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连云港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发展_徐习军

实现连云港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发展_徐习军
实现连云港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发展_徐习军

中国海洋报/2006年/9月/12日/第003版

理论实践

实现连云港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徐习军王海虹

近年来,连云港市海洋经济已经成为富民强市、快速崛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力量。但是,由于对可持续发展利用的意识比较淡薄,个别地区出现了盲目的、掠夺性乱开发、乱利用海洋资源的现象。因此,连云港市在开发海洋的过程中,必须保护海洋资源,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科学用海

各级党委、政府在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工作中,要把认真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放在首位,真正树立起科学用海的理念,合理开发利用海洋资源,切实保护海洋环境。在制定连云港市海洋经济发展长远规划时,要坚持科学用海理念,避免盲目追求经济发展,而不顾海洋资源的过度开发和对海洋生态环境的损害,充分考虑实现海洋资源的可利用程度、海洋环境的恢复及自净力,实现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此,要利用报刊、广播、影视等大力宣传海洋环境面临的严峻形势,提高全社会对海洋可持续发展的认识,增强可持续发展观念,形成人人关心海洋,人人支持保护海洋的局面,真正做到靠海吃海、养海和护海,使海洋能够长期持续地为人类造福。

二、加快立法进程,健全海洋法规体系建设,强化海洋综合管理

进一步制定、修订和完善有关海洋法律法规、条例、规定和实施办法等,在加大海洋行政主管部门执法力度的同时,要加强海洋、渔政、海事、港监、环保以及公安边防等部门协作配合,形成强有力的执法队伍。通过依法治海,推进海洋管理进一步规范化、法制化。促进海洋资源优化配置及合理利用,强化海洋综合管理是海洋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连云港市涉海部门众多,对海洋中某一类资源的开发,都可能对其他资源产生或大或小的影响,并不可避免地打破原有的海洋生态平衡。因此,必须建立一个强有力的、有权威的、能真正行使综合职能的海洋综合管理机构,摈弃急功近利、各自为政的做法,减少开发利用的盲目性和破坏行为。

三、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开发水平

要依靠科技力量,引进推广先进技术,合理开发海洋渔业资源,特别是提高海产品加工的科技含量,使有限的渔业资源能创造出更高的经济效益。加强海洋科技教育培训和海洋科技知识的普及,同时加强对海岸带资源利用技术和海岸带环境污染检测技术的研究,进一步提高海岸带资源可持续发展的能力。通过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大对海洋科技的投入,组织科技人员进行技术攻关,解决海洋资源开发利用中的技术问题。

四、加强海洋环境的整治与保护,养护海洋生物资源

针对连云港市海洋区域生态环境,严格禁止乱填海、乱排污、乱倾废等行为,完善海岸工程可行性论证和海洋环境评估制度。建立海洋开发与海洋环境保护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制度,加强对海洋环境监测、监视和监管,做好海洋环境污染预报、警报。加强对沿岸城镇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固体废弃物等陆源污染物的管理,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海洋生态环境的整治保护工作。建立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的制度,严禁陆源污水未经处理直排入海,逐步实行离岸排放制度。强调经济建设与海洋环境保护协调发展,按“谁污染、谁治理,谁破坏、谁恢复,谁使用、谁补偿”的原则加强管理,增强对海洋环境保护的投入。加强海洋生物资源养护,维护生物多样性既保护了当代人的直接利益,也保护了后代人的潜在利益。为此,要严格控制近海渔业的捕捞强度,建立渔船报废制度。切实把好造船审批、渔船检验和许可证发放等关口。继续加强伏季休渔制度,完善禁渔期、禁渔区的管理。建立与资源总量相适应的捕捞强度控制制度,完善渔业许可证制度。采取投放人工鱼礁、营造海底森林等措施,改善生态环境。

五、严格资源开发审批程序,积极探索有偿转让沿海滩涂和浅海国土使用机制

要建立和完善近海资源开发许可制度。对资源开发项目要严格审批程序,必须符合海洋功能区划及海洋开发规划。对再生资源必须要在其能够实现良性循环的基础上开发利用;对不可再生的资源开发要慎之又慎,必须经过科学论证。海岸工程的实施,必须充分考虑对生态环境尤其是生物种群的影响。海岸工程的环保设施,要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逐步实现海洋资源资产化管理,建立海域和海洋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根据区位优势和资源价值,向海洋资源开发业主征收海洋资源有偿使用金,所收资金用于资源环境保护。严格杜绝并严肃处理先上项目后进行环境评价或使用申报的违法事件,严格禁止要求环境评价适应上项目需要的错误做法。从法制和项目审批程序上保证科学发展观和科学用海理念的落实,认真把好每一项涉及海洋工程的项目审批关,为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使海洋成为人类永远的资源宝库。

徐圩新区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实施方案

徐圩新区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实施方案 项目任务书 一、项目概况 (一)项目背景 为贯彻落实《循环经济促进法》、“十二五”规划纲要和《循环经济发展战略及近期行动计划》,推进园区循环经济发展,提升园区综合竞争力,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生态文明水平,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共同组织落实园区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工作,且国家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园区创建自启动以来,已经连续实施三年,成果显著。 连云港是新亚欧大陆桥东部桥头堡,沿海开发主战场,“一 带一路”先行军。2011年国务院批准在连云港建设国家东中西区域合作示范区,徐圩新区为示范区先导区。徐圩新区在招商过程中严格按照循环经济产业链的标准进行招商,注重产业链的一体化和互补性。在建设过程中,园区充分考虑了基础设施的共享公用,产业内外物质流和能量流的循环利用,固危废物料的再生利用与生态化处理,区域循环经济运行的框架结构已经初步成型。2013年园区又启动创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并于2014年7月通过国家三部委组织的规划

论证,将着力打造钢铁化工循环发展样板区。因此创建国家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园区,徐圩新区已具备扎实的循环化- 1 - 改造基础。 (二)编制依据 1、《关于加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建设的指导意见》; 2、《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 3、《连云港市徐圩新区发展战略规划》; 4、《连云港石化产业基地总体发展规划》; 5、《国家东中西区域合作示范区建设总体方案》; 6、《国家东中西区域合作示范区(徐圩新区)建设发展规范》; 7、《连云港徐圩新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建设规划》; 8、《连云港徐圩新区国家生态工业园示范园区建设技 术报告》; 9、《徐圩新区建设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区研究》; 10、《徐圩新区建设江苏沿海新型工业化基地研究》; 11、《徐圩新区静脉产业园可行性研究》; 12、《徐圩新区节能环保产业园产业发展规划》; 13、《徐圩新区云湖核心区低碳规划》; 14、《徐圩新区产业发展规划》; 15、《园区循环化改造实施方案编制指南》;

