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免疫治疗ESMO2016

合集下载

抗体类药物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临床评价进展

抗体类药物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临床评价进展

抗体类药物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临床评价进展郭青松;李纲;沈毅珺【期刊名称】《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年(卷),期】2017(012)003【总页数】5页(P269-272,264)【作者】郭青松;李纲;沈毅珺【作者单位】201210,上海复旦张江生物医药股份有限公司;201210,上海复旦张江生物医药股份有限公司;201210,上海复旦张江生物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正文语种】中文肺癌在我国恶性肿瘤发病率及死亡率均位于第 1 位[1],其中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 lung cancer,NSCLC)占肺癌总数的 80% ~ 85%[2]。

NSCLC 包括腺癌、鳞癌、大细胞癌三类,与其他恶性肿瘤相比,大部分肺癌患者确诊时已经失去了手术的机会,以药物治疗为主的全身姑息治疗是目前肺癌治疗的重要手段。

近10 年来,随着靶向治疗特别是免疫治疗的兴起,抗体类药物在治疗 NSCLC 上取得巨大成功,贝伐单抗和派姆单抗更是获得FDA 批准用于一线治疗非小细胞肺癌。

作为一名从事生物大分子药物开发的专业研究人员,作者就已上市的相关抗体类药物(表 1)在NSCLC 中的临床研究作简要概述。

EGFR 属于 ErbB 受体家族成员,该家族包括 EGFR(HER1)、HER2、HER3 以及 HER4,有 45% ~ 70% 的肺癌患者高表达 EGFR,高表达的 EGFR 对 NSCLC 靶向治疗具有指导性,已有相关靶向 EGFR 家族的抗体应用在NSCLC 的临床中。

1.1 西妥昔单抗西妥昔单抗(cetuximab)是由默克公司开发的 IgG1 型人/鼠嵌合抗体,是 FDA 批准的第一个 EGFR抗体药物。

西妥昔单抗在 NSCLC 治疗中一般与化疗同时使用或化疗后作为单药继续使用,初始剂量为 400 mg/m2,后每周静脉输注 250mg/m2,直至疾病进展。

随机对照 II 期临床试验针对 EGFR 阳性表达的 NSCLC观察顺铂和长春瑞滨(NP 方案)联合西妥昔单抗一线治疗的效果,与 NP 方案单纯化疗相比,联合治疗其客观缓解率(objective response rate,ORR)高(35% vs 28%),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survival,PFS)长(5.0 个月vs 4.6 个月),两年生存率较高(16% vs 0%),且耐受较好[3]。

2016年ASCO癌症研究进展年度报告

2016年ASCO癌症研究进展年度报告

【精华】2016年ASCO癌症研究进展年度报告2月4日美国临床肿瘤学学会(ASCO)发布了《2016年ASCO癌症研究进展年报》,免疫治疗被评为2015年癌症研究的最大进展。

【精华】2016年ASCO癌症研究进展年度报告“免疫治疗是癌症领域最具革命性的突破,这种新疗法不仅改善了患者的生活,也为未来的研究指明了方向。

”ASCO主席Julie M. Vose医生说道,与过去相比,今天所取得的成交是不可想象的。

精准医学时代,我们不再简单的根据癌症的种类和分期进行治疗,而是基于每个患者和肿瘤的基因组谱。

免疫治疗的概念其实很简单:利用身体的免疫系统攻击癌细胞。

但开发相关的药物却相当困难,好在经过几十年大胆创新、不断奉献以及大量资金的支持证明这一领域还是值得冒险的。

这些年在抗击癌症的路上我们所取得的成就2011年FDA批准了第一个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用于治疗黑色素瘤,该药物出现前这种癌症的患者通常只能活几个月,新的免疫疗法可使患者的生命延长几年,而黑色素瘤仅是冰山一角,免疫疗法在其他肿瘤中也大放溢彩,包括晚期肺癌、肾癌、膀胱癌、头颈部肿瘤和霍奇金淋巴瘤。

