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种植体支抗技术共30页

合集下载

微型种植体支抗在口腔正畸患者中的应用

微型种植体支抗在口腔正畸患者中的应用

微型种植体支抗在口腔正畸患者中的应用口腔正畸是通过矫正不正常的牙齿排列和不正常的咬合来调整牙齿和颌骨的位置,从而改善口腔的外观和功能。

在口腔正畸治疗中,微型种植体支抗技术已经得到广泛应用,对于那些需要牙齿移动时无法使用传统牙齿支抗块的患者来说,这种技术是非常重要的。

微型种植体支抗技术就是将小型种植体(约直径1.5mm)植入牙槽骨中,并将其连接到正畸器材上。

这种技术可以被应用在如牙列缩短、牙列开合、牙列斜倾、牙齿错位和上下颌中的距离不足等正畸症状中。

与传统的正畸技术不同,微型种植体支抗技术不需要固定在稳定的牙齿上,而是直接植入牙槽骨中,由此减少了对其他牙齿的影响,并且可以获得更强的支抗力。

微型种植体支抗技术的优点很多。

首先,这种技术可以在治疗较短时间内实现很好的牙齿移动,使正畸治疗变得更加快速高效。

其次,微型种植体支抗技术可以避免使用传统固定牙齿支抗块所带来的许多其他问题,如拆卸和再装配,疼痛问题和口腔感染的潜在风险。

此外,微型种植体支抗技术可以提供更良好的力学条件和牵引作用,以使患者的正常咀嚼与牙列功能得到最大的恢复。

微型种植体支抗技术也存在着一些局限性。

其中一个主要问题是技术的费用,该技术需要特殊的种植体和器材,而且需要一定的手术技能。

此外,由于种植体置入需要切割和撕裂部分牙槽骨组织,因此有可能会引起口腔感染或疼痛。

在一些特殊的口腔结构中,由于种植体支抗小龅牙不利于正畸治疗,因此会对患者的正畸治疗造成一定的影响。

总体而言,微型种植体支抗技术是口腔正畸治疗中的一项重要进步,可以在治疗期间显著改善患者的口腔器官功能和外观,并解决传统固定牙齿支抗块所带来的种种问题。

然而,医生们应该谨慎选择合适的患者和使用这种技术和器材,并为患者提供详细的治疗前后注意事项和常规检查,以确保患者的治疗安全和成功。

微型种植体支抗用于口腔正畸的效果分析

微型种植体支抗用于口腔正畸的效果分析

微型种植体支抗用于口腔正畸的效果分析一、微型种植体支抗的原理及优势微型种植体支抗是将微型种植体植入颌骨内,并通过支抗力对牙齿进行矫正。

相比传统的牙齿矫正方法,微型种植体支抗具有以下几点优势:1. 高效性:微型种植体支抗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牙齿矫正,有效缩短矫正周期,减轻患者的痛苦和不适感。

2. 稳定性:种植体植入颌骨内后,与颌骨构造相融合,具有很高的稳定性,能够确保矫正效果的持久性。

3. 微创性:微型种植体的植入手术相对较小,术后创面愈合快速,减少了手术对患者的创伤和损伤。

4. 适用范围广:微型种植体支抗适用于各类牙齿畸形,包括拥挤、错颌等各种矫正问题,应用范围广泛。

二、微型种植体支抗在口腔正畸中的应用情况微型种植体支抗已经在口腔正畸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在口腔正畸治疗中,微型种植体支抗主要用于以下几个方面:1. 拥挤牙型的矫正:拥挤牙型是口腔正畸中常见的问题之一,传统的矫正方法需要拔牙来创造足够的空间进行矫正,而微型种植体支抗可以在不拔牙的情况下完成拥挤牙型的矫正。

2. 错颌畸形的矫正:错颌畸形是指上下颌之间的关系有异常,引起咬合不齐的情况。

微型种植体支抗通过对颌骨施加支抗力,可以有效矫正错颌畸形,恢复正常的咬合功能。

3. 牙槽裂畸形的矫正:牙槽裂是一种常见的口腔畸形,微型种植体支抗可以在牙槽裂治疗中起到重要作用,帮助患者快速、有效地恢复正常的牙齿排列和咬合功能。

三、微型种植体支抗的临床效果分析通过对已有的临床研究和病例分析,可以看出微型种植体支抗在口腔正畸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项研究显示,微型种植体支抗在矫正拥挤牙型和错颌畸形方面的成功率分别达到了90%以上,且矫正效果稳定。

