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损伤分类与病因病机

合集下载

中医伤科学---损伤分类与病因病机

中医伤科学---损伤分类与病因病机

• 外感六淫(风寒暑湿燥火:痹症)
• 邪毒感染(伤口、变证)源自损伤的病因内因• 年龄(老人、年青人、儿童)
• 体质(强、弱) • 解剖结构(交界处、肌肉少) • 先天因素(不足、畸形) • 病理因素(骨病、内分泌) • 职业工种(手、劳损、运动、低头) • 七情内伤(影响)
损伤的病机
• 自学部分 • 重点:损伤与气血的关系 损伤与肝肾的关系 • 课程小结
第二章
损伤分类与病因病机
第一节 损伤的分类
• 对疾病(症候群)进行分类是进入临 床思维的第一步 • 分类为进一步治疗作准备 • 分类学习医学知识的基本学习方式
损伤分类
损伤的分类
• 按损伤部位分类(外、内,相互影响) • 按损伤性质分类(急、慢性) • 按受伤时间分类(新、陈) • 按受伤部位破损的情况分类(闭合、开放) • 按受伤程度分类(轻、重)
• 按受伤职业特点分类(日、工、农、通、运)
• 按致伤因素特点分类(物、化)
第二节
损伤的病因
• 寻找致病因素,对病情作出 正确的估计
• 对治疗有决定性作用
• 对疾病的预后有重要作用
损伤的病因
外因
• 外力因素
直接暴力(创、挫、折、脱) 间接暴力(传、扭) 肌肉过度强烈收缩(附着点、筋骨关系) 持续劳损(持续、多次)

中医骨伤科学复习重点(讲解) - 副本

中医骨伤科学复习重点(讲解) - 副本

中医骨伤科学复习重点总论第一章:发展史1、晋·葛洪《肘后救卒方》最早记载下颌关节脱臼的手法整复方法,适用夹板固定。

首创口对口吹气法抢救猝死病人的复苏术。

2、蔺道人《仙授理伤续断秘方》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骨伤科专著。

首次记载髋关节脱位,分为前脱后脱,采用手牵足蹬法复位。

采用“椅背复位法”治疗肩关节脱位。

3、清代,钱秀昌《伤科补要》最早记载采用屈髋屈膝拔伸法整复髋关节脱位。

4、宋·宋慈《洗冤集录》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法医学专著。

5、元·李仲南《永类欽方》首创过伸牵引加手法复位治疗脊柱屈曲型骨折。

6、元·危亦林《世医得效方》最早施用“悬吊复位法“。

首先采用“悬吊复位法治”疗脊柱骨折的医生。

7、清·吴谦《医宗金鉴》将正骨手法归纳为:摸、接、端、提、推、拿、按、摩八法。

脊柱中段损伤使用通木固定。

8、明代薛已《正体类要》重视整体疗法,骨伤科以八钢、气血、脏腑辨证为准则“气血学说”“平补法”。

9、最早记载鉴别髋关节前、后脱位的诊断方法的文献《普济方.折伤门》。

10、元代李仲南《永类jin方》首创过伸牵引复位法治疗屈曲型腰椎骨折。

提出“有无粘膝”体征作为髋关节前后脱位的鉴别。

11、《五十二病方》最早记载破伤风的书籍。

还记载使用水银膏治疗外科感染。

12、《皇帝内径》最早的一部医学专著。

13、明代《金疮密传禁方》记载骨擦音作为检查骨折的方法。

14、明代王肯堂《证治准绳》该书记载髌骨损伤分为骨折脱位两类,骨折分为分离移位和无移位两类。

15、我国最早记载骨折治疗施行内固定的医籍是《诸病源候论》。

16、将踝关节损伤分为内翻和外翻的医籍是《世医得效方》。

17、伤气:气滞、气虚、气闭、气脱伤血:血瘀、血虚、血脱、血热18、高足跟足弓指数大于31.19、掌侧屈腕肌是桡侧腕屈肌、尺侧腕屈肌、掌长肌。

20、磁共振检查中显示高密度的组织为脂肪,CT检查中显示高密度的组织为皮质骨。

21、致密骨岛一般可呈圆形或卵圆形,直径多为2-4cm。

内伤—中医伤科学

内伤—中医伤科学


1.闭证:闭合性颅脑与严重肢体损伤,往 往会产生闭证。闭证属实证,是由于伤后 气机不利,闭塞机窍所致,其临床表现主 要为伤后立即出现昏迷,牙关紧闭,气粗 痰鸣,四肢痉厥,脉弦劲有力。伤科内伤 的闭证多为气闭。闭证的治疗,以开闭通 窍为主,其一般急救措施如下:

