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新闻自由
10 新闻自由

• 4、卢梭(Jean Jacques Rousseun)
• 卢梭也是法国启蒙思想家,他在西方思想史中的
地位很有意思。在保守主义者眼中,卢梭的学说
过分追求自由民主;二战以后,自由主义阵营却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视之为“极权主义”的始作俑者。
• 卢梭的社会契约论主张个人把自己的天然权利和自由交 上去,形成“公意”(public opinion),公意是全体 成员的共同意志。当个人服从公意时,“不过是在服从 自己本人,并且仍然像以往一样自由”。
• 人的错误是能够改正的。 • 借着讨论和经验人能够纠正他的错误。
反对大多数的暴虐,
• 论述了多数的专制压制着个人的自由。 • “坚决反对剥夺任何人发表意见的权利, 假定全体人类持有一种意见,而仅仅有一 个人执有相反的意见,这时人类迫使那一 个人沉默并不比那个人要使人类沉默更为 正当。迫使一个意见不能发表的特殊罪恶 乃是对整个人类的掠夺。”
• 3假使公认的意见不仅是真理而且是全部的 真理,若不允许对其争论,那么接受者多 数坚持这一个意见就象坚持一个偏见一样。 对于它的理性根据就很少能够去体会。 • 4教义的意义本身本身也会丧失或者减弱并 且失去其对品行行为的重大作用的危险, 因为教条变成仅仅是在形式上宣称的东西, 对于致善是无效力的,它妨碍去寻找根据, 并且还阻挡着任何真实的、从理性或者亲
• 2、约翰·密尔顿(John Milton) • 英国诗人和思想家约翰·密尔顿被认为是提出“新 闻自由”(Freedom of Press)伟大口号的第一人。 • 1644年,他向英国国会提交了一篇演说词“阿里奥 帕吉蒂卡”(AREOPAGITICA),它得名于古希腊演 说家伊索克拉底斯的一篇演说,抨击出版检查制度, 争取言论自由,后印成《论出版自由》一书。
美国新闻自由的历史五篇

美国新闻自由的历史五篇第一篇:美国新闻自由的历史美国新闻自由的历史美国的新闻出版自由尽管有相当长的时间受到宗主国的影响,但是,与英国相比,它少了传统力量的羁绊。
美国新闻自由之所以取得胜利,少不了英国新闻出版对它的恩惠。
虽然争取新闻自由的观念最终会在美国取得胜利,但是美国新闻出版自由所走过的路程也并非一帆风顺的。
在美国新闻出版发展史上,曾经发生过一些重大事件,这些事件就像一道道政治分水岭一样书写着新闻自由史,它们的意义是重大的,因为每一个事件的发生、发展以及结束,最后都冲破了一次次政治的束缚,媒介的成长是跳跃式的,因此,通过以下几个历史事件来把握美国的新闻自由史是在恰当不过的了。
本文通过对美国几大新闻历史事件的介绍,了解其追求新闻自由的过程并对其新闻自由的实质做简单的分析。
一、美国新闻自由的历史事件(一)弥尔顿《论出版自由》美国的新闻自由的精神,其源头要追溯到欧洲大陆,特别是英国。
在欧洲,最初的大众传播手段即印刷术的出现,成为推动民主政治建设的原始动力之一。
15世纪,书籍的出版不再局限于大学和修道院,二是进一步向小城镇和乡村拓展。
马丁·路德及其追随者在1520年之后广泛使用印刷品在德国乡村传播新教教义,这些印刷品被大量复制,在信众中广为传阅,因此,“传统的精英集团有充分的理由担心印刷界打破常规的诉诸感情做法所导致的社会后果。
鉴于马丁·路德在德意志推行的以读书为本、以新教为基础的宗教改革取得成功,亨利八世很快采取措施对英格兰的印刷业实行限制。
”① 从亨利八世到伊丽莎白一世,都铎王朝对新闻业的发展采取了一系列的限制措施。
1529年,亨利八世开列了一张禁书单,开始了对出版业的控制。
1530年,世界上第一个出版许可证制度在英国建立。
但是,英国社会阶层从未停止过争取出版自由的斗争,在漫长的政治斗争中涌现了一大批著名的人士: 约翰·弥尔顿(John Milton)、约翰·厄斯金(John Erskine)、托马斯·杰斐逊(Thomas Jeffersen)、约翰·密尔(John StuartMill)。
在中国和其他国家,媒体自由和言论自由的程度是否存在差别?

