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胎头结构超声图像
合集下载
胎儿超声筛查标准切面-胎儿筛查29个标准切面

胎儿超声筛查观察切面
• 透明隔腔+双侧丘脑切面
在我们识别异常切面的之前,我们必须识别正常图像,有专家
、学者把胎儿超声检查的切面分为20、25、30个,主要是认为 这些切面可以检出80%以上的胎儿系统结构异常。
•
• • •
侧脑室体部切面
小脑横断面 颅脑正中矢状切面 双眼眶切面
• • • • • • • • • • • • • • •
• 显示胼胝体、透明隔腔、 第三脑室、小脑蚓部和小 脑延髓池的正中长轴切面 (不应显示侧脑室的任何 切面)
• 观察胼胝体动脉确定有无 胼胝体缺如。小脑蚓部缺 失或部分缺失等
• 小脑延髓池
胼胝体
第三脑室
小脑蚓部
中枢神经系统畸形
• • 脑中线结构异常:胼胝体发育不良、前脑无裂畸形、蛛网膜囊肿、Galen静脉瘤、 Dandy-Walker畸形。中线结构畸形主要表现为对称性畸形。中线囊性病变血流鉴别 小脑幕上脑室系统异常:单纯性脑室扩张、前脑无裂畸形、胼胝体发育不良无脑畸 形、先天性感染、脉络丛囊肿。侧脑室大于10mm、第三脑室大于3mm均应考虑有 脑室扩张可能,动态随访。 大脑皮质异常:无脑畸形、露脑畸形、前脑无裂畸形、脑内出血、脑内肿瘤、无脑 回畸形、脑裂畸形。 颅后结构异常:颅后窝池消失常伴小脑扭曲变形—香蕉小脑-脊柱裂脑部特征;颅 后窝池增大— 大于10mm,考虑颅后窝池增大,仔细检查小脑蚓部与第四脑室;小 脑发育不良— 可以单独出现/合并畸形-小脑畸形/D-W综合征。 头颅大小与形态异常:小头畸形(测量<第三百分位)、大头畸形—(测量>第97 百分位时)、脑膨出、柠檬头(脊柱裂、24周以后可以消失)、三叶草形头颅/草 莓头颅— 染色体畸形、颅缝早闭、致死性侏儒。
脊柱冠状面
• 透明隔腔+双侧丘脑切面
在我们识别异常切面的之前,我们必须识别正常图像,有专家
、学者把胎儿超声检查的切面分为20、25、30个,主要是认为 这些切面可以检出80%以上的胎儿系统结构异常。
•
• • •
侧脑室体部切面
小脑横断面 颅脑正中矢状切面 双眼眶切面
• • • • • • • • • • • • • • •
• 显示胼胝体、透明隔腔、 第三脑室、小脑蚓部和小 脑延髓池的正中长轴切面 (不应显示侧脑室的任何 切面)
• 观察胼胝体动脉确定有无 胼胝体缺如。小脑蚓部缺 失或部分缺失等
• 小脑延髓池
胼胝体
第三脑室
小脑蚓部
中枢神经系统畸形
• • 脑中线结构异常:胼胝体发育不良、前脑无裂畸形、蛛网膜囊肿、Galen静脉瘤、 Dandy-Walker畸形。中线结构畸形主要表现为对称性畸形。中线囊性病变血流鉴别 小脑幕上脑室系统异常:单纯性脑室扩张、前脑无裂畸形、胼胝体发育不良无脑畸 形、先天性感染、脉络丛囊肿。侧脑室大于10mm、第三脑室大于3mm均应考虑有 脑室扩张可能,动态随访。 大脑皮质异常:无脑畸形、露脑畸形、前脑无裂畸形、脑内出血、脑内肿瘤、无脑 回畸形、脑裂畸形。 颅后结构异常:颅后窝池消失常伴小脑扭曲变形—香蕉小脑-脊柱裂脑部特征;颅 后窝池增大— 大于10mm,考虑颅后窝池增大,仔细检查小脑蚓部与第四脑室;小 脑发育不良— 可以单独出现/合并畸形-小脑畸形/D-W综合征。 头颅大小与形态异常:小头畸形(测量<第三百分位)、大头畸形—(测量>第97 百分位时)、脑膨出、柠檬头(脊柱裂、24周以后可以消失)、三叶草形头颅/草 莓头颅— 染色体畸形、颅缝早闭、致死性侏儒。
脊柱冠状面
