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语文书第13课夜莺的歌声课后练习题】

合集下载

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四组第13课《夜莺的歌声》同步训练

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四组第13课《夜莺的歌声》同步训练

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四组第13课《夜莺的歌声》同步训练一、基础题(共9题;共100分)1.(12分)看拼音,写汉字。

tīqiúshǒu qiāng shāo shuǐguǐzi xíguàn dǎgǔn2.(12分)比一比,组词。

削哨斯撕贯惯3.(12分)多音字组词。

削xuēxiāo埋mái mán鲜xiān xiǎn4.(8分)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沉静—凝神—空旷—盘问—5.(12分)给画线的字注音。

防备踢球毁灭汉族斯文甩卖6.(6分)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入横线上。

亲密亲切亲热①他们关系很。

②红红地管他叫伯伯。

③母女相见,别提多了。

7.(8分)根据解释写出相应的成语。

①地方开阔。

②非常安静,一点声音都没有。

③看不起,不放在眼里。

④声音抑扬动听。

8.(22分)选择字词的意思。

(只写序号)(1)光:①光线②光彩,荣誉③景物④光滑⑤完了,一点不剩⑥露着⑦单,只光着头为国增光阳光灿烂把敌人消灭光(2)挺:①笔直②伸直或凸出③很④量词一挺机枪昂首挺胸挺美的笔挺(3)新鲜:①(花朵)没有枯萎②(空气)经常流通,不含杂质气体③(事物)出现不久,还不普遍乡村的空间多新鲜!这事儿真新鲜!我喜欢新鲜的花朵。

9.(8分)写反义词。

聚精会神—垂头丧气—宛转—曲折—二、填空题(共15题;共158分)10.(8分)指出句子中用的修辞手法。

①怎么会就剩下我一个?②空旷的花园里,烧焦的树垂头丧气地变着腰。

③人哪?战争一开始这里就没有人了。

④小孩有时候学夜莺唱,有时候学杜鹃叫,有时候弯腰拾球果。

11.(6分)照样子,写词语。

断断续续(AABB)12.(5分)缩句。

①夜莺又坐在河边的小路上唱歌。

②夜莺的歌声越来越响了。

13.(16分)加偏旁,变新字。

斯——方——贯——廷——14.(10分)查字典。

①“滚”字共画,第二笔画的名称是。

②“枪”字的音序是,部首是,组词为。

15.(5分)造句。

人教新课标四年级下册《第13课_夜莺的歌声》小学语文-有答案同步练习卷

人教新课标四年级下册《第13课_夜莺的歌声》小学语文-有答案同步练习卷

人教新课标四年级下册《第13课夜莺的歌声》小学语文-有答案-同步练习卷一、填空题(共4小题,每小题0分,满分0分)1. 看拼音,写汉字。

2. 分清字,再组词。

3. 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词语。

4. 给带点的词语找一个意思相近的词语。

(1)他们小心地拨开树枝,聚精会神地盯着远方。

________(2)夜莺还在兴致勃勃地唱着。

________(3)军官想着,轻蔑地微笑了一下。

________五、理解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理解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孩子从嘴里掏出一个小玩意儿,递给他,用快活的蓝眼睛看着他。

()A.孩子口哨吹得好,心里很快活。

B.初次见到这么多德国军,孩子很兴奋。

C.“快活”在这里反映了孩子在敌人面前表现出超乎寻常的镇静,有胆量。

理解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夜莺还是兴致勃勃地唱着,但是对藏在寂静森林里的人们来说,那歌声已没有什么新鲜的意思了。

()A.森林里的人们听多了,听烦了。

B.森林里的人们与夜莺的声音没有大的关系。

C.森林里的人们已经从夜莺那里获得了全部敌情。

理解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怎么会就剩下我一个?这里有麻雀、乌鸦、猫头鹰,多着呢。

