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与电气识图》课程标准(电气专业)
机械与电气识图教学大纲

《机械与电气识图》教学大纲一、课程性质和任务本课程是供电班专业基础课,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全面掌握本专业所需要的专业识图,为学习后续课程以及从事与本专业有关的识图能力和科学研究等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
二、课程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在工程领域图的作用,掌握投影原理及应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适应岗位能力的要求。
三、课程内容与要求第一章机械识图基本知识(一)教学内容1、制图的基本规定2、三视图3、物体上顶点、棱线、表面的投影4、基本几何体的三视图5、轴测图6、截交线与相贯线7、组合体的三视图(二)教学要求1、了解国家标准中的有关规定;2、掌握常用几何图形的画法及正确使用手工绘图工具;掌握投影规则及三视图的画法;掌握组合体视图的识图。
第二章机械图样的表达与识读(一)教学内容1、认识机件的表达方式2、标准件与常用件的画法3、识读零件图4、识读装配图(二)教学要求1、了解视图、剖视图、断面图和局部放大图的基本知识;2、理解螺纹连接件和螺纹连接图、齿轮、键、销、滚动轴承和弹簧的画法;3、掌握识读零件图和装配图。
第三章电气制图基础知识(一)教学内容1、电气符号2、电气制图的一般规则和基本表示方法(二)教学要求1、掌握电气制图中图形符号、文字符号、项目代号的基本知识;2、学习电气制图的一般规则,电气图的基本表示方法和连接线的基本表示法。
第四章基本电气图(一)教学内容1、概略图、框图和二进制逻辑功能图2、电路图3、接线图和接线表4、电气位置图5、建筑电气安装平面图6、印制板图(二)教学要求1、掌握常用电气图的绘制规则和基本表达方式;2、掌握常用电气图的识读技能和基础知识。
第五章Protel2004简介(一)教学内容1、用Protel2004绘制电路原理图2、用Protel2004绘制印制电路板图(二)教学要求1、掌握Protel2004软件的基本使用方法;2、练习使用Protel2004绘制电路图原理图和印制板图。
机械与电气识图》课程标准(电气专业)

机械与电气识图》课程标准(电气专业)The Course Standard for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DraftingDepartment: XXXCourse Name: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DraftingCourse Nature: Basic Ability CourseCourse Hours: 122Applicable Majors: XXX (Major Code: 0203)n: V1.0-**(XXX)Overview of the Course1.1 Course ningThis course is a basic and compulsory course with strongXXX parts: the first part is mechanical drafting。
and the second part is XXX task is to enable students to have XXX。
three-view n。
axonometric n n。
n of commonly used and standard parts。
electrical symbol n。
and part and assembly XXX。
drafting ability。
and graphic ability。
XXX drawings。
and have basic XXX。
During the learning process。
students should pay n to XXX suchas "Basic Electrical Skills Training," "Electric Power Drive and Machine Tools," "Electric Motors and Transformers," and provides necessary basic knowledge for the nal use。
机械与电气识图教学大纲

机械制图教学大纲一、说明1.课程的性质和内容本课程是技工学校电气维修专业和企业电专业的专业基础课。
主要内容包括:制图基本知识,投影基本知识,常用件,标准件、机械图样的表达方式及识读,常用电气图样的基础知识。
