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批评艺术
班主任的批评艺术

班主任的批评艺术我担任班主任工作已经有好多个年头了,可以说班主任工作的酸甜苦辣我都尝过,尽知其中的滋味。
根据本人的工作体会,对班主任批评的艺术,谈点粗浅的看法,供教育同行参考。
批评是思想教育的一种重要手段,正确运用这一手段,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并改正错误。
班主任所面对的是天真活泼但心理承受能力脆弱的学生,要使批评达到一定的效果,就要同他们心灵相融,感情相通,这就必须分析和研究被批评学生的心理状况和特点,掌握批评的艺术。
一、批评要注意场合批评是教师手中的常规武器,每个教师都要经常使用。
然而,由于对它的本质认识不同,使用方法不同,其效果也不大相同。
那种见到学生有了问题,老师的气就呼的上来,劈头盖脸的猛克一顿的发泄式批评,是根本要不得的。
要达到批评的效果,我们不妨把批评化作暖流,注意批评的场合。
一般情况下,我都不在公共场合指出学生这样或者那样的不是。
因为,当众揭学生的短处,会使学生无地自容,抬不起头,产生逆反心理,不接受教育。
我班一名同学,不但是足球场上的猛将,而且头脑灵活,但是贪玩,常常欠交作业,上学期各科考试均不及格。
"水不激不跃,人不激不奋",怎样才能激其发奋,改变缺点呢?我一改以往唠唠叨叨的说教方式,把批评他贪玩,不完成作业,选择在放学的路上,而且声音小得只有我们俩才听到,目的是怕其在同学中难堪,怕他在各位老师面前不好意思。
同时用亲切入心的话语:第一句就是"你的脑袋并不笨,怎么这几次考试都不及格呢?是不是只顾踢球?"首先肯定积极因素,让他有战胜困难的信心;接着是"太可惜,如果这样下去,将来怎样毕业?"用无限惋惜的深深情意,打消了与被批评者之间的对立情绪;最后用"你的球技这么精彩,我不相信你的学习会比别人差,我等着批改你的作业呢?"当他交作业、学习、考试成绩由不合格到合格时,我马上在教师休息室和他谈话,让老师们都听到他的进步,使他在众人面前体味到成功后的喜悦,扩大进步的影响。
班主任的批评与表扬作艺术

班主任的批评与表扬作艺术班主任是班级的核心领导力量,也是学生最亲密的朋友和老师。
班主任的教育管理工作是有规律可循的,需要我们倾注艺术的匠心。
班主任工作艺术一、班主任的批评艺术1、弄清错误的真相和批评对象的特征批评,是班主任对学生进行教育的常用方法,其根本的目的是要引起学生的思想变化,使学生真正提高认识,提高觉悟,提高思想素养。
所以,我们必须弄清错误的事实:是违反了课堂纪律,还是下课乱来;是日常行为不够规范,还是不参加集体活动和劳动;是不尊敬老师,还是与同学发生矛盾;是学习不用心,还是谈恋爱……这些问题,必须在批评之前弄得清清楚楚,对于错误的前因后果也要搞得明明白白,然后才能对症下药。
2、批评方式方法的选择根据学生错误的性质和学生的个性,选择合适的方法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①个别批评与当众批评能个别批评解决的事,决不当众批评。
尤其是对自尊心强、脸皮薄的学生,更就如此。
对于一些错误,当众批评后对全班同学造成消极影响的,更不能当众批评。
当然,当众批评也是不能废弃的,对有些错误,当众批评之后,能起到以儆效尤的作用,还是要选择的。
②点名批评与不点名批评在很多时候,我们对事不对人的批评,甚至旁敲侧击,就会产生较好的效果。
尽量少用或不用点名批评。
当然,有时我们虽然没有点名,但大家一听就知道批评谁,这样也很容易引起逆反心理,我们一定要注意,谨慎使用点名批评。
③商讨式批评与发问式批评对于反应灵敏、脾气暴躁,否定心理表现明显,行为常为情绪所左右,而情绪又多易为言语所激发的青少年学生,商讨式批评不失为一种较好的方式。
因为这种方式比较缓和,我们以商讨的态度把批评的信息传给批评对象,易于为他们的接受。
而对于善于思考、性格内向、各方面比较成熟的青少年学生,因为他们一般都有一定的思考能力,头脑比较有条理,对自己的过失多数情况下都可以自我醒悟。
如果我们在交谈时,多设计一些他们接受的问题让他们思考,让他们觉悟。
这样不仅能加深相互理解和信任,也能避免正面交锋。
浅谈班主任的批评艺术

