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理论-病因病机ppt

合集下载

病因病机PPT课件

病因病机PPT课件

13
5、燥邪
燥邪:致病具有干燥、收敛清肃特性的外邪。
燥邪性质及致病特征
致病临床表现
燥邪其性干燥,侵犯 初起干燥症状:以口唇燥裂、
燥性干涩 人体,最易损伤津液,鼻干咽燥,皮肤干燥粗糙甚皲
易伤津液 出现各种干燥、涩滞 裂,毛发干枯不荣,小便短少等;
不利的症状。
甚阴损,阴虚生内热。
燥邪伤人,常自口鼻 干咳少痰或无痰,或痰粘难咯,
血热 致瘀
瘀 血
血 瘀 发 展
34
望诊:舌有瘀斑
35
瘀血致病的病机特征示意图
瘀血
血脉 心肝
脏腑 血脉
脏腑 失养
影响 血行
阻滞 气机
新血 不生
胸痹心痛 口唇青紫 皮肤瘀斑 舌有瘀点 脉涩不畅 出血暗红 局部青紫 肿胀疼痛
血入营分,扰乱心神。 高热,狂躁妄动,神昏谵语。
易致肿疡
热毒入血分,聚于局部,腐蚀 痈疽疮疡,以局部红肿热痛为特征。
血肉 , “热胜则肿”。
15
寒 邪
寒痹—膝盖的变形
屈伸不利
燥邪
署邪
16
腹部水肿
湿
湿痹 —下肢溃疡,反复发作

下肢水肿
17

口舌生疮

高热神昏
易致疮痈
18
(二)疠气
1、疠气的基本概念
●疠气:指一类具有强烈致病性和传染性的外感病 邪。
●传染途径:空气传染;口鼻侵入;饮食、蚊虫叮 咬、虫兽咬伤、皮肤接触等。
●疠气致病种类:大头瘟、虾蟆瘟、疫痢、白喉、 烂喉丹痧、天花、霍乱、鼠疫。
19
2、疠气的致病特点 (1)传染性强,易于流行; (2)发病急骤,病情危笃; (3)特异性强,症状相似。

[中医中药]病因病机.ppt

[中医中药]病因病机.ppt
• 邪气——是存在于外在环境中的、或人体内部产 生的具有致病作用的各种因素的总称。
病因的相对性特点
一是不少致病因素与非致病因素具有相对性。 风、寒、暑、湿、燥、火六气 喜、怒、忧、思、悲、恐、惊七情
二是病理产物与病因具有相对性。 如痰饮、瘀血,是疾病发展过程中脏腑气血功能 失调形成的病理产物,又可成为新的致病因素, 引起新的病理改变而表现为其他不同的病症。
过多、秽臭黏稠;皮肤湿疹破溃,则见流脓渗水。
3.湿性黏滞 “黏”,即黏腻;“滞”即停滞。湿
邪致病具有黏腻停滞特点,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湿病症状的黏滞性,如湿留大肠,则见大便黏腻 不爽或里急后重、大便脓血、小便涩滞不畅,舌苔多 黏腻。二是湿病病程的缠绵性,如湿痹、湿疹、湿温 等病,均有反复发作,或时有起伏,病程较长、缠绵 难愈。
火(热)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
1.火(热)为阳邪,其性炎上 火性燔灼,升腾上
炎,故属阳邪。火邪伤人,多见壮热恶热、烦渴、汗 出、脉洪数等阳热症状。症见心烦失眠、狂躁妄动、 咽喉红肿疼痛等症。
2.火(热)易伤津耗气 火热之邪,最易迫津外泄,
消灼阴液,使人体阴津耗伤,故火邪致病,除有热象 外,往往伴有口渴喜饮、咽干舌燥、小便短赤、大便 秘结等津液耗伤的症状。
2.寒性凝滞 “凝滞”,即凝结,经脉阻滞不通之意。
如寒凝阳损,经脉气血凝结,阻滞不通,不通则痛,从而 出现各种疼痛症状。例如头项强痛,骨节疼痛;遇寒关节 疼痛加剧烈,因此有“寒主疼痛”之说。
3.寒性收引 “收引”即收缩、牵引之意。寒邪侵袭
人体,可使气机收敛,腠理、脉络、筋脉收缩而挛急。可 见无汗、战栗、肤起粟粒、恶寒、发热等症。
疫疠的致病原因是疠气,疫疠的发生与流行,除 与人群的正气强弱有关,也与下列因素密切相关。

