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湿地系统处理生活污水的设计应用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人工湿地中湿地植物选择及其净化水质能力的研究进展

人工湿地中湿地植物选择及其净化水质能力的研究进展

人工湿地中湿地植物选择及其净化水质能力的研究进展目录1. 内容简述 (2)1.1 人工湿地的概念及应用 (3)1.2 人工湿地类型及优缺点分析 (4)1.3 湿地植物的重要性 (7)1.4 研究背景及意义 (8)2. 人工湿地中常见湿地植物 (9)2.1 分类及特点 (9)2.1.1 高水量植物 (11)2.1.2 中水量植物 (12)2.1.3 低水量植物 (13)2.2 典型品种及应用研究 (14)2.2.1 沉水植物 (15)2.2.3 淹没植物 (17)3. 湿地植物净化水质能力研究 (18)3.1 植物吸收与降解机理 (20)3.1.1 吸收作用 (21)3.1.2 降解作用 (22)3.2 不同植物对水质污染物的去除效率 (23)3.2.1 氮污染物去除研究 (24)3.2.2 磷污染物去除研究 (26)3.2.3 重金属污染物去除研究 (26)3.3 植物群落组合对水质净化效果的影响 (28)4. 影响湿地植物净化水质能力的因素 (30)4.1 环境因素 (31)4.2 植物本身特点 (32)4.2.1 植物种类 (33)4.2.3 生长阶段 (36)4.3 其他因素 (37)5. 应用研究及展望 (38)1. 内容简述本章主要综述了人工湿地中湿地植物选择及其净化工质能力的研究进展。

湿地植物作为人工湿地生态系统中的关键组成部分,不仅能够提供美观的景观效果还能够有效去除水体中的有机物、氮、磷及其他营养盐。

通过选择合适的湿地植物,可以提高湿地系统的生态系统服务和环境效益。

研究首先介绍了湿地的基本概念、类型和功能,以及人工湿地在现代水处理中的重要性。

详细讨论了湿地植物的筛选标准、常见的湿地植物种类以及它们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生长和净化效果。

研究还特别关注了湿地植物在处理城市径流雨水、农业排水以及工业废水方面的应用潜力。

本章还探讨了湿地植物与水质之间的关系,包括它们对水质净化的影响机制、群落结构对生态系统功能的贡献以及湿地植物管理策略对水质净化效果的影响。

西藏城市人工湿地景观建设及处理生活污水的研究

西藏城市人工湿地景观建设及处理生活污水的研究

6 1 0 0 6 6 )
摘 要: 近年来随着城市进程的不断加快, 西藏城市生活污水拂放 的总量不断增加, 而利用人 工涅地景砚对城市生活污水进行处理, 能够长久维 持且有效降低 成本, 因此西藏构建城市人 工湿地景观不仅 是对 自 然涅地在量上的有效补充, 更是维护生 态平衡和处理生活污水的有效措施。 关键 词: 西藏 人 工潭地景观 生活污水处理 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 : T U 9 8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 号: l 6 7 4 — 0 9 8 x ( 2 0 1 3 ) 0 4 ( b ) 一 0 l 3 2 — 0 l
1 西藏构建城市人工湿地景观 的可行

城 市人 工 湿 地 景 观 是 通 过 人 工 方 法 而 在 城 市 构 建 的具 有 湿 地 性 质的 生 态 系 统 , 是 有一 些 潜 水 、 浮 水 和 挺 水植 物 , 微生物, 野 生 动物 和 处 于 水 饱 和 状 态 的 基 质层 所 构 成的复合体。 西 藏 在 构 建 城 市人 工 湿 地 景 观 上 是 非常可 行的 , 并且 能 够带 来 良好 的生 态效益, 具体 说 来 : ( 1 ) 西 藏 具 备 构建 城 市人 工 湿 地 景 观 的五大要素 , 即 具 备 无 脊 椎 动 物 和 脊 椎 动 物, 具 备有 一定 过 水 能 力 的 基 质层 , 具 备可 以在 基 质层表 面 及在 基质 层中流 动的 水流 , 具 备 能 够 在 水 饱 和 厌 氧 状 态的 基 质 层 中生 长 的 植物 , 具 备 厌 氧 和好 氧微 生物 等 。 通 过 在 一 定长 度 和 地 面 坡 度 的 洼 地 中放 置像 碎 石、 土壤和砂等填料, 来 形成 具 有 一定 能 力 的填料 床, 西 藏 各 相 应 城 市 可 以 种 植 类 似 灯 芯 草 和 香 蒲 这 样 的 植物 , 然后 养 殖 一 些 黑颈鹤、 藏 野驴 和鱼 类 等 动物 , 从而 确 保人 工 生态 景 观的 生 态 平衡 。 ( 2 ) 西 藏 具 备 构 建 城 市人 工 湿 地 景 观 的气候气象要素 , 即 西 藏 具 有 非 常 丰 富 的 太 阳能 资 源 , 水 源 地 能 够 提 供 充 足 的 水 资 源, 除 了 西 北 严 寒 干 燥 和 东 南 温 暖 温 润 的 总 趋 向外 , 还 有多种 多样 的 区域 气候 和 明显 的 垂 直 气 候带 , 空 气干 净 清 洁 , 干 季 和 雨季 的分别非常明显, 并且 多 夜 雨 , 这使得不同

