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田土壤培肥技术与效果

合集下载

农田土壤培肥技术与效果

农田土壤培肥技术与效果
• 每公斤养分所增产的粮食 不及世界的1/2,美国的 1/3
每公斤养分所增加的粮食 (kg/kg)
60 50 40 30 20 10
0 China
10
8
USA
玉米产量 (t/ha)
2005年玉米施肥量和产量比较
6
4
提高耕地质量是节本增效、生态、 2
安全农业生产的重要途径!
0 China
USA
256
138
图例
■ 双季稻区试验点; ■ 水旱两熟区试验点; ▲ 旱作两熟区实验点 ▲ 旱作一熟区试验点
全国定位试验点分布示意图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CSFEN was established in 1990 ● There are 9 experimental sites in the network all over China
长期试验的时间概念:
长期试验:大于20年的定位试验! 至少在10年以上! 大于50年的为珍贵的长期试验! 以英国洛桑试验站最著名:建于 1843年,169年历史
The classical experiments at Rothamsted
主要处:
N, P, K, Manure, 及其组合
Broadbalk Continuous Wheat Experiment First sown 1843

有机农业种植土壤培肥技术分析

有机农业种植土壤培肥技术分析

有机农业种植土壤培肥技术分析有机农业是一种生产方式,其目的是增加土壤和农产品的健康、品质和生命力。

土壤培肥是有机农业的重要环节,通过土壤培肥技术可以提高土壤肥力、增加有机质、改善微生物环境、提高农产品品质。

本文将从有机农业的思想基础、土壤质量评价、土壤培肥技术三个方面分析有机农业种植土壤培肥技术。

一、有机农业思想基础有机农业是指在农产品生产过程中,遵循自然规律,尊重生态环境,以生态理念为指导,采用有机肥料和绿色保护剂等自然材料,利用生物学、土壤学、植物学等科学知识,实行可持续性的生产方式。

有机农业的核心是“生态平衡”,即在生态环境、社会经济和人类健康等方面实现平衡发展。

有机农业具有生态友好、可持续、高品质、高效益等特点。

二、土壤质量评价土壤是有机农业种植的重要基础,因此评价土壤质量非常重要。

常用的土壤质量评价指标有土壤有机质、土壤酸碱度、土壤肥力等。

土壤有机质是衡量土壤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它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养分来源,可以增加土壤结构稳定性、固定无机养分、增强土壤保水能力、改善土壤通气性等。

土壤酸碱度可以影响作物的生长和产量,一般而言,土壤酸性较弱(PH值在6-7之间)适宜大多数作物的生长。

土壤肥力是农作物生长发育的主要限制因素之一,影响着农作物的生长速度和产量。

三、土壤培肥技术土壤培肥技术是有机农业种植中一项非常重要的技术。

主要包括有机肥料的制作与施用、绿肥的种植与利用、土壤微生物调节等技术。

有机肥料是有机农业中最重要的肥料之一,有机肥包括动、植物残渣、粪便、油饼等各种有机物,通过堆肥、腐熟等工艺制成。

与化学肥料相比,有机肥料含有丰富的有机质,能够提高土壤质量、改善菌群等。

但有机肥料的施用必须慎重,因为它含有多种元素,缺点是营养不均衡,因此需要进行不同程度、不同时期的施用。

绿肥是指在农作物间及休耕期间,利用一些省时、省力的方式增加土壤有机质,并提高土壤肥力的一种农业生产形式。

绿肥还可以遏制土壤侵蚀、减轻病虫害、减少肥料运输和施用环节对环境的影响等。

有机农业种植土壤培肥技术

有机农业种植土壤培肥技术

有机农业种植土壤培肥技术有机农业是一种注重生态环境、尊重自然规律、注重土壤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生产方式。

在有机农业中,土壤是农作物生长的基础,土壤的肥力和健康对于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至关重要。

在有机农业中,土壤培肥技术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本文将对有机农业种植土壤培肥技术进行探讨,并提出一些实用的建议。