”()A.孩子误解了德军的话,没想到德军是在问有没有其他的人。

B.孩子一语双关,这些动物都是敌人。

C.孩子很孤独,成天与动物为伴,因而只回答这些动物。

三、填空题(共1小题,每小题0分,满分0分)课内阅读。

队伍出发了,行军灶打头,跟着就是小孩和军官,俩人并排着走。

小孩有时候学夜莺唱,有时候学杜鹃叫,胳膊一甩一甩地打着路旁的树枝,有时候弯下腰去拾球果,还用脚把球果踢起来。

他好像把身边的军官完全忘了。

森林越来越密。

弯弯曲曲的小路穿过密密的白桦树林,穿过杂草丛生的空地,又爬上了长满古松的小山。

“你们这里有游击队吗?”军官突然问。

“你说的是一种蘑(mó)菇(gū)吗?没有,我们这里没有这种蘑菇。

这里只有红蘑菇、白蘑菇,还有洋蘑菇。

”孩子回答。

军官觉得从孩子嘴里什么也问不出来,就不再问了。

人教新课标四年级下册《第13课_夜莺的歌声》小学语文-有答案-同步练习卷(2)

人教新课标四年级下册《第13课_夜莺的歌声》小学语文-有答案-同步练习卷(2)

人教新课标四年级下册《第13课夜莺的歌声》小学语文-有答案同步练习卷(2)一、填空题(共6小题,每小题0分,满分0分)1. 抄写词语。

苏联卫国战争游击队德国法西斯。

________。

2. 组词。

锋________ 消________ 梢________ 淘________峰________ 哨________ 削________ 陶________缝________ 捎________ 宵________ 掏________。

3. 照样子,写词语。

模糊(模模糊糊)弯曲________。

4. 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________的小路________的眼睛________地回答________的树林________的上衣________地微笑________的花园________的歌声________地站着。

5. 读《夜莺的歌声》课文填空。

(1)“大道两旁全是黑色的碎瓦。

空旷的花园里,烧焦的树垂头丧气地弯着腰。

”这是课文第一自然段中的两句话,描绘了一幅________的景象,这两句写景的句子突出了________。

(2)人呢战争一开始这里就没有人了小孩不慌不忙地回答刚刚一开火村子就着火了大家都喊野兽来了野兽来了就都跑了①给第“2”段加上标点。

②“野兽”指的是________。

表达了苏联人民________的情感。

③小孩这样回答的目的是________。

(3)课文中的“小夜莺”指________,在课文开头,他吹出夜莺的歌声是为了________,他穿着________,是为了________,在给德国兵带路时,有时候学夜莺叫,有时候学杜鹃叫是为了________,在接近游击队埋伏地时,他用夜莺叫________,用杜鹃叫________,在听到游击队的回声后,他________。

课文最后两节内容跟开头一样,小夜莺又________。

从这些内容看,我们知道小夜莺是这样一个孩子:________。

人教新课标四年级下册《第13课_夜莺的歌声》小学语文-有答案-同步练习卷(1)

人教新课标四年级下册《第13课_夜莺的歌声》小学语文-有答案-同步练习卷(1)

人教新课标四年级下册《第13课夜莺的歌声》小学语文-有答案同步练习卷(1)一、填空题1. 看拼音,写词语。

kǒu shào________ shǒu qiānɡ________hàn zi________ shāo huǐ________ɡuǐ zi________ sànɡ qì________xí ɡuàn________ yǐ fánɡ________wàn yī________ chuí tóu________。

2. 选择字词的意思。

(只写序号)(1)光:①光线②光彩,荣誉③景物④光滑⑤完了,一点不剩⑥露着⑦单,只光着头________ 为国增光________ 阳光灿烂________把敌人消灭光________(2)挺:①笔直②伸直或凸出③很④量词一挺机枪________ 昂首挺胸________ 挺美的________ 笔挺________(3)新鲜:①(花朵)没有枯萎②(空气)经常流通,不含杂质气体③(事物)出现不久,还不普遍乡村的空间多新鲜!________ 这事儿真新鲜!________ 我喜欢新鲜的花朵。