《2024年人工湿地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案例及常见问题探讨》范文

《2024年人工湿地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案例及常见问题探讨》范文

《人工湿地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案例及常见问题探讨》篇一一、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工业的迅猛发展,水污染问题日益严重,污水处理成为环境保护的迫切需求。

人工湿地作为一种自然与人工相结合的污水处理技术,因其低能耗、高效率、生态友好的特点,逐渐成为污水处理领域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通过具体案例,探讨人工湿地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并就其常见问题进行深入分析。

二、人工湿地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案例1. 某城市污水处理厂应用人工湿地某城市为解决日益严重的污水问题,引入了人工湿地技术,将污水处理厂排放的污水引入湿地系统。

该人工湿地采用自然—生物复合处理工艺,通过植物、微生物和基质的协同作用,有效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氮、磷等污染物。

经过人工湿地的处理,出水水质达到国家一级排放标准,实现了水资源的循环利用。

2.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在某农村地区,由于地理条件和经济因素的限制,传统污水处理设施难以普及。

当地政府采用人工湿地技术,建设了多个小型人工湿地系统,用于处理农村生活污水。

通过植物吸收、微生物降解等作用,有效降低了污水中的污染物浓度,改善了农村水环境。

三、常见问题探讨1. 人工湿地的设计与建设人工湿地的设计与建设是影响其处理效果的关键因素。

设计时需根据地理位置、气候条件、水质状况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选择合适的湿地类型和植物种类。

