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票齿孔的故事
《邮票齿孔的故事》教案

《邮票齿孔的故事》教案课文出处: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十四课《邮票齿孔的故事》课时数:共需三课时,本节为其次课时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带齿孔邮票的独创过程中受到启发。
2、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懂得生活中要留心视察,乐于发觉,擅长探究。
重点难点:1、引导学生通过对重点词语的感悟,懂得独创与生活只有一步之遥,科学就在身边,独创的灵感就在生活中。
2、造就学生从小养成视察、动脑、分析、动手的好习惯,做生活的有心人。
教具打算:1、幻灯片课件2、“邮、票、齿、孔”四字纸卡一、导入:1、师:同学们,今日,教师给大家带来一样东西,它是我们在寄信时贴在信封上的东西,你能猜到吗?生:邮票。
2、师:〔出示邮票课件,图片“黑便士”和此时此刻运用的平凡邮票〕请同学们看大屏幕,左边是世界上发行最早的邮票,它的名字叫黑便士。
右边是我们此时此刻运用的邮票。
师:请同学们细致看图,比一比,这两枚邮票的四周(强调)有什么不一样?3、师:你的视察真细致,现代的邮票四周有齿孔。
〔贴课题纸卡“邮票齿孔”〕请同学们跟教师一起读“邮票齿孔”。
4、师:可别小看这小小的齿孔,它的独创还有一段精彩的故事呢。
我们一起来学习这好玩的故事,好吗?〔板书课题的后三字:“的故事”。
请同学们和教师一起书写课题。
〕二、初读感悟1、师: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生齐读〕。
读的真不错。
接下来的故事更精彩,请同学们翻开书62页。
2、师:借助下面的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自己读一读这个小故事。
〔巡察自读状况,检查姿态、纪律等〕。
3、师:同学们大家读完了,读得可真谨慎。
课文中的生字挚友你们相识了吗?那教师来考考大家,请同学们看大屏幕。
出示课件:生字、组词有拼音。
谁情愿当小教师,带着同学们读读这些生字?〔在读时如有错误须要订正或者请学生指出并订正〕。
4、师:小教师你读得真好。
〔再出示刚刚的课件,这次生字、组词没有拼音〕。
看,此时此刻没有了拼音,大家还能读一读吗?我们来开火车读。
小学二年级语文《邮票上的齿孔》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

【导语】在所有的学科中,语⽂是⼀门基础学科,⼀个⼈只有具备了⼀定的语⽂知识,有了⼀定的语⾔积累,掌握了必备的语法知识,才能有条件去学习其他学科。
以下是整理的⼩学⼆年级语⽂《邮票上的齿孔》原⽂、教案及教学反思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篇⼀】⼩学⼆年级语⽂《邮票上的齿孔》原⽂ 1848年的⼀天,有个叫亨利·阿切尔的英国⼈路过街边的⼀个邮筒时,发现有个⼈正对着⼀⼤张邮票发愁。
原来,那时⼈们买来的邮票是⼏⼗枚连成⼀⼤张的,寄信的时候,再⽤⼩⼑裁开。
很显然,那个⼈忘了带⼩⼑。
“先⽣,我想借您的⼩⼑⽤⼀下。
” “很抱歉,我也没带。
”阿切尔⽆可奈何地说。
这时,那个⼈⼀抬头,看见了阿切尔西服领带上的别针,皱着的眉顿时舒展开了。
“先⽣,能借您的别针⽤⼀下吗?” “当然可以,可是……”阿切尔疑惑不解地望着他。
那个⼈接过别针,在⼀枚邮票的四周整整齐齐地刺了⼀圈⼩孔,很快就把这枚邮票撕下来了。
⼀路上,阿切尔⼀直思索着刚才发⽣的事。
他想:要是在每枚邮票周围都打上⼩孔,那么,⼤张邮票使⽤起来不就很⽅便了吗? 不久,亨利·阿切尔发明了邮票打孔机。
这项发明很快被英国邮政部门采⽤。
从此,世界各地都使⽤带齿孔的邮票了。
【篇⼆】⼩学⼆年级语⽂《邮票上的齿孔》教案 ⼀、导⼊ 孩⼦们,你们见过邮票吗? 出⽰课件:⽆孔和有孔邮票 请你们仔细观察两张邮票有什么区别? 关于邮票齿孔,还有⼀个故事呢。
