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行业类标准】水产养殖有机认证标准(DOC11页)

【水产行业类标准】水产养殖有机认证标准(DOC11页)
【水产行业类标准】水产养殖有机认证标准(DOC11页)

水产养殖有机认证标准

1一般原则

1.1有机水产养殖业是一种开放式或人为开放式的系统。在这种系统中,最大限度地限制使用化学药物、人工药物诱导生产的苗种、非天然原料制成的配合饲料,并利用水域的自然生产力来进行生产,以提供高营养、优质的水产食品为根本目的。

1.2有机水产养殖业的生产中应控制外来的投入品,保护利用植物、动物和天然水域的自然生产能力。尽可能持续利用并保护水域资源,维护天然水域的生态平衡。

1.3有机水产养殖涵盖的范围较广,它涉及的水域有淡水、海水、盐碱水和半咸水等;养殖的场地有水库、河流、湖泊、港湾、滩涂、近海和深海等天然水域;养殖的方式有网箱、网栏、网围及增殖放流等;养殖的对象包括各个生产阶段的肉食性、滤食性、吃食性、杂食性及草食性水产经济动物。

1.4在开放水域的野生、固有的水产生物可以作为有机水产养殖对象进行认证,但按照基本程序不能够检查的生物不在本标准范围之内。

2转换期

2.1有机转换期的确定

转换期不应少于转换生物的一个养殖周期。转换

期长短应由认证机构根据转换生物的种类、生命周期、环境因素、养殖场地、养殖水域、过去残存废物、沉淀和水质等因素具体制定。如果认证机构允许引入了其它常规生物,其转换期也应考虑新被引入的生物。

2.2转换计划

转换开始时应制定详细的有机转换计划,转换计划应包括以下内容:

1)历史和现状;

2)转换的时间表;

3)转换的具体内容和措施;

4)转换时可能发生变化的因素。

2.3转换的内容

转换包括养殖水域的确定、养殖对象选择以及营养、疾病控制等养殖过程和水产品捕捞、运输、粗加工等。

2.4转换的条件

下列情况不需要转换期:

1)在水体自由流动而且未遭受本标准禁用物质影响的开放水域的野生固有生物;

2)有机生产的各种条件,如水质、投入品(饲料、药物和其它物质)可以被检查、监控,并符合相关标准。

2.5如果整个养殖水域不能够一次转换,那么被分割的各个小的转换水域应该保证能够满足所有的标准,且还需

满足以下条件:

1)常规和有机生产单元之间应该有明显特征的隔离带。

2)转换期内的各个生产过程不能够在有机与常规管理之间来回转换。

3养殖场地

3.1原则

根据保护周围的水环境和陆地环境的原则确定养殖场地。养殖场地(包括其相关附属场地)应该距离污染源和常规水产品生产有一定的距离并保持养殖水域的生态平衡。

3.2养殖场选址的基本条件(包括地理位置、周围环境等):

1)方圆100km以内无矿场、核电站等潜在的污染源,以及无废水处理不达标的化工厂、造纸厂、制革厂等;

2)流入养殖场地的地表径流不含有工业、农业和生活污染物;

3)水源要符合GB11607中2类水质标准的要求;

4)养殖场没有发生过严重的不可治愈的水产动物疾病;

5)养殖场在最近三年内未使用过禁用的农药、化肥、兽药和渔药等。

4养殖对象

4.1原则

养殖对象应该选择适合当地条件(包括环境条件、饵料生物的来源以及养殖对象和水域中和其它生物的协调等)生长的种类,苗种应该主要来源于天然繁育、人工捕捞;经认证机构的许可,也允许使用非自然生产的繁殖方法(如亲鱼的非药物方式催产、鱼卵的人工孵化等)获得苗种。

4.2苗种来源

1)应主要选择自然繁育或在已确认无污染水域捕捞的地方优良品种。

2)引入的外来生物应该来自有机生产养殖系统。

3)如果引入常规水生生物时要得到认证机构的允许,且在有机系统内至少生活三分之二的生命周期。引入的数量每年不超过养殖场同类有机水产动物的10%,但以下情况除外:

1)不可预见的自然灾害或人为危害;

2)有机生产养殖场和有机生产规模扩大;

3)在养殖场内建立另一种新的水产生物的生产;

4)小规模生产。

4.3不允许选择的养殖对象

不允许使用多倍体、转基因技术以及性激素等禁用药物诱导生产的水产生物品种作为养殖对象。

5管理

5.1放养基本原则

放养的模式、密度、规格和混养的比例等应根据水产生物的生理学和行为学特性来制定。水产生物的活动应符合其天然生态条件下的行为方式。在引进外来生物时,应对当地原有水产生物的健康不产生危害。

5.2应有足够的措施避免下列情况发生:

1)放养对象的逃逸;

2)其它水域生物的侵入;

3)天敌对放养生物产生的影响。

5.3水质管理

1)养殖水质应达到GB11607的2类水质标准。

2)保护和加强微生物、植物和动物间所有生物的良性循环。

3)禁止使用人工合成的肥料,禁止使用有机化学合成药物。

4)不在建筑材料和生产设备中使用影响水体环境和水产动物健康的物质(如含有化学合成物质的材料和渗渍物质)。

5)制定防止水温剧烈变化的措施。

6)生产单位应定期进行养殖水质的检测并进行记录。如果在生产过程中水产养殖生物出现反常行为,应根据生物的需求对水质进行检测,且将检测结果记录在案。

5.4投喂

5.4.1基本原则

饲(饵)料应该营养全面、无污染、新鲜,并且根据水产养殖对象的生长和健康需求投喂。积极倡导使用天然饵料饲养,尽量减少残饲(饵)料流失到环境中。不适合人类消费的经有机认证的农、副产品和野生水产品可以用作有机水产养殖饵料使用。

5.4.2配合饲料的基本要求

1)饲料原料应该由经有机认证的饲料原料或野生饵料组成,经认证机构认可,允许5%(干重)的饲料原料来自常规系统。

2)可以用于制作配合饲料的蛋白源原料有:底层白鲑鱼类的鱼粉、多脂鱼类的鱼粉、海洋哺乳动物加工成的可溶性原料以及经有机认证的植物蛋白。在饲料的配比中,允许50%动物蛋白来自于不适合人类消费的并经有机认证的动物的副产品、下脚料或其它材料。

3)在遇到不可预见的自然灾害情况下,5.4.2中2所提及的百分比允许超出。

5.5允许使用和不允许使用的饲料原料

5.5.1允许使用天然的维生素、微量元素和矿物质等。对人工合成或非天然形态的物质,在使用时应得到认证机构的认可。

5.5.2以下的原料允许使用:

