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智慧城市”建设概览
国外“智慧城市”建设概览

国外“智慧城市”建设概览近年来,人们对城市发展的关注和探索一直不断向前推进,在探索的进程中,“智慧城市”的概念逐渐被全球越来越多的国家和社会公众所接受。
以前由于科技力量不足,城市中的交通、能源、商业、通信、水资源等无法为城市发展提供整合的信息。
而现在,信息技术正在给城市发展带来实现巨大变革的条件。
“智慧城市”就是主动驾驭这一趋势,借助新一代的物联网、云计算、决策分析优化等信息技术,将人、商业、运输、通信、水和能源等城市运行的各个核心系统整合起来,以一种更智慧的方式运行,进而创造更美好的城市生活。
在这样美好的发展愿景驱使下,近十年来,美国、英国、日本等世界各国都在不断加大信息技术在城市管理、服务和运行中的应用,努力打造基于数字技术的“智慧城市”。
本文针对当前世界各国建设“智慧城市”的基本情况做些简单介绍。
一、美国2009年1月28日,奥巴马就任美国总统后,与美国工商业领袖举行了一次圆桌会议。
作为仅有的两名代表之一,IBM首席执行官明盛(Sam Palmisano)在会上首次提出“智慧地球”(Smart Planet)这一概念,建议奥巴马政府投资新一代的智慧型信息基础设施。
随后,在精心规划和部署下,奥巴马政府将智能电网项目作为其绿色经济振兴计划的关键性支柱之一,进行了改革与投入。
此外,美国在其他的城市信息化方面也做出了努力,具体的规划和措施有:1.建设现代化的城市电网。
2009年初,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发布《经济复兴计划进度报告》中宣布,美国计划在未来的3年之,为百姓家庭安装4000万个智能电表,同时投资40多亿美元推动电网现代化建设。
在这一过程中,美国博尔德市较早地启动了智能电网城市工程,该工程将现有的测量设施改造成强大、动态的电力系统和通信网络,并通过配电网络提供实时、高速、双向的通信服务,将现有的变电站改造成具备远程监控、实时数据发布等优化性能的“智能”变电站,届时该市将成为一座全集成的智能电网城市。
国内外智慧城市研究综述

国内外智慧城市研究综述智慧城市是指运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以智能化、信息化、数字化和绿色化为目标,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和升级。
在这样一个城市中,各种设备能够互相连接并进行数据共享,可以实现城市内的智能管理和各种创新应用。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起,智慧城市在国内外开始兴起并引起了广泛关注。
本文将对国内外智慧城市研究的现状进行综述。
一、国外智慧城市研究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期以来,国外开始重视智慧城市的建设和研究。
如今,欧美和亚洲的城市已经在这个领域获得了重要进展。
从研究的角度来看,智慧城市的研究有两种模式,一种是由政府主导的官方研究,另一种则是来自学术界和行业界的研究。
政府主导的官方研究主要集中在各地政府间的国际交流和合作,旨在以此推动各国智慧城市的建设和发展。
例如,欧盟在2007年就启动了“智慧城市计划”,以鼓励各地政府实施智慧城市项目。
此外,美国政府也推动了智慧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以推动经济增长和创新。
例如,美国在2009年的“美国复苏与重投资法案”中投入了数十亿美元的基础设施建设经费,用于推广电子制造、国家电网、交通基础设施等领域的智慧城市项目。
除了政府主导的研究外,学术界和行业界也在智慧城市的研究方面付出了很多努力。
在学术领域,智慧城市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如何设计和实施智慧城市系统的领域。
例如,MIT在2013年成立了“智慧城市实验室”,致力于探索城市互联网的未来和智慧城市的创新技术。
在工业和商业领域,许多跨国公司也在智慧城市的研究和开发方面做出了贡献。
