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给水排水工程》PPT演示课件

合集下载

建筑给排水之城市给水排水概述PPT课件

建筑给排水之城市给水排水概述PPT课件

输水管道
• 水塔或高位水池和清水池是给水系统的调节设 施。其作用是调节供水量与用水量之间的不平 衡状况,并保证管网所需水压。
泵站
• 泵站是把整个给水系统连为一体的枢纽,是 保证给水系统正常运行的关键。主要设备有 水泵及其引水装置,配套电机及配电设备和 起重设备等。
• 在给水系统中,通常把水源地取水泵站称为 一级泵站,而把连接清水池和输配水系统的 送水泵站称为二级泵站。
这种管网的管线敷设长度短,投资省。但供水可靠性差, 管网终端水质也差。一般,在小城镇、小企业或城市边远 地区采用树枝状管网,或城镇建设初期先采用树枝状管网, 逐步发展后,再形成环状管网。
(2)环状管网
下图为环状管网的示意图,给水干管间用联络管相互 连通起来,形成闭合的回路。
环状管网的管线较长,投资较大,但供水安全可靠, 水质好。一般,在大、中城市的给水系统或对给水要求较 高、不能断水的给水管网,均应采用环状管网。
图2.9 排水管网主干管布置示意图 (a)正交截流式;(b)平行式;(c)分区式;(d)放射式
二、 排水体制
• 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雨水是采用同一个 管道系统来排除,或是采用两个或两个以 上各自独立的管道系统来排除,这种不同 排除方式所形成的排水系统称做排水体制。 排水体制一般分为合流制与分流制两种类 型。
第6 章 城市给排水概述
6.1 城市给水工程 6.2 城市排水工程
6.1 城市给水工程
一、水源及取水工程
给水水源可分为两大类: (1)地表水:江水、河水、湖水、水库 水及海水等; (2)地下水:井水、泉水、喀斯特溶洞 水等 地下水的物理、化学及细菌性质等均比 地表水好,地下水作水源具有经济、安全 及便利维护管理等优点。因此,应首先考 虑符合卫生要求的地下水作为饮用水水源。

城市给水排水工程课件(1)

城市给水排水工程课件(1)

城市给水排水工程课件(1)一、城市给水排水工程的定义及意义城市给水排水工程是指为满足城市居民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用水及城市化进程所需,部署、规划、建设的庞大工程体系,包括供水设施和排水设施。

它的重要意义在于保障了城市居民的基本生活用水和环境卫生。

二、城市供水工程的建设1.水源开发:保障良好的水源是城市供水工程建设的首要任务,包括河流、湖泊、水库等。

2.输水管道建设:对于远距离供水,需要建设输水管道,以输送远离城区的水资源。

这涉及到输水管道的设计、施工、运行维护等一系列技术问题。

3.净化处理:为了保证供水质量,需要进行水质净化处理,去除杂质、菌群等一系列水质问题。

4.建设供水站:包括供水、净化等设施,研究人员需要对各种设施进行综合规划设计,确保设施的有效运转。

三、城市排水工程的建设1.城市污水处理厂建设:污水处理厂是城市排水工程的核心,它能有效的处理污水中的污染物,实现排放标准,改善城市环境。

2.污水收集管道建设:污水处理厂与城市各个不同地点之间需要大量的污水管道来搭建收集系统,以便将城市内的污水输送到污水处理厂。

3.雨水排放系统建设:雨水排放系统是排水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收集城市目前的天然雨水,并在必要的时候将其排出城市。

4.系统监测系统建设:城市排水工程每天都需要进行系统监测,以便更快的发现问题,及时的解决问题,确保城市环境的卫生与健康。

四、现代城市供排水系统的特点1.自动化运行:现代城市供排水系统通过数字化的技术,可以实现自动化运行效果,大大简化了人工操作。

2.节水环保:现代城市供排水系统趋向于使用能耗低的设备,实现全过程的节水和环保。

3.智能管理:现代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实现了城市供排水的智能化,大大提高了管理效率和反应速度。

4.绿化环保:城市供水与排水工程建设也越来越注重与城市绿化及环保的结合,优化城市生活用水、环境卫生与城市绿化三者之间的关系。

五、结论城市供排水工程建设是现代城市化进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无论是从供水还是排水角度思考,建设市场对于现代城市文明的持续发展,都有着深远的意义。

培训课件 市政给水排水工程ppt(共65张PPT)

培训课件 市政给水排水工程ppt(共65张PPT)