这段时间内,FDA新批准了10个抗癌药物,其中2个是全新创造的:∙奥拉帕尼(Lynparza):用于治疗BRCA突变的晚期浆液性卵巢癌,这是这一领域30年来最重要的进展∙帕博西尼(Ibrance):用于治疗晚期乳腺癌,凭借其全新的作用机制,帕博西尼为雌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提供了一种“全新治疗选择”胶质母细胞瘤的全新治疗手段该报告重点强调的是一种实验性癌症疫苗Rindopepimut (CDX-110) 治疗复发胶质母细胞瘤的2期临床试验初步结果。

与单用阿瓦斯丁(8.8个月)相比,rindopepimut与阿瓦斯丁联合运用可使患者中位生存期提高到12个月。

该药的作用靶点是EGFRvIII突变基因,四分之一胶质母细胞瘤患者具有这一突变基因。

另外一种全新治疗手段是肿瘤治疗电场(TTFields),该装置可产生中频交变电场,诱导某些特定类型的癌细胞凋亡,且毒副作用小。

orient16原文

orient16原文

orient16原文研究背景随着Checkmate 649研究和ATTRACTION 4研究结果的公布,晚期胃癌/食管胃结合部(G/GEJ)腺癌一线标准治疗进入免疫治疗时代。

但是这些研究也给我们带来很多疑惑,比如CPS≥5能不能作为胃癌患者一线免疫治疗的生物标记物,是不是免疫治疗一线应用能将PFS的优势转换为OS的优势,中国人群是不是能从一线免疫联合化疗中获益。

今年ESMO公布的ORIENT-16研究明确的回答了这些问题。

研究设计符合条件的为未经治疗的不可切除局部晚期或转移性G/GEJ腺癌成人(≥18岁)患者,不考虑PD-L1的表达情况;分层因素包括体力评分(0或1)、CPS(<10或≥10)、肝转移(有或无)。

患者按1:1随机接受信迪利单抗(体重< 60 kg和≥60 kg分别静脉注射3 mg/kg和200 mg,Q3W)联合化疗S+C组或安慰剂联合化疗C组(CapeOX:奥沙利铂130 mg/m2 静脉注射Q3W,最多6个周期,卡培他滨1000 mg/m2 口服Bid d1-14Q3W)治疗24个月。

主要终点为CPS≥5的患者和所有随机化患者的OS。

中期分析的数据截止日期为2021年6月20日。

研究结果共有650例患者接受了随机化(S + C组327例,C组323例)治疗,包括397例(61.1%)CPS≥5的患者。

中位随访时间为18.8个月(范围0.0-29.1)。

与单纯化疗相比,信迪利单抗+化疗组CPS≥5的患者(中位OS:18.4 vs 12.9月;HR 0.660;95%CI 0.505-0.864;P=0.0023)和整体患者的OS均显著延长(中位OS:15.2 vs 12.3月;HR 0.766;95%CI 0.626-0.936;P=0.0090)。

在所有预先规定的CPS临界值(CPS≥1、5和10)患者中均观察到OS获益。

在PFS方面,信迪利单抗+化疗组CPS≥5的患者(mPFS 7.7 vs 5.8月,HR 0.628;95%CI 0.489-0.805;P=0.0002)和所有患者(mPFS 7.1vs 5.7月,HR 0.636;95%CI 0.525-0.771;P < 0.0001)均优于化疗组。

CTONG评分——中国专家对肿瘤治疗价值的定义

CTONG评分——中国专家对肿瘤治疗价值的定义

CTONG评分——中国专家对肿瘤治疗价值的定义作者:许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医学水平的提高,肿瘤患者有了更多地治疗选择。