例如,三星和西门子都推出了智慧城市解决方案,为城市的智慧化进程提供了技术支持和服务。
总体来说,在国外,智慧城市研究的发展呈现出多样化和多元化的趋势。
政府主导的官方研究和学术、行业界的研究相互作用,在推动智慧城市的发展和实践方面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目前,国外的许多城市已经开始应用智慧城市的技术和应用,实现了城市的智能化和可持续发展。
全球最先进的智慧城市建设

全球最先进的智慧城市建设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对于城市生活的需求不断提高,智慧城市建设成为了各大城市竞相开展的一项工作。
智慧城市的建设将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和物联网等技术手段,将城市的交通、能源、环境、安全等方面全面升级,实现城市的更加便捷、安全、舒适和环保。
目前,世界上多数的智慧城市建设都是在新兴城市的基础上进行的,例如中国的深圳、美国的旧金山等。
然而,一些已有几百年历史的城市也在不断探索智慧城市建设的可能性。
下面介绍一些全球最先进的智慧城市建设。
东京日本的东京作为全球著名的现代化城市,也在不断推进智慧城市建设。
其中最著名的项目是“东京城市管家计划”。
该计划将通过人工智能、传感器、数据分析等技术手段,实现城市的智能化运营。
例如,通过交通数据的分析,实时掌握道路拥堵情况,并及时做出调度。
通过环保数据的监控,实现地球温度下降的目标。
西雅图美国的西雅图在智慧城市建设方面也比较有名。
该市政府推行了一项名为“云骑士”的计划。
这项计划主要是利用云计算、人工智能和物联网等技术手段,实现能源的智能化控制,提高能源的效率和利用率。
通过与电网的耦合控制,实现能源的存储和分享。
巴黎与东京和西雅图不同,法国的巴黎在智慧城市建设方面更注重城市的美学和文化价值。
巴黎市政府推出了多个计划,如“绿色路线”、“欧洲数字城市”和“巴黎意图”等。
通过这些计划,巴黎将发展出更为智能的交通系统、智能化的景观照明和智能的垃圾管理系统等。
同时,巴黎市政府还鼓励开发商建设更多绿色建筑,进一步提高城市的环境质量。
新加坡新加坡是全球第一个实现智慧城市建设的国家。
该市政府致力于打造一个完全集成的智慧城市,其中包括全自动化的地铁系统、雨水收储系统和能源储存系统等。
通过物联网技术、传感器和人工智能技术等手段,提高城市的效率和安全性,同时优化城市资源的利用和管理。
总之,智慧城市建设是全球各大城市的必经之路。
通过不断引入新技术和创新,城市能够更好地满足人们的需求,缩小城乡发展差距,提高城市的竞争力和生活质量,实现更加繁荣的未来。
2024年全球智慧城市建设

市民主导模式: 市民主导,政 府支持,企业
参与
混合模式:政 府、企业和市 民共同参与, 共同推动智慧
城市建设
智慧城市的社会经济效益
提高城市效率:通过智能化管理,提高城市运行效率,减少资源浪费。
创造就业机会:智慧城市建设将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创造大量就业 机会。 提高居民生活质量:通过智能化服务,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如智能交 通、智能医疗等。
华为:提供 智慧城市解 决方案,包 括云计算、 大数据、人 工智能等技
术
腾讯:提供 智慧城市解 决方案,包 括云计算、 大数据、人 工智能等技
术
阿里巴巴: 提供智慧城 市解决方案, 包括云计算、 大数据、人 工智能等技
术
微软:提供 智慧城市解 决方案,包 括云计算、 大数据、人 工智能等技
术
谷歌:提供 智慧城市解 决方案,包 括云计算、 大数据、人 工智能等技
智慧城市建设的投资规模与资金来源
投资规模:预计到2024年,全球智慧城市建设投资规模将达到万亿美元级别 资金来源:政府财政投入、企业投资、社会资本、国际金融机构贷款等 投资重点:智能交通、智能安防、智能医疗、智能教育等领域 投资风险:技术更新换代、市场竞争、政策变化等
智慧城市建设的主要参与企业与机构
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