论海洋开发与可持续发展

论我国海洋资源利用 ——浙江海洋学院外国语学院A11英语1班111102112 摘要:世界人口的急剧增长,对现今的环境以及资源造成了很大的压力。可以说,资源竞争在如今社会也变得越来越激烈。与此同时,人们逐渐将目 光移至拥有大量资源的海洋上,所以,开发海洋以获取更多的海洋资源 来满足人们的生存需要变得十分迫切。 关键词:海洋资源开发利用可持续发展 1、海洋资源 海洋资源包括海洋生物、海底矿产、海水、海洋能源等多种类型等综合性资源。对于海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也主要体现在这些方面。 1.1海洋生物资源 海洋生物资源的利用主体是海洋鱼类的开发与利用。海洋是鲸类、鱼类、虾类、蟹类、贝类、海藻类和通过生物和通过显微镜才能看到的微小生物的生活栖息场所,这些生物有巨大的生产能力。据计算,全球海洋浮游生物的年生产量为50000亿吨,即在不破坏生态平衡的情况下,每年可以向人类提供300亿人口食用的水产品。 海洋生物资源当然也包括藻类。它能进行光合作用,为海洋动物提供充足的食物及氧气。同时,海藻在工业、农业、食品及药用方面有很重要的价值,还可从海藻中提取褐藻胶、琼脂、甘露醇、碘等物质。可以说,藻类是一种新的生物能源。 但是可以看出,海洋生物资源是通过活的动植物体来繁殖,并使得资源得以更新和补充的,是一个动态的平衡过程。也就是说,在人们不断获取海洋

生物资源的同时,如果破坏了这个动态平衡,也就意味着海洋生物资源遭到了破坏。 1.2海洋矿产资源 海洋矿产资源的开发是海洋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海底矿产资源主要分为浅海海底矿产资源以及深海海底矿产资源两部分。 浅海海底矿产资源是指大陆架和部分大陆斜坡处的矿产资源,其矿种和成矿规律与陆地基本相似,但由于海水动力作用的加工,还形成一些独特的外生矿床。浅海矿产资源主要是石油与天然气和各种滨海矿砂,最近还发现一种极富发展前景的天然气水合物等。 深海矿产资源主要包括多金属结合矿、富钴结合矿、深海磷钙土和海底多金属硫化物矿等。 伴随海洋油气资源勘探开发,海洋装备制造也将迎来一个快速发展时期。 滨海矿砂的开发受储量、冶炼技术和环境等因素的制约,近年来发展趋缓,今后滨海矿砂将追求高质量综合开发。大洋锰结核、海底热液、可燃冰的开发目前都处于勘探试验试采阶段,作为新世纪新型战略储备资源,是人类摆脱未来资源危机的希望。 1.3海水资源 海水资源综合利用是当前海洋资源开发的重要内容。随着淡水资源的日益紧缺,海水淡化技术的日趋成熟,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海水淡化市场以每年10%的速度在扩大,在未来一段时期海水淡化将进一步加快发展。同时,海水直接利用的规模会越来越大,方式越来越多。海洋化学资源利用也将呈现出多样化,依托食盐的提取,海洋精细化工将会进一步发展。同时,随着海洋科技的突破,

徐圩新区中等职业学校

徐圩新区中等职业学校 规划建设任务书 一、项目背景 徐圩新区位于连云港市城区东南部,规划面积467平方公里,是国务院批准的国家东中西区域合作示范区的先导区,是江苏省委、省政府实施江苏沿海开发战略的重要载体。根据国务院批复的《国家东中西区域合作示范区建设总体方案》中关于重点建设支撑产业发展的实用型技术人才培养基地的要求,为打造面向东中西区域人才服务功能平台,提升新区投资环境,服务新区产业发展,现拟委托专业机构依托连云港生物工程中等专科学校整合资源,规划建设国内一流、专业培养实用型技术人才的高水平现代化职业学校。 二、项目概况 按照国务院批复的《国家东中西区域合作示范区建设总体方案》要求,新区依托陆桥经济带,服务中西部,面向东北亚,提升出海通道功能,完善合作服务体系,加快港产联动发展,建成服务中西部地区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东中西产业合作示范基地、区域合作体制机制创新试验区,成为统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生态文明示范区。新区将大力发展石油化工、现代生态农业等主导产业。作为支撑产业发展的实用型技术人才培养平台,新区已规划建成7.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新校区,其中,教学楼、实验楼2.58万平方米、宿舍楼0.87万平方米,另有图书馆、食堂、体艺馆以及运动场、绿化、道路、停车场等公共配套设施。

三、研究内容 (一)职业教育需求分析 围绕新区产业发展规划,结合目前新区产业发展进程及行业现状,完成新区相关产业、行业实用型技术人才需求分析,包括但不限于专业结构、层次、数量等分析;完成新区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公共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需求分析;完成新区职业教育及技能培训需求分析。 (二)职业教育资源分析 针对上述需求,分析近远期连云港市及周边生源供给情况,完成生源供给情况分析;梳理分析职业教育合作办学机构,包括但不限于石化类、农业类院校及相关行业协会,完成职业教育资源分析; (三)完成项目可行性研究分析 通过前期人才需求与资源分析,对新区建设中等职业学校的必要性、可行性以及社会和经济效益等进行分析研究。 (四)编制项目规划建设方案 通过需求、资源、可行性研究等分析,完成中等职业学校规划建设实施方案,包括但不限于办学定位、办学模式、办学规模、专业设置、运营模式、发展规划、发展路径、中长期建设目标等。 (五)编制学校章程 根据省市教育部门的有关要求,编制申办中等职业学校所需的学校章程。学校章程包括:名称、校址、办学宗旨、学校内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教职工管理、学生管理、教育教学管理、校产和财务管理、学校章程的修订等内容。 四、编制依据 1.《国家东中西区域合作示范区建设总体方案》 2.《国家东中西区域合作示范区(徐圩新区)建设发展规范》

