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性炭纤维吸附及脱附技术研究

合集下载

苯酚在活性炭上的吸附与脱附研究

苯酚在活性炭上的吸附与脱附研究

科研开发化工科技,1999,7(4):35~38SCIENCE &T ECHNO LOG Y IN CHEM ICA L I ND UST RY收稿日期:1999-05-27作者简介:张会平(1964-),男,博士,副教授。

1991年6月毕业于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化学工程专业,获博士学位。

1991年12月进入北京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国家重点化学工程实验室的工业化学与化学工程博士后流动站作博士后,现在厦门大学化工系从事教学与研究工作。

主要研究方向是分离与反应工程,环境化工,精细化工产品的开发。

发表论文近20篇。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9676035)苯酚在活性炭上的吸附与脱附研究*张会平 钟 辉 叶李艺(厦门大学化工系,厦门,361005)摘 要 本文研究了苯酚水溶液在活性碳上的吸附平衡关系,溶液pH 值对活性炭吸附性能的影响,苯酚在固定床上的吸附动力学和脱附动力学。

同时采用间歇法和固定床连续法研究吸附苯酚后的活性炭碱再生工艺过程,多次再生对活性炭再生效率的影响,探讨了碱法再生活性炭的初步规律。

关键词 活性炭 吸附 苯酚 再生分类号 T Q 243.1 活性炭具有极为发达的内部孔隙结构和较大的比表面积,是一种最常用的吸附剂之一。

活性炭在化工,食品,医药,军事和环境保护等领域都具有较广阔的应用,尤其是在环境保护中,大量用于废气净化,水和废水处理之中。

含酚废水是一种十分典型且普遍存在的工业有机废水,如何更加有效治理含酚废水,减少环境污染,保护人类生存环境,是一项长期有待解决的工程实际问题。

活性炭吸附法处理含酚废水是一种常用的废水深度处理方法,如何合理设计活性炭吸附处理含酚废水的工艺过程,有效再生活性炭使之得到循环使用,提高其使用寿命,减少资源浪费,同时回收酚类加以利用,是一项既有理论意义又有实际应用价值的研究课题。

本文以苯酚为含酚废水的代表,通过研究苯酚水溶液在活性炭上的吸附平衡和固定床吸附动力学基础上,用NaOH 溶液作为碱法再生溶液,探讨再生活性炭的工艺过程,为将来进行工艺过程设计奠定一定基础。

活性炭吸附和脱附原理

活性炭吸附和脱附原理

一、活性炭的分类1、按活性炭的形状分类形状特征粉状活性炭除了以木屑等为原料生产的粉状活性炭以外,还包括颗粒活性炭的粉化产物等颗粒活性炭从形状上可分为破碎状、圆柱状、球状、中空微球状等几种破碎状炭椰壳活性炭、煤质活性炭属于此类。

活性炭的外表面因破碎而具有棱角球形炭有将炭化物作成球形以后再活化及以球形树脂为原料生产的活性炭两种纤维状活性炭以纤维状的物质为原料制成的活性炭。

有丝状、布状及毡状几种2、按活性炭的制造方法分类活化方法活化剂化学药品活化法活性炭氯化锌、磷酸、氢氧化钾、氢氧化钠等化学药品强碱活化法活性炭氢氧化钾、氢氧化钠等气体活化法活性炭水蒸气、二氧化碳、空气等水蒸气活化法活性炭水蒸气3、按活性炭的机能分类活性炭机能高比表面积活性炭比表面积为2500m 2 /g以上的高比表面积活性炭,用强碱活化法制造分子筛活性炭孔径非常小,用于分离气体添载活性炭在活性炭上添载上金属盐之类各种化学药品,用于脱臭、触媒等场合生物活性炭水处理的方法之一。

使活性炭表面形成微生物膜,通过微生物的分解作用进行净化。

与臭氧处理配合,用于净水的高度处理二、活性炭吸附原理活性炭的吸附可分为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

1、物理吸附主要发生在活性炭去除液相和气相中杂质的过程中。

活性炭的多孔结构提供了大量的表面积,从而使其非常容易达到吸收收集杂质的目的。

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分子之间相互吸附作用力,也叫“范德瓦引力”。

虽然分子运动速度受温度和材质等原因的影响,但它在微环境下始终是不停运动的。

由于分子之间拥有相互吸引的作用力,当一个分子被活性炭内孔捕捉进入到活性炭内孔隙中后,由于分子之间相互吸引的原因,会导致更多的分子不断被吸引,直到添满活性炭内孔隙为止。