在中国和其他国家,媒体自由和言论自由的程度是否存在差别?媒体自由和言论自由是现代社会中重要的价值观之一,也是每个国家所应当尊重和保障的公民权利。
然而,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这些自由的程度却存在着巨大的差别。
本文将就在中国和其他国家中,媒体自由和言论自由的现状进行探讨和比较。
一、西方国家的媒体自由和言论自由在西方国家,媒体自由和言论自由受到法律和民主制度的保护。
这些国家通常都有独立的新闻机构和监管机构,新闻机构的编辑和记者可以公开报道和批评政府,而政府部门不得干预新闻报导的真实性和客观性。
在一些国家,政府也会设立新闻补贴或调节机构来保障媒体的财务独立性。
此外,在西方国家,公民对于言论自由的保障是基于宪法的。
二、中国的媒体自由和言论自由中国的媒体自由和言论自由存在一定程度的限制。
中国的新闻机构大部分是国营的或是控制于国家官方机构下的媒体,对于新闻报道的内容受到严格的审查和管制,新闻机构可以报道的内容必须符合国家官方的方针和政策。
此外,中国的言论自由也受到了法律的限制。
在中国,对于一些敏感的话题,人民和媒体的言论表达是受到限制和追究的。
三、其他国家的媒体自由和言论自由除了西方国家和中国,其他国家的媒体自由和言论自由也存在许多差别。
在一些国家,新闻媒体受到了政治或经济压力的限制,报道的内容也可能被政府或官方机构的干预所影响。
在另外一些国家,例如阿拉伯国家,新闻媒体受到了宗教和文化的限制,报道的内容可能也受到了宗教和文化的影响。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虽然每个国家对于媒体自由和言论自由的限制程度不同,但是媒体自由和言论自由的保障是永恒的价值观,是每个国家所应该权衡和维护的。
各个国家应该根据自身历史背景和现实情况,寻找和确立适合自己的新闻和言论自由维护机制。
浅议中西方新闻自由及对我国的启示

浅议中西方新闻自由及对我国的启示新闻自由思潮理论虽然不像西方其他社会思潮一样已然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理论体系,但有关新闻自由的讨论却也是由来已久。
多年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和地区在标榜本国新闻“绝对自由”的同时,不断指责中国新闻出版行业的不自由。
加之近年来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各种新媒体纷纷涌现,进一步促进了大众传媒的繁荣,因此我们需要深入了解新闻自由的本质、把握好新闻自由的“度”,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新闻观,只有这样我国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新闻自由。
标签:新闻自由;国家安全;新闻真实性;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虽然有关新闻自由的定义到目前还没有定论,但从一般意义上来讲,新闻自由是指媒体人搜集、发布、传播、出版新闻的自由。
《中国新闻实用大辞典》的解释是:“新闻自由,亦即出版自由,属公民民主权利中的一种,是宪法所规定的言论、出版自由在新闻传播活动中的体现和运用。
”[1]从广义上看,新闻自由也应当包括公众的言论自由。
由此可见,新闻自由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本文试从分析当今中西方新闻自由发展的现状出发,找出当前新闻自由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积极寻求发展新闻自由的路径,从而真正实现社会主义新闻自由的应有之义。