1)供食品用的细菌、真菌和霉菌;

2)食品工业的废料(如糖蜜);

3)植物性产品。

5.5.3下列产品(或该产品的其它任何形式)不能用作饲料或饲料添加剂:

1)人工合成的生长促进剂和兴奋剂;

2)人工合成的诱食剂;

3)用溶剂(如乙烷)提取的饲料;

4)尿素;

5)纯氨基酸;

6)基因工程生物或产品;

7渔药,但不包括非化学合成的用于增强机体功能的营养性渔药;

8)本准则9.4.3中所列的饲料添加剂。

5.5.4限制直接使用人粪尿及畜禽粪尿来培育水体浮游生物饵料;在天然水域中禁止使用人粪尿及畜禽粪尿。

5.5.5如遇特殊天气情况,需适当使用部分人工合成的化学防腐剂,但应经认证机构认可。

6疾病控制

6.1原则

疾病防治应重视维护环境和养殖对象微生态平衡的理念,遵循“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所有的防治措施应围绕抵抗病虫害和防止疾病的传染而进行。所有管理措施特别是生产水平和生长速度应根据生物的健康而定。应尽量减少活的水产生物的搬运,以免因损伤而导致疾病的发生。在选择疾病治疗措施的时候,动物的健康和安全是最重要的因素。

6.2控制疾病的主要措施

根据养殖对象可能发生的疾病预先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如生态防治、免疫防治以及非化学的药物防治。疾病发生后应查找原因,根据病因采取相应的措施。在治疗时,生物的方法和非化学药物的防治方法应首先予以考虑。疾病防治应尽可能减少对养殖对象和环境的危害与影响。对于不可治愈的疾病,应及时将养殖对象焚烧销毁。

6.3允许使用的药物和制剂

6.3.1提倡采用物理与生物的方法治疗养殖对象的病害。在控制得力的情况下,经认证机构认可,允许使用安全性高的部分渔药和天然植物药。

6.3.2如果本地区发生某种病害,在其它管理技术不能控制且国家法律法规许可的情况下,允许进行疫苗防治,但是

活疫苗应无外源病原污染,灭活疫苗的佐剂未被水产生物完全吸收前,该水产生物不能作为有机食品。

6.4禁止使用的药物和制剂

1)激素和人工合成的生长促进剂;

2)抗生素、有机化学消毒剂和农药等;

3)GMO方法产生的渔药、疫苗及制剂等。

6.5保存完整的疾病防治记录的档案。其中记录应该包括:

1)发病时间、症状、死亡情况、水质情况等;

2)疾病防治的细节,包括治疗用药的经过、治疗时间和疗程等;

3)所用药物的商品名称、生产单位、产品批号和主要有效成分;

4)患病动物所在的养殖水域的标志或编号;

5)病原生物的鉴定。

7捕捞

7.1原则

捕捞行为不应该对生产区域产生不良影响,并且只能在有机生产规定的范围内进行捕捞。

7.2捕捞工具与方式

提倡网捕及钓捕等不损伤养殖对象的捕捞方式;开放式水体的捕捞量应保证不超过生态系统的可持续生产的产量。

7.3禁止采用的捕捞行为

化学诱捕、电捕、敲捕、鸬鹚捕及炸捕等。

8活体运输

8.1运输原则

根据养殖对象、运输的水质、温度、溶解氧、季节、天气等选择合适的运输工具,应该尽量减少运输距离和次数。尽量按照对水产生物最合适的方式运输,避免对运输对象造成不利影响和物理损伤,运输设备或材料不应该对运输对象有潜在的毒性。

8.2运输应考虑以下因素:

1)水质状况;

2)运输水体大小;

3)运输密度;

4)运输距离和时间;

5)防止运输对象逃逸的措施;

6)运输过程应该有专人对运输对象的健康负责。

8.3不允许的运输行为

8.3.1运输前或运输期间使用化学合成的镇

静剂、麻醉剂、增氧剂和兴奋剂等。

8.3.2高密度和长时间运输。

9粗加工(捕杀)

9.1原则

捕杀措施和技术应该根据生物的生理学和行为学特性仔细考虑,防止生物体内有害物质(如毒素)等的自身污染,而且要考虑民族习惯。

9.2捕杀加工方式

在动物放血以前为了避免不必要的痛苦,动物应该处于无知觉状态。采用迅速致死的方式杀死水产生物。

水质指标在水产养殖中检测意义

水质指标在水产养殖中 检测意义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GB-LBS98YT-BS8CB-BSUT-BST108】

水质检测指标 每个养殖户都知道,pH、融氧、氨氮、亚硝酸盐等指标,养虾的还需要关注总碱度。可是说归说,往往水质有问题不会是只有一个指标有问题,养殖户也没办法真的判断出是因为具体哪些因素导致,因此用药也只能单纯的根据表象来用,用药失误导致的严重后果也只能由自己来承担。因此,整理了水质的十一大指标,只有了解这些指标及会造成的后果,才能准确的根据功效来调水,避免半知不解造成的严重后果。 pH 淡水,海水pH值的日正常变化范围为1~2,若超出此范围,表明此水体有异常情况。通常pH值低于,鱼类死亡率可达7%~20%,低于4%以下,全部死亡;pH值高于,死亡率可达20%~89%,pH高于时,可引起全部死亡。 症状: 1.鱼类碱中毒:体色明显发白,狂游乱窜;体表大量粘液甚至可拉成丝;鳃盖腐蚀损伤、鳃部大量分泌凝结物;水体存在许多死藻和濒死的藻细胞。对虾易发生黑腮病,继而演变为烂腮病、黄腮病和红腮病,致使呼吸机能发生障碍,窒息死亡。 值低于时:降低载氧能力,引起鱼组织内缺氧、造成缺氧症状,尽管水体中溶氧量正常,鱼也有浮头现象,pH值过低新陈代谢强度降低,减少摄食量,生长缓慢,也会引起鱼鳃组织凝血性坏死,粘液增多,腹部充血发炎等。 溶解氧 连续24小时中,16小时以上必须大于5mg/L,其余任何时候不得低于3mg/L,对于鲑科鱼类栖息水域冰封期其余任何时候不得低于4mg/L。溶氧高于12mg/L,表明水中氧已过量,此时鱼虾易得气泡病。 症状: 水体中的溶解氧的高低对鱼类的生存和发育都有直接的影响,当溶氧低于1mg/L时,鱼就会浮头,如果不采取增氧措施就会使鱼窒息死亡,同时也给致病菌创造了有利条件而降低鱼的抗病能力引起鱼病;足够的溶氧可抑制生成有毒物质的化学反应,转化或降低有毒物质(如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的含量,同时还可以提高饵料转化率对养殖具有重要的意义。 水体溶氧不足的成因: 1.养殖密度过大; 2.养殖水体过肥; 3.水体细菌大量分解有机物,导致氧耗; 4.水体文档升高,溶氧降低; 5.水中的还原性物质如硫化氢、氨、亚硝酸盐等较多时,其氧化作用也会造成溶氧降低。 氨氮 我国渔业水质标准规定氨氮浓度应小于L,氨氮含量超过毫克/升(mg/l)时,鱼类会出现氨氮中毒症状。目前专家普遍认为,养殖中氨氮的含量应严格控制在毫克/升以下。当氨氮浓度一定时,能否引起鱼类中毒死亡,还受池水pH值、水温高低的影响。 氨氮在水中以游离氨和离子氨形式存在,分子氨对鱼类是极毒的,可使鱼类产生毒血症。 分子氨和离子铵在水中可以相互转化,它们的数量取决于养殖水体的pH和水温。 pH越小,水温越低,水体总铵中分子氨的比例也越小,其毒性越低。 pH越大,水温越高,分子氨的比例越大,其毒性也就大大增加。 另外一个影响氨氮含量的因素,就是底泥。若底泥过厚,清塘不彻底,高温季节夜晚,水温较高时,底泥当中的有毒气体就会被释放出来,在这个过程中,氧气的消耗量会加倍,于是造成池水缺氧,氨氮含量也超标,鱼类大量浮头甚至泛塘。 因此,养鱼先养水,调节好水质是保证鱼类健康成长的前提。 氨氮中毒的特点:

