abductor)、旋内(旋前)肌(pronator)、旋外(旋后)肌(supinator)等。

此外还有提肌(levator)、降肌(depressor)、括约肌(sphincter)、开大肌(dilator)等。

骨骼肌的构造骨骼肌肌腱内部结构图解肌原纤维横纹模式图(不同状态肌微丝滑动简图)骨骼肌 (sketetal muscle 一般称肌肉) 的大体构造与微细构造每块肌肉都是一个器官,除肌组织外,还有结缔组织和血管、神经等分布。

骨骼肌由中间部分的肌腹 [venter(muscle belly)] 和端部的肌腱 [(tendon)附着于骨面上]两个部分构成。

肌腱主要是由胶原纤维束构成。

四肢上骨骼肌的肌腱多呈扁带状,躯干上多呈薄片状,称腱膜(aponeurosis)。

肌腹由肌纤维(myofiber, muscle fiber又称肌细胞)组成,若干肌纤维集合成为肌束(muscle bundle),许多肌束合并成整块肌肉。

骨骼肌的构造分类和辅助结构

骨骼肌的构造分类和辅助结构

骨骼肌的构造分类和辅助结构英文回答:Skeletal muscles are classified based on theirstructure and function. Structurally, skeletal muscles can be classified into three types: parallel, pennate, and convergent muscles.Parallel muscles are characterized by long, parallel muscle fibers that run in the same direction as themuscle's action. These muscles are typically found in the limbs and are responsible for producing large, powerful movements. An example of a parallel muscle is the biceps brachii in the upper arm.Pennate muscles, on the other hand, have shorter fibers that are arranged at an angle to the tendon. This arrangement allows for a greater number of muscle fibers to be packed into a smaller space, resulting in increased strength. Pennate muscles are further classified asunipennate, bipennate, or multipennate, depending on the angle of the muscle fibers. An example of a pennate muscle is the rectus femoris in the thigh.Convergent muscles have a broad origin that converges into a single tendon. These muscles are versatile and can produce a variety of movements depending on which fibers are activated. An example of a convergent muscle is the pectoralis major in the chest.In addition to their structural classification, skeletal muscles also have various auxiliary structures that assist in their function. These include tendons, aponeuroses, and fasciae.Tendons are tough, fibrous connective tissues that attach muscles to bones. They transmit the force generated by the muscle to the bone, allowing for movement. For example, the Achilles tendon connects the calf muscles to the heel bone and enables plantar flexion of the foot.Aponeuroses are similar to tendons but are flat andsheet-like in structure. They serve as attachment sites for muscles and help to distribute the force generated by the muscle over a larger area. An example of an aponeurosis is the linea alba, which runs down the midline of the abdomen and provides attachment for the abdominal muscles.Fasciae are connective tissues that surround and separate muscles, providing support and allowing for smooth movement. They also contain blood vessels and nerves that supply the muscles. An example of a fascia is the plantar fascia in the foot, which helps to maintain the arch of the foot and absorb shock during walking or running.In conclusion, skeletal muscles can be classified based on their structure into parallel, pennate, and convergent muscles. These muscles are supported by auxiliarystructures such as tendons, aponeuroses, and fasciae, which play important roles in their function.中文回答:骨骼肌根据其结构和功能可以分为不同类型。