一、有机肥料的选择在有机农业中,有机肥料是最为重要的土壤培肥材料。

有机肥料主要由动植物的废弃物和腐烂的有机物组成,如粪肥、秸秆、树叶、菜渣等。

有机肥料含有丰富的有机质和微量元素,能够改善土壤结构,提供养分,促进微生物的繁殖,对土壤起到了良好的改良作用。

在选择有机肥料时,要优先选择当地的资源,减少运输过程中产生的能源消耗和污染。

要根据土壤的肥力情况和农作物的需求选择有机肥料,以达到最佳的施肥效果。

要注意有机肥料的使用量和施肥方法,避免浪费和对土壤的负面影响。

二、有机绿肥的运用有机绿肥是指用来改善土壤和提高土壤肥力的一种特殊的农作物。

有机绿肥一般是指能够快速生长、易于分解、含有丰富养分的农作物,如豆科植物、三叶草、苜蓿等。

有机绿肥可以通过嫁接固氮细菌、释放大量的有机酸、改善土壤结构等方式,有利于改善土壤的肥力和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在有机农业中,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利用有机绿肥。

一是作为间作物,与主要农作物轮作,更换作物的过程中用来改善土壤结构和添加有机质;二是作为覆盖物,将有机绿肥覆盖在土壤表面,可以保持土壤湿度、减少土壤侵蚀、减少杂草的生长;三是作为有机肥料的原料,将有机绿肥和其他有机物一起堆肥,制作成有机肥料。

三、有机堆肥技术堆肥是将有机废料经过微生物的分解和氧化过程,最终转化为有机肥料的过程。

在有机农业中,堆肥技术是非常重要的一种土壤培肥技术。

通过堆肥技术,可以将废弃的有机物变废为宝,制成优质的有机肥料,提高土壤的肥力和改善土壤的结构。

在有机农业中,可以采用多种方法进行堆肥,如填埋式堆肥、好氧堆肥、缺氧堆肥等。

如何利用培育技术提高土壤肥力与农作物产量

如何利用培育技术提高土壤肥力与农作物产量

如何利用培育技术提高土壤肥力与农作物产量在农业生产中,土壤是农作物生长的基础,而土壤肥力直接影响着农作物的产量。

如何利用培育技术提高土壤肥力与农作物产量成为农业界关注的热点问题。

本文将从土壤改良、有机肥料以及微生物肥料等方面探讨如何利用培育技术提高土壤肥力与农作物产量。

一、土壤改良土壤改良是提高土壤肥力的首要方法。

一方面,土壤酸碱度的调节对于提高土壤肥力至关重要。

可以通过添加石灰或硫酸铵等酸碱中和剂来平衡土壤的酸碱度,保持土壤在中性或微酸性的状态。

另一方面,有机质的添加也是改良土壤的关键之一。

有机质能够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保水能力和保肥能力。

农民可利用焚烧、堆肥或添加农家肥等方法添加有机质,为土壤提供养分。

二、有机肥料的利用有机肥料是一种重要的肥料来源,能够补充土壤中丰富的有机质和养分。

有机肥料包括畜禽粪便、农家肥、秸秆等。

在使用有机肥料时,需要注意适量施用,避免过量。

过量使用有机肥料会导致土壤酸化、二氧化氮排放增加等问题。

此外,有机肥料的施用应逐渐进行,避免一次性大量施用。

这样可以减少养分的浪费、养分的平衡利用。

三、微生物肥料的应用微生物肥料是一种利用微生物菌群来提高土壤肥力的技术。

微生物肥料能够有效地分解有机质,释放养分,提供农作物所需的养分。

常见的微生物肥料有固氮菌肥料、磷酸菌肥料等。

这些微生物肥料可以与农作物根系形成共生关系,促进养分吸收。

在使用微生物肥料时,需要根据不同作物的需求选择合适的微生物菌种,并按照产品说明进行施用。

四、水肥一体化技术水肥一体化技术是在施肥的同时进行灌溉,实现养分和水分的同步供应。

这种技术能够提高养分利用率,减少养分的流失。

在使用水肥一体化技术时,需要掌握灌溉水和肥料的配比,根据不同作物的需水量和养分需求进行施肥。

综上所述,利用培育技术提高土壤肥力与农作物产量是农业生产中的关键问题。

通过土壤改良、有机肥料和微生物肥料的利用,以及水肥一体化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地提高土壤肥力和农作物产量。