企业标准文本格式模板

管理标准 安全管理制度 (发布实施日期四号黑体) XXXX-XX-XX发布XXXX-XX-XX实施 发布

前言 (三号黑体,不加粗) (五号宋体,首行缩进2字符) 特定部分应视情况给出下列信息: ——说明与对应的国家、行业标准或其他文件的一致性程度; ――说明标准代替或废除情况; ――说明标准与前一版本相比的重大技术变化; ――说明标准中的附录哪些是规范性附录,哪些是资料性附录; 基本部分应视情况给出下列信息: ――本标准由××公司提出; ――本标准由公司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

标准名称 (三号黑体,不加粗) (正文内容五号宋体,首行缩进2字符) 1 范围(章节及标题用五号黑体,不加粗) 范围的陈述应使用下列表述形式: “本标准规定了……” 标准适用性的陈述应由下述引导语引出: “本标准适用于……”“本标准不适用于……”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它应列出标准中规范性引用的标准和文件一览表。一览表中文件排列的顺序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国内有关文件、ISO标准、IEC标准、ISO或IEC有关文件、其他国际标准即有关文件。 规范性引用文件一览表应由下述引导语引出: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3 定义和术语 它给出为理解标准中某些术语所必需的定义。应使用下述适合的引导语: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4 要求 (此部分包含下述内容: a) 直接或以引用方式给出标准涉及的产品、过程或服务等方面的所有特性; b) 可量化特性所要求的极限值;) 4.1 4.1.1(章节号全部用五号黑体,不加粗) 4.1.2 4.2 5 试验方法 (此部分包含对每个要求,或者引用测定或检验特性值的试验方法,或者直接规定试验方法。)5.1 5.1.1 5.1.2

有机产品生产和加工认证规范标准

有机产品生产和加工认证规范

中国认证机构国家认可委员会 China National Accreditation Board for Certifiers

目录 前言 (5) 1 范围 (6) 2 引用标准 (7) 3 定义 (8) 4 有机生产和加工的主要目标 (12) 5 有机生产和加工管理体系的要求 (13) 5.1 总要求 (13) 5.2 文件要求 (13) 5.3 资源管理 (16) 5.4 采购和追踪体系 (16) 5.5 内部检查 (16) 5.6 改进 (17) 6 作物生产 (18) 6.1 农场范围 (18) 6.2 平行生产 (18) 6.3 转换期 (18) 6.4 缓冲带 (18) 6.5 作物品种的选择 (18) 6.6 作物栽培 (19) 6.7 病虫草害防治 (19) 6.8 污染控制 (20) 6.9 水土保持和生物多样性保护 (21) 7 畜禽养殖 (22) 7.1 转换期 (22) 7.2 畜禽的引入 (22) 7.3 饲料 (23) 7.4 饲料添加剂 (24) 7.5 配合饲料 (25) 7.6 饲养条件 (25) 7.7 疾病防治 (26)

7.9 繁殖 (27) 7.10 运输和屠宰 (27) 7.11 奶制品 (28) 7.12 禽蛋生产 (29) 8 蜜蜂饲养和蜂产品加工 (30) 8.1 转换期 (30) 8.2 采蜜区 (30) 8.3 蜜蜂的饲喂 (30) 8.4 疾病防治 (30) 8.5 蜂蜡和蜂箱 (31) 8.6 蜂蜜收获处理 (31) 8.7 蜂蜜、蜂蜡、养蜂架和蜂箱的贮存 (32) 8.8 蜂王和蜂群的饲养 (32) 9 特定作物 (33) 9.1 食用菌 (33) 9.2 茶叶 (33) 10 野生植物 (36) 11 水产养殖 (37) 11.1 转换期 (37) 11.2 养殖 (37) 11.3 开放水域捕捞区 (38) 11.4 捕捞 (39) 11.5 鲜活水产品的运输 (39) 11.6 环境影响 (39) 12 纺织品 (40) 12.1 原料生产 (40) 12.2 加工 (40) 13 食品加工和贸易 (43) 13.1 配料、添加剂和加工助剂 (43) 13.2 加工 (43)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产行业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产行业标准 《海水养殖尾水排放要求》修订稿(代替《海水养殖水排放要求》SC/T 9103—2007) 编制说明 (征求意见稿) 农业部渔业环境及水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天津)《海水养殖尾水排放要求》修订组 2018年7月22日