手术治疗、放疗、化疗、靶向药物治疗、免疫治疗等多种治疗方式呈现在患者面前,选择什么治疗方式?哪种治疗最为有效成为困扰患者的难题。

靶向治疗成关键在多种的的治疗方式中,靶向治疗脱颖而出,成为癌症治疗的新“风尚”。

靶向治疗通过找寻肿瘤细胞的标志性分子作为靶点,干预细胞发生癌变(如抑制癌细胞增值,抑制肿瘤血管生成等),从而达到治疗癌症的目的。

靶向药物可直接作用于癌症细胞,对正常细胞影响很小。

因此靶向治疗具有针对性强及副作用小的优点。

使患者在治疗中受到的痛苦有所减轻,从而提升了患者的生存质量,患者无需住院治疗。

吴一龙教授总结出的目前上市的靶向肺癌药物图中黑色字体的药物是已在中国市场流通的药物,绿色字体的药物为已在中国上市但未获批该靶点的适应症的药物,而红色字体的药物是还未在中国上市的药物。

可以看出针对不同靶点的一代到三代的靶向药物在我国上市就的有二十余种。

这么多药物的选择,如果没有一个对药物与治疗方案的评判机制,无论是医生还是病人都将无所适从。

肿瘤治疗价值的定义其实早在2016年就有美国专家在ASCO上提出了肿瘤治疗价值的定义。

“任何领域的价值,都必须由消费者定义,而不是服务或产品的供应者决定。

价值必须以输出(结果)来驱动,而不是由输入(过程)来导向”“病人获得的收益与花费费用的相对关系,即效能,可以被认作是肿瘤治疗价值的核心。

”还有其他的专家与组织也就肿瘤治疗价值进行过解读,ESMO、ASCO与NCCN分别给出了自己判断肿瘤治疗价值的方法。

ESMO、ASCO与NCCN对肿瘤治疗价值的定义ASCO评估肿瘤治疗价值表ASCO根据净健康获益(包括临床获益、毒性和奖励点)与成本(包括药物获得成本和患者支付成本)的对比来评估肿瘤的治疗价值。

ESMO的临床获益量表包含内容ESMO为判断肿瘤的治疗价值,建立了临床获益量表(ESMO-MCBS),囊括了治愈与否、预后、HR、OS、QoL、毒性反应这六大方面。

欧洲肿瘤内科协会对子宫内膜癌的诊断、治疗和随访所制定的临床实践指南

欧洲肿瘤内科协会对子宫内膜癌的诊断、治疗和随访所制定的临床实践指南

在随访方面,ESMO指南建议如下:
1、定期复查:术后患者应定期进行复查,包括妇科检查、血液肿瘤标志物 检查、影像学检查等,以监测病情变化。
2、生活方式的调整: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健康饮食、适量运动、保持 正常体重等,能够降低子宫内膜癌复发的风险。
3、心理健康支持:子宫内膜癌患者可能面临心理压力和焦虑,应给予适当 的心理支持和关爱。
感谢观看
2、实际应用案例
以指南中的手术治疗为例,对于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手术治疗可以有效切 除病灶,降低复发风险。然而,手术治疗可能会影响患者的生育功能,因此对于 有生育需求的患者,指南建议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保留生育功能的手术。这一建议 对于年轻患者来说尤为重要,但实施难度较高,需要具备丰富经验的医生才能确 保手术效果。
2、治疗
(1)手术治疗:指南强调,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应首选手术治疗,包括全 子宫切除术和双侧附件切除术。对于有生育需求的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保 留生育功能的手术。
(2)放疗和化疗:指南指出,放疗和化疗可作为手术的辅助治疗手段,降 低复发风险。对于晚期或复发患者,可考虑放疗或化疗。
(3)靶向治疗:指南提到,帕博西尼等靶向药物可用于治疗复发性子宫内 膜癌,提高患者生存率。
基本内容
本次演示将对欧洲肿瘤内科学会(ESMO)发布的《子宫内膜癌临床实践指南》 进行解读。该指南旨在为子宫内膜癌的诊断、治疗和随访提供权威建议,以改善 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
一、背景
子宫内膜癌是女性生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逐年上升。临床实 践指南的制定对于规范诊疗流程、提高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ESMO作为欧洲领 先的肿瘤学术组织,其发布的临床实践指南被广泛认可为子宫内膜癌诊疗的权威 参考。
总之,欧洲肿瘤内科协会针对子宫内膜癌的诊断、治疗和随访所制定的临床 实践指南,为临床医生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正确的诊断、治疗和随访不仅有 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提高其生活质量,还能够为临床医生提供科学的指导,推 动子宫内膜癌诊疗水平的不断提高。

