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城市给水排水工程

合集下载

给排水工程课后答案详解

给排水工程课后答案详解

排水管网第一章排水系统理论一、名词解释排水体制:污水的不同排除方式所形成的排水系统,称为排水体制。

区域排水系统:将两个以上城乡地区的污水系统统一排除和解决的系统,称作区域排水系统。

排水系统:排水的收集、输送、水质的解决和排放等设施以一定方式组合成的总体。

合流制排水系统:将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雨水混合在同一个管渠内的排除系统。

分流制排水系统:将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雨水分别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各自独立的管渠内排除的系统。

二、简答题1.排水体制分几类,各类的特点,选择排水体制的原则是什么?1)合流制排水系统:这种系统是在临河岸边建造一条截流干管,同时在合流干管与截流干管相交前或相交处设立溢流井,并在截流干管下游设立污水厂。

晴天和初降雨时所有污水都送至污水厂,解决后排入水体,随着降雨的增长,雨水径流增长,当混合污水流量超过截流干管的输水能力后,就有部分混合污水经溢流井溢出,直接排入水体,成为水体的污染源,使水体遭受污染。

2)分流制排水系统: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雨水分别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各自独立的管渠内排除。

排水系统体制的选择应根据城乡及工业公司的规划、环境保护的规定、污水运用的情况、原有排水设施、水质、水量、地形、气候和水体等条件,从全局出发,在满足环境保护的前提下,通过技术经济比较,综合考虑拟定。

21、工业公司的废水,在什么条件下可以排入城市下水道?工业公司的废水不影响城市排水管渠和污水厂等的正常运营,不对养护管理人员导致危害,不影响污水解决厂出水和污泥的排放和运用,满足次条件可以排入城市下水道。

22、排水工程的规划设计,应考虑哪些问题?应考虑这些问题:排水工程的规划设计应符合区域规划以及城市和工业公司的总体规划,并应与城市和工业公司中其他单项工程建设密切配合,互相协调。

排水工程的规划设计要与邻近区域内的污水和污泥的解决和处置协调。

排水工程的规划设计应解决好污染源与集中解决的关系。

排水工程的规划设计要考虑污水经再生后同用的方案。

第一章 城市给水管道系统

第一章  城市给水管道系统

大河流域文明
内江城市
水的人工循环利用:是从天然水体中取水,经适当处理,水质满足用户的用水 标准后在生产、生活中使用,使用过的水变成了污水或废水,经过处理,水质达 到排放标准后,再排回天然水体的过程。
水体人工循环示意图
给水系统的概念
给水系统是指保证城市、工矿企业等用水的各项构筑物和 输配水管网组成的系统。
消防用水:是指火灾发生时,扑灭火灾所用的水。 浇洒道路用水:是指城市为降尘、降燥和冲洗道路所用的水。 浇洒绿地用水:是指为满足城市的绿化隔离带、绿地及街 心花园中植物的生长需求所用的水。
以上各种用水中,对水的要求均包括水质、水量和水压三 个方面。
2.给水系统的四种不同分类方法:
按使用目的:生活给水系统、生产给水系统、消防给水系统。 按服务范围:区域给水系统、城镇给水系统、小区(或厂区) 给水系统、建筑给水系统。 按供水方式:重力水给水系统、压力水给水系统、重力水系 统和压力水系统并用的给水系统。 按水源种类:地表水源给水系统、地下水源给水系统。(常 用)
城市规划的 影响
水源的 影响
因地形高差较大或输水距离较长而分区,又有串联分区和并联分区 两类:采用串联分区,设泵站加压(或减压措施)从某一区取水,向另 一区供水;采用并联分区,不同压力要求的区域有不同泵站供水。 大型管网系统可能既有串联分区又有并联分区,以便更加节约能量。
河流
并联分区给水管网系统 a-高区;b-低区;1-净水厂;2-水塔;
多水源给水系统示意图 1-地表水水源;2-地下水水源;3-水塔;4-给水管网
河流
2)分系统给水系统:
(1)分区给水系统:
城镇地形较平坦,功能分区较明显或自然分隔而分区。如城镇被河流分隔 ,两岸工业和居民用水分别供给,自成给水系统,随着城镇发展,再考虑将管 网相互沟通,成为多水源给水系统。

建筑设备自考复习题(给水排水)

建筑设备自考复习题(给水排水)