浅谈班主任的批评艺术班主任是学校教育管理中的重要角色,作为学生的第一任导师和家长的代表,班主任承担着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引导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责任。
在履行这一职责的班主任还需要具备一定的批评艺术,以适应学生的成长特点和提高学生的发展潜能。
一、正确的批评态度。
班主任在批评学生时,应当保持客观、公正的态度。
批评不是为了发泄情绪和制造压力,而是为了引导学生改正错误,提高自身素质。
应该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发展规律,在给予批评的也要给予学生积极的激励和正面的影响。
二、恰当的批评方式。
班主任在批评学生时,要注重方式的选择和差异化的应对。
对于不同性格的学生,可以采取不同的批评方式。
对于内向的学生,可以通过私下交流的方式进行批评,给予他们适当的鼓励和指导。
对于外向的学生,可以在班级集体中进行批评,让他们在同学面前面对自己的错误,以此来引起他们对自我的反思。
三、指导性的批评内容。
班主任在批评学生时,应当注重指导性的内容,而不是过多地强调错误和缺点。
批评的目的是为了引导学生改正错误,并培养他们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习惯。
班主任可以通过以身作则的方式,告诉学生什么是正确的做法,以及为什么要这样做,让学生明白批评的意义和价值。
四、循序渐进的批评方法。
班主任在批评学生时,要注重批评的方法和顺序,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来推动学生的发展。
可以从宏观层面出发,以班级为单位进行批评,激发学生的团体意识和归属感;然后逐渐细化到个体学生,指导他们改正错误和提高自身能力。
五、及时的批评反馈。
班主任在批评学生时,要及时给予反馈,让学生明白批评的效果和结果。
反馈可以通过面对面的交流、书面的批注等方式进行,以便学生能够及时了解自己的不足之处,并进行调整和改进。
班主任的批评艺术是一门需要不断学习和磨练的技能。
班主任需要具备丰富的教育经验和独特的教育理念,以及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和心理素质。
通过正确的批评方式和有效的反馈机制,班主任可以发挥自身的优势,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并为学生的未来铺平道路。
浅谈班主任表扬与批评的艺术

浅谈班主任表扬与批评的艺术一、表扬的艺术1、及时、真诚、具体对学生的表扬应当及时进行,让学生感受到班主任对他们的关注和肯定。
表扬要真诚,要发自内心,让学生感受到你的真诚和善意。
表扬要具体,不能一味地用“好”、“棒”等笼统的词语,而是要具体指出学生做得好的地方,比如“你这次的作文写得非常好,各个方面都很出色”。
2、鼓励、激励、引导在表扬学生的还要给予他们适当的鼓励和激励,让他们对自己的努力和成绩感到自豪和满足。
表扬也要具有引导性,要让学生知道为什么受到表扬,以及如何继续保持和提高这种优秀的表现。
3、平等、公正、全面在进行表扬时,要做到平等公正,不偏袒任何一个学生,让每个学生都有获得表扬的机会。
表扬也应当是全面的,不仅仅要看到学生的学业表现,还要看到他们在学校生活中的各个方面的努力和表现。
二、批评的艺术1、缓和、耐心、理性在进行批评的时候,要做到态度缓和,不要情绪化,让学生感受到你的耐心和理性。
批评的目的是帮助学生改正错误,而不是让他们感到受到攻击和打击。
2、适度、恰当、合理在进行批评时,要把握好分寸,不要过于严厉或者过于宽容。
批评要恰到好处,让学生明白自己的错误,并且意识到改正错误的必要性。
要用合理的方法和理由进行批评,让学生不觉得批评是不公平或者无理取闹。
3、疏导、引导、改进在进行批评的还要进行疏导和引导,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让他们明白自己的错误并且意识到改进的必要性。
要告诉他们如何改进,并且给予他们适当的帮助和指导。
三、表扬与批评的配比班主任在进行表扬与批评时,要做到合理配比,既要表扬学生的优点和优秀表现,又要批评学生的错误和不足之处。
这样做既能够激励学生的进取心和努力,又能够引导他们认识和改正自己的错误。
