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手术期ICU患者高血压管理策略 ppt课件
合集下载
围术期高血压患者管理专家共识解读ppt课件

⑧ 术后伤口疼痛、咳嗽、恶心呕吐等
⑨ 术后因麻醉对血管的舒张作用消失,血容量过多
术前评估及准备
高血压风险评估
1.高血压病程与进展情况: ※ 病程越长,重要脏器越易受累,麻醉危险性越大 ※ 有些病程虽短,但进展迅速,即恶性高血压,早期就可出
现心、脑、肾并发症,麻醉危险性很大
术前评估及准备
高血压风险评估
常用抗高血压药物及对麻醉的影响
5、交感神经抑制剂:可乐定 ✓可强化镇静,降低术中麻醉药药量 ✓突然停用,可使血浆中儿茶酚胺浓度增加1倍,引起 术中血压严重反跳,甚至诱发高血压危象 ✓术前不必停用
常用抗高血压药物及对麻醉的影响
6、其他 利血平 通过消耗外周交感神经末梢的儿茶酚胺而发挥降压作用 术中很容易发生血压下降和心率减慢 用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可发生增敏效应和引起血压骤升, 而用麻黄素和多巴胺则升压效应往往不明显 建议小剂量分次给甲氧胺,0.25mg以提升血压至满意水平 术前7天停服,改用其他抗高血压药物
常用抗高血压药物及对麻醉的影响
3、钙通道阻滞剂 改善心肌氧供/需平衡,治疗剂量对血流动力学无明显影响 增强静脉麻醉药、吸入麻醉药、肌松药和镇痛药的作用 不主张术前停药,可持续用到术晨
常用抗高血压药物及对麻醉的影响
4、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 剂(ARB) 减少蛋白尿和改善慢性心衰转归 可能加重手术相关的体液缺失,增加术中发生低血压的风险 ACEI作用缓和,手术前不必停药,可适当调整 ARB类药物氯沙坦,代谢产物羟基酸比氯沙坦效力大10~40倍 推荐手术当天停用
围术期高血压的麻醉管理
(二)麻醉选择 3. 联合麻醉
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适用于胸、腹及下肢手术 硬膜外阻滞优点:有效阻断伤害性刺激,减轻应激反应,术后镇痛
围手术期高血压护理PPT课件

x
围手术期高血压护理PPT课件
01.
02.
03.
04.
目录
围手术期高血压概述
围手术期高血压护理措施
围手术期高血压药物治疗
围手术期高血压护理要点
1
围手术期高血压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围手术期高血压是指手术前、手术中和手术后一段时间内出现的高血压。
01
分类:根据病因和发病机制,可分为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
3
2
1
4
5
2
围手术期高血压护理措施
术前评估与准备
评估患者高血压病史、血压控制情况、药物使用情况
01
评估患者手术风险,制定相应的护理计划
02
准备降压药物,如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等
03
准备监测设备,如血压计、心电监护仪等
04
准备急救药品,如硝酸甘油、利血平等
05
准备手术室环境,如温度、湿度、光线等
饮食与运动指导
B
D
A
C
E
饮食原则:低盐、低脂、高纤维
避免剧烈运动,防止血压波动
戒烟限酒,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运动建议:适度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游泳等
保持良好的作息规律,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预防感染:保持伤口清洁,避免感染
预防血栓:鼓励患者尽早下床活动,预防深静脉血栓
预防出血:密切监测血压,避免血压波动过大
预防心脑血管意外:监测心电图,及时发现异常
预防肾功能损害:监测尿量,保持水盐平衡
预防电解质紊乱:监测电解质,及时调整输液速度和成分
3
2
1
4
5
6
谢谢
术后观察与护理Leabharlann 监测血压:定时测量血压,观察血压波动情况
围手术期高血压护理PPT课件
01.
02.
03.
04.