⼤家想知道吗? 板书课题:请伸出⼩⼿和教师⼀起板书并齐读课题。
⼆、新授部分 请⼤家读读课⽂,遇到不认识的字圈出来,注意读准字⾳,读通句⼦。
少⼉频道的⼩⿅姐姐看到了⼩朋友们读书这带劲⼉,想让⼤家到卡通欢乐岛上去做客,你们愿意吗? 课件出⽰:欢乐岛 要想到岛上玩,必须闯四关,你们有信⼼闯关成功吗? 第⼀关:⼩⽕车,我会开 课件出⽰:注⾳⽣字,去⾳⽣字 第⼆关:记字形,我有法 我们怎样才能把这些⽣字宝宝铭记于⼼呢?请同学们通过⼩组合作的学习⽅式,寻找的记字⽅法。
《邮票齿孔的故事》

邮票齿孔的历史价值
1 2 3
记录邮政发展历程
邮票齿孔的设计演变见证了邮政事业的发展历 程,为研究邮政历史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反映政治、经济背景
邮票齿孔的设计往往与当时的政治、经济背景 密切相关,成为反映历史事件和社会现象的重 要载体。
具有收藏价值
具有特殊历史意义和收藏价值的邮票齿孔,如 珍稀品种、错版等,具有极高的收藏价值和投 资潜力。
近年来,3D齿孔技术逐渐发展 起来,这种技术可以在邮票上 形成立体的图案,使邮票外观
更加生动和立体。
邮票齿孔的发展趋势
多样化发展
未来,邮票齿孔将更加多样化,不仅会有更多种类的齿孔出现,而且技术也将不断进步,为邮票设计提供更多 的可能性。
科技含量提高
随着科技的发展,未来邮票的科技含量将不断提高,例如应用区块链技术生产数字化邮票等,这些新技术将为 邮票设计带来更多的创新和变革。孔机逐渐应用于邮票生产中, 这种技术可以精确控制打孔的 位置和形状,使齿孔更加精细
和美观。
无纸打孔
无纸打孔技术是一种新型的打 孔技术,它可以在没有纸张的 情况下进行打孔,这种技术可 以应用于生产数字化邮票,进 一步提高了邮票的科技含量。
3D齿孔
03
智能化防伪技术
通过引入智能化防伪技术,提高邮票齿孔的防伪能力和识别度。采用
特殊材料、制作工艺和加密算法,使每张邮票都具有独特的齿孔特征
,有效打击假冒伪劣行为。
邮票齿孔的文化传承
传承经典设计
为保持传统邮票的特色和历史价值,未来邮票齿孔的设计将继续传承经典元素。通过对传 统齿孔形状、大小、排列方式的研究和再现,弘扬传统文化魅力。
促进文化交流
通过邮票齿孔的设计和制作,展示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特色和艺术风格。这将有助于促进世界各地的文化交流与互动, 增进人们对不同文化的了解和欣赏。
人教版小学语文《邮票齿孔的故事》课文原文及赏析

人教版小学语文课《邮票齿孔的故事》课文原文及赏析《邮票齿孔的故事》课文原文:在一个晴朗的日子里,阿兰正在欣赏他的邮票。
他发现有些邮票的边缘有整齐的小孔,而有些却没有。
他感到非常好奇,于是去问爸爸。
爸爸告诉他:“这些小孔叫做邮票齿孔。
很久以前,人们要撕开邮票很不方便,后来有一个叫亨利的年轻人,他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用大头针在邮票边缘扎了一排小孔,这样邮票就容易撕开了。
这个发明被大家接受了,从此以后,所有的邮票都有了齿孔。
”阿兰听后,对亨利的聪明才智赞叹不已。
他想,生活中处处有学问,只要我们细心观察,就能发现许多有趣的事情。
赏析:《邮票齿孔的故事》是一篇富有教育意义的小学语文课文。
通过讲述阿兰对邮票齿孔的好奇和爸爸的解答,文章揭示了生活中平凡事物中的科学原理和创新精神。
首先,课文以生活中的小事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关注日常生活中的细节,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好奇心。
阿兰对邮票齿孔的好奇,正是这种观察和探索精神的体现。
其次,课文通过讲述亨利发明邮票齿孔的故事,弘扬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性。
亨利在面对问题时,没有被传统的做法束缚,而是敢于尝试和创新,最终解决了问题,这也给学生们传递了一个积极的信息:只要有创新思维和实践勇气,就能在生活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最后,课文通过阿兰的感悟,强调了学习和思考的重要性。
