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

【精选】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
【精选】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

精心整理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

《小数乘法》教学设计

备课成员:王燕飞杨志会彭群李娇

备课组长:王燕飞

执笔人:王燕飞

执教人:

单元教材简析

一、教材内容说明: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小数乘整数、小数乘小数、积的近似数、

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

??上述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整数的四则运算、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以及小数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由于小数和整数都是按照十进位制位值原则书写的,所以小数乘法的竖式形式,乘的顺序、积的对位与

进位都可仿照整数乘法的相应规则进行,只要解决好小数点的处理问题就行了。鉴于此,本单元的编排十分注意加强与整数乘法的联系,

以便引导学生将整数乘法的经验迁移到小数乘法中来。

二、教学目标

1.让学生自主探索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笔算,并能对

其中的算理做出合理的解释。

2.使学生会用“四舍五入”法截取积是小数的近似值。

3.使学生理解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同样适用,并会运用这些

定律进行关于小数乘法的简便运算,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感。

4.使学生体会小数乘法是解决生产、生活中实际问题的重要工具。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和简便计算。

教学难点:掌握确定小数乘法中积的小数点位置,并会用小数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时间:6课时

第一课时

一、授课课题:小数乘整数

二、教学内容及说明

内容:教材第2、3页的例1、例2。

说明:本课时学生将通过“买风筝,放风筝”情境,接触到小数乘整数。学生是在学习了小数加法和“元、角”之间的进率的基础

上,来解决这部分知识,然后通过例1的计算经验,自主计算

例2,因此本课时重点为:理解并掌握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三、教学目标及说明:

根据课程标准中“会进行简单的小数计算,会解决有关的简单的实际问题。”制定出以下教学目标:

1、理解并掌握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会正确地进行笔算。

2、会正确地计算和描述小数乘整数的过程,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说明:“正确描述小数乘整数的过程”就是引导学生对35角×3进行重点分析、说理,然后教师帮助学生用简洁的话总结、概括:

先把3.5元转化为35角→再计算35角×3→最后将结果105

角换成10.5元。

四、教学问题及说明:

学生通过对题意的理解,可以很快列出算式。学生可能不会计算“3.5×3”,解决的办法是利用学生已经掌握的小数加法、整数乘法

或其他方法来的经验,放手让学生用自己方法独立求出3个鸟风筝的钱数,并能描述给大家听。所以能描述小数乘整数的计算过程为本课

难点。

五、教学时间:一课时

六、教学流程

情景导入——合作学习——精讲点拨——回顾拓展

(一)情景导入

出示例1主题图

问题1:大家喜欢放风筝吗?有三个小朋友也想去放风筝,从图中你读出了哪些信息?

设计意图:利用情境图吸引学生注意力。

师生活动:组织学生观察图画,并交流自己的发现,然后指名回答。

师板书例1信息(每个风筝 3.5元,买3个多少钱?)

学习例1、2

问题2:齐读例1,你有什么解决办法?

设计意图:放手让学生独立思考、尝试解答。

师生活动:组织学生汇报,根据学生的叙述板书不同的方法。

1、3.5+3.5+3.5=10.5元

2、3.5元=3元5角

3元×3=9元5角×3=15角9元+15角=10.5元

3、3.5×3=10.5元

问题3:(重点研究第三种算法及算理)怎样计算 3.5×3的?

设计意图:初步理解算理。

师生活动:师生共同探讨发现:

把3.5元看作35角

3.5元扩大10倍35角

×3×3

10.5元105角

缩小10倍

105角就等于10.5元

问题4:买5个要多少元呢?会用这种方法算吗?

设计意图:进一步让学生理解算理。

师生活动:放手让学生自主计算,并尝试对过程作出合理的解释。(二)合作学习

问题5:如果因数不是钱数,大家还会算吗?板书:例20.72×5

设计意图:巩固算理。

师生活动:生试算,指名板演,小组讨论计算过程。

小组合作要求:以4人为一组,小组长安排合作要求

小组讨论问题:计算时先怎样乘?积怎样处理?末尾的0如何处理?

(三)精讲点拨

引导学生归纳用竖式计算的要点

师生活动:帮助学生得出:先把被乘数0.72扩大100倍变成72,被乘数0.72扩大了100倍,积也随着扩大了100倍,要求原来的积,就把乘出来的积360再缩小100倍。(提示:小数末尾的0可以去掉) 注意:如果积的末尾有0,要先点上积的小数点,再把小数末尾的“0”去掉。

(四)巩固拓展

1.基础练习:课本第2页的做一做。

2.巩固练习:

0.8×6=0.5×0.3=4.5×8=

3、能力提升:

(1)12个35.07元是多少元????2.39的8倍是多少?

(2)8个1.25是多少??????0.04的25倍是多少?

七、板书设计:

例1每个风筝 3.5元,买3个多少钱?例20.72×5

把3.5元看作35角

3.5元扩大10倍35角(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3×3

10.5元105角

缩小10倍

105角就等于10.5元

八、教学反思:

学案设计

一.课前预习

1、预习内容:教材

2、3页的例1、2。

2、思考问题:例1,你有什么解决办法?

3、小组合作要求:以6人为一组,小组长安排合作要求

小组讨论问题:计算时先怎样乘?积怎样处理?末尾的0如何处理?

二.目标检测

1.基础练习:课本第2页的做一做。

2.巩固练习:

0.8×6=0.5×0.3=4.5×8=

3、能力提升:

(1)12个35.07元是多少元????2.39的8倍是多少?

(2)8个1.25是多少??????0.04的25倍是多少?

配餐作业

1、数学课本练习一第2题

2、数学课本练习一第3题,第4题

第二课时

一、授课课题:小数乘小数

二、教学内容及说明

内容:教材第5~6页的例3、例4和做一做。

说明:本课时学生将通过宣传栏刷油漆活动,接触到小数乘小数的学习。学生是在学习了小数乘整数的基础上,利用例2中的计算

经验,再一次用转化的方法把小数乘法转化为整数乘法来计

算,使学生又一次体验成功的快乐。因此本课时重点为:理解

并掌握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

三、教学目标及说明:

根据课程标准中“会进行简单的小数计算,会解决有关的简单的实际问题。”制定出以下教学目标:

目标1、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使学生掌握在确定积的小数位时,位数不够的,要在前面用0补足。

2、比较正确地计算小数乘法,提高计算能力。

说明:“正确地计算小数乘法”就是给足学生时间,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自主尝试计算 2.4×0.8,引导学生有序地小结小数乘

法的计算方法,加深记忆。

四、教学问题及说明:

学生可能会在“乘得的积的小数位数不够,怎么点小数点”过程

中遇到困难,帮助学生突破这一难点时,应提醒学生注意:①要数清

楚两个因素中小数的位数,弄清楚应补上几个0。②确定积的小数点位置时,应先点上小数点,然后再把小数末尾的0划掉。因此,怎样

给乘得的积点上小数点为本课时难点。

五、教学时间(一课时)

六、教学流程设计

创设情境,揭示新知——自主学习,初步质疑——合作交流,解疑辨析——优化训练,巩固拓展——+1回顾小结,一作一思

七、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新知(五分钟)

1、提问引入(出示例1主题图)

问题1:需要给一个长 2.4m、宽0.8m的长方形的宣传栏刷油漆,每平方米要用0.9kg,你能帮忙算算需要多少千克油漆吗?怎么列式?(板书:2.4×0.8)

设计意图:利用问题,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离不开小数乘法。

师生活动:组织学生复习长、宽、面积的关系,从而列出算式,师板书:2.4×0.8

(二)自主学习,初步置疑(8分钟)

学习例3、例4

问题2:两个因数都是小数,怎么计算?