CH3-运动系统4-骨骼肌的概述

CH3-运动系统4-骨骼肌的概述

球窝关节
三轴
肌肉
屈、伸肌群内、外 回旋肌群
屈、伸、展、收肌 群 屈、伸、展、收、 内、外回旋肌群
八、影响肌力大小的解剖学因素
(一)肌肉的生理横断面
所谓“生理横断面”就是横切一块肌肉所有肌纤维所得横断面 的总和。它有别于“解剖横断面”,后者只是简单的沿肌肉纵 轴作垂直切面,而前者要切割每一条肌纤维。
(2)深筋膜:位于浅筋膜深面,由致密结缔组织构成
浅筋膜 深筋膜 肌间隔
2 .腱鞘
是包围在肌腱外 的鞘管,存在于 活动性较大的部 位(如腕、踝、 手指、足趾)
作用:固定腱的 位置,减少摩擦。
腱鞘
纤维层
腱鞘
滑膜层
肌腱
指骨
3 .滑膜囊 为内含滑液的小囊,位于腱与骨面接触处
臀大肌 滑膜囊
股骨
4. 籽骨
籽骨由肌腱骨化而 成,通常位于肌肉 止点腱与骨之间。 例如,髌骨就是股 四头肌止点腱与股 骨髌面之间的籽骨。
5. 滑车
滑车的作用有两个, 一个是防止肌腱向 旁边移位。另一个 是肌腱通过滑车后 改变拉力方向。
四、骨骼肌的物理特性
1. 收缩性
长度缩短和张力的变化 肌纤维长度可缩短1/2 等长收缩 肌紧张
(二)肌肉的长度
一根普通的肌纤维能够缩短它安静时长度的一半,同样也能伸 长它安静时长度的一半。肌纤维最大长度与最小长度之差,就 是它的收缩幅度。
肌肉收缩前的长度叫初长度。生理范围内使肌肉的初长度拉长, 除增加肌肉收缩速度和幅度外,还能增加肌肉的收缩力量。
当肌肉发挥最大力量时的初长度称为最佳初长度 。
(五)肌拉力角
从肌肉的动点(肌肉在运动骨上的附着点)到关节中心(转动 支点)连一直线,该直线与肌拉力线之间的夹角,叫肌拉力角。 肌拉力角大,则力臂就大。力臂增大,肌肉的做功效率就高。