阿兰从邮票齿孔的故事中领悟到,生活中处处有学问,只要我们细心观察,就能发现许多有趣的事情。
这不仅鼓励学生们积极主动地学习和探索,也提醒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保持敏锐的洞察力和思考力。
总的来说,《邮票齿孔的故事》是一篇寓教于乐的课文,通过讲述一个小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精神,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创新能力。
小学二年级语文《邮票上的齿孔》原文及教案

小学二年级语文《邮票上的齿孔》原文及教案【篇一】小学二年级语文《邮票上的齿孔》原文1848年的一天,有个叫亨利·阿切尔的英国人路过街边的一个邮筒时,发现有个人正对着一大张邮票发愁。
原来,那时人们买来的邮票是几十枚连成一大张的,寄信的时候,再用小刀裁开。
很显然,那个人忘了带小刀。
“先生,我想借您的小刀用一下。
”“很抱歉,我也没带。
”阿切尔无可奈何地说。
这时,那个人一抬头,看见了阿切尔西服领带上的别针,皱着的眉顿时舒展开了。
“先生,能借您的别针用一下吗?”“当然可以,可是……”阿切尔疑惑不解地望着他。
那个人接过别针,在一枚邮票的四周整整齐齐地刺了一圈小孔,很快就把这枚邮票撕下来了。
一路上,阿切尔一直思索着刚才发生的事。
他想:要是在每枚邮票周围都打上小孔,那么,大张邮票使用起来不就很方便了吗?不久,亨利·阿切尔发明了邮票打孔机。
这项发明很快被英国邮政部门采用。
从此,世界各地都使用带齿孔的邮票了。
【篇二】小学二年级语文《邮票上的齿孔》教案教育目标:(一)知识教学点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带齿孔邮票的发明过程中受到启发。
3、懂得生活中要留心观察,乐于发现,善于探究。
(二)能力训练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从而培养学生从小热爱科学。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认字、写字、朗读课文。
2、难点:养成留心观察,乐于发现,善于探究的好习惯。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识字、小组合作检查。
教学准备:邮票的图片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1、出示不带齿孔的最早的“黑旋风”邮票的图片问:这是什么?板书:邮票。
2、再出示带齿孔的邮票问:两张有什么区别?一张有齿孔,另一张没有。
板书:齿孔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邮票齿孔的故事。
4、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同学们自由读课文,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认识的字问问下面的小鱼。
2、标出自然段。
《邮票齿孔的故事》反思(2篇)

《邮票齿孔的故事》反思《邮票齿孔的故事》是一部描述邮票齿孔产生的故事,通过对邮票齿孔的来龙去脉的揭示,表达了对于事物发展和变迁的思考。
本文反思了人类对于技术进步和文化遗产保护之间的冲突和衡量,同时也探讨了思考历史和文化传承的重要性。
首先,本文反思了人们在追求技术进步的过程中对于文化遗产保护的疏忽。
邮票齿孔作为邮票制作过程中的一种重要工艺,代表了过去的邮票制作技术和文化传统。
然而,随着电子邮件的普及和邮票使用的减少,邮票齿孔逐渐被淘汰,这也意味着邮票制作技术的损失和文化遗产的流失。
通过本文中玛丽为了拯救邮票齿孔而展开的奋斗,我们可以看到人们往往在忽视文化传承的过程中追求着短期的利益和便利。
技术进步带来的便利和效率通常会让人们忽视了历史和文化的重要性。
因此,本文提醒了读者们在享受技术带来的便利时也要对文化遗产保护持有足够的重视,避免让重要的历史和文化随着科技的进步而逐渐消失。