土壤地力的培肥措施

土壤地力的培肥措施

土壤地力的培肥措施土壤地力的培肥措施是指通过合理的施肥措施,以提高土壤肥力和农作物产量。

地力是指土壤具有保持生产水平的能力,包括土壤肥力和耕作性能等方面。

因此,培肥措施主要是从土壤肥力方面入手,通过补充土壤养分和改善土壤结构,来提高土壤地力。

一、施用有机肥料有机肥料是改善土壤肥力的重要手段之一、有机肥料不仅可以提供植物所需的养分,还能改善土壤结构和增加土壤持水性。

有机肥料可以来自农业废弃物、农作物秸秆、畜禽粪便等。

施用有机肥料有利于土壤的有机质含量的提高,有助于提高土壤保水保肥的能力。

二、合理施用化肥化肥是迅速提高土壤肥力和增加农作物产量的重要手段。

化肥根据其提供的养分的不同可以分为氮肥、磷肥和钾肥等。

根据不同作物的养分需求以及土壤当前的养分含量,可以选择合适的化肥类型和施肥量进行施肥。

化肥的施用可以根据氮、磷、钾的比例来进行配比,以满足农作物的不同生长期对养分的需求。

同时,也要注意化肥的使用期限,及时更换新鲜的化肥。

三、中耕松土中耕松土是通过翻耕、松土等措施,改善土壤结构和通气性,提高土壤透水性和保肥性,提高土壤水、肥的利用效率。

常见的中耕松土措施包括翻松耙、农机深翻等。

中耕松土可以改善土壤的物理性质,促进根系的发育和养分的吸收,从而提高植物的生长和产量。

四、保持土壤水分保持土壤水分是保持良好地力的关键措施之一、通过合理的水分管理,可以减少水分蒸发和土壤流失,提高土壤的保水能力。

常见的保持水分的方式包括覆膜栽培、施用保湿剂、适时的灌溉等。

合理的水分管理有助于提高作物对水的利用率,从而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五、轮作休闲轮作休闲是一种重要的土壤管理措施,通过不同植物的交替种植,可以减少病虫害和土壤的连作障碍,同时也促进土壤中肥料的合理利用。

轮作休闲可以改善土壤中的养分平衡,提高土壤肥力水平。

此外,还可以通过种植绿肥作物来保持土壤的肥力,例如种植豆类、油菜等绿肥作物。

六、合理施用微量元素肥料土壤中的微量元素虽然含量较低,但对农作物生长发育和品质具有重要影响。

浅析有机农业种植土壤培肥技术

浅析有机农业种植土壤培肥技术

浅析有机农业种植土壤培肥技术有机农业种植土壤培肥技术是指利用有机材料,通过合理施肥和土壤改良技术,提高土壤肥力,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理化性质,保持土壤肥力和改善农作物品质的一种方法。

有机农业种植土壤培肥技术对于保护环境、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增加农业产值都有着积极的作用。

以下将从施肥原则、有机肥料的应用和土壤改良技术等方面进行浅析。

一、施肥原则1. 合理施肥合理施肥是有机农业种植土壤培肥技术的核心。

合理施肥包括选择合适的施肥时间、施肥量、施肥品种以及施肥方法。

在有机农业中,通常采用有机肥与化肥结合的方式进行施肥,有机肥料中含有机质和丰富的微量元素,可以改善土壤结构和提高土壤肥力,而化肥则可以提供作物所需的主要营养元素。

2. 循环施肥有机农业种植土壤培肥技术注重循环利用资源,提倡“循环经济”理念。

农作物秸秆、畜禽粪便、废弃植物等有机材料都可以制成有机肥料,通过堆肥、腐熟等工艺,再施入土壤中,形成良好的生态循环。

3. 生物有机肥料与矿物质有机肥料结合在有机农业种植土壤培肥技术中,生物有机肥料和矿物质有机肥料都有各自的特点和优势。

生物有机肥料主要来源于动植物的粪便和废弃物,含有丰富的有机质和微生物,能够改善土壤结构和提高土壤肥力;矿物质有机肥料则主要来源于矿石、矿渣等,富含矿物质元素,能够为植物提供丰富的营养物质。

结合两者的优势,可以实现更好的施肥效果。

二、有机肥料的应用1. 秸秆堆肥农作物秸秆是一种很好的有机原料,可以通过堆肥的方法制成有机肥料。

秸秆堆肥能够有效地分解有机物质,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结构,减少土壤中病虫害的发生,同时还能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排放。

