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探索中前进.ppt

合集下载

中国革命在探索中曲折前进教学课件

中国革命在探索中曲折前进教学课件

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共中央 从理论上对党的政治路线、军事路线 和思想路线进行了拨乱反正的工作, 从思想上理论上武装了中国共产党人, 使他们满怀信心地去迎接即将到来的 伟大的抗日战争。
政治建设—工农兵代表大会制度 经济建设—农业、手工业、商业 文化教育建设—兴办各类学校
三 “ 国 ” 鼎 立 :
(共产党)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瑞金]


(国民党)中华民国[南京]←→(汉奸、日寇) “满州”国[长春]
满洲国执政溥仪
二、土地革命战争的严重挫折
•中国革命的复兴和发展并不是一帆风 的。大革命失败后,在纠正陈独秀右倾 机会主义错误的同时,由于对中国情况 的复杂性和中国革命的长期性缺乏认识, 中国共产党党内开始滋长一种 复仇心理 近乎拼命发热"左"的急躁情绪。从1927 年7月大革命失败到1935年1月遵义会议 召开之前,"左"倾错误先后三次在党中 央的领导机关取得了统治地位。
王明
王明等人虽然读了不少马克思主义的书, 但是不懂得中国的实际。他们颠倒实践和 认识的关系,以为只要照抄照搬马克思主 义书本上的词句和共产国际的决议、指示, 就可以指挥中国革命。王明甚至提出过 " 对共产国际百分之百的忠诚,是中国革命 走向胜利的唯一保证"这样的口号。按照这 种主观主义的思想路线办事,就不能不在 实践中碰壁。
反“围剿”斗争的失利
第五次反“围剿”斗争1933年9月—— 1934年10月
国民党 100万 “持久战和堡垒主义” 的新战略
共产党 30万 “御敌于国门之外”的 错误方针
三、遵义会议——中国革命的转折
背景:
1934年10月中旬,中共中央机关和中央红军(又称红一 方面军)8.6万人撤离根据地,向西突围转移,开始长征。 长征初期,“左”倾领导人博古等又犯了退却中的逃跑主 义错误。在强渡湘江之后,红军和中央机关人员锐减到3

在探索中前进

在探索中前进

二、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初步探索和 探索中的曲折(1956--1966)
1、党的八大和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 端 2、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理论的提出和全党整 风 3、“大跃进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和纠“左” 过程中的曲折 4、“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的提出和 政治上“左”的错误的发展 5、国民经济调整任务的完成和十年建设成就
经济建设方针正确
坚持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即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 经济建设方针
整风运动
内容:反官僚主义、反宗派主 义、反主观主义
目的:学愿望;却忽 视了经济规律
反右派斗争——逐步导致阶级斗争扩大化,成为党在阶
级斗争问题上连续犯错误的根源;大量知识分子被错划 为右派,国家建设事业蒙受重大损失。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马列主义普遍原理同 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历史;是领导人民进 行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历史;是推动中 华民族走向复兴的历史。 总结和运用党的历史经验有助于指导新的实 践,创造新的辉煌。
巩固新政权的斗争
1、解放全国大陆 2、抗美援朝 建国初期 的 三大运动
3、土地改革
4、镇压反革命运动 5、“三反” 、“五反” 运动
公有制
私有制
中共八大内容
国内主要矛盾正确
国内的主要矛盾不再是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 以经济建 盾,而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 主要任务和总任务正确 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 设为中心 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 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必须转移到社会主义建设上来 之间的矛盾。
在探索中前进
一、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1949--1956)
1、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是中国 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事件,也是二十世纪世界最伟 大的事件之一 2、新民主主义改革和建设的全面展开 新中国成立三年以来,党在纷繁复杂的斗争 中,坚持贯彻实施《共同纲领》提出的各项任务, 在继续完成民主革命任务的同时,使新生的人民 政权得到巩固,使国民经济得到全面恢复和初步 发展,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促进了社会 主义因素的成长,为整个国家从新民主主义转向 社会主义,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第5讲中国革命新道路的探索和开辟幻灯片