另一项病例分析显示,微型种植体支抗在治疗牙槽裂畸形方面的成功率也较高,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牙齿排列和咬合功能。

除了临床效果的优异外,微型种植体支抗还具有较高的患者满意度。

一些口腔正畸患者表示,在接受微型种植体支抗治疗后,他们的牙齿得到了有效的矫正,不仅改善了外观,还恢复了正常的咬合功能,生活质量得到了显著提高。

正畸临床中微种植体支抗技术的运用-口腔科学论文-中医学论文-医学论文

正畸临床中微种植体支抗技术的运用-口腔科学论文-中医学论文-医学论文

正畸临床中微种植体支抗技术的运用-口腔科学论文-中医学论文-医学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支抗是正畸治疗成败的关键。

传统的加强支抗方法有很多,但是由于异物感大,制作复杂,需要患者高度配合,而且依然达不到绝对的支抗控制,所以并不能完美地解决支抗控制问题。

近年来,种植体支抗技术作为对传统支抗控制的补充正在慢慢兴起。

它的出现有效地解决了传统方法的弊病,逐渐被广大正畸医师所采用。

本文作者通过应用国产微螺钉型正畸支抗种植体(Microscrew AnchorageSystem,MAS)在临床中获得了良好的效果。

现报道如下。

1材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1)患者资料。

选择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间11例需要加强支抗的病例,其中女6例,男5例。

患者年龄15~25岁,平均年龄18.4岁。

共使用微种植体24枚。

患者均无牙周炎,口腔黏膜疾病,无金属过敏,无全身系统性疾病。

口腔卫生良好。

应用微种植体前得到患者同意,拍摄全扣曲面断层片及头颅侧位片,根尖片。

(2)器械。

微螺钉型正畸支抗种植体(Microscrew An-chorage System,MAS),由西安中邦钛生物材料有限公司生产。

1.2方法。

术前向患者及家属交代微种植体植入方法及注意事项征得同意并签字。

通过拍摄曲面断层及根尖片确定好植入部位、植入方向和植入深度。

微种植体植入:(1)用0.02%洗必泰漱口,常规铺单,碧蓝麻局部浸润麻醉。

(2)于微种植体植入部位切开黏膜,黏骨膜,用剥离子剥离黏骨膜。

取微种植体,用专用旋入工具植入微种植体。

植入角度与骨面呈15~20,向根尖方向植入。

(3)术后拍摄根尖片以确认种植体正确植入。

口服抗生素预防感染。

(4)加力:种植体植入后即可加力,加力方式一般可采用Ni-Ti拉簧或橡皮链。

力值一般不超过150g.(5)种植体取出:取出种植体一般情况无需麻醉,用专用工具反方向旋出即可。

创口消毒后自行愈合。

分析口腔正畸微植体支抗技术的生物力学

分析口腔正畸微植体支抗技术的生物力学

分析口腔正畸微植体支抗技术的生物力学目的分析口腔正畸微植体支抗技术的生物力学。

方法收集2012 年12 月~2013 年12月本科收治的76例双颌前突病例临床资料,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例数均为38例。

对照组采取传统口外弓加强支抗进行治疗,研究组实施微植体支抗技术进行治疗,最后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结果研究组患者上中切牙倾角差、上中切牙凸距差及磨牙位移等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界面颈部作为种植体应力的主要集中位置,皮质层内呈现不同程度衰减现象。

种植体峰值随着倾斜角的增加而减少,植入角度的变化并不会引起种植体位移的变化,患者颈部和根尖区的位移呈现相反的方向,呈现规律性。

结论微植体支抗技术治疗口腔正畸,可有效提高患者种植体承载能力,改善患者预后情况,值得临床推广。

标签:口腔正畸;微植体支抗技术;生物力学牙颔面畸形作为牙科临床治疗中的一种常见口腔疾病,此疾病发病率高达70%[1],而雙颌前突对患者日常生活更是形成非常严重的影响。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口腔正畸方法在牙颔面畸形疾病临床治疗中得到广泛的应用,此治疗方法可通过各种矫治器形成的矫治力,对患者颔骨及牙周组织产生相应的作用,同时产生一系列生物力学及生物反应[2],在最大程度上改善患者组织及器官,重新改建患者牙齿移动及颔骨定向动态,美观性比较良好,确保高效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情况。