城市规划:利用AI进行 城市布局优化,提高城市 空间利用率
交通管理:通过AI技 术实现智能交通系统, 减少拥堵,提高出行效 率
公共安全:利用AI进行 犯罪预测和预防,提高城 市安全水平
环境保护:利用AI进行 环境监测和治理,提高城 市环境质量
公共服务:通过AI技术 提供个性化、智能化的公 共服务,提高市民生活质 量
物联网技术在环 境监测中的应用
2024年智慧城市建设全球典范

法规体系建设
针对智慧城市建设涉及的数据安 全、隐私保护、技术标准等方面 ,各国逐步完善相关法规体系, 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法制保障。
财政资金支持
各国政府通过设立专项资金、提 供税收优惠等方式,加大对智慧 城市建设的财政支持力度,推动 智慧城市相关产业和技术的快速 发展。
地方层面政策法规实施情况
城市规划与建设管理
设具有较高成熟度。
亚洲地区
以中国、日本、韩国等为 代表,发展迅速,政府大 力支持智慧城市建设,注 重城市管理和公共服务智
能化。
未来发展趋势与挑战
发展趋势
人工智能、5G通信、物联网等技术的广泛应用将推动智慧城 市向更高层次发展;城市间协同合作将加强,实现资源共享 和优势互补;智慧城市建设将更加注重人文关怀和可持续发 展。
06
合作交流与拓展国际市场
国际间合作交流现状及趋势分析
现状
当前,全球智慧城市建设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各国政府、企业和研究机构纷 纷加强合作交流,共同探索智慧城市建设的新理念、新技术和新模式。国际间合 作交流的形式多样,包括政府间对话、企业合作、学术研讨等。
趋势
未来,随着全球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科技的不断发展,智慧城市建设将成为国际 间合作交流的重要领域。各国将更加注重智慧城市建设的整体性、系统性和可持 续性,加强跨国界、跨领域的合作,共同推动全球智慧城市的协同发展。
拓展国际市场机遇与挑战并存
机遇
拓展国际市场为智慧城市建设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全球范围内,许多国家和地区正处于城市化快速发展阶段 ,对智慧城市建设的需求迫切。同时,国际市场的开放和竞争也为企业提供了更多的合作机会和发展空间。
挑战
拓展国际市场也面临着诸多挑战。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环境差异巨大,对智慧城市建设的 需求和标准也不尽相同。此外,国际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企业需要不断提升自身实力和服务水平,才能在竞争 中脱颖而出。
列数国外智慧城市经典案例

列数国外智慧城市经典案例最新最全的国外智慧城市经典案例文档范本如下:正文:一、美国智慧城市经典案例1. 纽约智慧城市计划- 纽约市将各个领域的数据整合起来,利用大数据和物联网技术进行分析和利用,提高城市的管理效率和市民生活质量。
- 通过智能交通管理系统、智慧能源管理系统等技术,实现交通拥堵缓解、能源利用优化等目标。
2. 旧金山智慧城市计划- 旧金山市利用创新技术,建立智慧城市生态系统,提高市民生活质量。
- 通过智能化的垃圾处理系统、智能停车系统等技术,实现垃圾分类管理、停车位导航等目标。
3. 伦敦智慧城市计划- 伦敦市利用智能技术实现智慧电网建设,提高电网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 通过智能家居系统等技术,实现能源消耗的监测和优化。
二、德国智慧城市经典案例1. 柏林智慧城市计划- 柏林市利用云计算和物联网技术,建立智慧城市平台,提供各种城市服务。
- 通过智能交通管理系统、智慧医疗系统等技术,实现交通管制、医疗服务的智能化。
2. 慕尼黑智慧城市计划- 慕尼黑市将各种城市服务整合在一起,建立智慧城市平台,提高城市的管理效率和市民生活质量。
- 通过智能化的垃圾处理系统、智能停车系统等技术,实现垃圾分类管理、停车位导航等目标。