一、工作简况,包括任务来源、协作单位、主要工作过程、标准主要起草人及其所做的工作等; 1、任务来源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会同全国水产标准化委员会、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和中国渔业协会于2018年4月13日在北京召开了《养殖尾水排放要求》(SC/T9103-2007)行业标准的修订研讨会,与会专家就该标准的修订必要性,海水、淡水分开制定、修订的项目指标、指标的严与宽等内容进行了讨论,最终水标委负责人宣布根据全国征求意见情况,根据当天会议讨论情况,准备对2个养殖尾水排放要求行业标准进行修订。按照标准修订原则上由标准原起草单位优先完成的原则,会议决定《海水养殖水排放要求》(SC/T9103-2007)由农业部渔业环境及水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天津)负责完成修订工作。2018年7月2日在北京再次召开了《养殖尾水排放要求》行业标准的研讨会,会上专家们、领导们听取了标准修订单位负责人的汇报,渔业局领导意见出现分歧,邀请的水利部建设管理与质量安全中心的副主任和中华环保联合会的副秘书长与水产方面的专家意见也分歧较大。会后水标委秘书长通知尽快完成征求意见稿。 2、主要工作过程 2018年3月,农业农村部《海水养殖尾水排放要求》行业标准修订任务下达后,标准修订小组即开展工作,工作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收集资料阶段,收集了国内外相关标准和研究成果,对我国海水养殖主要养殖模式与主要水质指标情况进行了调研,收集了海水水域的水质指标状况。第二阶段为修订阶段,参照我国《渔业水质标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工业废水综合排放标准》以及国外相关水质排放标准,根据海水养殖水域环境现状、受纳水体水质状况,修订了《海水养殖水排放要求》(SC/T 9103-2007),形成征求意见稿和修订编制说明。 2018年4月,根据全国水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关于开展水产养殖水排放标准使用情况及制修订需求调查的函”(TC156[2018]3号)文件要求,开展海水养殖尾水排放标准制修订意见征集,此次标准修订意见征集共收集反馈意见53条。经过整理,8条意见全部采纳,17条部分采纳,15条不采纳,还有8条是接受,5条意见不明确。 全部采纳的意见主要集中在①标准的适用范围,需要重新界定。该标准适用于海水池塘养殖、工厂化养殖等封闭的养殖方式的养殖尾水的排放,不适用在开放的海水环境中进行养殖的水域,

企业标准 格式模板

XX(五号黑体)(具体请查询“中国标准CCS分类号”pdf文件)Q X X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Q/321181 XXX 0XX-20XX 代替Q/321181 XXX-20XX (“代替Q/321181 XXX-20XX ”新企标无需填写,“XXX”是标准代号由标准科给出,“OXX”是企标序号,“20XX”是年代号) XX(标准名称) (一号黑体) (发布实施日期四号黑体) XXXX-XX-XX发布XXXX-XX-XX实施 XX有限公司(二号宋体)发布

前言 (三号黑体,不加粗) (五号宋体,首行缩进2字符) 特定部分应视情况给出下列信息: 说明与对应的国家、行业标准或其他文件的一致性程度。 说明标准代替或废除情况。 说明标准与前一版本相比的重大技术变化。 说明标准中的附录哪些是规范性附录,哪些是资料性附录。 基本部分应视情况给出下列信息: 本产品因无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如果有相关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可以依据,只是相关指标高于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就删除“本产品因无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为保证产品质量以及为产品出厂检验与交付提供依据,根据国家和行业的有关要求,结合用户需求,特制定本企业标准。 本标准参照GB/T 1.1-2009要求编写。 本标准由××公司提出。 本标准由××公司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

标准名称 (三号黑体,不加粗) (正文内容五号宋体,首行缩进2字符) 1 范围(章节及标题用五号黑体,不加粗,正文内容用五号宋体) (范围的陈述应使用下列表述形式:) 本标准规定了……。 (标准适用性的陈述应由下述引导语引出:) 本标准适用于……,本标准不适用于……。 2 规范性引用文件(章节及标题用五号黑体,不加粗,正文内容用五号宋体) (它应列出标准中规范性引用的标准和文件一览表。一览表中文件排列的顺序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国内有关文件、ISO标准、IEC标准、ISO或IEC有关文件、其他国际标准即有关文件。) (规范性引用文件一览表应由下述引导语引出:)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XXX(标准号)XXXXXXXX(标准名称)(注意,这里引用的标准一定是要现行有效的标准,请上网去核查,https://www.360docs.net/doc/8e12292217.html,/standardSearch/quickly_search.aspx或者 https://www.360docs.net/doc/8e12292217.html,/bzsearch/bzsearch.asp) ... 3 定义和术语 (它给出为理解标准中某些术语所必需的定义。应使用下述适合的引导语:)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此处的序号五号黑体) 术语名称(五号黑体加粗) ……(术语解释五号宋体) 3.2 (此处的序号五号黑体) 术语名称(五号黑体加粗) ……术语解释五号宋体) …… 4 要求 (此部分包含下述内容: a) 直接或以引用方式给出标准涉及的产品、过程或服务等方面的所有特性、指标的要求; b) 可量化特性所要求的极限值;) 4.1 …… 4.1.1 …… 4.1.2 …… 4.2 …… 5 试验方法

有机认证GB19630考试真题含答案注释

有机产品国家注册检查员模拟考试题 一、单选题(在下列各题中选择一个你认为最适合的答案,填到空格中。每题1分,共计25分) 1、认证机构应在获得国家认监委批准后的12 个月内,向国家认监委 提交其实施有机产品认证活动符合本规则和GB/T 27065《产品认证机构通用要求》的证明文件。认证机构在未提交相关证明文件前,每个批准认证范围颁发认证证书数量不得超过 5 张。( a ) A、12/5 B、12/10 C、6/5 D、6/10 2、世界上最早的有机农场-“罗代尔农场”是由(美国)人于20世纪 40年代建立的。 A、德国 B、美国 C、英国 D、荷兰 3、以下哪个是转换期的概念( b ) A、转换期的开始时间从提交认证申请之日算起。 B、从按照本标准(GB/T 19630)开始管理至生产单元和产品获得有机认证 之间的时段。 C、一年生作物的转换期一般不少于24个月转换期,多年生作物的转换期一 般不少于36个月。 D、提交认证申请之日算起至生产单元和产品获得有机认证之间的时段。 4、有机加工食品中有机原料的比例应占( c ) A 75%以上 B 85%以上 C 95%以上 D 100% 5、对于芽苗菜的生产,以下哪一项不是必须的( c ) A、应使用有机生产的种子生产芽苗菜。