胎儿头颅的超声检查ppt课件

20
(1)胼胝体膝 (2)透明隔 (3) 弯窿柱 (4)侧脑室前角(5)尾 状核头 (6)室间孔 (7)第三脑 室 (8)背侧丘脑 (9)后丘脑 (10)豆状核 (11)苍白球 (12)壳 (13)内囊 (14)内 囊前肢 (15)内囊后肢 (16) 内囊膝 (17)内囊豆状核后部 (18)外囊 (19)最外囊 20) 屏状核 (21)岛叶 (22)海马 旁回 (23)僵三角 (24)僵连 合 (25)松果体 (26)大脑大 静脉池 (27)枕叶 (28)侧脑 室三角区 (29)脉络丛 (30) 海马、海马伞 (31)毯、视辐射 (32)侧副隆起 (33)小脑蚓 (34)直窦 (35)上矢状窦 (36)大脑纵裂 (37)大脑镰 (38)大脑内静脉 (39)额上回 (40)额中回 (41)额下回 (42)颞叶岛盖
26
二、胎儿头颅中期超声表现
• 由于胎儿体位的关系,胎儿头颅的超 声检查主要采用横切面检查。冠状切面 和矢状切面较少使用。
• 将探头置于胎头一侧,声束平面垂直 于脑中线,自颅顶向颅底横向扫查可获 得一系列颅脑横切面、侧脑室水平横切 面和小脑横切面。
整理版课件
27
• 1、背侧丘脑水平横切面(双顶径与 头围测量平面): 标准平面要求清楚
四、端脑
• 端脑,又称为大脑,被大脑纵裂分 为左、右大脑半球、大脑纵裂的底有 胼胝体,是连接两半球的横行纤维束。 大脑半球表面有一层灰质称为大脑皮 质,深部是白质,又称大脑髓质,埋 在髓质中的灰质核团,称为基底核。 左右大脑半球内部各有一腔隙,为侧 脑室。
整理版课件
12
端脑的外形:
1.三个面:每侧大脑半球可分为上外侧 面、内侧面和下面三个面。
整理版课件
19
整理版课件
(1)胼胝体膝 (2)扣带回 (3) 额上回 (4)额中回 (5)额下回 眶部 (6)大脑纵裂 (7)前连合 (8)终板旁回 (9)穹窿柱 (10) 侧脑室前角(11)尾状核头 (1) 第三脑室 (13)中脑水管 (14) 顶盖前区 (15)上丘 (16)内侧 膝状体 (17)外侧膝状体 (18) 下丘脑 (19)乳头丘脑束 (20) 内囊膝 (21)内囊后肢 (22)豆 状核 (23)壳 (24)苍白球 (25) 外囊 (26)屏状核 (27)最外囊 (28)岛叶皮质 (29)外侧沟 (30)蝶嵴 (31)颞叶 (32)枕 叶 (33)小脑蚓 (34)小舌 (35) 中央小叶 (36)山顶 (37)小脑 幕 (38)四叠体池 (39)海马沟、 海马 (40)侧脑室下角 (41)毯 和视辐射 (42)尾状核尾 (43) 海马旁回 (44)海马伞(45)侧 副隆起 (46)侧副沟 (47)枕极 (48)直窦(49)窦汇 (50)枕 内隆突
(1)胼胝体膝 (2)透明隔 (3) 弯窿柱 (4)侧脑室前角(5)尾 状核头 (6)室间孔 (7)第三脑 室 (8)背侧丘脑 (9)后丘脑 (10)豆状核 (11)苍白球 (12)壳 (13)内囊 (14)内 囊前肢 (15)内囊后肢 (16) 内囊膝 (17)内囊豆状核后部 (18)外囊 (19)最外囊 20) 屏状核 (21)岛叶 (22)海马 旁回 (23)僵三角 (24)僵连 合 (25)松果体 (26)大脑大 静脉池 (27)枕叶 (28)侧脑 室三角区 (29)脉络丛 (30) 海马、海马伞 (31)毯、视辐射 (32)侧副隆起 (33)小脑蚓 (34)直窦 (35)上矢状窦 (36)大脑纵裂 (37)大脑镰 (38)大脑内静脉 (39)额上回 (40)额中回 (41)额下回 (42)颞叶岛盖
26
