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课题申报:初中英语信息化混合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

合集下载

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探究

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探究

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探究在当今社会中,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了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

而教育领域也不例外,信息技术已经成为了课堂教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本文将探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的问题。

信息技术可以为英语课堂提供更加丰富的资源。

通过互联网,教师可以轻松地获取到大量的教学资源,如教学视频、音频、图片和文本等。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需求,选择合适的资源进行教学。

学生也可以通过信息技术来拓展自己的学习渠道,通过搜索引擎和学习网站来查找和学习相关的资料,提高了学习效率和自主学习能力。

信息技术可以提供更加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

传统的教学方式主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被动接受知识。

而信息技术可以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引入更加互动和参与的教学方式。

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软件和教学平台,设计各种互动教学活动,如在线答题、小组讨论和虚拟实验等。

学生可以通过信息技术参与到教学中,积极思考和表达自己的观点,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信息技术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

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使英语学习更加有趣和生动。

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资源和教学软件设计一些有趣的动画和游戏,使学生在玩中学,增强学习的趣味性。

信息技术还可以提供实时反馈和评估,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情况有清晰的认识,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和动力。

信息技术可以促进师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

通过信息技术,教师和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进行交流和互动。

教师可以通过电子邮件和教学平台与学生进行在线互动,回答学生的问题和解决学习困惑。

学生也可以通过电子邮件和教学平台与教师进行交流,提出自己的疑问和意见。

这种互动和交流可以增强师生之间的联系和沟通,提高教学效果。

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具有重要的意义。

信息技术可以为英语课堂提供丰富的资源,提供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促进师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

教育工作者应积极探索和运用信息技术,充分发挥其在英语教学中的积极作用。

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探究

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探究

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探究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其在教育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英语教学也逐渐开始深度融合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不仅丰富了教学内容,提高了教学效率,而且为学生提供了更加灵活和多样的学习方式。

本文将从深化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率以及拓展学习方式等方面探究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

一、深化教学内容信息技术可以为英语教学提供更加生动和立体的教学内容。

通过多媒体技术,可以将英语课堂教学内容呈现得更加形象和直观。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展示图片、视频、动画等多媒体素材,可以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英语国家的风土人情、习俗文化以及名胜古迹等,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信息技术还可以为教师提供更加丰富和多样的教学资源,使其更加灵活地设计教学内容,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二、提高教学效率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大大提高英语教学的效率。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通过图片、声音、视频等多种方式直观地向学生展示教学内容,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信息技术还可以为教师提供自动化的评价工具和资源管理系统,使教师能够更加方便快捷地进行学生作业批改、成绩统计等工作,从而节约了大量的教学时间,提高了教学效率。

三、拓展学习方式信息技术的应用使英语教学的学习方式更加多样化。

传统的英语教学主要以课堂教学为主,而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学习途径。

学生可以通过电子课本、网络资源、教育软件等多种形式进行自主学习,随时随地获取所需的学习资源和信息。

信息技术还为学生提供了多种学习工具,比如语言学习软件、英语学习游戏等,帮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加深对英语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探究

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探究

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探究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教育领域也在积极探索如何将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以提升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质量。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也逐渐走进课堂,为教师和学生带来了许多全新的教学方式和学习体验。

本文将围绕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这一主题展开探讨,分析信息技术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以期为教师和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和教学体验。

一、信息技术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1. 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广泛应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是信息技术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应用形式。

通过电子课本、PPT、教学视频等多媒体教学手段,教师可以将丰富的图片、音频和视频资源融入教学过程中,使得教学内容更加生动直观,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和理解能力。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程度和特点,灵活运用多媒体资源进行个性化教学,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提高学习效率。

2. 网络资源的开发利用随着互联网的普及,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资源进行课件设计,获取各种在线学习资源,丰富教学内容。

可以利用各类英语学习网站、在线词典、语音资源等,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拓宽学习范围,培养学生的英语实际运用能力。