2024ESMO肺癌免疫治疗研究进展

2024ESMO肺癌免疫治疗研究进展

2024ESMO肺癌免疫治疗研究进展2024年欧洲肿瘤学会大会(ESMO)上,有很多关于肺癌免疫治疗的研究进展。

免疫治疗是指通过激活患者自身免疫系统,来攻击和杀死肿瘤细胞的一种治疗方法。

下面将介绍几项在该会议上获得关注的最新研究成果。

首先,一项名为“CHECKMATE-026”的研究探讨了PD-1抑制剂Nivolumab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治疗中的疗效。

该研究是一项III期随机试验,比较了Nivolumab和标准化疗的疗效。

研究结果显示,与标准化疗相比,Nivolumab在无表达PD-L1的患者中的总生存期和进展生存期都显著延长。

这一研究结果表明,PD-1抑制剂在NSCLC治疗中具有潜在的疗效。

其次,另一项名为“KEYNOTE-024”的研究也是探讨PD-1抑制剂在NSCLC治疗中的疗效。

该研究比较了PD-1抑制剂Pembrolizumab和标准化疗的疗效。

研究结果显示,Pembrolizumab治疗组在无表达PD-L1的患者中的总生存期和进展生存期都显著延长。

这一研究结果进一步支持了PD-1抑制剂在NSCLC治疗中的潜在疗效。

此外,一项名为“MYSTIC”的研究是探讨PD-L1抑制剂Durvalumab和Tremelimumab的联合使用在NSCLC治疗中的疗效。

研究结果显示,Durvalumab和Tremelimumab的联合治疗在进展生存期方面显著优于仅使用化疗的患者。

这一研究结果表明,PD-L1和CTLA-4抑制剂的联合使用有望提高NSCLC患者的治疗效果。

此外,在该会议上还有一些其他的研究进展值得关注。

其中一项名为“OAK”的研究探讨了PD-L1抑制剂Atezolizumab在晚期NSCLC患者中的疗效。

研究结果显示,Atezolizumab治疗组在总生存期和进展生存期方面均优于化疗组。

这一研究结果进一步验证了PD-L1抑制剂在NSCLC治疗中的潜在疗效。

总结来说,2024年ESMO肺癌免疫治疗研究进展的研究结果显示,PD-1和PD-L1抑制剂在肺癌治疗中具有潜在的疗效。

肿瘤免疫治疗研究综述

肿瘤免疫治疗研究综述

肿瘤免疫治疗研究综述肿瘤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常常导致患者死亡。

治疗肿瘤的传统方法包括手术、放疗和化疗。

然而,这些方法有时会削弱患者的免疫系统,反而加重了疾病的发展。

因此,研究人员开始探索一种新的治疗方法——肿瘤免疫治疗。

免疫治疗的概念最早在19世纪末就出现了。

然而,由于缺乏关于免疫系统和免疫治疗的全面了解,一直无法开展系统的研究。

随着科技和医学的进步,免疫治疗逐渐走进人们的视野,并被证明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免疫治疗的理论基础是激活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通过加强免疫系统的功能抵抗肿瘤细胞。