为了分析口腔正畸微植体支抗技术的生物力学,在2012 年12 月~2013 年12月,本科对收治的双颌前突患者分为两组,分别采取传统治疗方法与微植体支抗技术进行治疗,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收集2012 年12 月~2013 年12月本科收治的76例双颌前突患者临床资料,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例数均为38例。

研究组中男性患者21例,女患者17例,年龄在16~38岁,平均年龄为(30.34±3.09)岁。

微种植体支抗技术

微种植体支抗技术

微种植体支抗技术微种植体支抗技术,也称为微种植助植技术,是一种在牙齿不够健全或无法植入传统种植体时使用的一种牙齿修复方法。

该技术通过在患者的牙槽骨中植入微型种植体来实现牙齿的固定和支撑,从而恢复牙齿功能和外观。

以下是对微种植体支抗技术的详细介绍。

微种植体支抗技术的优势之一是其操作简单、微创和恢复快的特点。

传统种植体需要较大的种植空间和牙槽骨的临床条件,而微种植体则可以在较小的空间中植入,不需要大范围的术前骨增量。

微种植体通常比传统种植体更短且细小,发生的创伤更小,恢复期间的疼痛和肿胀也会减轻,患者可以更快地恢复正常的咀嚼和说话功能。

此外,微种植体支抗技术可以解决牙槽骨质量不佳或缺失的情况。

患者若牙槽骨严重吸收或骨质稀疏,无法进行传统种植体手术,微种植体可以作为一种合适的替代方案。

微种植体通过在牙槽骨中植入,可以塑造出理想的种植体或修复牙的形状和尺寸。

微种植体的成本相对较低,对于患者来说可以节省不少的费用。

由于微种植体的需求更低,手术时间和材料成本也会降低。

此外,微种植体可以在局麻下完成,无需全身麻醉或住院,这进一步降低了患者的费用和不便之处。

微种植体支抗技术具有一定的可预测性和稳定性。

在牙科种植学发展的初期,微种植体支抗技术主要用于临时修复和过渡修复。

然而,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微种植体已经实现了长期稳定和可持续使用。

适当的患者选择和严格的手术操作可以极大地提高微种植体支撑技术的成功率。

然而,微种植体支抗技术也存在一些局限性和风险。

相比于传统种植体,微型种植体的承重能力和稳定性有所降低。

临床研究表明,微种植体的长期成功率略低于传统种植体。

此外,微种植体的修复体积较小,适用范围有限,不能适应所有的修复情况。

在选择微种植体支抗技术时,需要根据患者的牙齿情况、牙槽骨的质量和数量、病因以及患者的期望来确定是否合适。

与种植体修复相比,微种植体支撑技术更适用于中小型缺失或边牙缺失的患者,且具备一定牙槽骨质量和数量的情况下。

口腔正畸微植体支抗技术生物力学的临床研究

口腔正畸微植体支抗技术生物力学的临床研究

口腔正畸微植体支抗技术生物力学的临床研究【摘要】目的探究口腔正畸微植体支抗技术的临床疗效并对其进行生物力学研究。

方法选择我院于2010年6月-2011年6月期间收治的64例接受口腔正畸的患者,按照随机的原则平均分为两组,其中实验组32例,采用微植体支抗技术治疗;对照组32例,采用传统的口外弓加强支抗,同时口内配合着使用横腭杆。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效果。

然后建立微植体——骨界面的三维实体模型,进行三维有限元分析结果实验组的上中切牙倾角差(26.79±5.21)和上中切牙凸距差(4.13±1.47)显著大于对照组的(12.49±3.65)和(2.71±1.04),而实验组的的磨牙位移(3.38±0.21)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92±0.45),且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1.2.1 对照组治疗方法:采用传统的口外弓加强支抗,同时口内配合着使用横腭杆,口外弓牵引力量为200-200g/侧,保证患者每天戴用8-12h。

1.2.2实验组治疗方法:实验组患者均采用微植体支抗技术治疗,在微型种植体植入时,首先通过铜丝将需要植入微植体的牙分开,然后对植入部位进行标记,并对牙根的形态、位置以及相邻的组织进行检查,拍摄全景片和根尖片;如果要植入种植体,则对要植入部位覆盖的牙槽粘膜,作纵行切口3-5mm;然后在膜龈结合部或者是偏向于牙根方向2-3mm 处植入,注意其角度应该与骨面垂直,并略微倾斜一些;最后对根尖拍摄照片,从而确认微型种植体与牙根的关系。