就像磁力一样,所有的分子之间都具有相互引力(活性炭内部的C分子受到四面八方的力,受力均衡;而活性炭表面C分子只受到内部的力,受力不平衡,合力指向内部,故活性炭有吸附外界分子来平衡内部力的趋势,从而附近的分子在活性炭表面富集)。

活性炭纤维的吸附效果研究及在空气净化方面应用

活性炭纤维的吸附效果研究及在空气净化方面应用

活性炭纤维的吸附效果研究及在空气净化方面应用江苏省卫生防疫站 张秀珍 李延平 徐强 匡国正 吴玉珍南京大学 刘文菁 摘要 介绍了活性炭纤维的特性、用途。

以及对活性炭纤维进行了吸附效果的实验研究。

结果表明,活性炭纤维因其比表面积大,微孔丰富,阻力小使气体或液体容易通过而对有机物具有较高的平衡吸附容量和良好的吸附能力。

本文还叙述了活性炭纤维在空气净化方面的功用。

关键词 活性炭纤维 有机物 平衡吸附 空气 净化 活性炭纤维含炭量高,比表面积大,微孔丰富,孔径分布高,是近几十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高效材料,具有优异的结构与性能特征。

由于活性炭纤维的外表面积、比表面积均比颗粒活性炭大,所以其吸附速度和解吸速度也比颗粒活性炭大得多。

同时因阻力小,气体或液体易于通过,所以作为活性炭的新品种正在扩大其应用范围(1)。

如用于空气净化器和空调器方面对室内空气中有害气体的吸附以及用于家用净水器来改善饮用水水质等,正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

1 活性炭纤维的特性与用途活性炭纤维是从有机纤维制造的,合成纤维或天然纤维是其原始原料。

对活性炭纤维优劣的评价基本上由吸附力,吸附容量和吸附速率等因素进行的,而这些因素依赖于活性炭纤维的表面特性。

表面特性有物理的(微孔容量,比表面积,微孔构造)和化学的(官能团作用),吸附容量和吸附速率依赖于物理特性,吸附力依赖于表面的化学特性(2-4)。

活性炭纤维的吸附性能首先表现在其微观结构。

活性炭纤维的微孔全部位于其表面,其孔径又比活性炭的孔径几乎小一倍,有的甚至一倍多。

故所有的孔均很容易产生毛细血管凝聚作用,吸附质的分子容易凝聚于微孔中,不易蒸发出去,因而提高了吸附效能。

(4)活性炭纤维对于苯酚、丁烷、氰化氢、硫化氢、二氧化氮、氨、甲醛等污染物的吸附极为有效(2)。

本文对甲苯、氨、甲醛进行了吸附试验。

1.1 试验样品的选择 根据本课题的要求,选择了两种活性炭纤维,分别为工业碳制成的活性炭纤维与天然植物制成的活性炭纤维。

活性炭吸脱附系统中脱附温度影响因素及脱附效果解析

活性炭吸脱附系统中脱附温度影响因素及脱附效果解析

VOCs治理:活性炭吸脱附系统中脱附温度影响因素及脱附效果解析活性炭吸附滞留时间:0.5~0.8s由上表可以看出:因此得出,对于难以脱附的物质进行脱附时,并不是温度越高,脱附越彻底,过高的脱附温度反而使其脱附效率下降。

如遇此类问题时,应通过实验,慎重选择适当的脱附温度,以取得最佳的脱附效率。

活性炭脱附VOCs效果分析(1)脱附温度与饱和蒸气压的关系。

从脱附原理上讲,吸附质从吸附剂表面脱附的根本原因是,吸附质分子必须克服吸附剂表面对它的引力,增大它脱离表面的推动力。

也就是说,要想使吸附质分子从吸附剂表面脱附下来,就必须给它能量或推动力,使其能够从吸附剂表面“蒸发”到吸附剂孔道中,从而进入气相主体。

而在通常采用的脱附方法中,加热脱附是给其提供能量,以增加分子的动能;吹扫脱附和降压(真空)脱附,都是为了降低吸附剂孔道中废气分子的分压,也就是蒸气压,给废气造成一个浓度差,从而给废气分子由吸附剂表面向气相转移提供一个推动力,这个推动力越大,废气分子的脱附速度就越快。