这种治疗方法可以针对肿瘤的生长过程做出反应,并且适用于各种肿瘤类型——包括固体瘤、白血病和淋巴瘤等。

目前,市场上已有一些免疫治疗药物。

其中最著名的是美国默沙东制药公司的Keytruda和BMS公司的Opdivo。

这些药物主要阻断肿瘤细胞表面的PD-L1和PD-1,激活免疫系统对肿瘤进行攻击。

这些药物的使用已经在多种肿瘤类型的治疗中得到证实,并且已被证明是一种相对安全的治疗方法。

肿瘤免疫治疗的优点在于它具有持久的治疗效果。

一些病例显示,通过免疫治疗可以产生长期的肿瘤控制,甚至有可能实现肿瘤彻底治愈。

与化疗和放疗相比,免疫治疗的不良反应要少得多,且对患者的身体系统造成的影响更小。

然而,肿瘤免疫治疗依然存在一些挑战和不足。

首先,一些肿瘤的细胞表面没有PD-L1、PD-1,因而这些药物对这些肿瘤没有作用。

其次,一些患者可能会对这些药物产生免疫性反应,影响药物的治疗效果。

此外,免疫治疗的疗效难以预测,因人而异。

针对这些挑战和不足,研究人员正在不断探索新的肿瘤免疫治疗方法。

例如CAR-T细胞疗法。

CAR-T细胞疗法是一种核心技术是将T细胞与免疫受体设计成一个融合的蛋白,结合肿瘤特异性抗原,最终实现特异性识别肿瘤细胞并杀灭肿瘤的方法。

虽然这种方法仍处于研究阶段,但是已经取得了一些显著的疗效。

如美国FDA批准上市的Kymriah(卡美依)和Yescarta(耶斯卡达)等药物即是典型代表。

ESMO免疫治疗指南全解

ESMO免疫治疗指南全解

ESMO免疫治疗指南全解免疫治疗是肿瘤治疗中革命性的突破,目前已成功用于治疗多种实体瘤(黑色素瘤、非小细胞肺癌、泌尿系统肿瘤、消化系统肿瘤及经典霍奇金淋巴瘤等)。

随着应用人群的迅速增加,越来越多的不良反应被报道,其中一些不良反应与治疗后产生的免疫系统功能增强有关,但是,现阶段人们对于这种不良反应的认知仍存在诸多不足。

基于现有经验,欧洲临床肿瘤协会(ESMO)发表了《免疫治疗的毒性管理:ESMO诊断、治疗和随访临床实践指南》,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翻译小组进行了翻译。

本指南解读将以ESMO指南为基础,结合临床实践,详细阐述各不良反应的特点、临床管理路径及未来研究方向。

随着免疫治疗在肿瘤治疗中取得的成功,越来越多的患者已经在使用或即将可能使用该疗法。

免疫治疗因其毒性与传统化疗不同,带来了新的临床问题,也为肿瘤科医生带来了新的挑战——如何了解认识免疫治疗的毒性特点,从而更好地控制和处理免疫治疗带来的不良反应。

近期,欧洲临床肿瘤协会(ESMO)发表了《免疫治疗的毒性管理:ESMO诊断、治疗及随访临床实践指南》(以下简称该指南)。

在沈琳教授的指导下,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翻译小组对该指南进行了翻译,得到了广大肿瘤科医生的大力支持。

该指南提出的免疫相关毒性主要分为免疫相关皮肤毒性、内分泌疾病、肝脏毒性、胃肠道毒性、肺炎以及罕见的免疫相关毒性(神经系统毒性、心脏毒性、风湿免疫毒性、肾毒性、眼毒性)等。

各个章节分为发生率、诊断、处理措施三大部分。

最后总结出按照不同症状等级进行的分级处理步骤,对临床应用有明确的指导价值。

但是,目前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Pis)的临床应用时间有限,在我国尚未得到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的批准,多为临床研究用药。

