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流量鼻导管正压通气
加温加湿高流量鼻导管通气治疗胃肠道手术后并发肺炎的临床效果

加温加湿高流量鼻导管通气治疗胃肠道手术后并发肺炎的临床效果加温加湿高流量鼻导管通气(HFNC)是一种新型的通气治疗方式,近年来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HFNC通气可以为患者提供高浓度的氧气和适宜的加温加湿气体,从而改善肺功能、缓解呼吸困难,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胃肠道手术后并发肺炎是一种常见的临床并发症,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
本文旨在探讨HFNC通气在胃肠道手术后并发肺炎治疗中的临床效果。
一、HFNC通气的原理和临床应用HFNC通气即加温加湿高流量鼻导管通气,其原理是通过高流量的氧气和适宜的加热加湿气体,提供给患者进行呼吸支持治疗的一种方法。
与传统的鼻导管给氧相比,HFNC通气具有以下显著优势:1. 提供稳定的氧气浓度:HFNC通气可以提供高浓度的氧气,使患者的血氧饱和度得到迅速改善。
2. 减少气道阻力:HFNC通气通过高流量输送气体,会形成一种“气囊”效果,使得呼吸时气道内气体不易流失,减少了气道阻力。
3. 提供适宜的加温加湿气体:HFNC通气不仅可以给予患者高浓度的氧气,还可以提供适宜的加热加湿气体,可以有效预防气道黏膜干燥和损伤,减少气管炎、支气管炎等并发症的发生。
HFNC通气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目前,HFNC通气已经被广泛应用于重症监护室、呼吸科、内科、麻醉科等临床科室,用于治疗急性呼吸衰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支气管哮喘急性加重等疾病,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二、HFNC通气在胃肠道手术后并发肺炎治疗中的临床应用胃肠道手术后并发肺炎是一种常见但又危险的并发症,其并发症的发生率高,易造成患者病情加重甚至危及生命。
传统的治疗手段包括气管插管机械通气、低流量给氧、抗生素等,但是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近年来,HFNC通气作为新型的通气治疗方式,逐渐被用于胃肠道手术后并发肺炎的治疗中,并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
针对HFNC通气在胃肠道手术后并发肺炎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已有许多临床研究进行了探讨。
高流量鼻导管究竟能否产生气道正压?

高流量鼻导管究竟能否产生气道正压?高流量鼻导管(HFNC)有效产生气道正压研究。
作者:李宏亮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危重医学科来源:医学界急诊与重症频道无创正压通气(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CPAP)是治疗新生儿及婴幼儿急性呼吸衰竭,降低气管插管率的金标准疗法,其机理在于提供气道正压,降低气道阻力,增加功能残气量,通过支撑顺应性增高的小气道防止其塌陷,从而避免气体陷闭等等。
但是CPAP 有许多众所周知的弊病,例如难以为患儿顺利佩戴鼻面罩并保证其密闭性,同时面临着患儿无法长时间耐受、皮肤黏膜及鼻中隔损伤等。
做为近年来新起的替代CPAP 进行呼吸支持的技术,高流量鼻导管(high flow nasal cannula,HFNC)已经在儿科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并证明了其治疗的有效性。
更重要的是,该设备操作简单,无需复杂精密的仪器设备以及专业化的ICU 人员支持,而且患儿耐受性良好,密闭鼻面罩带来的一系列常见并发症也不复存在。
但直到今天,仍然有很多忙于临床工作的呼吸科及 ICU 医生,会对 HFNC 究竟能否产生气道正压持有疑虑。
此文旨在对近年来公开发表的相关文献进行初步整理,以帮助大家解开这一困惑。
▍临床研究最早的观察性研究是Spence 等在美国圣路易斯儿童医院(St. Louis Children’s Hospital)的新生儿 ICU(NICU)中展开的[1],咽内压(intrapharyngeal pressure,IPP)测压管置入深度为鼻翼至耳垂连线距离,使用婴儿尺寸的鼻导管,并通过使用下颌托带或安抚奶嘴尽量保持闭口呼吸。
共有 14 例平均孕 30 周,体重 1589 g 的早产儿入选此研究,分别在 CPAP 和 HFNC 两种呼吸支持方式下进行比较。
结果显示在 1 - 5 L/min 的范围内,当气流速以 1 L/min 为梯度递增,相应产生的平均 IPP 分别为1.7±0.3,1.7±0.2,2.6±0.3,3.8±0.4,4.8±0.5 cmH2O,且与体重无关。
成人急性呼吸衰竭的无创呼吸支持