中医基础理论病因PPT课件

中医基础理论病因PPT课件

饮停下焦,影响肾、膀胱的气化功能,
水液停蓄。
10
4、易蒙蔽神明
痰浊蒙蔽清窍,
扰乱心神
痰浊上犯,
头晕目眩、 精神不振。 神昏谵妄, 癫、狂、痫等。
癫痫,俗称羊 癫风
神志不清,语无伦次,声高有力
与风火相合:
精神分裂症
11
5、病证复杂,变化多端
上至头,下至足,内至脏腑,外达肌
肤。 临床表现复杂,其症状概括起来有咳、 喘、悸、眩、呕、滞、肿、痛八大证。 “百病多由痰作祟”
舌有瘀点
22
皮肤瘀斑
23
肌肤甲错
24
面 色 黧 黑
25
三、结石
(一)结石的概念
结石,是指体内某些部位形成并停滞为病 的砂石样病理产物或结块。 常见的结石有泥砂样结石、圆形或不规则 形状的结石、结块样结石(如胃结石)等。
26
(二)结石的形成
1.饮食不当 嗜食辛辣炙煿 湿热内生 2.情志内伤 暴受惊恐 3.肾精亏虚 虚热煎结 4.寄生虫感染 蛔虫 5. 用药不当 用药过量、影响脏腑(肾、膀胱)气化功能 化学药物:钙、镁、铋、酸、碱性药类药物 6.异物积存 7.外伤 27
(三)结石的致病特点
1 .多发于空腔性脏器 肝、胆、 胃、肾、膀胱 2.病程较长,轻重不一 形成缓慢;部位不同,表现各异 3.易阻滞气机,损伤脉络 4. “不通则痛”——阵发性、或持 续疼痛,甚或绞痛。
28
(四)常见结石病证
1.胆石症:胆囊或胆管的结石 常见症状——食欲不振,右胁下疼痛,黄疸 轻者可无明显症状
水湿或聚 而成饮或 遇火煎熬 为痰
痰饮以阳虚阴盛为本 证候以本虚标实多见
“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

中医基础理论教学课件-PPT

中医基础理论教学课件-PPT
的个体,“完整”
一词的数学概念是不可分的意思。
中医学的整体观念是指机体自身 的完整性和人与外环境的统一性。
1.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五脏一体,形神一体 (1)组织结构——不可分割。
人体以五脏为中心,以心为主导,通过经络内联 脏腑,外络肢节的作用,构成了心肺脾肝肾五大生理 功能系统。
2.人与外环境的统一性 (1)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天人相应” ❖ ① 人禀天地之气而生存。 ❖ ② 四时气候变化对人体生理、病理的影响 ❖ ③ 昼夜晨昏对人体生理、病理的影响 ❖ 旦慧、昼安、夕加、夜甚 ❖ ④ 地理环境对人体生理、病理的影响 ❖ 调查资科表明:哈尔滨出生的足月婴儿身高比昆明出生 的足月婴儿要高18.31至15.30厘米
3、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 (1)正、邪的含义
正:正气,指人体结构与功能活动及其 抗病和康复能力。包括脏腑、经络、精气血津 液及其所产生的维护人体健康的能力。用阴阳 来区分其属性,可分阳气和阴精两部分。
邪:邪气,泛指各种致病因素。也有 阴阳之分:
❖ 如 六淫 寒湿——阴邪 风、暑、火——阳邪
❖ (2)说明病理变化的总纲
存,不可分离。

(4)病理方面——相互影响 ❖ 体表组织器官与内脏的病变相互影响 ❖ 脏腑之间的病变相互影响 ❖ 形神病变相互影响
(5)诊断方面——为临床上从外测内提供 了依据。 《内经 》:“视其外应以知其内 脏,则知所病矣。” 朱丹溪曰:“欲知其内, 当以观乎外”。
(6)治疗方面——局部病变从整体治疗, 如《灵枢.终始》说:“病在上者,下取之, 病在下者,高取之”。
❖ (2)、证:证候,是机体在疾病过程中,某一阶 段的病理概括。包括了疾病的原因、疾病的性质、 疾病的部位及邪正之间的关系。如:风寒表实证,

中医基础理论12病因发病[可修改版ppt]