目录
围手术期高血压概述
围手术期高血压护理措施
围手术期高血压药物治疗
围手术期高血压护理要点
1
围手术期高血压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围手术期高血压是指手术前、手术中和手术后一段时间内出现的高血压。
01
分类:根据病因和发病机制,可分为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
3
2
1
4
5
2
围手术期高血压护理措施
术前评估与准备
评估患者高血压病史、血压控制情况、药物使用情况
01
评估患者手术风险,制定相应的护理计划
02
准备降压药物,如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等
03
准备监测设备,如血压计、心电监护仪等
04
准备急救药品,如硝酸甘油、利血平等
05
准备手术室环境,如温度、湿度、光线等
饮食与运动指导
B
D
A
C
E
饮食原则:低盐、低脂、高纤维
避免剧烈运动,防止血压波动
戒烟限酒,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运动建议:适度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游泳等
保持良好的作息规律,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预防感染:保持伤口清洁,避免感染
预防血栓:鼓励患者尽早下床活动,预防深静脉血栓
预防出血:密切监测血压,避免血压波动过大
预防心脑血管意外:监测心电图,及时发现异常
预防肾功能损害:监测尿量,保持水盐平衡
预防电解质紊乱:监测电解质,及时调整输液速度和成分
3
2
1
4
5
6
谢谢
术后观察与护理Leabharlann 监测血压:定时测量血压,观察血压波动情况
围术期高血压的发生与处理PPT医学课件

全麻插管、拔管高血压的预防方法
• ( 1 )诱导前静脉应用氟哌啶( 2.5~5mg )、
芬太尼( 3~8 μ g/kg )或喉部气管内表麻、利多 卡因1.5mg/kg静点等等。
• 2 )诱导期麻醉药物与量的选择,可能对心血管
反应产生不同的影响。如异丙酚 2.5mg/kg 可显 著减轻插管时高血压的反应,而依托咪酯 0.3mg/kg 可能引起插管期间血压升高、心率增快
1. 输液过量或体外循环流量较大而周围血管阻力 增加。 2. 应用交感神经兴奋药不当,或局麻药中 加入小剂量肾上腺素,也有发生严重高血压的报 道。 3. 急性尿潴留、寒冷与低温、术后咳嗽或恶 心、呕吐,以及伤口疼痛与躁动都是术毕苏醒期 高血压发生的主要原因。 4. 止血带充气后,患肢 疼痛。 5. 术毕应用纳络酮拮抗阿片类药物对呼吸 的抑制作用时,纳络酮可使血压升高 。
影响重 • 硬膜外麻醉可控性较好,常用于需行下腹、会
要器官 的灌注
阴及下肢手术的高血压病人,但仍需连续观察 血压,并根据血压的变化调整术中的用药量。 如血压下降> 30% 可用小量的血管活性药物,
避免血压出现较大的波动。
3 、全身麻醉
• 目前多选用静吸复合麻醉,以避免单一药物应用
对循环的抑制以及浅麻醉下的高血压。保持适度 的麻醉深度是预防或控制麻醉期间高血压的较好 方法。在静脉麻醉药物中,以咪唑安定、以及麻 醉性镇痛药芬太尼对循环功能影响较小。异丙酚 有一定的抑制心肌收缩力及扩张血管作用,有利 于改善心肌缺氧,也可用于高血压伴心肌缺血病 人的麻醉。在吸入麻醉药物中,以异氟醚对循环 的影响最小,氧化亚氮可增强其他全麻药物的效 能,应减少其用量。较强的手术刺激时,如:切 皮、开胸、开腹,或内脏探查,都应加深麻醉, 包括应用芬太尼、异丙酚、或增加吸入麻醉浓度 等。而手术后切实有效的镇痛则利于缓解手术后 高血压发生。
高血压患者围手术期护理PPT课件

速度不宜过快)
围手术期护理——术前
• 应用降压药物的护理(静推与静注,口 服与舌下) • 饮食:低盐低脂高纤维素 • 运动:适量、幅度 •辑修改使用 资料可以编辑修改使用
资料仅供参考,实际情况实际分析
高血压患者术前评估
• 麻醉医师如何处理?
