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夜思(完整)
李白静夜思原版

《静夜思》原版是:床前看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山月,低头思故乡《静夜思》日本版为原版,中国的被改过环球时报特约记者王斯报道日本共同社29日文章原题:日本保存的古代中国文化元素见证两国渊源作者:河野彻最近共同社报道了一则华裔初中生来到日本后才发现李白的名诗《静夜思》存在两种版本的趣闻。
说实话,虽然我也在日本初中的“汉文”(古代汉语)课上学过《静夜思》,但是一直没有仔细研究过在中国流行的版本,看了这篇报道后才意识到中日所传版本有所不同。
据称在日本流传的“床前看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山月,低头思故乡”是李白的原诗,而在中国被人们所熟悉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则是明朝以后为普及诗词而改写的。
宋代以前的版本都跟日本遗留下来的版本一样,可以说日本完整保存了这首诗的原初面貌。
我不是专家,没有能力分析为什么这首诗在中国后来被稍作改动了,但觉得短短20个字中两次出现“明月”有点繁琐,且“看月光”比“明月光”显得主动,表达了诗人的原意。
我觉得原版文字虽然比较直接,但符合豪迈诗人李白的风格。
在十九世纪欧美势力挟强大的军事、经济和科学力量进入东亚以前,对江户时代“锁国”两百年的小岛屿日本来说中国是一个大国。
日中两国来往大约两千年, 中国的丰富历史文化一直是学习崇拜对象。
虽然明治维新后日本开始“脱亚入欧”加入西方帝国主义的行列、走上相当于“中体西用”的“和魂洋才”之路,但学校里仍设有“汉文”课,学习中国的基本古典。
二战后日本人一方面五体投地向美国学习,一方面依旧从初中便学习“汉文”。
其实,日语里有很多从中国传下来的四字成语。
我们也把“宁为鸡口,无为牛后”简称为“鸡口牛后”、“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为“瓜田李下”等等。
包含数字的成语更多,诸如“朝三暮四”、“四分五裂”、“五里雾中”。
日本人对有些中国成语的来源“一知半解”,但成语在日语里可谓“四通八达”,它的“千姿百态”丰富了日语。
这些词汇日本人全部都用,正是“大同小异”。
静夜思(完整版)ppt2

会想到家乡,想到亲人。
《静夜思》PPT课件|人教部编版1
《静夜思》PPT课件|人教部编版1
【第四行】
“低头思故乡”
低头沉思想念远方的家乡
《静夜思》PPT课件|人教部编版1
吟诵再现
静夜思 【唐】 李白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静夜思》PPT课件|人教部编版1
《静夜思》PPT课件|人教部编版1
想想诗人在干什么? 诗人抬头看天上的月亮。
《静夜思》PPT课件|人教部编版1
《静夜思》PPT课件|人教部编版1
【第三行】
“举头望明月”
诗人抬头望着天上明亮的月亮。
《静夜思》PPT课件|人教部编版1
《静夜思》PPT课件|人教部编版1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静夜思》PPT课件|人教部编版1
《静夜思》PPT课件|人教部编版1 《静夜思》PPT课件|人教部编版1
欣赏朗诵
《静夜思》PPT课件|人教部编版1
【第一行】
“床前明月光”
1.“明月光”是指怎样的月光? 2. 说说第一行诗意。 明亮的月光照在诗人床前
•
2.阅读这篇童话,我们既要从现实的 角度理 解这是 一个不 幸的故 事,也 从文化 的角度 理解这 是一个 幸福的 故事, 能够在 小女孩 “幸福 ”的想 象中, 懂得如 何面对 苦难, 汲取怎 样活着 的勇气 和力量 。
•
3.学会抓住重点词语、句段体会当年 的小女 孩的生 活情境 ,感受 小女孩 的悲惨 与辛酸 。
8、静夜思
人教版 ·一年级下册
李白是我国唐代着名
的诗人。 人们还称他为“诗仙”。
《静夜思》(完整版)PPT课件