中医基础理论12病因发病[可修改版ppt]
临床可见精神萎靡、反应迟钝、 不思饮食、腹胀纳呆、便溏等症。
忧则气郁,是指忧愁不解,导致
肺气抑郁的病机变化。 临床可见心情沉重、闷闷不乐、精
神不振、胸闷气短。
BACK
饮 食 失 宜
饮食失宜,主要损伤脾胃运化 功能,又称“饮食内伤”。
分为三类
饮食不节 饮食不洁 饮食偏嗜
1.饮食不节
过饥:指摄食不足。 引起气血生化无源,脏腑组织失养, 功能衰退,全身虚弱;正气不足,抵 抗力低下等。
湿邪
2.湿性重浊,易下趋,袭阴位
重,即沉重、重着,指湿邪致病,出现以沉 重感为特征的临床表现。 浊,即秽浊、垢浊,指湿邪致病,常见排泄 物和分泌物秽浊不清的特点。 湿邪致病,多留滞趋下,表现为下部先发病 ,下部病变多见。 • 表现为周身困重、关节重痛、肢倦。 • 脓耳、鼻渊;大便溏泄、下痢粘液;小便混 浊、白带过多;湿疹流水秽浊。 • 水肿,下肢肿甚等。
《金匮要略》 将病因按其传变概括为三个途径
"千般疢难,不越三条:一者 ,经络受邪,入脏腑,为内所因 也;二者,四肢九窍,血脉相传 ,壅塞不通,为外皮肤所中也; 三者,房室、金刃、虫兽所伤。 以此详之,病由都尽。"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提出了“三因学说”。
“六淫,天之常气,冒之则先自经 络流入,内合于脏腑,为外所因; 七情,人之常性,动之则先自脏腑 郁发,外形于肢体,为内所因;其 如饮食饥饱,叫呼伤气,金创踒折 ,疰忤附着,畏压溺等,有悖常理 ,为不内外因。”
寒邪
寒邪,凡致病具有寒冷、凝结、 收引特性的外邪,称为寒邪。
寒邪侵人所致病证,称为外寒病证。
寒伤肌表,郁遏卫阳者,称为“伤 寒”;寒邪直中于里,伤及脏腑阳 气者,称为“中寒”。

中医病因病机 ppt课件

中医病因病机  ppt课件
B.损伤阳气——损伤人体阳气(多在久病后) 和损伤脾阳使脾阳不振(泄泻,脘腹冷痛,水肿)
*** “湿胜则阳微”(叶天士《外感温热篇》)
(2)湿性重浊
A.重——沉重的症状——周身困重、头重
如:湿痹——关节重痛
B.浊——混浊的症状—面垢、眵多、尿浊、大 便溏泄,带下病
ppt课件
21
(3)湿性粘滞 A.粘滞的症状——大便粘滞 B.病程的缠绵——疾病缠绵难愈。如:湿
目赤
(2)喜则气缓——心气缓散——精神不集中,失 眠,狂乱
(3)悲则气消——肺气耗伤——气短、神疲、咳 嗽
(4)惊则气乱——心气紊乱——心悸、惊恐不安 (5)恐则气下——肾气不固——二便失禁 (6)思则气结——脾气郁结——纳呆、脘腹胀满 3、影响病情
ppt课件
36
其他致病因素:(一)痰 饮
痰饮
伤及内脏 影响脏腑气机 加重病情使病情恶化
ppt课件
32
(一)七情的概念:
喜怒思忧悲恐惊七种情志的正常变化, 是人体正常的情神状态表现。
(二)“内伤七情”的概念
突然或长期持久的情志刺激,超过人 体生理活动的调节范围,引起脏腑气血功能 紊乱,导致疾病的发生,此时的七情,称为 内伤七情。
ppt课件
33
3、地域性: 与居住地区和环境有关
西北高原——寒邪致病 久居潮湿——湿邪致病
东南沿海——湿热邪气致病
4、相兼性:常两种或两种以上邪气同时侵犯人体。
5、转化性:六淫致病在一定条件下,其证候可发生转化。
ppt课件
7
内生五邪:
是六淫中除暑邪以外五种 病邪,均由脏腑功能失调所 致。
ppt课件
8
风邪的性质与致病特点
疼痛、皮肤瘙痒、风疹块此起彼伏,四肢 抽搐,面肌痉挛、麻木或口角歪斜、头痛。