连云港石化产业基地应急响应中心-徐圩新区

连云港石化产品储运交易体系建设方案及一期项目可行性研究工作任务书 江苏方洋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委托方”)根据徐圩石化产业基地总体规划,依托石化产业和港口发展优势,结合园区发展建设的需要,以及周边地区产品交流的需要,拟开展《连云港石化产品交易中心项目可行性研究》的编制工作。 一、工作背景 连云港徐圩新区是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国家东中西区域合作示范区的先导区,石化产业是徐圩新区重点发展的临港支柱产业,连云港石化产业基地是国家七大石化产业基地之一,以炼油、乙烯、芳烃一体化为基础,以多元化原料加工为补充,以清洁能源、有机原料和合成材料为主体,以化工新材料和精细化工为特色,形成多产品链、多产品集群的大型炼化一体化基地。主要承接江苏沿江石化产业转移,统筹兼顾长三角地区需求增长。 徐圩港区是连云港港发展成为区域性中心港口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苏北及周边地区发展外向型经济、加快工业化进程的重要依托。根据徐圩石化产业基地总体规划及徐圩新区物流产业布局规划,依托港口及物流条件,方便大宗原料运入,产品运出。近年来,徐圩港区已建成2个10万吨级通用泊位,2个5万吨级和1个1万吨级液体散货泊位,在建码头工程2个,规划泊位112个,已完成30万吨级航道一期工程,已具备10万吨级通航条件。徐圩港区规划以石油、铁矿石、大宗散杂货运输为主,

服务重化工业、装备制造业发展,并承担中西部地区能源等重要物资出海功能。随着港区后方石化基地的建设,港区货物吞吐量将呈跨越式增长的态势,预计到2020年,徐圩港区货物吞吐量将突破1亿吨,成为服务腹地经济和临港产业发展的“生态、智能、高效、安全”的现代化港口。 二、项目概况 (一)项目名称:连云港石化产品交易中心(暂定名)。 (二)功能定位:立足园区,面向中西部,联结国内外市场,为规范组织石化产品的公平买卖、公正交易、公平竞争,提供全方位、多功能的批零、仓储、物流、金融、信息等综合服务。 (三)交易范围:主要为危险化学品,包括石油及化工原料、化工产品等。 (四)物业形态及拟选址区域:以化工产品的交易、批发配送、储运、信息、检测、综合服务等为一体。 1.石化产品交易大厅(主要业态为楼宇),以化工产品的交易为龙头,带动与完善物流平台体系建设,保障有效供给。主要提供现货交易、产品展示、电子供求信息、金融服务及入驻企业办公用房等,并与国内其他大型石化交易市场加强联系,拓展分中心业务,建议选址在商务配套功能区域。 2.石化产品物流配送站(主要业态为运输车辆),主要提供散装液体化工品、液化气体等石化产品的接卸和中转分流业务,建议选址在货运配载区,另外,按照石化产业基地总体规划所设计的危险品车辆运输路线,具体拟选在海滨大道与港前大道之间,与陬山路交汇区域附近。

徐圩新区智汇湾商务中心(一期工程)中央

徐圩新区智汇湾商务中心(一期工程)中央厨房项目深化设计任务书 江苏方洋现代服务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2019年1月

一、项目概况 1.1、项目名称:徐圩新区智汇湾商务中心(一期工程)中央厨房项目 徐圩新区智汇湾商务中心(一期工程)用地面积约37.4亩,主要建设中央厨房、特色餐饮及商务办公等配套服务设施。其中,中央厨房项目是提升新区配套服务水平,实现标准化、专业化、智能化餐饮服务的重要平台。 1.2、建设单位:江苏方洋现代服务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1.3、土建设计单位:连云港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1.4、项目地址:江苏连云港徐圩新区 1.5、建筑面积:智汇湾商务中心(一期工程)总建筑面积约36690平方米,其中中央厨房建筑面积约2600平方米(含参观通道),位于1号楼一层; 1.6、建筑层数:地上3层 1.7、主体结构形式:框架结构 1.8、屋面防水设计等级:I级 1.9中央厨房规模:满足包括不限于2000人堂食,5000人外卖团膳供应需求。 二、自然条件及技术特征 2.1、结构设计基准年限:50年 2.2、设计使用年限:50年 2.3、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二级 2.4、建筑物抗震设防类别:七度 2.5、基本风压:0.55KN/㎡ 2.6、建筑物耐火等级:二级 三、设计依据 3.1设计文件 3.1.1、建设方提供的施工图及电子文件、本设计任务书、中央厨房初步局部图。 3.1.2、经地方政府批准的本工程效果图及电子文件。 3.2现行的国家有关建筑设计规范、标准、规程:

《建筑物安装分项工程施工工艺规程》电气DBJ01-26-2003;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2008;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95)2009年版;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2000年版; 《建筑物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 《房屋建筑室内装饰装修制图标准》JGT/T244-2011; 建筑电气工程通用图籍92DG1、92DQ3、92DQ4、92DQ6; 设计中的建筑、市政、水、电、燃气、电信等用量及标准应符合国家、建设部及连云港市有关设计标准及规定; 本表所列之规范、标准、规程,包括其它未列明之规范、标准、规程者,如现行规范、标准、规程有最新版本,均应以最新版本为设计依据。 四、设计目标 4.1 项目基本定位:实现中央厨房原材料检测及来源追溯、成品检测;新区所有项目点工作餐集中加工及配送;原材料集中采购、净菜加工及配送;面点、料包集中加工等功能设置,设计应充分注意这一基本功能定位。 4.2 根据中央厨房项目平面图,深化设计至施工图阶段,指导项目内装工程。 4.3 施工图设计明确相关水、电、气管道,设施设备相关具体标准数据。 4.4 遵循技术先进、功能适用、运行可靠、维护经济、投资节约、环保节能的原则。 4.5 满足卫生部门相关食品生产安全要求。 五、设计内容和设计成果要求 5.1设计内容:中央厨房项目深化设计,主要包括中央厨房内部功能布局,设备数量、电气、通风、燃气,给排水设计。 5.2设计成果 5.2.1设计成果应具备指导中央厨房施工; 5.2.2设计成果应满足设施设备、材料等招标采购; 5.2.3设计成果应能够指导内装进行进一步装修设计;