一、新闻自由的缘起新闻自由的思想由来已久,1644年,约翰·弥尔顿在《论出版自由》一书中就指出:杀人只是杀死了一个有理性的动物,破坏了一个上帝的像。
而禁止好书的出版,则是扼杀了理性本身[2] 。
《论出版自由》的出版标志着新闻自由思想在世界上首次提出。
美国著名思想家托马斯·杰斐逊说:“我们相信最终会证明,人是可以受理性和真理支配的。
因此我们的第一个目标是给人打开所有通向真理的道路。
迄今为止,找到的最好的办法是新闻自由。
”马克思也曾说过:“没有新闻出版自由,其他一切自由都会成为泡影。
”[3]201同时,新闻传播面向大众的特征,也就决定了新闻自由并不只与新闻工作者关系密切,也与大众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
浅析西方新闻自由传统的建立及发展

浅析西方新闻自由传统的建立及发展西方新闻自由传统的建立和发展源远流长,涵盖了法律、哲学、宗教等多个领域。
本文将从几个重要的历史时期来探讨西方新闻自由传统的建立和发展。
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是西方新闻自由传统的起源。
古希腊雅典城邦有着广泛的公民参与政治的传统,这为新闻自由提供了基础。
古罗马的著名演说家塞尼加曾说过:“口舌是人类赋予的最大的一个力量。
”这说明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就有一定的新闻自由意识。
宗教改革时期是西方新闻自由传统的重要发展阶段。
在16世纪的宗教改革中,倡导者们开始质疑教会的权威和媒体管制。
马丁·路德和约翰·卡尔文等人提倡个人直接与上帝对话,为公民的个人观点表达奠定了基础。
他们的思想推动了《人权宣言》的出现,使新闻自由成为了人权的一部分。
17世纪的英国是新闻自由传统的重要推动者。
轰动全国的《特许自由令》是全世界第一部保护出版自由的法律文件。
约翰·洛克等思想家提出了新闻自由的理论基础,认为人民有权知情,言论自由是自然权利。
这为后来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中的新闻自由权提供了理论支持。
18世纪的法国启蒙运动也对西方新闻自由传统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启蒙思想家们批判了君主专制和教会压制,提出了新闻自由的理念。
伏尔泰和多尼斯特等思想家在法律和文学领域宣扬了新闻自由的重要性,并且他们的思想对法国大革命的爆发产生了深远影响。
到了19世纪,新闻业的发展进一步推动了新闻自由的发展。
报纸和杂志的出版数量激增,新闻业开始成为一种独立的职业。
新闻从业人员开始追求真相、公正和独立性。
法律也对新闻自由提供了更多保护。
英国的《1867年新闻法》废除了媒体审查制度,确立了新闻出版的自由权。
20世纪的西方社会进一步巩固了新闻自由的地位。
在二战后的国际人权法中,新闻自由被明确声明为一项重要的人权。
一系列的法律和组织,如美国的《言论自由法案》和国际特赦组织,都致力于保护新闻自由的实施和发展。
西方新闻自由传统的建立和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谈西方新闻自由历史建构

谈西方新闻自由历史建构概要:人类是群体生活的,面临重重困难是在所难免的。
个人生活中的自由多了,那么对他人以及社会的责任就会变少;同时,在政治生活中,集权多了,虽然效率会提高,但是民主平等就会随之变少。
在追求新闻自由的同时,要合理把握一个度,既要发挥出新闻自由赋予公民的合法权益,也要适当约束这一权利的泛滥。
1644年,约翰·弥尔顿出版的《论出版自由》在西方的新闻自由思想方面被认为具有奠基性的作用。
在这部作品中,弥尔顿不赞同政治权力对言论自由的控制,并且,他关于“观点的自由市场”的论证以及后期英国哲学家约翰·斯图亚特·密尔《论自由》一道被认为是建构西方新闻自由的重要基石。
但是,科贝特却指出“新闻自由完全是一个乌托邦幻想”,因为在弥尔顿的观点里,所有的公民,不分男女老幼都可以自由的发行书籍、报纸等刊物,这绝对是不可能实现的。