所以,从这个理论出发就不难理解,吸附质的脱附温度是与其饱和蒸气压直接相关的,而与它的沸点无关。

(2)一些饱和蒸气压较低的物质在脱附时,温度过高反而会使脱附率下降。

从吸附的分类上说,可分为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

物理吸附,所形成的键能只在范德华力的范围,即最大只有80kJ/kmol左右,而化学吸附的吸附键力可达到400kJ/kmol以上。

在物质的吸附上,往往存在一种现象:当温度低时是物理吸附,如果温度升高,则可能转变为化学吸附。

也就是说,当脱附温度过高时,使本来存在的物理吸附状态可能转化成化学吸附状态,使得吸附键的键能大大增加,因而反而不易脱附下来。

这就是为什么温度过高,反而使物质脱附率下降的原因。

当然,要想彻底搞清这个问题,只能对两种状态的吸附键的键能进行测定。

但目前对吸附键键能的测定还较困难,虽然有人采用同步辐射光电离的方法,能够测定一些物质的化学键的键能,但采用此法能不能很好地测定吸附键的键能,目前还未见报道。

活性炭纤维吸附及脱附技术研究

活性炭纤维吸附及脱附技术研究

活性炭纤维吸附及脱附技术研究程萍(常州大学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江苏常州213164)摘要:活性炭之后出现新一代的吸附材料:活性炭纤维,活性炭纤维的吸附力比颗粒活性炭高几倍到几十倍,吸附的速率也快到近100~1000倍,具有比分布均匀、吸附速度快、杂质少、表面积大、孔径适中、等优点。

本文介绍了活性炭纤维的特征意义、制备技术、脱附技术、发展趋势和应用等方面。

关键词:活性炭纤维;制备方法;脱附技术;应用领域Study on Adsorption and Desorption of Activated CarbonFibersCHENG Ping (SchoolofEnvironmentalandSafetyEngineering,ChangzhouUniversity,Changzhou 213164,China)Abstract:Activated carbon fiber is a new generation of adsorbent after activated carbon. Its adsorption capacity is several to several times higher than that of granular activated carbon and its adsorption rate is 100-1000 times faster. It has the advantages of large surface area, moderate pore size, uniform distribution, fast adsorption, Less advantages. In this paper,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ctivated carbon fiber, preparation technology, desorption technology, development trends and applications.Key words:Activated carbon fiber。

ACF床动态吸附及脱附性能试验研究

ACF床动态吸附及脱附性能试验研究

实 现高效 吸附脱 除 S N 的需 求 。 O、 O
形状 , 还具 有 床 层 阻 力 小 等 特性 … , C A F对 低 浓 度 S : N 有 很 高 的 吸 附 能 力 , 而受 到 广 泛 重 O、 O 都 因
视 。本 文 在 已 有 研 究 的 基 础 上 重 点 研 究 热 态 下
1 试 验 材 料
本试 验采 用 粘 胶 基 A F 用 Mi o ee 公 司 的 C , cmt r r
A A 20 S P一 0 0型表 面及 孑 快 速测 定 仪 测定 其 比表 面 L
积和 孔结构 参数 , 试验 用 A F的性 能 见表 l C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A F床 吸附 、 附性 能 , 求 比较 合 理 的 操作 工 况 , C 脱 寻
李松柳 , 欣 , 王 许绿 丝 , 曾汉才
( 中科 技大学 煤燃烧 国家重点 实验 室 , 北 武汉 华 湖 40 7 ) 3 0 4
摘 要 : 用 活 性 炭 纤 维 ( C ) 在 热 态下 进 行 动 态 吸 附 及 脱 附性 能 试 验 , 究 了 W/ 水 蒸 汽 含 量 对 A F吸 附 性 利 A F床 研 Q、 C 能 的 影 响 , 利 用 A F的选 择 性 吸 附性 能 , 用分 段 吸 附 , 并 C 采 以达 到 同 时 高效 吸 附 S , NO O 和 。 对 A F床 进 行 了水 C
中图 分 类 号 : 7 1 3 X 0 .
文 献 标 识 码 : B
文 章 编 号 :0 9— 0 2 2 0 ) 3— 2 0 1 0 4 3 ( 0 7 0 0 8— 4
活性 炭纤 维 ( C ) 有 比表面 积大 , 孑 丰富 , A F具 微 L 孔径 分布 窄 , 量 轻 , 重 易再 生 、 可根 据 需要 制 成 不 同

《2024年污泥活性炭对不同结构抗生素的吸附脱除性能及机理研究》范文

《2024年污泥活性炭对不同结构抗生素的吸附脱除性能及机理研究》范文

《污泥活性炭对不同结构抗生素的吸附脱除性能及机理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人类社会的快速发展,抗生素的广泛使用已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现象。