我国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问题的现状、成因与对策

《渔业技术经济学B》论文-我国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问题的现状、成因与对策

摘要开发海洋是21世纪人类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大力发展海洋渔业经济是使我国从海洋大国变成海洋强国的前提和基础。正确认识我国的海洋渔业经济具有重大的意义。本文综述了在海洋渔业发展中的问题,分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我国海洋渔业经济发展中需要注意的方面。 关键词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渔业经济 一、我国海洋渔业经济发展现状 渔业经济可持续发展,是经济可持续发展概念在渔业领域的延伸或具体化。因而,渔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应建立在渔业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社会环境相互协调的基础上,构成生态环境健康、社会稳定、渔业经济增长的综合发展格局,达到改善渔民的福利事业、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它是农业乃至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渔业生产国。改革开放以来,渔业产量迅速增长,我国的渔业发展取得了毋庸置疑的发展,但同时也产生了一系列问题,矛盾与困难,这其中最为突出的矛盾就是不断衰竭的渔业资源与日益增长的捕捞强度之间的矛盾。即渔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问题。突出表现在渔业资源衰退,渔业环境恶化,水产品不安全等方面。 总体来说,目前国内海洋渔业经济发展主要面临的问题有:(1)海洋渔业资源的过度开采。近年海洋捕捞业的主要增长点为低值鱼类,而主要经济鱼类不能形成鱼讯,严重影响了渔民的出海作业天数和收入。我国海域已记录的水生生物有20278种,不仅有很多世界海洋共有的生物物种,而且还有许多特有的物种。但由于开发利用过度,栖息环境破坏,乱捕滥采,以及外来种的引进等原因,我国现有海洋珍稀物种的种群数量正在不断减少,正面临着消失和灭绝的严重威胁,同时另一些原来数量较多且分布广泛的物种,也逐渐变成了新的珍稀物种。海洋生物资源的过度开发使得渔业资源的增殖与恢复能力下降,重要渔区的渔获物种类日趋单一,渔获物逐渐朝着低龄化、小型化、低质化的方向演变,多数传统优质鱼种资源大幅度下降,难以形成鱼汛。60年代以前,我国传统优质渔业资源,如带鱼、大黄鱼、小黄鱼、鲅鱼、真鲷、银鲳、鲽、对虾、乌贼等,由于大量集群洄游而形成较大渔汛。目前,由于资源数量急剧减少且鱼群分散而形不成渔汛,黄海、渤海的鳕鱼、小黄鱼、大黄鱼、鲅鱼、鲽鱼都已形不成渔汛,真鲷和带鱼在渤海已基本消失;东海除带鱼外,大黄鱼、小黄鱼、鲽鱼等鱼类也已形不成渔汛,且大黄鱼、小黄鱼已濒临绝迹。(2)海洋渔业产业的投入高效率低。庞大的产业规模并非与产业效率正相关。我国的渔业劳动力人均渔产品和近海每平方千米捕鱼均远低于挪威和日本等国;我国远洋捕捞量也仅占世界的0.5%。(3)海洋生物资源低利用。由于冷藏运输船装置及保鲜技术落后,渔获物中因变质而被丢弃的约占10%;大部分副渔获物在海上被抛弃,没有物尽其用;海洋水产品加工技术落后,而且加工废弃物未充分挖掘其价值;过度消费模式导致渔业资源大量被浪费。(4)海洋渔业环境的恶化。海水养殖、渔船废弃物、陆源污染物及溢油事故等造成我国近海水域污染严重,海洋生态系统处于亚健康或不健康状态,加速了渔业资源的衰竭。据2006年度《中国渔业生态环境状况公报》显示,2006年,我国海域总体污染形势依然严峻。全海域未达到清洁海域水质标准的面积约14.9万km2,比2005年增加约1.0万km2,其中较清洁海域、轻度污染海域、中度污染海域和严重污染海域面积分别约为5.1、5.2、1.7和2.9万km2。中国渔业生态环境状况总体保持稳定,局部渔业水域污染仍比较严重,主要污染物为氮、磷、石油类和铜;2006年全国共发生渔业水域污染事故1463次,污染面积约9.4万hm2,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约2.43亿元;因环境污染造成可测算天然渔业资源经济损失36.43亿元,其中,海洋天然渔业资源经济损失为27.88亿元。这表明,我国近岸海域生态系统严重受损,生态环境还在恶化,生物多样性和珍稀濒危物种继续减少,外来物种侵入带来的危害依然存在,破坏海洋生态的违法行为仍然未得到有效遏制。

海洋环境资源可持续发展研究

海洋环境资源可持续发展研究 摘要:指出了随着海洋开发广度和深度的拓展,海洋生态环境的负荷越来越重,只有坚持“绿色发展”海洋观,注重海洋开发与海洋环境保护并行,才能促进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对海洋环境资源价值核算的内涵、指导思想、原则进行阐述的基础上,构建了包含滨海湿地面积、海域污染面积等17个指标构成的海洋环境资源价值核算指标体系,以全面推进海洋环境资源价值的核算,促进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海洋资源;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框架 1引言 随着“一带一路”战略出台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掀起了新一轮海洋开发的热潮。依靠当地丰富的海洋资源,海洋经济在短期内得以快速发展,成为了沿海地区发展的战略重点,但与此同时,由于对海洋资源的无序、无偿使用,导致海洋生态环境日趋恶化,海洋资源与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只有将海洋资源开发与海洋环境保护密切结合,合理确认海洋经济运行过程中的海洋环境水平和海洋资源损耗情况,修正完善现有海洋经济核算指标,对海洋经济活动的结果进行真实客观的评价,才能促使海洋经济在快速、健康、可持续的轨道上发展。为此,急需建立起海洋环境资源价值核算的指标体系,以便及时地开展海洋环境资源价值核算,引领海洋开发活动朝谋求长远利益的方向发展,并最终促进海洋环境保护与海洋经济发展的和谐统一。 2海洋环境资源及海洋环境成本的涵义 海洋环境主要包括海洋水体、溶解及悬浮着的物质、存活在海洋中的生物,以及与海洋关联紧密,且会被海洋影响的沿海及河口地区。长期以来,海洋环境一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之一。海洋资源则指那些存在于海洋环境中,和人类社会进步存在密切关系,受海洋天然影响产生的,分散于海洋地域中的,同时可以被人类开采及使用,产生使用价值的海洋天然条件及天然物质。海洋资源不仅包含海洋天然进化过程中产生的以及在海洋环境中存有的自然属性,还包含能够对人们生产、生活等活动产生重要影响的社会属性。海洋资源成本即海洋资源的耗减成本,是指在海洋经济运行过程中,因为利用、耗减海洋资源而产生的

