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微种植体支抗在正畸临床的应用比较

合集下载

微型种植体支抗用于口腔正畸的效果分析

微型种植体支抗用于口腔正畸的效果分析

微型种植体支抗用于口腔正畸的效果分析一、微型种植体支抗的原理及优势微型种植体支抗是将微型种植体植入颌骨内,并通过支抗力对牙齿进行矫正。

相比传统的牙齿矫正方法,微型种植体支抗具有以下几点优势:1. 高效性:微型种植体支抗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牙齿矫正,有效缩短矫正周期,减轻患者的痛苦和不适感。

2. 稳定性:种植体植入颌骨内后,与颌骨构造相融合,具有很高的稳定性,能够确保矫正效果的持久性。

3. 微创性:微型种植体的植入手术相对较小,术后创面愈合快速,减少了手术对患者的创伤和损伤。

4. 适用范围广:微型种植体支抗适用于各类牙齿畸形,包括拥挤、错颌等各种矫正问题,应用范围广泛。

二、微型种植体支抗在口腔正畸中的应用情况微型种植体支抗已经在口腔正畸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在口腔正畸治疗中,微型种植体支抗主要用于以下几个方面:1. 拥挤牙型的矫正:拥挤牙型是口腔正畸中常见的问题之一,传统的矫正方法需要拔牙来创造足够的空间进行矫正,而微型种植体支抗可以在不拔牙的情况下完成拥挤牙型的矫正。

2. 错颌畸形的矫正:错颌畸形是指上下颌之间的关系有异常,引起咬合不齐的情况。

微型种植体支抗通过对颌骨施加支抗力,可以有效矫正错颌畸形,恢复正常的咬合功能。

3. 牙槽裂畸形的矫正:牙槽裂是一种常见的口腔畸形,微型种植体支抗可以在牙槽裂治疗中起到重要作用,帮助患者快速、有效地恢复正常的牙齿排列和咬合功能。

三、微型种植体支抗的临床效果分析通过对已有的临床研究和病例分析,可以看出微型种植体支抗在口腔正畸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项研究显示,微型种植体支抗在矫正拥挤牙型和错颌畸形方面的成功率分别达到了90%以上,且矫正效果稳定。

另一项病例分析显示,微型种植体支抗在治疗牙槽裂畸形方面的成功率也较高,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牙齿排列和咬合功能。

除了临床效果的优异外,微型种植体支抗还具有较高的患者满意度。

一些口腔正畸患者表示,在接受微型种植体支抗治疗后,他们的牙齿得到了有效的矫正,不仅改善了外观,还恢复了正常的咬合功能,生活质量得到了显著提高。

常规矫正与微型种植体支抗用于口腔正畸临床对比

常规矫正与微型种植体支抗用于口腔正畸临床对比

2019 年6月第6卷/第17期V ol.6, No.17 Jun. 2019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Electronic Journal Of General Stomatology69常规矫正与微型种植体支抗用于口腔正畸临床对比刘 娜(山东省德州市宁津县宁津镇卫生院,山东德州 253400)【摘要】目的 比较常规矫正和微型种植体支抗两种方式治疗口腔正畸的效果区别,了解两种治疗方式的优势和劣势,为改进口腔正畸的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方法 从在本院口腔科接受口腔正畸治疗的患者中选择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n=60)患者采取常规矫正的方法治疗,观察组(n=60)采取微型种植体支抗的方式治疗,对比两个小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和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0.00%(P<0.05);观察组产生并发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 常规矫正治疗口腔正畸的总有效率不理想,且容易患多种并发症,微型种植支抗的方法更加安全有效。

【关键词】常规矫正;微星种植;口腔正畸【中图分类号】R78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8803.2019.17.69.01微型种植体支抗的出现,极大程度的弥补了传统正畸方法的缺陷,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了牙齿的美观程度,受到患者及医生的推崇。

本文对常规矫正和微型种植术两种方式的治疗效果进行了分析,具体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从在本院口腔科接受口腔正畸治疗的患者中选择120例作为研究对象,观察组患者中男28例,女32例,平均年龄(24.31±2.35)岁,平均病程(4.63±1.71)年。