B、应采取预防措施防止病虫害,可使用蒸汽和附录A表A.3列出的清洁剂和消毒剂对培养容器和生产场地进行清洁和消毒。 C、必须经过至少12个月的转换期。 D、生产用水水质应符合GB 5749。 6、应保证草食动物每天都能得到满足其基础营养需要的粗饲料。在其日粮中,粗饲料、鲜草、青干草、或者青贮饲料所占的比例不能低于60 %(以干物质计)。对于泌乳期前3个月的乳用畜,此比例可降低为50 %(以干物质计)。() A、60,50 B、50, 60 C、50,50 D、60,60 7、应主要通过蜂箱卫生和管理来保证蜂群健康和生存条件,以预防寄生螨及其他有害生物的发生。以下哪些措施不可以使用(d) A、选择适合当地条件的健壮蜂群,淘汰脆弱蜂群; B、采取适当措施培育和筛选抗病和抗寄生虫的蜂王; C、定期更换巢脾; D、在流蜜期之前30d内使用植物或植物源制剂进行治疗。 8、对同一认证委托人的同一生产单元不能连续 3 年以上(含3 年)委派同一检查员实施检查。() A、3,3 B、4,4 C、5,5 D、2,2 9 、以下关于管理体系文件评审的说法哪一项是正确的( b ) A、文件评审只能在现场检查前实施; B、管理体系文件评审的目的是确定其适宜性、充分性及与认证要求的符合性; C、文件评审可以不必保持记录; D、文件评审必须由检查组长实施。 10、不能在认证证书有效期内进行现场检查,又无正当理由在( 3 )个月延长期内实施再认证的生产单元需重新进行转换认证。 A、3 B、6 C、2 D、1 11、针对标识为“有机”的产品,下面描述不正确的是( d ) A、加施中国有机产品认证标志;

有机认证书面资料清单_3846

有机认证书面资料清单(有机水产养殖和初加工部分) 中绿华夏有机食品认证中心

COFCC有机认证文件资料清单(水产养殖和初加工部分) 项目申请人除了应仔细填写好有机食品认证调查表(水产品养殖部分)外,还应提供以下相应的文件材料: 第一部分项目基本情况资料 1、企业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 2、池塘、土地租赁者须提供承包合同书; 3、基地负责人与养殖户之间的有机养殖合同书(其中须包括养殖户姓名、池塘 编号、池塘面积、养殖品种等); 4、新开垦的池塘、土地须出具政府的开发批复和过去三年内未使用违禁物质的 情况证明; 5、通过其他认证机构认证的项目,提供证书或认证结果通知书或检查员报告; 6、如是合作项目,请提供各方签署的合作协议。 第二部分基地环境情况资料 1、基地10公里范围内的行政图,标明周边工业污染源位置; 2、环保部门近三年的环境监测报告; 3、基地水源的来源途径、年流量及流向。 第三部分质量管理体系文件 1、质量管理手册 申请企业必须建立有机食品生产质量管理体系,编制《质量管理手册》,该手册应包括如下内容: ?企业简介 ?有机食品生产计划 ?企业的有机生产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 ?质量管理体系 ?管理职责 ?资源管理 ?产品实现 ?测量、分析和改进

2、内部规程 (1)水产养殖操作规程 ?养殖场所的选定及准备方法 ?苗种的选定及培育方法(若为人工繁殖需提供) ?水产品养殖方法 ?疫病防治方法 ?水产品捕捞方法 ?产品批次号的编制方法 (2)捕捞后的各道工序规程 ?从基地到加工厂的运送方法 ?加工厂的接货检查方法、标准 ?不合格产品的处理方法 ?合格产品的保管方法 ?清洗、筛选、杀死等简单加工程序规程 ?产品保管方法(与常规产品的区分方法、有机标示等)?从捕捞到出货的各道工序的批次号编号管理方法 (3)出库规程 ?产品出库前的检查方法及标准 ?不合格产品的处理方法 ?出库的程序 (4)设备维修、清洗及卫生管理规程 ?设备使用前后的清扫、清洗方法 ?设备维修方法 ?加工厂灭菌消毒方法 ?工厂内外及相关设施的防虫防鼠方法 (5)内部检查规程 ?内部检查的实施计划 ?内部检查员的责任和权限 ?发现问题时的处理措施

食品企业标准格式

Q/××× (食品标准名称) (标准名称必须反映产品的真实属性,不得使用治疗、功能术语,不得使用谐音、形似等容易引起联想、误导的字眼。) (企业名称)发布

前言 说明标准中的附录哪些是规范性附录,哪些是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编制所依据的起草规则为GB/T 《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 本标准代替了(指以前的标准代号),(说明:若是修改标准需列出此项内容,则应紧接着另起一行说明本标准与代替标准相比的主要变化之处;若是制定新标准则不需此项。) 本标准与(以前的标准代号)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 ——××××。 ——………。 本标准由(××××公司名称)提出。如集团公司统一使用一个企业标准,还应写明其他适用的食品企业名称。 本标准起草单位:××××。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本标准发布时间:×××,×××,……。

(食品标准名称)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食品标准名称)的术语和定义、产品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标签、包装、运输、贮存和保质期。 本标准适用于……(说明产品由什么原辅料组成、经过什么样的工艺生产、产品的属性<如:饮料、罐头>是什么什么包装)制成(食品标准名称)。 【注:上述内容应载明所有原辅材料名称,食用油、食品添加剂、香辛料应标注具体名称。】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标准中引用的文件对于本标准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标准。示例如下:(最新的规范性引用文件) 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 317 白砂糖 GB 2760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 GB 食品添加剂柠檬黄 GB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菌落总数测定 GB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大肠菌群计数【已批保健食品应执行】 GB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沙门氏菌检验 GB/T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志贺氏菌检验 GB/T 6543 运输包装用单瓦楞纸箱和双瓦楞纸箱 GB 7718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 GB 8957 糕点厂卫生规范 GB 12695 饮料企业良好生产规范 GB 14880 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卫生标准 QB 1014 食品包装纸 QB/T 1505食品添加剂食用香精 JJF 1070 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第75号(2005)《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第123号(2009)《食品标识管理规定》 【说明:以上为示例,制标企业应全部列出本标准所需标准中当前有效的规范性引用的标准和文件一览表。一览表中文件排列的顺序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国内有关文件、其他国际标准及有关文件。国家标准按标准顺序号从小到大排列;其他标准按标准代号的拉丁字母顺序排列,再按标准顺序号排列。在第3章节后出现的所有引用文件都应出现在第2章中。】 术语和定义(或产品分类)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 …… 【说明:如果标准仅适用于一个产品则可以省略此章】 技术要求 原辅料要求示例: 白砂糖应符合GB 317的规定。 鲜蛋应符合GB 2748的规定。 …………

