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岳霖先生》优质课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金岳霖先生》教案

《金岳霖先生》教案

《金岳霖先生》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掌握课文《金岳霖先生》的主要内容。

(2)能够分析并欣赏作者运用的人物描写手法。

(3)能够概括并阐述金岳霖先生的学术成就和人格特点。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运用比较分析法,探讨金岳霖先生的学术贡献和人格魅力。

(3)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金岳霖先生的崇敬和赞美之情。

(2)树立对学术巨匠的敬仰之情,激发学生追求真理、献身学术的志向。

(3)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1. 课文《金岳霖先生》的主要内容及其艺术特色。

2. 金岳霖先生的学术成就和人格特点。

3. 作者对金岳霖先生的崇敬和赞美之情。

三、教学难点1. 理解并分析课文中的隐喻和象征手法。

2. 概括并阐述金岳霖先生的学术成就和人格特点。

3. 联系现实,探讨学术精神在当代社会的价值。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金岳霖先生的生平事迹和学术成就。

(2)激发学生对金岳霖先生的崇敬之情,引发对学术精神的思考。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通读课文《金岳霖先生》,理解课文内容。

(2)布置思考题,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细节,深入理解课文。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隐喻和象征手法。

(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课堂讲解:(1)讲解课文《金岳霖先生》的艺术特色和写作手法。

(2)详细阐述金岳霖先生的学术成就和人格特点。

5. 情感体验:(1)让学生谈谈对金岳霖先生的敬仰之情。

(2)分享自己的学术追求和人生理想。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学术精神在当代社会的价值。

五、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金岳霖先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3. 思考并回答课后思考题,深化对学术精神的认识。

4. 推荐阅读相关学术著作,拓展学术视野。

六、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准确地复述《金岳霖先生》的主要内容,对金岳霖先生的学术成就和人格特点有较为深刻的理解。

金岳霖先生教案《金岳霖先生》公开课优质教案

金岳霖先生教案《金岳霖先生》公开课优质教案

金岳霖先生教案《金岳霖先生》公开课优质教案《金岳霖先生》是在非常自然的叙述中将金岳霖先生在教学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趣事再现出来,下面是WTT给大家带来的《金岳霖先生》公开课优质教案,希望对你有帮助。

《金岳霖先生》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感受金岳霖先生独特的人格魅力(“怪或趣”下的的“真与痴”),体会作者汪曾祺对他的崇敬之情。

2.强化抓住细节来刻画人物的写作方法。

3.品味汪曾祺散文冲淡隽永(平实而有韵味)的语言风格所具有的魅力。

4.感受学者风格与联大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教学目标1、2;难点:教学目标3、4三、教学方法品读法、朗读法、探讨法。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同学们,让我们先一起来欣赏一幅漫画。

说说你看到这幅漫画时的第一印象或第一感觉?(请两三位学生回答,简要提炼、评价)预设:严肃、苍老、怪异......2、大家知道这是谁吗?(金岳霖) 过渡到正文:金岳霖先生是否正如这幅漫画所带给我们的感觉一样呢?让我们一起领略汪曾祺笔下的《金岳霖先生》。

(二)整体感知任务:速读全文(约3分钟),然后请用一个字或一个词形容金岳霖先生给你的感觉。

(在读的过程中标好自然段,便于交流)(三)研读赏析怪、童趣、幽默、率真、重情义规范:从......读出......(总结发言格式)1、怪(1)样子有点怪常年戴一顶呢帽,进教室也不脱下。

脑袋总是微微仰着,眼镜镜片一只白一只黑,经常穿一皮夹克,走起路来深一脚浅一脚。

(从帽子、姿态、眼镜、穿着方面读出了他的怪。

)(2)提问方式别出心裁请穿红毛衣的女同学回答问题。

(从回答问题读出了他的怪。

)我们今天也效仿一次金岳霖先生的提问方式,当然看衣服的颜色在我们这里是行不通的,下面请一位穿()色鞋子的同学来回答一下:金岳霖先生给你的感觉是怎样的?生回答2、幽默(1)幽默的答问以稀奇古怪的问题回答林国达古怪的提问。