➢ 清扫口:横管,隔一定间距清通用。 1)连接2个及2个以上大便器或3个及3个以上卫生器 具的铸铁排水横管上宜设置。
2)塑料排水管,连接4个及4个以上大便器的
污水横管上宜设置。
3)水流转角大于45度的排水横管上,应设置。
4)生活污废水横管的直线管段上清扫口的最
大距离:
管径mm
生活废水
50~75
10
水。 1)生活饮用水系统 2)杂用水系统 目前国内通常将饮用水与杂用水系统合为 一,统称生活给水系统。 特点:(1)用水量不均匀
(2)水质应达《生活饮用水卫生标 准》
2. 生产给水系统——供给生产原料和产品洗涤、设备冷
却及产品制造过程用水。
特点:用水量均匀;水质要求差异大。
3. 消防给水系统——供给各类消防设备 特点:用水量大;对水质无特殊要求;压力要求 高。
2、建筑内部的热水供应系统
附图1 建筑内给水系统 第一节 建筑给水排水工程
面层内敷设。
变塑频料调 管速(泵硬供聚水氯乙(烯见非管附)图直(5)聚埋丙乙式烯管—) —管道井、管窿、吊顶内,
明装刷樟丹及银粉
管道的敷设安装要求: 3m的跌落差时,可不受角度限制。
地坪架空层内敷设。
特分特点类: :点水1)泵:消及火时卫拴向给水生水箱系充条统水,件使水好箱容,积减美小,观,造价高,施工维护不便。
第一节 建筑给水排水工程
建筑给水排水工程的内容
1、建筑内部的给水系统
生活给水
生产给水 满足水量、水压两方面的要求
消防给水
2、建筑内部的热水供应系统
满足水量、水压、水温三方面的要求
3、建筑内部的排水系统
生活排水
生产排水
屋面雨排水

给水排水工程ppt课件

给水排水工程ppt课件

建筑给水-建筑内部给水方式3
◄设水泵和水箱的给水方式宜在室外给水管网 压力低于或经常不能满足建筑内给水管网所需 的水压,且室内用水不均匀时采用。如图所示, 该给水方式的优点是水泵能及时向水箱供水, 可缩小水箱的容积,又因有水箱的调节作用, 水泵出水量稳定,能保持在高效区运行。
设水泵和水箱的给水方式
建筑给水-建筑内部给水方式4
◄当室外给水管网的压力只能满足建筑下 层供水要求时,可采用分区给水方式。如 图所示,室外给水管网水压线以下楼层为 低区由外网直接供水,以上楼层为高区由 升压贮水设备供水。在分区处设阀门,以 备低区进水管发生故障或外网压力不足时, 打开阀门由高区水箱向低区供水。
分区给水方式
给排水工程
主要内容
简述
城市给水
建筑给水
城市排水
建筑排水
给排水工程 -简述1
给排水工程是城市基础设施的一个组成部分。城市的人均耗水量 和排水处理比例,往往反映出一个城市的发展水平。为了保障人民 生活和工业生产,城市必须具有完善的给水和排水系统。给水排水 工程可以分为城市公用事业和市政工程的给水排水工程;工业企业 大中型生产的给水排水及水处理工程;建筑给水排水工程。各类给 水排水工程在服务规模及设计、施工与维护等方面均有不同的特点。 给 水 排 水 工 程 城市公用事业和市政工程的给水排水工程 工业企业大中型生产的给水排水及水处理工程
分质给水方式即根据不同用途所需的不同水 质,分别设置独立的给水系统。如图所示,饮 用水给水系统供饮用、烹饪、盥洗等生活用水, 水质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杂用水给 水系统,水质较差,仅符合"生活杂用水水质 标准",只能用于建筑内冲洗便器、绿化、洗 车、扫除等用水。近年来为确保水质,有些国 家还采用了饮用水与盥洗、沐浴等生活用水分 设两个独立管网的分质给水方式。

城市给排水.ppt

城市给排水.ppt
• 排水系统:废水收集、处理和排放的工程设施。 根据排水系统所接受的废水的性质和来源不同,废水可分为生
活污水、工业废水和雨水三类。
给水排水系统组成: (1)取水系统 (2)给水处理系统 (3)给水管网系统 (4)排水管道系统 (5)废水处理系统 (6)废水排放系统 (7)重复利用系统
给水排水系统的功能和组成图如下:
河流
单水源给水管网系统示意图
1-取水设施;2-给水处理厂;3-加压泵站;4-给水管网
河流
多水源给水管网系统示意图 1-地表水水源;2-地下水水源;3-水塔;4-给水管网
2、分系统给水管网系统: 分区给水管网系统: (1)城镇地形较平坦,功能分区较明显或自然分
隔而分区。如城镇被河流分隔,两岸工业和居 民用水分别供给,自成给水系统,随着城镇发 展,再考虑将管网相互沟通,成为多水源给水 系统。
特点:比直排式有了较大的改
进,但在雨天时,仍有部
上 游
分混合污水未经处理而直
合 流
截 流溢