对照组患者中男30例,女30例,平均年龄(24.15±2.48)岁;平均病程(4.85±1.62)年。

采用SPSS 18.0软件对患者的年龄、病程及性别进行分析,P>0.05,无明显差异,可以进行比较。

微型种植体支抗与传统强支抗对口腔正畸患者疗效的分析对比

微型种植体支抗与传统强支抗对口腔正畸患者疗效的分析对比

微型种植体支抗与传统强支抗对口腔正畸患者疗效的分析对比目的對比分析口腔正畸患者采用微型种植体支抗与传统强支抗治疗的临床疗效。

方法方便选取该院2013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60例口腔正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给予微型种植体支抗治疗,对照组30例予以传统强支抗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情况、牙龈情况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观察组上中切牙凸差距、上中切牙倾角差、磨牙移位分别为(4.13±2.14)mm、(12.46±1.35)°、(1.02±0.64)mm,对照组为(3.16±2.34)mm、(9.53±1.46)°、(3.02±1.12)mm,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牙龈指数、菌斑指数以及出血指数分别为(1.12±0.17)、(1.07±0.12)、(1.15±0.11),均较对照组的(1.76±0.20)、(1.82±0.19)、(1.87±0.25)显著减小(P<0.05);观察组合并感染、轻度水肿和明显不适感分别为 3.33%、3.00%、0.00%,与对对照组的6.66%%、3.33%、3.33%相当(P>0.05)。

结论对于口腔正畸患者,采用微型种植体支抗效果优于传统强支抗,有临床推广价值。

[Abstract] Objective To compare and analyze the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of micro-implant anchorage and traditional enhanced anchorase in patients with orthodontics. Methods 60 cases of patients with orthodontics admitted and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June 2013 to June 2015 were convenient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with 30 cases in each,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were respectively treated with micro-implant anchorage and traditional enhanced anchorase,and the treatment situation,gingival situation and occurr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upper and medial incisor distance,upper and medial incisor obliquity distance,and molar displacement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respectively (4.13±2.14)mm,(12.46±1.35)°,(1.02±0.64)mm and (3.16±2.34)mm,(9.53±1.46)°,(3.02±1.12)mm,and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group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the gingival index,bacterial plaque index and bleeding index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obviously decreased compared with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1.12±0.17),(1.07±0.12),(1.15±0.11)vs (1.76±0.20),(1.82±0.19),(1.87±0.25)],(P<0.05);the incidence rates of infection,mild edema and obvious discomfort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milar to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3.33%,3.00%,0.00% vs 6.66%%,3.33%,3.33%)(P>0.05). Conclusion The effect of micro-implant anchorage in orthodontics patients is better than that of traditional enhanced anchorase,which is worth clinical promotion.[Key words] Orthodontics;Clinical curative effect;Micro-implant anchorage;Traditional enhanced anchorase口腔正畸也称为牙齿矫正,指的是通过口腔技术手段将牙齿排列整齐并矫正上下牙弓牙合关系的异常,以及牙、颌与颅面关系不协调的过程。

微型种植体支抗用于口腔正畸的效果分析

微型种植体支抗用于口腔正畸的效果分析

微型种植体支抗用于口腔正畸的效果分析
本文将对微型种植体支抗用于口腔正畸的效果进行分析,并探讨其在口腔正畸治疗中的应用前景。

一、微型种植体支抗的原理和优势
1. 原理:微型种植体支抗技术是通过将微型种植体植入到口腔骨质中,利用其提供的额外支抗力来支撑正畸牙齿,改善正畸效果。

2. 优势:微型种植体支抗技术相比传统的正畸治疗方法具有几个显著的优势:一是植入微型种植体可以提供更好的支撑力,有助于加速正畸牙齿的移动,缩短治疗周期;二是微型种植体植入和拆除过程简单,对患者的损伤小,恢复快,术后疼痛轻;三是微型种植体支抗可以避免对周围正常牙齿的干扰,提高了正畸治疗的精准度和有效性。

二、微型种植体支抗用于口腔正畸的研究现状
目前,国内外对微型种植体支抗用于口腔正畸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些进展。

一些临床研究表明,微型种植体支抗技术在口腔正畸治疗中的应用能够有效提高正畸效果,缩短治疗周期,减轻患者的疼痛感,受到了广泛的好评。

一些基础研究也表明,微型种植体支抗技术的应用对于正畸牙齿的移动速度、力学特性和生物学效应都有一定的影响,使得正畸治疗更加精准和有效。

在具体的应用中,微型种植体支抗技术可以应用于矫正器的支抗系统中,通过微型种植体的支撑力,可以更好地保持正畸器的稳定性和支撑力,从而提高治疗效果;微型种植体支抗技术也可以在一些特定的情况下,作为辅助治疗手段,为传统正畸治疗方法提供额外的支撑和辅助。