(从林国达之问读出了他的怪。

)3、童趣(1)和云南斗鸡同桌用餐这只斗鸡能把脖子伸上来,和金先生一个桌子吃饭。

《金岳霖先生》教学设计

《金岳霖先生》教学设计

《金岳霖先生》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⑴学会抓住人物的主要特点来描绘刻画人物。

⑵理解细节描写的特点和作用。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会运用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的个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⑴了解金岳霖先生的性格特征。

⑵通过本文看到当时西南联大怎样的校风、学风。

【教学重点】了解金岳霖先生的性格特征。

【教学难点】理解并运用细节描写。

【教学时数】一课时。

【课前准备】学生课前预习;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导入曾经有位记者采访金岳霖时说过这样一句话:“古有秦少游,今有汪曾祺。

”汪曾祺听后立马反驳:“古有秦少游,今有双黄蛋,我汪曾祺还要排在后面呢。

”二、作者介绍汪曾祺,当代作家,江苏高邮人。

1939考入西南联大中文系,深受沈从文影响代表作有《受戒》、《大淖记事》等。

作品在疏放中透出凝重,于平淡中显现奇崛,情韵灵动淡远,风致清逸秀异。

三、解题从题目中我们能够得到什么信息?明确:写人文章,并且作者对主人公十分尊敬。

四、人物介绍金岳霖先生,中国现代哲学家、逻辑学家。

创办清华大学哲学系,历任清华、北大、西南联大教授。

他是把西方现代逻辑介绍到中国的主要人物,推动了中国对现代逻辑的研究,并培养了许多逻辑学者。

六、简要介绍西南联合大学七、课文分析1、思考:作者写出了金岳霖先生怎样的个性?明确:有趣。

2、问题探究:金岳霖先生的有趣体现在哪里呢?有哪一处或几处描写给你印象最深?请带着这个问题自读课文。

3、多媒体课件以及板书配合归纳明确:金岳霖先生是位有趣的教授:1、奇特的外貌: 帽子、姿态、眼镜、衣着。

2、奇特的行为举止:在学生面前抓自己身上的跳蚤;养一只大斗鸡,同一桌吃饭;搜罗大梨、大石榴,与小孩比赛。

3、独特的教学风格:提问方式别出心裁──今天穿红毛衣的女同学回答问题。

幽默的答问──以稀奇古怪的问题回答。

稀奇古怪的提问。

对话式教学──像苏格拉底一样,兴之所至、自由随意。

4、对专业理论的独特理解:枯燥的学问──他觉得好玩沈从文给他出“小说和哲学”的讲题,他却得出结论说二者没有关系。

2024年高一语文必修二《金岳霖先生》教案(精选7篇)

2024年高一语文必修二《金岳霖先生》教案(精选7篇)

2024年高一语文必修二《金岳霖先生》教案(精选7篇)高一语文必修二《金岳霖先生》教案篇1一、激趣猜谜同学们,我们来猜两个迷,请看大屏幕:(1)个子不高不矮,身体不胖不瘦,脸色不黑不白,眼睛不大不小,鼻子不高不低,嘴巴不宽不窄,耳朵不圆不长,这人是谁?(2)“尖嘴缩腮,金睛火眼,手举金棒,声响如钟,金棒身毛随心应变,刀枪斧剑无法伤身。

”这是谁,根据是什么?探讨:对于前者,恐怕你苦思冥想也得不出个圆满的答案来,都是,又都不是;而对于后者,相信你一定会脱口而出:孙悟空!这两个人,为什么前一个猜不出,后一个就猜得中呢?关健就在于前者只简单介绍了人物的外貌,没有写出人物特征,更没有写出人物的个性,后者就不同。

二、导入新课由刚才的两个人物描写片段可以看到,刻画人物个性特征在刻画人物形象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我们今天来看的一篇文章也是这一方面的范例。