患者术后通过口服抗生素来预防感染,并交代两组患者注意保持口腔清洁。

1.3生物力学的三维有限元分析:采用的微植体均为刃状螺纹圆柱形纯钛螺钉,规格是:外径2mm,内径1.6mm,长度为9mm,螺纹顶角60°,深度为0.2mm,而螺距为0.3mm。

同时设定微植体植入牙槽骨后,仍保证骨外余留3mm。

应用微种植支抗(MIA)矫治骨性2类错颌畸形

应用微种植支抗(MIA)矫治骨性2类错颌畸形
唇 , 切 牙 和 下 颌 平 面 的夹 角 为 9 。 下 8。 诊 断 : 颌 后 缩 型 骨 性 I 类 错 , 角 牙 以 及 磨 牙 尖 均 为 1类 关 系 , 治疗 结束 。 治疗结果 : N A B角 由 5 减 少 至 2 5 。 .。 其 中 S A 角 减 少 1 5 颜 面 侧 貌 得 到 改 N .。 善 。F MA角 由 4 。 少 至 3 .。 中生 长 l减 75其 发 育 使 之 减 少 0 5 , 畸 治 疗 使 之 减 少 .。正 了 3 本 病 例 是 伴 有 开 倾 向 的 骨 性 I 类 。 I 错 , 治 疗 过 程 中 ,MA 角 以及 下 颌 的 矫 在 F 治 效 果 良好 。 头 影 测 量 重 叠 于 可 见 上 前 牙 整 体 宁 E收 , 磨 牙 略 近 中移 动 , 一 l 上 有 定 程 度 的支 抗 丧 失 。另 外 , 可 见 上 磨 牙 还 略 伸 长 , 种 现 象 发 生 在 所 有 上 颌 使 用 微 这 种 植 支 抗 而 上 颌 第 二 磨 牙 又 未 列 入 矫 治 范 围 内 的患 者 。 上 磨 牙 的 远 中 移 动 以 及 伸 长 都 会 导 致 下 颌 骨 顺 时 针 旋 转 , MA F 角 增 大 , 了 防 止 发 生 上 述 现 象 , 颌 也 为 下
中移 动 。
口腔 外 所 见 : 下 唇 明 显 前 突 , 颌 上 下 后 缩 , 者 为 凸 面 型 。 口 腔 内 所 见 : 挤 患 拥
除 下 颌 双 侧 第 2双 尖 牙 , 在下 颌 植 入 微 并 种植钉压低 , 直立 以及 近 中 移 动 磨牙 的 矫 治方案 。
中度 , 牙 以及 磨 牙 均 为 I 关 系 。 头 影 尖 类 测 量 分 析 : N 角 5 ,MA 角 4 。 咬 合 A B 。F 1, 平 面 和 F 平 面 的 夹 角 为 l . 。 下 切 牙 H 55,

