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岳霖先生教学设计
《金岳霖先生》的教案

《金岳霖先生》的优秀教案第一章:课程简介1.1 课程目标通过学习《金岳霖先生》,使学生了解金岳霖先生的生平事迹、学术成就及其在中国现代哲学史上的地位,培养学生对哲学的兴趣和爱好,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1.2 教材分析《金岳霖先生》是一部关于中国著名哲学家金岳霖的传记,详细记述了金岳霖的生平、学术观点及其在哲学领域的贡献。
本教材以金岳霖的人生经历为线索,引导学生了解其哲学思想的发展过程,感受其人格魅力。
1.3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程前,已具备一定的哲学基础知识,对哲学有一定的兴趣。
但学生对金岳霖先生的了解相对较少,需要在课程中引导学生深入了解金岳霖先生的生平、学术成就及其影响。
第二章:金岳霖先生的生平事迹2.1 金岳霖的家族背景介绍金岳霖的出生地、家庭背景,以及其成长过程中的家庭教育对其的影响。
2.2 金岳霖的学术生涯阐述金岳霖在清华学校、西南联合大学等学术机构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以及其在我国哲学界的地位。
2.3 金岳霖的人格特点分析金岳霖的人格特点,如诚实、严谨、谦逊、爱国等,引导学生学习其优秀品质。
第三章:金岳霖先生的哲学思想3.1 实证主义哲学介绍金岳霖的实证主义哲学思想,如实在论、经验主义等,分析其对我国哲学发展的影响。
3.2 逻辑实证主义哲学阐述金岳霖在逻辑实证主义哲学方面的贡献,如形式逻辑、数理逻辑的研究,以及其对我国逻辑学发展的推动。
3.3 哲学方法论分析金岳霖的哲学方法论,如辩证法、历史唯物主义等,引导学生了解其在我国哲学方法论领域的地位。
第四章:金岳霖先生的学术成就4.1 学术著作介绍金岳霖的主要学术著作,如《逻辑学》、《哲学大纲》等,分析其在哲学领域的贡献。
4.2 学术传承阐述金岳霖在学术传承方面的贡献,如其培养的学生、组建的学术团队等,对我国哲学事业的发展产生的影响。
4.3 学术交流介绍金岳霖与国际哲学界的交流,如参加国际哲学会议、与国际哲学家交朋友等,展示其在国际哲学界的地位。
《金岳霖先生》教学设计(浙江省市级优课)语文教案

《金岳霖先生》教学设计(浙江省市级优课)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了解金岳霖先生的生平事迹及学术贡献。
(2)能够分析并欣赏作者运用的人物描写方法和语言风格。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提高文本解读能力。
(2)学会从多角度审视文学作品,培养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金岳霖先生的崇敬之情,认识到尊重学术、尊重人才的重要性。
(2)激发学生对学术研究的兴趣,培养热爱科学、追求真理的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1. 理解并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了解金岳霖先生的生平事迹及学术贡献。
2. 分析并欣赏作者运用的人物描写方法和语言风格。
三、教学难点:1. 从多角度审视文学作品,培养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
2. 激发学生对学术研究的兴趣,培养热爱科学、追求真理的价值观。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阅读、思考、讨论中深入理解课文。
2. 运用案例分析、对比分析等方法,帮助学生把握文章的深层含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金岳霖先生的生平事迹及学术贡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文章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人物描写方法和语言风格。
3. 合作探讨: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讨论,从不同角度审视文学作品,培养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
4. 案例分析:选取课文中具有代表性的段落,进行分析解读,帮助学生把握文章的深层含义。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尊重学术、尊重人才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对学术研究的兴趣。
6.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以及小组合作探讨的表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和思考能力。
2. 作业评价:通过学生完成的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和语文素养的提升。
《金岳霖先生》教案

《金岳霖先生》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掌握课文《金岳霖先生》的主要内容和情节。
(2)能够分析并欣赏作者运用的人物描写手法和语言风格。