2. 畜禽粪便堆肥畜禽粪便是农村养殖业的主要固体废弃物,经过腐熟处理后可以成为优质的有机肥料。

畜禽粪便含有丰富的氮、磷、钾等养分,经过堆肥后可以有效地提高土壤肥力,为农作物生长提供养分。

3. 废弃植物堆肥在有机农业中,废弃植物也是很好的有机肥料原料。

土壤培肥改良技术措施

土壤培肥改良技术措施

土壤培肥改良技术措施包括以下几种:
1.深翻土壤:深翻可以疏松土壤,加深耕层,有利于根系生长和养分吸收。

同时,深翻可以将表层土壤与深层土壤混合,改善土壤结构。

2.施用有机肥:有机肥含有丰富的有机质和微生物,可以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肥力,促进作物生长。

3.合理轮作:合理轮作可以避免土壤养分失衡和过度消耗,保持土壤肥力。

同时,不同作物对土壤的酸碱度和耕作方式要求不同,合理轮作可以调节土壤酸碱度和改善土壤结构。

4.休耕和土地保护:休耕可以促进土壤自然恢复和改善土壤质量。

同时,采取水土保持措施,如修建梯田、种植防护林等,可以减少水土流失,保护土壤。

5.生物改良:生物改良是指利用有益微生物来改善土壤质量。

例如,利用蚯蚓可以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和改善土壤结构。

6.化学改良:化学改良是指利用化学物质来调节土壤酸碱度和改善土壤结构。

例如,施用石灰可以调节土壤酸度,施用磷肥可以增加土壤磷素含量。

综上所述,土壤培肥改良技术措施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并且需要长期坚持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农田培肥技术方案

农田培肥技术方案

农田培肥技术方案简介农田培肥是指将有机肥料、无机肥料和微生物菌肥料等添加到土壤中,以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状况,为作物生长提供充足的营养和水分。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农田培肥技术方案。

1. 有机肥料培肥有机肥料是一种以天然有机物为主要原料,通过一系列微生物的作用,形成的以微生物、有机质、营养物质和生物酶为主要组成的生物复合肥料。

有机肥料的主要优点是可以充分改善土质、增加土壤肥力,同时可以提高作物抗病、抗逆性,保证农产品无公害。

1.1 堆肥培肥堆肥法是将农业废弃物、人畜粪便、原料加水混合后放入堆肥场进行自然发酵制成堆肥的方法。

堆肥法技术简单、操作容易。

生物降解速度较快,一般可以在1-2个月内发酵成为堆肥。

1.2 发酵床培肥发酵床法是将废弃物、人畜粪便等混合后,装入高温、高湿度的发酵室,通过搅拌、通风、控制温度和湿度等条件,加速生物菌群的生长和繁殖,形成有机肥料。

2. 化肥培肥化肥是指人工合成的无机化合物肥料,包括氮肥、磷肥、钾肥和微量元素肥料等。

它们可以快速提高土壤肥力和作物的产量,但对环境和人体健康也造成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2.1 配施肥料化肥的使用需要合理配施,否则就会造成浪费和污染。