海洋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海洋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旅游1002张春阳2010110486 我国是海洋大国,丰富的海洋自然资源和巨大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是国家 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保障。在经济迅速增长、人口快速增加及城市化程 度不断加快而陆地资源日益枯竭的背景下,立足陆海统筹,科学开发海洋资源 和保护海洋环境,是支撑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实现21世纪宏伟蓝图的必由之路。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把海洋资源开发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不断向深度和广度扩展的海洋开发利用创造了我国新的经济增长点。中央“十 二五”规划纲要更是以专章的形式就“推进海洋经济发展”进行了阐述,提出 要“坚持陆海统筹,制定和实施海洋发展战略,提高海洋开发、控制、综合管 理能力”,凸显了海洋在未来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战略地位。 中国拥有18000多公里的大陆岸线,沿海岛屿6500多个,依照《联合国海洋公约法》中200海里专属经济区制度和大陆架制度,中国可拥有约300万km2的管辖海域。中国的海域处在中、低纬度地带,和自然环境和资源条件比较优越。沿海地区人口最为集中,经济最为发达,对海岸带和海洋环境压力较大。 我国海洋生态系统具有明显的地区性和封闭性特征,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 性脆弱性明显。2010年监测结果表明:2010年,处于健康、亚健康和不健康状态的海洋生态监控区分别占14%、76%和10%。据初步估算,与20世纪50年代 相比,我国滨海湿地累计丧失57%,红树林面积丧失73%,珊瑚礁面积减少了80%,2/3以上海岸遭受侵蚀,沙质海岸侵蚀岸线已逾2500公里,外来物种的 入侵使得我国海洋生物多样性和珍稀濒危物种日趋减少。 生态系统是由生物群落及其生存环境共同组成的动态平衡系统。不同等级 的海洋生态系统构成大的生态系统,每一个生态系统都有其空间分布,并包含 着相互作用、紧密联系、共存共生的生物与非生物组成,通过能量流动和物质 循环,从而构成具有特定的结构和功能的统一体,只有在一定的时间和相对稳 定的条件下,生态系统的各部分、内部结构、物能运动等才能处于相互适应与 协调的动态平衡之中,生态系统才能达到良性循环状态。 海洋生态环境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海洋中拥有庞大的生 物体系和丰富的生物资源,为地球制造大量氧气,也可以供应蛋白质;海洋有 取之不尽的海洋化学和巨大的矿物资源包括海水中所含的大量化学物质和淡水 以及丰富的动力、水力和热能资源;据科学家考证,在陆地是那个已发现的矿产,海洋里几乎都有,陆地上没有的海洋也有;海洋中丰富的生物资源使得海 洋成为一个药物王国。海洋的自净能力为地球分解大量有毒物质。海洋生态环 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所以我们必须很好的保护海洋生态环境。 除此之外,海洋生态环境还是海洋生物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生态环境 的任何改变都有可能导致生态系统和生物资源的变化,海水的有机统一性及其 流动交换等物理、化学、生物、地质的有机联系,使海洋的整体性和组成要素 之间密切相关,任何海域某一要素的变化(包括自然的和人为的),都不可能

基于国家政策视角下海洋旅游发展前景

基于国家政策视角下海洋旅游发展前景 社会主义的迅速发展给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带来了 源源不断的智力支持,尤其是2001年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从国外引进了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更加促进了社会主义的建设和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的提高。在获得物质满足的同时,人们开始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文化,由此我国现阶段的主要矛盾日渐转化成――人们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人们高层次的精神文化追求激发了社会各个文化行业的发展,特别是旅游行业。本文主要针对当下旅游的发展前景进行分析和探讨,并提出若干建议,仅供大家参考。 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大大地提高了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在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满足之后,人们便开始注重精神文明的享受,旅游行业在这一大环境中产生,并迅速发展,成为人们放松身心的重要方式之一。我国在改革开放之后,逐渐开始注重对海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同时也对海洋旅游业的发展给予了相关的政策支持,保证其快速和健康发展。 一、海洋旅游的定义 所谓海洋旅游,就是指人们为了满足精神方面的需求,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对海洋资源进行探索和开发,主

要包括海洋游览和相关的娱乐活动等等。海洋旅游自产生之日起,就受到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和喜爱,并得到了快速发展。就目前情况来看,海洋旅游包含的内容更加丰富多样,例如:近海旅游、远海旅游、游轮观赏等等,都成为人们在旅游当中喜闻乐见的项目。为了保证人们在海洋旅游的过程中的安全和合法权益不受侵害,我国政府也为海洋旅游制定了专门的行政法规;与此同时,为了促进海洋旅游更好的发展,我国政府还为其提供了相应的政策支持。 二、国家对海洋旅游的政策支持 本文通过对各个阶段我国海洋旅游相关情况的调查研究,将国家对海洋旅游的政策支持总结为以下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上个世纪90年代,海洋旅游刚刚开始兴盛的时期,我国政府开始重视海洋旅游行业的广阔前景,对其进行了相应的政策支持,《中国海洋21世纪议程》就是在这样一个大环境下产生的,其是具有重要意义的海洋旅游法律法规。这一法规的颁布,将海滩、水域等都明确地划归到海洋旅游的保护范围之内,共同促进海洋旅游的发展;第二阶段是21 世纪,在海洋旅游发展已经取得显著成绩的情况下,国家又一次对海洋旅游进行了政策方面的支持,促进其平稳健康的发展。 (一)国家对海洋旅游的产业发展支持 海洋旅游产业发展情况的好坏一直以来都是海洋产业

连云港徐圩新区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规划

连云港徐圩新区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规划 编制工作任务书 为了进一步落实环保优先方针,切实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促进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全力推进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建设、全面提升徐圩新区生态文明水平。需开展《连云港徐圩新区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规划》编制工作。 一、项目概况 徐圩新区是国务院《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确定的重点开发区域,是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国家东中西区域合作示范区的先导区,是国家“一带一路”交汇点建设产业合作的重要载体,是连云港市委市政府“十三五”规划确定的发展新型临港产业的核心区。徐圩新区总规划面积约467平方公里,位于徐圩新区的连云港石化产业基地,是中国政府确定的全国七大石化产业基地之一。按照“促进产业融合、优化产业布局、突出产业特色”的基本思路和“生态、智能、融合、示范”的发展理念,以“产业集聚共生、工业转型升级、园区生态示范”为主要目的,将徐圩新区打造成集现代石油化工、精品钢、先进装备制造、节能环保、港口物流等为一体的循环型生态工业示范区,努力发展成为江苏沿海新的经济增长级。 二、编制依据 1.《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 2.《国家东中西区域合作示范区建设总体方案》 3.《连云港徐圩新区产业发展规划》