本文将重点阐述临床中处理免疫相关不良反应时需要注意的事项,并指出该指南的不足之处。

希望随着使用经验的不断积累,在广泛交流的基础上,能够进一步深入研究毒性预测的标志物、预防方法等热点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R (1:1) N=305
(2年)
含铂双药化疗 (4-6周期) •
PDa
Pembrolizumab 200mg IV Q3W (2年)
含铂双药化疗方案选择 仅适用非鳞 培美曲塞500mg/m2 + 卡铂 AUC 5或6, NSCLC d1,q3w 可选择培美曲塞 培美曲塞500mg/m2 + 顺铂 75mg/m2 , 维持治疗 d1,q3w 紫杉醇200mg/m2 +卡铂 AUC 5或6,d1,q3w 吉西他滨1250mg/m2 d1、8+卡铂 AUC 5或6,d1,q3w 吉西他滨1250mg/m2 d1、8+顺铂75 mg/m2 ,d1,q3w
M Reck, et al. ESMO 2016 Abstract LBA8
KEYNOTE-024 研究设计:统计学假设
• 计划样本量:~300例 • 单侧 α=2.5%
– 预设两次中期分析及最终OS分析
• 第二次中期分析(IA2):首次PFS及中期OS
– ~175例PFS事件及110例OS事件
– 单侧α=2.0%(预设PFS HR 0.55,可信度97%) – 如证实pembro组的PFS优效性,则进一步做OS的优效性检验
LBA8 KEYNOTE-024:Pembrolizumab(Pembro) 对比含铂化疗(化疗)一线治疗PD-L1高表达 (TPS)≥50%晚期NSCLC
KEYNOTE-024: PEMBROLIZUMAB (PEMBRO) VS PLATINUM-BASED CHEMOTHERAPY (CHEMO) AS FIRST-LINE THERAPY FOR ADVANCED NSCLC WITH A PD-L1 TUMOR PROPORTION SCORE (TPS) ≥50%
• 15例正在进行 • 29例完成治疗 • 106例中止治疗 -69例疾病进展 -16例AE -9例死亡 -5例患者退出 -7例医生决定
10%
M Reck, et al. ESMO 2016 Abstract LBA8
患者基线特征
Pembro组 N=154 中位年龄(范围),年 男性,n(%) 东亚人群,n(%) ECOG PS 1, n(%) 鳞癌,n(%) 吸烟史,n(%) 吸烟 曾吸烟 不吸烟 34(22) 115(75) 5(3) 31(21) 101(67) 19(13) 64.5(33-90) 92(60) 21(14) 99(64) 29(19) 化疗组 N=151 66.0(38-85) 95(63) 19(13) 98(65) 27(18)
关键研究终点:
– 主要终点: PFS(基于RECIST v1.1,ICR)