养殖水质标准

养殖水质标准 1、温度;18—35℃为正常温度,25—32℃为最适宜生长温度。 2、PH值;6.5—8.5,低于6.5肥效不能正常发挥优势,氨氮、硫化氢等毒性增大,易缺氧浮头。 3、盐度;0—1%,盐分过高会影响淡水中生物的正常生长繁殖。 4、氨氮;0—0.02mg/L,过高会损坏鱼、蚌的鳃,高于0.5时会引起无法进食和呼吸,直至死亡。 5、硫化氢;0—0.1mg/L,过高会损坏鱼、蚌的中枢神经,高于0.5时会引起患病或死亡。 6、亚硝酸盐;0—0.02mg/L,过高会引发出血病,是诱发暴发性疾病的重要因子,高于0.5时会引 起患病或死亡。 7、有效磷;0.2—1mg/L,低于0.2水体中的优质藻类生长受到影响,甚至出现水华,不利于鳙、 鲢、蚌的生长。 8、透明度;20—30cm,过高肥度不够,过低影响光合作用。 9、溶解氧;≥3mg/L,小于3mg/L会影响鱼类的摄食,小于2mg/L时会出现浮头,小于1mg/L会出 现泛塘,直到大量死亡。 养殖水体的主要化学性质 养殖用水的诸多化学性质中,对鱼类关系最密切的是溶解气体与溶解于水中的无机盐和有机物质。 一、溶解气体 水中溶解有多种气体,它们的主要来源有两个方面,一是由空气中直接溶解入水体,二是由水中生物的生命活动以及底质或水中物质发生化学变化而在水体中产生,水中气体的溶解是因水体环境而出现差异,其差异如下。 与水体温度成反比,水温升高,气体的溶解降低。 与大气压成正比,气压增大,气体溶解度相应也增大。 与水中杂质浓度成反比,杂质多的水会降低气体的溶解度。 1、溶解氧;水中的溶解氧含量少而多变,淡水水体中溶解氧的饱和度仅为8—10mg/L,不到空气中氧含量的1/20,海水溶解氧的含量更少。这表明水中鱼类的呼吸条件较差,不时都有面临缺氧窒息的威胁。由此可见,掌握水中溶解氧的动态规律对水产养殖的重要。 水中溶解氧的来源有两个;一是大气中的氧与水面接触溶解入水中,二是水生植物在光合作时所释放的氧气,大气中溶入水中的氧不到植物光合作用所产氧量的1/10。 2、硫化氢;硫化氢是在缺氧条件下,由含硫有机物分解而形成的,或者是在富有硫酸盐的水中,由硫酸盐还原变成硫化物,然后再生成硫化氢。 硫化物和硫化氢对鱼类都是有毒的,硫化氢的毒性最强。一般硫化物在酸性条件下,大部分以硫化氢形式存在,当水中溶解氧增加时,硫化氢即被氧化而消失。硫化氢对鱼类的毒害作用就是与血红蛋白中的铁化合,使血红蛋白失去携氧的能力,造成鱼组织缺氧。因此,在养殖中要特别注意硫化氢的存在。 3、氨氮;氨氮在氧气不足时由有机物分解而产生,或者由于氧化合物被反消化细菌还原而生成。水生动物代谢的最终产物都是以氨的状态排出。氨氮对鱼类及其它水生生物是有毒的,即使浓度很低也会抑制鱼类的生长,必须密切注意。 4、

企业标准格式模板

XX(五号黑体)(具体请查询“中国标准CCS分类号” pdf 文件)Q X X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Q/321181 XXX 0XX-20XX 代替Q/321181 XXX-20XX , “ XXX”是标准代号由标准科给出,(“ 代替 Q/321181 XXX-20XX ”新企标无需填写 “ OXX”是企标序号,“ 20XX”是年代号) XX(标准名称 ) (一号黑体) (发布实施日期四号黑体) XXXX-XX-XX 发布XXXX-XX-XX 实施 XX 有限公司(二号宋体)发布

前言 ( 三号黑体,不加粗 ) (五号宋体,首行缩进 2 字符) 特定部分应视情况给出下列信息: 说明与对应的国家、行业标准或其他文件的一致性程度。 说明标准代替或废除情况。 说明标准与前一版本相比的重大技术变化。 说明标准中的附录哪些是规范性附录,哪些是资料性附录。 基本部分应视情况给出下列信息: 本产品因无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如果有相关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可以依据,只是相关指标高于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就删除“本产品因无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为保证产品质量以及为产品出厂检验与交付提供依据,根据国家和行业的有关要求,结合用户需求,特制定本企业标准。 本标准参照GB/T 1.1-2009要求编写。 本标准由××公司提出。 本标准由××公司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

标准名称 ( 三号黑体,不加粗 ) (正文内容五号宋体,首行缩进 2 字符) 1范围 ( 章节及标题用五号黑体,不加粗,正文内容用五号宋体 ) (范围的陈述应使用下列表述形式:) 本标准规定了,, 。 (标准适用性的陈述应由下述引导语引出:) 本标准适用于 ,, ,本标准不适用于 ,, 。 2规范性引用文件 ( 章节及标题用五号黑体,不加粗,正文内容用五号宋体 ) (它应列出标准中规范性引用的标准和文件一览表。一览表中文件排列的顺序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国内有关文件、 ISO 标准、 IEC 标准、 ISO 或 IEC 有关文件、其他国际标准 即有关文件。) (规范性引用文件一览表应由下述引导语引出:)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XXX(标准号) XXXXXXXX(标准名称)(注意,这里引用的标准一定是要现行有效的标准,请上网去核查, https://www.360docs.net/doc/8e12292217.html,/standardSearch/quickly_search.aspx或者 https://www.360docs.net/doc/8e12292217.html,/bzsearch/bzsearch.asp) ... 3定义和术语 (它给出为理解标准中某些术语所必需的定义。应使用下述适合的引导语:)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此处的序号五号黑体) 术语名称(五号黑体加粗) ,,(术语解释五号宋体) 3.2(此处的序号五号黑体) 术语名称(五号黑体加粗) ,, 术语解释五号宋体) ,, 4要求 (此部分包含下述内容: a)直接或以引用方式给出标准涉及的产品、过程或服务等方面的所有特性、指标的要求; b)可量化特性所要求的极限值;) 4.1,, 4.1.1,, 4.1.2,, 4.2,,