当代散文把大家之一的汪曾祺的文章《金岳霖先生》,就让我们看到一个极其富于个性的活生生的金岳霖。

出示金岳霖和汪曾祺简介:金岳霖(1895-1984)中国现代哲学家、逻辑学家。

创办清华大学哲学系,历任清华、北大、西南联大教授。

他是把西方现代逻辑介绍到中国的主要人物,推动了中国对现代逻辑的研究,并培养了许多逻辑学者。

汪曾祺(1920-1997),当代作家,江苏高邮人。

1939年考入西南联大中文系,深受沈从文影响代表作有《受戒》、《大淖记事》等。

这些小说都是以散文笔调写出了家乡五行八作的见闻和风物人情、习俗民风,富于地方特色,属于民俗风情小说。

作品在疏放中透出凝重,于平淡中显现奇崛,情韵灵动淡远,风致清逸秀异。

三、整体感知1、这是一篇回忆性散文,第一段总领全文,其中有个句子是全文的核心句,这一句中有个词是全文的文眼,出示幻灯请同学们齐读第一段,然后找出来?明确(出示幻灯:西南联大有许多很有趣的教授,金岳霖先生就是其中的一位。

文眼是“有趣” 板书)2、那么金岳霖先生是如何有趣呢?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分组讨论下面5个问题:请看大屏幕1、金先生有何奇特的外貌?2、金先生有何奇特的行为举止?3、金先生有何独特的教学风格?4、金先生与学生对逻辑学专业的见解有何不同?5、金先生的业余生活是怎样度过的?讨论后明确:① 奇特的外貌——样子有点怪。

《金岳霖先生》教学设计(浙江省市级优课)语文教案

《金岳霖先生》教学设计(浙江省市级优课)语文教案

《金岳霖先生》教学设计(浙江省市级优课)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金岳霖先生》。

(2)理解课文内容,把握金岳霖先生的性格特点和人生经历。

(3)掌握课文中的一些重点词语和句式的用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

(2)学会欣赏文学作品,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金岳霖先生的高尚品质和伟大人格。

(2)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爱国情怀。

(3)学会尊敬他人,关爱身边的人。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课文《金岳霖先生》的朗读和背诵。

(2)金岳霖先生的性格特点和人生经历的理解。

(3)课文中重点词语和句式的掌握。

2. 教学难点:(1)金岳霖先生人生经历的理解。

(2)课文中一些修辞手法的运用。

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金岳霖先生的生平事迹。

(2)学生齐读课文《金岳霖先生》。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大意。

(2)学生通过注释和工具书,解决生字词和句式的问题。

3. 合作探讨:(1)小组合作,讨论金岳霖先生的性格特点和人生经历。

(2)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4. 课文讲解:(1)教师讲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的用法。

(2)教师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引导学生欣赏文学作品。

5. 情感教育:(1)教师引导学生感受金岳霖先生的高尚品质和伟大人格。

(2)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进行情感交流。

6. 课堂小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布置作业。

四、作业设计1. 抄写课文《金岳霖先生》。

2. 总结金岳霖先生的性格特点和人生经历。

3. 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写一段赏析文字。

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是否有所提高,以及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合作精神等方面进行总结。

教师还要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金岳霖先生一等奖教案

金岳霖先生一等奖教案

金岳霖先生一等奖教案【篇一:金岳霖先生教学设计】《金岳霖先生》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通过对文本深入阅读分析,真正了解、理解金岳霖先生;2 体会作者对金先生的敬慕怀念之情,学做一个真性情的人。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课前展示:(3)金岳霖:被誉为“中国哲学第一人”,他是把西方现代逻辑介绍到中国的主要人物,推动了中国对现代逻辑的研究,并培养了许多逻辑学者。

(4)请同学们标出段落序号。

二导入有人说,读汪曾祺的作品就像在冬日温暖的阳光下,平静地听年迈的祖父在絮絮叨叨记忆中的那些陈年往事。

同学们读了《金岳霖先生》,有没有这种感觉?你有听出了什么陈年往事呢?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品读品味。

三初解文本1 那文章都是写了金先生哪些事呢?请同学们简要概括一下。

学生思考交流明确:2 样子有点怪;3 课堂提问别具风采;4 回答问题幽默风趣;5 得知学生林国达淹死,上课一直没有笑容;6 教授逻辑课是因为好玩;7 采用对话式教学;9 讲“小说与哲学”,却得出了“小说与哲学没有关系” 的结论;讲座时,把手伸进脖颈捉跳蚤;10 养斗鸡并与斗鸡同桌吃饭;与孩子比梨子、石榴大小斗输赢;11 在饭店请客,为已逝去的林徽因过生日;12 坐平板车逛王府井;13 治学精深,著作不多。