设计意图:引起认知冲突,促成学生用小数乘整数的计算经验解决问题。

师生活动:组织学生讨论,有困难时,注意帮助个别学生,最后根据学生的叙述板书:

2.4扩大10倍24

×0.8扩大10倍×8

1192

1.92缩小它的

100

问题3:1.2×0.8,刚才是怎样进行计算的?

设计意图:探究小数乘小数的算理

师生活动:引导学生得出:先把被乘数 1.2扩大10倍变成12,积就扩大10倍;再把乘数0.8扩大10倍变成8,积就又扩大10倍,这时的积就扩大了10×10=100倍。要求原来的积,就把乘出来的积96再缩小100倍。

(三)合作交流,解疑辨析(15分钟)

问题4:观察一下,例3中因数与积的小数位数有什么关系?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找出因数和积的小数位数关系,为例4做好准备。师生活动:师生共同努力得出:因数的位数和等于积的小数位数。

小组合作要求:以6人为一组,小组长安排合作要求

小组讨论问题:小数乘法是怎样计算的?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按一定逻辑进行计算。

师生活动:组织学生在小组中议一议,然后汇报:

先按整数乘法算出积--->再给积点上小数点(根据积和因数中小数位数的关系)--->积的小数位数不够,应在前面用0补足。

问题6:利用上面的结论来验证第4页做一做,看你们的结论正确吗?设计意图:通过实际例子验证的理论,学生掌握得更牢固。

师生活动:生独立验证。

(四)优化训练,巩固拓展(10分钟)

1.基础练习:课本第4页的做一做;

2.巩固练习:

0.9×50=?????3.6×0.1=????7.5×0.8=

3、能力提升:

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19.5米,它的周长多少米?

+1:回顾小结,一做一思

1、谈一谈:通过今天学习了小数乘小数,你能说说小数乘小数的

竖式计算要点吗?

2、作业:同步指导有关练习

3、反思:

八、板书设计:

例1、

2.4扩大10倍24

×0.8扩大10倍×8

1192

1.92缩小它的

100

例2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算式)

学案设计

一.课前预习

1、预习内容:教材5、6页的例3、4。

2、思考问题:两个因数都是小数,怎么计算?

3、小组合作要求:以6人为一组,小组长安排合作要求

小组讨论问题:小数乘法是怎样计算的?

二.目标检测

1.基础练习:课本第5页的做一做;

2.巩固练习:

0.9×50=?????3.6×0.1=????7.5×0.8=

3、能力提升:

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19.5米,它的周长多少米?

配餐作业

1.数学课本练习二第6题。

2.数学课本练习二第7题,第8题。

第三课时

一、授课课题:倍数是小数的实际问题

二、教学内容及说明:

内容:教材第7页例5。

说明:本课时通过创设学生喜欢的童话故事,以图文并茂的方式让学生学习到倍数是小数的知识,这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速度、

时间、路程”三者之间关系的基础上进行的学习。理解用小数

表示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为本课时重点。

三、教学目标及说明:

根据课标对本学段学生要求“会解决小数的简单实际问题”制定本课

时教学目标。

目标:1、理解用小数表示两个数量间的关系,会正确解答倍数是小数的实际问题。

2、掌握小数乘法的验算方法,会验算小数乘法的计算。

说明:“理解用小数表示两个数量间的关系,会正确解答倍数是小数的实际问题。”就是要先让学生自己读题,再用自己的话表述

题意,着重请学生说一说“ 1.3倍”的含义。

四、教学问题及说明:

学生可能在解决实际问题中遇到困难,原因是他们在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判断的能力有限。解决的办法是:

按照自己的思路来解决问题,再用已掌握的验算知识对结果

进行验算,从而提高解决问题的正确率。因此,正确解决实

际问题为本课时难点。

五、教学时间(一课时)

六、教学流程:

创设情境,揭示新知——自主学习,初步质疑——合作交流,解疑辨析——优化训练,巩固拓展——+1回顾小结,一作一思

七、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新知(5分钟)

复习准备:

口算:

0.9×67×0.081.87×00.24×21.4×0.3

0.12×61.6×54×0.2560×0.5

学生写结果,集体订正。说一说计算方法。

这节课我们请来鸵鸟和非洲野狗来做客,看看他们的速度有多快!(出示情境图)

(二)自主学习,初步置疑(8分钟)

问题1:观察情境图,默读题目,你得到了哪些信息?

设计意图:尽可能创设让学生表述的空间。

师生活动:指名回答,力求表达清楚、完整。

(三)合作交流,解疑辨析(15分钟)

问题2:你能找出题目里面的关键词吗?怎样根据关键词列式?

设计意图:引导导学生抓住重点,分析题意。

师生活动:学生分组讨论解题方法,解释含义,列出算式56×1.3 并计算结果。师揭示课题:倍数是小数的实际问题,生板书解题过程。小组合作要求:集体讨论,共同订正。

小组讨论问题:你能找出题目里面的关键词吗?怎样根据关键词列

式?你的计算正确吗?可以怎样验算?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验算结果。

师生活动:在学生自主验算的基础上,说出不同的验算方法,并组织学生对这些方法进行小结。

(四)优化训练,巩固拓展(10分钟)

1.基础练习:课本第7页的做一做。

2.巩固练习:

4.3×280.08×12524×0.5

25×0.1254.87×10028×1.5

3.能力提升:一间教室的宽是 6.5米,长是宽的 2.4倍,这个教室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1:回顾小结,一做一思(2分钟)

1、谈一谈:今天学习了倍数是小数的实际问题,怎样正确解决实

际问题?

2、作业:同步指导相关练习

3、反思:

八、板书设计:

倍数是小数的实际问题

例5、56×1.3=72.3

56

×1.3

168验算:

56

72.3

学案设计

一.课前预习

1、预习内容:教材7页的例5。

2、思考问题::你能找出题目里面的关键词吗?怎样根据关键词列式?

3、小组合作:

小组合作要求:集体讨论,共同订正。

小组讨论问题:你能找出题目里面的关键词吗?怎样根据关键词列

式?你的计算正确吗?可以怎样验算?

二.目标检测

1.基础练习:课本第7页的做一做。

2.巩固练习:

4.3×280.08×12524×0.5

25×0.1254.87×10028×1.5

3.能力提升:一间教室的宽是 6.5米,长是宽的 2.4倍,这个教室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配餐作业

1.数学同步练习第4页的第五题

2.数学同步练习第5页的第四题

第四课时

一、授课课题:积的近似数

二、教学内容及说明:

内容:教材11页的例6。

说明:本课时通过创设“狗帮助人们抓坏蛋”的情境,学生将学习到按要求用“四舍五入”法求计算结果的近似数。让学生体会求

积得近似数是生活、生产的需要。这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求一

个小数的近似数的方法的基础上进行的学习。因此,用“四舍

五入法”截取积是小数的近似值的一般方法为本课时重点。三、教学目标及说明:

根据课标对本学段学生要求“在解决具体问题的工程中,能选择合适的估算方法”制定本课时教学目标。

目标:使学生会根据需要,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求出积的近似值。

说明:“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求出积的近似值”

就是可组织学生做适当的练习,让他们回忆求一个小数的近

似数的方法,从而,为自主求积的近似数做好准备。

四、教学问题及说明:

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求出小数积后发现:不需要保留多位小数时,可能在正确根据需要求出积的近似数时会遇到困难。因此,

根据题目要求与实际需要,用“四舍五入法”截取积是小数的近似

值为本课时难点。

五、教学时间:一课时

六、教学流程

创设情境,揭示新知——自主学习,初步质疑——合作交流,解疑辨析——优化训练,巩固拓展——+1回顾小结,一作一思

七、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新知(5分钟)

1复习旧知

(1)用“四舍五入法”求出每个小数的近似数。(小黑板出示)

保留整数保留一位小

数保留两位小

2.095

4.307

1.8642

思考并回答:(根据学生的回答填空)

(a)怎样用“四舍五入法”将这些小数保留整数、一位小数或两位小数,取它们的近似值?