(3)能够概括并阐述金岳霖先生的性格特点及其在当时社会背景下的意义。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和讨论,深入理解课文内容,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
(2)通过分析课文中的具体描写,学习并运用人物描写手法。
(3)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和公共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2)培养学生尊重历史、尊重人物的情感态度。
(3)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汲取人生智慧,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1. 课文《金岳霖先生》的主要内容和情节。
2. 分析并欣赏作者运用的人物描写手法和语言风格。
3. 概括并阐述金岳霖先生的性格特点及其在当时社会背景下的意义。
三、教学难点1. 理解并把握作者对金岳霖先生的描写手法和语言风格。
2. 深入分析金岳霖先生的性格特点及其在当时社会背景下的意义。
四、教学方法1. 阅读法:引导学生通过阅读,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的写作风格。
2. 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3. 分析法: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具体描写,学习人物描写手法。
4. 小组合作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和公共表达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课文《金岳霖先生》的背景和作者。
2. 阅读理解:学生自读课文,理解主要内容和情节。
3. 分享感悟:组织学生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4. 分析讨论: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具体描写,学习人物描写手法。
5. 小组合作: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讨论金岳霖先生的性格特点及其在当时社会背景下的意义。
6. 总结提升:教师总结课文内容,强调金岳霖先生的性格特点及其在当时社会背景下的意义。
7. 课堂练习: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内容。
8.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欣赏文学作品。
《金岳霖先生》的教案范文

《金岳霖先生》的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把握《金岳霖先生》的主要内容,了解金岳霖先生的生平事迹和学术贡献。
(2)能够分析并欣赏作者运用的人物描写手法,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提升阅读理解能力。
(2)学会从不同角度审视文学作品,发展批判性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2)激发对我国著名学者的敬仰之情,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1. 理解《金岳霖先生》的主要内容,把握金岳霖先生的生平事迹和学术贡献。
2. 分析并欣赏作者运用的人物描写手法,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三、教学难点1. 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金岳霖先生的敬仰之情。
2. 从不同角度审视文学作品,发展批判性思维。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课件和教学素材。
2. 学生预习课文,了解作者和背景。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金岳霖先生的生平事迹和学术贡献。
(2)激发学生对金岳霖先生的敬仰之情,导入课文学习。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内容,体会作者情感。
(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交流对金岳霖先生的认识。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从不同角度审视课文,分析作者的人物描写手法。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全班交流欣赏。
4. 深入分析(1)教师引导学生深入分析金岳霖先生的性格特点和学术精神。
(2)学生分享对金岳霖先生的敬佩之情,讨论如何学习金岳霖先生的优秀品质。
5. 课堂小结(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金岳霖先生的优秀品质和学术精神。
(2)学生表达对金岳霖先生的敬意,激发对学术研究的兴趣。
6. 课后作业(2)推荐一本关于金岳霖先生或其他著名学者的书籍,简要介绍其内容。