– –
次要终点:
OS,ORR,安全性 探索性终点:DOR
a 交叉需满足:由设盲的IRC确定为PD,并符合所有安全性标准 M Reck, et al. ESMO 2016 Abstract LBA8
KEYNOTE-024 研究设计:评价系统
ECOG PS 组织学 吸烟状态
PD-L1 TPS 化疗方案
M Reck, et al. ESMO 2016 Abstract LBA8
PD-L1表达与Pembrolizumab
• KEYNOTE-001研究中,通过独立建模和模型验证,确定以 50%作为PD-L1 TPS边界值
• 已获FDA批准及CE认证的伴随诊断方式:PD-L1 IHC 22C3 pharmDx(Dako)
• Ib期研究KEYNOTE-001证实
– 在初治和经治NSCLC患者中(N=550)均观察到抗肿瘤活性,安全 性可控,且PD-L1表达与疗效相关1-3 – PD-L1 TPS≥50%的初治NSCLC患者(n=27)3 ,ORR达到58%, 24个月OS达到61%
TPS:肿瘤分数(细胞膜PD-L1染色的肿瘤细胞比例) M Reck, et al. ESMO 2016 Abstract LBA8
脑转移,n(%)
分层因素:东亚人群,ECOG PS,鳞癌
18(12)
10(7)
M Reck, et al. ESMO 2016 Abstract LBA8
KENOTE-024: PFS与OS
事件 中位 (N) (月) 100 80 PFS (%) 60 40 20 0 0 3 6 9 时间 (月) 100 80 OS (%) 60 40 20 0 0 3 6 9 12 时间 (月) 15 18 21 12 15 18 事件 中位 HR (N) (月) (95% Cl) Pembro (n=154) 70% 54% 化疗 (n=151) 44 64 NR P值 62% 50% Pembro (n=154) 化疗 (n=151) 48% 15% 73 10.3 HR (95% Cl) P值 0.50 116 6.0 (0.37-0.68) <0.001
• 二线
– LBA44:OAK,Atezolizumab – LAB45:SUNRISE, Bavituximab
• 早期肺癌及SCLC
– LBA41:Nivolumab新辅助治疗 – 1425PD:Atezolizumab治疗ES-SCLC的Ia期研究
• 安全性
– 1077P:免疫相关不良反应的荟萃分析
• ITT人群中23%(35/154)的患者 接受后续的治疗 • 排除正在接受治疗患者44%的 患者(35/80)接受后续的治疗 • 33/35接受含铂方案治疗
• 66例在研究中交叉只pembro组 + • 9例接受额外抗PD-1治疗 • ITT人群中的50%(75/151) • 排除正在接受治疗患者的54% (75/136)
305例患者 随机分配a Pembrolizumab • 154例接受分配 • 154例接受治疗
500个TPS≥50% (30%)
1153个TPS<50%
化疗 • 151例接受分配 • 150例b接受治疗
48%
• 74例正在进行 • 80例终止 -51例疾病进展 -17例AE -6例死亡 -4例患者退出 -1例医生决定 -1例完全缓解
M Reck, et al. ESMO 2016 Abstract LBA8
0.50(0.37-0.68) 0.61(0.40-0.92) 0.45(0.29-0.70) 0.39(0.26-0.58) 0.75(0.46-1.21) 0.35(0.14-0.91) 0.52(0.38-0.72) 0.45(0.26-0.77) 0.51(0.35-0.73) 0.35(0.17-0.71) 0.55(0.39-0.76) 0.68(0.36-1.31) 0.47(0.33-0.67) 0.90(0.11-7.59) 0.48(0.29-0.80) 0.53(0.39-0.78) 0.63(0.44-0.91) 0.29(0.17-0.50) 10
多西他赛 (n=343):35%
0
0 5 10 15 20 25 时间 (月)
TPS=肿瘤比例评分 (肿瘤细胞膜PD-L1染色的患者比例)
0
时间 (月)
转载自The Lancet,Vol.387,Herbst RS et al,Pembrolizumab versus docetaxel for previous treated,PD-L1positive,advanced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KEYNOTE:010):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pp 1540-1550,版权所 有2016,经Elsevier允许
80% 72%
0.60 0.005 (0.41-0.89) NR
由于pembrolizumab疗效优越 DMC建议停止该研究
M Reck, et al. ESMO 2016 Abstract LBA8
ORR
Δ17%
60 45% 50
P = 0.0011
ORR, % (95%CI)40 来自0n=6 n = 63
阴性
M Reck, et al. ESMO 2016 Abstract LBA8
KEYNOTE-024 研究设计
16个国家,142个中心
主要入组标准
• • • • • •
• – – – – –
Pembrolizumab 200mg IV Q3W
初治IV期NSCLC PD-L1 TPS≥50% ECOG PS 0-1 EGFR突变/ALK基因重排阴 性 无未经治的脑转移 无需要系统治疗的自身免疫 性疾病
PD-L1 TPS≥50%
100 80 OS (%) 60 40 20 HR 0.54 (95%CI 0.38-0.77) HR 0.50 (95%CI 0.36-0.70) 0 5 10 15 20 25 12个月
Pembro 2mg/kg (n=139):53% Pembro 10mg/kg (n=151):58% 多西他赛 (n=152):38%
2016 ESMO肺癌免疫治疗研究进展
2016ESMO肺癌免疫治疗研究进展
• 一线
– LBA8:KEYNOTE-024,Pembrolizumab一线单药治疗PD-L1高表达晚期NSCLC – LBA46:KEYNOTE-021G,Pembrolizumab一线联合 – LBA7:CheckMate 026,Nivolumab单药一线治疗晚期NSCLC
• IA2的数据截至日期:2016年5月9日
– 189例PFS事件及108例OS事件 – 中位随访时间11.2个月(6.3-9.7)
M Reck, et al. ESMO 2016 Abstract LBA8
患者流
PD-L1筛查
1934例患者进入筛查 1729个样本提交进行PD-L1检测 1653个样本可评估PD-L1
• 疗效评估
– PD-L1表达检测:细针或切除活检标本,或切除组织;中心实验室; 采用PD-L1 IHC22C3 pharmDx(Dako)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