三、智慧城市经典案例1. 东京智慧城市计划- 东京市利用物联网技术和,建立智慧城市平台,提高城市的管理效率和市民生活质量。
- 通过智能交通管理系统、智慧医疗系统等技术,实现交通管制、医疗服务的智能化。
2. 大阪智慧城市计划- 大阪市利用物联网技术和,建立智慧城市平台,提高城市的管理效率和市民生活质量。
- 通过智能化的垃圾处理系统、智能停车系统等技术,实现垃圾分类管理、停车位导航等目标。
四、韩国智慧城市经典案例1. 首尔智慧城市计划- 首尔市利用物联网和技术,建立智慧城市平台,提高城市的管理效率和市民生活质量。
- 通过智能交通管理系统、智慧医疗系统等技术,实现交通管制、医疗服务的智能化。
附件:无法律名词及注释:1. 智慧城市:利用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思维,通过数据整合、物联网和大数据分析等技术手段,实现城市管理的智能化、高效化和可持续发展。
浅析:国内外的智慧城市建设情况

浅析:国内外的智慧城市建设情况从概念提出到落地实践,从风险评估到监理全程跟踪监管,关于才智城市规划与建设的探讨从未停止。
全球来说,才智城市的建设呈点状分布。
美国迪比克市、韩国仁川市、爱尔兰戈尔韦湾、丹麦哥本哈根…它们探究着城市进展的才智路径。
自2023 年,美国IBM公司在中国连续召开了22 场才智城市争论会,引爆“才智城市” 理念之后,我国不少城市也乐观加入了这个“才智愿景”的探究。
然而国内外城市由于建设背景不同、探究路径不同,因而在摸索过程中得出的阅历与教训也不尽相同。
国外才智城市建设特色韩国:泛在网络韩国的才智城市以网络为基础,将医疗、教育等服务系统统一部署在思科公司的数据中心,通过无处不在的网络接入,便利的实现远程的医疗、远程的教育等服务。
并且通过标准化的方式向企业开放这些IT基础设施,鼓舞企业开发新型服务。
美国:智能服务美国中西部爱荷华州的迪比克市,用IBM的新技术将水、油、交通等等都连接到了一起完全实现了数字化,将城市的全部资源都连接起来,才智的为市民服务,满意市民的需求。
瑞典:才智交通瑞典的才智城市主要体现在才智交通系统上的建设。
为解决瑞典首都交通拥挤问题,斯德哥尔摩宣布征收“道路堵塞税”,瑞典在道路上设置了十几个的路边掌握站,通过使用RFID以及激光等高新技术,自动识别进入市中心的车辆,然后自动的对进出市中心的注册车辆进行收税。
同时引入了IBM的流计算平台“InfoSphereStreams”,分析采集的车辆位置信息,实现为城区同行车辆供应回避拥堵路线的服务。
同时通过这些技术对进出车辆进行收税后,大量的削减了车流,降低了交通拥堵。
国内才智城市建设特色一、关注民生需求,提升公共服务水平以人为核心,以民生需求为动身点,围绕社区服务,开展才智社区、居家养老等领域的才智化应用,公共服务力量得到大幅提升,在上海市浦东新区、兰州市等地取得了突出成效。
上海市浦东新区:陆家嘴等街镇已在智能停车APP应用,自助快递箱、为老服务系统、与商业银行合作推行才智城市炫卡等方面为社区居民供应智能停车、失智老人监管、健康、门禁平安管理、快递物流等服务,现已取得明显成效,正在全区全面推广。
全球智慧城市建设的现状和趋势分析

全球智慧城市建设的现状和趋势分析随着全球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智慧城市建设正成为城市改造的重要路径。
智慧城市是指在现代城市基础设施中应用信息技术,优化城市管理、提高城市运行效率和城市安全的城市形态。
发达国家已经逐步展开智慧城市建设,在我国也有多地开展了智慧城市试点。
本文将对全球智慧城市建设的现状和趋势进行分析。
一、全球智慧城市建设现状1.1 国外智慧城市建设发达国家一直是智慧城市建设的主要推动者。
例如,欧盟启动了名为“智慧城市挑战”的计划,致力于提高城市质量,并在城市改造中使用新技术。
该计划明确提出要求,通过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创新的社区管理和新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实现智慧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美国早在2008年就启动了“智慧城市挑战”计划,号召城市使用技术来提高城市的效率,同时帮助经济增长。