然而,抗生素的滥用和过度使用已经导致了水体中抗生素残留的问题,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

污泥活性炭作为一种环保、高效的吸附材料,在处理抗生素残留等环境问题中表现出强大的应用潜力。

本研究将深入探讨污泥活性炭对不同结构抗生素的吸附脱除性能及机理,以期为环境治理和人类健康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二、研究方法1. 材料与试剂本研究所用污泥活性炭由本实验室制备,实验中使用的抗生素包括β-内酰胺类、氟喹诺酮类、磺胺类等不同结构类型的抗生素。

2. 实验方法采用静态吸附法,将不同浓度的抗生素溶液与污泥活性炭进行混合,通过测量吸附前后溶液中抗生素浓度的变化,计算污泥活性炭对抗生素的吸附脱除性能。

同时,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X射线衍射(XRD)等手段,研究污泥活性炭的表面性质及其与抗生素之间的相互作用机理。

三、结果与讨论1. 污泥活性炭对不同结构抗生素的吸附脱除性能实验结果表明,污泥活性炭对不同结构类型的抗生素均表现出良好的吸附脱除性能。

其中,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吸附效果最为显著,其次是氟喹诺酮类和磺胺类抗生素。

这可能与污泥活性炭的表面性质和抗生素的结构特性有关。

2. 污泥活性炭表面性质分析FTIR和XRD分析结果表明,污泥活性炭表面含有丰富的含氧官能团(如羟基、羧基等),这些官能团可以与抗生素分子发生相互作用,从而促进抗生素在污泥活性炭表面的吸附。

此外,污泥活性炭的孔隙结构和比表面积也对抗生素的吸附脱除性能产生重要影响。

3. 吸附机理分析根据实验结果和文献报道,污泥活性炭对抗生素的吸附机理主要包括静电相互作用、氢键作用和疏水作用等。

不同结构类型的抗生素与污泥活性炭之间的相互作用机理存在差异,这可能与抗生素分子的极性、疏水性等性质有关。

例如,β-内酰胺类抗生素分子中含有较多的极性基团,与污泥活性炭表面的含氧官能团之间容易形成氢键作用;而氟喹诺酮类抗生素分子则主要通过疏水作用与污泥活性炭表面发生相互作用。

活性炭吸附脱附催化燃烧技术指南

活性炭吸附脱附催化燃烧技术指南

活性炭吸附脱附催化燃烧技术指南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活性炭吸附脱附催化燃烧技术详解活性炭吸附脱附催化燃烧技术,作为一种高效、环保的污染处理方式,被广泛应用于工业废气治理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活性炭纤维吸附及脱附技术研究程萍(常州大学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江苏常州213164)摘要:活性炭之后出现新一代的吸附材料:活性炭纤维,活性炭纤维的吸附力比颗粒活性炭高几倍到几十倍,吸附的速率也快到近100~1000倍,具有比分布均匀、吸附速度快、杂质少、表面积大、孔径适中、等优点。

本文介绍了活性炭纤维的特征意义、制备技术、脱附技术、发展趋势和应用等方面。

关键词:活性炭纤维;制备方法;脱附技术;应用领域Study on Adsorption and Desorption of Activated CarbonFibersCHENG Ping(School of Environmental and Safety Engineering,ChangzhouUniversity,Changzhou 213164,China)Abstract:Activated carbon fiber is a new generation of adsorbent after activated carbon. Its adsorption capacity is several to several times higher than that of granular activated carbon and its adsorption rate is 100-1000 times faster. It has the advantages of large surface area, moderate pore size, uniform distribution, fast adsorption, Less advantages. In this paper,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ctivated carbon fiber, preparation technology, desorption technology, development trends and applications.Key words:Activated carbon fiber; preparation means; desorption technology; application fields 1.活性炭纤维的特征意义1.1活性炭纤维定义活性炭纤维(Activated Carbon Fiber,简称ACF)是经过活化的含炭纤维,简单地说它是将某种含碳纤维经过高温活化,然后表面出现纳米等级的孔径,比表面积增加,物化特性也随之改变[1]。

1.2比传统活性炭优势的体现传统活性炭是通过活化处理的多孔炭,呈现颗粒状或者粉末状,活性碳纤维为纤维状,纤维上很多微孔,对于有机气体,活性炭纤维的吸附力比传统活性炭在空气中高几倍至几十倍,水溶液中也高5到6倍,吸附速率快到100至1000倍。