2.课程的任务和要求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识图能力、一定的图示能力及绘图基本技能,空间想像能力及绘图基本技能。
本课程的要求是:(1)通过学习使学生熟悉有关制图国家标准的基本知识,掌握机械制图的投影原理,能识读一般零件的零件图和简单装配体的装配图;(2)了解电气图用图形符号,熟悉电气图的有关规定和画法,掌握一般电气图的绘制方法;(3)掌握计算机绘图的基本技能,能用计算机绘制简单的图样。
3.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教学中应注重以识图为主,以画图促识图。
教学实验实施过程中,教学可以不受教材所限,多选用一些电气元件和机电产品零,部件图例或实物进行讲解。
教学中应根据学生情况掌握好讲练比例,尽可能安排一些课堂与课外练习。
电气图样的教学一般只涉及其表达的内容及方法、有关国家标准画法及识读,其电学原理将在相关专业课中讲授。
二、学时分配表三、课程内容及要求绪论教学要求:认识立体图、零件图、装配图、电气图,了解本课程的特点,掌握学习方法。
教学内容:1.立体图的概念2.图样的概念3.零件图的概念4.装配图的概念5.电气图的概念教学建议:讲授时,注意结合本专业相关课程列举实例阐述本课程的工具作用,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一章绘制简单形体的三视图教学要求:1.了解图线和投影的基本知识。
2.掌握三视图的画法及投影规律,培养绘制形体三视图的能力。
3.掌握基本几何体的三视图及尺寸标注,培养基本几何体的三视图和在其三视图上标注尺寸的能力。
4.掌握各种位置直线、平面的名称及投影规律。
教学内容:§1-1 制图的基本规定及画法§1-2 绘制三视图§1-3 绘制基本几何体的三视图§1-4 求作形体表面上点、线、面的投影教学建议:1.本章是机械制图的重点内容,学生的学习效果直接影响着对后续内容的学习。
机械与电气识图教师课时授课计划

—省—市_______ 技工学校教师课时授课计划课程:《机械及电气识图》任课教师:2008年3月20 0课件列出机械制图中图纸、幅面、图框、标题栏等3个基本问题旧课复习(7分钟)1、图纸的基本幅面有哪儿种?最大的幅面的尺寸是多少?儿种幅面之间的规律是什么?2、图框分哪两种格式?3、标题栏的位置?利用动画及声音相结合的多媒体课件提示学生回答幅面代号e c Cl I .40冋x 1 189201025 11594 X 84142420 x5941043297 x4205.44210 x297S 1-1图纸基本幅面的尺寸设计目的“温故知新,以机带电”为I学生通过 !回答问!〔题,回忆II复习Iii[学生观察i〔表1-1回II答问题1: I〔AO、Al、i|A2、A3、i| A4五种基iI本幅面,i|最大是AO i| 841 Xi| 1189iI关键在于I引导学生I归纳I “宽变长,长除二”的重I1要规律I讲授电气图铺垫学生通过观察左边两幅动画图片回答问题2、3:图框分留有装订边和不留装订边两种格式,标题栏位于图纸的右下角教师活教学内容安排I学生活动动i11/25《机械与电气识图》教师课时授课计划两种宽度不够,即需要两种以上宽度的线条,应按细线条的 两倍递增。
连线练习点划 线、可 见导线 实线不可见导线虚线围框线学生归纳 出电气图 的图线记 忆口诀设计目的 利用教育 学中的编 关键字口 诀的方 法,培养 学生建构 知识体系 的能力及 创新意识线, 双点中断 特殊轮廓 线引导学生 总结电气 图线记忆 口诀: 实线可 见、 不见虚 线、 点划界 线。
完成课件 列出的连 线体12 / 25多媒体课件及板书配合引导学生归纳知识要点二、指引线、连接线1、指引线指在电气图中起指引注释作用的线,通常用细实线,指向被注释处,其末端有以下儿种形式:末端在轮廓线内,用黑点表示;末端在轮廓线上,用实心箭头表示;末端在电路线上,用一小短斜线(一般由水平方向成45° )表示;末端在尺寸线上,则末端不加任何标记。
电子课件-《机械与电气识图(第二版)(电工类)》-A04-5912 2-4 识读装配图

2.装配图的特殊表达方法
(1)拆卸画法
在装配图中, 当某些零件遮住了 所需表达的其他零 件时,可假想将某 些零件拆卸后再绘 制视图。拆卸后需 加以说明时,可以 注上“拆时,可用 细双点画线画 出该零件在极 限位置的外轮 廓图。
(3)简化画法
2个视图均为半剖 视图。主视图沿装配 体的前后对称面剖切, 表达接触销与壳体之 间的连接关系。左视 图是沿着件7(方螺母) 的左端面剖切,既反 映了壳体等零件的端 面形状,又表达了方 螺母与壳体的结构形 状和装配关系。
(3)归纳总结
电源线的两极从 右侧φ8孔引入, 在衬垫和垫圈之 间分别连接在两 接触销上,并用 螺母拧紧。
§2-4 识读装配图
一、认识装配图的内容
点击图片播放动画演示
想一想
(1)装配图和零件图上视图的表达 目的有什么不同之处?
(2)装配图和零件图上尺寸的类型、 作用有什么异同?