第5讲中国革命新道路的探索和开辟幻灯片
(二)革命新道路的伟大实践
1.反“围剿”作战
红军取得第一次反“围剿”的胜 利
从 1930年 10月 至1932年底,在毛泽 东、朱德等的指挥下, 红军贯彻积极防御的 方针,连续粉碎了国 民党军队对革命根据 地的四次“围剿”, 取得了反“围剿”的 胜利。
视频链接:反围剿 中南大学政治学院《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中心
苏区的土地使 用证、耕田证 和分田证
中南大学政治学院《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中心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五讲:星星之火可燎原
3.根 据 地 建 设
革命根据地 的政权建设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执委合影
1931年11月,中华 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 大会在瑞金召开,选举 产生了中华苏维埃共和 国中央执行委员会;成 立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 临时中央政府,毛泽东 当选为主席。
1.革命处于低潮
左右 图图 :: 屠镇 杀压 共工 产 农群 党众 人
国民党分 共会议c 以后,孙 科、于佑 任、冯玉 祥、谭延 闿等合影
中南大学政治学院《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中心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五讲:星星之火可燎原
2.中国共产党面临的严峻考验和艰难选择
面对国民党反 动派镇压的白色恐 怖和革命处境异常 艰难的严峻考验, 中国共产党人必须 回答问题:敢不敢 坚持革命?怎样坚 持革命?
中南大学政治学院《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中心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五讲:星星之火可燎原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工农兵代表大会制度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 实行工农兵代表大会制 度,由公民直接选举工 农兵代表召开乡工农兵 代表大会,选举乡苏维 埃政府;在此基础上逐 级召开区、县和全国工 农兵代表大会,选举产 生各级苏维埃政府。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五讲:星星之火可燎原

历史第六课 PPT

历史第六课 PPT

三、读图释图题
看下面组图,回答问题。
1、说出“文革”期间的两个反革命集团 “四人帮”反革命集团;林彪反革命集团。
2、对“文化大革命”应持怎样的基本态度和评价? “文化大革命”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新中国成立 后最严重的挫折,造成了巨大的损失。社会主义国家的 历史很短,我们党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 义没有完全搞清楚,因而在探索中走了弯路。
8、“文化大革命”中最大的冤案是( B ) A.贺龙元帅被打倒蒙冤致死 B.刘少奇遭受残酷迫害 C.邓小平被打为“右派” D.老舍被逼迫跳湖自杀
9、“九一三”事件是指 ( C ) A.打倒“四人帮” B.造反派组织打砸抢事件 C.林彪反革命集团机毁人亡 D.周恩来总理去世
10、上世纪50至70年代,我国社会主义建设 事业取得的成就不包括 ( D ) A.钢铁、石油等工业布局有了明显改善 B.“两弹一星”等取得巨大科技成就 C.交通、水利方面取得很大成绩 D.建立起国防现代化体系
华国锋、叶剑英
审判“四人帮”
举国欢庆打倒“四人帮”
国家领导人去世
(按时间顺序)
2、朱德 (1886——1976) 1976年7月6日逝世
国家领导人去世
(按时间顺序)
3、毛泽东( 1893——1976) 1976年9月9日逝世
“文化大革命”的经验教训(怎样 正确评价“文化大革命”)
1、“文化大革命”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 来新中国成立后最严重的挫折,造成了巨 大的损失。 2、社会主义国家的历史很短,我们党对什么 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没有完全 搞清楚,因而在探索中走了弯路。
本课总结(理解即可)
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 初步形成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 和国民经济体系,也涌现了大批社会主义 建设人才。但这一时期的社会主义建设也 出现了一些挫折和失误,给国家带来损失, 我们要吸取教训,认识到发展经济要符合 国情,遵循客观规律。这些都为以后的发 展积累了经验。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PPT教学课件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PPT教学课件