近20多年活性炭纤维才开始使用,只有个别国家能生产它。

它的原料可以是纸、布、丝等形式,它的市场价格比较高,40万/吨左右,(煤质活性炭价格1万/吨左右,椰壳活性炭价格2万/吨左右)。

但它的制品成本只略有提高是因为它的重量比较轻[2]。

根据它的超强吸附能力可用在工业上回收有机溶剂,净化用水和空气。

ACF具有比表面积大、孔径适中、分布均匀、吸附速度快、杂质少等优点;被广泛运用于工业、食品、空气净化、水处理、航空、军事等行业。

1.3活性炭纤维的结构1.3.1物理结构ACF 微孔为主要孔,达到总体积90 %以上, 无大孔过渡孔, 孔径单分散而且小[3]。

ACF 的孔径小, 所以吸附分子进入微孔时被孔壁向内辐射的引力所握持, 所以ACF 不仅吸附量大, 而且吸附力强。

它的微孔直接分布于纤维的表面, 所以吸附时能够直接与吸附质接触, 吸附和解吸过程很短, 因此有较高的吸附速率和解吸速率。

1.3.2化学结构ACF内碳元素量达到80 %以上,主要由碳原子组成还有少量氧元素和氢元素, 部分还有少量N 、S 等杂原子。

活性炭纤维表面的碳和氧元素能结合形成一系列支配表面化学结构的含氧官能团[4]。

1.4活性炭纤维的特点比表面积大,一般可达1000到1500m2/g,吸附容量是粒状活性炭的5到10倍。

外表面积大,吸脱附速度快,位粒状活性炭的10到100倍,成本低,设备体积小,强度较高,不容易密实和粉化,也不会造成二次污染。

纯度高,可用于医疗卫生和食品等工业[5]。

由于碳含量高,耐高温,在4000C以下正常使用。

ACF吸附效率高,可以吸附重金属和低浓度的有害气体。

2.活性炭纤维的制备技术2.1预处理预处理主要分预氧化和盐浸渍两种。

盐浸渍顾名思义就是把原料纤维充分浸渍在盐溶液中, 之后将其干燥。

此方法比直接进行炭化或活化的既提高收率, 同时也改善了其纤维力学和吸附性能。

预氧化处理一般采用空气预氧化, 原料纤维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 慢慢预氧化一段时间, 或按照一定升温程序升温预氧化[6]。

预氧化主要是防止纤维高温炭化和活化的时候发生熔融并丝。

将预氧化和盐浸渍处理相结合效果最佳。

2.2炭化炭化就是在N2等惰性气体的环境下在800~1000℃对纤维进行热处理, 然后除掉大部分非碳的成分, 最后形成有类似石墨微晶结构的炭化纤维。

2.3活化活化是在高温下用氧化性气体刻蚀炭化纤维, 使所得ACF 具有理想的微孔结构和较高的比表面积。

活化的方法有化学活化法和气体活化法。

用于活化的气体有CO2和O2等。

水蒸汽、二氧化碳和碳的反应是吸热反应; 氧和碳的反应是强放热反应, 难于控制反应温度。

3.活性炭纤维的脱附技术3.1过热蒸汽脱附再生利用吸附剂达到平衡后所吸附的介质在过热蒸汽或空气作用下进行热解和气提,从吸附剂中解吸出去。

再生效果通常与吸附质的性质,特别是挥发性有关。

因为ACF具有疏水性,所吸附的有机成分有较好的挥发性,用一般的空气或者过热水蒸汽就能得到不错的解吸效果。

而有些有机物含有特殊的官能团沸点较高,使其随水蒸汽或空气挥发的可能性小;还有某些低分子醇,沸点低但是亲水性强,也不易随空气或者水蒸气挥发,所以为了有效脱除这类吸附物,须用较高温度的过热水蒸汽或空气根据热分解和高温挥发的双重作用解吸再生,如200~500 ℃的过热水蒸汽等[7]。

但要值得注意的是:吸附完成后吸附剂还含有约4~5 倍自身重量的水难以用机械或气体吹脱方式除去水蒸汽的存在,不利于有机吸附质的热解,吸附剂再生效率受到一定影响解吸再生下来有机组分全部溶入饱和蒸汽中,需要冷凝处理。

3.2电流加热脱附再生ACF既有良好的吸附性能,同时又是良好的导体。

向活性炭纤维上给予一定的电流,用其自身的电阻产热,使纤维上的有机吸附物组分升温发生热解吸,后通过空气、氮气等适量的气提介质将其氧化分解、气提出去,最后活性炭纤维得到再生[8]。