(b)按要求,它们的近似值各应是多少?

2、谈话导入

在实际应用中,小数乘法乘得的积往往不需要保留很多的小数位数,这时可以根据需要,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求出积的近似数。(板书课题:积的近似数)

(二)自主学习,初步置疑(8分钟)

问题1:你们知道什么动物的嗅觉最灵敏吗?那狗的嗅觉到底有多灵呢?

设计意图:为学习提供素材。

师生活动:指名回答,力求表达清楚、完整。

我们一起来看一组数据(出示例6)

问题2:齐读题目,你能找出已知和要求的条件,并列式吗?

设计意图:引导分析题意。

师生活动:学生按要求列出式子。师根据回答板书:0.049×45 (三)合作交流,解疑辨析(15分钟)

问题3:狗约有多少亿个嗅觉细胞呢?(强调“约”字的含义)

设计意图:使学生认识到生活中的小数并不一定都要知道它们的准确值。

师生活动:师生根据需要保留一定的小数位。师完成板书。

小组合作要求:全组共同参与讨论。

小组讨论问题:怎样取积的近似数?

问题4:如果题目中要求积的结果保留一位或两位小数,你该怎样取它的近似数?

设计意图:学生在交流互动中,自主掌握方法。

师生活动:指名回答,全体学生对他们的回答作出评价。

(四)优化训练,巩固拓展(10分钟)

1.基础练习:课本第11页的做一做;

2.巩固练习:

4.2×0.8=1.5×62=2.7×0.11=

3.能力提升:一箱蜜蜂每年可以酿蜜78.2千克,24箱蜜蜂每年可以酿蜜多少千克?(结果保留整数)。

+1:回顾小结,一做一思(2分钟)

1、谈一谈:今天学了求积的近似数的知识,怎样正确取积的近似

数?

2、作业:同步指导有关练习

3、反思:

八、板书设计:

积的近似数

例6、

学案设计

一.课前预习

1、预习内容;教材11页的例6。

2、思考问题:你们知道什么动物的嗅觉最灵敏吗?那狗的嗅觉到底有多灵呢?

3、小组合作:

小组合作要求:全组共同参与讨论。

小组讨论问题:怎样取积德近似值?

二.目标检测

1.基础练习:课本第11页的做一做;

2.巩固练习:

4.2×0.8=1.5×62=2.7×0.11=

3.能力提升:一箱蜜蜂每年可以酿蜜78.2千克,24箱蜜蜂每年可以酿蜜多少千克?(结果保留整数)。

配餐作业

1、数学同步练习第6页第1、2题。

2、数学同步练习第6页4、5、6题。

第五课时

一、授课课题: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乘法

二、教学内容及说明:

内容:教材12页的例7

说明:本课时学生将通过结合具体算式用归纳的方法类推出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小数乘法同样适用,同时应用乘法运算定律解决

小数的简便运算。因此,乘法运算定律中数(包括整数和小数)的适用范围为本课时重点。

三、教学目标及说明:

根据课标对本学段学生要求“探索和理解运算律,能应用运算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制定本课时教学目标。

目标:使学生理解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同样适用,并会运用乘法的运算定律进行一些小数的简便计算。

说明:“使学生理解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同样适用”,可以在教学前,可以复习一下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学生说出后最好

把这些定律写在或贴在黑板上。在学生明确这些数的范围都是

整数后,可以举出书上的例子,还可以让学生任意举一个例子,

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检测卷及答案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检测卷 一、填空题。 1.13.65扩大到原来的( )倍是1365;6.8缩小到原来的( )是0.068。 2.把8.25684保留整数约是( ),精确到千分位约是( )。 3.4.09×0.05的积有( )位小数,5.2×4.76的积有( )位小数。 4.根据13×28=364,写出下面各式的积。 1.3× 2.8=( ) 0.13×0.28=( ) 13×2.8=( ) 0.013×28=( ) 0.13×2.8=( ) 1.3×0.028=( ) 二、判断题。(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 0.03与0.04的积是0.12。( ) 2.一个小数的16.5倍一定大于这个小数。( ) 3. 53.78保留一位小数约是53.8。( ) 4.一个数乘小数,积一定小于这个数。( ) 三、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两个数相乘,一个因数扩大到它的100倍,另一个因数缩小到它的,则积( )。 A.扩大到它的10倍 B.扩大到它的100倍 C.扩大到它的1000倍 D.不变 2.下面各算式中,得数小于0.85的是( )。 A.0.85×1.01 B.0.85×0.99 C.0.85×1 D.0.85×2 3.4.8×37+4.8×63=4.8×(37+63)是应用了( )。 A.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B.乘法分配律 C.乘法交换律 D.乘法结合律 四、在○里填上“>”“<”或“=”。 57×0.9○57×0.7 6.3×1.01○6.3 2.3×0○1 0.58×5.5○5.5×2 0.23×1○0.23 0.23×1.1○2.3×0.11 五、计算题。 1.直接写出得数。 0.6×0.8= 3×0.9= 2.5×0.4= 3.6×0.4=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测试卷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测试卷 姓名班级学号得分 一、口算。(另卷共6分) 二、填空题。(第7题4分,其余每空0.5分,共13分) 1、求4个0.7是多少,加法算式是( ),乘法算式是( ),用( )计算比较简单。 2、的积是()位小数,如果2.35扩大10倍,要使积不变,必须把0.5改为()。 3、4.032 0.8的积是()位小数, 的积是()位小数。 4、由7个1,9个0.1和5个0.01组成的数是(),将它精确到十分位是()。 5、把 3.964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三位,这个小数就()倍。 6、在里填上”>:”,”<”或者”=”。 4.7 1.02 4.7 3.4 4 3.4 2 7.6 12 76 1.2 0.48 0.9 0.48 0.25 1.01 0.25 75 0.13 0.13 7.5 7、根据,直接写出下面几个算式的积。(4分) 4.4 2.1=( ) 0.44 0.21=( ) 0.924=()×()92.4=( )×( ) 8、一个数是三位小数,将它四舍五入到百分位是3.32,这个数最大是(),最小是()。 三、判断题。(5分)