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探索微型种植体支抗技术的机制和影响因素,为其在口腔正畸治疗中的应用提供更加科学的理论支持;未来可以进一步完善微型种植体支抗技术的临床应用技术,提高其在口腔正畸治疗中的操作性和安全性;未来也可以进一步推动微型种植体支抗技术的国际合作和交流,促进其在全球范围内的推广和应用。

微型种植体支抗与传统的正畸方法应用在口腔正畸治疗的疗效评价

微型种植体支抗与传统的正畸方法应用在口腔正畸治疗的疗效评价

微型种植体支抗与传统的正畸方法应用在口腔正畸治疗的疗效评价【摘要】本文旨在评价微型种植体支抗与传统的正畸方法在口腔正畸治疗中的疗效。

首先介绍了微型种植体支抗的原理,然后对比了传统的正畸方法及其优缺点。

接着对两种方法在口腔正畸治疗中的应用进行了比较,并评价了它们的疗效。

研究发现微型种植体支抗在口腔正畸治疗中具有独特优势,能够提高治疗效果。

结合两种方法对口腔正畸治疗的启示,并探讨了未来研究的方向。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微型种植体支抗在口腔正畸治疗中的价值,为临床实践提供重要参考。

【关键词】口腔正畸治疗、微型种植体支抗、传统正畸方法、疗效评价、优势、启示、研究方向1. 引言1.1 研究背景口腔正畸治疗是一种常见的口腔修复技术,主要应用于牙齿畸形、颌面骨畸形等口腔颌面畸形的矫治。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口腔正畸治疗方法也在不断完善和创新。

传统的正畸方法主要包括牙齿矫正器和头颅面部矫正器等,这些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达到预期的矫治效果,但也存在着疗程长、疗效不稳定、患者舒适度差等问题。

微型种植体支抗(mini-implant anchorage)是近年来口腔正畸领域的一项新技术,通过在颌骨中植入微型种植体,利用其作为支点来实现对牙齿的定位、移动和矫正,具有疗程短、疗效稳定、患者舒适度高等优点。

对微型种植体支抗与传统的正畸方法在口腔正畸治疗中的应用进行比较和评价,对于指导临床实践、提高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探讨微型种植体支抗与传统的正畸方法在口腔正畸治疗中的应用及疗效比较,以评价两种方法在口腔正畸治疗中的优劣势和适用情况。

通过本研究,旨在为口腔正畸领域提供更为全面客观的治疗选择参考,为患者提供更加有效和个性化的口腔正畸治疗方案,同时为口腔正畸领域的医疗技术发展和进步提供新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通过比较不同治疗方法的疗效,可以帮助临床医生更好地指导患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的治疗满意度,促进口腔正畸治疗的进步和发展。

微型种植体支抗、传统正畸在口腔正畸治疗中的应用

微型种植体支抗、传统正畸在口腔正畸治疗中的应用

2018年4月临床医学DOI :10.19347/ki.2096-1413.201810049作者简介:张彦生(1966-),男,汉族,陕西眉县人,主治医师。

研究方向:口腔正畸和修复医学,兼顾口腔内科和口腔外科。

正畸治疗指通过对牙齿或颌骨施加力度,使牙齿到达预定位置的方法,但产生的反作用力由正畸支抗承担[1],传统治疗方法多以非矫治牙或槽牙作为支抗部分,但由于效果不佳、影响美观,且作为支抗的牙齿容易移动、对患者配合程度要求高等原因,治疗效果并不理想[2]。

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微型种植体支抗技术越来越受到相关医务人员的注意。

研究表明,该技术可将矫治力反作用力由牙齿转移至颌骨,因而大大提高了治疗效果[3]。

本次研究选取2014年7月至2015年8月在我院进行正畸治疗的96例患者进行对比研究,现象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4年7月至2015年8月在我院进行正畸治疗的96例患者,其中男性51例,女性45例;年龄(21.48±2.41)岁。