二、胎儿头颅中期超声表现
• 由于胎儿体位的关系,胎儿头颅的超 声检查主要采用横切面检查。冠状切面 和矢状切面较少使用。
• 将探头置于胎头一侧,声束平面垂直 于脑中线,自颅顶向颅底横向扫查可获 得一系列颅脑横切面、侧脑室水平横切 面和小脑横切面。
整理版课件
27
• 1、背侧丘脑水平横切面(双顶径与 头围测量平面): 标准平面要求清楚
四、端脑
• 端脑,又称为大脑,被大脑纵裂分 为左、右大脑半球、大脑纵裂的底有 胼胝体,是连接两半球的横行纤维束。 大脑半球表面有一层灰质称为大脑皮 质,深部是白质,又称大脑髓质,埋 在髓质中的灰质核团,称为基底核。 左右大脑半球内部各有一腔隙,为侧 脑室。
整理版课件
12
端脑的外形:
1.三个面:每侧大脑半球可分为上外侧 面、内侧面和下面三个面。
整理版课件
19
整理版课件
(1)胼胝体膝 (2)扣带回 (3) 额上回 (4)额中回 (5)额下回 眶部 (6)大脑纵裂 (7)前连合 (8)终板旁回 (9)穹窿柱 (10) 侧脑室前角(11)尾状核头 (1) 第三脑室 (13)中脑水管 (14) 顶盖前区 (15)上丘 (16)内侧 膝状体 (17)外侧膝状体 (18) 下丘脑 (19)乳头丘脑束 (20) 内囊膝 (21)内囊后肢 (22)豆 状核 (23)壳 (24)苍白球 (25) 外囊 (26)屏状核 (27)最外囊 (28)岛叶皮质 (29)外侧沟 (30)蝶嵴 (31)颞叶 (32)枕 叶 (33)小脑蚓 (34)小舌 (35) 中央小叶 (36)山顶 (37)小脑 幕 (38)四叠体池 (39)海马沟、 海马 (40)侧脑室下角 (41)毯 和视辐射 (42)尾状核尾 (43) 海马旁回 (44)海马伞(45)侧 副隆起 (46)侧副沟 (47)枕极 (48)直窦(49)窦汇 (50)枕 内隆突
胎儿头颅的超声检查ppt课件

育情况。
脉络丛
脉络丛是颅内的重要结构之一, 位于侧脑室内。在超声图像上, 脉络丛表现为强回声团块,其形 态和回声特点有助于判断胎儿颅
内发育情况。
小脑
小脑位于颅后窝内,是胎儿颅内 的重要结构之一。在超声图像上 ,小脑表现为蝴蝶状的无回声区 ,其形态和大小可以反映胎儿颅
内发育情况。
正常超声测量值范围
01
颅骨缺损
局部颅骨缺失,脑组织外 凸。
颅骨变形
颅骨形态不规则,凹凸不 平。
颅骨增厚
颅骨弥漫性增厚,回声增 强。
颅内异常超声表现
脑积水
脑室系统扩大,脑实质受 压变薄。
脑膨出
脑组织从颅骨缺损处膨出 。
颅内出血
颅内出现不规则液性暗区 。
异常超声测量值范围
双顶径(BPD)
异常增大或减小。
侧脑室宽度
异常增宽或狭窄。
和参数设置,以获得清晰的动态图像。
其他新技术在胎儿头颅超声检查中的应用前景
超声弹性成像技术
通过测量组织的弹性特性,能够更准确地评估胎儿头颅的结构异常和病变程度。
超声造影技术
利用造影剂增强超声信号的反射,提高胎儿头颅超声检查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人工智能技术在胎儿头颅超声检查中的应用
通过深度学习和图像处理技术,能够自动识别和诊断胎儿头颅的结构异常和病变,提高 诊断的效率和准确性。
02
03
双顶径(BPD)
测量胎儿头部左右两侧之 间最宽的长度,正常足月 儿的双顶径平均值约为 9.3cm。
头围(HC)
测量胎儿头部一周的长度 ,正常足月儿的头围平均 值约为33-34cm。
侧脑室宽度
测量侧脑室体部的宽度, 正常足月儿的侧脑室宽度 平均值小于10mm。
脉络丛