成人急性呼吸衰竭的无创呼吸支持急性呼吸衰竭有三种主要的无创支持方法:即高流量鼻导管,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和无创通气(即呼气末正压(PEEP)压力支持通气)。
本文简要概述了在成人急性呼吸衰竭中使用无创呼吸支持的生理效应、种类和临床适应证。
生理效应呼吸衰竭主要表现为呼吸功能障碍和低氧血症。
由于呼吸功能障碍导致呼吸困难,呼吸功增加,最好的解决方法是使用直接通气支持。
低氧血症反映了气体交换不足,需要给予氧气治疗和特定的设备设置(主要是正压)来改善气体交换。
高流量鼻导管吸氧高气体流速(≥30 升/分钟,最高可达60至80 升/分钟)可以通过鼻插管调节吸入氧(FiO2)的固定分数,从0.21至1.0。
这种方法比病人自己的吸气峰值流量更高,能够有效提供预期的氧浓度,还可以通过湿化气体帮助黏液纤毛清除分泌物,且操作简易,患者感受舒适。
CPAP和无创通气(即PEEP压力支持通气)使用CPAP时,患者在吸气和呼气期间都保持恒定的正压水平呼吸。
CPAP可与重症监护机械呼吸机或连续血流开路一起应用。
后者有一个高气体流量发生器,允许FiO2调节到1.0,并有一个最小阻力的PEEP阀。
CPAP也可以通过具有内部微通道的开放式大气阀门输送,通过该微通道输送氧流。
PEEP对通气虽无直接影响,但可通过多种机制间接辅助通气: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加重期,平衡由呼气末残余肺泡压力(呼气末动态过度充气)造成的机械负荷;对抗肺不张(例如,腹部或胸部手术后的术后低氧血症);充当上呼吸道的机械支架(例如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患者),或作为阈值外部压力来克服气道的临界打开压力(例如肥胖患者)。
呼气末正压过高可以引起肺过度膨胀,降低膈肌收缩效率。
当PEEP用于改善氧合时,临床评估PEEP对呼吸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
无创通气无创通气是一种患者触发的压力目标通气模式,在该模式中,患者触发呼吸时,正吸气压力都高于PEEP水平。
通气不足和呼吸性酸中毒的情况最好采用无创通气治疗,可大幅降低呼吸做功,减少呼吸功也可以减少氧气消耗,进一步改善气体交换。
高流量鼻导管吸氧在儿童哮喘急性发作中的应用(完整版)

高流量鼻导管吸氧在儿童哮喘急性发作中的应用(完整版)高流量鼻导管吸氧(high flow nasal cannula,HFNC),又称加温加湿高流量鼻导管通气(heated humidified high flow nasal cannula,HHHFNC),是一种介于传统吸氧治疗(conventional oxygen therapy,COT)和无创通气(non-invasive ventilation,NIV)之间的新型氧疗和呼吸支持方式。
HFNC通过高流量(流量4~80 L/min)持续为患者提供可调控并相对恒定的吸氧浓度(21%~100%)、温度(31~37 ℃)和相对湿度接近100%的吸入气体。
与NIV和机械通气等呼吸支持措施相比,HFNC在耐受性及舒适度上更有优势,其噪音更小,不需要镇静,也不会导致鼻部损伤,现已广泛应用于儿科,包括治疗早产儿、毛细支气管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气管插管拔管后的过渡治疗等。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儿童常见的喘息性疾病,具有反复发作的临床特点。
哮喘急性发作时往往需要吸氧治疗,这是由于气道急性炎症所致的支气管平滑肌收缩、黏膜水肿以及气道分泌物增多引起气道狭窄,临床上表现为频繁咳嗽、喘息、胸闷等,严重时可出现呼吸急促和辅助呼吸肌的使用,甚至也会出现缺氧和血氧饱和度下降。
哮喘急性发作使用COT无效时,可能需要使用持续气道正压(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CPAP)呼吸支持,甚至机械通气。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将HFNC用于哮喘急性发作,但结论不尽一致。
本文结合国内外文献,对HFNC用于儿童哮喘急性发作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进行综述,以进一步指导临床应用。
1 HFNC的治疗特点1.1 可提供合适的氧流量,冲刷死腔,改善氧合在哮喘急性发作时,吸氧治疗的目标是维持血氧饱和度>94%。
与标准的鼻导管吸氧(流量2 L/min)相比较,HFNC的流量超过患儿自身吸气峰流量,并能给予较高的吸入氧浓度(>40%)。
高流量鼻导管通气和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在新生儿机械通气撤机