也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和表现来决定表扬与批评的比例,不能一刀切地对所有学生进行相同的表扬和批评。
四、总结班主任表扬与批评的艺术需要综合运用情感、理性、技巧等多种因素,要做到及时、真诚、具体的表扬,鼓励、激励、引导学生,缓和、耐心、理性的批评,适度、恰当、合理的批评,以及疏导、引导、改进的批评。
浅谈班主任的批评艺术

浅谈班主任的批评艺术作为学校中的班主任,批评是不可避免的事情。
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良好的批评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及时纠正错误,还能够激励他们前进。
批评也是一门艺术,班主任需要在进行批评时注意方式方法,避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和情感,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下面就让我们来浅谈一下班主任的批评艺术。
一、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作为班主任,我们首先要做到的是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长和闪光点,他们或许擅长文学、或许擅长体育、或许擅长音乐……班主任需要在平时的教学和生活中,用心去观察、倾听,发现学生所长,给予肯定和鼓励。
在进行批评时,可以先从学生的优点入手,引导学生自我反思,激发他们改正错误的积极性。
二、善于换位思考在进行批评时,班主任应该善于换位思考,设身处地为学生考虑。
理解学生的心情和感受,才能更好地把握批评的度和分寸。
不能一味地执着于自己的立场,而是要站在学生的角度上去思考问题,尊重学生的个性和特点,以及他们自身的成长过程。
三、善于用心沟通批评不仅仅是对学生的纠错和指导,更是一种心灵的沟通。
在进行批评时,班主任需要用心沟通,与学生进行正面的对话,而不是简单地发表批评意见。
可以采取问候、询问、探讨等方式,促进双方的情感交流,让学生在接受批评的同时能够感受到班主任对他们的关心和支持,不至于产生抵触和厌恶情绪。
四、善于尊重学生的个性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和特点,班主任在进行批评时应该注重尊重学生的个性。
不能一刀切,而是要因材施教,因人而异。
对于不同类型的学生要采用不同的批评方式,避免过于严厉的批评对某些特殊学生造成伤害。
在进行批评时,要尽量避免使用过激的语言,让学生感受到班主任的关怀和理解。
五、善于引导与激励最重要的一点,班主任在进行批评时应该善于引导和激励学生。
批评不仅仅是为了指出错误,更是为了激励学生不断进步。
在进行批评时,班主任要对学生的错误进行指出,同时给予学生必要的引导、支持和激励,让学生明白自己的错误并且主动改正。
巧用批评 智慧育人——例谈班主任批评教育的艺术

管理动态巧用批评智慧育人——例谈班主任批评教育的艺术■汪曼摘要:批评是班主任教育学生的一种重要手段。
如何使批评能让人接受又起到较好的教育效果,一定要因人而异,讲究策略。
本文从四个方面浅析了班主任的批评艺术。
关键词:批评;教育;艺术一、幽默式批评说到批评,大家想到最多的是粗暴的呵斥,但这样的批评形式往往适得其反,学生不但不买账,还会产生抗拒心理。
换一种方式,让批评幽默起来,学生不仅易于接受,还有助于缓解紧张的气氛。
幽默式批评凸显的是班主任的智慧,这需要班主任掌握批评对象的心理状态,理清事情的来龙去脉,并判断在适当的时间运用幽默式批评。
二、关爱式批评班级就像一个大家庭,而班主任在这个大家庭中担任重要的角色。
班集体和谐上进需要班主任营造健康温馨的班级氛围。
学生需要关心和关爱,关爱犹如春风化雨可以滋润学生的心田,当学生有错时,采用关爱式批评可以拉近学生和教师的距离,更有利于学生改正错误。
班里有个女生,父母离异。
因平时跟外公外婆生活,缺少父母的关爱,性格逐渐孤僻,不喜欢和同学在一起玩,在班级中缺少朋友。
有一次,竟因为一件小事攻击辱骂同学。
作为班主任,我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这样的学生如果揭开她的伤疤,再批评一番又会刺激她。