3.三年经济困难1959-1961
(时间、表现、原因)
1959年,全国人口增加1113万,增长率为10.19‰. 1960年,人口减少1100万,增长率为负45.17 ‰. 1961年,人口又减少348万,增长率为负3. 78 ‰. 请问:以上数据,说明了什么问题?
五、七千人大会和十年建设成就
1.调整国民经济的“八字”方针
筛板
试比较导管与筛管的结构特点:
存在部位
细胞特点
导 木质部 管
筛 管
韧皮部
死细胞、细胞之间横壁消失
活细胞、细胞之间有横壁, 且其上有筛孔
功能
输导水和无机盐
输导有机物
现象: 木质部导管显红色,而周围的其他细胞则为无色或呈浅红 色。 说明: 导管运输水和无机盐,属于输导组织。 叶脉、根中都有导管,它们和茎中的导管相通。因此,根吸收的 水和无机盐能在植物体内运输至茎、叶、花、果实等器官。
科学家发现,导管 由一些直径较大的 长筒形细胞连接而 成。不过这些长筒 形细胞已经死亡, 它们上、下连接处 的横壁消失,故导 管上下贯通。
外树皮
内树皮 (靠里是韧皮部 )
木质部
一、双子叶植物茎的结构
想一想:筛管属于
组输织导。
外树皮
内树皮 (靠里是韧皮部 )
木质部
筛管细胞
科学家还发现,筛管是由直径 略大的长筒形细胞构成。不过 ,这些细胞都是活细胞,它们 上下连接处的横壁并未消失。 横壁上有许多小孔,像个筛子 ,称为筛板。物质可以通过小 孔从一个细胞进入另一个细胞
1.必须尊重客观规律,不能片面强调主观能动性 。
2.经济发展必须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不能急于 求成
3.应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第五章-中国革命的新道路-2018版PPT课件

第五章-中国革命的新道路-2018版PPT课件

2021/7/24
13
第一节 对革命新道路的艰苦探索
二、土地革命战争的兴起 2、开展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斗争
(1)八七会议
毛泽东在会上着重阐述了党必须 依靠农民和掌握枪杆子的思想, 强调党“以后要非常注意军事, 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
八七会议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第一
次伟大转折的起点。
2021/7/24
15
武 装 反 抗 国 民 党 反 动 统 治
2021/7/24
八七 会议
秋收 起义
井冈山
南昌 起义
广州起义
16
三、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1、对中国革命新道路的探索 (1)中国的武装斗争为什么以城市为中心
蒋介石
汪精卫
张学良
2021/7/24
4
第一节 对革命新道路的艰苦探索
一、国民党在全国统治的确立
国民党各个派系的暂时联合,基于反共基础。在蒋、 汪相继被判革命后,中国国民党已变成一个由代表地主、 买办资产阶级的反动集团所控制的政党。
2、国民党政权的性质
看一个政权的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质,主要看他所推行的内外政策开 标哪个阶级的利益。是否推动生产力发展,还是阻 碍生产力的发展。
2021/7/24
12
第一节 对革命新道路的艰苦探索
二、土地革命战争的兴起
2、开展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斗争
(1)八七会议
将党所掌握和影响的部队向 南昌集中,准备起义;
组织湘、鄂、赣、粤四省的 农民,在秋收季节举行暴动;
召集中央会议,讨论和决定 新时期的方针和政策。
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 汉口秘密召开紧急会议(即 八七会议),彻底清算了大 革命后期陈独秀的右倾机会 主义错误,确定了土地革命 和武装反抗国民党的总方针, 并选出了以瞿秋白为书记的 中央临时政治局。