脉络丛是颅内的重要结构之一, 位于侧脑室内。在超声图像上, 脉络丛表现为强回声团块,其形 态和回声特点有助于判断胎儿颅
内发育情况。
小脑
小脑位于颅后窝内,是胎儿颅内 的重要结构之一。在超声图像上 ,小脑表现为蝴蝶状的无回声区 ,其形态和大小可以反映胎儿颅
内发育情况。
正常超声测量值范围
01
颅骨缺损
局部颅骨缺失,脑组织外 凸。
颅骨变形
颅骨形态不规则,凹凸不 平。
颅骨增厚
颅骨弥漫性增厚,回声增 强。
颅内异常超声表现
脑积水
脑室系统扩大,脑实质受 压变薄。
脑膨出
脑组织从颅骨缺损处膨出 。
颅内出血
颅内出现不规则液性暗区 。
异常超声测量值范围
双顶径(BPD)
异常增大或减小。
侧脑室宽度
异常增宽或狭窄。
和参数设置,以获得清晰的动态图像。
其他新技术在胎儿头颅超声检查中的应用前景
超声弹性成像技术
通过测量组织的弹性特性,能够更准确地评估胎儿头颅的结构异常和病变程度。
超声造影技术
利用造影剂增强超声信号的反射,提高胎儿头颅超声检查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人工智能技术在胎儿头颅超声检查中的应用
通过深度学习和图像处理技术,能够自动识别和诊断胎儿头颅的结构异常和病变,提高 诊断的效率和准确性。
02
03
双顶径(BPD)
测量胎儿头部左右两侧之 间最宽的长度,正常足月 儿的双顶径平均值约为 9.3cm。
头围(HC)
测量胎儿头部一周的长度 ,正常足月儿的头围平均 值约为33-34cm。
侧脑室宽度
测量侧脑室体部的宽度, 正常足月儿的侧脑室宽度 平均值小于10mm。
正常与异常产科超声图谱

超声特点
横切面由两根脐动脉和一个脐静脉组成的正常“品”字结构消失,由仅含一根静脉、一根动脉组成的 “吕”字结构所取代。 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显示:一红一蓝两个圆形结构。 脐动脉内径较正常脐动脉内径粗 应当近胎儿侧确定诊断 详观胎儿有无结构畸形或IUGR
胎儿正常双肾
右肾积水、正常左肾
肾积水
可由泌尿梗阻性病变和非梗阻性病变(如膀胱输尿管反流)引起。 最常见的原因:肾盂输尿管连接处梗阻、膀胱输尿管连接处梗阻、膀胱输尿管反流后尿道瓣膜以及重复肾的梗阻。
正常心率
心率过快
第四章
胎儿正常双耳
小脚板
侧面观
彩超多普勒超声常规检查报告模板
宫内妊娠,胎位: 双顶径: 股骨长: 羊水:最大深度 mm 胎盘厚度= mm ,胎盘前、后、侧壁 胎心率: 次/分 胎儿上唇见/未见唇裂
宫内妊娠,胎位: 胎儿生长指标:双顶径:mm,头围:mm,腹围:mm, 股骨长:mm,肱骨长:mm 羊水:最大深度 mm 胎盘厚度= mm ,胎盘位于: 胎心率: 次/分 胎儿颜面部:颅骨呈圆形光环,脑中线居中,两侧丘脑可见,小脑形态未见明显异常。 胎儿上唇见/未见明显中断 胎儿心脏:胎心见,四腔切面可清晰显示。 胎儿腹部内脏:肝胃泡双肾膀胱可见。 胎儿脐带:脐动脉两根。 S/D比值: 胎盘成熟度: 羊水指数:
超声特点
分为:有分隔和无分隔两种 无分隔主要表现:单房囊性包块,多位于颈前两侧,体积多较小,易漏诊。 有分隔主要表现:多房囊性肿块,内有明显的分隔光带,有时见中央单一光带将囊分为左、右两半,体积一般较大,最多见于颈背部,偶见颈前部、腋窝及纵隔内。
预后
单纯水囊瘤不伴其他异常、且染色体核型正常者,预后较好。
有分隔水囊瘤常合并染色体畸形,心血管畸形及胎儿水肿;如伴有水肿者,预后极差,其总的病死率高达80-90%。