3. 电子学习环境的构建信息技术的应用还包括电子学习环境的构建,如教学网站、微课平台、在线作业系统等的建设和利用。

这些平台可以为学生提供更为便捷和灵活的学习环境,在课堂之外进行随时随地的学习,有利于学生的英语学习进度和成绩提升。

1. 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不一信息技术虽然为初中英语教学带来了无限可能,但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却参差不齐。

一些老师对信息技术的掌握不够,导致无法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英语教学中的优势。

另外一些老师虽然熟练掌握信息技术,却无法将其有效融入到教学实践中,导致信息技术应用流于形式,无法真正促进教学效果。

2. 学生过度依赖电子设备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学生过度依赖电子设备的现象越来越严重,不愿意通过传统的书面资料进行学习。

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探究

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探究

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探究1. 引言1.1 背景介绍The integr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to the teaching of English in middle school classrooms has become an increasingly important topic in education.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echnology, students today are growing up in a digital world where they are constantly surrounded by smartphones, tablets, and computers. As a result, traditional teaching methods that rely solely on textbooks and lectures are no longer as effective in engaging students and enhancing their learning experiences.1.2 研究意义The significance of exploring the depth integr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to junior high school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lies in several aspects. Firstly,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echnology, it is essential for educators to adapt and incorporate these advancements into teaching practices to enhance students' learning experience. Secondly, by utiliz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English teaching, students can have access to a wide range of resources and tools that can facilitatetheir language acquisition and communication skills. Additionally, integrat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an also help cultivate students' digital literacy and critical thinking skills, which are crucial in today's digital age. Furthermore, by exploring the integr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to English teaching, educators can also enhance their teaching methods and improve their effectiveness in delivering content to students. Overall, the research on the deep integr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to junior high school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is significant in preparing students for the challenges of the 21st century and enhancing their overall educational experience.1.3 研究目的Specifically, the research purposes are as follows:1. To investigate the innovative teaching modes that can be created through the integr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uch as blended learning, flipped classroom, and online resources.2. To explore the various rich teaching resources that can be utilized to enhance students' learning experience, such as educational apps, multimedia presentations, and online interactive platforms.3. To examine the impact of technology integration on students' learning outcomes and academic performance, including improvements in language skills, critical thinking, and digital literacy.4. To understand how the roles of teachers can be transformed through the use of technology, from traditional lecturers to facilitators, mentors, and guides in the learning process.5. To investigate how students' roles can shift from passive recipients of knowledge to active participants in their own learning through the use of interactive technologies, collaborative tools, and personalized learning experiences.2. 正文2.1 教学模式创新One of the key aspects of integrat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to middle school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is the innovation of teaching models. With the advancement of technology, 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ls are being transformed to incorporate more interactive and engaging methods.2.2 教学资源丰富教学资源的丰富性是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重要方面。

信息技术与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融合研究

信息技术与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融合研究

信息技术与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融合研究摘要:在多元化背景下,信息技术与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已然成为学科发展的一大亮点。

与以往的教学情况相比,有信息技术加持的初中英语课堂教学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学习资源,有助于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英语核心素养培养的落实。

基于此,文章立足初中英语课堂教学,就信息技术的融合进行研究,希望能够给相关教师带来一些启示。

关键词:初中英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在现代社会中,信息技术的应用给各个领域的发展带来了蓬勃的生机与活力,其实用价值愈发显著。

进一步而言,信息技术与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融合不仅给学科发展带来了更多可能,还在很大程度上树立了学生的主体意识,使学生在内在动机的驱动下,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英语课堂中,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

但是由于众多因素的限制,信息技术与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融合始终没有取得十分理想的效果,要么是忽略了课堂环境的创设,导致学生一直处于学习低效的状态;要么是轻视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难以实现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要么是教学资源单一守旧,难以推动学生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在此背景下,初中英语教师应自觉研究两者融合的思路和路径,使学生在信息技术的辅助下获得更好的学习体验,进而不断优化两者的融合效果,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