简述骨骼肌的基本结构和辅助结构

简述骨骼肌的基本结构和辅助结构

简述骨骼肌的基本结构和辅助结构骨骼肌是一种专用于支撑和控制身体结构的肌肉。

它位于人体下部以及手臂、腹部和头部等部位,它能帮助支撑体重,控制肢体运动以及保持身体稳定。

骨骼肌是一种包括几种不同类型的肌肉,它们具有少数结构共同特征,诸如支架结构和纱线结构等,其中,支架结构是骨骼肌的基本结构,而纱线结构是骨骼肌的辅助结构。

骨骼肌的基本结构是支架结构,即它包括了肌原纤维(myofibrils)、肌纤维以及神经节等三种基本结构。

肌原纤维是由一系列的横叉或半横叉的肌肉细胞组成的,它们是肌腱的细微结构,负责传递神经接触信号,从而控制肌肉的收缩和伸展。

肌纤维是一种由木质素组成的细小的肌腱,它们表面布满有分散的棘状体,它们能够把肌肉收缩细胞与肌腱联系起来,棘状体负责肌肉纤维之间的抗力。

神经节是支撑骨骼肌活动的细胞,它们位于肌腱中央,其中突触通过神经节将信号发送至肌肉纤维。

这些神经节的活动受到了植物神经系统(PNS)的抑制,而植物神经系统又在控制肌肉收缩和伸展。

骨骼肌的辅助结构是纱线结构,它包括膜原纤维(sarcomeres)和导管细胞(conducting cells)。

膜原纤维是骨骼肌的纤维结构,它们由一系列由蛋白质、脂类和碳水化合物组成的细胞核和细胞膜组成,它们可以帮助骨骼肌收缩和伸展。

而导管细胞则是一种由多个细胞膜和膜原纤维组成的细胞,它们可以帮助将脂肪质分解产物移动到肌肉细胞并促进骨骼肌的收缩。

总之,骨骼肌的基本结构由肌原纤维、肌纤维和神经节组成,而辅助结构则由膜原纤维和导管细胞组成,它们都可以帮助骨骼肌实现自身的支持、控制和稳定功能。

由于骨骼肌对人体机能的重要性,人们应当对其进行良好的保养以避免过度使用造成伤害。

简述骨骼肌的形态、构造与辅助装置

简述骨骼肌的形态、构造与辅助装置

简述骨骼肌的形态、构造与辅助装置骨骼肌是人体内最重要的一类肌肉组织,它承担着维持人体姿势、产生运动和保护内脏等重要功能。

下面将从形态、构造和辅助装置三个方面来详细介绍骨骼肌。

一、形态骨骼肌是由肌肉纤维组成的,通常呈长条状,长度可从数毫米到几十厘米不等。

肌肉纤维的直径一般为10-100微米,可以裸眼观察到。

骨骼肌的形态可以分为肌腹、肌腱和肌膜三部分。

肌腹是骨骼肌的主体部分,由许多平行排列的肌纤维束组成。

每束肌纤维束又由许多肌纤维构成,肌纤维是肌腹的最小单位。

肌腱是骨骼肌的一种特殊结构,它是由纤维结缔组织构成的,连接肌腹和骨骼。

肌腱的主要作用是传递肌肉产生的力量到骨骼上,使骨骼运动。

肌膜是包裹在骨骼肌外部的结缔组织薄膜,它可以保护和固定肌肉,使其能够正常运动。

肌膜还能够分隔不同的肌肉,使其相互独立运动。

二、构造骨骼肌的构造是非常复杂的,它由肌纤维、肌原纤维束、肌束、肌肉纤维束和肌肉纤维组成。

肌纤维是骨骼肌的基本单位,由许多肌原纤维束组成。

肌原纤维束是由许多肌原纤维构成的,肌原纤维是肌肉纤维的最小单位。

肌束是由许多肌纤维束组成的,它们平行排列在一起,形成了肌腹。

肌束的数量和排列方式决定了骨骼肌的形态和功能。

肌肉纤维束是由许多肌束组成的,它们通过肌腱连接到骨骼上。

肌肉纤维束的收缩和伸展使骨骼产生运动。

肌肉纤维是肌肉纤维束的最小单位,它由肌原纤维和肌原纤维束组成。

肌肉纤维的收缩是由肌原纤维中的肌动蛋白和肌球蛋白相互作用产生的。

三、辅助装置骨骼肌在运动过程中需要依靠一些辅助装置来发挥作用。

常见的辅助装置有关节、韧带和肌腱。

关节是连接骨骼的重要结构,它可以使骨骼在一定范围内相对运动。

关节的运动方式包括屈曲、伸展、旋转和外展等。

韧带是连接骨骼的弹性结缔组织,它可以增加关节的稳定性。

韧带的主要作用是限制骨骼的运动范围,防止关节过度伸展或扭曲。

肌腱是连接肌肉和骨骼的结缔组织,它可以传递肌肉产生的力量到骨骼上。

肌腱的主要作用是增加骨骼的力量和稳定性,使肌肉能够更有效地产生运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骨骼肌的形状
梭形肌
半羽状肌
羽状肌多羽状肌
二头肌
四头肌
二腹肌
多腹肌
长肌
长肌根据肌束与肌肉长轴的排列关系分为梭形肌、半羽状肌、羽状肌和多羽状肌;
长肌按在起端处有两个以上的头分为二头肌、三头肌和四头肌;
长肌又可按两个或多个肌腹中间借肌腱相连,称二腹肌或多腹肌。

阔肌轮匝肌
短肌
骨骼肌按形状分类有:
长肌(long muscle)主要分布于四肢。

阔肌(plane or broad muscle)扁而薄,分布于胸腹壁和背部浅层。

轮匝肌(orbicular muscle)呈环形,多位于身体裂孔(如口、鼻、眼)周围。

短肌(short muscle)多分布于躯干深部的椎骨之间。

阔肌(plane or broad muscle)扁而薄,分布于胸腹壁和背部浅层。

轮匝肌(orbicular muscle)呈环形,多位于身体裂孔(如口、鼻、眼)周围。

短肌(short muscle)多分布于躯干深部的椎骨之间。

屈肌
伸肌
收肌骨骼肌按机能的分类有:
屈肌(flexor)、伸肌(extensor)、收肌(adductor)、展肌(abductor)、旋内(旋前)肌(pronator)、旋外(旋后)肌(supinator)等。