因为电加热时产生的热量较大,不用向系统中引入蒸汽和水,于是再生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

这种方法具有再生彻底、速度快、设备简单、易操作的优点。

注意点就是活性炭纤维起发热作用的电阻是由纤维束或纤维毡紧密压实结合成的整体产生的。

压实密度和均匀性容易导致局部电流分布不均。

因为不能采用过高的电流,所以限制了大的加热功率,如果要使活性炭纤维的快速再生,就必须对较大处理装置进行分段分解再生或者降低单个处理装置的规模。

3.3电加热脱附再生电加热属于热再生的一种方式,因为活性炭纤维导热性能良好,局部受热后的热量能快速扩散到其它部位,特别是气提介质的流动,可以在很短的时间里使均匀受热,温度能够迅速提高。

相比电流加热的方式,电加热缓解了局部过热的问题,所以对气提介质的选择范围更大一点,既可采用氮气等惰性气体,也可以采用空气。

同时对吸附处理装置的材料要求较低。

在电加热再生过程中,为提高电的加热效率和使热量分布均匀,加热电阻应与活性炭纤维材料充分接触,减少死角。

3.4微波脱附再生微波加热是一种全新的热能技术,与传统加热不同,微波加热不需要外部热源,而是向被加热材料内部辐射微波电磁场,推动其偶极子运动,使之相互碰撞、摩擦而生热。

首先,加热速度快。

由于微波能够深入含有一定水量的活性炭纤维内表面,从内部发生热量,减少了热传导阻力,将使加热速度提高了数十倍[9]。

其次,由于微波从内部发生热量,并对特定的需要加热的材料进行加热,而产生微波的装置本身不产生热辐射,热效率较高。

第三,由于维持一定的微波频率和电场强度,受热体对微波功率的吸收仅取决于其不同的损耗因数,因水的损耗因数比干活性炭纤维大,水因吸收的热量多而得到快速的蒸发,避免了局部干活性炭纤维的过热干燥和热破坏,使整个活性炭纤维再生过程受热均匀。

注意点:微波再生装置一次性投资较高,但能耗较低,因此应在处理规模的基础上进行技术经济综合比较后采用。

3.5其他脱附再生方法其他可用于活性炭纤维再生的方法主要有有机溶剂再生、超临界萃取、湿式氧化法等。

有机溶剂再生法是利用有机物相似相溶的原理,如对于含苯环或羟基醇类有机物可采用苯、丙酮、甲醇等有机溶剂洗涤再生。

由于废水中污染组分复杂,再生后有机溶剂无法循环利用,再生过程复杂、处理费用大,目前采用的不多。

超临界萃取是近年来发展的再生方法,主要溶剂有CO2、乙醇等,在临界压力和温度下,对吸附饱和后的有机物进行萃取再生。

该技术目前尚不完善,再生过程稳定性差。

湿式氧化法是采用较高的温度和压力,利用氧气或空气做介质,使有机物在液态下氧化成低分子有机酸、CO2 和水。

该方法的主要问题是再生不彻底、设备要求高、能耗大、控制系统严格等。

4.国内外活性炭纤维发展趋势4.1国外活性炭发展趋势世界ACF的工业化生产已从西方转向中国等发展中国家,这种产业的转移在21世纪中期将持续进行。

全球范围内日渐严规使得ACF的需求进一步增长,水处理行业一直是活性炭消费的巨大市场。

其它需求增长较快的领域包括气体处理市场,美国在此领域的消费量中期内将增长5%。

最大的潜在活性炭应用市场是燃煤火电厂所排放气体的净化[10]。

由于人们对可能的生化恐怖袭击高度关注,核、细菌以及化学防护过滤器和个人防护服装对活性炭的需求也将逐步增加。

4.2国内活性炭发展趋势我国一直是美国最大的活性炭输出国,日本是世界活性炭使用仅次于美国的国家,位居全球第2,日本也是我国第1活性炭出口目的地。

我国活性炭出口的3大地区除东亚、美国之外,欧洲市场也是我国传统的活性炭出口目的地。

我国的活性炭发展目前有以下几个特点:生产规模大型化、生产设备大型化和现代化、产品多样化、节能减排常态化、加强技术创新。

5.活性炭纤维的应用5.1活性炭纤维在电子工业中的应用有些电子元件, 如电阻型湿度检测元件等, 长期工作于被污染的环境中, 电阻值与湿度的相关性会发生变化, 导致测量精度下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