微不锈钢种植体支抗的稳定性研究

微不锈钢种植体支抗的稳定性研究
李永峰 , 肖选队, 何站峰 , 王朝彦 , 孙晓爱
( 西安 长 安 医院 口腔 科 陕西 西安 7 1 ) 1 0 0 8
[ 摘要] 目的 : 分析 不 同施力 时间对微 不锈钢种植 支抗稳 定性 的影 响。方法: 选择 2 例错牙 畸形患者 ( 1 例 , 1 例 )年龄 0 A 男 0 女 0 , 1 ~1 6 8岁, 分别将种植钉被植入每位 患者上颌 两侧 第一前磨 牙和 第一磨牙 区作 为种植钉 支抗 内收前牙, 共植入 4 颗 不锈钢种 0 植钉 。男女 患者按加载 时间不同被随机平分为 两组 , 实验组 1种植钉植入后便 采用镍钛拉 簧即刻加 力, : 实验组 2 4周后在进行 :
L I Yon - e g XI g f n , AO a - Xu n dui a — en , ANG a y n SUN Xio i , Zh n f gW HE Ch o— a , a —a
( p r n o tmaoo yC a ga o ptl i n7 0 1 ,h a x, hn ) De at t f o tl ,h n nH s i , 10 8S a n i ia me S g aX a C
加 力, 分别通过头颅侧位 片测量种植钉加载 前后半年 的位移 变化 。然后对 两个 实验组进行统计 学分析。结果 : 实验组 1种植钉 : 在 矢状 向上平均移动 了 1 3m ,垂直向上平均移动 了 1 5m 。实验 组 2 . lm . m 3 :种植 钉在 矢状 向和垂直 向的平均位 移是 08 m . 3m和 1 0r 。结论 : . 3m a 不锈 钢种植钉 能够为内收前 牙提供稳定和可靠 的支抗 , 植入 4周后再施 力更有助 于种植钉 的稳定 。
we e e a i e . n s r ws wer n e e n t e ma i r o t —b a i g a e e we n t e s c n c s i n h i t r x m n d Mi ic e e is r d o h x l y t o h e r r a b t e h e o d biu p d a d t e f s l a n r mo a s a di c n h r ge f ra t irt e h e ta t n Alt e pa i n s wer vde n o 2 gr ps F r e wa c ia e l ra r ta c o a o n er e t x r c i . I h t t e o o e e di i d i t ou .o c s a t t d v i mme a e y b i k l i n u c l pr gs i gr u f rt e i s r o ft e m i i c e t r4 we s t e f r e wa dit l y n c e —l a im ois i n p 1 a t h n e t n o h n -s r ws Af ek h o c s t n o e i e ap i d i ou . e dit c bo t t e mo e pl n gr p 2 t san e a u h e h v me t o h or e m ii c e we e me r u e b h ep aome r n ft e f c d ns r w r a s r d y te c h l tc i r di g a s a h e n ig a d h l y a a e . R s I I g o p 1t e mi i c e r i e e t a l . 3 a o ph t e b gi nn n af e rlt r r t e ut s n r u . n s r ws we e t h pp d v ri l 1 5 mm n c y ad t e s gi a s a c fmo e h a t l t dit n e o v me twa . m n a e a e. r u h it n e was 0.3 m a t l a d . 3 m n s 131 m o v r g I g o p 2te dsa c n 8m s gial n 10 m t y v r c l Con l s on h s a ne s t e m ii c e et al i y c u i T e t i ls s e l n s r w c u d o l pr v d e o gh n h r g c n r l or o i e n u a c o a e o t f an e ir e t o t r t e h o e ta t n ti mo e s a l o o c x rin o f ek . x r c i I S o r t b e f rf r e e e t n a t 4 we s o er Ke s s a ne s s e l i ic e i p a t t bi y y wOr :t i ls t e ; ns r w m l n ; a l d m s i t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Why use MIA?
• • MIA可以提供临床医师一个自由选择的余地
• 给你一个支点,可以让牙齿“自由”移动
MIA在正畸领域是新趋势
• 可以缩短正畸治疗时间 • 可以大量淘汰面弓、头帽等其他功能矫治
器 • 可以明显降低外科手术病例
多颗牙齿整体内收
压低磨牙
磨牙前移
拉伸阻生尖牙
磨牙竖直
• ⑤骨性畸形矫形辅助治疗。
植入区域:
How to use the M
What `s MIA?
Why use MIA?

------正畸过程中,任何施于矫治牙使其移动 的力必然同时产生一个方向想反的,大小 相同的力
Why use MIA?
Why use MIA传统
• 控制和加强支抗的手段:
横腭杆、Nance弓、固定舌弓、口外弓、唇 挡、颧骨结扎、颌间牵引以及用多个牙齿 做支抗来移动单个牙齿等
• ②严重的牙槽高度失调,如唇2牙槽关系失调 所致的露龈笑,咬合平面异常斜度所导致的 严重开、偏、下颌过度前上旋或后下旋
• ③严重的中线偏斜
• ④正颌外科术前辅助治疗
禁忌证
• ①存在未萌恒牙者(第三磨牙除外),手术有可 能损伤恒牙胚;
• ②全身性或颌骨局部骨代谢疾病; • ③手术部位局部炎症:牙龈炎或牙周炎等。
前牙开颌(压低后牙矫治)
调整咬合平面
种植体支抗发展趋势:
• A牙种植体支抗→微型种植支抗系统 • B“助攻型” → “自攻型”
微螺钉支抗种植体
尺寸较小, 直径1.2—2.7mm, 为钛合金或钛制成, 是目前最常用的一类支抗种植体
种植体支抗的适应证:
• ①需要最大支抗甚至是绝对支抗的临床病 例,如严重的牙列拥挤或双颌前突,需最大限 度内收前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