竹内郁郎则认为,在弥尔顿那个年代里,从新闻出版自身规模来看,并不大,并且,那时的报纸发行规模还很小,并不需要过多的资本来支持新闻出版,所以,经济上的差距并不会威胁到言论自由,换句话说,但从经济条件来看,每一个人,不论在何时何地,都可以自由的传播言论。
那么,弥尔顿的观点当然也不是“乌托邦幻想”了。
于是,在弥尔顿那个年代里,要确立以言论自由为首的自由,最大的障碍则是排除来自于政治的不正当压迫和干涉,它核心的内涵则是市民的言论拜托政治权利的控制。
直到19世纪中叶之后,随着大众化报纸朝着商业化方向的发展,大众传媒的出现建构起‘传者’与‘受者’之间的关系相对固定,言论自由也无可厚非的从近代向现代转变,在转变过程中,“出版自由”与“新闻自由”也不再单单只有抽象概念,呈现出的历史语境内涵也越发的更加具体,并且更加证明“出版自由”和“新闻自由”也绝非只是一种“乌托邦的幻想”。
1 新闻自由的政治内涵—监察政府的“看门狗”?在“出版自由”到“新闻自由”的演变的期间里,经历了许许多多本质的改变,使得言论自由从“出版自由”的近代形态转变成“新闻自由”的现代形态,但是,在这其中,有着一脉相承的意义的还是对于政治权利滥用的警惕和制约。
最新 权责之间:西方新闻自由制度的历史与现实双重维度考量-精品

权责之间:西方新闻自由制度的历史与现实双重维度考量一直以来,西方媒体操作中有关新闻自由、隐私权、知情权以及新闻伦理的问题引发多方争论。
下文对西方新闻自由制度的历史与现实进行了双重维度考量。
【摘要】本文对此进行分析,探讨西方新闻自由观念的不足与当下追逐市场利润最大化给新闻业带来的困境,并试图为国内媒体从权责平衡角度报道新闻事件提供借鉴,做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向统一,推进新闻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关键词新闻自由媒体责任权责平衡对西方新闻制度的质疑一直以来都是学界关注的焦点,对于“探究西方媒体制度的困境”,大多论者叩问西方由来已久的新闻自由制度,指出其弊端所在,孙健在《新闻自由的边界之思》中提出“追求新闻自由,意味着必须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这样的自由才是正当的自由,否则新闻自由便会成为无限制的新闻自由,自由便会被滥用。
”他还分别分析新闻自由之法律、道德、隐私权三限,研究媒体频繁越界的原因,最后指出“加强对媒体的监督、管理,防止新闻自由‘权利’向‘权力’的过度转换。
”①对于西方新闻制度的研究,多分散于从历史维度对于新闻自由制度的批判,要么就是对现实因素的分析,本文从历史与现实的双重维度去考量西方新闻自由制度形成的根源及其现实性的意义,拟对中国媒体提供更具实践意义的操作方法。
一、英美新闻自由观念1、神圣之权的孕育西方新闻自由的观念由来已久,15、16 世纪经济在西方萌芽和发展,人们的信息需求愈加强烈。
当时的封建势力为维护其统治是不可能轻易放弃报刊的宣传作用,所以对资产阶级采取了遏制和打压,资产阶级先进分子开始进行思想启蒙,宣传民主、平等、自由的思想。
1646 年约翰·弥尔顿在《论出版自由》中提出的“freedom of presss”,在一些新闻理论教科书中记载,文艺复兴运动时期,它仅指言论自由,也就是教会的文艺复兴运动先驱们对教会思想禁锢的反对,争取表达言论的自由;17 世纪初,随着印刷术的广泛运用,它主要指出版自由;到报刊兴起之时,又主要指报刊自由;现在一般都会译为“新闻自由”,是一种神圣不可侵犯、受到法律保障的人权。
权责之间:西方新闻自由制度的历史与现实双重维度考量

权责之间:西方新闻自由制度的历史与现实双重维度考量引言新闻自由,是指在法律授权的范围内,记者可以自由地采访、报道、传播消息的权利。
在西方国家,新闻自由被认为是民主社会中最基本的自由之一。
作为一项独立于政府、商业或其他权力的职业,新闻工作者必须承担责任,并为其行为负责。