其次,本文反思了人类对于事物发展和变迁的思考。
在本文中,邮票齿孔的产生和流行代表了技术和文化的发展,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新技术的涌现,邮票齿孔逐渐被淘汰。
这也让人们思考到任何事物都是经历发展和变迁的过程。
通过对邮票齿孔的故事的描述,本文告诉人们应该对于事物的发展和变迁保持开放的心态。
在快速变化的时代中,我们需要理解和接受事物的发展和变迁,而不是坚持过去的一切。
同时,我们也要学会珍惜过去的文化和历史,因为它们是我们今天和未来的重要基础。
最后,本文反思了思考历史和文化传承的重要性。
在这个快速变化和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经常陷入片面追求新鲜和流行事物的浪潮中。
然而,本文通过对邮票齿孔的描述,告诉人们回顾历史和思考文化传承的重要性。
历史和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根基,通过思考历史和文化传承的重要性,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的国家和民族,并为自己的未来铺设坚实的基础。
因此,本文提醒人们要保持对历史和文化的思考,不要忽视历史和文化的重要性。
综上所述,《邮票齿孔的故事》通过对邮票齿孔的描述,反思了人类对于技术进步和文化遗产保护之间的冲突和衡量,同时也探讨了思考历史和文化传承的重要性。
邮票齿孔的故事教案资料

邮票齿孔的故事教案资料引言:故事是孩子们学习的一种有效的方式之一、而在教授知识的同时,通过故事,孩子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知识。
故事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本教案介绍了一个关于邮票齿孔的故事,通过这个故事,帮助孩子们了解邮票齿孔的由来和意义。
一、故事背景二、故事内容从前,有一个远古的国家,人们用一种叫做“封”的东西来进行通信。
这些“封”看起来和我们现在的信封有点像,但是它们比较简单,没有胶水。
为了确保“封”的完整性,人们用线将“封”的两端连在一起。
有一天,国家的领导人决定改进这个通信方式。
经过讨论,他们决定设计一种专门用于通信的小纸片,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邮票。
这样,人们就不再需要用线将“封”连起来了。
然而,人们发现邮票太小,很容易丢失,也很难用手拿取。
于是,他们想出了一个好办法。
三、故事重点1.齿孔是邮票上设计的孔洞,用于便于贴在“封”上和进行标记。
2.齿孔的起源是为了解决邮票易丢失和难以拿取的问题。
四、课堂活动1.分组讨论:孩子们可以分组讨论邮票的功能和重要性,并通过齿孔了解为什么邮票要这样设计。
2.制作邮票:鼓励孩子们设计自己的邮票,可以用彩纸或者绘画完成,然后考虑邮票齿孔的位置和设计。
3.互相交流:孩子们可以展示自己设计的邮票并交流彼此的想法和创意。
五、知识拓展1.齿孔的形状和排列:邮票齿孔的形状和排列方式有很多种,其中最常见的是直线排列的长条形齿孔。
有些邮票上的齿孔也是波浪形或者弯曲形的,这些齿孔的设计是为了增加鉴别邮票真伪的难度。
结尾语:通过这个关于邮票齿孔的故事,孩子们不仅可以了解邮票齿孔的由来和意义,还可以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师可以结合课程内容进行相关讨论和活动,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孩子们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和了解,拓展相关知识。
邮票齿孔的故事课文

邮票齿孔的故事课文我呀,就和这邮票齿孔有那么一段故事。
我记得那时候,我就像个好奇的小猫,啥新鲜事儿都想瞅瞅。
我瞅见那邮票,方方正正的一小片儿,上面画着可好看的东西呢。
那图案精致得很,就像把一个小世界给塞到那小小的邮票上了。