于是我给她写了一封信,信中我并没有提她攻击辱骂同学的事情,而是以朋友的身份关心她。
很快,她就给我写了一封回信,在信中谈到了自己内心的想法和苦恼。
我顺势用书信的方式和她交流起来,在关心的同时慢慢地指出她身上存在的问题。
随着交流的深入,她又变成了原来的那个开朗自信活泼的女生,学习也进步了。
通过写信,我让她产生一种被重视、被关爱的良好心理效应,再去帮着改正她的缺点就容易多了。
孩子是扬起的风帆,班主任关爱式的批评正是那一阵暖暖的春风,终会让孩子充满信心地驶向成功的彼岸。
三、赞美式批评是人都会犯错误,何况是稚嫩的学生呢?学生犯错后心里往往恐惧、紧张、不安、后悔。
班主任要清楚孩子犯错是正常现象,学生虽是未成年人,但自尊心较强。
浅谈班主任批评的艺术文档

浅谈班主任批评的艺术批评是班主任在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时经常采用的一种教育方法。
成功的批评能让学生心悦诚服地接受教育,从而抑制、停止和矫正其错误的言行。
但如若批评不当,不但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还会带来很大的负作用。
因此,班主任在运用批评这一教育方法时,要讲究一些批评的艺术。
笔者结合自己的班主任工作实践,下面谈几点体会和做法,以求共同探讨。
一、要端正批评的态度我们批评学生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认识并改正其错误,扬长避短,把自身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激励学生更好地奋发向上,而不是图报复泄私愤,也不是故意找学生的缺点和错误,让其在同学面前丢人现眼。
因此,我们在批评学生时,要始终抱着一种诚恳、正直、与人为善和关心爱护的态度,要有强烈团结同学、教育学生的思想感,千万不能不分青红皂白,对学生冷嘲热讽,横加指责,伤害学生的自尊心。
二、要掌握语言批评的技巧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不要急于处罚学生,要好好想一想,是什么促使他犯下这种或那种过失的。
”当学生犯了错误时,我们要理解学生的年小幼稚和鲁莽失误。
在对其进行批评教育时,一般应首先肯定其优点,然后指出其不足,帮助学生寻找出错误的根源,挖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对他们报以期待的信任,让学生在老师的批评中领悟出老师的良苦用心,从中得到前进的信心和勇气。
这就要求我们班主任在对学生进行批评时,要努力做到多克制,少发泄,多商量,少强制,多宽容,少指责。
切忌一时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说了一些过于偏激的话,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使师生之间形成了对立面。
学生不但不听教师的教育,而且还会产生抵触情绪,这样就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了。
因此,班主任的批评应该是理直气和、严中有爱。
另外,还要学会微笑批评,让批评的意图包含在和颜悦色之中。
三、要选择恰当的批评方式批评学生就像医生治病一样,对症下药,才能达到治病救人的目的。
一个班集体往往有好几十个学生组成,而每个学生的性格特点、气质类型、家庭情况、学习成绩等各不相同,因而,班主任在批评学生时,一定要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和其所犯的错误,选择不同的批评方式。
班主任工作总结批评的艺术-精品范文资料

班主任工作总结批评的艺术班主任工作总结:批评的艺术在教师与学生的谈话中,批评有可能是最常见的。
人们都喜欢表扬,不喜欢批评。
班主任批评学生,在主观上希望通过批评促进他们克服和改正错误的思想行为,它的积极作用应该可以教导人、鞭策人、激励人。
然而,如果方式不当,效果与预期的将会相去甚远。
1、批评要公正客观,有针对性,忌小题大做,忌片面武断。
批评前要调查事实真相,再研究分析学生行为,给予公正合理的批评。
不能主观臆断,不要把偶然的说成是一贯的,不要因一件事否定一个人,也不要“一杆子打翻一船人”。