建筑设备复习题第一篇建筑给水排水第一章室外给水排水工程1、给水水源可分为地面水源和地下水源两大类。

一般城市应选取地面水源。

2、室外给水系统的组成可分为取水工程、净水工程和配水工程三部分。

3、给水管网的布置形式,根据城市规划、用户分布及对用水的要求等,有树枝状管网和环状管网。

一般城市建设初期采用树状网,市中心地区逐步发展成为环状网。

4、根据排水的来源和性质,排水可分为三类,即排除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降水。

5、自来水的净化工艺流程主要包括混合与絮凝、沉淀与澄清和过滤消毒三部分。

6、排水系统制式一般分为合流制和分流制两种,现在多采用分流制。

7、现代污水处理技术,按作用原理可分为物理、化学和生物三种。

8、目前,最常用的使用最广泛的消毒剂是氯气。

9、对于污水管道,当管径D<700mm时最大井距为(B)A 30B 50C 75D 12010.固定型取水构筑物有(ABC )A 岸边式B 河床式C 斗槽式D 浮船式E 缆车式第二章室内给水系统1、室内给水系统按用途基本上可分为生活给水、生产给水和消防给水三类。

2、按建筑物层数估算室内给水管网所福的最小压力值的规律是l层建筑物管网压力至少为100Kpa, 2层所需最小压力为120 Kpa,2层以上每增加一个楼层压力应附加40 Kpa。

3、设计室内给水系统时,应根据建筑物的性质、标准、结构、用水要求、用户位置等情况,合理布置。

各种给水系统,按照水平配水干管的敷设位置,可以布置成下行上给式,上行下给式和环状式三种方式。

4、室内给水管道的敷设应根据建筑物的性质及要求,可以分为明装和暗装两种。

5、对比分析生活给水系统、生产给水系统和消防给水系统在水质、水量、水压三个方面的要求。

P13页答:生活给水系统要求水质必须严格符合国家规定的饮用水质标准;生产给水系统对水压、水量、水质以及安全方面的要求一般根据工艺需要来确定;消防给水系统对水质要求不高,但必须安现行的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保证足够的水量、水压。

《给排水工程》PPT课件

《给排水工程》PPT课件

编辑ppt
11
一、水质标准
❖ 1、生活用水。生活用水应该符合生活饮用水 的卫生标推, 我国1976年公布的水质标准如 下表所示。
❖ 由表可以看出,水质项目中包括:感官性标 准1-4项;化学标准5—12项;毒 理学标准为 13—20项和生物学标准21—23项。如水质达 到表列标准。即满足生活饮用水 的卫生标难。
❖ 5、输配:原水经沉淀澄清、过滤、消毒 后,水质可满足用水要求。最后将清水 贮存于清水池中, 再由二级泵站抽送到 输配水管中,供用户使用。
编辑ppt
20
三、配水工程
❖ 任务:将净化后符合水质要求的清水,输引 配送到用水区,供用户使 用。
❖ 结构:由二级泵站、输水管道、配水管网、 水塔等几部分组成。
给排水工程
编辑ppt
1
第一章 城市供水系统
❖ 第一节 取水工程
❖ 组成结构:水源、取水构筑物及一级泵 站等部分
编辑ppt
2
一、水源
❖ 两类:
❖ 1、地面水。如江、河、湖、泊、水库及海洋等。
特点:易受污染 染,一般水量较 大,但一般水质
较差,不能直接使用,必须进行适当净化来改善水 质。
❖ 2、地下水。如并、泉等。特点:地下水埋藏于地
编辑ppt
12
编辑ppt
13
编辑ppt
14
❖ 2、工业用水。应按生产工艺要求确定, 即使同一类用水,其水质要求亦有差别, 具体要求由生产工艺提供。
编辑ppt
15
二、净水方法
❖ —般地面水净水厂的净水工艺流程如所
示。
4
5
1
3
2
编辑ppt
16
❖ 1、由一级泵站送来原水,水中含有悬游 物、胶体物等杂质,需加入明矾或硫酸 亚铁等混 凝剂,经过充分混合,产生凝 聚作用,并与水中杂物形成绒毛状絮体, 然后流人沉淀池。 水流速降低,絮休沉 淀,除去水中杂质,使水澄清。沉淀池 有水平流行的平流式沉淀池, 也有斜管、 斜板式沉淀池,后者由于增大沉淀面积, 因而沉淀效率提高很多。