以加州的旧金山为例,该市利用无人机和传感器监测区域内豪华酒店的水源管理,确保其水流量与水质达到标准。
同时,该计划还通过引入大数据分析技术来监测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并根据分析结果优化公交线路。
日本东京也是一个智慧城市的典范。
东京正大力推进数字化转型,利用大数据和物联网技术实现城市智能化。
例如,东京推广的智能公共交通系统,利用人脸识别技术,能够更好地掌握市民的出行习惯,精准管理公交车线路,以此提高交通效率。
1.2 中国智慧城市建设我国在智慧城市建设上取得了不少成绩。
从2013年以来,各地方政府陆续出台一系列措施,以提升城市管理、服务和市民生活质量,推动智慧城市建设。
例如,北京实现了智能化的地下停车场系统、智能路灯系统和垃圾分类系统等;河南郑州建成全球智慧物流中心,每年处理逾千万箱物流货物;深圳实施智慧拥堵控制系统,从源头上改善城市拥堵情况。
在中国,政府机关是智慧城市建设的主要推动力量。
与国外不同的是,我国的智慧城市建设往往从政府引导开始,通过引入企业和社会力量建立良好的公共服务体系。
同时,政府还出台了各种政策,为智慧城市的建设提供优良的物质基础和政策支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外“智慧城市”建设概览近年来,人们对城市发展的关注和探索一直不断向前推进,在探索的进程中,“智慧城市”的概念逐渐被全球越来越多的国家和社会公众所接受。
以前由于科技力量不足,城市中的交通、能源、商业、通信、水资源等无法为城市发展提供整合的信息。
而现在,信息技术正在给城市发展带来实现巨大变革的条件。
“智慧城市”就是主动驾驭这一趋势,借助新一代的物联网、云计算、决策分析优化等信息技术,将人、商业、运输、通信、水和能源等城市运行的各个核心系统整合起来,以一种更智慧的方式运行,进而创造更美好的城市生活。
在这样美好的发展愿景驱使下,近十年来,美国、英国、日本等世界各国都在不断加大信息技术在城市管理、服务和运行中的应用,努力打造基于数字技术的“智慧城市”。
本文针对当前世界各国建设“智慧城市”的基本情况做些简单介绍。
一、美国2009年1月28日,奥巴马就任美国总统后,与美国工商业领袖举行了一次圆桌会议。
作为仅有的两名代表之一,IBM首席执行官明盛(Sam Palmisano)在会上首次提出“智慧地球”(Smart Planet)这一概念,建议奥巴马政府投资新一代的智慧型信息基础设施。
随后,在精心规划和部署下,奥巴马政府将智能电网项目作为其绿色经济振兴计划的关键性支柱之一,进行了改革与投入。
此外,美国在其他的城市信息化方面也做出了努力,具体的规划和措施有:1.建设现代化的城市电网。
2009年初,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发布《经济复兴计划进度报告》中宣布,美国计划在未来的3年之,为百姓家庭安装4000万个智能电表,同时投资40多亿美元推动电网现代化建设。
在这一过程中,美国博尔德市较早地启动了智能电网城市工程,该工程将现有的测量设施改造成强大、动态的电力系统和通信网络,并通过配电网络提供实时、高速、双向的通信服务,将现有的变电站改造成具备远程监控、实时数据发布等优化性能的“智能”变电站,届时该市将成为一座全集成的智能电网城市。
2.伊利诺斯州立大学研制虚拟车辆设计平台。
美国伊利诺斯州立大学研制出的车辆设计系统,使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工程师们可以通过计算机网络实时协作进行设计。
该技术也可以应用于人们的生活环境中,使人们在虚拟世界里完成现实生活中的互联互通,实现人们在虚拟化的环境中远程合作,形成无所不在的智能化协同环境。
当虚拟办公室、虚拟社区等概念成为现实,人们可以在同一虚拟平台中无障碍沟通,推动经济的繁荣发展。
3.加利福尼亚州圣何塞启动智能道路照明工程。
圣何塞2009年4月启动了智能道路照明工程,其控制网络技术不受灯具的约束,有效地为各种户外和室照明市场带来节能、降低运行成本、实施远程监控以及提高服务质量等好处。
智能控制联网技术以新型灯具的效率为基础,通过诸如失效路灯的早期排查、停电检测、光输出平衡以及调光等功能来降低成本和改善服务,同时使城市的街道、道路和公路更安全美观。