唐代诗歌对前代诗歌进行了继承和发 展,形成了独特的诗歌风格。
诗歌流派众多
唐代诗歌流派众多,包括山水诗、边 塞诗、咏史诗等。
李白诗歌风格与特点
对古代典籍的灵活运用
01
李白诗歌中常常灵活运用古代典籍中的词语和典故。
豪迈奔放、清新飘逸的诗风
02
李白的诗歌风格豪迈奔放、清新飘逸,充满了对自然的热爱和
对人生的豁达。
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和文化素 养
通过学习《静夜思》,学生们能够感受到古诗的韵 律美和意境美,进而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和文化素 养。
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 文化
将《静夜思》等经典诗篇纳入教材,有助于 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学生的 民族认同感和文化自信心。
《静夜思》在大众文化中的传播和接受
广泛传播于各种媒体平台
意境变化
由于文字差异和解读角度的不同,不 同版本的《静夜思》在意境表现上也 有所变化,呈现出多样化的艺术风貌 。
06
《静夜思》在现代社会中的传 承与价值
Chapter
《静夜思》在教材中的地位和影响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必背篇 目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静夜 思》被选入小学语文教材,成为学生们必须 背诵的经典篇目之一。
象征
月亮作为象征物,在诗歌中多次出现,象征着诗人 的思乡之情和离愁别绪。同时,月亮的阴晴圆缺也 象征着人生的无常和变迁。
04
《静夜思》文化内涵探讨
Chapter
月亮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和影响
1 2
月亮在中国文化中的象征意义
代表团圆、思念、美好等寓意,是中国传统文化 中重要的象征元素之一。
月亮在诗词歌赋中的表现
思乡情怀在诗词歌赋中的表现
《静夜思》ppt课件(完整)

李白生平及成就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 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 浪漫主义诗人。
其诗风豪放飘逸,想象丰富, 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 被后人誉为“诗仙”。
李白一生创作了大量的诗歌作 品,流传至今的有九百多首, 现在《李白全集》收录1010首。
《静夜思》创作背景
《静夜思》是唐朝诗人李白的一首诗,因此,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唐朝的社会、文 化背景密切相关。
霜露
诗中提到“疑是地上霜”,通过霜露的比喻,形象地表现出月 光的皎洁和清冷。同时,霜露也暗示了夜晚的寒冷和漫长,加 强了诗人孤独、寂寞的感受。
孤独、思乡等情感表达
孤独
诗人在静夜中独自一人,面对明亮的月光和寒冷的夜晚,感受到了深深的孤独。这 种孤独感通过“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动作和内心独白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 达。
音韵美
诗歌运用押韵和叠词等手法,如“床 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中的“光” 和“霜”押韵,形成了优美的音韵效 果。
节奏感
诗歌采用平仄相间的句式,使得诗句读 起来抑扬顿挫,富有节奏感。同时,通 过运用停顿和重音等技巧,进一步增强 了诗歌的节奏感。
简练明快,言简意赅
简练明快
诗歌语言简练,不拖沓冗长。每个词 语都恰到好处地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和 意境,使得诗歌整体显得明快流畅。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 乘舟梦日边。
《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 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
手持绿玉杖,朝别黄鹤楼。 庐山秀出南斗傍,屏风九叠云锦张。
2023 WORK SUMMARY
THANKS
感谢观看
REPORTING
PART 03
诗歌语言艺术特色分析
运用修辞手法
初中三年完整古诗词

初中三年完整古诗词《静夜思》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登高》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江雪》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水调歌头》苏轼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青玉案·元夕》辛弃疾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赤壁赋》曹操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天净西山秋气多,柴门闻犬吠。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杜甫·秋宿湘江》杜甫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万里长江沉浪浊,两岸青山相对出。
《观书有感》冯雪峰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
《春风又绿江南岸》杜甫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
斗酒相娱乐,聊发少年狂。
盐车即日出,车书何处载?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
《声声慢》李清照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长恨歌》白居易千古凭高记,此情可待成追忆。
只是当时已惘然,明月几时有?江南好,秋月明,照水寒,清景无限。
若问闲情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书愁》宋·方岳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
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静夜思