(1) 一般处理:患者应平卧,保持安静,避 免过多搬动,注意保暖和防暑,维持正常 体温。 (2) 保持呼吸道通畅 (3) 开窍通关法 ②熏鼻开窍法 (4) 针灸疗法 (5) 其它:若呼吸、心跳停止应立即予以人 工呼吸、胸处心脏挤压等急救措施。
第二节 头部内伤•脑损伤


一、病因病理 1.病因 (1) 直接暴力:头部直接受到暴力作用, 如拳头、石块、木棒等打击,或头部碰撞 在坚硬物体上,或子弹、骨折片贯穿所致。 (2) 间接暴力:身体其他部位受到力的冲 击,力量经脊柱传至颅底;或行驶中的车 辆突然急刹车,脑受到惯性的冲力而受伤, 使脑组织在一定范围内发生出血和破坏。

(4) 颅内压增高
(5) 脑疝:

3.脑干损伤
(1) 昏迷


(2) 去大脑强直
(3) 锥体束征



三、治疗 1.早期的一般治疗 (1) 保持呼吸道通畅 (2) 制止头部伤口出血,及时处理休克。 (3) 对呼吸循环不稳定的伤员,切忌远道转送, 而应原地抢救,待病情稳定后再转送。 (4) 及时观察 (5) 注意及时纠正水盐代谢,保持电解质的平衡,
饮食等原因所致
正因为伤科的内伤与内科的内伤在症
因方面各有所异,因此它们之间的分类、
病机、症状及治疗方法也就截然不同,在
临床上应加以鉴别。
一、病因病机 1.外因:内伤的产生与外力作用的性质、 特点密切相关。外力的大小、方式、时间、 速度等可造成不同的损伤。 1)直接暴力:多由跌仆、坠堕、撞击、敲 打、压轧、拳击、殴打而致。临床以伤血 为主要特征,并可直接损伤其所在部位的 气血、经络、脏腑。

损伤的分类和病因病机针推三年制

损伤的分类和病因病机针推三年制
3、气虚:机体功能不足或衰退。
症候特点:倦怠,无力,语声低微,气短,胃纳欠 佳,自汗,脉细软无力。
4、气脱:气虚的最严重表现。
症候特点:突然昏迷,目闭口开,面色苍白,呼吸 浅促,大汗淋漓,四肢厥冷,二便失禁,脉微欲绝。
5、气逆:损伤内及肝胃出现的嗳气、呕吐等。
医学ppt
15
(二)伤血
损伤出血——血离经脉,溢于脉外, 瘀血停积, 停于体内之败血变生诸证。
医学ppt
5
损伤的分类:
3、按受伤的时间可分为: 新伤:受外力作用后发生病证并立即(相对而言) 就诊; 旧伤:新伤失治,日久不愈,或愈后又因某些因 素而复发。
医学ppt
6
损伤的分类:
4、按损伤部位的皮肤粘膜是否完整:
开放性:锐器、火器、或钝性暴 力作用使皮肤或粘膜破损而有创 口流血,组织与外界沟通。(附 图为手背部开放性损伤)
关节囊、关节软骨(包括椎间盘、黄韧带等); 周围神经。 2、功能: 连属关节,络缀肢体,主司关节运动。 骨: 生理:骨骼,属奇恒之府,并主身之骨髓(“骨 者髓之府,不能久立,行则振掉,骨将疲矣”) 病理:伤筋 、伤骨、脱位。
医学ppt
25
7、七情内伤:喜、怒、忧、思、悲、恐、惊均可致骨科

医学ppt
11
第三节 损伤的病机
外伤时由于皮肉筋骨损伤而引起气血瘀阻、 经络阻塞、或津液亏损、或瘀血邪毒由表 入里而导致脏腑不和;(有浅深之分、轻 重之别) 脏腑不和由里达表引起经络、气血、津液 病变,导致皮肉筋骨病变。
医学ppt
12
创伤及骨折的病机——外伤皮肉 筋骨,内伤气血及脏腑
8
损伤的分类:
7、按致伤的性质种类分: 物理——外力、高热、冷冻、电流等; 化学——酸、碱; 生物——虫咬、蚊叮。