同时,要合理设计湿地基质、水力条件等,以保证湿地的处理效果和生态平衡。

在建设过程中,需严格控制施工质量,确保湿地系统的稳定性和持久性。

2. 湿地的维护与管理人工湿地需要定期维护与管理,以保证其正常运行和良好的处理效果。

维护工作包括清理杂草、修剪植物、更换失效基质等。

同时,需对湿地系统进行定期监测,了解其处理效果和水质变化情况。

管理方面,需制定科学的管理制度,明确责任人、管理措施和运行经费等,确保湿地的长期稳定运行。

3. 湿地处理效果的评估与提升为确保人工湿地的处理效果达到预期目标,需定期对湿地系统进行评估。

厌氧-_人工湿地组合工艺在农村生活污水应用研究

厌氧-_人工湿地组合工艺在农村生活污水应用研究
目前,根据作用机理,将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艺分为 3 类 :1)生物工艺。代表厌氧工艺、AO 工艺、MBR 工艺。 2)生态工艺。代表人工湿地、稳定塘、土地自然消纳。3) 生物 - 生态组合工艺。代表厌氧 - 人工湿地、AO- 人工湿 地、MBR- 人工湿地 [2-3]。生物工艺占地面积小,有机物处 理效果好,当不增加化学除磷时除磷效果一般,且机械设 备多,能耗高,运行维护过程复杂。生态工艺各污染指标 的去除效果都比较好,但是占地面积较大。生物 - 生态组 合工艺是结合了生物和生态 2 种工艺的优点,在保证各项污 染指标去除的同时,减少占地面积,降低能耗并且提高了 污水处理系统耐冲击负荷。生物 - 生态组合污水处理工艺 中厌氧 - 人工湿地被广泛运用,取得良好的效果。对厌氧 人工湿地实际工程调研案例数据进行分析,进一步对该组 合工艺进行研究。
厌氧 -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中厌氧部分主要起水解 酸化作用,将污水中结构复杂的不溶性或溶解性高分子有机 物经过水解和酸化,转化为低分子的有机物。这些有机物适 合在人工湿地中被进一步降解处理。厌氧 - 人工湿地污水处 理工艺流程图如图 1 所示。
人工湿地是通过模拟自然湿地的结构和功能,将低污 染水投配到由填料(含土壤、集配粒料)与水生植物、动 物、微生物构成的生态系统中,通过物理、化学和生物等 协同作用使水质得以改善的水处理工艺 [4-5]。人工湿地根据 填料和处理水在湿地中的位置关系,可分为表面流人工湿 地和潜流型人工湿地,其中潜流型人工湿地根据水在湿地
污水处理系统排放标准执行农村生活污水集中处理设 施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DB 33/973—2021,具体数据见表 3。
根据排放标准 DB 33/973—2021,只有排入封闭、半封 闭水体且评价是否达到一级标准时才会有总氮指标限制, 该项目调研案例出水均排入农田灌溉沟渠,总氮指标不作 为判断水质是否达到一级标准污染项目。该文为全面评价 厌氧 - 人工湿地处理农村污水效果,总氮作为该工艺脱氮

人工湿地在南方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中的应用

人工湿地在南方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中的应用

人工湿地在南方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中的应用摘要:结合农村生活污水的特点,介绍了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的净化机理,并以工程应用为实例,总结出人工湿地技术不仅具有缓冲容量大、处理效果好、工艺简单、投资少、运行费用低等优点,而且非常适合南方中、小型村庄生活污水的集中处理。

通过实例分析,表明人工湿地技术对农村生态环境的改善带来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关键词:农村生活污水;人工湿地;去除机理;应用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rural life sewage, the purification mechanism of constructed wetland wastewater treatment technology, and engineering application for example, summed up the artificial wetland technology not only has the buffering capacity, good treatment effect, simple process, less investment, low operating cost advantages, and is very suitable for the south, a small village life sewage the centralized treatment. through the example analysis, improvement indicates that the constructed wetland technology for rural ecological environment bring good social benefit and economic benefit.key words: rural domestic wastewater; constructed wetland; removal mechanism; application中图分类号:[r1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近年来,农村水污染、水环境恶化状况越来越严重,污染事故时有发生,不仅对粮食造成减产,而且直接威胁着广大农村地区农民的身体健康。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的应用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的应用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的应用【摘要】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是一种环保节能的水处理技术,可以有效地净化污水,保护水资源,改善环境质量。

本文从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的背景和意义入手,深入探讨了其原理、分类、工程设计、运行效果和发展前景。

通过对技术的分析和评价,可以看出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的应用前景广阔,建设意义重大,社会价值巨大。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不仅可以提高水处理效率,降低运营成本,还可以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在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完善,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将在水环境保护和治理领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改善人类生活环境作出贡献。

【关键词】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应用背景、意义、原理、分类、工程设计、运行效果、发展前景、应用前景、建设意义、社会价值1. 引言1.1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的应用背景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在处理城市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农村污水等方面都有广泛的应用。

通过植物和微生物的共同作用,人工湿地能够有效地去除水中的有机物、氮、磷等污染物,达到水质净化的效果。

人工湿地还可以起到保护水资源、改善水生态环境等作用,为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在当前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的形势下,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推广和应用这一技术,可以有效改善水环境质量,保护生态系统平衡,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的应用背景日益受到重视,对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1.2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的意义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是一种高效、环保的水处理方法,具有很大的应用意义。

人工湿地可以有效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氮、磷等污染物,降低水体中的污染程度,改善水质,保护水生态环境。

人工湿地可以减少污水处理厂对化学药剂和能源的需求,节约资源,降低运行成本。

人工湿地还可以提高城市防洪排涝能力,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深入研究和推广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对于改善水质、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人工湿地在农村生活污水处理中的应用综述

人工湿地在农村生活污水处理中的应用综述

人工湿地在农村生活污水处理中的应用综述人工湿地(Constructed Wetland,简称CW)是一种模拟自然湿地生态环境,通过综合利用湿地植物、土壤和微生物等生物和非生物要素,对农村生活污水进行处理的一种环境友好技术。