1、7.6乘一个小数,积一定小于7.6。() 2、小数点后面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3、整数乘法简便运算定律对于小数乘法同样适用。 () 4、0.7 0.7的积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位小数约是0.5。() 5、一个长方形的长和宽同时扩大到原来的10倍,这个长方形的面积就扩大到原来的10倍。() 四、计算题。(33分) 1、用竖式计算。(12分) 8 0.12= 1.9 3.5= 2.3 1.29= (验算) 0.401 0.3= 0.45 0.96= 0.17 0.71 2、下列各题怎样简便就怎样算。(前3题每题3分,其余每题2分,共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 一、认真思考,仔细填写。22分 1、把0.59扩大到它的10倍是(),把5.9缩小到它的是()。 2、根据32×18=576,填上合适的数。 3.2×18=()0.32×0.18=() ()×18=0.576()×()=5.76 3、把8.279保留一位小数约是(),精确到百分位约是()。 4、在下面的○里填上“﹥”“﹤”或“=”。 3.5×0.99○3.57.1×0.54○7.1×5.4 4.25×1.1○4.25 0.83×3.02○3.02 5、6.9×4.5+3.1×4.5=(____+____)×4.5 0.25×7.8×4=7.8×(___×____) 6、两个数的积是6.4,如果其中一个因数扩大到它的10倍,另一个因数扩大到它的100倍,积变成了()。 7、6个5.4是() 1.6的3.2倍是() 8.6的一半是()72的十分之三是() 8、一个两位数,将它四舍五入到十分位约是3.6,这个数最大是(),最小是()。 二、反复比较,慎重选择。10分 1、16×9.8的简便算法是()。 A.16×10-16×2 B.16×(10-2) C.16×(10-0.2) 2、一个数扩大到它的100倍后是50,这个数是()。

A.0.5 B.0.05 C.0.005 3、()的结果比第一个因数大。 A.5.4×0.9 B. 0.32×2 C.0.65×0 4、8.5小时就是8小时()分。 A.5 B.50 C.30 5、如果□×○=5.4,则(□×2)×(○÷2)=( )。 A.5.4 B.21.6 C.10.8 三、判断题。6分 ()1、两个小数的积一定是小数。 ()2、一个大于0的数的1.2倍一定比这个数大。 ()3、8.6×0.7的积保留一位小数约是6.0. ()4、1.25×0.97的积大于0.97而小于1.25. ()5、8.4-1.4×0.2=7×0.2=1.4。 ()6、17.4×9+17.4=17.4×10=174 四、细心计算,认真检查。34分 1、直接写出得数。6分 0.8×0.5= 0.9×5= 8×0.06= 0.05×1.6= 0.75+0.4= 4.3+5.7= 0.27-0.2= 1.2-0.9= 100×0.7= 2.5×8= 1.06×7= 0.01×7.2= 2、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18分 2.3×2.5×0.40.29×102 1.2×2.5+0.8×2.5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试卷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试卷 班别: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座号:_________得分:_______ 一、口算:(另卷)(6分) 二、知识万花筒(15分) (1)3.2+3.2+3.2+3.2+3.2改用乘法算式表示是(),这个乘法算式表示的意义是()。 (2)36×0.21积是()位小数,2.35×0.5积是()位小数, 0.25×1.04积是()位小数,150×3.2积是()位小数。(3)两个因数相乘的积是13.5,如果一个因数扩大10倍,另一个因数扩大10倍,积就扩大(),结果是()。 (4)在○里填上“>”“<”或“=” 4.32×0.98○4.32 6.09×2○6.09 34×0.35○0.35 14.8×7.5○7.5×14.8 6.3×7.04○7.04 18.9×1○1 756×0.9○756 1×0.94○1 4.25×1.1○4.25 (5)0.24×0.8=( ),得数保留两位小数约是()。 (6)一个长方形花坛,长是9.6米,宽是6.5米,它的面积是()平方米。 (7)一种茶叶每千克的售价是48.5元,买0.5千克要付()元,买 2.4千克要付()元。 (8)13.56×4+6×13.56可以用()律进行简算,0.25×3.5×4可以用()律进行简算。 (9)用1分钟可以做45题口算,李强的速度是她的1.4倍,李强每分钟可做()题口算。(10)把5.95改写成与它大小相等的三位小数是()。 三、我是小清官(5分) (1)0.2小时等于20分钟() (2)8.2×0.78 > 8.2 ( ) (3)6.9995用“四舍五入”法精确到百分位是7.00。( ) (4)5.03×3.05的积有四位小数。() (5)一个数乘0.01,等于将这个数缩小到它的百分之一。() 四、快乐选择A、B、C(5分)。 (1)3.491保留两位小数的近似值是() A、3.49 B、3.5 C、3.50 D、3.495 (2)下面的算式中,积等于10的是() A、12.5×0.8 B、1.25×0.8 C、2.4×5 D、2.5×0.4 (3)近似值 4.2是把一个小数保留一位小数时所得到的,下列各数中()不可能是这个小数。 A、4.2399 B、4.21 C、4.27 D、4.248 (4)下面各式中积最小的是() A、15×1 B、5×0.5 C、5×1.5 D、5×0.1 (5)4.8×37+4.8×63=4.8×(37+63)是应用了() A、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师 B、乘法分配律 C、乘法交换 D、加法交换律 五、我是神算手。 (1)在列竖式计算 0.36×0.15 1.45×0.12 0.86×1.4 (得数保留一位小数) 6.5×0.39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教案