全部患者均经过X 线检查,结果符合口腔正畸诊断标准,同时均自愿接受本次研究治疗方法。

排除标准:伴有其他对本次研究有关的口腔疾病者;伴有严重精神类疾病者;曾接受过正畸治疗者;有凝血障碍类疾病者。

采用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A 组及B 组,每组48例。

A 组男性25例,女性23例;年龄(22.01±2.14)岁。

B 组男性26例,女性22例,年龄(21.10±2.74)岁。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P >0.05)。

1.2治疗方法A 组患者采用传统正畸方法,即采用口外弓加强支抗手段,患者佩戴Nance 弓,调整牵引力为300g ,患者佩戴时间应大于8h/d ,并于每月月初至我院进行复诊,主治医生根据患者具体牙齿移动情况对其牵引力进行调整,治疗时间为2年,期间进行注意口腔清洁,避免感染的发生。

B 组患者采用微型种植体支抗,对患者采用利多卡因进行浸润麻醉处理,利多卡因用量根据患者体征差异进行适当调整,对需置入微型种植体的牙采用黄铜丝将其分离,并对置入位置进行标记,对患者牙根形态及置入位置周围组织进行检查,将微型种植体进行置入,在此过程中为避免有软组织卷入,需根据情况切开牙槽翻膜部位[4]。

常规矫正与微型种植体支抗用于口腔正畸的临床效果探讨

常规矫正与微型种植体支抗用于口腔正畸的临床效果探讨

常规矫正与微型种植体支抗用于口腔正畸的临床效果探讨【摘要】本文主要探讨了常规矫正与微型种植体支抗在口腔正畸中的临床效果。

通过对常规矫正与微型种植体支抗的优势和局限性进行比较分析,揭示了它们在口腔正畸治疗中各自的独特作用。

结合临床效果观察和对并发症的处理方法,对两种方法的综合优势进行了探讨。

展望了未来口腔正畸研究的方向,并对常规矫正与微型种植体支抗的应用进行了总结,为口腔正畸临床工作提供了参考。

通过本文的研究,有助于进一步完善口腔正畸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口腔正畸, 常规矫正, 微型种植体支抗, 临床效果, 比较分析, 并发症, 综合优势, 未来展望.1. 引言1.1 研究背景。

口腔正畸是修正牙齿和颌面畸形的一种治疗方法,对于改善患者的口腔健康和面部美观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常规矫正和微型种植体支抗是口腔正畸中常用的治疗手段,它们各自具有一定的优势和局限性。

常规矫正通过传统的牙套和金属托槽来调整牙齿的位置,效果稳定但治疗周期较长。

而微型种植体支抗则是利用种植体作为牙齿移动的支点,能够更快速地完成矫正过程。

随着科技的进步,越来越多的研究关注常规矫正与微型种植体支抗在口腔正畸中的应用及其临床效果。

本文旨在探讨常规矫正与微型种植体支抗在口腔正畸中的对比分析,观察其临床效果,并总结其综合优势,为未来的研究提供参考。

通过对这两种治疗手段的比较分析,不仅可以为口腔正畸的临床实践提供指导,也可以为患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提供参考。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旨在探讨常规矫正与微型种植体支抗在口腔正畸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并比较两者的优劣势,为临床提供更好的治疗选择。

通过对常规矫正和种植体支抗治疗口腔正畸的效果进行观察和比较分析,可以为口腔医生提供更科学的治疗方案,为患者提供更舒适有效的治疗体验。

本研究也旨在总结常规矫正和微型种植体支抗在口腔正畸治疗中的优势和局限性,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依据。

通过对临床疗效的观察和分析,探讨两种治疗方法在口腔正畸治疗中的应用和价值,从而为口腔正畸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科学的依据。

常规矫正与微型种植体支抗用于口腔正畸的效果

常规矫正与微型种植体支抗用于口腔正畸的效果

常规矫正与微型种植体支抗用于口腔正畸的效果【摘要】口腔正畸是一项重要的治疗手段,常规矫正与微型种植体支抗是其中的两种主要方法。

本文旨在探讨这两种方法在口腔正畸中的应用及其优势。

常规矫正在口腔正畸中起到重要作用,微型种植体支抗也有其独特的优势。

结合这两种方法可以取长补短,提高治疗效果。

临床疗效研究和并发症分析也是本文的重点内容。

通过对常规矫正与微型种植体支抗的综合研究,本文得出结论:两者结合在口腔正畸中能取得显著效果。

未来,可以进一步完善这两种方法的结合应用,提升治疗效果。

常规矫正与微型种植体支抗在口腔正畸中的结合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式,值得在未来的研究和实践中进一步探讨和推广。