近年来,人工湿地在农村生活污水处理中的应用逐渐得到广泛关注和应用。

本文将对人工湿地在农村生活污水处理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一、人工湿地的优势人工湿地具有以下优势:1)环境友好:相较于传统的化学处理技术,人工湿地对环境的干扰较小;2)低能耗:人工湿地对能源的需求较低,具有节能的优势;3)成本低:相较于其他处理方法,人工湿地的建设和运维成本较低。

二、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的需求随着农村人口数量的增加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处理问题越来越突出。

农村生活污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氮、磷等污染物,如果未经处理直接排放,会对地表水和地下水造成严重的污染,对生态环境造成巨大的破坏。

因此,探索适合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的技术具有重要意义。

三、人工湿地在农村生活污水处理中的应用1)泥炭湿地:泥炭湿地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农村生活污水处理中的人工湿地。

泥炭湿地具有较高的水环境净化能力,能有效去除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和氮、磷等营养物质。

而且,泥炭湿地的植物根系能够提供丰富的活性菌群,增强生物降解能力。

2)人工湿地组合系统:人工湿地组合系统是指将不同类型的湿地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功能完整、协同工作的湿地处理系统。

这种组合系统能够充分利用不同类型湿地各自的优势,包括水力湿地、浮萍湿地、沉积湿地等,进一步提高农村生活污水的处理效果。

3)人工湿地与微生物共生技术:通过引入人工湿地与微生物共生技术,能够提高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的效率和稳定性。

在人工湿地中添加特定的微生物菌种,能够增强有机物的降解和去除氮、磷等营养物质的能力。

四、人工湿地在农村生活污水处理中的挑战与展望尽管人工湿地在农村生活污水处理中具有很多优势,但也存在一些挑战。

人工湿地系统污水处理研究进展

人工湿地系统污水处理研究进展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的研究摘要人工湿地作为一种新型的污水处理系统,具有众多的优点。

分析了人工湿地的特点及运行机理,总结了人工湿地系统在污水处理中应用的发展历史,结合有关工程实例对该工艺的经济实用性作了分析,对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在我国的应用及前景做了展望。

关键词: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1、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概述1.1定义人工湿地是为了人类的利用和利益,通过模拟自然湿地,人为设计与建造的由基质、植物、微生物和水体组成的复合体,利用生态系统中基质-水生植物-微生物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的三重协同作用来实现对污水的净化。

1.2人工湿地系统的组成人工湿地主要由三部分组成植物、微生物、填料。

1.2.1植物如芦苇,风车草等。

水生植物可以直接吸收污水中的有机物作为其生长的营养物质,也可以吸附、富集一些有毒的重金属。

植物可以将空气中的氧气输送到根区,造成厌氧环境中根区微环境局部有氧的状态,为床体中好氧和厌氧微生物提供良好的环境。

根系在基质中的生长可以起到维持水力传输的作用。

植物的叶茎根系扩大了微生物的附着场所,促进了生物膜的发展。

1.2.2微生物种群微生物在湿地对污水中污染物的生物降解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废水流入湿地后,固体悬浮物和颗粒有机物被湿地基质及植物根系阻拦截留,有机物被生物膜吸附后通过微生物的呼吸作用去除。

1.2.3基质填料如土壤、砂子、砾石。

湿地床中的基质是微生物生长的空间和场所,是湿地水生植物的载体,根据湿地设计结构类型的不同,污水在床体的基质缝隙潜流型或在床体表面表面流型流动,污水中不溶性有机物通过沉淀、基质过滤等物理作用,可以很快地被截留进而被微生物降解可溶性有机物则可通过植物根系和基质上生物膜的吸附、吸收及微生物呼吸代谢被除去。