患者有高血压史,且自行服药控制,但用药 不规则,术前因紧张、焦虑,致使血压明显 高于正常
• 很多麻醉医师的观点
患者未经全面的术前检查和评估,对有关脏器累及程 度缺乏了解,血压又未能很好控制,必须延期手术
• 外科医师的观点
患者入院时血压不高,一般状况尚可 ,且已做好手术前准备如服用碘剂(甲 亢手术),清洁灌肠(肠胃道手术)坚持 按期手术。
处理原则
一方面对于风险并不大的 患者,机械照搬教条,强 行延期手术,则既损害了 患者利益(患者需延长住院 天数,增加医疗费用,同 时忍受更多天的手术前焦 虑),又影响了麻醉者与手 术者之间的合作氛围。
另一方面如果不考虑 患者的危险因素,一 味迁就外科医师的要 求,也是对患者和麻 醉者本人不负责任的 态度
围术期高血压的危险性
• 围术期高血压对病人的安全或生存是一个 即刻的威胁,因而必须立即治疗。
主动脉瘤或壁间动 脉瘤破裂
动脉瘤或血管畸形 引起的大脑出血
急性围术期高血压最危险的并发症
高血压脑病、心肌 缺血和左心衰竭
容易演变而 导致低血压
围术期高血压的显著特点
血流动力学不稳定 状态下,容易发生 高血压或低血压
围手术期护理——术前
• 呼吸道准备 • 肠道准备
• 健康教育(活动、床上、小便)
• 术晨生命体征监测
• 遵医嘱给予麻醉前用药
• 术晨口服药物(遵医嘱)
围术期高血压患者管理专家共识(2023版)解读ppt课件

钙通道阻滞剂
总结词
其他抗高血压药物包括α受体拮抗剂、直接血管舒张剂等,用于治疗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在围术期使用这些药物时,需要注意其对麻醉的影响。
详细描述
α受体拮抗剂主要通过抑制血管平滑肌α受体,扩张血管和降低血压。在麻醉期间,α受体拮抗剂可能导致低血压和体液潴留。直接血管舒张剂主要通过扩张血管平滑肌细胞膜上的钾通道或钙通道等机制,扩张血管和降低血压。在麻醉期间,直接血管舒张剂也可能导致低血压和心动过缓等影响。因此,在使用这些药物时,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体液平衡。
进行体格检查
关注患者血压、心率、体重等指标,评估验室检查
进行血常规、尿常规、生化检查等,了解患者一般生理状况及重要脏器功能。
特殊检查
针对高血压的病因及并发症,进行相关检查,如肾上腺超声、肾血管超声等。
实验室检查
了解患者心脏节律、传导情况等,为高血压病因诊断提供参考。
合理选择降压药物
01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降压药物,同时考虑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副作用。
优化抗高血压药物使用及调整治疗方案
调整用药时间
02
根据患者的血压波动情况,调整用药时间,以达到最佳降压效果。
定期评估疗效和安全性
03
定期评估降压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根据评估结果进行调整用药方案。
围术期高血压患者的管理需要多学科协作,包括心血管科、麻醉科、重症医学科等,以提高诊疗水平和患者预后。
常规心电图检查
对患者进行动态心电图监测,有助于发现无症状性高血压及心律失常等情况。
动态心电图监测
心电图检查
1
术前高血压的治疗
2
3
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降压药物进行治疗,确保手术前血压控制在稳定范围。
围手术期ICU患者高血压管理策略 ppt课件

ppt课件
24
急性心力衰竭
急性心力衰竭(acut heart failure,AHF)可分为急性失代偿性心力 衰竭、急性肺水肿、高血压性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右心衰竭、 ACS和心力衰竭
决定药物的使用原则
收缩压>100mmHg者,选择血管扩张剂 收缩压90~100mmHg者,选择正性肌力药或血管扩张剂 收缩压<90mmHg者,首先明确有无血容量的不足
笨,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 ……” •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
目录
1
前言
2
高血压与不良事件
3
定义
4
临床 评估
5
治疗
6
常见急诊高血压管理
7
总结
5
ppt课件
5
*
围术期高血压 是手术常见合并症