4.《徐圩新区区域发展规划》 5.《连云港石化产业基地总体发展规划》 6.《连云港徐圩新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建设规划》 7.《连云港石化产业基地总体发展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 8.省政府关于同意连云港石化产业基地总体发展规划的批复(苏政复[2017]58号) 9.环境保护部关于对《连云港石化产业基地总体发展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审查意见(环审[2016]166号) 10.《连云港市区“十三五”热电联产规划》 11.《连云港市徐圩新区再生水利用规划(2015~2030)》 12.《连云港市“十三五”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规划》 13.《连云港市生态文明建设规划(2015-2022)》 14.《江苏省生态保护与建设规划(2014-2020年)》 15.《连云港市总体规划(2008-2030)》及相关专题专项 三、编制范围及年限 (1)范围 连云港徐圩新区 (2)年限 规划基准年:2016年;规划年限:2017-2030年。 四、编制任务及内容 1.基本原则 规划须与连云港市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等相关文件精神保持一致,要体现对徐圩新区规划期间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指导,文本须符合规划编制要求。同时体现徐圩新区禀赋与特色,体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思路与要

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

在陆上自然资源日趋枯竭,而海洋资源尚未得到有效开发利用的情况下,加大对海洋资源的开发力度,发展海洋经济已成为解决当前中国所面临的资源匮乏、环境恶化等问题的一条有效途径。对广东省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进行研究,以广东省海洋经济发展为参照,为国家海洋经济的发展提供借鉴,从中寻求一条适合中国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为国家经济发展提供助力。 1研究的背景、目的 1.1研究背景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幅员辽阔,资源众多,但是人均资源占有量均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加之以前粗狂式的发展方式,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对国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一定影响。资源短缺已经成为阻碍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然而,经济的快速发展对资源的需求量在不断增加,这就使得对海洋资源的开发迫在眉睫。海洋资源在中国的经济发展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对中国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不言而喻。作为世界上的海洋大国,中国的海域辽阔,海洋资源丰富,具有很大的开发潜力。在过去“十一五”规划期间,中国的海洋经济发展实现了的连年增长,实现了海洋经济平均每年增长13.5%的速度,远超同期的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创造了国家经济增长的奇迹。到2010年,中国的海洋生产总值达到近4万亿元,比“十五”期末翻了一番多。与海洋相关的产业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海洋新兴产业实现了快速的增长,海洋技术获得了长足的发展。 1.2研究的目的

对广东省的海洋经济发展进行研究,意在通过SWOT分析方法发现在广东省海洋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优势、劣势及发展可持续经济存在的潜在机遇及威胁,通过对国外先进经验进行借鉴,总结规避失败教训,为中国海洋资源开发及地区海洋经济建设提供政策导向和对策建议,实现海洋经济的合理发展,实现国家发展海洋经济的目标,推动国家经济的发展。 2广东省海洋经济发展现状 广东省作为中国大陆最南端的省份,不仅是中国的经济大省,同时还是中国的海洋经济大省。到2012年,广东省实现海洋生产总值10506.6亿元,海洋生产总值占全省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8.4%,其中第一、二、三产业的生产值分别为180.1亿元、5134.9亿元、5191.7亿元。2014年,广东省的海洋经济总量达到13500亿元,实现了海洋经济跨越式发展,带动了全省经济发展,与2013年相比海洋经济增长13.8%,实现了较大幅度的增涨;广东省邻近南海,海洋地理位置优越,拥有众多的海洋资源,海洋渔业资源丰富,2014年,广东省海洋渔业经济总产值达到2350亿元,同比增长10.6%;渔民年均纯收入13300元,同比增长8.6%。渔业作为广东省传统的海洋经济产业,在海洋经济中占着较大比重。为了更好的促进海洋渔业发展,广东省在20014年加快了渔船的更新改造,实现了227艘大型钢制渔船的更新改造。积极推动渔船信息化管理,共采集录入基础信息渔船3万多艘,占拟录入渔船总数的78.2%。广东加快现代渔业发展,推进网箱养殖向深海拓展,新建深水网箱420个。新建20个农业部水

发展旅游业与海洋生态环境的保护

发展旅游业与海洋生态环境的保护 (科技教育活动方案) 海南省三亚市榆林八一中学:李政文 一、课题来源: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在解决温饱的问题后,人们对身心的健康和对精神享受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为旅游能给人们带来无限的乐趣,所以它成为了人们放松心情和健身的必然选择。由于三亚具有优越的自然条件,宜人的热带海洋性气候,吸引了成千上万的游人纷至沓来。然而,三亚旅游业的繁荣发展,人们活动范围不断扩大,活动更加频繁,对海洋环境的影响也逐渐显现。怎样才能在发展旅游业的同时,确保海洋生态环境的相对稳定。因此,我校把“发展旅游业与海洋生态环境的保护”作为科技教育活动的课题。 二、活动的具体目标:通过实施本活动,使学生能针对三亚发展旅游业与海洋生态环境的保护问题,亲自开展调查与考察,体验对课题探究过程与方法,引起他们对本地区海洋生态环境的关注,增强保护海洋生态系统的意识,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促进学生养成负责任的社会态度。同时也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问题的能力,并在实践活动中形成合作精神。活动坚持“立足普及,兼顾提高”的工作原则,让全校大部分学生都能够参与普及型的科技活动中。让学生从小就形成保护环境就是保护人类自己的意识。 三、活动方案所涉及的对象、人数:本方案所涉及的对象主要为我校教师与初一、初二、高一、高二学生,并邀请省市教育、科技、旅游、海洋与渔业资源的相关领导专家进行指导,共计900人左右。 四、活动需求分析: 1、学校要与旅游局、环保局、国土与海洋资源局、旅行社、旅游公司、景区景点等取得联系,为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良好的条件。 2、邀请有关专家对本次活动进行指导。 3、争取得到学校行政部门的支持,必要时在课时、经费、用车、安全教育等方面给予安排考虑。 五、活动方案的主体部分: 1、活动时间:2009年9月1日——2010年6月31日(活动主要安排在节假日进行) 2、活动地点:本校及三亚行政区域内的沿海各地。 3、活动方式:活动采用点线面结合的方式进行。科技教育活动以班级为单位,