《静夜思》作者: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注释:(1)举:抬。
(2)夜思:一作“静夜思”。
郭茂倩(qian欠)把它编入《乐府诗集〃新乐府辞》,并说:“新乐府者,皆唐世之新歌也。
以其辞实乐府,而未尝被于声,故曰新乐府也。
”(3)明月光:明亮的月光。
(4)举头:抬头。
(5)望明月:一作“望山月”。
晋《清商曲辞〃子夜四时歌〃秋歌》:“仰头看明月,寄情千里光。
”(6)低头:形容沉思的神态。
(7)思:思念。
译文:皎洁的月光洒到床前,迷离中疑是秋霜一片。
仰头观看明月呵明月,低头乡思连翩呵连翩。
赏析(一):这是写远客思乡之情的诗,诗以明白如话的语言雕琢出明静醉人的秋夜的意境。
它不追求想象的新颖奇特,也摒弃了辞藻的精工华美;它以清新朴素的笔触,抒写了丰富深曲的内容。
境是境,情是情,那么逼真,那么动人,百读不厌,耐人寻绎。
无怪乎有人赞它是“妙绝古今”。
李白的这首思乡之作,被称为“千古思乡第一诗”,感动了古今无数他乡流落之人。
诗的起句,“床前明月光”,可谓平实朴素之极,以此清静之景来衬出诗人的寂寞孤单。
这首诗在写法上,能注意心理刻画和行动举止描写相结合,第二句中,一个“疑”字点出诗人的内心深处迷离之因。
由于是似睡非睡,似醒非醒,因此很容易产生错觉。
这是诗人极写思乡之切,因而才情思恍惚,眼目迷离。
后两句诗人从沉思中转而清醒过来,便是一“举头”,再一“低头”。
为何要“举头”?因为诗人后来既然已醒悟到地上应是月光而不是白霜,所以就产生了无穷的遐想,这就是“仰头看明月,寄情千里光”之类的古人有关月光传情的诗句所表述的思亲之情。
他感到光看地上的月光还不足以寄托自己的情思,因而便“举头”仰望,这样便可看得更加真切一些,清晰一些,似乎要从这明月里寻找家人从远方寄送来的美好祝愿。
仰望既久,思念愈深,诗人便又转而“低头”了。
为何还要“低头”呢?这是因为虽久久仰望,甚至望眼欲穿,依旧不能从明月那里得到一份慰藉,无奈之中,只得低头沉思不语了。
静夜思(完整版)ppt1

一年级下册语文精讲古诗-8课《静夜 思》 人教部编版(共20张PPT)[1]
新知讲解
jìng 静
yè 夜
记拼音
guāng 光
jǔ 举
一年级下册语文精讲古诗-8课《静夜 思》 人教部编版(共20张PPT)[1]
一年级下册语文精讲古诗-8课《静夜 思》 人教部编版(共20张PPT)[1]
新知讲解
yí 疑
wàng 望
记拼音
dī 低
gù 故
一年级下册语文精讲古诗-8课《静夜 思》 人教部编版(共20张PPT)[1]
一年级下册语文精讲古诗-8课《静夜 思》 人教部编版(共20张PPT)[1]
新知讲解
一年级下册语文精讲古诗-8课《静夜 思》 人教部编版(共20张PPT)[1]
诗仙 李白
知作者
李白是我国唐代著名的诗人, 一生写了很多诗,诗的想象丰富, 风格豪放,正因他的诗写得多,写 得妙,简直像一位作诗的神仙,所 以人们称他“诗仙”。
新知讲解
看图读古诗知今译
床 前 明 月 光
一年级下册语文精讲古诗-8课《静夜 思》 人教部编版(共20张PPT)[1]
明诗意
词语解释: 床:
井上围栏。
诗的大意:
井上围栏前 洒满了洁白 的月光。
一年级下册语文精讲古诗-8课《静夜 思》 人教部编版(共20张PPT)[1]
新知讲解
疑 是 地 上 霜
看图读古诗知今译
一年级下册语文精讲古诗-8课《静夜 思》 人教部编版(共20张PPT)[1]
新知讲解
有感情地 朗读古诗,边读 边想象诗所描述 的画面,看到什 么,想到什么。
一年级下册语文精讲古诗-8课《静夜 思》 人教部编版(共20张PPT)[1]
完整版常见古诗的内容主旨和思想感情