________。

3. 按要求仿写句子。

(1)空旷的花园里,烧焦的树垂头丧气地弯着腰。

这句用了拟人的手法。

请写一句拟人句。

________。

(2)小孩有时候学夜莺唱,有时候学杜鹃叫,胳膊一甩一甩地打着路旁的树枝,有时候弯下腰去捡球果,还用脚把球果踢起来。

这句用了排比的手法。

请写一句排比句。

________。

4. 读下面的句段,联系课文内容作答。

(1)夜莺的歌声打破了夏日的沉寂。

这歌声停了一会儿,接着又用一股新的劲头唱起来。

这是文中第一次出现夜莺的歌声,这小男孩此时发出夜莺的歌声是为了________。

(2)从孩子的嘴里飞出宛转的夜莺的歌声。

这是战斗结束的第二天,小男孩在村子小路旁吹着的夜莺歌声,这叫声作用是________。

人教新课标四年级下册《第13课_夜莺的歌声》小学语文-有答案-同步练习卷(3)

人教新课标四年级下册《第13课_夜莺的歌声》小学语文-有答案-同步练习卷(3)

人教新课标四年级下册《第13课夜莺的歌声》小学语文-有答案同步练习卷(3)一、1. 看拼音写词语。

2. 按要求写词语。

(1)写近义词。

沉寂________注视________盘问________大概________(2)写反义词。

轻蔑________曲折________新鲜________战争________。

3. 写出下列句子的修辞方法。

(1)空旷的花园里,烧焦的树垂头丧气地弯着腰。

________(2)怎么会就剩下我一个?________(3)人哪?战争一开始这里就没有人了。

________(4)一万多名弓弩手一齐朝江中放箭,箭好像下雨一样。

________。

4. 课外阅读。

小英雄于连据今几百年前的一个晚上,比利时布鲁塞尔的百姓们与入侵的敌人进行了殊死博斗。

战胜了侵略者。

就在人们欢庆民族战争伟大胜利的时候,没想到,一个潜藏的敌人趁大伙儿不注意,悄悄潜入市政厅地下室试图搞破坏。

当时,市政厅地下室正好堆满了火药。

他见四处无人,便放好炸药包,用一根导火线接上,一直伸到外面的院子,点燃导火线跑掉了。

他刚走,一个叫于连的小孩子到院子里玩,他很快看见了燃着的导火线。

情况非常紧急,找人已经来不及了,他急中生智,赶紧撒尿淋湿了导火线,浇灭了火花。

布鲁塞尔人民后来知道了,特地请艺术家为他塑了一尊裸体撒尿铜像,以表彰和纪念这位拯救城市和人民的小英雄。

(1)根据下面的解释,在文中找到相应的词语。

①侵犯别国的领土、主权,掠夺财富并奴役别国的人民。

________②在紧急中想出好的应付办法。

________③救。

________(2)画线的句子有两处错误,请改正过来。

________改成________________改成________(3)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当________(填地点)的人们庆祝胜利的时候,没想到,有一个敌人把炸药包放在了________(填地点),试图搞破坏。

但________(填人名)急中生智,用尿把导火索浇灭了。

2023年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13 夜莺的歌声练习卷

2023年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13 夜莺的歌声练习卷

填空题读拼音,写词语wèi yǎnɡ fànɡ shào tǐnɡ lì duàn duàn xù x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喂养放哨挺立断断续续【解析】略填空题比一比,再组词。

捎_____ 泞_____ 碗_____哨_____ 拧_____ 宛_____抢_____ 消_____ 期_____枪_____ 削_____ 斯_____【答案】捎信;泥泞;饭碗;口哨;拧紧;宛如;抢夺;消息;期待;枪口;削皮;斯文【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形近字的辨析,通过比较部首、字义、组词记忆生字。