一般来说,氮磷钾和微量元素需要按照一定比例混合使用,并根据不同的作物和土壤进行调整配比。

2.2 选择适合的肥料选择适合的肥料种类也是化肥使用的关键。

不同的作物、土壤和生长阶段,需要不同类型的肥料来满足其生长需求。

3. 微生物菌肥培肥微生物菌肥是一种利用菌类培育和繁殖以提高农田肥力的技术。

微生物菌肥的主要成分是活性菌类和有机质,可以增加农田土壤的生物活动力,促进植物营养吸收,增强植物抗病能力。

3.1 自制菌肥自制菌肥是将基质(如稻草、秸秆、麸皮等有机物)加入菌属于进行处理,通过合理的调配,可以提高肥效,降低使用成本。

3.2 引进优良菌种引进优良菌种是指通过选择适合的生态环境和菌种类型,在农田中引进特定的微生物菌株来进行肥料添加和土壤改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Why??? 比欧美国家低约20个百分点
单季稻
早稻
晚稻
产量
难以摆脱对大 量水肥的依赖
小麦
水 肥 贡 献 力基
中 贡础 国 献地
贡水 献肥
基 础 玉米 地 力
贡美 献国
品种和技术相同
Tang and Huang, 2009
<20 20~30 30~40 40~50 50~60 60~70 70~80 80~90 >90
National long-term fertilizer experiments net
From 1980, about 80 long-term fertilizer experiments through 22 provinces and 10 soil types in China, conducted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rate and ratio of N, P and K fertilizers
长期试验的时间概念:
长期试验:大于20年的定位试验! 至少在10年以上! 大于50年的为珍贵的长期试验! 以英国洛桑试验站最著名:建于 1843年,169年历史
The classical experiments at Rothamsted
主要处:
N, P, K, Manure, 及其组合
Broadbalk Continuous Wheat Experiment First sown 1843
才能揭示其规律!
➢国内外大量资料:施肥、轮作、耕作能显著培肥土壤
Wheat grain yield (t/ha)
10
英国洛桑试验站,
9
1843年开始,已经进
8
行了167年
7
6
5
4
3
2
1
0 1850
1875
1900
1925
1950
1975
2000
长期试验意义、国外概况
长期试验是野外监测、试验和研究农田生 态环境的重要平台! 土壤学研究的重要手段! 国际上100年以上长期试验25个: ➢11个在英国,5个在美国 ➢3个在丹麦,2个在法国,2个在德国,2 个在乌克兰 10-100年长期试验600个
2020年6月7日
2020年6月7日
In China
1. Chemical fertilizer experiment net began during “the 6th five-year plan” and conduced about in 1980 (1980年前后开始的化肥网)
2. The Chinese National Soil and Fertilizer LongTerm Monitoring Net was set up during “the 7th five-year plan” and conduced in 1990 (1990年开始的肥力网)
因此,提高农田土壤肥力,藏 粮于土,是确保我国粮食安全 (生态安全、环境安全)的重 要基础和战略选择!
报告内容
1.土壤培肥原理与技术 2.秸秆还田技术与效果评价 3.酸化土壤特性及其改良技术
一、土壤培肥原理 与技术
长期试验和土壤肥力演变是培肥土壤的理论基础
➢长期试验是土壤学研究的重要手段 ➢土壤肥力演变与培育是相对缓慢的过程,需要长期试验
• 每公斤养分所增产的粮食 不及世界的1/2,美国的 1/3
每公斤养分所增加的粮食 (kg/kg)
60 50 4SA
玉米产量 (t/ha)
2005年玉米施肥量和产量比较
6
4
提高耕地质量是节本增效、生态、 2
安全农业生产的重要途径!
0 China
USA
256
138
农田土壤培肥技术与效果
我国粮食作物生产与消费总量平衡状况
1000
年 度 500


0

1990
衡 -500 (亿
斤)
-1000
年度粮食平衡
1993 1996 1999
占当年粮食产量%
14
7占 当

0粮
2002 2005 2008

-7 产

-14 %
-1500
-21
(李振声院士,2010)
我国自1999年以来,粮食平衡处于亏缺状态。
and fertilizers
Increasing efficiency of water and fertilizers
水 肥 效 应
Increasing Soil fertility
地 力
基础地力


Crop yield
Soil Fertility Contribution to Grain Yield in China: 52%
Lower Soil Fertility in China土壤肥力低
Low SOM
In China, SOM in 26% of arable soil is less than 1% , which is only 30-50% of European Soils.
Requirement:
Techniques to increase soil fertility, SOC
For rice, wheat and maize in average 我国三大作物产量的平均地力贡献率52%
单季稻
早稻
晚稻
小麦
Tang and Huang, 2009
<20
玉米
20~30
30~40
40~50
50~60
60~70
70~80
80~90
>90
中国主要作物产量的地力贡献率(%):52%
Region China
Brown earths 1%-1.5%
Cinnamon soils
≈1%
Chernozems ≈3%
Europe
>3%
>2%
≈8%
耕地质量差,水肥用量大,施肥效益低,环境污染 风险大!
• 肥料利用率:氮肥30%-35 %,磷肥10%-20%,钾 肥45%左右,低于发达国 家10-20个百分点。
粮食安全告急!谁来养活中国???
Soil Productivity 土壤生产力
(产量)
Contribution from Basic Soil Fertility
地力贡献率!
Effects of Management: Fertilization, irrigation, …...
资源利用效率!
Crop Productivity: 提高生产力的2条基本途径 Soil fertility interaction with efficiency of Water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