水产养殖ASC认证

水产养殖ASC认证 何为ASC认证?通过ASC认证对水产企业有何益处?Intertek又会在ASC认证中向企业提供哪些优势服务?让我们为您提供专业的解读! 01关于ASC ASC为水产养殖管理委员会(Aquaculture Stewardship Council) 的首字母缩写,是由WWF (世界野生动物基金会) 及IDH(可持续贸易联盟) 于2010年创立的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独立非盈利性组织,是国际社会与环境鉴定标签联盟(ISEAL) 组织的成员。 ASC的目标是创建世界领先的负责任养殖水产品认证和水产品认证标签。ASC的主要作用是管理负责任水产养殖的全球标准,这些标准均由世界自然基金会水产养殖对话制定。 02ASC项目背景 水产食品是全世界最重要的蛋白质来源之一。水产养殖作为全球增长最快的食品系统,我们所食用的半数水产品都来自水产养殖。但是随着该产业的不断扩张,它对环境和社会的影响也在不断扩大,我们不可避免地面临着这样那样的潜在负面影响。 ASC的目标即为推动水产养殖向着一种对环境、对社会负责的食品来源转变。这个转变的基础之一就是创造一个健康的、可信的、负责任的水产养殖标准。这个标准应能使水产品消费者相信他们所购买的认证产品不会危害环境,不会对社会产生不良影响。对消费者而言,购买来自符合ASC认证标准鱼场的产品就是一种支持可持续发展的行动。 迄今为止,ASC 已分别为鲍鱼(Abalone)、双壳类(Bivalves)、鲶属(Pangasius)、三文鱼(Salmon)、罗非鱼(Tilapia)、淡水鳟鱼(Freshwater Trout)、虾(Shrimp) 等发布了共7个养殖标准。其中现行罗非鱼标准于2012年在TAD (Tilapia Aquaculture Dialogue罗非鱼养殖对话)的帮助下完成并发布。 03ASC罗非鱼养殖标准 ASC罗非鱼养殖标准着眼于社会和环境两个方面,为负责任的罗非鱼水产养殖建立了原则、准则条款、具体指标及可测量的执行等级。该标准能够覆盖绝大多数罗非鱼养殖中源于生产系统以及直接输入到生产系统的环境、社会因素,如:饲料、种苗、化学品、水、养殖场劳工、社区关系等。 ASC罗非鱼养殖标准以:

企业标准格式

Q/***(Times New Roman 52号) ***有限公司企业标准(黑体1号) Q/***0001S-2010(Times New Roman 4号) 保健食品(无此项删) 产品名称(黑体2号) 注:本标准模板为范例,供参考。其中格式、字体不得变动,内容根据企业自身特点编制。若有附录,其格式、字体同标准内容。 2010-04-10发布(黑体4号) 2010-04-20实施(黑体4号) ****业有限公司(黑体2号)发布(黑体4 号)

Q/***0001S-2010(Times New Roman 5号) I 前言 (宋体5号,单倍行距)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严格按照GB/T1.1《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的要求进行编写。本标准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无此项删掉) 本标准由****提出并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本标准自发布之日起有效期限3年,到期复审。 委托单位:名称:。(无委托关系此项不填) 地址:。 生产单位:名称:。 地址:。

Q/***0001S-2010 产品名称(黑体3号) 1 范围(标题、顺序号黑体5号,内容宋体5号) 本标准规定了****的术语和定义(此项可无)、分类(此项可无)、技术要求、食品添加剂(若不添加此项可无)、营养强化剂(若不添加此项可无)、生产加工过程卫生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运输与贮存。 本标准是以****为主要原料,添加****辅料,经配料****、过筛、混匀、制粒、干燥、压片、包装等主要工艺加工制成的****产品。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 1898 食品添加剂碳酸钙 GB 2721 食用盐卫生标准 GB 2760 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 GB 2762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 GB 2763 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 GB/T 4789.2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菌落总数测定 GB/T 4789.3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大肠菌群测定 GB/T 4789.4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沙门氏菌检验 GB/T 4789.5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志贺氏菌检验 GB/T 4789.10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 GB/T 4789.11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溶血性链球菌计数 GB/T 4789.15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霉菌和酵母计数 GB/T 5009.3 食品中水分的测定 GB/T 5009.4 食品中灰分的测定 GB/T 5009.11 食品中总砷及无机砷的测定 GB/T 5009.12 食品中铅的测定 GB/T 5009.14 食品中锌的测定 GB/T 5009.17 食品中总汞及有机汞的测定 GB/T 5009.90 食品中铁、镁、锰的测定 GB 574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T 6543 运输包装用单瓦楞纸箱和双瓦楞纸箱 1

水产养殖有机认证标准11页

水产养殖有机认证标准 1一般原则 1.1有机水产养殖业是一种开放式或人为开放式的系统。在这种系统中,最大限度地限制使用化学药物、人工药物诱导生产的苗种、非天然原料制成的配合饲料,并利用水域的自然生产力来进行生产,以提供高营养、优质的水产食品为根本目的。 1.2有机水产养殖业的生产中应控制外来的投入品,保护利用植物、动物和天然水域的自然生产能力。尽可能持续利用并保护水域资源,维护天然水域的生态平衡。 1.3有机水产养殖涵盖的范围较广,它涉及的水域有淡水、海水、盐碱水和半咸水等;养殖的场地有水库、河流、湖泊、港湾、滩涂、近海和深海等天然水域;养殖的方式有网箱、网栏、网围及增殖放流等;养殖的对象包括各个生产阶段的肉食性、滤食性、吃食性、杂食性及草食性水产经济动物。 1.4在开放水域的野生、固有的水产生物可以作为有机水产养殖对象进行认证,但按照基本程序不能够检查的生物不在本标准范围之内。 2转换期 2.1有机转换期的确定 转换期不应少于转换生物的一个养殖周期。转换

期长短应由认证机构根据转换生物的种类、生命周期、 环境因素、养殖场地、养殖水域、过去残存废物、沉 淀和水质等因素具体制定。如果认证机构允许引入了 其它常规生物,其转换期也应考虑新被引入的生物。 2.2 转换计划 转换开始时应制定详细的有机转换计划,转 换计划应包括以下内容: 历史和现状; 1) 转换的时间表; 2) 转换的具体内容和措施; 3) 转换时可能发生变化的因素。 4) 2.3 转换的内容 转换包括养殖水域的确定、养殖对象选择以 及营养、疾病控制等养殖过程和水产品捕捞、运输、粗加工等。 2.4 转换的条件 下列情况不需要转换期: 1)在水体自由流动而且未遭受本标准禁用物 质影响的开放水域的野生固有生物; 2)有机生产的各种条件,如水质、投入品(饲料、药物和其它物质)可以被检查、监控,并符合相关标准。 2.5如果整个养殖水域不能够一次转换,那 么被分割的各个小的转换水域应该保证能够满足所有的标准,且还需

企业标准范本

Q/××× 标准名称 企业名称 发布 X ××

前言 前言部分应视你公司的具体情况给出下列信息: 本标准的编写格式符合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的规定。 本标准贯彻了国家标准××××,参考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本标准的检验方法采用了相应国家标准的规定。 本标准由××××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本标准于××××年×月×日由××××负责人×××批准,并对标准中所规定的内容和实施后果负责。 本标准于××××年×月×日首次发布。