不要任意夸大,既要看到错误的现实,又要考虑改正的可能性,而重点应该指明“对的”应是怎样。
这样的批评才有积极作用。
对学生而言,针对某一确实有的行为的批评是比较容易接受的。
2、批评要平心静气,用词得当,忌盛气凌人、意气用事。
当教师听到或碰到学生犯错误时,总觉的不快,若属“小错不断”者,更是怒从中来,这时,最好告诉自己先不要说话,或暂时不要去接触学生。
教师批评学生,要理智把握情绪,不要大声喝斥、威胁,也不可妄下断语、斩钉截铁。
吹胡子瞪眼睛都是要不得的,它们都有碍交流,无助于教育和问题的解决。
批评时,语言要简洁,不要用讽刺、嘲笑、挖苦甚至污辱的语言来批评学生,这样极易使学生产生消极、悲观、逆反、仇视的心理,从而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也不要用“你总是”、“你从来”、“你完全”之类以偏概全的字眼,使学生觉得受了冤枉。
明智的教师,不会随便去批评学生。
3、批评要注意场合和对象,忌尺度不一。
学生犯了错误固然要批评,但若不分场合公开点名批评,有可能会使有的学生抬不起头,有的干脆破罐子破摔。
尽量不全班公开点名批评某某同学,可以点事不点人,表明批评是针对事而不针对人。
这样,既成全了被批评学生的面子,也起到了教育其本人,同时教育大家的作用。
有的教师对自己喜欢的学生,尤其是班干部不愿批评,就是批评也总轻描淡写,而对待一般学生,特别是后进生,则不能一碗水端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批评是班主任对学生的不恰当思想和言行给予的否定的评价,以唤起他们的警觉,去努力改正自己的缺点和错误。
批评是班主任对学生实行思想教育常用的一种方法,其根本目的是要引起学生思想的变化,使学生真正提升理解,提升觉悟,提升思想素质,变得更有道德和教养,从而少犯错误。
换句话说,批评是为了不批评。
要达到这种境界,班主任必须认真研究和探索批评的艺术。
如今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从小就在父母的精心呵护下长大,心理承受水平较差,班主任如果还是用暴风骤雨般的训斥来批评学生,不但收不到预期的效果,而且还会适得其反,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甚至还可能造成师生间的感情对立,增加今后教育、转变的难度。
相反,恰如其分的批评,不但能让学生改正错误,增强辨别是非的水平,而且还能增进师生感情,从而更好地接受老师的教育。
所以,怎样才能使批评恰如其分便显得尤为重要。
一、选择恰当的时机班主任对学生实行批评,要抓住恰当的时机。
时机不同,效果则不同,只有把握批评的时机,即时疏通思想,才能防微杜渐,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1、热处理有的学生自控水平差,因粗心大意做错了事,损坏公共财物,乱扔果皮纸屑,班主任对此事就要抓住时机,趁热打铁实行批评教育,让这些事情在他们的脑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确保以后不犯,时刻规范其一言一行。
2、冷处理如果遇到两个学生打架,则要把握火候,应先把他们劝开,让他们各自冷静消气,然后再找机会和他们谈话,了解事情的前因后果,化解矛盾,千万不能急于指责他们,否则起不到批评教育的效果。
二、式,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常用的批评方式有: 1、当众批评与个别批评这两种批评方式不能偏废。
一般说来,应尽量减少当众批评。
学生课间犯的小缺点,校外犯的小错误,特别是早恋一类的问题,一般不适合当众批评。
当然,该当众批评的事,若私下解决,就不能伸张正义,集体的正义树立不起来,这对全班同学都有害而无益。
2、点名批评与不点名批评大凡有经验的班主任都知道,点名批评必须慎重,尽量少用。
点名批评之前应考虑:点名之后,被批评者可能有几种反应,应如何对待。
其他同学可能会有什么反应,应如何对待。
若估计点名时,被批评者可能大吵大闹,那应该暂时不批评,认真核查事实,真正分清是非,然后再实行批评。
但慎重归慎重,态度还是要坚决,应该点名的,决不可姑息。
还有一种批评方式,就是班主任不点名,但大家一听就知道在批评谁。
批评者矢矢中的,被批评者却无从发作。