接排放,成为水体的污染
河流
并联分区给水管网系统 a-高区;b-低区;1-净水厂;2-水塔;
河流
串联分区给水管网系统 a-高区;b-低区;1-净水厂;2-水塔;3-加压泵站
(2)分压给水管网系统: 由于用户对水压的要求不同而分成两个或两个 以上的系统给水。符合用户水质要求的水,由 同一泵站内的不同扬程的水泵分别通过高压、 低压输水管网送往不同用户。
4-居住区;5工厂区
4-生产用水管网;5-取水构筑物;6-生产用水厂
3、不同输水方式的管网系统 根据水源和供水区域地势的实际情况,可采用 不同的输水方式向用户供水。
(1)重力输水管网系统 (2)水泵加压输水管网系统

给排水工程ppt课件(2024)

给排水工程ppt课件(2024)
介绍输水管网的设计原则、管材选 择、管道埋设、附属设施设置等方 面的内容,以及设计中需要注意的 问法, 对输水管网进行优化设计,降低管 网漏损和能耗,提高供水效率和经 济性。
10
03
排水系统设计
2024/1/28
11
污水排放标准及分类方法
污水排放标准
01
取水构筑物施工与运行管理
介绍取水构筑物的施工方法、验收标准以及运行管理要求 ,确保取水构筑物的安全稳定运行。
8
水质净化方法及设备
水质净化方法
包括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等水质 净化方法,以及各方法的原理、适用 范围和优缺点。
水质净化系统设计与优化
根据原水水质和出水水质要求,设计 合理的水质净化工艺流程,并进行系 统优化,提高净化效率和经济性。
雨水利用
将收集到的雨水进行处理后,可用于绿化灌溉、道路清洗、冲厕等 用途。
雨水排放
对于无法利用的雨水,应通过设置合理的排水系统将其排放至指定地 点,避免造成城市内涝等问题。
2024/1/28
21
雨水管道设计参数及计算方法
设计参数
包括管道材质、管径、坡度、埋深等。
VS
计算方法
根据设计流量和设计参数,采用水力计算 等方法确定管道的具体尺寸和布局。
分类
根据工程性质和服务对象,给排水工 程可分为市政给排水、建筑给排水和 工业给排水等。
2024/1/28
4
给排水系统组成及功能
给水系统
包括水源、水处理设施、输水管网、配水管网等,主要功能是为生活和生产提 供符合水质标准的水。
排水系统
包括污水收集管网、污水处理设施、排放管网等,主要功能是收集、处理和排 放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雨水。

《给水排水工程图》课件

《给水排水工程图》课件

排水系统
组成部分
排水系统包括污水收集设施、污水处理设施和排水 管道。
污水收集和处理的流程
污水从居民区收集,经过预处理后进入污水处理设 施进行处理。
排水管道的选材和设计
选用耐腐蚀、承压能力强的管材,并合理设计管道 布局。
雨水排放系统
设计合理的雨水排放系统,防止城市内涝发生。
给水排水工程图的制作
1
基本要求
《给水排水工程图》PPT课件
介绍给水和排水工程图PPT课件的主要内容和结构。
给水和排水工程的概述
给水和排水工程是城市基础设施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负责向居民提供清洁的饮用水,并处理废水和污水以 保持环境卫生。
给水和排水的区别和联系
1 区别
给水是将水运送到消费者,而排水是将废水从消费者处收集和处理。
2 联系
给水和排水工程紧密相连,它们共同构成了城市水循环系统。
给水系统
组成部分
给水系统包括水源、 输水管道、水处理设 施和供水设备。
水源及水质要 求
选择可靠的水源,并 根据卫生标准对水质 进行处理。
输水管道的选 材和设计
选择耐腐蚀、承压能 力强的管材,并合理 设计管道布局。
泵站的选址和 设计
选址应考虑输水距离、 地形和泵站运行的经 济性。
给水排水图应准确、清晰、美观,阐述给水排水工程的主要特点。
2
常用符号和缩略语
掌握给水排水图中常用的符号和缩略语,确保图示的易读性和有效性。
3
注意事项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绘制给水排水图时,应注意比例尺、图例和绘图技巧的正确使用。
案例分析和练习
案例分析
通过分析一些实际案例,深入了解给水排水工程 的具体应用和难点。