大学生中国近代史PPT课件

大学生中国近代史PPT课件

2、中国共产党人对苏共20大的思考

毛主席说,赫鲁晓夫在苏共20大的秘密
报告,“揭了盖子,又捅了漏子。他破除了那
种认为苏联、苏共和斯大林一切都是正确的迷
信,有利于反对教条主义。不要再硬搬苏联的
一切了,应该用自己的头脑思索了。应该把马
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
实际相结合起来,探索在我们国家里建设社会
第九章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 索中曲折前进
4、整风运动和反右派斗 争

“三大改造完成后,
确定在一股势力,一股
思潮是资产阶级性质的,
核心是反对社会主义,
反对共产党。有些人确
定杀气腾腾,想要否定
共产党的领导,扭转社
会主义方向。不反击,
我们就不能前进。”
第九章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 索中曲折前进
反右派斗争扩大化的严重后果:改变了 八大关于社会矛盾的正确判断;伤害了 本已弱小的知识分子队伍。
第九章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 索中曲折前进
2、中共八大路线的制定 主要矛盾: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
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状况之间的 矛盾 主要任务: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实现工业化, 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 根本任务:在新的生产关系下保护和发展生产 力。
第九章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 索中曲折前进

“如果有人硬要说任
何别人比毛主席更高明,
功劳更大,那只级是对历
史开玩笑。”
第九章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 索中曲折前进
④要历史地辩证地看待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所 犯错误,经过正确总结的经验教训同样是宝贵 的财富。