1.3人工湿地系统的分类1.3.1表层流人工湿地(SurfaceFlowConstructedWetland)表层流人工湿地在外貌和功能上都与自然湿地最为相似,一般有一个或几个填料床组成,床底填有基质并有防漏层阻止废水渗入地下而污染地下水;废水在土壤的上层水平流动,废水经常同表层水混合在湿地内流动,持续时间一般为10天;固态悬浮物被填料及根系阻挡截留通过湿地而沉淀,同时微生物也附着在填料或植物的根茎叶上发挥生物降解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 章编 号 :07 12 (0 00 — 09 0 10 — 29 2 1 )30 0 —4
人工 湿地系统处理生活 污水 的设计应 用研 究进 展
成先雄 赵 永红 张 , , 涛
( 江西理工大学 , 建筑与测绘工程学 院 ,. & b资源与环境工程学 院, 江西 赣州 3 10 ) 400
J gi i rt Sine dT cnlg , a zo 4 0 0 C ia i xUnv s y f ce c a n a ei o n eh ooy G hu3 10 , hn ) n
Ab t a t h p i ain p o p c f c n t ce e ln ra me ts se i r a o si se a e s sr c :T e Ap l t r s e t o o s u t d w t d t t n y tm n u b n d me t wa t w tr i c o r a e c e tn i eT e c r e h oo y o t n y t m o s t n t e d s n o e e t , u f g a d r n mo eI h s xe s .h oetc n lg f v wel d s se c n i s i h e i fb d d p h s f n n d . t i a s g t i u n p p r h f e c f e e t ,t f n , n mo ew ss mma ie n p r c t n e e t f e c n t ce t n a e , ei l n eo d d p h suf gr d a u t n u b i u r d o u i ai f c o sr t dwel d z i f o ot h 市生 活 污水具 有 广 阔 的应 用前 景 ,其 核 心技 术主要 在 于对床 体 人
深度 、 料 和运 行 方 式 的设 计 . 填 首先 简明 归 纳 了床 体 深度 、 填料 和 运行 方式 的设 计 对 净化 效 果影
响的研 究概况 ; 然后 , 目 对 前取得较好净化效果的工程 实例与试验研 究进行 了分析 ; 最后 , 对人工 湿地 系统 的设 计 思路 、 行 方式 和 工 艺参 数提 出了较 好 的建议 . 运
0 前

地 可分 为 表 面 流湿地 、 流湿 地 、 式 流湿 地 . 面 潜 立 表
人 工 湿 地 污 水 处 理 系 统是 在 自然 或 半 自然 净 化 系统 的基 础 上发 展 起 来 的污 水 处理 技 术 , 有 投 具
流湿地与 自然湿地相似 ,污水在填料表面漫流 , 绝 大部分有机物 的降解 由位于植物水下茎秆上 的生
ss m.l , epo c a drsac f e uict ne et eea a zdL sy h ei og trnm d , yt A s t r et n erho w l p ria o f c w r n l e .at , ed s nt u h, o e e oh j e l f i y lt g h u
关 键词 : 工 湿地 ; 体 深度 ;填料 ; 活 污水处 理 人 床 生 中图分 类号 : 5 X2 文 献标 识码 : A
Ev l t n o p ia i n S u y o h n t u t d W e l n o u i fAp l to t d n t e Co sr c e o c t d a Tr a m e tS se sg n Ur a m e t a t a e e t n y t m De i n i b n Do s i W se W t r c
第3卷 期 1 第3
江西理 工大学学报
v1 , . 。 1 。 .N 3 3
2 0 年 6 月 J UR A F I N XI N V R I YO CE C N E HN L G J n. 1 1 0 O N LO A G I E ST FS I N EA DT C O O Y J U u 2 0 0
CHENG a - i n  ̄ Xi n x o g ,ZHAO n - o g ,ZH A G o Yo g h n N Ta
( . a u t o rht trl n p igE gn eig b a ut o e o rea dE vrn e t n ier g aF c l A c i cu a a dMa p n n ie r ; . c l f su c n i m n l gn ei yf e n F y R n o aE n
物膜来完成 , 这种类型未能充分发挥填料和丰富的 资 省 、 行 费 用 低 和效 果 良好 等 优 点 , 生 活 污 水 植物根系 的作用 , 运 对 且卫生条件不好 ; 潜流湿地是水 表现出良好 的净化效果【1 l. - 人工湿地是 由人工建造 在填料表面下潜流 ,充分利用整个系统的协 同作 3
t c o o ia a a t rwhih we eb n fc a ot epu i c to fe t sp o s d. e hn lg c l r mee c r e e i t h rf ain e c r po e p i l i wa
Ke r s c n t ce e ln ;b d d p h;s f n ; o si swae e t n y wo d : o sr t d w t d e e t u a t f g d me t wa t t r r ame t ui c t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