第章-给水排水管网工程规划(1)

第章-给水排水管网工程规划(1)

第章-给水排水管网工程规划(1)第章-给水排水管网工程规划在城市化进程加快的当今社会,给水排水管网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给水排水管网工程规划的合理与否不仅关乎城市排水与供水的效率,还关系到城市的人们生活品质与生态环境。

一、给水管网规划1.水源选择和调度:根据城市当地的气候特点和水资源状况选择合适的水源,并制定详细的调度计划,确保水源各个环节的顺畅。

2.水厂建设与改造:根据对水质要求和市容市貌的理念,科学规划水厂区域及其设备结构,确保水厂的生产效率和质量稳定。

3.管网设计:通过对地形的分析和管网流量的计算,科学规划管道的长度、管径、线路布局等,确保供水的质量和供水网的稳定性。

4.供水监测:通过建立水质监测站、漏损监测系统等手段,及时发现管网的漏损和水质变化,并进行有效的治理。

5.管网维护管理:建立完善的管网信息系统,对管网的维护和管理进行监督和控制,确保管道的安全和无障碍供水。

二、排水管网规划1.污水处理设施的选址和规划:根据城市人口密度、污水排放量和地形地貌等因素,选址和规划污水处理厂,确保排放污水经处理后水质达标。

2.管网设计:根据群众需求和科学计算,规划排水管道的长度、管径、线路网络等,确保排水管网稳定性和损失率低。

3.管道施工:专业制造人员应根据设计方案进行管道安装,保证方案的可行性性和施工进度的合理性。

4.管网监测:建立排水网系统的流量监测站和排尺站等,及时发现管网的漏水和下水道疏通,进行治理和维修。

5.管网维护管理:建立完善的管网信息系统,对排水管网的维护和管理进行监督和控制,确保排水管道的安全和治理。

给水排水管网工程规划是基础设施建设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对于城市发展,水源利用和调度是重中之重,保证水厂建设与改造,规划管网设计、监测管理以及管道施工技术等条款都必须秉承合理、先进与科技的基本原则。

只有坚持这些原则,才能确保给水排水管网工程建设的高效与可持续发展。

城市给排水工程

城市给排水工程

《城市给排水工程》教案第一章城市给水工程概述第一节城市给水工程规划的任务一、城市给水系统的供水对象生活饮用水生产用水市政用水消防用水二、城市给水系统规划任务①估算城市总用水量和给水系统中各单项工程设计水量。

②根据城市的特点制定给水系统的组成。

③合理选择水源,并确定城市取水位置和取水方式。

④选择水厂位置,并考虑水质处理方法。

⑤布置城市输水管道及给水管网,估算管径迹泵站提升能力。

⑥给谁系统方案比较,论证各方案的优缺点和估算工程造价和年经营费,选定规划方案。

第二节城市给水工程系统的组成取水工程净水工程输配水工程2.1、给水管网系统的组成给水管网系统一般是由输水管(渠)、配水管网、水压调节设施(泵站、减压阀)及水量调节设施(清水池、水塔、高位水池)等构成。

如图1-4(a)、1-4(b)所示。

图1-4(a)地表水源给水管道系统示意图图1-4(b)地下水源给水管道系统示意图1-取水构筑物;2-一级泵站;3-水处理构筑物;1-地下水取水构筑物;2-集水池;4-清水池;5-二级泵站;6-输水管;7-管网;8-水塔3-泵站;4-输水管;5-管网二、给水管网系统的类型给水管网系统主要有统一给水管网系统、多水源给水管网系统和不同输水方式的给水管网系统三种类型。

1.统一给水管网系统:根据向管网供水的水源数目,统一给水管网系统可分为单水源给水管网系统和多水源给水管网系统两种形式。

(1)单水源给水管网系统:即只有一个水源地,处理过的清水经过泵站加压后进入输水管和管网,所有用户的用水来源于一个水厂清水池(清水库),较小的给水管网系统,如企事业单位或小城镇给水管网系统,多为单水源给水管网系统,系统简单,管理方便。

如图1-5所示。

图1-5 单水源给水管网系统示意图1-取水设施;2-给水处理厂;3-加压泵站;4-给水管网(2)多水源给水管网系统:有多个水厂的清水池(清水库)作为水源的给水管网系统,清水从不同的地点经输水管进入管网,用户的用水可以来源于不同的水厂。