损伤的分类与病因病机(骨伤科学课件)

损伤的分类与病因病机(骨伤科学课件)
骨骨折)
长时间劳损或姿势不正确,使肢体某部位之筋骨受到 持续或反复多次的慢性牵拉、摩擦等
2、外感六淫
损伤的病因-外因
风、寒、暑、湿、燥、火是自然界六种不同的气候变化, 若太过或不及,引起人体发病者,称之为“六淫”。外 感六淫可引起筋骨、关节疾患,导致关节疼痛或活动不 利。
《伤科补要》曰:“感冒风寒,以患失颈,头不能转。” 说明感受风寒湿邪还可致失枕等疾患;《仙授理伤续断 秘方》说:“损后中风,手足痿痹,不能举动,筋骨乖 张,挛缩不伸”。
中医伤科历来重视精神调养
损伤的病因小结
人是一个内外统一的整体 损伤的发生发展是内 外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不同的外因,可以引起不同的损伤疾患 同一外因作用于不同内因的个体,损伤的种类、
性质与程度又有所不同 损伤疾患的发生,外因虽然很重要,但亦不要
忽视机体的内因
损伤的病机
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脏腑-气血-津液,通过 经络联系全身的皮肉筋骨等组织,它们之间保持 着平衡、联系、依存、制约,生理、病理变化不 可分割的联系
3、解剖结构
损伤的病因-内因
损伤与其局部解剖结构也有—定的关系。 传达暴力作用于某一骨筋时,骨折常常
发生在密质骨与松质骨交界处。 如:桡骨下端骨折好发于桡骨下端2—
3cm松质骨与密质骨交界处。
4、先天因素
损伤的病因-内因
损伤的发生与先天禀赋不足也有密切关系
如S1骶椎的隐性裂,因棘突缺如,棘上与 棘间lig失去依附,降低了腰骶关节的稳定 性,容易发生劳损
损伤的分类 按损伤前组织结构的正常与否分类
外伤性骨折 与病理性骨

外伤性脱位 与病理性脱

损伤的病因病机
第二节 损伤的病因病机

中医骨伤学重点笔记

中医骨伤学重点笔记

中医骨伤科学总论第一章:发展史1、晋·葛洪《肘后救卒方》最早记载下颌关节脱臼的手法整复方法,适用夹板固定。

2、蔺道人《仙授理伤续断秘方》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骨伤科专著。

3、宋·宋慈《洗冤集录》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法医学专著。

4、元·李仲南《永类欽方》首创过伸牵引加手法复位治疗脊柱屈曲型骨折。

5、元·危亦林《世医得效方》最早施用“悬吊复位法“。

6、清·吴谦《医宗金鉴》将正骨手法归纳为:摸、接、端、提、推、拿、按、摩八法。

第二章、损伤的分类与病因病机1、损伤的分类①按损伤部位:外伤和内伤②按损伤的发生过程和外力作用的性质:急性损伤与慢性劳损③按受伤时间:新伤:2~3周以内的损伤或损伤后立即就诊者。

陈伤:宿伤,是指新伤失治,日久不愈,或愈后因某些诱因,隔一段时间又在原受伤部位复发者。

④根据受伤部位的皮肤或黏膜是否破损:闭合性损伤:受钝性暴力损伤而外部无创口者。

开放性损伤:由锐器,火器或钝性暴力作用或黏膜破损而有创口流血,深部组织与外界环境沟通者。

2、外力伤害性质的不同可分类:(会根据具体损伤各自分类)(1)直接暴力:损伤部位发生在直接作用部位,如创伤、挫伤、骨折、脱位(2)间接暴力:损伤部位在远离外力作用部位,如传达暴力、扭转暴力引起相应部位的骨折、脱位。

如高空坠落,臀着地,对脊柱反作用力,造成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或伴严重的脱位及脊髓损伤(3)肌肉强烈收缩:跌仆股四头肌收缩引起髌骨骨折。