“观察物体”是“图形与几何”领域的内容,数学《课程标准》在每一学段要求不同。第一学段是“能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简单物体的形状”。第二学段是“能辨认从不同方位看到的物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第三学段是“正式学习投影和三视图的知识”。本单元重在动手操作,教材设计了形式多样的观察和实践活动,为学生展开空间想象提供了平台;动手操作不能仅仅停留在“观察”的层面上,要让学生经历观察—猜想—推理—验证的过程,意在激发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本单元是观察物体(三),前面已经学习了观察物体(一)和观察物体(二),因此学生对于观察物体的知识有了一定的认识。前面所学的知识重点在于观察,而这一单元的知识侧重于动手操作,只有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学生才能真正经历观察—猜想—推理—验证的过程,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思维能力才能得以锻炼,空间观念才能得到发展。 1. 准备好必要的教具和学具。 由于本单元有大量的观察和拼搭等活动,所以除教具外,最好每个学生都准备一套相应的学具。可以结合实际,指导学生自制学具。 2. 注意让学生真正地、充分地进行活动和交流。 只有在活动的过程中,学生才能真正经历观察—猜想—推理—验证的过程,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思维能力才能得以锻炼,空间观念才能得到发展。因此,教师要切实组织好学生的课堂活动,要让所有的学生都真正地、实实在在地进行观察和操作。 1. 要选择学生熟悉的、便于组织活动的教学素材。 2. 要提供学生足够的自主探索知识的活动空间和机会。由于学生的抽象思维水平还不够,这就需要借助于直观的活动进行自由探索,亲身实践。 3. 要给学生创造合作与交流的氛围。 观察物体(三)2课时 从某个角度观察多个物体 教材第2页的内容及练习一第1、第2题。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及答案1 一、填空题。 1.13.65扩大到原来的()倍是1365;6.8缩小到原来的()是0.068。 2.把8.25684保留整数约是(),精确到千分位约是()。 3.4.09×0.05的积有()位小数,5.2×4.76的积有()位小数。 4.根据13×28=364,写出下面各式的积。 1.3× 2.8=() 0.13×0.28=() 13×2.8=() 0.013×28=() 0.13×2.8=() 1.3×0.028=() 二、判断题。(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 0.03与0.04的积是0.12。 () 2.一个小数的16.5倍一定大于这个小数。 () 3. 53.78保留一位小数约是53.8。 () 4.一个数乘小数,积一定小于这个数。 () 三、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两个数相乘,一个因数扩大到它的100倍,另一个因数缩小到它的,则积()。 A.扩大到它的10倍 B.扩大到它的100倍 C.扩大到它的1000倍 D.不变 2.下面各算式中,得数小于0.85的是()。 A.0.85×1.01 B.0.85×0.99 C.0.85×1 D.0.85×2 3.4.8×37+4.8×63=4.8×(37+63)是应用了()。 A.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B.乘法分配律 C.乘法交换律 D.乘法结合律 四、在○里填上“>”“<”或“=”。 57×0.9○57×0.7 6.3×1.01○6.3 2.3×0○10.58×5.5○5.5×2 0.23×1○0.230.23×1.1○2.3×0.11 五、计算题。 1.直接写出得数。 0.6×0.8=3×0.9= 2.5×0.4= 3.6×0.4= 12.5×8= 50×0.04= 80×0.3= 1.1×9= 2.列竖式计算。 1.45×0.12= 3.08×0.28=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测试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测试 一、填空题。 1、求4个0.7是多少,加法算式是( ),乘法算式是( ),用( )计算比较简单。 2、4.032 0.8的积是()位小数,的积是()位小数。 3由7个1,9个0.1和5个0.01组成的数是(),将它精确到十分位是()。 4、把3.964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三位,这个小数就()倍。 5、根据4.4X 2.1=0.924 ,直接写出下面几个算式的积。(4分) 4.4×2.1=( ) 0.44 ×0.21=( ) 0.924=()×()92.4=( )×( ) 6、一个数是三位小数,将它四舍五入到百分位是3.32,这个数最大是(),最小是()。 7、根据乘法的运算定律填空。 8.12×0.5=□×□12.5×8.7×0.8=(□×□)×□ (2.5+0.6)×4=□×□+□×□ 4.1×1.5+5.9×1.5=(□+□)×□ 8、在○里填上>、<或= 924×0.6○924 1×0.44○0.44 7.3×1.8○7.3 9、两个因数的积是8.45。如果两个因数同时扩大10倍,则积是() 10 6.23×4.2(得数保留两位小数)是() 二、判断题。 1、7.6乘一个小数,积一定小于7.6。() 2、小数点后面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3、0.7 0.7的积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位小数约是0.5。() 4、一个长方形的长和宽同时扩大到原来的10倍,这个长方形的面积就扩大到原来的10倍。() 5、1.25×(0.8+1) = 1.25×0.8+1 () 三、用心选一选。(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0.25的12倍是()A、0.03 B、0.3 C、3 2、一个数乘0.01,也就是把这个数缩小到它的()。A、1/100 B、1/10 C、10倍 3、0.7×0.2与7×0.02的积()。A、相等B、不相等C、无法判断 4、0.065×45=2.925,如果得数保留一位小数,是()。A、3.0 B2.9 C、2. 四、细心算一算。 1、用竖式计算。 4.2×0.8= 1.5×6200= 2.7×0.101= 2、用简便方法计算。 3.45×102 0.47×0.5×0.8 0.46×1.9+0.54×1.9 3、计算下面各题。 6.54×1.2-1.87 3.17+0.4×1.6 0.26×0.85+0.15 六、应用题。 ㈠只列式不计算。 1、先把题目补充完整,使它成为乘加应用题,再列式,不计算。 五年级有学生120人,六年级人数是五年级的1.5倍,?列式: 2、先把题目补充完整,使它成为乘减应用题,再列式,不计算。 五年级有学生120人,六年级人数是五年级的1.5倍,?列式: ㈡解决问题。 1、学校美术室的宽是5.4倍,长是宽的1.2倍。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2、一只梅花鹿高1.46米,一只长颈鹿的高度是梅花鹿的3.5倍。 ⑴长颈鹿有多高?⑵梅花鹿比长颈鹿矮多少米? 3、王老师从家骑车到学校要用0.25小时,每小时行驶18千米,家离学校有多远?如果他改为步行,每小时走5千米,用0.9小时能到学校吗? 4城市的出租车在3公里以内收费10元,超过3公里后,每公里加收1.60元。李师傅乘坐了14公里,要花多少钱?

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试卷

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试卷 一.计算:(38分)班级姓名号数等级1.口算:(8分) 0.16×5 ﹦ 1.78+2.2 = 1.2×0.5-0.4 = 0.7÷0.01 = 2.5×0.4 = 1.25×8÷1.25 = 6.6÷0.66 = 4÷0.8 = 5.37×0+4.63 = 9.6÷0.6 = 12-3.97= 1.6+2.4×0.3 = 2.列竖式计算:(9分) 3.7×0.016 53×2.07 1.55÷3.9 16.9÷0.13 (保留两位小数)(用乘法验算) 3.求未知数X:(6分) 1.6×X=3.28 X÷0.18 =8.45 1.26÷ X =28 4.简便计算:(15分) 2.37×6.3+2.37× 3.7 2.5×1.25×0.32 4.4×25 2.64÷5÷0.2 3.8×10.1

二.填空:(第1题至第6题每个空格一分,第7题2分,第8题4分,共25分) 1. 0.98÷0.7 =()÷7 2.3÷0.15 =()÷15 2. 0.78×5 这个算式表示: 5×0.78 这个算式表示: 5.34÷2.1 这个算式表示: 3. 3千克250克 =()千克 0.75时 =()分 1小时15分 =()分 2.35平方米 =()平方米()平方分米4. 7.383838……的简便写法记作(),它的循环节是(),它是()循环小数。 5. 5.9042保留整数约是(),精确到十分位约是(),保留两位小数约是()。6.在()里填上“=”、“>”或“﹤”。 5.24×0.99()5.24 10.65÷0.22()10.65 1÷0.125()0.125×1 4.39×10()4.39÷0.1 7.把下面各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并用“﹤”连接起来 1.426 1.426 1.426 1.426 8.下面是某班级购书的发票,请你把空格填满 三.选择题:(6分) 1.两个因数都是0.7,写成算式是() ① 0.7×2 ② 0.7×0.7 ③0.7+0.7 2.与0.3×1.21的积相等的式子是()。 ①3×1.21 ②12.1×0.03 ③ 0.03×0.121 ④ 3×0.121 3.下列小数是无限小数的是()。 ①3.912 ②2.141414 ③7.501…… 4.两数相除,当除不尽时,如果商用循环小数表示,那么要用()。 ①大于号②等号③小于号 5.大于0.5而且小于0.6的数有()个。 ① 0 ② 1 ③ 2 ④无数 6. 0.25除以0.15,当除到商1.6时,余数是()。 ① 10 ② 1 ③ 0.1 ④ 0.01

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一二单元测试卷 姓名:成绩: 一、填空题。 1.13.65扩大到原来的( )倍是1365;6.8缩小到原来的( )是 0.068。 2.把8.25684保留整数约是( ),精确到千分位约是( )。 3.4.09×0.05的积有( )位小数,5.2×4.76的积有( )位小 数。 4.根据13×28=364,写出下面各式的积。 1.3× 2.8=( ) 0.13×0.28=( ) 13×2.8=( ) 0.013×28=( ) 0.13×2.8=( ) 1.3×0.028=( ) 二、判断题。(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 0.03与0.04的积是0.12。( ) 2.一个小数的16.5倍一定大于这个小数。( ) 3. 53.78保留一位小数约是53.8。 ( ) 4.一个数乘小数,积一定小于这个数。( ) 三、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两个数相乘,一个因数扩大到它的100倍,另一个因数缩小到它的100倍,则积( )。 A.扩大到它的10倍 B.扩大到它的100倍 C.扩大到它的1000倍 D.不变 2.下面各算式中,得数小于0.85的是( )。 A.0.85×1.01 B.0.85×0.99 C.0.85×1 D.0.85×2 3.4.8×37+4.8×63=4.8×(37+63)是应用了( )。 A.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B.乘法分配律 C.乘法交换律 D.乘法结合律 四、在○里填上“>”“<”或“=”。 57×0.9○57×0.7 6.3×1.01○6.3 2.3×0○1 0.58×5.5○5.5×2 0.23×1○0.23 0.23×1.1○2.3×0.11 五、计算题。 1.直接写出得数。 0.6×0.8= 3×0.9= 2.5×0.4= 3.6×0.4= 12.5×8= 50×0.04= 80× 0.3= 1.1×9= 2.列竖式计算。 1.45×0.12= 3.08×0.28= 13.5×26.7= 3.15×0.35=