2 由此可看本文从哪些方面刻画了金岳霖先生怎样的性格?外貌特征、行为举止、学问著作。

有趣、风趣、率真等。

四深度分析文本我们分析到这里,可能同学们都认为本文文意浅显,人物易懂,没有继续读下去的必要了。

其实不然。

也有人说:汪曾祺的作品“初读似水,再读似酒”。

卡尔维诺曾说:在一部文学作品中,重要的是可以不断将它剥开,像一颗永远剥不完的朝鲜蓟,在阅读中发现愈来愈多新层面。

作家乔叶在《单薄世界》中说:我们之所以看得不清楚、不深入,可能是因为我们根本没有认真看,我们所知甚少;也有可能是我们的眼光、角度太陈旧狭窄,我们想事想得薄。

同学们再读,任选一处,反复阅读,深入其中,力争透过“文面”看到“文底”。

金岳霖先生教案15篇

金岳霖先生教案15篇

金岳霖先生教案金岳霖先生教案15篇金岳霖先生教案1【三维教学目标】1、知识和能力:通过品读细节,提高散文的鉴赏能力,体味作品的细节美。

2、过程与方法:仔细研读文本,探究鉴赏细节美的方法,深入体验作品蕴含的美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金岳霖先生,做一个有知识、重感情、懂生活的人。

【教学重点】仔细研读文本,探究鉴赏细节美的方法,深入体验作品蕴含的美感。

【教学难点】运用鉴赏细节的方法,深入体验作品蕴含的美感。

课时:一课时【教学设想】本篇文章,学生阅读上不存在困难,所以我把重点定在使人物真实可感的细节鉴赏上。

希望通过一课时的学习,学生能自觉的去留意细节,懂得如何去鉴赏细节,明确“慢慢走,欣赏啊”的内涵,发现文学作品中的细微之美。

整篇文章以细节构建起来,教师选择一处有难度的细节进行研读,期望能够借此引导学生举一反三,把鉴赏的方法渗透在过程中,让学生在具体分析中体悟鉴赏的要领,从而理解“一花一世界”的真谛。

【教学过程】一、课前导入说起科学家,我们会想起牛顿,会想起安培,不会忘记因为那个把手表当鸡蛋下锅的故事,不会忘记那个上街散步追着马车跑的轶闻,其实那故事的主人公正是世界闻名的科学大师:牛顿、安培。

说起普通人,在朱自清笔下,在魏巍笔下,我们不会忘记那个步履蹒跚爬过铁路给儿子买桔子的父亲,不会忘记那个温柔美丽扬起教鞭又轻轻放下的老师,“一花一世界,一沙一天堂”不管是名人还是普通人,细节之处,我们感悟真情,发掘伟大。

今天就让我和大家一起从细节描写的角度去探寻美,发现美,让我们一起走近金岳霖先生。

二、整体感知金岳霖简介金岳霖(1896~1984) ,湖南长沙人,中国哲学、逻辑学宗师,著名教育家,中国第一批院士。

1911年入北京清华学堂,1914~1921年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学习政治学,获哥伦比亚大学政治学博士。

之后在英、德、法等国留学和从事研究工作。

1925年回国,1926年在北京清华大学任教授,创办清华大学哲学系。

高一语文《金岳霖先生》教案(5篇)

高一语文《金岳霖先生》教案(5篇)

高一语文《金岳霖先生》教案(5篇)高一语文《金岳霖先生》教案1学习目标:1.欣赏文章中富有趣味性的写人记事的特点。

2.品味本文平实而有韵味的语言风格。

学习方式:文本研习课时:1节学习过程及内容:一、导入那位同学,你叫什么名字,同学们脑瓜灵活。

有位先生他智商决不低于我们其中的任何一位而且学富五车、才高八斗,但是有时他居然会把自己的名字忘记,有一回他给陶孟和打电话,陶家的佣人问:“您哪位?”他张口结舌答不出来,又不好意思说忘记了。