毛泽东在探索前期就说过:“共产党人
对于共产主义运动中所发生的错误必须采取分

新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精品教学课件

新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精品教学课件

工业——全民大炼钢铁
工业-大炼钢铁运动 居民将自家的铁器送去炼钢
一、在探索中曲折前进 2.探索中的失误 (2)“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农业上:虚报产量
两一 头个 毛萝 驴卜 拉千 不斤 动重 。,
肥猪赛大象,就是鼻子短。 全社杀一口,足够吃半年。
一、在探索中曲折前进 2.探索中的失误
(2)“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农业上:虚报产量
6.结束:(1)粉碎林彪反革命集团
1971年9月13日,林彪等人乘飞机仓皇出逃,在蒙古温都尔汗机毁人亡。
(九一三事件)
二、文化大革命
6.结束:(2)粉碎“四人帮”反革命集团(“文革”结束的标志)
欢庆粉碎“四人帮”
审判席上的“四人帮
二、文化大革命
6.影响: 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新中国成立后最严重的 挫折,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人民的要求 (或需要)
我国实际情况
第一对主 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 要矛盾 工业国的要求
落后的农业国
第二对主 人民对于经济文化 要矛盾 迅速发展的需要
当前经济文化 不能满足人民
需要
一、在探索中曲折前进
2.探索中的失误 (1)总路线
时间:1958年 内容: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一、在探索中曲折前进 2.探索中的失误
5.动乱局面:
(2)批斗“走资派”
5.动乱局面:
二、文化大革命
文化大革命中最大的冤案
“文化大革命”期间,国家主席刘少奇被诬蔑为“叛徒”、“内奸 ”、“工贼”,遭受了残酷迫害,成为文化大革命中最大的冤案。
5.动乱局面:
二、文化大革命
在火葬单上,刘少奇的名字被改为“刘卫黄”,共和国主席成了“无业”游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要做儿童文学的“点灯 人”!
课外阅读
我近几年来是这样做的:
1、教师引导孩子阅读儿童文学,自己 必须阅读它、熟悉它。
2、教师要做儿童文学的引领者。 3、教师要做儿童文学的朗读者。 4、培养学生爱护书籍的习惯。
市教研室对于阅读教学的意见
一、两手硬: 会上课;会评课。
二、三点要求 1、精细对话。 2、精心设问。 3、精彩生成。
隐性备课
隐性备课还包括查阅资料。 隐性备课还有:思考教法。
隐性备课实际上并不隐形,指写教案之前 的准备工作,其中包括无形的思考。
显性备课
• 显性备课指的是写教案。 教案一定要写,着重记下最重要的东西,
以防忘记。 (如教学目标、教学过程、关键词语的
处理及体会、老师的陈述、参考资料等) 备课要从自己的实际出发,从学生出发。 (钻研教材时,同事间的讨论很有作
谢谢您的光临! 欢迎批评指正!
1、蹲下来看学生; 2、就这样蹲下; 3、给学生准备一幅眼镜;
……
阅读教学·尊重
我个人的体会是下面三点:
1、教材的编写体现了 对学生个体的尊重;
2、教学预设要体现出 对学生个体的尊重;
3、课堂动态生成要创 设尊重学生的氛围。
阅读教学·尊重
动态生成要创设尊重学生的氛围:
1、教师语言 2、教师地位 3、教师动作 4、时间处理 (如教学中的等待) 5、学会倾听
阅读教学·尊重
“我的教育,是尽可能 多地尊重学生,又尽可能 多地要求学生。”
——马卡连柯
课外阅读
英国作家斯蒂文森的诗《点灯的人》, 提到过“那个每天太阳落下后,就扛着梯 子走来,把街灯点亮的李利”,因为他使 “那些坐着喝茶的大人和孩子们,又看见 了窗外柔和的光,朦朦胧胧间使一天的生 活有了完美的心情”。
阅读教学·精讲
语文课上碰到以下三种情况时, 还是要采用“讲”的办法:
一、在多元“对话”不明时; 二、在学生“体验”不到位时; 三、在深入“探究”却又“探究”不出 时。
阅读教学·拓展
(三)拓展
阅读教学·拓展
“过犹不及”
—— 要“ 适度 ”不可“ 失 度 ”。
学习文本,适当地作一些拓展 是必要的,但是要防止远离文本进 行过度发挥。
1、倡简 2、精讲 3、拓展 4、尊重
(一)倡简
1、张 庆 《倡简 务本 求实 有度 》
——深化语文课程改革之我见
2、于巧云老师教语文:一读;二写。
• 《课标》: 1、“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 读好书,读整本的书。”
2、“让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
唐市中心小学语文教师校本培训
在探索中前进
市小学语文学科带头人 顾振军
2006年10月30日
一、我的备课观
我把备课分为两部分: 一、隐性备课;
二、显性备课。
隐性备课
隐性备课最重要的是:钻研教材。 第一步:先理解字词句在课文中的意思; 第二步:朗读课文; 第三步:正确领会作者的遣词用句、谋
篇布局的意图; 第四步:认真思考课后练习题的要求。
阅读教学·倡简
简简单单地上语文,应当具备 这样三个特征:
1、头绪简化,目标单纯; 2、课堂情境相对稳定,而不是像走
马灯那样频频转换; 3、作业当堂完成,把课外时间还给
孩子。
阅读教学·精讲
(二)精讲
阅读教学·精讲
叶老曾说过:讲当然是必要的……教 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使学生能够 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 因此教师就要朝着促使学生“反三”这个 标的精要地“讲”,务必启发学生的能动 性,引导他们尽可能自己去探索。
阅读教学·拓展
由于过度拓展,语文课会变成:
1、把语文课上成了政治课; 2、把语文课上成了科学课; 3、把语文课上成了历史课; 4、把语文课上成了表演课;
……
阅读教学·拓展
语文课堂要有拓展,适 度就好,以本为本,以 生为本,不要“失度”。
阅读教学·尊重
(四)尊重
阅读教学·尊重
于永正老师的做法:
用。)
教后记
经常写教后记(或者说是教学反 思),能成就自己的辉煌!可写:
1、兴奋点(成功点); 2、遗憾点(失败点); 3、别人的批评、建议等; 4、课堂生成中的突发事等。
在记的过程中,自己的认识往往 会得到升华,负面的东西会一下变成 正确的,因为:成功和失误都是收获!
二、我的阅读观
二、阅读教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