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整理

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整理 二、倍数与因数 、如果a×b=c(a,b,c都是非0自然数),则a和b都是c的因数,c是a和b的倍数,例:3×4=12,3和4都是12的因数,12是3和4的倍数;如果a×a=c,则a是c的因数,c是a的倍数,例:3×3=9,3是9的因数,9是3的倍数。 2、找因数的方法:找因数就是找所有能乘得这个数的乘数,从1开始一对一对地找,看哪两个自然数的积是这个数,直到两个乘数逐渐接近,没有其它乘数能得到这个积为止。(一个数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 3、找倍数的方法:用这个数分别乘1,2,3,4……,所得的积就是倍数。(一个数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 三、2,3,5的倍数特征 、2的倍数特征:个位上是0,2,4,6,8的数是2的倍数(能被2整除的数,是2的倍数)。 2、奇数和偶数:能被2整除的数是偶数,不能被2整除的数是奇数。(0是最小的偶数,1是最小的奇数) 3、5的倍数特征:个位上是0或5的数是5的倍数。 4、2和5公倍数的特征:个位上是0的数是2和5共同的倍数。

5、3的倍数特征:各个数位上的数字之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6、既是2和5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的数:先满足个位上是0,再满足各个数位上的数字之和是3的倍数。例:690,30,660,780,1110…… 7、性质:一个数的倍数的倍数,依然是这个数的倍数。例如:3和9,9的倍数都是3的倍数;4和8,8的倍数都是4的倍数。 四、质数和合数 、质数:一个数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个数叫作质数。(质数只有两个因数) 2、合数:一个数除了1和它本身以外还有其它因数,这个数叫作合数。(合数至少3个因数) 五、100以内的奇数,偶数,质数,合数 、奇数:1,3,5,7,9,11,13,15,17,19,21,23,25,27,29,31,33,35,37,39,41,43,45,47,49,51,53,55,57,59,61,63,65,67,69,71,73,75,77,79,81,83,85,87,89,91,93,95,97,99共50个奇数。 2、偶数:0,2,4,6,8,10,12,14,16,18,20,22,24,26,28,30,32,34,36,38,40,42,44,46,48,50,52,54,56,58,60,62,64,66,68,70,72,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讲解学习

学习资料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单元知识点 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计算小数加减法,要先把小数点对齐,然后按照整数加减法的法则进行计算。 第一单元《小数乘法》知识点 1、小数乘整数意义: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如:3.6×5表示5个3.6的和是多少 或者3.6的5倍是多少。 小数乘小数的意义:就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如:2.6×0.4就是求2.4的十分之四 是多少。8.5×3.4就是求8.5的3.4倍是多少。 2、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计算小数乘法时(注意要把末尾对齐),先按整数乘法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乘得积的小数位数不够时,要在前面用0补足,再点小数点;小数末尾有0的要去掉。 3、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大,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小。 4、小数四则运算顺序跟整数是一样的:即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的,再算括号外面的,如果括号里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没有括号的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同级运算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 5、积的近似数求积的近似数的方法:用“四舍五入”法求积的近似数。首先明确要 保留的小数位数;再看保留的小数位数下一位的数字,若大于或等于5向 前一位进一,若小于5舍去。求近似数时小数末尾的0不能去掉。 6、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若干倍(0除外)积也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 7、一个因数扩大若干倍(0除外),另一个印数缩小相同的倍数,积不变。 8、两个因数同时扩大或缩小时,积就扩大或缩小两个因数扩大或缩小的倍数的积。 9、一个因数扩大另一个因数缩小,积就扩大或缩小两个因数扩大或缩小的倍数的商 10、常见的量:1吨=1000千克1千克=1000克 1千米=1000米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1米=100厘米 1米=1000毫米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 1平方千米=100公顷1公顷=10000平方米 1时=60分1分=60秒 11、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对于小数乘法也适用,应用乘法运算定律可以使一些计算简便。 仅供学习与参考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知识点易错点汇总 图形的变换包括:、、。其中只是改变原图形位置的变换是、。 一、图形的平移 1、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和。 2、平移的三要素:原图形的位置、平移的方向、平移的距离。 平移的方向一般为:水平方向、垂直方向两种。 平移的距离:一般为几个单位长度(也即几个方格)。 3、平移是整个图形的移动,图形的每个关键点都需要按要求移动。 4、图形平移的步骤:(1)确定原图形位置、平移的方向、平移的距离。 (2)找出原图形的各关键点。 (3)根据题目要求将各个点依次平移。 (4)顺次连接平移后的各点,标明各点名称。 二、轴对称 1、一个图形沿着某一条直线折叠,如果直线的图形能够重合,就说这一个图形是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图形的。 2、轴对称图形一定有对称轴,而且至少有条对称轴,常见的例如:、、、、线段、角;有两条对称轴的常见图形有、;有三条对称轴的常见图形有; 正方形有条对称轴;五角星和正五边形有条对称轴;正六变形有条对称轴。 三、轴对称图形的画法1、轴对称图形的性质:(1)对称轴两边的图形一定完全相同 (2)对应点也关于对称轴对称 (3)对应点的连线垂直于对称轴 (4)对应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2、轴对称图形的画法:(1)根据题意确定已知图形以及对称轴位置 (2)找出已知图形的关键点 (3)一次过每个点作垂直于对称轴的虚线(根据性质3) (4)在对称轴另一侧确定各对应点位置(根据性质4) (5)标明各点对应名称,顺次连接各对应点得到轴对称图形。 四、确定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沿某条直线对折之后,两边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叠,这条直线就是图形的对称轴。 六、图形旋转的特点 1、旋转前后图形形状和大小都不变。 2、每组对应点与旋转中心的连线所成角的度数都等于旋转角度。 3、各对应点之间的距离也相等。 七、图形旋转的三要素 1、旋转中心:可以在已知图形上也可以在已知图形外。 2、旋转方向:顺时针和逆时针。 3、旋转角度:常见的有45°、90°180°等。 八、旋转图形的画法 1、确定旋转中心、旋转方向、旋转角度 2、找去原图形的各关键点 3、依次将各关键点与旋转中心连接(用虚线) 4、将各连线按要求旋转一定角度后,确定各虚线的长度,标出对应点。 5、将个对应点连接并标出名称。 五、轴对称和成轴对称 轴对称图形成轴对称 区别 只有一个图形有两个图形至少有一条对称轴只有一条对称轴 联系1.沿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 2.都有对称轴. 3.如果把一个轴对称图形沿对称轴分成两个图形,那么这两个图形成轴对称;如果把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看成一个图形,那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