一、融合信息技术,强化学习兴趣兴趣是学生个体的内在驱动力,它可以促使学生形成正向学习行为的欲望和行动。

在以往的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由于多种条件的影响,学生始终被困在被动接受的状态下,导致其主观能动性一直得不到有效发挥。

对此,教师可以基于信息技术的功能优势,将其与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融合起来,通过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资源打造适宜的学习环境,切实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建立学生与英语之间的情感。

一方面,教师可以融合信息技术创设趣味的课堂环境,为学生构建与其学习需求相适应的学习情境,加强课堂教学的助力作用,进而使学生在物质环境的作用下以正面的状态参与到英语学习中。

信息技术与初中英语教学深度融合的实践研究

信息技术与初中英语教学深度融合的实践研究

信息技术与初中英语教学深度融合的实践研究一、信息技术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信息技术主要包括计算机、互联网、多媒体等工具和技术,其应用可以提供更加丰富多样的教学资源和实践活动。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提供多媒体教学资源:利用投影仪、电子白板等设备,可以将课件、图片、音频、视频等多媒体资源融入教学,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网络教学和学习:通过互联网,学生可以学习优质的教育资源,如在线课程、电子书籍等。

也可以利用网络进行教学,如在线教学、讨论等,提供更灵活的学习方式。

3. 个性化学习:信息技术可以根据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和学习能力,提供个性化的教学和学习资源。

利用学习平台和智能教育软件,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智能化的评估和指导。

信息技术与初中英语教学的深度融合,不仅仅是将信息技术的工具和技术应用到教学中,更重要的是将信息技术与教学内容、教学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创造出更加具有创新性和实用性的教学模式。

1. 融入任务型教学模式:信息技术可以提供更加真实、贴近生活的教学场景和活动,使学生更容易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中。

通过设计任务型的教学活动,如制作英语广告、写英语博客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2. 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学习和交流:学生可以利用网络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和交流。

通过搜索英语学习网站、参与在线学习社区等,学生可以获取更多的学习资源,并与其他学习者进行交流和合作,提高英语学习的效果。

三、实践研究为了探讨信息技术与初中英语教学的深度融合,我进行了一项实践研究。

研究对象为某初中八年级的英语教学班级,采用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和个性化学习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在课堂教学中,我利用多媒体资源,为学生呈现生动有趣的课程内容。

通过投影仪和电子白板,我展示了课件、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所学的知识。

通过实践研究,我发现信息技术与初中英语教学的深度融合,不仅提高了教学的效果和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课题申报模板:3418-信息技术与初中英语教学深度融合背景下新型课堂教学结构的研究

课题申报模板:3418-信息技术与初中英语教学深度融合背景下新型课堂教学结构的研究

信息技术与初中英语教学深度融合背景下新型课堂教学结构的研究一、问题的提出时代在飞速变化,教育的改革是世界性的潮流与趋势。

教育现代化,或者说面向未来的教育,当前有两个重点发展方向:一是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即教育信息化;二是教学目标的现代化。

2012年教育部发布的《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了“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破解制约我国教育发展的难题,促进教育的创新与变革,是加快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迈进的重大战略抉择。

教育信息化应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优势,注重信息技术与教育的全面深度融合”,“推进教育信息化应该坚持以下工作方针:面向未来,育人为本;应用驱动,共建共享;统筹规划,分类推进;深度融合,引领创新。

”那么基础教育即要以学科为单位分类推进,在探索两者的全面深度融合中不断发展。

在当前的教育信息化领域,英语学科的研究实践领先其他学科,率先在听说能力训练,单词记忆,电影配音,人机对话和听说测试等方面运用信息技术。

一线英语教师不乏创新实践者,但在这个全新的领域,由于缺乏及时跟进的培训、缺乏优秀案例的总结和推广,也缺乏有高度同时又能接近实践的理论框架,大多数教师与研究人员对“深度融合”的理解有误解与偏差,还停留在“生动形象、激发兴趣”等浅表应用认识层面,对“融合”理解为信息技术在教学中是否应用或应用多少“量变”层面;在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以“多媒体”满堂灌、网络平台操作取代师生互动交流等低效现象。