此外还有提肌(levator)、降肌(depressor)、括约肌(sphincter)、开大肌(dilator)等。

骨骼肌的构造
骨骼肌
肌腱
内部结构图解
肌原纤维横纹模式图
(不同状态肌微丝滑动简图)
骨骼肌 (sketetal muscle 一般称肌肉) 的大体构造与微细构造每块肌肉都是一个器官,除肌组织外,还有结缔组织和血管、神经等分布。

骨骼肌由中间部分的肌腹 [venter(muscle belly)] 和端部的肌腱 [(tendon)附着于骨面上]两个部分构成。

肌腱主要是由胶原纤维束构成。

四肢上骨骼肌的肌腱多呈扁带状,躯干上多呈薄片状,称腱膜(aponeurosis)。

肌腹由肌纤维(myofiber, muscle fiber
又称肌细胞)组成,若干肌纤维集合成为肌束(muscle bundle),许多肌束合并成整块肌肉。

肌纤维、肌束和整块肌肉的表面都有肌内膜 (endomysium)、肌束膜和肌外膜(epimysium)包裹。

骨骼肌纤维呈长圆柱形,一条肌纤维内含有大量与之平行排列的细丝状的肌原纤维(myofibril),肌原纤维上有明暗相同的横纹,并分为若干个肌节(myomere)(肌节是骨骼肌纤维收缩的结构和功能单位)。

每条肌原纤维由粗微丝(肌球蛋白微丝)和细微丝(肌动蛋白微丝)组成
骨骼肌的辅助结构
前臂前面
前臂筋膜切面
腱鞘
膝前面
骨骼肌的辅助结构(accessory appartus)有滑膜囊、筋膜、腱鞘等。

筋膜(fascia)
筋膜区分为浅筋膜(皮下筋膜)与深筋膜(固有筋膜)两种。

浅筋膜位于皮肤的深面,是含有脂肪成分的一层疏松结缔组织。

对位于它深部
的肌肉、血管、神经起保护作用,手掌、足底浅筋膜发达,对外力能起缓冲作用。

深筋膜位于浅筋膜深层,由致密结缔组织构成,遍布全身。

深筋膜包被肌肉的周围形成筋膜鞘,还插入肌群之间,并附着于骨,构成肌间隔 (intermuscular septum),对肌肉起约束、保护和保证各块肌肉和肌群单独活动,免受摩擦的作用。

某些部位深筋膜显著增厚形成韧带。

腱鞘(tendinous sheath)
是套在长肌腱表面的鞘管,存在于活动性较大的腕、踝、手指和足趾肌腱的周围。

腱鞘区分为外层的腱纤维鞘和内层的腱滑膜鞘(包在肌腱的表面),形成双层圆筒形,两层之间含少量滑液。

腱鞘对肌腱起约束和保护作用并能使肌腱在这个鞘内自由滑动,减少活动时与骨面的摩擦。

滑膜囊(synovial bursa)
是密闭的结缔组织小囊(囊内有滑液)多位于肌腱与骨面相接触处,有的位于肌肉之间,借以减少活动时两者间摩擦。

有的滑膜囊在关节附近和关节腔相通
骨骼肌的工作术语
单关节肌
双关节肌
多关节肌
骨骼肌的附着情况
骨骼肌的两端通常分别附着在两块或两块以上的骨面上。

跨越一个关节的肌肉称单关节肌(uni-articular muscle),跨越两个关节的肌肉称双关节肌(bi-articular or two jointmuscle),跨越两个关节以上的肌肉称多关节肌(poly-articular muscle,multi-articularmuscle)。