v e n t i l a t i o n( ≥2 4 h o u r s ) w e r e r a n d o ml y d i v i d e d i n t o H HF NC g r o u p a n d N C P A P g r o u p a f t e r e x t u b a t i o n .T h e c l i n i c a l
[ Ab s t r a c t ]Ob j e c t i v e T o c o mp a r e t h e c l i n i c a l v a l u e o f h u mi d i i f e d h i g h l f o w n a s a l c a n n u l a e a n d n a s a l c o n t i n u o u s
组( P< 0 . 0 5 o H H F N C组 撤 机 失 败 1 2 例, 其 中胎龄 ≤ 3 2 周 1 0例 ( 8 3 . 3 3 %) ; 失 败原 因: 低氧血症 1 例
( 8 . 3 3 %) , 高碳 酸血 症 6例( 5 0 . 0 0 %) , 严重 呼 吸暂停 5 例( 4 1 . 6 7 % o N C P A P 组 撤 机失 败 4 例, 其 中胎 龄 ≤3 2周 2 例( 5 0 . 0 0 %) ; 失败 原 因 : 高碳 酸血症 3 例( 7 5 . 0 0 %) , 严 重 呼 吸暂停 1 例( 2 5 . 0 0 % o 结论 与 N C P A P相 比, 撤机后使用 H H F N C可降低鼻腔损伤 、 喂养不耐受 的发生率 , 但应用 于胎龄 ≤ 3 2 周的早产儿 疗效不及 N C P A P 。 【 关键词 】 高流量鼻导管通气 ; 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机械通气; 新生儿
经鼻导管高流量加温湿化正压通气与经鼻持续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呼

ne o na t a l r e s pi r a t o r y d i s t r e s s s y nd r o me
中 国 当 代 医 药2 0 1 7 年 6 月 第 2 4 卷 第1 7 期
・妇幼 医学 ・
经鼻 导管高流量 加温湿化正压通 气 与经鼻持续正 压 通 气 治 疗 新 生 儿 呼 吸 窘 迫综 合 征 患 儿 的舒 适 度
比较
黄 玲 敖桢 桢
广东 省河 源 市妇 幼保 健 院儿科 , 广东河 源
作 为研 究 对象 , 采用 随机 数字 表法 分 为研 究 组 与对 照组 , 每组 3 0 例 。研 究 组 与对 照 组患 儿 分别 给 予 H H F N C与 N C P A P两种 通气 治 疗 , 比较两 组患 儿 的治疗 舒适 度及 相关 并 发症情 况 。结 果 研 究组 患儿 E D I N量 表各 项 评分 均 低 于 对 照组 , 差 异 有 统 计 学意 义 ( P < O . 0 5 ) ; 研 究 组 治 疗 期 间相 关 并 发症 发 生 率 低 于 对 照组 , 差 异 有 统 计 学 意 义 要】 目的 对 比经鼻导管高流量加温湿化正压通气( H H F N C ) 与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N C P A P ) 治疗新生儿 呼 吸窘迫综合征 ( N R D S ) 的效果及治疗舒适度 。方法 选取 2 0 1 6 年1 月~ 2 0 1 7 年 1 月我院收治的 6 0例 N R D S患儿
加热湿化高流量鼻导管正压通气在新生儿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撤