外科手术患者术后约6%可出现围术期高血压1 有术前高血压病史的外科患者25%可出现围手术期高血压2 心血管外科、神经外科更为常见(30%–80%)2 不同手术类型急性术后高血压的发生频率2
2级高血压 ^*P160-179 或DBP100-109
3级高血压 ^*P≥180 或DBP≥110
中危 中危
高危 极高危
高危
极高危
极高危
极高危
ppt课件
12
影响高血压患者心血管预后的重要因素
心血管危险因素
靶器官损害(TOD)
伴临床疾患
左心室肥厚
脑血管病:
心电图:Sokolow-Lyons>38mv
ppt课件
6
术前高血压和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率相关
N = 2069 冠脉搭桥术(CABG)
肾衰竭/功能不全 卒中 左室功能不全 肾衰竭/功能不全,卒中, 左室功能不全, 死亡
高血压的围手术期管理ppt

行的手术与麻醉方案。
围手术期高血压的处理要点
术中处理: (1)监测血压。 (2)避免麻醉和外科因素导致血压升高。 (3)合理使用降压药物。
术后措施: (1)及时处理各种可能的原因。 ﹙2﹚合理使用降压药物。
处理原则
科室间密切配合达到良好的血压控制
防止发生出血、脑卒中、心肌梗死和急性 心力衰竭
ß
疼痛---给予镇痛、镇静、加深麻醉及术者避
免过度牵拉内脏和刺激过重
ß
等
血容量过多---控制输液量及速度,给予速尿
ß 3 静脉给予降压药物:
ß
如果经上述处理,血压仍高,可考虑静脉使
用降压药物,如硝酸甘油、硝普钠、尼卡地平、艾司
洛尔和乌拉地尔等。
具体处理方法
术后
1 监测血压 2 积极寻找并及时处理各种可能的原因:
如使用中、短效制剂,则需每天2-3次给药,以达 到平稳控制血压。
围手术期高血压的药物治疗
3 联合用药:
可增加降压效果又不增加不良反应,在低剂量单药 治疗疗效不满意时,可以采用2种或多种降压药物联合治 疗。
事实上,2级以上高血压为达到目标血压常需要联合 治疗。对血压≥160/100mmHg、高于目标血压20/10mmHg或 高危及以上患者,起始即可采用小剂量2种药物联合治疗,
降压药物应用的基本原则:
1小剂量开始 2优先选择长效制剂 3联合用药 4个体化
围手术期高血压的药物治疗
1 小剂量:
初始治疗时通常应采用较小的有效治疗剂量,并根据 需要,逐步增加剂量。
2 优先选择长效制剂:
尽可能使用每日1次给药而有持续24小时降压作用 的长效药物,以有效控制夜间血压与晨峰血压,更有效预 防心脑血管并发症发生。
围手术期高血压的处理要点
术中处理: (1)监测血压。 (2)避免麻醉和外科因素导致血压升高。 (3)合理使用降压药物。
术后措施: (1)及时处理各种可能的原因。 ﹙2﹚合理使用降压药物。
处理原则
科室间密切配合达到良好的血压控制
防止发生出血、脑卒中、心肌梗死和急性 心力衰竭
ß
疼痛---给予镇痛、镇静、加深麻醉及术者避
免过度牵拉内脏和刺激过重
ß
等
血容量过多---控制输液量及速度,给予速尿
ß 3 静脉给予降压药物:
ß
如果经上述处理,血压仍高,可考虑静脉使
用降压药物,如硝酸甘油、硝普钠、尼卡地平、艾司
洛尔和乌拉地尔等。
具体处理方法
术后
1 监测血压 2 积极寻找并及时处理各种可能的原因:
如使用中、短效制剂,则需每天2-3次给药,以达 到平稳控制血压。
围手术期高血压的药物治疗
3 联合用药:
可增加降压效果又不增加不良反应,在低剂量单药 治疗疗效不满意时,可以采用2种或多种降压药物联合治 疗。
事实上,2级以上高血压为达到目标血压常需要联合 治疗。对血压≥160/100mmHg、高于目标血压20/10mmHg或 高危及以上患者,起始即可采用小剂量2种药物联合治疗,
降压药物应用的基本原则:
1小剂量开始 2优先选择长效制剂 3联合用药 4个体化
围手术期高血压的药物治疗
1 小剂量:
初始治疗时通常应采用较小的有效治疗剂量,并根据 需要,逐步增加剂量。
2 优先选择长效制剂:
尽可能使用每日1次给药而有持续24小时降压作用 的长效药物,以有效控制夜间血压与晨峰血压,更有效预 防心脑血管并发症发生。
围术期高血压患者管理专家共识(2023版)解读ppt课件

镇静药
部分抗高血压药物可增强 镇静药的效果,导致嗜睡 和呼吸抑制。
围术期高血压控制策略与效果评估
围术期高血压控制策略
包括术前停用抗高血压药物、术中监测血压波动、术后使用 短效降压药等。
围术期高血压控制效果评估
包括血压波动范围、心脑血管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等指标 。
04
围术期高血压的麻醉管理