4.政府启动联邦智能交通系统。
此系统包括了两大智能子系统:即智能基础设施和智能交通工具。
智能基础设施由动脉管理、高速公路管理、意外预防及安全保障系统、道路天气管理、道路作业和维修、运输管理、交通事故管理等十三项管理措施组成。
其中,智能基础设施中的动脉管理主要包括对交通和基础设施的监控、交通控制、道路管理、停车管理、信息传播和自动执法系统;高速公路管理包括了交通和基础设施监控、匝道管控、道路管理、特殊活动交通管理、信息传播和自动执法系统;意外预防及安全保障系统包括道路几何预警系统、铁路穿越预警系统、交叉口碰撞预警系统、自行车预警及动物预警系统;公路天气管理包括天气和道路条件的监控、检测及预测等。
而智能交通工具则包括防撞保护、驾驶者助手和碰撞信息发布在的智能交通工具。
二、英国英国在智慧城市建设方面的规划和措施主要有:1.打造“数字之都”。
2009年6月,英国发布了《数字英国》(Digital Britain)计划,明确提出将英国打造成世界的“数字之都”,在2012年建成覆盖所有人口的宽带网络。
英国城市建设模式注重发展应对世界气候变化的各种智能和环境友好型的技术与方案,“绿色环境”是其城市智慧化的目标之一。
2.格洛斯特开展智能屋试点应用。
2007年英国在格洛斯特建立了“智能屋”试点,将传感器安装在房子周围,传感器传回的信息使中央电脑能够控制各种家庭设备。
智能屋装有以电脑终端为核心的监测、通讯网络,使用红外线和感应式坐垫可以自动监测老人在屋的走动。
屋中配有医疗设备,可以为老人测心率和血压等,并将测量结果自动传输给相关医生。
此外,智能屋还可以提供空调温度设定等诸多功能。
3.伦敦建设“贝丁顿零化石能源发展”生态社区。
贝丁顿社区是英国最大的低碳可持续发展社区,其建筑构造是从提高能源利用角度考虑,是表里如一的真正“绿色” 建筑。
该社区的楼顶风帽是一种自然通风装置,设有进气和出气两套管道,室外冷空气进入和室热空气排出时会在其中发生热交换,这样可以节约供暖所需的能源。
由于采取了建筑隔热、智能供热、天然采光等设计,综合使用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该小区与周围普通住宅区相比可节约81%的供热能耗以及45%的电力消耗。
三、日本日本在城市信息化建设方面非常重视,其希望通过智慧城市的建设由此改革整个经济社会,催生出新的活力,实现积极自主的创新。
日本的具体规划和做法主要有:1.“智慧日本”战略。
2009年7 月,日本推出“I-Japan(智慧日本)战略2015”,旨在到2015年实现以人为本“安心且充满活力的数字化社会”,让数字信息技术如同空气和水一般融入生产生活的每个角落。
目前该战略将目标聚焦在电子化政府治理、医疗健康信息服务、教育与人才培育等三大公共事业上。
当前日本各城市积极落实国家战略,重视新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推广,在远程医疗、电子病历等方面进行了积极尝试。
2.推广泛在环境下的网络技术。
泛在网络环境是指在互联网处于任何时候和任何情况下都可以实现全面互联的状态,基于这种技术的优越性,目前日本大力发展泛在环境下的电子政府和电子地方自治体,推动医疗、健康和教育的网络化。
日本政府希望通过执行这一战略,开拓支持日本中长期经济发展的新产业。
3.东京建立电子病历系统。
目前东京电子病历系统在各类医院已基本普及,电子病历系统整合了各种临床信息系统和知识库,如能提供病人的基本信息、住院信息和护理信息,为护士提供自动提醒,为医生提供检查、治疗、注射等诊疗活动。
此外,医院采用笔记本电脑和PDA实现医生移动查房和护士床旁操作,实现无线网络化和移动化。
目前日本的医疗信息化建设基本实现了诊疗过程的数字化、无纸化和无胶片化。
四、荷兰2005年7月,欧盟正式实施“i2010”战略,该战略致力于发展最新的通信技术、建设新网络、提供新服务、创造新的媒体容。
2009年3月,欧盟委员会提出了《信息通信技术研发和创新战略》,呼吁加大对信息技术研发和创新的支持和投入,使欧盟在该领域领先全球。