加热湿化高流量鼻导管正压通气在新生儿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撤离后预防拔管失败的临床探讨李文英河北省张家口市妇幼保健院 075000乔爱琴河北省张家口市赤城县医院 075500王晓娇河北省张家口市妇幼保健院 075000吴春艳河北省张家口市妇幼保健院 075000【摘要】目的探讨加热湿化高流量鼻导管正压通气(humidified high flow nasal cannula,HHFNC)在新生儿呼吸衰竭(respiratory failure)机械通气撤离后预防拔管失败的有效性及临床价值。
方法将接受机械通气的93例诊断为新生儿呼吸衰竭患儿按??方法随机?分成HHFNC 治疗组48例和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对照组45例,比较两组患儿拔管失败率、病死率及并发症如呼吸暂停、开奶时间、腹胀、鼻粘膜损伤、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发生率。
结果HHFNC组患儿在拔管失败率、呼吸暂停、腹胀、鼻黏膜损伤、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显著低于NCPAP组。
结论HHFNC作为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经呼吸机治疗撤机后重要的无创辅助通气方式,值得在临床中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加热湿化高流量鼻导管辅助通气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新生儿呼吸衰竭拔管失败率并发症呼吸衰竭指由各种原因导致的中枢或(和)外周性的呼吸生理功能障碍,使动脉血氧分压(arterial carbon dioxide tension,PaCO2)增加,是临床重要的危重病[1]。
新生儿呼吸系统代偿能力低下,当患呼吸系统疾病时极易发生呼吸衰竭,故在NICU中使用呼吸机机械通气的频率较高,是治疗呼吸衰竭的重要手段。
但在临床实践中发现长时间应用呼吸机可出现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支气管肺发育不良以及撤机后喉头水肿致气道堵塞发生反复的呼吸暂停致病情加重,增加重新插管呼吸机治疗的几率,增加感染的机会,增加并发症的发生率,NCPAP 现已在临床中广泛应用,有研究表明,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患儿撤机过程中应用NCPAP模式过渡,在不增加并发症的前提下,撤机成功率得以提高,减少了再次气管插管重复机械通气的机会,从而提高了NRDS患儿的抢救成功率[2]。
高流量加温湿化经鼻导管正压通气在早产儿呼吸暂停中的应用价值

133.China Medical Device Information |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临床应用研究Clinical Application Research对于新生儿,特别是早产儿而言,其呼吸系统功能和结构的发育状态还不够完全,在出生之后出现呼吸暂停症状的可能性较大,在临床上这一问题也非常常见,如果不能够及时采取积极措施对病情实施干预,使患儿的呼吸功能得到根本性改善,病情进一步发展会出现缺氧缺血性脑损伤,严重的时候甚至还会直接导致患儿猝死,对其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因此必须探讨出可以对该类患儿的病情进行科学有效治疗的合理化方案[1]。
本文对比分析存在呼吸暂停症状的早产儿采用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和高流量加温湿化经鼻导管正压通气两种方式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现汇报如下。
1.资料和方法1.1临床资料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2016年12月~2017年6月由本院收治的存在呼吸暂停症状的早产儿60例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0例。
对照组中男性患儿16例,女性患儿14例;患儿胎龄26~34周,平均(31.9±2.0)周;早产儿日龄1~8d ,平均(3.4±0.7)d ;发病时间1~17h ,平均(6.3±1.5)h ;治疗组中男性患儿17例,女性患儿13例;患儿胎龄28~34周,平均(31.3±2.4)周;早产儿日龄1~8d ,平均(3.1±0.5)d ;发病时间1~19h ,平均(6.7±1.2)h 。
上述各项一般指标数据,两组研究对象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 >0.05),研究数据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采用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方式进行治疗,治疗期间的呼吸机参数水平分别设置为:FiO 2的初始浓度水平设定为21%,根据血氧饱和度、血气分析指标等相关观察指标水平的在治疗期间的实际变化情况,对浓度随时进行针对性的调整,PaO 2、PEEP 水平应该始终维持在50~80mmHg 之间和4~6cmH 2O 之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定义
• (Heated,Humidified High-flow cannula) HHHFNC
• 加温,湿化,空氧混合,流量≧2L/min • 特殊鼻塞
机制
• • • • • • 保持气道正压 清除鼻咽部通气死腔,促进CO2排出 提高肺泡通气 加温、湿化提高气道传导性和肺泡顺应性 降低代谢消耗 降低上呼吸道阻力及呼吸功
• 优点 操作方便 减轻鼻损伤 减少喂养问题 • 缺点 提供的气道压力有限 产生的气道压力不能动态监测
适应症
• • • • • • NRDS、早产儿呼吸暂停 预防拔管失败 重症肺炎 儿童急性细支气管炎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心源性肺水肿
• 鼻导管直径约为鼻孔的1/2—2/3; • 特制鼻导管,不能用普通鼻导管。 • 流量: 新生儿:2—8L/min; 婴儿:2L/kg.min,10L/min以下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