麻醉前准备与评估
围术期高血压管理策略的发展
围术期高血压管理策略不断发 展和完善,从单一的药物治疗 到综合性的非药物治疗。
围术期高血压管理策略包括: 控制饮食、运动、减轻压力、 戒烟限酒、合理安排休息与活 动等。
药物治疗是围术期高血压管理 的关键措施之一,但需根据患 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调整 。
02
术前评估及准备
高血压患者围术期管理的教育及普及
重要性
高血压患者围术期管理教育及普及对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具有 重要意义。
内容
包括高血压的基本知识、预防措施、治疗方法、心理调适等方面的教育,以 及合理饮食、适当运动等方面的普及。
THANK YOU.
针对术中出现的高血压,可采用 加深麻醉、降低室温、加快输液 速度等方法处理,必要时可使用 降压药物。
紧急处理
如出现严重高血压,应立即停止手 术,采取紧急降压措施并给予相应 治疗。
05
特殊类型高血压的处理
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处理
总结词
谨慎降压、综合评估、预防摔倒、合理用药。
详细描述
老年高血压患者在降压治疗时需谨慎,避免过快降压;综合评估患者情况, 包括认知功能、肾功能等;注意预防患者摔倒;选择合适降压药物,如钙通 道阻滞剂、ACEI类药物等。
将血压降至安全范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级高血压 ^*P160-179 或DBP100-109
3级高血压 ^*P≥180 或DBP≥110
中危 中危
高危 极高危
高危
极高危
极高危
极高危
ppt课件
12
影响高血压患者心血管预后的重要因素
心血管危险因素
靶器官损害(TOD)
伴临床疾患
左心室肥厚
脑血管病:
心电图:Sokolow-Lyons>38mv
男性115~133mmol/L(1.3~-
(一级亲属发病年龄<50岁) 1.5mg/dL),
腹型肥胖
女性107~124mmol/L
(腰围:男性≥2250px 女性 (1.2~1.4mg/dL)
≥2125px) 或肥胖(BMI≥28kg/m2)
微量白蛋白尿:30-300mg/24h 或
脑出血 缺血性脑卒中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心脏疾病: 心肌梗死史 心绞痛 冠状动脉血运重建史 充血性心力衰竭 肾脏疾病: 糖尿病肾病 肾功能受损 血肌酐: 男性>133mmol/L(1.5mg/dL) 女性>124mmol/L(1.4mg/dL) 蛋白尿(>300mg/24h) 外周血管疾病 视网膜病变: 出血或渗出, 视乳头水肿 糖尿病 空腹血糖:≥7.0mmol/L
Hogenson KD. Post Anesth Nurs. 1992;7(1):38-44.
ppt课件
8
目录
1
前言
2
高血压与不良事件
3
定义、分类及危险性评估
4
临床 评估
5
治疗
6
常见急诊高血压管理
7
总结
9
ppt课件
9
定义
高血压的标准是根据临床和流行病学资料界定的,其定义 为在未使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非同日3次测量血压,收 缩 压 ≥140mmHg 和 ( 或 ) 舒 张 压 ≥90mmHg , 其 中 90%~95%为原发性高血压,余为继发性高血压。
ppt课件
10
高血压(mmHg)分级
类别 正常血压 正常高值 高血压 1级(轻度) 2级(中度) 3级(重度)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
收缩压(mmHg) <120 120-139
和 和(或)
舒张压(mmHg) <80 80-89
140-159
和(或)
90-99
160-179
和(或)
100-109
≥180
白蛋白/肌酐比:
餐后血糖:≥11.1mmol/L
≥30mg/g(3.5mg/mmol)
糖化血红蛋白:(HbA1c)36.5%
ppt课件
TC:总胆固 醇;LDL-C: 低密度脂蛋 白胆固醇; HDL-C:高 密度脂蛋白 胆固醇; LVMI:左心 室质量指数; IMT:颈动 脉内膜中层 厚度;BMI: 体质量指数。
*围术期高血压:指从确定手术治疗到与本手术有关的治疗基本结束期间,病人的血压高于正常血压 30%,或收缩压(SBP)≥140mmHg、舒张压(DBP)≥90mmHg。