给排水工程讲解PPT课件

给排水工程讲解PPT课件
混凝技术
通过向水中投加混凝剂,使水中的胶体粒子和微小悬浮物聚集, 形成大颗粒而沉降,达到固液分离的目的。
沉淀技术
利用重力作用使水中悬浮物下沉,实现固液分离的过程。
澄清处理技术
通过混凝、沉淀和过滤等工艺的组合,去除水中的悬浮物和胶体 物质,使水澄清透明。
过滤与消毒处理技术
过滤技术
采用粒状滤料(如石英砂、无烟煤等)截留水中的悬浮物,属于物理处理方法 。
Part
04
排水处理技术与方法
污水性质及危害分析
污水性质
包括物理性质(如颜色、气味、温度、固体含量等)、化学 性质(如pH值、有机物、无机物、重金属等)和生物性质( 如细菌、病毒、寄生虫等)。
污水危害
对环境的危害(如水体污染、土壤污染、生态破坏等)、对 人类健康的危害(如传播疾病、影响饮用水安全等)以及对 经济发展的影响(如增加水处理成本、影响工农业生产等) 。
给排水工程讲解 PPT课件
• 给排水工程概述 • 水源与取水设施 • 给水处理技术与方法 • 排水处理技术与方法 • 管网设计与优化 • 泵站设计与运行管理 • 建筑给排水系统设计实例分析
目录
Part
01
给排水工程概述
给排水工程定义与分类
定义
给排水工程是研究水的供给、排放和处理等工程技术的学科,涉及城市、工业、农业等 领域的用水和排水问题。
P特点
地下水
水质较好,分布广泛,但 开采成本较高,且过量开 采可能导致地面沉降等问 题。
地表水
包括河流、湖泊等,水量 充沛,但水质易受污染, 需要经过处理才能使用。
海水
量大且稳定,但含盐量高 ,需要经过淡化处理才能 作为饮用水源。
取水构筑物设计与施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5
水库、湖泊水除藻问题
• 常年浊度低,色度、氨氮和磷含量较高, 浮游生物、藻类多,库底(湖底)水层 中一般含有铁、锰和有机物等
26
藻 类 去除措 施
• 预加氯杀藻 :预氯量1.0~2.0mg/L,杀藻效
果较好。但对源水中含总有机碳>3mg/L时,不 宜采用预氯化,一般控制TOC<1.5mg/L时才使 用预氯杀藻
地下水取水构筑物
21
取水头部位置选择原则
河床稳定
河床河岸的深槽主流有足够的水 深处
取水水质好,含沙量少
22
净水工艺流程
主要对象: 1nm~10微米的胶体粒子 用混凝剂去除-混合反应池、沉淀池、过 滤 细菌和大肠杆菌
通过消毒去除-氯气、CIO2 、O3
23
处理工艺根据水源水质和用水对 象对水质的要求确定
水源保护
• 合理开发利用、加强水源管理
• 进行流域面积内的水土保持工作
• 地表水取水口上游1000m至下游100m的水
域内不得排入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取
用地下水时,在单井或井群的影响半径
范围内,不得使用工业废水或生活污水
灌溉和施用持久性或剧毒的农药,不得
修建渗水厕所、渗水坑、堆放废渣或铺
设污水渠道,不得从事破坏深层土层的
18
光氧化法
• 是臭氧与紫外线辐射或催化剂(如TiO2)与紫 外线辐射的联合工艺 可形成具有极强氧化能力的OH离子,可氧化O3 不能氧化的微污染水中的有机物,并形成CO2 和H2O
19
粉末活性炭(PAC)吸附
• 可降低处理水中的BOD5、CODCr、DOC 和TOC
20
取水构筑物
地表水取水构筑物
射性物质等
•WHO135 项(其中96项有指导值) 日本59项、欧共体66项、美国83项
10
对水压的要求
居民:满足最不利点出流水头的要求 工业:满足工艺对水压的要求 消防:低压网--消火栓10mH2O
高压网--满足直接灭火的水压要 求
11
给水系统的设计依据是最高日用水量
城市最高日用水量包括: 居住区居民最高日生活用水量Q1、全市性公共 建筑生活用水量Q2、工业企业职工生活用水量 Q3、工业企业职工日淋浴用水量Q4、工业企业 生产用水量Q5、市政用水量Q6及未预见水量 (一般以Q1~Q6总和的10%~20%考虑)
时 ,我国停留时间多为1~2小时。选择较长的 停留时间可以节约药剂,提高沉淀后的水质,并
有足够的调节余地,抗冲击负荷能力较强