此问题的症结在于信息化技术与英语课堂教学处于“两层皮”的分离状态,并未达到有机地、深度地融合。

因此,基于英语语言本质特征与英语教学的基本规律,开展“技术+教学法+学科内容”的研究,探讨信息技术、教学法和英语学科知识的深度融合与高效运用是当前英语教学研究的重点与热点问题。

二、课题界定“信息技术与初中英语教学深度融合背景下新型课堂教学结构的研究”课题的内涵界定为:以信息技术为手段,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认知学习理论,将以计算机和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与初中英语学科不同课型(如听说课、读写课等)的教学深度融合,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学习方式与学习环境,研究可借鉴可操作的新模式与范型,构建课堂教学新结构。

信息技术与初中英语教学深度融合的优课课例研究

信息技术与初中英语教学深度融合的优课课例研究

信息技术与初中英语教学深度融合的优课课例研究一、前言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它已经成为我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教育领域,信息技术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尤其是在英语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为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丰富了教学内容,提高了教学效果。

本文将结合信息技术和初中英语教学的特点,探讨信息技术与初中英语教学深度融合的优课课例研究,以期为初中英语教学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二、信息技术与初中英语教学深度融合的必要性和意义1.信息技术的深入应用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网络、多媒体、电子课本等成为了英语教学中无法或缺的工具。

信息技术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丰富教学资源和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信息技术可以提供更立体、直观、生动的教学环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教师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提高学生学习的效果。

3.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信息技术的应用要求教师不仅熟练掌握信息技术,还要深入了解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提高了教师的教学能力。

信息技术也为教师提供了更多的教学资源和工具,帮助教师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

三、信息技术与初中英语教学深度融合的优课课例研究1. 《The Earth and Beyond》教学内容:本课是初中7年级英语第一学期Unit1的第三课时,主要讲述了关于天体的一些知识,如太阳、月球等。

通过多媒体介绍天体的图片和视频,学生可以更直观地了解天体的特点和运行规律。

优秀课例:在本课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有关天体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在视觉上更好地理解天体的特点,同时辅以英语解说。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更好地记忆和理解学过的知识,提高学习效果。

2. 《Environmental Problems》教学内容:本课是初中8年级英语第二学期Unit5的第一课时,主要讲述了关于环境问题的知识,如污染和砍伐森林等。

通过PowerPoint展示环境问题的图片和数据,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地了解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和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申报范例精选【导语】课题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充分体现中央有关精神和要求,具有鲜明的问题导向和创新价值。

应用对策类选题要有现实性、针对性和前瞻性;基础理论类选题要立足学术前沿,具有原创性和开拓性;跨学科类选题要体现学科交叉渗透的属性和特点。

选题文字表述科学、严谨、规范。

以下是课题优秀成果,是各类教师进行课题申报、开展课题研究、撰写研究报告的参考模板和范例。

初中英语信息化混合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课题名称:初中英语信息化混合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关键词:初中英语信息化混合教学申报级别:全国教育信息技术研究课题课题类别:青年课题学科分类:英语研究类型:英语预期研究成果:立项号:163643784课题设计论证一、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选题意义和研究价值(1)国内外的研究状况混合式学习(Blended Learning)并不是一个新名词,在传统教学中早已存在。

原义是指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除了应用各种基于教室的学习形式(例如会议室、实验室等)外,还结合其他多种学习方式,例如运用视听媒体(幻灯投影、录音、录像)的学习方式与运用粉笔黑板的传统学习方式相结合;计算机辅助学习方式与传统学习方式相结合;自主学习方式与协作学习方式相结合等。

在2009年,美国教育部发布的Evaluation of Evidence--Based Practices in Online Learning第四章Blended Compared with Pure Online Learning 详细比较了在线学习、面对面教学和混合教学,并得出结论:混合教学具有明显的优势。