二、认识装配图的表达方法
1.装配图的规定画法
(1)两相邻零件的接触表面和配合表面只画一 条线;不接触的两零件表面,即使间隙很小,也 必须画成两条线。
装配图上若干相同的零件组(如螺栓、螺钉 等),可详细地画出一组,其余用细点画线表示 其中心位置。
(4)夸大画法
当图形上的 孔的直径或薄片 厚度较小(≤2 ㎜),以及间隙、 斜度和锥度较小 时,为提高表达 效果,允许采用 夸大画法,垫片 很薄(0.5㎜), 可采用夸大厚度 并涂黑来表达其 剖面区域。
动画演示
(2)在剖视图、断面图中,相邻两零件的剖面 线,其倾斜方向应相反,若方向一致,则间距 不同,以便区分不同的零件。
动画演示
(3)同一零件在不同视图中的剖面线的方向和间距应保持一致。
剖面线的方向和 间距应保持一致
《机械与电气识图》课程标准(电气专业)

课程标准所属系部:工程系课程名称:机械与电气识图课程性质:基础能力课课程学时:122适用专业: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代码:0203)版本:V1.0-201604**(修改人和修改时间)《机械与电气识图》课程标准一、课程概述1.1 课程定位本课程是电类专业应用性很强的的一门基础必修课程。
其主要内容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机械识图;第二部分为电气识图。
其任务是使学生具备图样规范、三视图表达、轴测图表达、常用件和标准件表达、电气符号表达、零件图和装配图表达等方面的相关知识,具有一定的空间想象力、识图能力和图示能力,能够识读机械图样和电气图样,并具有绘制电气图样的基本技能。
学习过程中,注意多做练习,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为后续课程《电工基本技能训练》、《电力拖动与机床》、《电机与变压器》等学习打下基础,同时也为今后在工作中合理使用、安装维护电气设备,提供必要的基础知识。
在教学中教师可根据实际需要,对教学要求、教学内容和课时进行适当调整;要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及就业岗位需求组织教学内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为继续学习打下基础。
1.2 课程设计思路本课程以“项目为主线,任务为主题”,采用“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实现教、学、做、练一体化。
为加强学生工程技术素质的培养,根据学生个性特点与发展的需要,在教学方法上,将项目任务引入课程,将理论讲授包含在项目训练中,使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理论、学习知识。
采用项目式、启发式、互动式、案例式等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手段上,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电子教学,视频教学、实物教学、现场教学、网络教学等将现代科学技术充分应用于教学改革之中。
通过项目引领的“教学做一体化”教学组织形式下的实验和理论等学习环节,培养学生掌握机械传动和液压与气压传动的基本基本知识和必要的实际应用技能,为学生进一步学习专业课和操作技能奠定必要的基础。
机械与电气识图第一讲

第一讲:制图基本规定 四、平面图形上的尺寸分析
定形尺寸: 确定线框(或线段) 的形状和大小的尺寸。
定位尺寸 :
确定线框位置的尺寸。
第一讲:制图基本规定
第一章 机械识图基本知识
第一讲:制图基本规定
§1-1 制图基本规定 一、常用图线的种类及应用
第一讲:制图基本规定
在同一图样中同类图线的宽度应基本一致,虚线、细点 划线及双点划线的线段长度和间隔应大致相等。图线之间相 交、相切都应以线段相交或相切。
第一讲:制图基本规定
第一讲:制图基本规定
第一讲:制图基本规定
一、本课 程的性质、任务
各类图样
第一讲:制图基本规定
二、本课 程的学习特点
在学习过程中要注意联系专业生产实际,通过参 观实习等途径获得感性认识,并与机械的理论知识相 结合,做到学以致用,在学习过程中应注意“实物— —图样”转换能力的锻炼 ,及机械零部件与机械零件 图、装配图之间的转换。
第一讲:制图基本规定
3、尺寸数字
尺寸有线性尺寸、角度尺寸、圆、圆弧、小尺寸 等图样中的尺寸以mm为单位,不必标注单位的符号。
A、线性尺寸的数字通常注 写在尺寸线的上方或中断处
B、尺寸数字不允许被任何图 线所通过,否则,需将图 线断开或引出标注。
常用尺寸标注示例如下:
第一讲:制图基本规定 线性尺寸数字的注写:水平方向的尺寸数字字头 向上,垂直方向的尺寸数字字头向左,倾斜方向的尺 寸数字字头偏向斜上方;避免在300范围内标注尺寸。
第一讲:制图基本规定
第一讲:制图基本规定
2.尺寸线 A、必须用细实线绘制; B、不能有其它图线代替,不能与其它图线重合或画在其 它图线的延长线上。 C、线性尺寸的尺寸线应与所标注尺寸线段平行; D、尺寸线与尺寸线之间或尺寸线与尺寸界线之间应尽
《机械与电气识图》课程标准

电气控制专业课程标准
《机械与电气识图》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
机械与电气识图
[适应专业]
中等职业学校电气控制等专业
1、前言
1.1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电气控制专业核心课程,通过本门课程学习使用学生基本熟悉机械图样与电气图样的识图方法,具备独立解读零件图、装配图及电气图样的能力,为后续专业课程学习奠定基础。