投掷手榴肌肉收缩引起肱骨干骨折。

(4)持续劳损:单一长期弯腰引起慢性腰肌劳损。

长期步行引起跖骨疲劳性骨折。

3、骨折常发生在密质骨与松质骨交界处。

如桡骨远端骨折。

4、人体是由皮肉、筋骨、脏腑、经络、气血与津液共同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

明·薛己《正体类要》:“肢体损于外,则气血伤于内,营卫有所不贯,脏腑由之不和。

”5、伤气——气滞、气虚、气闭、气脱、气逆。

气滞的特点:外无肿形,痛无定处,自觉疼痛范围广泛,体表无明显压痛点。

中医骨伤科学(详细)

中医骨伤科学(详细)

第一章中医伤科发展简史一、选择题(一)A型题(在每小题的5个备选答案中,选出1个最佳的或最恰当的答案,并将其前面的序号填入题干后面的括号内)1、新石器时代已产生的外科手术器械为()。

A. 曲针B. 小针刀C. 铍针D. 砭镰E. 刀2、首次记载用竹片夹板固定骨折的是( )。

A. 晋葛洪《肘后救卒方》B.南齐·龚庆宣《刘涓子鬼遗方》C.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D.《吕氏春秋》E.唐·蔺道人《仙授理伤续断秘方》3、新石器时代已出现外伤科名医( )A. 神农B.黄帝C.伏羲D.扁鹊E.俞跗4、首次记载髋关节脱臼分为前后脱臼两类的是( )A. 巢元方《诸病源候论》B. 蔺道人《仙授理伤续断秘方》C. 宋慈《洗冤集录》D. 危亦林《世医得效方》E.王肯堂《证治准绳》(二)B型题(在每小题的5个备选答案中,选择1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前面的序号填入每一问题后面的括号内)1、古代人创造的下列疗法是:(1)古代人在伤处抚摸、按压以减轻症状,由此产生的疗法是()。

(2)古代人采用舞蹈祛邪解郁,舒展筋骨,由此产生的疗法是()。

A. 热熨疗法 B .按摩疗法 C.外用药物疗法 D.导引疗法 E.手术疗法2、下列有代表性的专著是:(1)我国第一部中医病理专著是()。

(2)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骨伤科专著是()。

A.《五十二病方》B.《黄帝内经》C. 《诸病源候论》D. 《仙授理伤续断秘方》E.《伤寒论》3、下列诊治方法的最早记载是:(1)创伤后严重并发症“伤痉”(破伤风)的最早记载()。

(2)世界上最早记载应用水银(水银膏)治疗外伤感染的是()。

A.《黄帝内经》 B.《五十二病方》C.《阴阳脉死候》D.《周礼·天官》E.《肘后救卒方》4、我国最早的具有代表性的经典著作是:(1)我国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是()。

(2)我国第一部临床医学巨著是()。

A. 《五十二病方》B. 《黄帝内经》C. 《诸病源候论》D. 《仙授理伤续断秘方》E.《伤寒论》(三)D型题(在每小题5个备选答案中,选择2个相互间有特殊联系的答案,并将其前面的序号填入题干后面的括号内)1、西汉名医淳于意留下的“诊藉”记录了两例完整的伤科病案是()。

中医伤科学 选择题

中医伤科学 选择题

第一章中医伤科发展简史习题部分一.选择题(一)A型题(在每小题的5个备选答案中,选出1个最佳的或最恰当的答案,并将其前面的序号填入题干后面的括号内)1.新石器时代已产生的外科手术器械为( D )。

A.曲针B小针刀C.铍针D.砭镰E.青铜刀2.首次记载用竹片夹板固定骨折的是( A )。

A.晋? 葛洪《肘后救卒方》B.南齐?龚庆宣《刘涓子鬼遗方》C.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D.唐? 王焘《外台秘要》E.唐?蔺道人《仙授理伤续断秘方》3.新石器时代已出现外伤科名医( E )。

A.神农B.黄帝C.伏羲D.扁鹊E.俞跗4.首次记载髋关节脱臼分为前后脱臼两类的是( B )。

A.巢元方《诸病源候论》B.蔺道人《仙授理伤续断秘方》C.宋慈《洗冤集录》D.危亦林《世医得效方》E.王肯堂《证治准绳》(二)B型题(在每小题的5个备选答案中,选择1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前面的序号填入每一问题后面的括号内)1.古代人创造的下列疗法是:(1)古代人在伤处抚摸、按压以减轻症状,由此产生的疗法是(B )。