在我国教育技术发展中,李克东教授和谢幼如就主张在教学中将多种教学媒体进行优化组合,充分发挥各种媒体的优势,以求教学效果的最优化,这就体现了混合的思想。

进入21世纪以后,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在线学习的发展,尤其是从2001年国外在线学习进入低潮以后,人们对第一代在线学习和基于网络的课程学习进行了思考,认识到单一的教学内容传送方式不可能为学习者成功地学习提供足够的选择、参与、接触社会的机会,已经相关的学习内容。

在第二代在线学习中,越来越多的学习设计者尝试使用包括多种传输方式的混合式学习模式。

从2001年开始,混合教学模式成为教育技术界和培训界的研究热点之一。

(2)选题意义《英语新课程标准》中指出:“现代教育技术和教学资源为英语教学提供了多种媒体的手段、多种类型的平台和多方位的空间。

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学习内容、学校条件和学生实际情况,积极学习并在客厅教学中合理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和现代教育技术,同时也要充分发挥传统的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的作用,是各种教育技术和手段都能科学、合理、恰当、简约地为提高学生英语学习效果服务。

”英语作为国际交往的通用语言,是高素质人才必备的技能之一。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社会已进入一个新的时代----信息网络时代。

针对现在初中阶段英语教材语言容量大,知识点多,部分学生到了高级中学就出现了英语水平参差不齐、两极分化的现象,本课题的主要研究目标是利用多媒体教学技术及网络学习,针对当前的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分析、研究混合式教学模式,设计出适合初中英语教学的混合式课堂模式。

通过此课堂模式,一方面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供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另一方面让计算机真正成为教师的一个助手,有效减轻教师的负担,达到优化初中英语教学的效果。

(3)研究价值本课题从对初中英语听说教学进行深入探讨,特别针对有效教学方面的一些薄弱为题,提出了自己的独特见解,突破英语听说有效策略的纯理论研究,深度探讨英语听说教学在具体课堂中的真实情况,实现理论和实践的真正结合。

期望能使广大教师对英语听说有效策略有全新的认识,为初中英语听说教学方面提供一些参考。

二、本课题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主要观点和创新之处(1)研究目标a, 通过开展本课题的研究,探索出一种适合于我校乃至我市初中学生实际情况的英语课堂教学模式;b, 通过开展本课题,改变教师的教学观念,提高教师的教学理论水平,让教师学会运用理论来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成为具有现代教育理论、具有创新活力的高素质教师;c, 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着重培养他们爱听、敢说的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增强学生口头交际的自信心和愿望,不断提高他们的听、说能力,最终达到用英语进行交际的目的。

(2)研究内容a, 信息化混合式课堂教学模式对于初中阶段学生英语学习的影响;b, 学生和教师对于信息化混合式课堂教学模式所持的态度。

(3)主要观点和创新之处通过对信息化混合式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和研究来优化初中英语教学,同时实现教师与学生共同成长、进步。

三、本课题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和实施步骤(1)研究思路作者选取广东省恩平市年乐夫人学校七年级到九年级全体学生作为实验对象,每个年级8个班,选取其中4个班为实验班,开展信信息化混合式课堂教学模式的实验研究,其余为对照班,采用传统教学方法。