【关键词】口腔正畸、常规矫正、微型种植体支抗、优势、临床疗效、并发症、效果、发展方向、总结1. 引言1.1 口腔正畸的重要性口腔正畸是一项重要的口腔治疗技术,它可以有效地纠正牙齿和颌骨的不正常位置和形态,改善患者的咬合功能和面部美学。

正畸治疗不仅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可以预防和治疗一些口腔健康问题,如牙齿龋齿、牙周疾病等。

口腔正畸的重要性在于它可以改善患者的咬合功能,减少牙齿和颌骨的异常磨损,预防颌面部疼痛和不适,提高患者的口腔健康水平。

通过正畸治疗,患者的面部美学也会得到改善,增加自信心和社交能力。

1.2 常规矫正与微型种植体支抗的概念口腔正畸是一门治疗口腔颌面畸形和功能异常的专科学科,其目的是通过改变牙齿和颌面骨的位置和形态,达到美观、功能和生理上的协调。

常规矫正是口腔正畸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通过牙齿矫正器和牙齿矫正器等传统装置,对错位不齐的牙齿进行调整,达到矫正牙列的目的。

微型种植体支抗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型口腔正畸治疗方法,其原理是在牙槽骨中植入微型种植体,通过种植体的固定作用,改变牙齿位置,达到矫正的效果。

相比传统的固定矫正方法,微型种植体支抗具有操作简便、不影响口腔卫生、矫正效果稳定等优点。

常规矫正与微型种植体支抗的结合应用,可以充分发挥两者的优势,提高矫正效果,减少治疗时间,降低患者的不适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 文 拟 比较 微钛 钉 种植 体 及不 锈钢 钉种 植 体两 种 自攻 型微 螺钉 的临床 应 用效 果 ,并将 临床 中 的应用 体会 做 简单 阐述 。
1 资 料 与方 法
表 2 两 种种植体 支抗在 30g 3 0 J 值下 成功率比较( 例)
1 1 病 例选择 选择 2 例拔牙减数 、设计为上 . 1 颌强 支抗 的成年错颌畸形患者 , 9 , l 例 , 男 例 女 2 年龄 范围在 1 ~3 岁 ,均以微螺钉种植体作为支 8 2
国际医药 卫生导报 2 1 0 1年 第 1 7卷 第 0 4期
I MHGN,F b u r 0 l o.7 N .4 e ray2 1 ,V 11 o0