六、教学拓展1. 人物品读:组织学生进行课堂之外的自主学习,挑选其他著名学者的传记或相关文章进行阅读,深入理解其人生经历和学术成果,培养学生的学术素养。
七、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提问等方面的表现,评价学生的积极参与程度。
2024年高一语文必修二《金岳霖先生》教案(精选7篇)

2024年高一语文必修二《金岳霖先生》教案(精选7篇)高一语文必修二《金岳霖先生》教案篇1一、激趣猜谜同学们,我们来猜两个迷,请看大屏幕:(1)个子不高不矮,身体不胖不瘦,脸色不黑不白,眼睛不大不小,鼻子不高不低,嘴巴不宽不窄,耳朵不圆不长,这人是谁?(2)“尖嘴缩腮,金睛火眼,手举金棒,声响如钟,金棒身毛随心应变,刀枪斧剑无法伤身。
”这是谁,根据是什么?探讨:对于前者,恐怕你苦思冥想也得不出个圆满的答案来,都是,又都不是;而对于后者,相信你一定会脱口而出:孙悟空!这两个人,为什么前一个猜不出,后一个就猜得中呢?关健就在于前者只简单介绍了人物的外貌,没有写出人物特征,更没有写出人物的个性,后者就不同。
二、导入新课由刚才的两个人物描写片段可以看到,刻画人物个性特征在刻画人物形象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我们今天来看的一篇文章也是这一方面的范例。
当代散文把大家之一的汪曾祺的文章《金岳霖先生》,就让我们看到一个极其富于个性的活生生的金岳霖。
出示金岳霖和汪曾祺简介:金岳霖(1895-1984)中国现代哲学家、逻辑学家。
创办清华大学哲学系,历任清华、北大、西南联大教授。
他是把西方现代逻辑介绍到中国的主要人物,推动了中国对现代逻辑的研究,并培养了许多逻辑学者。
汪曾祺(1920-1997),当代作家,江苏高邮人。
1939年考入西南联大中文系,深受沈从文影响代表作有《受戒》、《大淖记事》等。
这些小说都是以散文笔调写出了家乡五行八作的见闻和风物人情、习俗民风,富于地方特色,属于民俗风情小说。
作品在疏放中透出凝重,于平淡中显现奇崛,情韵灵动淡远,风致清逸秀异。
三、整体感知1、这是一篇回忆性散文,第一段总领全文,其中有个句子是全文的核心句,这一句中有个词是全文的文眼,出示幻灯请同学们齐读第一段,然后找出来?明确(出示幻灯:西南联大有许多很有趣的教授,金岳霖先生就是其中的一位。
文眼是“有趣” 板书)2、那么金岳霖先生是如何有趣呢?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分组讨论下面5个问题:请看大屏幕1、金先生有何奇特的外貌?2、金先生有何奇特的行为举止?3、金先生有何独特的教学风格?4、金先生与学生对逻辑学专业的见解有何不同?5、金先生的业余生活是怎样度过的?讨论后明确:① 奇特的外貌——样子有点怪。
《金岳霖先生》优秀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金岳霖先生》优秀教案学科领域:语文年级:八年级课时:2课时编写日期:2024年10月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掌握生词和短语,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学会从不同角度审视和解读文学作品,培养审美情趣。
(3)学会运用课文中的表达方式,进行创意写作。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金岳霖先生的敬仰之情,培养学生的敬意和尊重。
(2)激发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提高文学素养。
(3)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掌握生词和短语,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2. 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深层含义,感受作者对金岳霖先生的敬仰之情。
(2)学会从不同角度审视和解读文学作品,培养审美情趣。
(3)运用课文中的表达方式,进行创意写作。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定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提高学习兴趣。
2. 互动式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合作精神。
3. 启发式教学法: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4. 欣赏教学法:品味课文中的优美语句,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五、教学过程1. 课前导入:(5分钟)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文学作品,谈论对文学作品的感悟。
引入本课《金岳霖先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10分钟)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结合注释理解课文大意,遇到问题可以与同桌交流。
3. 课堂讲解:(15分钟)讲解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解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4. 合作探讨:(1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课文中的主题思想,分析作者对金岳霖先生的敬仰之情。