实验时间为期两年半。

(2)研究方法a, 调查问卷法该学生问卷一共10道题,主要调查学生在英语听说学习方面的现状与困惑,对英语的情感、态度和动机的变化。

b, 访谈法对采用信息化混合式课堂教学模式的实验班学生和教师进行访谈,了解他们对于该模式所持有的态度。

(3)技术路线和实施步骤a, 教师培训通过培训,提高教师对混合教学模式的理解能力和应用能力。

为了使课题研究工作能够顺利地实施,首先要提高课题组教师的思想认识,使他们从心里赞成课题研究,愿意开展课题研究,这是研究工作的基础与前提。

为此,学校领导组织课题组教师集体座谈,使实验教师认识到课题实验的深远意义,从内心接受课题研究。

课题研究初期,学校还请了专业的计算机工作人员对英语科组教师进行有关的网络应用培训,让教师们清晰地了解课题开展的方式和方向。

邀请了市教育局教研室的梁心红老师进行专题讲座“怎样开展课题研究”,用浅显易懂的语言让教师们了解该课题。

此外,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相关教育理论,如什么是“混合教学”。

在课题的研究过程中课题组教师还就如何设计教学目标、创设学习情境、改善课堂教学策略、布置创新且自主的作业、完善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交流和探讨。

此外,课题组负责人组织教师通过观看录像、学习课题计划等办法使老师们提高科研水平,为课题实验打下深厚的知识、思想基础。

b,混合教学模式授课利用网上智能听说训练系统等现代教学手段,关注不同层次的学生,因材施教,提高他们的英语听说水平。

各实验班使用统一的网络智能听说训练系统进行听说训练,实验为期一年半。

教师通过该系统布置、检查听说作业,学生按时完成听说作业。

教师开展每周、每月的定期检查,公布学生优胜榜。

实验结束后,通过问卷就该模式对学生的英语学习影响进行调查统计,了解学生通过混合式教学模式前后在情感、态度和动机等方面的变化情况。

课题可行性分析一、已取得的相关研究成果和主要参考文献(1)已取得的相关研究成果课题主持人冯冰所撰写的教学论文《信息化环境下初中英语教学中的交流》在《师道•教研》2012年第12期发表。

(2)主要参考文献a,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b, 李克东,谢幼如,《多媒体组合教学设计》。

北京科学出版社,1992。

c, 朱奇峰,《中小学英语智能化混合教学和过程性智能评测研究》。

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15。

二、主要参加者的学术背景和研究经验、组成结构(如职务、专业、年龄等)首先,课题负责人冯冰老师是我市中学英语兼职教研员、教育学会英语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学英语学科中心备课组成员、初中英语学科带头人,从事教育科研课题工作多年,善于进行研究和管理工作,曾于2008-2010年期间主持恩平市课题《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的研究》并获得二等奖,有20多篇教学论文、导学案和教学设计在省市获奖,其中教学论文《信息化环境下初中英语教学中的交流》在《师道•教研》2012年第12期发表。

本课题的学术顾问是广东省英语中学高级教师梁心红老师,她具有丰富的专业理论素养和教育教学实践经验,撰写论文《对恩平市非师范专业高中英语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现状的研究》在《学周刊》2014年第08期发表,曾主持江门市十二五课题《词块背诵对高中生英语写作的影响》,在恩平市初中英语教学中拥有一定的学术地位,为课题的研究提供学术理论指导的有力保证。

课题其他参与人员中,两名是市中心备课组成员,其他的均为学校的骨干教师,教师素质整齐,都已获得英语中学一级教师职称,有着丰富的中学教学经验,亦参加过课题研究。

三、完成课题的保障条件(如研究资料、实验仪器设备、研究经费、研究时间及所在单位条件等)首先,本课题正式申报之前,本项目组已积极开展研究一段时间。

课题研究采取先集体学习相关理论知识,再分小组进行子课题研究,同时定期进行集体备课、研究情况报告及公开实验课汇报等形式进行阶段性反思,最后整理研究结果、撰写论文、研究报告并结题的科研手段。

其次,我校办学设施齐备,设备先进,是广东省江门市教育信息化示范单位、广东省一级学校,拥有省级档案室、一流的电子图书馆和二十多个信息化教学平台教室,教师人均一台电脑,可进行电子备课及网上交流,从硬件和软件上确保本课题研究顺利进行。

再者,本课题得到以赖春林校长为首的学校领导班子及教育局教研室的大力支持,从而得到了充裕的研究经费和各方面的援助。

相信在全体课题组成员的通力协作下,通过有效的实验、研究,一定会取得预期的预期研究成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