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市是欧洲智慧城市建设的典,也是世界上最早开始智能城市建设的城市之一,其智能城市建设主要由四个主题组成:1.可持续性生活:West Orange项目和Geuzenveld项目阿姆斯特丹是荷兰最大的城市,共有40多万户家庭,占据了全国二氧化碳排放量的三分之一。
为了改善环境问题,该市启动了两个项目(West Orange项目和Geuzenveld项目),通过节能智慧化技术,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和能量消耗。
Geuzenveld项目的主要容是为超过700多户家庭安装智慧电表和能源反馈显示设备,促进居民更关心自家的能源使用情况,学会确立家庭节能方案。
West Orange项目中,500户家庭将试验性地安装使用一种新型能源管理系统,目的是节省14%的能源,同时减少等量的二氧化碳排放。
2.可持续性工作:智能大厦项目智能大厦是在未给大厦的办公和住宿功能带来负面影响的前提下,将能源消耗减小到最低程度,同时在大楼能源使用的具体数据分析的基础上,电力系统更有效地运行。
为了让阿姆斯特丹众多的大厦资源得到高效合理的利用,阿姆斯特丹启动了ITO Tower大厦,这是智能大厦项目的试验性、示性工程,总面积达38000平方米。
3.可持续性交通:Energy Dock项目阿姆斯特丹的移动交通工具包括轿车、公共汽车、卡车、游船等,它们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对该市的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为了有效解决这个问题,该市实行了Energy Dock 项目,该项目通过在阿姆斯特丹港口的73个靠岸电站中配备了154个电源接入口,便于游船与货船充电,利用清洁能源发电取代原先污染较大的产油发动机。
4.可持续性公共空间:气候街道(The Climate Street)Utrechtsestraat是位于阿姆斯特丹市中心的一条具有代表性的街道,狭窄、拥挤的街道两边满是咖啡馆和旅店,平时小型公共汽车和卡车来回穿梭运送货物或者搬运垃圾时,经常造成交通拥堵。
2009年6月,该市启动了气候街道项目,用于改善之前的状况。
五、瑞典近年来,瑞典政府投入大量财力积极打造信息社会,每年信息化投入占全国GDP的4%,取得了显著成效。
截至2009年,瑞典家庭网民普及率达到84%,移动通信普及率达到94%,3G应用普及率达到92%。
2010年瑞典被评为世界上信息化程度最高的经济体之一。
在瑞典,斯德哥尔摩率先使用“智能交通系统”来改善整体交通和通勤状况。
该系统通过收集并分析货车、交通流量传感器、运输系统、污染检测和天气信息等数据信息,寻找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可靠途径,实现绿色交通的和谐环境。
据悉,2006年斯德哥尔摩开始试用智能交通系统,到2009年实现交通堵塞降低25%,交通排队所需时间降低50%,出租车的收入增长10%,城市污染也下降了15%,并且平均每天新增4万名公共交通工具乘客,有效地实现了绿色、便利的交通。
六、国2004年3月,国政府推出了u-Korea发展战略,希望国提前进入智能社会。
“u”是英文ubiquitous的缩写,意为“无所不在”。
u-Korea战略是一种以无线传感器网络为基础,把国的所有资源数字化、网络化、可视化、智能化,以此促进国经济的发展。
目前国政府将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作为重点,建设以信息化为基础的国家战略。
国在2009年的“绿色IT国家战略”中称,到2012年底国将建成“G速互联网”,将网速提高至每秒1G字节(比现在快10倍),国为此规划投入了4.2万亿元。
截至到2009年底,国网速和宽带覆盖率均居全球首位,互联网网速平均传输速率达20.4M/s,家庭宽带覆盖率达95%。
基于良好的信息化基础,部分城市尝试深化电子政务、构建“智慧城市”,具体计划和项目如下:1.仁川建设“智慧型”都市。
目前仁川市宣布打造智慧型都市,建设的重点在医疗、教育与商业领域的基础设施信息化应用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