1. Hogenson KD.J Post Anesth Nurs. 1992;7(1):38-44. 2. Haas CE,et al.Am J Health Syst Pharm. 2004;61(16):1661-73.
血脂异常 TC≥5.7mmol/L(220mg/dL) 或
踝/臂血压指数<0.9 (* /L(130mg/dL)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降低
或
(eGFR<60ml/min/1.73m2)
HDL-C<1.0mmol/L(40mg/dL)或血清肌酐轻度升高:
早发心血管病家族史
我国高血压呈现三高三低流行病学特点,即发病率、伤残 率与死亡率高;知晓率、服药率与控制率低,从而大大增 加了国内围手术期高血压处理风险。
ppt课件
2
精品资料
• 你怎么称呼老师? • 如果老师最后没有总结一节课的重点的难点,你
是否会认为老师的教学方法需要改进? • 你所经历的课堂,是讲座式还是讨论式? • 教师的教鞭 • “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骂我
ppt课件
6
术前高血压和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率相关
N = 2069 冠脉搭桥术(CABG)
肾衰竭/功能不全 卒中 左室功能不全 肾衰竭/功能不全,卒中, 左室功能不全, 死亡
ISH =孤立收缩期高血压
事件发生率(%)
无ISH (n = 1457)
ISH (n = 612)
6.7
8.8
比值比 1.3 (0.9-1.9)
或Cornell>2440mm·mms
高血压(1~3级)
超声心动图LVMI:
男性>55岁;女性>65岁
男≥125, 女≥120g/m2
吸烟
糖耐量受损(餐后2h血糖 颈动脉超声IMT>0.9mm
7.8~11.0 mmol/L)和(或) 或动脉粥样斑块
空腹血
颈-股动脉脉搏波速度>12m/s
糖异常(6.1~6.9 mmol/L) (* 选择使用)
围手术期ICU患者高血压管理策略
ppt课件
1
前言
高血压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是威胁中老年人健康的主要 疾病之一。
《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2》指出,目前我国高血压患病 率为24%,估算全国高血压患者达2.66亿,并逐渐呈现出 年轻化的趋势,合并高血压的手术患者数量也在不断增加。
围术期高血压可增加手术出血、诱发或加重心肌缺血、导 致脑卒中以及肾脏衰竭等并发症。
6.3
10.1
1.7 (1.2-2.3)
29.1
34.3
1.3 (1.0-1.6)
33.2
40.9
1.4 (1.1-1.7)
Aronson S et al. Anesth Analg. 2002;94:1079-84.
ppt课件
7
围术期血压急性升高不加以控制可导致严重并发症
心肌缺血或梗死 左心衰竭和/或肺水肿 手术部位出血 脑出血
笨,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 ……” •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
目录
1
前言
2
高血压与不良事件
3
定义
4
临床 评估
5
治疗
6
常见急诊高血压管理
7
总结
5
ppt课件
5
*
围术期高血压 是手术常见合并症
外科手术患者术后约6%可出现围术期高血压1 有术前高血压病史的外科患者25%可出现围手术期高血压2 心血管外科、神经外科更为常见(30%–80%)2 不同手术类型急性术后高血压的发生频率2
和(或)
≥110
≥140
和
<90
当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属于不同分级时,以较高的级别作为标准
ppt课件
11
心血管总体危险评估
其他危险因素 和病史
1级高血压 ^*P140-159 或DBP90-99
无
低危
1~2个其他危险因素
中危
≥3个其他危险因素,或靶 高危
器官损害
临床并发症或合并糖尿病 极高危
血压(mmH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