只好说:“你不要管,请陶先生接电话就行了.”但那个用人说不行,他便又请求了两三次,还是不行,于是他跑去问给他拉洋车的王喜。

谁想王喜也说不知道。

他急了,问:“你有没有听别人说过?”王喜这才想起:“我听见人家都叫你金博士”阿弥托佛原来姓金,大家猜出这是谁来了吧。

出示资料金岳霖介绍,让学生过目。

金岳霖(1895—1984),中国现代哲学家、逻辑学家。

字龙荪,湖南长沙人。

1911年入北京清华学堂,1914—1921年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学习政治学。

获哥伦比亚大学政治学博士。

之后在英、德、法等国留学和从事研究工作。

1925年回国,1926年在北京清华大学任教授,创办清华大学哲学系。

以后任西南联大哲学系教授、清华大学哲学系主任和文学院院长、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和系主任、中国科学院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和副所长。

1954年被选为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学部委员,1979年被选为中国逻辑学会会长。

1953年加人中国民主同盟,曾任中央委员、中央常委。

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54年后历任全国政协第二、四、五、六届委员,还曾被选为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金岳霖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前,主要精力集中在教学和学术研究上。

发表了几十篇哲学和逻辑论文,出版了《逻辑》《论道》《知识论》3部专著。

1949年后开始学习辩证唯物主义,写过一些哲学和逻辑论文,但主要精力用在学术研究的组织和领导工作方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岳霖先生》优质课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了解汪曾祺和金岳霖先生的有关资料.2.品味本文平实而有韵味的语言风格,体会金岳霖先生追求真理、率性真纯、坦荡真诚的独特魅力。

3.通过对西南联大校风的探究,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

【学习重难点】体会金岳霖先生的人格魅力。

【学习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时】一【学习过程】一、导入新课:今天我们就跟随67 岁的汪曾祺走近这样一位民国大师——金岳霖,我相信这篇文章必将引发你对人生价值的重新思考。

二、作家作品1、汪曾祺(192O~1997)现、当代作家。

江苏高邮人。

代表作有小说《受戒》和《大淖记事》等。

所写内容大多是他对已逝去的岁月的回忆,作者注重挖掘生活在下层人民身上的善与美,把人引入历史文化境界,记取往昔生活中的美趣。

他的小说具有一种散文美,并不着意于小说的结构,而是以朴实自然的文笔,抒写生活的内在诗意。

作品在疏放中透出凝重,于平淡中显现奇崛,情韵灵动淡远,风致清逸秀异。

2、金岳霖(1895—1984),中国现代哲学家、逻辑学家。

字龙荪,湖南长沙人。

1911年入北京清华学堂,1914—1921年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学习政治学。

获哥伦比亚大学政治学博士。

之后在英、德、法等国留学和从事研究工作。

1925年回国,1926年在北京清华大学任教授,创办清华大学哲学系。

以后任西南联大哲学系教授、清华大学哲学系主任和文学院院长、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和系主任、中国科学院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和副所长。

1954年被选为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学部委员,1979年被选为中国逻辑学会会长。

1953年加人中国民主同盟,曾任中央委员、中央常委。

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54年后历任全国政协第二、四、五、六届委员,还曾被选为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前,主要精力集中在教学和学术研究上。

发表了几十篇哲学和逻辑论文,出版了《逻辑》《论道》《知识论》3部专著。

金岳霖是现代中国哲学第一人。

金岳霖是把西方现代逻辑介绍到中国的主要人物,他推动了中国对现代逻辑的研究,并培养了许多逻辑学者。

从以上这些资料,我们可以看出金岳霖不愧为是一个满肚子学问的大学者。

三、文本研读(一)初读——整体感知下面呢大家就用几分钟的时间快速默读课文,思考:在学生汪曾祺眼中,金先生是位怎样的人?试找出全文的核心句和文眼明确:“西南联大有很多有趣的教授,金岳霖先生是其中的一位。

”文眼:有趣(二)再读——走近人物金岳霖先生的“有趣”主要表现在哪些典型细节中?(学生读书,5分钟)古怪的样子:常年戴呢帽,脑袋总是微微仰着;戴一副一白片一黑片的眼镜;穿一件其他教员很少穿的夹克。