这种批评方式,变相剥夺了被批评者反驳的权利,使批评者处于优越的地位,能够毫无顾忌地讽刺挖苦,最容易伤害学生。
被批评者一定怀恨在心,一旦有机会便实行报复。
所以,你此时给他一箭,他必定彼时还你一枪。
所以,班主任的批评,还是光明磊落的好。
3、外爆式批评与内爆式批评外爆式批评是指用训斥甚至体罚等外部压力,竭力使学生难堪恐惧,以达到控制学生行为的目的。
内爆式批评是指用心理分析方法,启发学生思考,循循善诱,促使他自己理解自己的错误,否定自己的错误,纠正自己的错误,以达到批评教育的目的。
外爆式批评最大的缺点是不能引起学生的思考,只能使学生知道不能做什么;内爆式批评最突出的优点是能引起学生的思考,体察自己的心态,不但能搞清自己不能做什么,而且还能懂得自己应该做什么。
所以,内爆式批评是集制止与诱导于一身的批评方式,值得提倡。
理解,说出话来就是教育型的,反之,就是非教育型的。
所以,班主任对学生的批评,要注意语言的使用。
1、用表扬代替批评每个学生都会有缺点和错误,但绝大部分学生都喜欢听表扬话,不愿听批评话,甚至一听批评就产生逆反心理。
所以,我们如果用赞扬来代替批评其不足,效果会更好。
大家都知道陶行
知先生“四块糖果”的故事,当他发现学生王友用泥块砸几个同学时,他仅仅先制止了他,并没有立即批评他,而且后来还奖励了他四块糖果。
陶先生把第一块糖果奖给王友时说:“你按时来到这里,而我却迟到了。
”奖第二块糖果时说:“当我不让你再打人时,你立即就住手了,这说明你很尊重我。
”奖第三块糖果时说:“我调查过了,你砸他们,是因为他们欺负女学生,这说明你很正直。
”奖第四块糖果时说:“为你准确地理解错误,我再奖励你一块糖果。
”如果陶先生当时大声训斥:“你为什么用泥块砸人?难道你不知道这是违反校规的吗?”也许就没有后面王友愧疚的哭了。
2、巧妙地指出不足一些班主任在批评学生时也先用赞扬的原则,但赞扬之后便来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但是”,有的学生一听“但是”二字就反感,认为老师前面的赞扬是言不由衷,是批评的前奏,其结果,不但批评不会收效,就连前面的赞扬也被学生理解为虚情假意了。
如果我们不用“但是”这个转折词,效果可能就不同。
例如:“你在最近一阶段表现不错,如果你能更好地遵守课堂纪律,课后更认真地复习,相信你的成绩会进步更快。
”巧妙地指出不足,引导学生自己理解自己的不足或错误,这样的间接提醒,比直接批评的效果要好得多,更容易为人接受
四、力求恰当的善后心理学告诉我们,人们都是把批评看作贬义的,所以听到批评时,心里总是不舒服,哪怕是最准确的批评,有时也会使批评者和被批评者产生隔阂、矛盾甚至怨恨。
可作为班主任,在教育教学当中,对学生的缺点、错误又免不了要经常实行批评。
有什么方法能消除这种由批评带来的副作用,使之产生积极作用呢?除了前面叙述的几点,还要努力做好后面的善后工作。
所谓善后工作,就是在公开场合批评了学生之后,要和学生个别交换意见,向学生征询你的批评与事实是否相符,请他谈谈挨了批评之后的想法,和他一起找出所以存有这些缺点、错误的原因,分析这些缺点、错误的性质以及这些缺点、错误可能会导致怎样的后果,并一起寻求改正的办法、途径。
实行这种个别谈话时,态度一定要诚恳,要以理服人,在人格上要平等相待。
一句话,要使学生从心里感到你确实是在关心他的进步,是在为他着想。
如果通过交谈,发现你的批评与事实不符,使被批评者蒙受了不白之冤,你就应该立即向他当面道歉,为他“平反”。
作为一个好的班主任,千万不能因为怕麻烦而忽视了这种批评的善后工作。
事实证明,做不做这种善后工作,给学生带来的影响就是不一样。
在一次复习课上,我让学生上黑板默写几个问题,其中有个女同学说:“生产关系就是指人和人之间的关系。
”我一看,气就不打一处来,(因为我在讲课时特别强调不能这样说)气愤地说:“难道你和你妈之间的关系也叫生产关系吗?”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她认为我是在侮辱她,从此她的政治成绩更差了。
很长时间之后,我才从其他学生口中知道,就是因为我这句话伤害了她的自尊,而且也没有做好善后工作。
吃一堑,长一智。
后来也有犯同样错误的学生,但因为我注意做好了善后工作,结果师生间的关系更加融洽了,学生的成绩也逐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