《金岳霖先生》教学设计(浙江省市级优课)语文教案

《金岳霖先生》教学设计(浙江省市级优课)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金岳霖先生》。
(2)理解课文内容,把握金岳霖先生的性格特点和人生经历。
(3)掌握课文中的一些重点词语和句式的用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
(2)学会欣赏文学作品,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金岳霖先生的高尚品质和伟大人格。
(2)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爱国情怀。
(3)学会尊敬他人,关爱身边的人。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课文《金岳霖先生》的朗读和背诵。
(2)金岳霖先生的性格特点和人生经历的理解。
(3)课文中重点词语和句式的掌握。
2. 教学难点:(1)金岳霖先生人生经历的理解。
(2)课文中一些修辞手法的运用。
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金岳霖先生的生平事迹。
(2)学生齐读课文《金岳霖先生》。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大意。
(2)学生通过注释和工具书,解决生字词和句式的问题。
3. 合作探讨:(1)小组合作,讨论金岳霖先生的性格特点和人生经历。
(2)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4. 课文讲解:(1)教师讲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的用法。
(2)教师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引导学生欣赏文学作品。
5. 情感教育:(1)教师引导学生感受金岳霖先生的高尚品质和伟大人格。
(2)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进行情感交流。
6. 课堂小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布置作业。
四、作业设计1. 抄写课文《金岳霖先生》。
2. 总结金岳霖先生的性格特点和人生经历。
3. 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写一段赏析文字。
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是否有所提高,以及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合作精神等方面进行总结。
教师还要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金岳霖先生(教案)

金岳霖先生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金岳霖先生的生平背景和主要成就;(2)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型;(3)提高阅读理解和口语表达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2)运用思维导图、PPT等工具,进行教学展示和分享;(3)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意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金岳霖先生的学术精神和人格魅力;(2)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追求真理,热爱学术;(3)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1. 导入:介绍金岳霖先生的生平背景和学术成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课文阅读:让学生阅读课文《金岳霖先生》,理解文章内容,掌握重点词汇和句型。
3. 课堂讨论: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分享对金岳霖先生的认识和感悟。
4. 教学展示:学生利用思维导图、PPT等工具,进行教学展示,分享金岳霖先生的学术精神和人格魅力。
5. 总结与反思: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金岳霖先生的价值观念。