还有些形近字的读音有的也是相近或相同的,需要平时学习积累的时候细心区分记忆。

信息匹配给带点的字词选择合适的解释,把序号填在括号里。

【1】“穿”的意思有:A.破,透。

B.通过。

C.穿着。

水滴石穿。

(______)他穿过杂草丛生的空地。

(______)【2】“挺”的意思有:A.硬而直。

B.裉。

C.量词。

D.支持。

你做得挺巧哇。

(______)两挺机关枪。

(______)【3】“新鲜”的意思有:A.没有变质,没有枯萎。

B.(事物)出现不久,还不普遍,比较少见。

C.(空气)经常流通,不含杂类气体。

磨坊那儿的空气挺新鲜的。

(______)这个店里的水果很新鲜。

(______)【答案】【1】A B【2】B C【3】C A【解析】【1】略【2】略【3】略填空题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课文中的“小夜莺”指_____,他穿着_____,是为了_____。

在给德国兵带路时,他有时候学夜莺叫,有时候学杜鹃叫,是为了_____。

在接近游击队埋伏地时,他用夜莺叫_____,用杜鹃叫_____,在听到游击队员的口哨声后,他_____。

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内容跟开头一样,小夜莺继续_____。

从这些内容我们可以看出小夜莺是一个_____的孩子。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课堂作业本答案(第13课答案)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课堂作业本答案(第13课答案)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课堂作业本答案(第13课答案)第一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课堂作业本答案(第13课答案)13.夜莺的歌声1.口哨甩胳膊踢球鬼子烧毁习惯两挺机关枪2.削价手枪防贼汉奸口哨抢劫模仿血汗3.轻视轻蔑凝视注视埋伏潜伏4.(略)5.(一)(1)敌人,德国兵。

(2)冷静,沉着,巧妙地和敌人周旋。

(二)(1)敌人的数量有几挺机关枪(2)机智勇敢第二篇:五年级下册语文课堂作业本完整答案五年级下册语文《课堂作业本》参考答案(一)第一课《草原》1.(1)新鲜(2)潇洒(3)害羞 2.(1)高低上下左右强弱前后(2)诺金字金一日千里一落千丈一发千钧一泻千里造句:一诺千金——小明一诺千金,从不食言。

那断线的风筝,随风忽左忽右。

3.草原风光图喜迎远客图主客联欢图 4.(1)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

(2)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5.(1)辽阔碧绿“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 整个大草原犹如巨幅的中国画那样赏心悦目。

(2)这道彩虹不仅是艳丽色彩的描摹,也是蒙汉情深的比拟。

【迎接远客的蒙古族人很多,服装色彩鲜艳各异,不仅形似而且神似,从侧面衬托出了蒙古族人的热情好客】优美的句子: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6.(1)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的,远丘上出现了一群马,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

这是主人来到几十里外,欢迎远客。

见到我们,主人们立刻拨转马头,欢呼着,飞驰着,在汽车左右与前面引路。

(2)静寂热闹轻柔慢高昂加快(3)不好,因为原句让我们感受到草原的静寂和作者从远至近看到河的真切面目,给人惊喜的感觉第三课《白杨》一、看拼音,写词语界限浑黄一体高大挺秀陷入抚摸介绍新疆二、从课文中找出加点词语的反义词,写在括号里。

1.清晰2.坚强 3.表白三、默读课文,填空。

《白杨》按事情发展顺序,围绕白杨,先从列车窗外的白杨引出两个孩子的争论,然后写爸爸介绍白杨树,最后写爸爸看到风沙中的小白杨茁壮成长时笑了。

语文人教四年级下册《夜莺的歌声》习题2

语文人教四年级下册《夜莺的歌声》习题2

《夜莺的歌声》习题阅读理解。

队伍出发了,行军灶打头,跟着就是小孩和军官,俩人并排着走。

小孩有时候学夜莺唱,有时候学杜鹃叫,胳膊一甩一甩地打着路旁的树枝,有时候弯下腰去拾球果,还用脚把球果踢起来。

他好像把身边的军官完全忘了。

森林越来越密。

弯弯曲曲的小路穿过密密的白桦树林,穿过杂草丛生的空地,又爬上了长满古松的小山。

“你们这里有游击队吗?”军官突然问。

“你说的是一种蘑菇吗?没有,我们这里没有这种蘑菇。

这里只有红蘑菇、白蘑菇,还有洋蘑菇。

”孩子回答。

军官觉得从孩子嘴里什么也问不出来,就不再问了。

1、仿照第一自然中的加点词,写句子。

有时候……有时候……有时候……2、“他好像把身边的军官完全忘了。

”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A、好像”与“完全”相矛盾,说明孩子有时紧张,有时轻松。