可是我就纳了闷儿了,这邮票一张张的,怎么从一大张纸上弄下来呢?我就盯着那邮票看,眼睛都快瞅直了。
我身边有个老头儿,那老头儿头发花白,脸上全是褶子,眼睛倒是亮晶晶的。
他看我那傻样儿,就凑过来问我:“小子,瞅啥呢?”我就指着邮票说:“大爷,您看这邮票,咋拿下来呢?”大爷就笑了,脸上的褶子更深了,他从兜里掏出一把小剪刀,说:“这不简单,拿剪刀剪呗。
”我就想啊,这多麻烦呢,要是有好多邮票,一张一张剪,那得剪到啥时候去。
我就继续琢磨,心里像有只小蚂蚁在爬,痒痒得很。
我就拿着那邮票在手里翻来覆去地看。
突然,我就想,要是在这邮票周围扎上一些小孔,然后一撕,不就得了嘛。
我这想法一冒出来,就像小烟花在心里炸开了一样,兴奋得不行。
我就赶紧找东西来试,找了个小锥子,小心翼翼地在邮票周围扎孔。
那时候啊,我的手还有点抖呢,就怕把邮票给扎坏了。
旁边那大爷就看着我,眼睛里满是疑惑,说:“小子,你这是干啥呢?”我就把我的想法跟他一说,大爷先是一愣,然后就笑了,说:“你这小脑袋瓜还挺灵的呢。
”我按照自己的想法扎好了孔,然后轻轻一撕,那邮票就利利索索地下来了。
我高兴得都想蹦起来了,拿着那邮票就像拿着个宝贝似的。
周围的人看到了,也都围过来瞧新鲜。
我就给他们演示,一边演示一边说:“看,这样多方便,以后就不用拿剪刀剪啦。
”大家都纷纷点头,夸我这主意好。
从那以后啊,这邮票齿孔就慢慢传开了。
我每次看到邮票上那些齿孔,就忍不住得意一下,想着这可是我想出来的点子呢。
有时候我就想,这生活里到处都是小麻烦,但只要肯动脑子,就能想出些有趣的法子来解决,就像这邮票齿孔一样,多简单又多巧妙的一个事儿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课时
一、欣赏邮票、激情引趣
师: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些关于邮票的图片(板书“邮票”,点拨“票”)它的内容十分丰富。
它可以用来纪念一些重要的人物和事物,人们称它为“微型百科全书。
”
这张邮票是1840年英国正式发行的黑便士邮票,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这枚邮票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生说
(师板书:齿孔,点拨“齿”写法)
别看这小小的邮票齿孔,它的发明还有一段非常精彩的故事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邮票齿孔的故事》(师补充课题),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师:下面就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
师布置阅读要求:
2、出示词语
(1)指名读、齐读,点拨难读字词。
(2)发现第3、4列的规律
(3)积累量词,完成课本65页练习
三、结合语境,理解感悟
1、师:词语会读了,老师还要来考考小朋友们课文内容读懂了没有?故事中都有谁?是谁发明了邮票打孔机?
生说(板书:先生阿切尔)
师:邮票打孔机发明之前和发明之后,人们分别是怎样使用的?请你在课文第1和第四自然段中找一找,画下来。
师:“行、得”这个两个多音字读准了,真不错!使用起来的确十分不方便,还有谁想读?(指名读、齐读)
2、阿切尔发明了邮票打孔机之后,邮票使用起来又是怎样的呢?请小朋友们快速地在最后一个自然段中找一找?
师:这段话中哪些词让你感受特别深?
师:阿切尔的这一发明,让人们使用邮票非常方便,请你把这份喜悦用朗读来告诉大家。
3、师:每一项发明,每一次成功的背后都有一个精彩的故事,阿切尔为什么会想到发明邮票打孔机的呢?让我们下节课来学习。
四、指导书写“刀、尔、式、仍、使、便”
1、师:刚才孙老师已经考验过我们班孩子的读书本领了,会读书的孩子还应该是会写字的孩子。
2、出示6个生字认读:
师:仔细观察这些生字,你发现了什么?
3、重点指导“式、使”
4、学生书写练习
5、交流反馈,再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