肌肉收缩时,可牵引所附着的骨骼运动。

骨骼肌的起止点(origin and insertion)
骨骼肌两端附着处,可分别称为起点和止点(肌肉收缩时在其两端之间做直线牵引而产生关节的运动)。

起点和止点,某一肌肉,凡靠近身体正中面或肢体近侧端的附着点,称为起点。

同一块肌肉,凡远离身体正中面或肢体近侧端的附着点称为止点。

持杠铃屈前臂
单杠引体向上
定点与动点
肌肉收缩引起骨杠杆运动,一般是一骨的位置相对固定,另一骨相对移动,某一块肌肉收缩时较固定的附着处称为定点。

同一块肌肉收缩时在移动的附着处称为动点。

肌肉的定点与动点不是恒定的,当工作条件改变时,两者互相交换。

持杠铃屈前臂
单杠引体向上
悬垂举腿
仰卧起坐
上固定(上支撑)与下固定(下支撑)
用来分析附着在躯干肌上的某些肌肉的工作。

例如,腹直肌上端的附着点在胸骨、肋骨上,下端的附着点在骨盆上。

因此,在上固定时做悬垂举腿动作,在下固定时做仰卧起坐动作。

跳远腾空
无固定(无支撑)
肌肉工作时,它的两端附着点都不固定称为无固定。

例如,挺身式跳远中腾空阶段,躯干与下肢的相向运动,由腹肌、腰大肌在无固定条件下完成。

骨骼肌工作的杠杆原理
杠杆(lever)分类:第一类杠杆(平衡杠杆) (支点在中间)
第二类杠杆(省力杠杆) (阻力点在中间)
第三类杠杆(速度杠杆) (动力点在中间)
支撑反作用力
单足站立时髋关节受力
通过骨增加肌拉力肌力发挥及利用
肌收缩时肌拉力角与分力及动力臂的变化
骨骼肌的配布规律
滑车关节(单轴关节)
如指关节,在关节额状轴的前面配布有屈肌,后面配布有伸肌。

圆柱关节(单轴关节)
如桡尺关节,配布有绕关节垂直轴作用的旋内肌和旋外肌。

椭圆关节(双轴关节)
如桡腕关节,在关节额状轴前面配布有屈肌群,后面有伸肌群;在关节矢状轴的两侧有内收肌群(尺侧)和外展肌群(桡侧)。

肌肉的配布规律肌肉大多位于关节周围,关节面的形状决定了关节运动轴的数目,也决定了肌肉配布方式。

一个运动轴就会有一对作用相反的肌群配布在关节的两侧。

鞍状关节(双轴关节)
球窝关节(多轴关节)
如拇指腕掌关节,拇指绕关节的额状轴有屈伸运动的肌群; 绕关节的矢状轴有内收和外展运动的肌群。

如肩关节,关节额状轴前后有屈肌群和伸肌群;关节矢状轴的两侧有内收肌群和外展肌群; 关节垂直轴的两个旋转方向上有旋内和旋外肌群。

头颈肌
上、下后锯肌
后锯肌及其起止点上后锯肌(serratus posterior superior) 部位:在菱形肌深面。

起点:项韧带下部,第六、七颈椎和第一~二胸椎棘突。

止点:第二~五肋肋角背外侧面。

支配神经:发自第一~四胸神经前支。

机能:助吸气。

下后锯肌(serratus posterior inferior)
部位:在背阔肌深面。

起点:在第十一~十二胸椎和第一~二腰椎棘突。

止点:在第九~十二肋骨角外侧。

支配神经:发自第九~十二胸神经前支。

机能:助吸气。

夹肌横突棘肌
字体[大][中][小]
横突棘肌及其起止点
横突棘肌(transversospinalis)
部位:位于骶棘肌的深面,又分三层,依次为半棘肌、多裂肌和回旋肌。

半棘肌(semispinal)位于棘肌的深面,接部位又分为头、颈、背半棘肌。

起点:第二颈椎~第十二胸椎横突。

止点:胸、颈椎棘突和枕部上、下项线。

支配神经:发自脊神经颈丛的颈神经和胸神经后支。

多裂肌(multifidus)位于半棘肌深面。

起点:骶骨背面,腰、胸椎横突和第四~七颈椎关节突。

止点:第二颈椎以下全部椎骨棘突。

支配神经:发自脊神经后支(下肌相同)。

回旋肌(rotator)位于多裂肌深面,起止于上位与下位椎骨的横突与棘突之间。

机能(横突棘肌):一侧收缩,使脊柱转向对侧; 两侧同时收缩,使脊柱后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