奇特的行为举止:讲座时捉跳蚤;(不拘小节)晋书王猛传魏晋南北朝(战乱频繁,政权更替多变的,但是知识分子的精神却是极度的自由。

由于政治的黑暗,知识分子心系朝廷却遭到了无情地屠杀,精神无所依托,于是他们回归自然,本真,形成一种名士风度:放浪形骸,表现为饮酒、服药,不拘礼节,自由、率真,可谓真性情也。

)和斗鸡同桌用餐;同教授孩子比水果大小;坐三轮车接触社会。

独特的教学风格:提问方式别出心裁:今天穿红毛衣的女同学回答问题;幽默的答问:以希奇古怪的问题回答希奇古怪的提问;对话式教学:与王浩的随堂答问。

(兴之所至,自由随意)对专业理论的独特理解:枯燥的学问——他觉得好玩;沈从文给他出“小说和哲学”的讲题,他却得出结论说二者没有关系,可见他对专业理解的严格,追求真理,对学问可贵的尊重。

又缺乏变通,不给东道主的面子。

(三)深读——挖掘人物金岳霖到底是个怎样的人呢?文章的最后部分有这样一句话很好地概括了金岳霖的形象,这句话是:“这位先生是一位一肚子学问、为人天真、热爱生活的大哲学家”。

我的散文大都是记叙文……我很少写纯粹的抒情散文。

我觉得散文的感情要适当克制。

”“你们能欣赏我故事的清新,照例那作品背后蕴藏的热情却忽略了;你们能欣赏我文学的朴实,照例那作品背后隐伏的悲痛也忽略了。

—汪曾祺重新审视一下,你认为金岳霖先生具有怎样的形象特点?金岳霖先生衣着穿戴、行为举止的“有趣”,究其根本,还是因为这位老先生拥有赤子般的真纯。

无论是对待教学、对待学问还是对待生活,金岳霖先生都有一颗孩童般的纯净、赤诚之心。

赤子之心是怎样的?首先应该是充满天真烂漫的情趣,金岳霖先生上课提问学生,不会按照常规套路依照点名册点叫学生,而是追赶校园流行时尚,一上课就宣布,“今天,穿红毛衣的女同学回答问题。

”这种绝无拘泥、全凭意兴的表现完全如同那充满奇思怪想、天真烂漫的孩童。

赤子的真纯还应该是对任何事物都怀有无功利的趣味。

金岳霖先生在做学问方面便是如此。

面对学生发出“这种学问多么枯燥”的疑惑和质疑时,金先生的回答却是“好玩”二字。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金岳霖先生能乐在其中,常人看来的枯燥,在金岳霖的眼中是那却是在享受纯粹思维的乐趣,汪曾祺先生在文章的结尾处还说“金先生治学精深,而著作不多”,学者不将自己的研究成果著述成书,在一般的学者眼中总是遗憾,而金先生不然,在自己感到好玩的学问中玩过了,就足够了,没有任何功利的追求。

在生活中,金岳霖先生无儿无女,但他可以把周围的孩子都当成自己的孩子,或者应该说他从来就把自己也当成一个孩子,而周围的每个孩子都是他的伙伴,所以他总是能沉浸在“到处搜罗大梨、大石榴,拿去和别的教授的孩子比赛。

比输了,就把梨或石榴送给他的小朋友,他再去买。

”看上去,金先生真是一个老顽童、老小孩,但这恰恰是一个具有孩童天真的成年人独有的快乐。

这便是赤子金岳霖!“有趣”的外表之下,隐藏着的是一颗率性、任意、纯净、天真的心,但文中有两处文字似乎并不能冠以“有趣”之名,倒是展现了金岳霖先生人格、性情中的另外的一面。

情感的深沉与孤往:1、林徽因死后,别人都忘记她了,可他还记得林的生日。

(请学生讲关系)若学生不知,补充:林徽因是个建筑学家,曾参与国徽和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她还是个诗人、中国现代作家,风华绝代、聪明过人。

金岳霖一直倾慕着林徽因,从不掩饰自己对林徽因的感情,后因林徽因嫁给了梁启超之子梁思成而将爱情升华为友情,与梁林夫妇结为友谊深厚的朋友,和他们一家始终比邻而居,给他们照顾孩子。