1.2设计思路
本课程以就业为导向、紧紧围绕专业培养目标,结合行业专家建议和教案实际而设计。
基本达到理论上“够用”、工作中“实用”。
2、课程目标
通过本门课程学习基本掌握零件图的制图、读图基础知识,电气图样的简单识读,结合实际图纸独立完成图纸分析,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能力。
职业能力目标:
●会识读零件图
●会识读装配图
●会识读基本电气图
4、实施建议
4.1教材选用与编写:教材选用以机械及电气识图为主要内容、适用于中等职业数控专业、机加工技术专业、机电一体化专业和电气控制专业的教材;教材编写紧紧围绕专业培养目标,以工程教案形式进行设计,按必需、够用、简化理论、注重实践、便于理解的原则,循序渐进地设计教案内容。
4.2教案建议
1)贯彻任务引领的教案原则,以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注重学生兴趣培养;
2)坚持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新精神;
3)结合加工实际进行教案设计;
4)注重学生道德品质与职业素养的培养。
4.3教案评价
1)建立过程评价与目标评价并重、理论评价与实践评价结合的评价机制;
2)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差异,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增加学生自信心,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标准
所属系部:工程系
课程名称:机械与电气识图
课程性质:基础能力课
课程学时:122
适用专业: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代码:0203)版本:V1.0-201604**(修改人和修改时间)
《机械与电气识图》课程标准
一、课程概述
1.1 课程定位
本课程是电类专业应用性很强的的一门基础必修课程。
其主要内容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机械识图;第二部分为电气识图。
其任务是使学生具备图样规范、三视图表达、轴测图表达、常用件和标准件表达、电气符号表达、零件图和装配图表达等方面的相关知识,具有一定的空间想象力、识图能力和图示能力,能够识读机械图样和电气图样,并具有绘制电气图样的基本技能。
学习过程中,注意多做练习,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为后续课程《电工基本技能训练》、《电力拖动与机床》、《电机与变压器》等学习打下基础,同时也为今后在工作中合理使用、安装维护电气设备,提供必要的基础知识。
在教学中教师可根据实际需要,对教学要求、教学内容和课时进行适当调整;要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及就业岗位需求组织教学内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为继续学习打下基础。
1.2 课程设计思路
本课程以“项目为主线,任务为主题”,采用“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实现教、学、做、练一体化。
为加强学生工程技术素质的培养,根据学生个性特点与发展的需要,在教学方法上,将项目任务引入课程,将理论讲授包含在项目训练中,使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理论、学习知识。
采用项目式、启发式、互动式、案例式等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手段上,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电子教学,视频教学、实物教学、现场教学、网络教学等将现代科学技术充分应用于教学改革之中。
通过项目引领的“教学做一体化”教学组织形式下的实验和理论等学习环节,培养学生掌握机械传动和液压与气压传动的基本基本知识和必要的实际应用技能,为学生进一步学习专业课和操作技能奠定必要的基础。
学习程度用语主要使用“了解”、“理解”、“能”、或“会”等用语来表述。
“了解”用于表述事实性知识的学习程度,“理解”用于表述原理性知识的学习程度,“能”或“会”用于表述技能的学习程度。
课程框架结构
二、课程目标
通过项目引导的“教学做一体化”活动,使学生具备本专业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应用性人才所必须的读图和绘图的能力。
同时培养学生爱岗敬业、团结协作的职业精神。
(一)素质
1.巩固专业思想,熟悉职业规范和道德。
2.培养吃苦耐劳、锐意进取的敬业精神。
3.培养良好的自学能力和计划组织能力。
4.形成正确的就业观和敢于创业的意识。
5.培养爱岗敬业、团结协作的职业精神。
6.培养良好的安全生产意识、质量意识和效益意识。
(二)知识
1.熟悉机械制图的一般规定,掌握三视图的画法,能识读一般组合体的三视图。
2.能识读一般机械零件图、简单机械和机电产品的装配图。
3.掌握电气图表达的内容,掌握有关规定和电气图的画法,能识读一般电气电路图。
(三)能力
1.认识《机械与电气识图》课程学习的一般过程,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通过理论教学、技能课等形式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图样认知能力。