中医学病因病机ppt课件

中医学病因病机ppt课件

9
1、风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 可编辑版课件
风主要见于春季,从人体皮毛入侵,是六淫中 最常见的致病因素,常与其它邪气合而致病。故称 “六淫之首”。
风邪的性质特点如下:
(1)风为阳邪,其性开泄,易袭阳位。
风善动,轻扬升发、向上、向外,故属阳邪。 其性开泄—容易使腠理开张,津液外出;易袭阳位— 风邪易侵犯人体上部(头面)、阳经、肌表等阳位。
11
2、寒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 可编辑版课件
寒主要为冬季所主。感寒有伤寒,中寒之别。 伤寒指寒邪伤及肌表,郁遏卫阳。中寒指寒邪直 中于里,伤及脏腑阳气。
寒邪的性质特点如下: (1)寒为阴邪,易伤阳气:
“阴盛则寒”寒伤阳气,故出现阳气衰退的寒 证。卫阳被遏则畏寒;脾阳受损则腹痛,腹泻; 心肾阳受损则恶寒肢冷,小便清长,脉微细无力 等。
4
可编辑版课件
中医病因学的源流及分类
• 宋代陈无择著《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在前人病因 分类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三因学说”,他说: “六淫,天之常气,冒之则先自经络流入,内合于 脏腑,为外所因;七情,人之常性,动之则先自脏 腑郁发,外形于肢体,为内所因;其如饮食饥饱, 叫呼伤气,金疮踒折,疰忤附着,畏压溺等,有背 常理,为不内外因。”始以六淫邪气为“外所因”, 情志所伤为“内所因”,而饮食劳倦、跌仆金刃, 以及虫兽所伤等则为不内外因。这种把致病因素与 发病途径结合起来进行研究的分类方法较之以往更 为合理、明确,对后世影响很大,故延用至今,即 将病因分为外感性致病因素、内伤性致病因素和其 他致病因素三大类。
中医病因学的源流及分类
• 关于中医病因学的发展源流及分类,远在《内经》 理论形成时期,即将病因分为阴阳两类。如《素 问·调经论》说:“夫邪之生也,或生于阴,或生 于阳。其生于阳者,得之风雨寒暑。其生于阴者, 得之饮食居处,阴阳喜怒。”

中医病因病机 PPT

中医病因病机 PPT

湿
• • • • 湿为阴邪,阻遏气机,损伤阳气 湿性重浊 湿性粘滞 湿性趋下
(1)湿为阴邪易阻滞气机,损伤阳气 A.阻滞气机——导致脏腑气机特别是脾胃气机不 畅——胸闷、脘腹胀满。 B.损伤阳气——损伤人体阳气(多在久病后)和 损伤脾阳使脾阳不振(泄泻,脘腹冷痛,水肿) *** “湿胜则阳微”(叶天士《外感温热篇》) (2)湿性重浊 A.重——沉重的症状——周身困重、头重 如:湿痹——关节重痛 B.浊——混浊的症状—面垢、眵多、尿浊、大便 溏泄,带下病
六淫致病特点: 1、外感性:邪气来源于外界 1)途径:邪从肌表、口鼻而入 2)症状特点——浅在、肌表症状:恶寒发热,鼻塞,咽痛 2、季节性:邪气与季节有关: 春天——风邪;冬天——寒邪;夏天——( )邪;长夏—— 湿邪;冬天——( )邪 3、地域性: 与居住地区和环境有关 西北高原 —— 寒邪致病 东南沿海 —— 湿热邪气致病 久居潮湿——湿邪致病 4、相兼性:常两种或两种以上邪气同时侵犯人体。 5、转化性:六淫致病在一定条件下,其证候可发生转化。
风邪的性质与致病特点
• • • • ①风为阳邪,其性开泄 ②风邪善行数变 ③风为百病之长 ④风性主动
一、风
(1)风性轻扬开泄,易袭阳位 A.开泄——使腠理开泄——多汗、恶风 B.阳位——易侵犯头部——头痛 易犯肺——鼻塞、咽痒、咳嗽 (2)善行而数变 A.善行—行无定处—病位游走不定 如:风痹 B.数变——发病急、变化快 破伤风 —— 发病急;皮疹 —— 此起彼伏(变化 快); (3)风性主动 动——动摇不定——摇动的症状 如:破伤风——抽搐
病因病机
从整体观念来看,人与自然,人体的组织、器官 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它们保持着平衡与协调
• 任何打破这种平衡与协调导致疾病的因素,称 之为病因 • 中医学的病因学说 • 在《金匮要略》有“千般 难、不越三条” • 在《三因极一病症方论》,更为明晰 ,它将病 因概括为: 外因:六淫 内因:七情 不内外因:饮食、劳倦、金刃所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