三、教学资源1. 课文文本:《金岳霖先生》;2. 教学素材:金岳霖先生的相关图片、视频等;3. 思维导图、PPT等工具。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介绍金岳霖先生的生平背景和学术成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 课文阅读:让学生阅读课文《金岳霖先生》,理解文章内容,掌握重点词汇和句型;3. 课堂讨论: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分享对金岳霖先生的认识和感悟;4. 教学展示:学生利用思维导图、PPT等工具,进行教学展示,分享金岳霖先生的学术精神和人格魅力;5. 总结与反思: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金岳霖先生的价值观念。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金岳霖先生的生平背景和学术成就的了解程度;2. 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阅读能力的提升;3. 学生参与课堂讨论的积极性和口语表达能力的提高;4. 学生教学展示的创意和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六、教学策略1. 启发式教学: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岳霖先生》作业要求:提交一个单元的核心知识结构图及一个教学难点的教学情境设计方案提交时间:2014-08-16作业的正文内容:一、知识目标1.欣赏文章中富有趣味性的写人记事的特点。
2.品味本文平实而有韵味的语言风格。
二、能力目标通过对西南联大校风的探究,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
三、情感目标学习金岳霖先生待人真诚、坦荡、特立独行的品格。
课时安排:1课时学习过程:一、音乐导入(幻灯片1)往南走,就是大礼堂。
希腊风格的柱式设计,罗马时期的拱门拱顶,恢宏的气势一如清华的魅力。
礼堂前的草坪旁有几个孩子在吃石榴,我想起了金岳霖先生喜欢跟孩子比赛的掌故。
金先生有一个爱好,就是到处搜集大的石榴,拿回去和孩子们比谁的大。
如果没有他们的大,先生就自甘认输,把石榴送给孩子,自己又再不屈不挠地继续寻找。
这么可爱的一位逻辑学家,却终生未娶,下面一首歌,替他,送给他的痴情。
-------清华大学的原创音乐集《近春》纤纤手演唱:王昊握着你的纤纤手默默传递着温柔让我相信你手心里有我的春天握着你的纤纤手默默走到了尽头如果你要放开手留给我落叶的秋恍然经过那片杨树林清风扬起昨天的记忆路边街灯一盏接着一盏没有哪盏能将我点燃只在古书里找到我自己就在枉然一凝眉的忧郁只在故事里淡忘了自己谁的手已将我的梦牵引只在古书里找到我自己就在枉然一凝眉的忧郁只在故事里淡忘了自己谁的手已将我的梦牵引梦里回到从前的传奇梦里回到从前的传奇板书:金岳霖先生那么,今天就让我们随着作家汪曾祺来认识一下这位有意思的“金博士”吧!出示资料金岳霖介绍,让学生过目。
(幻灯片2)金岳霖(1895—1984),中国现代哲学家、逻辑学家,浙江人,生于湖南省。
16岁入北京清华学堂,19岁考取官费留学生。
25岁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
之后在英、德、法等国留学和从事研究工作。
1925年回国。
1926年在北京清华大学任教授,创办清华大学哲学系。
以后任西南联大哲学系教授、清华大学哲学系主任和文学院院长、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和系主任、中国科学院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和副所长。
1954年被选为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学部委员,1979年被选为中国逻辑学会会长。
主要著作有《逻辑》《论道》《知识论》等。
金岳霖是最早把现代逻辑系统地介绍到中国来的逻辑学家之一。
把西方哲学与中国哲学相结合,建立了独特的哲学体系。
培养了一大批有较高素养的哲学和逻辑学专门人才。
现设立有金岳霖学术基金会。
我们要感谢汪曾祺,是他让我们了解了生活中的感性的金岳霖先生,使“金博士”在我们心目中不再那么崇高不再离我们那么遥远。
那么,汪曾祺是何许人物?二、作者介绍:(幻灯片3)汪曾祺:(1920-1997)现、当代作家,江苏高邮人。
他的短篇小说《受戒》和《大淖记事》都曾获奖,一些作品还被翻译到国外。
他还曾创作和改编了京剧《范进中举》、《王昭君》及现代京剧《沙家浜》等。
作品:《落魄》《职业》《尾巴》《故乡的食物》《沈从文先生在西南联大》等从前面的材料中我们了解了金岳霖和汪曾祺的一些情况,下面开始课文的学习,对于这篇文章,我们学习的重点是:学习目标(幻灯片4)三、在学课文之前,先扫清字词障碍(幻灯片5)(1)、字音字形呢帽(ní)昵称(nì)麂皮(jǐ)夹克(jiā)夹袄(jiá)夹肢窝(gā)脖颈(gēng)演绎(yì))麋(mí)鹿鳏(guān)夫长颈鹿(jǐng)(2)、释义鳏夫:无妻或丧妻的男子。
熙熙攘攘:形容人来人往,非常热闹。
君子之交淡如水:境界高远者交往像水一样平淡。
深居简出:简,少;原指野兽潜藏在深山隐蔽处很少出来。
后指平时老在家里呆着,很少出门。
四、文本研习:通过前面的介绍,现在我们了解了金岳霖先生是一位哲学家逻辑学家,大家想一下,我们对样的人一般有什么印象?(严肃古板)但是偏偏有人是特例,他就是我们可爱的老金——金岳霖先生,到底他有什么特别之处呢,现在大家打开课本,翻到100页,我们来共同见识一下这位特别的人物。
在学习文章之前,请大家给每个自然段标上序号。
(稍停)(一)、整体感知从体裁上说,这是一篇写人记事的回忆性散文,第一段总领全文,这一段中有个句子是全文的核心句,这个核心句中有个词是全文的文眼,请读第一段找出来?(幻灯片6)明确:“西南联大有很多有趣的教授,金岳霖先生是其中的一位”文眼是:有趣。
板书:有趣(二)、信息筛选、细节概括1、金岳霖先生是如何有趣的呢?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2~15段找出体现先生“有趣”的细节并用自己的话概括一下。