B、好像”与“完全”并不矛盾,表现了孩子机智镇定,要把敌人引进伏击圈。

C、好像”是指孩子其实并不把军官放在心里,孩子其实很紧张。

3、对画线的句子理解正确的是()。

A、孩子不明白军官在问什么随例回答。

B、孩子是故意答错,欺骗德军,使人敌人相信小夜莺。

C、这个孩子其实什么都不懂,太顽皮了。

4、你认为“小夜莺”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参考答案:1、仿照第一自然中的加点词,写句子。

有时候……有时候……有时候……——老师对学生的爱有时候像妈妈一样温柔;有时候像爸爸一样严厉;有时候像天秤一样公平。

2、“他好像把身边的军官完全忘了。

”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B)A、“好像”与“完全”相矛盾,说明孩子有时紧张,有时轻松。

B、“好像”与“完全”并不矛盾,表现了孩子机智镇定,要把敌人引进伏击圈。

C、“好像”是指孩子其实并不把军官放在心里,孩子其实很紧张。

3、对画线的句子理解正确的是(B)A、孩子不明白军官在问什么随例回答。

B、孩子是故意答错,欺骗德军,使人敌人相信小夜莺。

C、这个孩子其实什么都不懂,太顽皮了。

4、你认为“小夜莺”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机智勇敢,热爱祖国的孩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年级下册语文书第13课夜莺的歌声课后练习题】
四年级下册语文书第13课《夜莺的歌声》课文是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来写的。

为大家整理了四年级下册语文书第13课《夜莺的歌声》课后练习题,供大家参阅学习,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四年级下册语文书第13课《夜莺的歌声》课后练习题1
一、看拼音,写词语。

kǒu shào shǒu qiānɡ hàn zi shāo huǐ ɡuǐ zi
( ) ( ) ( ) ( ) ( )
xí ɡuàn yǐ fánɡ wàn yī chuí tóu sànɡ qì
( ) ( ) ( )
二、选择字词的意思。

(只写序号)
1、光:①光线②光彩,荣誉③景物④光滑⑤完了,一点不剩⑥露着⑦单,只
光着头( ) 为国增光( ) 阳光灿烂( )把敌人消灭光( )
2、挺:①笔直②伸直或凸出③很④量词
一挺机枪( ) 昂首挺胸( ) 挺美的( ) 笔挺( )
3、新鲜:①(花朵)没有枯萎②(空气)经常流通,不含杂质气体③(事物)出现不久,还不普遍
乡村的空间多新鲜!( ) 这事儿真新鲜!( ) 我喜欢新鲜的花朵。

( )
三、按要求仿写句子。

1、空旷的花园里,烧焦的树垂头丧气地弯着腰。

这句用了拟人的手法。

请写一句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小孩有时候学夜莺唱,有时候学杜鹃叫,胳膊一甩一甩地打着路旁的树枝,有时候弯下腰去捡球果,还用脚把球果踢起来。

这句用了排比的手法。

请写一句排比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四、读下面的句段,联系课文内容作答。

1、夜莺的歌声打破了夏日的沉寂。

这歌声停了一会儿,接着又用一股新的劲头唱起来。

这是文中第一次出现夜莺的歌声,这小男孩此时发出夜莺的歌声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从孩子的嘴里飞出宛转的夜莺的歌声。

这是战斗结束的第二天,小男孩在村子小路旁吹着的夜莺歌声,这叫声作用是________。

作者以五次夜莺的歌声作为主线贯穿全文。

目的是赞颂小男孩________ 的精神。

四年级下册语文书第13课《夜莺的歌声》课后练习题1答案
一、口哨手枪汉字烧毁鬼子习惯以防万一垂头丧气
二、1、⑥②①⑤
2、④②③①
3、②③①
三、1、庄稼地里,高粱高昂着着迎风摇摆。