构建可持续发展的海洋战略

如何构建可持续发展的海洋战略

————————————————————————————————作者:————————————————————————————————日期: 2

如何构建可持续发展的海洋战略 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 海洋经济发展的基础条件分析研究;海洋经济发展现状与趋势预测研究;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状态评估研究;海洋生态经济系统研究;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定位研究;海洋经济可 持续发展战略研究。 1996年中国制定的《中国海洋21世纪议程》,提出了中国海洋事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其基本思路是:有效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合理开发利用海洋资源,切实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实现海洋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利用和海洋事业的协调发展。中国在海洋事业发展中遵循以下基本政策和原则:——维护国际海洋新秩序和国家海洋权益。1992年2月,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领海及毗连区法》。这是中国海洋领域的一项重要法律制度,为行使领海主权和毗连区管制权,维护国家安全和海洋权益提供了法律依据。为维护新的国际海洋法律制度和国家海洋权益,全国人大常委会于1996年5月批准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并郑重声明:按照《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享有200海里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的主权权利和管辖权;中国将与海岸相向或相邻的国家,通过协商,在国际法基础上,按照公平原则划定各自海洋管辖权界限;中国对《中华人民共和国领海及毗连区法》所列各群岛及岛屿拥有主权。对于中国同邻国在海洋事务方面存在的争议问题,中国政府着眼于和平与发展的大局,主张通过友好协商解决,一时解决不了的,可以搁置争议,加强合作,共同开发。 ——统筹规划海洋的开发和整治。加强海岸带的综合开发和管理,合理开发保护近海,积极参与国际海底和大洋的开发利用;沿海陆地区域和海洋区域一体化开发,逐步形成临海经济带和海洋经济区,推动沿海地区的进一步繁荣和发展。 ——合理利用海洋资源,促进海洋产业协调发展。实行开发与保护并重的方针,确保海洋资源可持续利用;综合开发利用海洋资源;不断发现新资源,利用新技术,形成和发展海洋新产业,推动海洋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海洋资源开发和海洋环境保护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制定海洋开发和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规划,按照预防为主、防治结合,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加强海洋环境监测、监视和执法管理;重点加强陆源污染物管理,实行污染物总量控制制度,防止海洋环境退化。 ——加强海洋科学技术研究与开发。重视基础研究,组织海洋关键技术攻关,发展海洋高技术,不断提高海洋开发和海洋服务领域的技术水平;加快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应用,不断缩小地区间海洋开发技术水平的梯度差;健全高等院校的海洋专业,加强职业教育,培育多层次的海洋科技人才,同时也加强公众海洋知识传播。 ——建立海洋综合管理制度。不断完善海洋功能区划和规划,加强海洋开发和保护以及海域使用的科学管理;积极进行海岸带综合管理试验,逐步建立海岸带综合管理制度。 ——积极参与海洋领域的国际合作。认真履行《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的义务,积极参与国际海洋事务,推动国际和地区性海洋事务的合作与交流,促进全球海洋事业的繁荣和发展。 发展蓝色经济是世界各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 蓝色经济是在21世纪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人类发展需求和科技发展进步共同作用的结果,是美国、日本等国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国家战略选择,也是我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宏伟目标的重大国家战略部署。

海洋资源与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海洋资源与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摘要世界上多数沿海地带因国际交流之便而成为经济、科技和文化中心,世界上3/4的大城市,70%的工业资本集中在沿海地区。沿海地区也是人类生活生产的最佳场所。全世界60%的人口居住在距海岸100公里的地区。海洋是货物与商品运输的主要载体也是地球物质资源最丰富的宝库,海洋资源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蓝色海洋将是未来人类生存所需的食品生产基地、原料供应基地和生活发展空间,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随着陆地资源的日趋枯竭,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将越来越多地依赖海洋。积极开发利用海洋资源,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字海洋资源沿海经济可持续发展 1世界陆地资源现状 1.1土地资源 地球陆地面积为1.49亿平方公里,其中人类可利用的耕作土地14.5亿公顷,牧场34.2亿公顷、森林与林地38.8亿公顷。由于人类活动而造成的土地退化全球大约20亿hm2,相当于地球陆地总面积的15%。 1.2矿产资源 全球使用的90%能源取自化石燃料,即煤炭、石油和天然气,80%以上工业原料取自金属和非金属矿产资源,这些资源都属于用一点少一点的耗竭性资源。目前地球上探明的可采石油储量仅可使用45~50年,天然气储量总计为180亿立方米可使用50~60年,煤炭可使用200~300年,主要金属和非金属矿产可使用几十年至百余年。按照目前的开采规模,到2020年,地球上的大多数矿产资源包括铜、铝、锡、锌、金、银等都将被开采完毕。 1.3水资源 水覆盖着地球表面70%以上的面积,总量达15亿立方千米。但是只有2.5%为淡水,实际上可供利用的淡水仅占世界淡水总量的0.3%。据联合国有关组织统计,全球有12亿人用水短缺。水已经超出生活资源的范围,而成为重要的战略资源。 1.4森林资源 根据《2005 年全球森林资源评估报告》 ,2005年全球森林面积39.52 亿hm2 ,占陆地面积(不含内陆水域) 的30.3 % ,人均森林面积0.62 hm2 ,单位面积蓄积110m3/ hm2。1990~2000 年,全球年均净减少森林面积890 万hm2。2000~2005 年虽然全球人工林面积每年增加280 万hm2,但是年均净减少森林面积730 万hm2。 1.5生物资源

徐圩新区基本概况

徐圩新区基本概况 徐圩新区是我市拓展港口功能、开发新的战略增长极的重要区域,徐圩新区的发展能够更好地发挥港口核心战略资源的作用,推动连云港国际性海滨城市建设进程,增强带动苏北发展、推动江苏沿海开发的能力,更好地服务我国中西部地区崛起振兴和协调发展。 一、地理环境 1、方位面积 徐圩新区规划由三部分构成:(1)北起烧香河,西至烧香支河,南至善后河、埒子河口中心线(含徐圩湿地约7平方公里),东至海堤路。南北平均长度25公里,东西平均长度7.5公里,周长65.2公里,面积约194平方公里。(2)埒子河口以北13公里岸线,规划建成双堤环抱式港湾,面积约74平方公里,其中填海形成陆域面积约45平方公里。(3)中云台国际物流园约22平方公里。以上三部分规划总面积约290平方公里。 徐圩新区滩涂面积约14平方公里(海堤外推200米和湿地面积),海域面积约1700平方公里(海岸基线外推12海里)。 金桥盐业公司台南盐场、徐圩盐场位于徐圩新区境内。 2、气候特征 徐圩新区属暖温带湿润性季风海洋性气候,兼有暖温带和北亚热带气候特征,年平均气温14℃左右,一年四季分明,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温和湿润,气候宜人。