(幻灯片7)明确:a.(第2段)样子有点怪——呢帽、脑袋、眼镜、皮夹克、走姿,让人莞尔b.(第3段)提问方式别出心裁——今天穿红毛衣的女同学回答问题c.(第4段)幽默的答问——以希奇古怪的问题回答希奇古怪的提问d.(第6段)枯燥的学问——他觉得好玩e.(第7段)对话式教学——像苏格拉底一样,兴之所至、自由随意f.(第9段)讲座时停下来捉跳蚤把玩——不拘小节大有六朝名士扪虱而谈的潇洒遗风。
g.(第10段)他和云南斗鸡同桌用餐和教授的孩子比试水果的大小——孩子气十足,充满了赤子之心、童心未泯。
h. (第12段)写他坐在平板三轮车上东张西望逛王府井大街“接触社会”——人虽老而心性依然自由活泼。
小结:从上面这些细节我们可以看出,金岳霖先生这个学术上聪明过人的人,在现实生活中,却是个率真可爱、特立独行,随意自然、不拘小节,童心未泯,充满了赤子之心的“有趣”的人。
这些“有趣”的细节恰恰表现了金岳霖先生“独具魅力的真性情”2、“有趣”是金先生的“真性情”,金先生的“真性情”除了“有趣”还有什么?体现在哪里?(幻灯片8)明确:重情。
板书:重情。
主要体现在:(1)林国达游泳淹死了。
金先生上课,说:“林国达死了,很不幸。
”这一堂课,金先生一直没有笑容。
(2)林徽因死后,有一年,金先生在北京饭店请了一次客,老朋友收到通知,都纳闷:老金为什么请客?到了之后,金先生才宣布:“今天是徽因的生日。
林徽因是个建筑学家,诗人、作家,风华绝代、聪明过人,她嫁给梁思成后,金先生为她终身未娶,将爱情转化为友情,与梁林夫妇结下了深厚友谊。
在林徽因死后还给她过生日,可见金先生的重情。
小结:以上两个细节写出了金岳霖先生的重于情、深于情的真性情。
古人云:“圣人忘情,最下不及情,情之所钟,正在我辈。
”如果这个“我辈”能囊括一些人的话,金先生算是一个吧,他重于情、深于情,自有六朝士人率性钟情的流风余韵。
3、通过对文章的学习,我们对金岳霖先生有了一定的了解,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话来评价一下金岳霖先生其人!你认为金岳霖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 (幻灯片9)(学生自由发言,言之成理即可。
)明确:(幻灯片10)金岳霖是一个真诚、直率、天真、有学问、热爱生活的人,从他独特的个性中,我们可以感受到那散发出来的那让人心驰神往的人性的光辉。
——伟大的品格往往会在琐细的小事上得以体现4、这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啊!在讲座时停下来,当着学生的面捉跳蚤把玩,在林徽因死后还给她过生日,让我们来评介他,也许我们无法确切评说,那么还是用汪曾祺的文字来概括吧!请同学们找出文中可以用来概括金先生特点的那句话?(幻灯片11)明确:谁又能想到坐在平板三轮车上东张西望的老人是这样一位一肚子学问,为人天真、热爱生活的大哲学家。
就让我们借此来看作对金岳霖先生一生特点的概括吧。
汪曾祺给我们概括出了金岳霖先生的三个特征分别是:板书:一肚子学问,为人天真、热爱生活。
5、如果说前面的“有趣”和“重情”的细节刻画了他的“为人天真、热爱生活”的话,那么他的“一肚子学问”又体现在文章的哪些段落?明确:第8、9和13段,说明金岳霖先生桃李满天下、学识渊博、治学精深。
请同学们齐读第13段!(金先生治学精深,而著作不多。
……)小结:在作者汪曾祺的眼中,金岳霖先生是“一肚子学问,为人天真热爱生活的大哲学家”,文章集中笔力写了其“为人天真、热爱生活”,而略写了其“一肚子学问”。
这种取材得当,详略有致的文章安排,我们在今后的写作当中不妨学习学习。
(三)、语段分析:(幻灯片12)1、第3段中写道一次上课金岳霖先生让穿红毛衣的女同学回答问题之后,“西南联大女生在蓝阴丹士林旗袍外面套一件红毛衣成了一种风气”。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西南联大的学生有着一种怎样的心态?明确:说明西南联大的学生很好学,有追求,积极向上。
2、第14段写到“希望熟知金先生的人把金先生好好写一写”,为什么?明确:提倡把金先生好好写一写,体现了作者对老师的敬爱之情。
金岳霖先生身上,折射出了作为“精神圣地”的西南联大诸多自由主义知识分子共同的、迷人的精神魅力,即“对工作、对学问热爱到了痴迷的程度”“为人天真到像一个孩子,对生活充满兴趣,不管在什么环境下永远不消沉沮丧,无心机、少俗虑”(汪曾祺《沈从文先生在西南联大》),因此,文章第14段中说“希望熟知金先生的人把金先生好好写一写”。
3、文章最后写到“联大的许多教授都应该有人好好的写一写”,为什么?明确:一方面表现出作者对母校人和事的留恋和眷念,另一方面因为作者觉得西南联大的许多教授都像金岳霖先生一样是有趣的人,也是真性情的人,值得一写。
在这里,汪曾祺提倡写金岳霖先生和其他西南联大的教授,其实就是在提倡外面大家都要做一个真性情的人。
小结:从西南联大的学生们、教授们身上,我们能体会到当时被认为是抗战大后方的“精神圣地”的风采。
(宽容个性、学术气氛浓、思想自由)四、课堂小结:(幻灯片13)这节课我们一起认识了一位“有趣”的教授——金岳霖先生。
“一粒沙里看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
”汪曾祺用精彩的细节写出了金岳霖先生的真性情,展示了他独特的风采。
每当那率真、怪诞又满腹经纶的金岳霖的形象浮现在我们脑海里,就会有微笑情不自禁地挂上我们的嘴角。
希望大家都能做一个真性情之人。
五、作业(幻灯片14)(如有时间可当堂点评)同学们上学多年,一定遇见过许多有个性的老师、同学。
请运用细节描写的方法展现他们的形象。
附写人记事类散文“有趣”“重情”(笔力集中)一肚子学问(详略得当)为人天真(细节描写)热爱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