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整理

数学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整理 五年级数学教案 ●二、倍数与因数 1、如果a×b=c(a,b,c都是非0自然数),则a和b都是c的因数,c是a和b 的倍数,例:3×4=12,3和4都是12的因数,12是3和4的倍数;如果a×a=c(两个a是相同的乘数),则a是c的因数,c是a的倍数,例:3×3=9, 3是9的因数,9是3的倍数。 2、找因数的方法:找因数就是找所有能乘得这个数的乘数,从1开始一对一对地找,看哪两个自然数的积是这个数,直到两个乘数逐渐接近,没有其它乘数能得到这个积为止。(一个数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 3、找倍数的方法:用这个数分别乘1,2,3,4……,所得的积就是倍数。(一个数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 ●三、2,3,5的倍数特征 1、2的倍数特征:个位上是0,2,4,6,8的数是2的倍数(能被2整除的数,是2的倍数)。 2、奇数和偶数:能被2整除的数是偶数,不能被2整除的数是奇数。(0是最小的偶数,1是最小的奇数) 3、5的倍数特征:个位上是0或5的数是5的倍数。 4、2和5公倍数的特征:个位上是0的数是2和5共同的倍数。 5、3的倍数特征:各个数位上的数字之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6、既是2和5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的数:先满足个位上是0,再满足各个数位上的数字之和是3的倍数。例:690,30,660,780,1110…… 7、性质:一个数的倍数的倍数,依然是这个数的倍数。例如:3和9,9的倍数都是3的倍数;4和8,8的倍数都是4的倍数。 ●四、质数和合数 1、质数:一个数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个数叫作质数。(质数只有两个因数) 2、合数:一个数除了1和它本身以外还有其它因数,这个数叫作合数。(合数至少3个因数) ●五、100以内的奇数,偶数,质数,合数 1、奇 数:1,3,5,7,9,11,13,15,17,19,21,23,25,27,29,31,33,35,37,39,41,43,45,47,4 9,51,53,55,57,59,61,63,65,67,69,71,73,75,77,79,81,83,85,87,89,91,93,95, 97,99共50个奇数。 2、偶 数:0,2,4,6,8,10,12,14,16,18,20,22,24,26,28,30,32,34,36,38,40,42,44,46,4 8,50,52,54,56,58,60,62,64,66,68,70,72,74,76,78,80,82,86,84,88,90,92,94, 96,98,100共51个偶数。 3、质 数:2,3,5,7,11,13,17,19,23,29,31,37,41,43,47,53,59,61,67,71,73,79,83,89, 97

最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第一单元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第一单元知识点归纳 知识点梳理: 一、小数乘整数(利用因数的变化引起积的变化规律来计算小数乘法) 意义——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如:1.5×3表示1.5的3倍是多少或3个1.5的和的简便运算. 知识点一: 1、计算小数加法先把小数点对齐,再把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 2、计算小数乘法末尾对齐,按整数乘法法则进行计算. 例题:求4个0.7是多少,加法算式是,乘法算式是 . 知识点二: 积中小数末尾有0的乘法. 先计算出小数乘整数的乘积后,积的小数末尾出现0 ,要再根据小数的性质去掉小数末尾的0.如:3.60 “0” 应划去 例题:王老师带领全班49名同学去看电影.个人票每张8元,40人以上可以购买团体票,每张便宜1.1元.王老师带了350元钱够吗? 知识点三: 如果乘得的积的小数位数不够要在前面用0补足,再点上小数点.如0.02×2=0.04 例题:竖式计算 23×0.036 0.036×14 25×0.03 知识点四: 计算整数因数末尾有0的小数乘法时,要把整数数位中不是0的最右侧数字与小数的末尾对齐. 例题:竖式计算 360×2.4 15.0×3.60 280×0.56 二、小数乘小数

意义——就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如:1.5×0.8就是求1.5的十分之八是多少.1.5×1.8就是求1.5的1.8倍是多少. 知识点一: 因数与积的小数位数的关系:因数中共有几位小数,积中就有几位小数. 例题:1、小凯做了几道题,忘记点了小数点,请你帮他点上小数点. 36×2.4=8 6 4 13×0.2 5=3 2 5 14.4×3.98=5 7 3 1 2. 2、8×0.2积是位小数,0.45×1.02积是位小数. 3、根据28×65=1820,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积. ①0.28×65=____ ②28×6.5= ③28×0.65=____ ④2.8×6.5=____ ⑤0.28×0.65= ⑥2.8×0.65=____ 知识点二: 小数乘法的一般计算方法: 先按整数乘法算出积,再给积点上小数点(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输出几位,点上小数点.)乘得的积的小数位数不够要在积的前面用0补足,再点小数点;没有特殊要求外,计算结果中,小数部分末尾的0要去掉,把小数化简. 例题:1、学校美术室的宽是5.4米,长是宽的1.2倍.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2、双休日,李叔叔开车去香山旅游,每小时行62.5千米,3.2小时可以到达.每升汽油可供汽车行驶6.8千米,汽车的油箱里有26升汽油.李叔叔中途需要加油吗? 知识点三: 小数乘法的验算方法 1、把因数的位置交换相乘 2、用计算器来验算 3、根据因数与积的小数位数检验 4、根据因数与积的大小关系检验 三、积的变化规律

五年级上数学第一单元教案

第一单元《小数的乘法》 单元教材分析: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小数乘、除法计算法则,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小数乘、除法笔算和简单的口算。 2、使学生会用“四舍五人法”截取积、商是小数的近似值。 3、使学生理解整数乘、除法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同样适用,并会运用这些定律进行一些小数的简便计算。 教学重点: 1.使学生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2.能正确地进行小数乘法的笔算和简单的口算,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3.能正确应用“四舍五入法”截取积是小数的近似值,并能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4.会应用所学的运算定律及其性质进行一些小数的简便计算。 教学难点: 在理解小数乘法的算理和算法的基础上,掌握确定小数乘法中积的小数点位置。 第一课时小数乘以整数 教学内容:例1和例2、“做一做”,练习—第1~4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及算理。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探索知识间的练习,渗透转化思想。 教学重点:小数乘以整数的算理及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确定小数乘以整数的积的小数点位置的方法。 教学用具:放大的复习题表格一张(投影)。 教学过程: 一、引入尝试: 孩子们喜欢放风筝吗?今天我就带领大家一块去买风筝。 1、小数乘以整数的意义及算理。 出示例1的图片,引导学生理解题意,得出: ⑴例1:风筝每个3.5元,买3个风筝多少元?(让学生独立试着算一算) (2)汇报结果:谁来汇报你的结果?你是怎样想的?(板书学生的汇报。) 用加法计算:3.5+3.5+3.5=10.5元 3.5元=3元5角 3元×3=9元 5角×3=15角 9元+15角=10.5元 用乘法计算:3.5×3=10.5元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第一单元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小数乘法》知识点总结 知识点梳理: 一、小数乘整数(利用因数的变化引起积的变化规律来计算小数乘法) 意义——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如:1.5×3表示1.5的3倍是多少或3个1.5的和的简便运算。 知识点一: 1、计算小数加法先把小数点对齐,再把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 2、计算小数乘法末尾对齐,按整数乘法法则进行计算。 例题:求4个0.7是多少,加法算式是,乘法算式是。 知识点二: 积中小数末尾有0的乘法。先计算出小数乘整数的乘积后,积的小数末尾出现0 ,要再根据小数的性质去掉小数末尾的0。如:3.60 “0” 应划去 例题:王老师带领全班49名同学去看电影。个人票每张8元,40人以上可以购买团体票,每张便宜1.1元。王老师带了350元钱够吗? 知识点三: 如果乘得的积的小数位数不够要在前面用0补足,再点上小数点。如0.02×2=0.04 例题:竖式计算 23×0.036 0.036×14 25×0.03 知识点四:

计算整数因数末尾有0的小数乘法时,要把整数数位中不是0的最右侧数字与小数的末尾对齐。例题:竖式计算 360×2.4 15.0×3.60 280×0.56 二、小数乘小数 意义——就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如:1.5×0.8就是求1.5的十分之八是多少。1.5×1.8就是求1.5的1.8倍是多少。 知识点一: 因数与积的小数位数的关系:因数中共有几位小数,积中就有几位小数。 例题:1、小凯做了几道题,忘记点了小数点,请你帮他点上小数点。 36×2.4=8 6 4 13×0.2 5=3 2 5 14.4×3.98=5 7 3 1 2。 2、8×0.2积是位小数,0.45×1.02积是位小数。 3、根据28×65=1820,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积。 ①0.28×65=____ ②28×6.5= ③28×0.65=____ ④2.8×6.5=____ ⑤0.28×0.65= ⑥2.8×0.65=____ 知识点二: 小数乘法的一般计算方法: 先按整数乘法算出积,再给积点上小数点(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输出几位,点上小数点。)乘得的积的小数位数不够要在积的前面用0补足,再点小数点;没有特殊要求外,计算结果中,小数部分末尾的0要去掉,把小数化简。 例题:1、学校美术室的宽是5.4米,长是宽的1.2倍。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汇总

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汇总 一、怎样计算小数乘以整数? ①先把小数扩大成整数; ②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 ③再看被乘数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二、怎样计算小数乘以小数? ①你是怎样算的?(先整数乘法法则算出积,再给积点上小数点。) ②怎样点小数点?(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最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③计算06×004时,你们发现了什么?那当乘得的积的小数位数不够时,怎样点小数点?(要在前面用0补足,再点小数点。) 注意的问题: 1、竖式写法格式不正确。如有的同学将小数乘法和小数加法的格式混淆,写竖式时错将小数点对齐了写。 2、小数点定位存在问题。106×2有个别同学认为得数是两位小数,所以出现积的小数点定位错误。那是尾数是零,省去,所以是一位小数。 三、小数乘法: 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当乘数比l小时,积比被乘数小;

当乘数比1大时,积比被乘数大。 理解倍数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小数。 正确点积的小数点。 思考并回答。 (1)做小数乘法时,怎样确定积的小数位数? (2)如果积的小数位数不够,你知道该怎么办吗?如:002×04。 四、积的近似值: 用“四舍五人法”截取积是小数的近似值的一般方法。 在实际应用中,小数乘法乘得的积往往不需要保留很多的小数位数,这时可以根据需要,用“四舍五人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求出积的近似值。 横式中的结果应该怎样写?强调横式中应当用约等号,而不能用等号。 五、小数的连乘、乘加、乘减的运算顺序: ①整数连乘的运算顺序是:从左到右依次运算; ②整数的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的顺序是:先算乘法,再算加法或减法。 六、运用乘法的运算定律进行小数乘法的简便运算: 在整数乘法中我们已学过哪些运算定律?请用字母表示出来。 乘法交换律ab=ba

新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测试题

五年级数学小数乘法单元检测题 姓名: 一 、填空题 1、++++写成乘法算式是( )。 2、计算小数乘法时,先移动因数的小数点,使它变成整数,因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几 位,最后把积的小数点向( )移动几位。 3、×的积是( )位小数,×的积是( )位小数。 4、根据794×98=77812,填出下面各式的得数。 ×=( ) ×980=( ) ×=( ) 5、小凯做了几道题,忘记点了小数点,请你帮他点上小数点。 36×=8 6 4 13×=3 2 5 ×=5 7 3 1 2 6、根据运算律,在 ( )里填上合适的数。 ×=( )×( ) ×(×)=( ) ×( )×( ) 》 ×+×=( + )×( )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 1、一个因数扩大10倍,另一个因数缩小到它的101 ,积不变。 2、两个小数相乘,积一定是小数。 3、 ×的积一定是两位小数。 4、 ×+×=×(+)应用的乘法的结合律。 5、 ×的积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位小数约是。 三、怎么简便就怎么算. ×32 ×101 ×-× … ×99+ ×213× -+ 四、在○里填上“<” “>”或“=” ×○ ○× ×3○× ×○×6 ×○× ×○× ×○× ×○+ ×○× 五、计算题 1、直接写出得数。 ×= ×= ×= ×= 10×= ×= ×7= ×= ×= ×4= ×= ×= 2、用竖式计算 ×(保留一位小数)≈ ×= ×3= ( ) ( ) ( ) ( ) ( )

》 ×(保留两位小数)≈14×=×= 3、脱式计算(能简算的要简算) ××4 ×99+×+× 26×+×24 ×+×64-× & 上期读数本期读数实际用量单价金额水# 146吨 173吨()吨元()元 电109千瓦时146千瓦时( )千瓦时元| ()元煤气137立方米154立方米( )立方米元()元七、解决问题1、小华计划每天早晨跑步1千米,他按每小时千米的速度跑了小时,这天他完成跑步计划了吗 2、湘江花园的一幢大楼有16层,每层高2.96米,这幢大校高约多少米(得数保留整数) ! 3、(1)百货公司进了五双手套和两条围巾共需多少钱 (2)爸爸带25元钱想买这三样(各一件)东西,够卖吗 # 4、一座温室,室内耕地面积是285平方米,全部栽种西红柿,一茬平均每平方米产6千克。每千克按元计算,一共可以收入多少元 5、松柏林能分泌杀菌素,可以净化空气如果1公顷松柏林每天分泌杀菌素54千克,公顷松柏林31天分泌杀菌素多少千克? 6、小玲和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一起去公园游玩,只见入门处写着: 手套每双元围巾每条元帽子每顶元

XX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新人教版)

XX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 (新人教版) 第一单元图形的变换 图形变换的基本方式是平移、对称和旋转。 、轴对称: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后两部分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 (1)学过的轴对称平面图形:长(正)方形、圆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等腰梯形…… 等腰三角形有1条对称轴, 等边三角形有3条对称轴, 长方形有2条对称轴, 正方形有4条对称轴, 等腰梯形有1条对称轴, 任意梯形和平行四边形不是轴对称图形。 (2)圆有无数条对称轴。 (3)对称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 (4)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和性质: ①对应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 ②对应点的连线与对称轴垂直; ③对称轴两边的图形大小、形状完全相同。 (5)对称图形包括轴对称图形和中心对称图形。平行四边形(除棱形)属于中心对称图形。

2、旋转:在平面内,一个图形绕着一个顶点旋转一定的角度得到另一个图形的变化较做旋转,定点o叫做旋转中心,旋转的角度叫做旋转角,原图形上的一点旋转后成为的另一点成为对应点。 (1)生活中的旋转:电风扇、车轮、纸风车 (2)旋转要明确绕点,角度和方向。 (3)长方形绕中点旋转180度与原来重合,正方形绕中点旋转90度与原来重合。等边三角形绕中点旋转120度与原来重合。 旋转的性质: (1)图形的旋转是图形上的每一点在平面上绕某个固定点旋转固定角度的位置移动; (2)其中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 (3)旋转前后图形的大小和形状没有改变; (4)两组对应点非别与旋转中心的连线所成的角相等,都等于旋转角; (5)旋转中心是唯一不动的点。 3、对称和旋转的画法:旋转要注意:顺时针、逆时针、度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