2、秋,是高高的蓝天,无一丝杂尘,任心飞翔;秋,是远方金灿灿的田野,稻谷飘香,纵收丰收的喜悦;秋,是映澈蓝天,北飞大雁,带去幸福的小溪;秋,是翩翩起舞,扇动金色翅膀的落叶。

四、1、吸引敌人的注意,引诱敌人上钩
2、为消灭敌人而感到高兴,等待新的敌人,再让游击队消灭他们机智
四年级下册语文书第13课《夜莺的歌声》课后练习题2
一、抄写词语。

苏联卫国战争游击队德国法西斯
二、组词。

锋( ) 消( ) 梢( ) 淘( )
峰( ) 哨( ) 削( ) 陶( )
缝( ) 捎( ) 宵( ) 掏( )
三、照样子,写词语。

模糊(模模糊糊) 弯曲( ) ( )
( ) ( ) ( ) ( )
四、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 )的小路( )的眼睛( )地回答
( )的树林( )的上衣( )地微笑
( )的花园( )的歌声( )地站着
五、读课文填空。

1.大道两旁全是黑色的碎瓦。

空旷的花园里,烧焦的树垂头丧气地弯着腰。

这是课文第一自然段中的两句话,描绘了一幅( )的景象,这两句写景的句子突出了( )。

2.人呢战争一开始这里就没有人了小孩不慌不忙地回答刚刚一开火村子就着火了大家都喊野兽来了野兽来了就都跑了
(1)给第2段加上标点。

(2)野兽指的是( )。

表达了苏联人民( )的情感。

(3)小孩这样回答的目的是( )。

3.课文中的小夜莺指( ),在课文开头,他吹出夜莺的歌声是为了( ),他穿着( ),是为了( ),在给德国兵带路时,有时候学夜莺叫,有时候学杜鹃叫是为了( ),在接近游击队埋伏地时,他用夜莺叫( ),用杜鹃叫( ),在听到游击队的回声后,他( )。

课文最后两节内容跟开头一样,小夜莺又( )。

从这些内容看,我们知道小夜莺是这样一个孩子:( )。

4.课文的开头与结尾描写小夜莺的内容基本相同,紧密联系,这在写法上称为( )。

六、写出下列句子的修辞方法。

1.空旷的花园里,烧焦的树垂头丧气地弯着腰。

( )
2.怎么会就剩下我一个?( )
3.人哪?战争一开始这里就没有人了。

( )
4.两支军队像两条火龙,隔着大渡河走了十几公里。

( )
四年级下册语文书第13课《夜莺的歌声》课后练习题3
⑴德国鬼子是怎样发现小男孩的?
夜莺的歌声打破了夏日的沉寂,引起了敌人的注意,德国兵以为真是夜莺在叫,才开始注视周围的灌木丛和挂在道旁的白桦树枝。

由寻找唱歌的夜莺而发现了小男孩。

并且知道了夜莺的叫声是从孩子的嘴里发出来的。

⑵一路上小男孩为什么有时学夜莺叫,有时学杜鹃叫?
一路上小男孩有时学夜莺叫,有时学杜鹃叫,一来可以麻痹敌人,同时这样做,为他后来用鸟叫向游击队报告敌情不会引起敌人的怀疑。

⑶游击队潜伏在哪里?
树林深处,有几个游击队员埋伏在那里。

从这我们可以看出,小男孩与游击队保持着经常的联系,是他把敌人引到游击队的伏击圈。

⑷小男孩是怎么进行的巧妙联络?
小男孩用鸟的叫声向游击队报告敌情,用夜莺的叫声报告有多少鬼子,用杜鹃叫声报告有几挺机枪。

这些都是小男孩与游击队事前约定好的,所以联络既准确,又不容易被敌人发现。

猜你喜欢:
1.四年级下册语文书第13课夜莺的歌声课后习题
2.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十三课夜莺的歌声练习题
3.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十三课夜莺的歌声句子赏析
4.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13夜莺的歌声教案
5.四年级下册语文第13课夜莺的歌声教学分析
感谢您的阅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