标准名称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食品名称)的产品分类、技术要求、生产加工过程的卫生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贮运和保质期。 本标准适用于……(食品名称)(说明产品由什么什么原料组成、经过什么样的工艺生产、产品的属性(如:饮料、罐头)是什么?)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示例如下:(常用的规范性引用文件) 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 4789.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菌落总数测定 GB/T 4789.3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大肠菌群测定 GB 4789.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沙门氏菌检验 GB/T 4789.5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志贺氏菌检验 GB 4789.1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 GB 4789.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霉菌和酵母菌测定 GB/T 5009.11 食品中总砷及无机砷的测定 GB 5009.1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铅的测定 GB/T 5009.13 食品中铜的测定 GB/T 8886 淀粉原料 GB 574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 7718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 GB/T 12143 饮料通用分析方法 GB/T 12456 食品中总酸的测定 GB 12695 饮料企业良好生产规范 JJF 1070 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第75号《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第123号《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关于修改<食品标识管理规定>的决定》 【说明:它应列出标准中规范性引用的标准和文件一览表。一览表中文件排列的顺序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国内有关文件、ISO标准、IEC标准、ISO或IE C有关文件、其他国际标准即有关文件。国家标准、ISO标准、IEC标准按标准顺序号排列;行业标准、其他国际标准先按标准代号的拉丁字母顺序排列,再按标准顺序号排列。】 3 产品分类 (食品名称)根据……的不同,分为……、……和……。【说明:不分类的产品这一条可以省略】 4 技术要求

水产养殖指标参数

养殖用水化学因子含量参考范围 养殖水体的主要化学性质 养殖用水的诸多化学性质中,对鱼类关系最密切的是溶解气体与溶解于水中的无机盐和有机物质。 一、溶解气体 水中溶解有多种气体,它们的主要来源有两个方面,一是由空气中直接溶解入水体,二是由水中生物的生命活动以及底质或水中物质发生化学变化而在水体中产生,水中气体的溶解是因水体环境而出现差异,其差异如下。 与水体温度成反比,水温升高,气体的溶解降低。 与大气压成正比,气压增大,气体溶解度相应也增大。 与水中杂质浓度成反比,杂质多的水会降低气体的溶解度。 1、溶解氧;水中的溶解氧含量少而多变,淡水水体中溶解氧的饱和度仅为8—10mg/L ,不到空气中氧含量的1/20,海水溶解氧的含量更少。这表明水中鱼类的呼吸条件较差,不时都有面临缺氧窒息的威胁。由此可见,掌握水中溶解氧的动态规律对水产养殖的重要。 水中溶解氧的来源有两个;一是大气中的氧与水面接触溶解入水中,二是水生植物在项目 含量 备注 氨氮含量 ≤0.2mg/L 安全范围 >0.2mg/L 鱼类不摄食,严重时中 毒、死亡 亚硝酸盐 ≤0.1mg/L 安全范围 >0.1mg/L 鱼类不摄食,严重时中 毒、死亡 溶氧量 ≥5mg/L 安全范围 2~3mg/L 生长慢,饵料系数高 低于1~2mg/L 泛塘,甚至死亡 pH 值 7~8.5 安全范围

光合作时所释放的氧气,大气中溶入水中的氧不到植物光合作用所产氧量的1/10。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8e12292217.html,/item.htm?spm=a1z10.1-c.w4004-4024479963.22.tnDhd6&id=139413709 76(单击若不能跳转,请将连接复制到网址栏打开) 2、硫化氢;硫化氢是在缺氧条件下,由含硫有机物分解而形成的,或者是在富有硫酸盐的水中,由硫酸盐还原变成硫化物,然后再生成硫化氢。 硫化物和硫化氢对鱼类都是有毒的,硫化氢的毒性最强。一般硫化物在酸性条件下,大部分以硫化氢形式存在,当水中溶解氧增加时,硫化氢即被氧化而消失。硫化氢对鱼类的毒害作用就是与血红蛋白中的铁化合,使血红蛋白失去携氧的能力,造成鱼组织缺氧。因此,在养殖中要特别注意硫化氢的存在。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8e12292217.html,/item.htm?spm=a1z10.1-c.w4004-4024479963.16.tnDhd6&id=356489895 99(单击若不能跳转,请将连接复制到网址栏打开) 3、氨氮;氨氮在氧气不足时由有机物分解而产生,或者由于氧化合物被反消化细菌还原而生成。水生动物代谢的最终产物都是以氨的状态排出。氨氮对鱼类及其它水生生物是有毒的,即使浓度很低也会抑制鱼类的生长,必须密切注意。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8e12292217.html,/item.htm?spm=a1z10.1-c.w4004-4024479963.18.tnDhd6&id=145308076 01(单击若不能跳转,请将连接复制到网址栏打开) 4、亚硝酸盐;

企业标准文本格式模板(推荐)002

Q 山东开泰工业科技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Q/SKTXXXXX-2010 XXXX(标准名称) (一号黑体) (发布实施日期四号黑体) XXXX-XX-XX发布XXXX-XX-XX实施山东开泰工业科技有限公司发布

前言 (三号黑体,不加粗) (五号宋体,首行缩进2字符) 特定部分应视情况给出下列信息: ——说明与对应的国家、行业标准或其他文件的一致性程度; ――说明标准代替或废除情况; ――说明标准与前一版本相比的重大技术变化; ――说明标准中的附录哪些是规范性附录,哪些是资料性附录; 基本部分应视情况给出下列信息: ――本标准由××公司提出; ――本标准由公司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

标准名称 (三号黑体,不加粗) (正文内容五号宋体,首行缩进2字符) 1 范围(章节及标题用五号黑体,不加粗) 范围的陈述应使用下列表述形式: “本标准规定了……” 标准适用性的陈述应由下述引导语引出: “本标准适用于……”“本标准不适用于……”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它应列出标准中规范性引用的标准和文件一览表。一览表中文件排列的顺序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国内有关文件、ISO标准、IEC标准、ISO或IEC有关文件、其他国际标准即有关文件。 规范性引用文件一览表应由下述引导语引出: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3 定义和术语 它给出为理解标准中某些术语所必需的定义。应使用下述适合的引导语: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4 要求 (此部分包含下述内容: a) 直接或以引用方式给出标准涉及的产品、过程或服务等方面的所有特性; b) 可量化特性所要求的极限值;) 4.1 4.1.1(章节号全部用五号黑体,不加粗) 4.1.2 4.2 5 试验方法 (此部分包含对每个要求,或者引用测定或检验特性值的试验方法,或者直接规定试验方法。)5.1 5.1.1 5.1.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