(2)古代人在烘火取暖和烘炙食物的基础上,发现热物贴身可以解除某些病痛,由此产生的疗法是(A )。

A.热熨疗法B.按摩疗法C.外用药物疗法D.导引疗法E.手术疗法2.下列有代表性的中医专著是:(1)我国第一部中医病理专著是(C )。

(2)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中医伤科专著是( D )。

A.《五十二病方》B.《黄帝内经》C.《诸病源候论》D.《仙授理伤续断秘方》E.《伤寒论》3.下列诊治方法的最早记载是:(1)创伤后严重并发症“伤痉”(破伤风)的最早记载是( B )。

(2)世界上最早记载应用水银(水银膏)治疗外伤感染的是( B )。

A.《黄帝内经》B.《五十二病方》C.《阴阳脉死候》D.《周礼?天官》E.《肘后救卒方》4.我国最早的具有代表性的经典著作是:(1)我国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是( B )。

(2)我国第一部临床医学巨著是( E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按照致伤因素的理化 性质分类
• 皮肤破损,外邪可以从伤 口侵入,发生感染
2020/3/3
8
第一节 损伤分类
• 按损伤部位分类
• 按受伤的程度不同可分
• 按损伤性质分类
为轻伤与重伤
• 按受伤时间分类
• 损伤的严重程度取决于
• 按受伤部位破损的时 间分类
致伤因素的性质、强度,
• 按受伤程度分类
作用时间的长短,受伤
2020/3/3
12
损伤的病因-外因
• 损伤外因是指外界因素作用于人体而 引起的损伤,主要是外力的伤害
• 与邪感染、外感六淫等也有关系
2020/3/3
13
(一)外力因素
损伤的病因-外因
• 直接暴力:在外力直接作用部位(挫伤、骨折) • 间接暴力:在远离外力作用的部位(如传达暴力、
扭转暴力可引起相应部位的骨折、脱位)
• 按受伤时间分类
骨、脉损伤。可根据受
• 按受伤部位破损的时 间分类
伤的部位分为骨折、脱 位与筋伤
• 按受伤程度分类
• 内伤是指脏腑损伤及损
• 按受伤职业特点分类 伤所引起的气血、脏腑、
• 按照致伤因素的理化 性质分类
经络功能紊乱
2020/3/3
5
第一节 损伤分类
• 按损伤部位分类
• 分为急性损伤与慢性劳
打演员容易发生各种运动
• 按受伤程度分类
损伤
• 按受伤职业特点分类 • 经常卧床颈部过度屈曲看
• 按照致伤因素的理化 书、长期低头工作者容易
性质分类
患颈椎病
2020/3/3
10
第一节 损伤分类
• 按损伤部位分类
• 根据致伤因素的性质可
• 按损伤性质分类
分为物理损伤、化学损
• 按受伤时间分类
伤和生物损伤等。
易发生损伤
• 年老体弱、气血虚弱、肝肾亏虚、骨质疏松者容 易发生损伤,如突然滑倒,臀部着地,外力虽很 轻微,也可能发生股骨颈骨折
2020/3/3
3
第一节 损伤的分类
• 损伤是指人体受到外界各种创伤性因素引 起的皮肉、筋骨、脏腑等组织结构的破坏, 及其带来的局部和全身性反应
• 对疾病(症候群)进行分类:是进入临床 思维的第一步
2020/3/3
4
第一节 损伤分类
• 按损伤部位分类
• 分为外伤和内伤
• 按损伤性质分类
• 外伤是指皮、肉、筋、
• 分为新伤与陈伤
• 按损伤性质分类
• 新伤是指近期(2—3周
• 按受伤时间分类
以内)的损伤,或发病
• 按受伤部位破损的时 后立即就诊者
间分类
• 陈伤又称宿伤,是指新
• 按受伤程度分类
伤失治,日久不愈,或
• 按受伤职业特点分类 愈后又因某些诱因,隔
• 按照致伤因素的理化 性质分类
一定时间在原受伤部位 复发者
《中医伤科学》
损伤分类与病因病机
2020/3/3
1
目的与要求
• 了解损伤的分类及意义 • 熟悉损伤的病因(内因与外因的关系) • 掌握外力因素的致病特点 • 了解损伤与五脏的关系 • 了解损伤与津液的关系
2020/3/3
2
学习重点与难点
• 外力因素的致病特点 • 损伤中肝肾与筋骨的关系 • 损伤中气血病理变化 • 讲课形式:面授结合自学
• 开放性骨折处理不当,可引起化脓性骨髓 炎
2020/3/3
16
损伤的病因-内因
• 是指由于人体内部变化的影响而致损伤的 因素
• 损伤主要是由于外力伤害等外在因素所致, 但也都有各种不同的内在因素和一定的发 病规律,如年龄、体质、局部解剖结构等
2020/3/3
17
(一)年龄因素
损伤的病因-内因
• 年龄不同,伤病的好发部位及发生率不一样
• 按受伤部位破损的时 • 物理损伤包括外力、高
间分类
热、冷冻、电流等
• 按受伤程度分类
• 中医伤科学研究的对象
• 按受伤职业特点分类 主要是外力因素引起的
• 按照致伤因素的理化 性质分类
损伤
2020/3/3
11
第二节 损伤的病因
• 损伤的病因是指引起人体损伤发病的原因, 或称为损伤的致病因素
• 掌握骨、关节及其周围筋肉损伤的病因, 才能循因辨证,审因论治,对损伤的性质 和程度做出正确的估计,对损伤的治疗和 预后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 按受伤职业特点分类 的部位及其面积的大小、
• 按照致伤因素的理化 性质分类
深度等
2020/3/3
9
第一节 损伤分类
• 按损伤部位分类
• 根据患者的职业特点可分
• 按损伤性质分类
为生活损伤、工业损伤、
• 按受伤时间分类
农业损伤、交通损伤和运