3、山川河流水库 (1)水系。徐圩新区水系错综复杂,主要包括城市生活水系和盐场生产水系。区域内南北走向的河道主要有两条,一条为驳盐河,另一条为海堤内侧的复堆河。北侧的烧香河、西侧的烧香支河是规划区的外河。驳盐河为盐场原盐外运的通航运输河道,河长约25.7km,现状河口宽20m~30m,河底宽约10m~12m,设计河底高程0.00m,正常保持通航水位2.40m左右。海堤内侧的复堆河为海堤复堤留下的河道,具有将东西向排水河道的涝水沿复堆河向挡潮闸汇集的排水功能,河道全长约25km,河口宽20m~80m不等。烧香河是该新区的主要泄洪通道,起于盐河,终于烧香河新闸,由烧香河新闸流入黄海,长度为30.7km,总流域面积约450km2,堤顶高程4.5m,河底高程-1.0m~2.5m,河面宽度为40m~160m,河底宽度25m~140m,边坡1:4。东西向的河道众多,河长较短,一般在6km~9km左右,河口宽一般在20m左右,主要有排淡河、方洋河、方南河、严港河、马二份河、纳潮河、西港河、深港河等河道。生产水系是一套独立完整的水系,与盐业的生产工艺息息相关,主要由驳盐河和一系列的排水道与送水道组成。 (2)水库。徐圩新区有较多的水库,现有主要的水库有刘圩水库、张圩水库、马二份水库、一号水库、二号水库和三号水库。 (3)河闸。徐圩新区挡潮涵闸在2005年进行了新建及加固,现有穿海堤涵闸10座,包括小丁港闸、刘圩港闸、方洋港闸、方南闸、严港闸、洼港闸、张港闸、扬水站引水闸、西船闸、东山闸。此外,徐圩新区外河烧香河入海口有烧香河新闸控制、排淡河入海口由大板跳闸控制,烧香支河入埒子口有烧香河闸控制,大板跳闸是排淡河入海口,每孔净宽5米,共5孔,闸底板高程-2.5m,烧香河新闸是烧香河入海口,每孔净宽10m,共5孔,闸底板高程-2.5m,设计过闸流量580m3/s,是目前烧香河出海口门。 (4)防洪排涝。防洪主要靠东侧和南侧的海堤、北侧的烧香河堤防及西侧的烧香支河堤防。东侧的海堤已建成能抵抗50年一遇高潮位加10级风浪标准的海堤,北侧的烧香河和烧香支河堤

认识海洋与中国海洋旅游业

认识海洋与中国海洋旅游业 12旅游管理李奇擎12110041020 摘要:通过九周的学习,初步对海洋有了一定的认识,本文把所学习的种种海洋的性质做了总结整理。结合旅游管理专业,探讨中国海洋旅游的发展。具体从海洋旅游资源、海洋旅游产品以及海洋旅游市场状态三方面对我国海洋旅游发展状况进行了总结。 1.海洋的定义 约占地球表面积为70.9%的盐水水域,称其为海洋,分布于地表的巨大盆地中。面积约362,000,000平方公里(140,000,000平方里)。海洋中含有十三亿五千多万立方千米的水,约占地球上总水量的97.5%。 海水温度 海水温度是反映海水冷热状况的一个物理量。世界海洋的水温变化一般在-2℃-30℃之间,其中年平均水温超过20℃的区域占整个海洋面积的一半以上。海水温度有日、月、年、多年等周期性变化和不规则的变化,它主要取决于海洋热收支状况及其时间变化。一般来说,影响海洋表层水温的因素有潮汐、太阳辐射、沿岸地形、气象、洋流等。经直接观测表明:海水温度日变化很小,变化水深范围从0-30米处,而年变化可到达水深350米左右处。在水深350米左右处,有一个恒温层。但随深度增加,水温逐渐下降(每深1000米,约下降1℃-2℃),在水深3000-4000米处,温度达到2℃-1℃ 海水盐度 世界各大海洋的海水所含的盐分各处不同,平均约为3.5%,这些溶解在海水中的无机盐,最常见的是氯化钠,即日用的食盐。有些盐来自海底的火山,但大部分来自地壳的岩石。岩石受风化而崩解,释出盐类,再由河水带到海里去。在海水汽化后再凝结成水的循环过程中,海水蒸发后,盐留下来,逐渐积聚到现有的浓度。 海和洋的区别 洋,是海洋的中心部分,是海洋的主体。世界大洋的总面积,约占海洋面积的89%。大洋的水深,一般在3000米以上,最深处可达1万多米。大洋离陆地遥远,不受陆地的影响。它的水文和盐度的变化不大。每个大洋都有自己独特的洋流和潮汐系统。大洋的水色蔚蓝,透明度很大,水中的杂质很少。世界共有4个,即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北冰洋。 海,在洋的边缘,是大洋的附属部分。海的面积约占海洋的11%,海的水深比较浅,平均深度从几米到2-3千米。海临近大陆,受大陆、河流、气候和季节的影响,海水的温度、盐度、颜色和透明度,都受陆地影响,有明显的变化。夏季,海水变暖,冬季水温降低;有的海域,海水还要结冰。在大河入海的地方,或多雨的季节,海水会变淡。由于受陆地影响,河流夹带着泥沙入海,近岸海水混浊不清,海水的透明度差。海没有自己独立的潮汐与海流。海可以分为边缘海、内陆海和地中海。边缘海既是海洋的边缘,又是临近大陆前沿;这类海与大洋联系广泛,一般由一群海岛把它与大洋分开。中国的东海、南海就是太平洋的边缘海。内陆海,即位于大陆内部的海,如欧洲的波罗的海等。地中海是几个大陆之间的海,水深一般比内陆海深些。 海水运动 洋流分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