评 价方 法 『I 华 儿 科 杂 志 ,9 8 3 (2 6 — 6 . J. 中 19 ,61k7 3 7 5
【】 戴 家熊 ,韩连书.,g NM1 6 d )  ̄W [ . 上海 : 上海科技文献
g , 比种植体受 力后 的稳定性 。结果 2 例患者共4 颗微螺钉种植体 ,其中 2 颗钛合金微 力 对 1 2 4
螺钉种植体 , 8 不锈 钢种植 体。 1颗 在相 同愈合 时间下 , 钛合金 微螺 钉种 植体 的成功率为9 .7 1 %, 6 不锈 钢种植体 的成 功率 为9 .4 两者 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00 在 承受相 同正畸负荷 情况 44 %, P . 5 下, 钛合金微螺钉种植体 的成功率为 9 .1 不锈钢种植体的成功率为 9 .1 两者比较 差异 09 %, 41%, 无显 著性f 00 )结论 . 。 5
须 的。
微 螺钉种植体是一种稳定 的支抗装置 , 同材质微螺钉种 植体 在植 不
入后都有 良好 的稳定性 。了解其相关并发症 , 在治疗操作 巾注意预 防 、 避免并发症 的发生 是必
【 关键 词 】 傲螺 钉种植 体 ;正畸 支抗 ;稳 定性
近年 来 周 内外对 种 植体 支 抗 的研 究方 兴 未 受 植 入部位 的 限制 而 在正畸 临床 中有广 泛应用 。
兴涛 )
琐 ,且x l 床医生 的技 术要求 相对较 高 ,目前正  ̄ ̄ l 畸 医 生 多倾 向 于 在 临 床上 应 用 自攻 型 微 螺 钉 ,
393
国际医药卫生 导报 2 1 0 1年 第 1 7卷 第 O 4期
I MHGN,F bu r 0 1 e ray2 1 .Vo.7 No0 1 1 .4
性。 方法
选择 2 例拔 牙减数 、 1 设计 为上颌强 支抗 的成年错颌畸形患者 ,选 择西安 中邦钛生物
制品有限公 司生产的钛合金微螺钉种植体和 台北长庚 医院 开发 生产 的不 锈钢种植 体 , 将微螺钉
植 入 到 上 颌第 二 双 尖 牙 与 第 一 磨 牙 之 问 作 为 l牙 内收 的颌 内支 抗 。微 螺 钉 植 入 2 后 ,施 30 j 百 周 0
艾 ,它 的 出现 因从 理 论 上能 够 完全 解决 长 期 困 微 螺 钉 支抗 种 植体 植 入 方式 可分 为 助 攻型 和 白 扰正 畸临床 的 “ 支抗丧失 ”问题而受到正 畸学 界 攻 型 。助攻 型即植入前 需要 先用 圆钻 钻开骨 皮
和种植 学界 的青 睐f f 。在 众多 的种植 体支 抗体 质 ,然 后用骨 钻形成通 道 引导 植入 ,最 后将螺 _ 系 中 ,微 型 种植 体 支 抗 系 统( r 一 mP a t 钉 自身通道拧人 ; 由于种植钉植入骨 内需要其他 Mi 0 i l 1 c 1 ac oae I ) n hrg ,M A 直接使用 微型螺钉功入骨皮质 内 器 械协助 ,故可称 为 “ 助攻 型 ” 自攻 型即 由 。 以获得正畸支抗 ,它 因相对容易被植入 ,几乎不 于 材料 、制作 工艺 的发 展和 临床需 要 ,新 近发
基 金 项 目 :广 州 市 荔 湾 区 科 技 局 科 技 计 划 项 目
(0 71 0 0 —1 2 0 2 8 61 )
作 者单 位 :51 4 5 广 州医学 院荔湾 医 院 口腔科 f 01 魏 彤) l 4 广州市 荔湾 区 口腔 医院( 剑 曾 、李东健 、温 ;5 01 5 邹
出版 社 , 19 6 — 2 9 8: 8 9 .
【] 陈育智 , 3 俞善 昌 , 董宗祈 , J童哮 喘防治 常规 【. 等.L J J
中 华 儿 科 杂 志 , 19 ,3 (2 4 — 5 . 9 8 61) 7 7 0 :7
[ 张岩, 7 】 魏来临. 儿童难治性 哮喘的免疫功能分析【 . J ]
医学 与哲 学 ,20 ,2 ( 5 — 3 0 8 95 2 5 .
『1 中华人 民共 和同卫生部医政 司. 罔临床操 作规程 4 全
『 . 版 . 京 :东 南 大 学 出版 社 , 19 :3 9 34 M12 南 97 5—8.
[1 唐成和 ,张文林 ,石 太新 . 5 丙种球 蛋白治疗 婴幼儿 哮喘的效果及对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I . J 中同全 J 科 医学 ,2 0 ,71 . 0 — 3 7 0 4 (8 1 6 1 0 . 3
DOh 0 3 6 / maiis 1 0 —1 4 . 01 . 4 0 4 1 . 7 0 c + s n.0 7 2 5 2 0 . 0 1
展 的微 钛 钉种 植 体 及不 锈 钢钉 种 植体 自身可 以 直 接攻入 皮质 骨 ,不需 要 骨钻 引导 ,甚至 于不
需要用 圆钻钻开骨皮 质 ,故称 为 “ 自攻 型 ”或 “ 自钻 型 ” 由于助 攻型螺钉 临床上 操作相 对繁 。
( 收稿 f期:2 1 —1 — 8 _ 1 0 0 ) 0 2
( 任 校 对 :彭 鹏 旭 ) 责
两种微 种植 体支抗 在正 畸 临床 的应 用 比较
魏彤 邹剑曾 李 东健【 要 】 目的 摘 Nhomakorabea温兴涛
研 究 不 同 材 质 微 螺 钉 种 植 体 在 相 同 愈合 时 间 承受 相 同 正 畸 负荷 后 的 稳 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