第一章 排水系统的功能、组成与体制

第一章 排水系统的功能、组成与体制

(3)维护管理
合流制管道系统在晴天时只是部分流,流速较 低,容易 产生沉淀,据经验,管中的沉淀物易被 暴雨水流冲走,这样以来合流制管道系统的维护管 理费用可以降低,但是,流入污水厂的水量变化较 大,污水厂运行管理复杂。 分流制管道系统可以保证管内的流速,不致发 生沉淀,同时,污水厂的运行管理也易于控制。
水管道系统,以节省初期投资,有利于城镇发展,且
工期短,见效快,随着工程建设的发展,逐步建设雨 水排水系统。
3、维护管理
方面
晴天 体制 合流制 雨天
分流制
(3)维护管理
合流制管道系统在晴天时只是部分流,流速较 低,容易 产生沉淀,据经验,管中的沉淀物易被 暴雨水流冲走,这样以来合流制管道系统的维护管 理费用可以降低,但是,流入污水厂的水量变化较 大,污水厂运行管理复杂。 分流制管道系统可以保证管内的流速,不致发 生沉淀,同时,污水厂的运行管理也易于控制。
பைடு நூலகம்
1.4.3 排水管网系统的构成
1.收集设施 2.管网 3.调节池 4.提升泵站与压力输水管 5.污水厂 6.排放口
管道与管道之间的衔接
出户管 埋深
街道管 埋深 Hmin
h
坡度i 连接管管长L
排水管
排水管网
提升泵站与压力输水管
工业废水排水系统
(1)车间内部管道系统和设备; (2)厂区管道系统; (3)废水泵站和压力管道; (4)废水处理站; (5)出水口(渠)。
2、投资
方面
体制 管网 70~80﹪ 泵站、 污水厂 总造价 100﹪
合流制
分流制
(2)投资
分流制比合流制高。合流制只敷设一条管渠,其管 渠断面尺寸与分流制的雨水管渠相差不大,管道总投 资较分流制低20%~40%,但合流制的泵站和污水厂却 比分流制的造价要高。由于管道工程的投资占给排水 工程总投资的70%~80%,所以总的投资分流制比合流 制高。 如果是初建的城镇和小区,初期投资受到限制时, 可以考虑采用不完全分流制,先建污水管道而后建雨

给排水工程课后答案详解

给排水工程课后答案详解

排水管网第一章排水系统理论一、名词解释排水体制:污水的不同排除方式所形成的排水系统,称为排水体制。

区域排水系统:将两个以上城镇地区的污水系统统一排除和处理的系统,称作区域排水系统。

排水系统:排水的收集、输送、水质的处理和排放等设施以一定方式组合成的总体。

合流制排水系统:将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雨水混合在同一个管渠内的排除系统。

分流制排水系统:将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雨水分别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各自独立的管渠内排除的系统。

二、简答题1.排水体制分几类,各类的特点,选择排水体制的原则是什么?1)合流制排水系统:这种系统是在临河岸边建造一条截流干管,同时在合流干管与截流干管相交前或相交处设置溢流井,并在截流干管下游设置污水厂。

晴天和初降雨时所有污水都送至污水厂,处理后排入水体,随着降雨的增加,雨水径流增加,当混合污水流量超过截流干管的输水能力后,就有部分混合污水经溢流井溢出,直接排入水体,成为水体的污染源,使水体遭受污染。

2)分流制排水系统: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雨水分别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各自独立的管渠内排除。

排水系统体制的选择应根据城镇及工业企业的规划、环境保护的要求、污水利用的情况、原有排水设施、水质、水量、地形、气候和水体等条件,从全局出发,在满足环境保护的前提下,通过技术经济比较,综合考虑确定。

21、工业企业的废水,在什么条件下可以排入城市下水道?工业企业的废水不影响城市排水管渠和污水厂等的正常运行,不对养护管理人员造成危害,不影响污水处理厂出水和污泥的排放和利用,满足次条件可以排入城市下水道。

22、排水工程的规划设计,应考虑哪些问题?应考虑这些问题:排水工程的规划设计应符合区域规划以及城市和工业企业的总体规划,并应与城市和工业企业中其他单项工程建设密切配合,相互协调。

排水工程的规划设计要与邻近区域内的污水和污泥的处理和处置协调。

排水工程的规划设计应处理好污染源与集中处理的关系。

排水工程的规划设计要考虑污水经再生后同用的方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