因此,西方新闻自由制度的核心在于权责之间的平衡,即新闻自由和新闻责任之间的平衡。
本文旨在从历史和现实的双重维度考量西方新闻自由制度的权责之间的平衡。
首先,本文将从历史的角度看西方新闻自由制度的发展历程,探讨其如何在权责之间取得平衡。
其次,本文将从现实的角度看西方新闻自由制度的现状,分析其中的问题,并探讨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历史西方新闻自由制度的发展始于欧洲的16世纪。
当时,欧洲各国的国王及其政府拥有对所有新闻的控制权。
新闻通常都是由政府发布的官方消息,这些消息经过政府的审查和筛选,只有符合政府利益的才能发布。
欧洲的新闻自由运动起始于17世纪。
英国在1644年颁布了新闻出版自由令,标志着欧洲的新闻自由运动的开始。
自此,欧洲的新闻业开始逐渐发育。
在18世纪的美国,新闻业得到了极大的发展,成为了新闻自由制度最早的实现者之一。
随着时间的推移,西方国家的新闻自由制度逐渐完善。
在20世纪,欧洲国家与美国相继通过了宪法或其他法律文件来保护新闻自由权利,并规定了相关的法律责任。
在西方国家,新闻自由权利与法律责任被视为一体。
即新闻自由权利需要与新闻责任相平衡。
新闻工作者必须承担起为公众提供正确、公正、全面的信息的责任。
而且,他们还必须对错误和不当行为负责。
现实尽管西方国家对新闻自由权利与新闻责任进行了平衡,但是现实中仍然面临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探讨。
下面就是一些当代西方国家新闻自由制度面临的实际困难。
媒体集中问题目前,媒体集中现象越来越严重。
在某些国家,新闻市场已经完全被少数几个大型公司所控制。
这些大型公司不仅拥有相当数量的传媒,而且还拥有巨大的经济实力和政治联系,使其能够操纵网络舆论,对公众产生极大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方新闻自由与新闻事业
--------张楠楠11040134 11广电1 我
们都知道,新闻是记录新鲜真实的事件的,新闻是报道,
更是一种信息。
在新闻事业史上,西方国家可以说是为新闻自由作出了巨大贡献。
在众多的西方国家中,我觉得最值得一提的就是英国和美国了。
早在13世纪,英国就有手抄新闻书。
1605年,印刷新闻书也出现了,这给人们的阅读带来了很大的方便。
正是因为这宗传播媒介的出现,使得巴特被认为是英国的第一位报人。
在封建王朝时期,也曾有过出版公司,但这些出版公司是皇家特许成立的,所以它并不能代表个阶层人们的心声,也无法报道出令人们感兴趣的东西出来。
直到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各种报刊和新闻印刷品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
他们纷纷出版言论,支持着他们心目中的政党。
在这种思潮的激励下,人们对于自由有了一定的认识。
1644年,米尔顿的《论出版自由》出版,在法国大革命时期,便被给予重视,于18世纪在英法美广泛流传。
虽然这部经典并不能很好的提出新闻的自由,但它在很大程度上却引起了更多的人去追寻新闻自由。
当然,米尔顿也是自由主义理论的奠基者。
资产阶级革命后,报纸的发展也呈现出新的态势,表现在各种日报的产生和发展。
由于英国革命是以资产阶级和封建贵族的妥协而告终的。
所以政府会压制各种报刊的发展。
1712年,国会通过印花税法案,规定征收广告税和纸张税。
但此时人们对自由的追求却
没有一刻停止过,随着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新兴资产阶级和工人争取言论自由的要求,已经不是政府能用暴力和酷政压制下去的。
政府逐步的降低了知识税。
然而,人们并没有妥协,议员们继续发动情愿,在各界的压力下,国会最后于1853—1861年,逐渐的取消了知识税。