斜管沉淀池 斜管上升流速我国多选用2.5mm/ s~3.0mm/s,国外多选用2.0mm/s以下。另 外,由于水在斜管沉淀池内停留时间一般约20 分钟至30分钟,在斜管内停留时间仅5~6分钟, 由于停留时间短,使斜管沉淀池运行管理要求 提高,我国在管理水平上有差距。
常规处理工艺 : 加药混合-反应-沉淀—过滤—
消毒 -清水池
24
混凝剂的种类
• 混凝剂:有机与无机,常用的有硫酸铝、 三氯化铁、碱式氯化铝、碱式硫酸铝、 聚铁等。
• 高分子助凝剂聚合铝、聚丙烯酰胺、海 藻酸钠、活化硅酸等 (是处理低温低浊 度水主要的、必须的药剂,不仅效果好, 而且可节省混凝剂达30~50% ) 。
前O3
硫酸铝
石灰
中O3
苏黎士湖水 接触反应池 絮凝快滤池 pH值调节池 接触反应池 CIO2
活性炭过滤池 慢滤池 清水池 送水泵房 管网
昆明第五水厂 源水浊度>15NTU
» 加凝聚剂
加氯氨
• 滇池水 配水井 气浮池 气水反冲滤池 清水池 吸水井
• 泵房 管网
沉淀池 平流沉淀池国外停留时间一般为2~4小
• 气浮过滤除藻:可去除80~90%的藻类 • 微滤机除藻:该法较适用于除硅藻 • 遮阳 • 生物除藻的研究
27
与先进国家比较
絮凝剂及絮凝控制技术
与国外有一定差距: 絮凝剂品种少、质量低,国外作为调质的助凝剂
应用普遍; 药剂自动投加、自动控制应用不普遍、水平不高
28
瑞士苏黎士的Lengg水厂 源水浊度0.4NTU
城市给水排水工程
供排水现状管理
•地表水水源 水利部门
•地下水水源 地矿局
•水源水质
环保局
•城市自来水厂 建委、城市公用事业局或
建委与爱委会
•城市排水
城市公用事业局排水处
2
给水工程
3
给水现状
全国663个设市城市都建有供水设施,供水能力 达到2.18亿m3/d,是1949年的91倍;
城市用水人口发展到2.03亿人,是1949年的20倍, 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6.7%,全国城市人均用水量从 1952年的38L/人.d发展到220L/人.d。
善程度分三大区制定了综合用水标准 (GB50282-98《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设计 规范》)
工业:用水定额
消防:1~3处 2~3h失火用水量
8
对水质的要求
居民:满足《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 工业:按工艺要求决定 消防:基本无要求
9
饮 用 水 水 质 标 准GB5749-85
•感官性指标:色度、浊度NTU等 •细菌学指标:大肠杆菌、细菌菌群 •有毒有害物质指标:汞、砷、铬、放
12
占最高日用水量的%
7 6 5 4
3 2.78%
2
1
5.0%
4.17%
0 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22 24
13
水源
• 地表水和地下水水源 • 满足饮用水水源卫生标准 • 满足规划期内供水水量要求 • 满足保证率为97%的最高日平均时用水量 • 关于微污染水水源
14
活动。
15
微污染水源水 CODCr<15mg/L
16
生物预处理
• 生物滤池、塔滤、生物流化床、生物转 盘等方法。实际上,给水工程中早已有 生物处理工艺,如慢滤池、土壤渗透等。
17
生 物活 性 炭 处 理
• 生物活性炭处理是臭氧-颗粒活性炭滤池的联 合处理工艺
• ①能去除水中溶解性有机物;②能降低TOC, DOC及氨;③能降低进水中三卤甲烷母体;④ 对色度、铁、锰酚都有去除效果;⑤能使 Ames试验为阳性的水成阴性。但由于该技术 耗电量较大,使用尚不普及。
2005年,全国城市供水普及率将达到98.5%,新
增城市供水能力4500万m3/d
4
一 泵 水源 站

水 构 筑 物
清 水 池
二 泵 站

配水管网

5
建设部提出
提高供水水质 提高供水安全度
降低电耗 降低药耗 降低漏水率
6
用户对供水的要求
• 水量 • 水质维持生命 2.5L/人.d 由气候、生活习惯、给排水设施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