2.认识《机械与电气识图》课程学习的基本方法,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善于观察问题、发现问题、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有关图样——实物转换之间的问题。
3.通过本课程的学习,逐步培养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能力以及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判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及自学能力。
三、课程内容与要求
四、实施建议
4.1 教学建议
本课程教学过程应着重培养学生正确绘制、识读机械和电气图样的能力。
使本课程不仅为专业课学习打好基础,也为培养再学习能力和职业能力服务。
在教学的过程中,以识图能力为目的,注意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和空间思维能力,注意培养学生的标准化素养,养成一丝不苟的学习态度,教学中要密切联系实际。
通过参观实习等途径获得感性认识,并与机械、电气图的理论知识相结合,做到学以致用。
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实物——图样”转换能力的锻炼,及机械零部件与机械零件图、装配图之间的转换,实际电气线路与电路板线路图之间的转换。
注重以生活和生产实践中的实际需求、采用教材讲授、多媒体课件、技能实训等模式,各方面总体设计,相互联系,充分体现多媒体教学体系的特点,引领学生将抽象的图样表达方式,转化成直观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知识点的阐述应围绕“任务”进行,要在通俗易懂、学以致用上下功夫。
在涉及生产实际、感性知识、形象思维等方面,必须要有多媒体教材及实物展示来补充。
教学方法建议
(1)考虑到学生的知识基础和年龄特点,教学中应特别注意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从简单到复杂,逐步掌握投影理论知识,建立空间概念,完成“由物画图”到“由图想物”的两次转化,培养空间想象能力。
(2)根据培养目标,本课程在教学中应注重以识图为主,识图与绘图相结合,以绘图促识图的原则。
(3)本课程的实践性较强,教学中必须充分注意“讲”与“练”相结合,精讲多练;制图教学与专业课及生产实习相结合,尽可能充分利用与本专业相关的零部件图例或实物组织教学,体现“学中做、做中学”和专业特色。
(4)注意贯彻机械制图国家标准,逐步强化学生的标准化意识。
(5)提倡教学方法和手段多样化。
可结合教学内容、专业和学生实际,采用任务驱动、项目教学等针对性强的教学方法;注重将传统和现代教学手段相结合,教学过程中宜选用示教模型和挂图,并采用多媒体课件、网络等各种教学资源充实教学,加强直观性教学,增强教学互动。
(6)教学中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要加强学生实践环节的巡回指导和考核,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4.2 师资队伍
本课程任课教师应具备必要的机械理论及实践基础,能熟练使用机械设计手册,具有实施理论与实践教学的教学能力,具备机械基本操作技能和良好的职业习惯。
注意不断扩大专业知识面,以更好把握“专业基础课服务于专业课教学需要”的要求。
4.3 考核评价建议
教学评价要注意改革考核手段、方法和内容,可通过课堂提问、学生作业、平时测验、实践及考试情况综合评价学生成绩,期末考试主要以理论内容为主。
期末考试与平时考核(作业、单元测试、提问质疑等多项组合)相结合。
作业(教材习题和课外练习)是本课程的重要教学环节,通过一定量的习题练习可使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巩固和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同时也能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和空间思维能力;单元测试可根据时间和课程教学进程中的具体情况由任课教师自己掌握;课堂提问、答疑和质疑是教师掌握学生学习动态的一个较好方法。
进行课程教学考核与评价,可以考查学生对课程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以及是否具备运用基本理论和方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技能了,从而可以检查教学效果,改进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
课程整体成绩有课程理论成绩和平时考核成绩两部分组成,其中课程理论成绩占课程整体成绩60% ,平时成绩占课程整体成绩的40%。
4.4 教材选用和编写建议
机械与电气识图(第二版)王希波主编
工程识图与AutoCAD 王希波主编
4.5 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
收集整理多媒体、仿真、图文资料作为课程教学资源。
按照课题编写学习评价题库。
4.6 其它说明
对以上不能涵盖的内容作必要的说明。
五、附录
包括术语解释、案例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