当然,西方的新闻自由还不止体现在这件事上。
威克斯案、朱尼斯匿名案,都是很好的佐证。
这两个按键都是与批判政府和国王有关,最后是在司法大臣的判决下,宣判无罪。
致使总逮捕令被废除,同时,新闻自由好增添了“批判国王无罪”这一项新的内容。
还有一件不得不提到的就是与上面两件事性质差不多的“法克斯诽谤案”,司法界对诽谤罪审判和构成要素等问题产生争议,并以国会通过“法克斯诽谤案”告终,这同样也是论辩双方妥协的结果,更加体现了新闻的自由。
英国廉价报业的兴起,给了更多新闻人追求新闻自由的热情,也使得新闻自由在英国成为一个非常瞩目的词语。
美国,是一个移民的国家。
生活在这里的人们都非常的渴望自由,也正是因为如此,美国在新闻自由这方面体现的更加明显。
1690年,美国的第一张报纸《国内外公共事件》在波士顿诞生了,这份报纸坚持的事这样一个原则,那就是“无当局许可办报”。
在美国,可以出现邮政局长办报的事,也就是民办官报业,也就足可以显现其新闻的自由了。
在美国,报人批评政府成为一种传统。
一个政府,如果能够正确并且坦诚的对待批评自己的人,那么这一定是一个好的政府。
《独立宣言》的主要起草者,美国第三任总统,资产阶级革
命家杰斐逊就曾有过这样一句关于新闻自由的名言,他说:“如果由我来决定选择一个没有报纸的政府,还是要没有政府的报纸,我会毫不犹豫的选择后者。
虽然,在现在看来,这句话有些太偏激了,但是我们同样可以看出美国对新闻自由的重视。
任何一个国家,廉价报纸的出现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新闻的自由,美国也不例外。
美国的第一份成功的廉价报纸是本杰明在纽约创办的《太阳报》,他的报纸并不只是刊登关于政府的一些事,他还刊登了有趣味的新闻来吸引读者。
这使得人们的视角变得不再那么的狭小,而是关注于国家的各个方面,也正因为如此,新闻的自由才有了进一步的提升。
我想,既然是关于美国的新闻自由,那么有一件事则是一定要提到的,那就是令人震惊一时的“水门事件”。
由一开始的一桩情节不是太严重的盗窃案,到窃听案,再到最后升级为是民主党与共和党之间的政治案件。
这其中起到关键作用的,当然是《华盛顿邮报》的记者。
正是这一事件,使得尼克松总统被迫在任选期内发表辞职演说,尼克松总统也成为了美国历史上第一个因为新闻舆论而下台的总统。
这一事件充分的体现了美国的新闻自由。
不得不说西方的很多国家,和英国、美国是差不多的。
在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下,每一个西方国家都强调民主和自由,也是在这种思潮的推动下,新闻的自由体现的尤为明显。
当然,由于工业革命的开展,新闻已不再局限于报纸这一单个的门类当中。
近代的西方国家纷纷运用最先进的科技,成立了各式各样的新闻传播媒介。
比如说广播公司等,这为新闻的自由创造了又一良好的环境。
当代的西方国家在这方面更是如火如荼,通讯社、电视,互联网等等的传播媒介,无一不是在为实现新闻自由做更充足的准备。
纵观近代西方关于新闻自由的探索,不难知道新闻的自由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新闻人一次由一次的争取的来的,是新闻工作者与政府之间一次又一次的较量和妥协得来的。
新闻工作者在不断的尝试和探索中寻求政府与媒体之间的平衡点,争取新闻能在最大程度上得到它应有的自由。
西方的新闻自由与新闻事业是分不开的,他们也可以说是同步进行的,新闻自由的目标促使新闻事业的发展,新闻事业的攀升又不断刺激着新闻自由的进一步扩大,他们也是相辅相成的。
西方人关于新闻自由的这一执着追求,也激励了其他地方新闻工作者对于新闻自由的探索。
近代中国正是在西方的刺激下,不断的涌现出对热情地追寻新闻自由的工作者,并推动中国新闻事业的不断发展。
因此,我们需要全面的认识西方的新闻事业,体现其精髓,并深入了解近代以来新闻所追寻的核心,那就是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