完整版常见古诗的内容主旨和思想感情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古诗是一种独特而重要的艺术形式。
古诗通过简洁而优美的语言表达,常常以较为简短的篇幅传达出深刻的思想感情。
本文将探讨几首常见的古诗作品的内容主旨和思想感情。
一、《静夜思》—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首诗是中国古代文学中最为著名的诗之一,李白通过简洁的表达方式,勾勒出了一个寂静的夜晚。
诗人独自一人,凝望着床前的明月,思念起远方的故乡。
这首诗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同时也映射出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尽的遐想。
二、《登高》—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杜甫的这首《登高》诗以崭新的角度展现出了自然景色和诗人内心的交织。
诗中描述了风急天高,长江滚滚的壮丽景色,同时流露出杜甫时常作客艰难的境遇以及对逝去时光的感慨。
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内心痛苦的反思,杜甫表达了诗人对生活困境的感叹和不屈的精神。
三、《送别》—王之涣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
夜深千帐灯,风度此身轻。
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王之涣的《送别》通过对旅别的描写,表达了对远行者的劝诫和思念之情。
诗中描写了身行千里,别离的场景,诗人希望别离的朋友能够珍惜时刻,不为权贵所迷,追求志向,成就名声。
通过对朋友的送行和对名利的回避,王之涣表达了对真正价值的追求和对世俗权贵的批判。
四、《登鹳雀楼》—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首诗以豪放的语言表达了对人生的抱负和对进取的鼓励。
诗中描绘了白日西下,导致山脉遥不可及,黄河奔流入海,表明自然界有无穷无尽的景观。
王之涣通过描述环境的宏大和华丽,表达了对人生追求卓越和超越的态度,鼓励人们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不断上升。
以上仅为几首常见古诗的例子,中国古代文学中还有众多经典之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举 头 望 明 月,
dī tóu sī gù xiāng
低 头 思 故 乡。
-- 精品--
静夜思
yè chuáng guāng tóu
夜床光头
wàng dī gù xiāng
望低故乡
-- 精品--
夜
乡
低
故床
光
头望
-- 精品--
夜晚 大床 月光 头发 远望 低下 故事 乡下
呀!
-- 精品--
名 篇 欣 赏
-- 精品--
古朗月行 李白
小时不识月,
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
飞在青云端。
-- 精品--
明月出天山, 苍茫云海间。
举杯邀明月, 对影成三人。
-- 精品--
-- 精品--
名
赠汪伦
篇
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
欣
忽闻岸上踏歌声。
赏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 精品--
望庐山瀑布
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 精品--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 精品--
-- 精品--
-- 精品--
-- 精品--
-- 精品--
光
-- --
大床
乡下
月光 故事
远望 低下
夜晚
-- 精品--
头发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 精品--
-- 精品--
静夜思
-- 精品--
霜
明亮的月光照在诗人的床前, 好像是铺在地上的白白的霜。
-- 精品--
今晚,银白色的月光洒在 地上,像铺了一层冰冷的 霜一样。环境如此冷清, 再加上诗人远离亲人的孤 独,就更感到冷清了。
从古至今有很
多诗人和你们
一样喜欢月亮,
望着月亮诗人
想起了许多令
他们思念的东
西,今天我们
就来学习这首
关于月亮和思
念的古诗
-- 精品--
6、静夜思
作者简介:
李白:字太白, 我国唐代著名的诗人。 他一生写了很多古诗。 正因为他的诗写的多 写的妙,简直就像一 位作诗的神仙,所以 人们就称他为“诗 仙” 。
-- 精品--
-- 精品--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 精品--
看看夜晚的天空,都有些什么?把看到的说给
同学听。
-- 精品--
在一个晴朗的夜晚,我来到小溪边的草地上,
观察那晴朗的夜空。我抬头看见深蓝的天空中,有
许多亮晶晶的小星星一闪一闪的。我还看见弯弯的
月亮一会儿躲进云里,一会儿又跳出来。夜空真美
mù
目 (目光)(耳目) (入目) (眼目) ĕr 耳 (耳朵)(耳机) (木耳) (耳目)
tóu 头
(人头) (前头) (后头) (头发)
mǐ 米 (大米)
(米粒)
(米尺)
(一米)
-- 精品--
乐读 思.swf乐
静夜思 李白
床 前 明 月 光, 疑 是 地 上 霜。 举 头 望 明 月, 低 头 思 故 乡。 -- 精品--
jìng yè sī
静夜思
李白
chuáng qián míng yuè guāng
床 前 明 月 光,
yí shì dì shàng shuāng
疑 是 地 上 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