并终身未娶。

足见其深情厚谊。

2.林国达死了,他在课堂上表现出悲哀。

这既是师生之情的真实流露,更是对生命的意外消逝所表现出来的悲悯。

金岳霖是哲学家,而哲学关注的就是生命的价值,可以说,金岳霖不是仅仅在纸面上做学问,更能用他的实际行动实践他的学问。

小结:学识渊博,追求真理;自由任意,率性真纯;不谙世故,坦荡真诚。

作者从外貌、教学、生活、情感等方面,从外到内、由形及神地写出了金岳霖魏晋名士般的风度,即真性情。

(四)悟读——探究主旨1、文章分析到这里,你们还有没有疑问?(若没有,反问)文章第二段写了闻一多的穿戴以及他大骂蒋介石的事件,还写了朱自清的穿戴;第八段还写到了王浩,是不是闲笔?分析闻一多朱自清语段。

汪曾祺的小说和散文中这样的文字是比较多的,有评论家称其为“闲笔”,说这成为了他的写作的一种风格。

你们怎么看,这是一种多余还是另有深意呢?提示:文章开头,结尾。

一个人——一批人闻一多、朱自清与金岳霖有何共同点:贫穷,背景西南联大。

2、你从对金岳霖的描写中可以看出当时西南联大怎样的校风?试结合文本探究。

补充:抗战时期,北大、清华、南开三所学校的师生为躲避战乱而南下至云南昆明,组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校史仅八年, 1937年-1945年。

多难兴邦,西南联大因抗日战争而生。

师生目睹日军的残暴,历经播迁之艰苦,但都对“千秋耻,终当雪;中兴业,须人杰”抱有信心和决心。

是艰危的处境砥砺了一代学人刚毅坚卓的品格,激发了他们的使命感和爱国心。

大师起什么作用?通过他们的言传身教,形成良好的学术传统与学风。

无论政治环境怎么恶劣,生活条件怎么艰苦,他们都坚持教书育人,坚守文化阵地,以各自独特的人格魅力努力培养着祖国的下一代。

无论是义薄云天、一身正气的闻一多,还是温文尔雅、一丝不苟的朱自清,抑或天真率直,大智若愚的金岳霖,他们身上都充分体现了联大思想自由,率真的精神。

不仅老师这样,西南联大的学生亦是如此,如“王浩”,……正因为秉承了这一精神西南联大走出了90位两院院士、二位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李政道、杨振宁,六位“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

回到文本的语言上,这小小的闲笔,其实大有深意。

看似平淡,实则隽永。

总结:宽容个性:教师们充分地保留了各自的个性,金岳霖只是“很多有趣的教授”当中的一个,他外貌、言行奇特,无人干预。

思想自由:闻一多可以在公开场合大骂蒋介石。

学术气氛浓:当时正是抗战时期,但西南联大教学秩序井然,师生们致力学问、学术,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

3、文章结尾说:“我对金先生所知甚少。

希望熟知金先生的人好好写一写。

”“联大的许多教授都应该有人好好的写一写。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明确:对金岳霖追求真理、率性真纯、坦荡真诚魅力人格的赞美敬仰;对西南联大教授群像的尊敬怀念;对西南联大这一精神圣殿背后独立自由民主思想的怀想。

四、小结:汪曾祺正是用这种淡而有味的笔法,刻画了金岳霖魏晋名士般的风度,即真性情,表达了对金岳霖的怀念之情,进而怀念西南联大及背后的思想自由的联大精神。

五、当堂训练下列对作品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A.作者对金岳霖的描写是漫画式的。

虽然夸张中有讽刺的意味,但展示的人物特点非常突出。

B.本文语言飘逸而深刻。

这种韵味有点像巴金的《小狗包弟》,自然而然,少造作。

C.金先生的提问和解答轻松和幽默。

他就是在这种轻松和幽默的氛围中传授知识。

D.文中金先生抓跳蚤的细节让人读后感觉他是一个可爱的大男孩,显示出一个成年人难得的童趣和天真。

E.金先生喜欢与孩子相处,做孩子的游戏,这一细节体现了其率真的性格,也展现了他对生活独特的爱。

六、作业:请用一句(段)话,向先生致敬板书:有趣(怪)——真——联大精神一个人——一批人风格:“闲笔”——淡而隽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