按受伤部位破损的时 间分类
动损伤等 • 运动员及舞蹈、杂技、武
• 如跌倒时臀部着地,外力作用相同,但老年人 易引起股骨颈骨折或股骨粗隆间骨折,其中股 骨祖隆间骨折的发病年龄又相对高些,而青少 年则较少发生
• 小儿因骨骼柔软,尚未坚实,所以容易发生骨 折,但其骨膜较厚而富有韧性,骨折时多发生 不完全性骨折

2020/3/3
18
(二)体质因素
损伤的病因-内因
• 体质的强弱与损伤的发生有密切的关系 • 年轻体壮、气血旺盛、肾气充足、筋骨坚固者不
2020/3/3
7
第一节 损伤分类
• 按损伤部位分类
• 分为闭合性与开放性损伤
• 按损伤性质分类
• 闭合性损伤是指受钝性暴
• 按受伤时间分类
力损伤而外部无创口者
• 按受伤部位破损的时 • 开放性损伤是指由锐器、
间分类
火器或钝性暴力作用使皮
• 按受伤程度分类 • 按受伤职业特点分类
肤或粘膜破损而有创口, 深部组织与外界环境沟通 者
• 按损伤性质分类

• 按受伤时间分类
• 急性损伤是指由于急骤
• 按受伤部位破损的时 的暴力所引起的损伤
间分类
• 慢性劳损是指由于劳逸
• 按受伤程度分类
失度或体位不正确而使
• 按受伤职业特点分类 外力长期累积作用于人
• 按照致伤因素的理化 性质分类
体所致的病症
2020/3/3
6
第一节 损伤分类
• 按损伤部位分类
• 外感六淫可引起筋骨、关节疾患,导致关节疼痛 或活动不利
• 《伤科补要》曰:“感冒风寒,以患失颈,头不 能转。”说明感受风寒湿邪还可致失枕等疾患
2020/3/3
15
(三)邪毒感染
损伤的病因-外因
• 外伤后再感受毒邪,或邪毒从伤口乘虚而 人,郁而化热,热盛肉腐,附骨成脓,脓 毒不泄,蚀筋破骨,则可引起局部和全身 感染,出现各种变证。
• 肌肉过度强烈收缩:(如跌仆时股四头肌强烈收 缩引起的髌骨骨折)
• 持续劳损:长时间劳损或姿势不正确,使肢体某 部位之筋骨受到持续或反复多次的慢性牵拉、摩 擦等
2020/3/3
14
(二)外感六淫
损伤的病因-外因
• 风、寒、暑、湿、燥、火是自然界六种不同的气 候变化,若太过或不及,引起人体发病者,称之 为“六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