横切面由两根脐动脉和一个脐静脉组成的正常“品”字结构消失,由仅含一根静脉、一根动脉组成的 “吕”字结构所取代。 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显示:一红一蓝两个圆形结构。 脐动脉内径较正常脐动脉内径粗 应当近胎儿侧确定诊断 详观胎儿有无结构畸形或IUGR
胎儿正常双肾
右肾积水、正常左肾
肾积水
可由泌尿梗阻性病变和非梗阻性病变(如膀胱输尿管反流)引起。 最常见的原因:肾盂输尿管连接处梗阻、膀胱输尿管连接处梗阻、膀胱输尿管反流后尿道瓣膜以及重复肾的梗阻。
正常心率
心率过快
第四章
胎儿正常双耳
小脚板
侧面观
彩超多普勒超声常规检查报告模板
宫内妊娠,胎位: 双顶径: 股骨长: 羊水:最大深度 mm 胎盘厚度= mm ,胎盘前、后、侧壁 胎心率: 次/分 胎儿上唇见/未见唇裂
宫内妊娠,胎位: 胎儿生长指标:双顶径:mm,头围:mm,腹围:mm, 股骨长:mm,肱骨长:mm 羊水:最大深度 mm 胎盘厚度= mm ,胎盘位于: 胎心率: 次/分 胎儿颜面部:颅骨呈圆形光环,脑中线居中,两侧丘脑可见,小脑形态未见明显异常。 胎儿上唇见/未见明显中断 胎儿心脏:胎心见,四腔切面可清晰显示。 胎儿腹部内脏:肝胃泡双肾膀胱可见。 胎儿脐带:脐动脉两根。 S/D比值: 胎盘成熟度: 羊水指数:
超声特点
分为:有分隔和无分隔两种 无分隔主要表现:单房囊性包块,多位于颈前两侧,体积多较小,易漏诊。 有分隔主要表现:多房囊性肿块,内有明显的分隔光带,有时见中央单一光带将囊分为左、右两半,体积一般较大,最多见于颈背部,偶见颈前部、腋窝及纵隔内。
预后
单纯水囊瘤不伴其他异常、且染色体核型正常者,预后较好。
有分隔水囊瘤常合并染色体畸形,心血管畸形及胎儿水肿;如伴有水肿者,预后极差,其总的病死率高达80-90%。
新生儿颅脑超声

脑沟回界限不清,脑 裂变窄
神经元广泛坏死征象
重度患儿,病变持续7-10天,高回声不消退,应 视为不可逆的神经元广泛坏死
其特点是双侧脑半球高回声持续不退,分布不均, 形成散在分布的粗大颗粒,点片状高回声;脑室恢 复至正常大小
是脑水肿之后最早出现的脑损伤后遗改变
脑萎缩改变 严重的神经元损伤,未达到集中大 片完全坏死、液化的程度,最终的结局多以脑萎 缩形式出现。根据萎缩的程度和分布不同,可分 为全脑性萎缩和中央性脑萎缩
颅脑超声特点便捷、安全、无射线,多方位二维和 血流检测,是新生儿脑损伤首选筛查方法
CT检查对HIE神经病理分型、是否合并颅内出血和 出血类型有重要作用
Huppi PS, Semin Neonatol, 2001
基底节、丘脑和内囊 后肢损伤
非点状白质损伤
点状白质损伤
37+5周,生后6天, T1WI示:基底节、丘
脑腹后外侧核、内囊 后肢异常高信号
足月儿39+2周,生后2天, T2WI示双侧额叶、枕叶 深部白质异常高信号。
足月儿41+2周,生后8天, T1WI示双侧半卵圆区散 在点状白质异常高信号。
病变3-4周后,出现显而易见的无回声软化灶,大 小部位与原发灶相符
脑梗塞
足月儿,生后7天,左侧大脑中动脉梗塞,T2WI(左)DWI(右)示异常 高信号
Khong PL, Clinical Radiology, 2003.
脑脓肿
脑实质内出现圆形低回声或混合回声囊腔, 囊壁高回声囊壁完整,囊内回声不均匀,高低相 间,可见不规则液区,有流动感
形成高回声团块 ◦ 出血吸收期:7-10天后,出血部位原有的强回声消
失
◦ 吸收期后的改变:部分不能被完全吸收,最终液化, 以小囊腔形式存在,常存在于侧脑室前角附近
神经元广泛坏死征象
重度患儿,病变持续7-10天,高回声不消退,应 视为不可逆的神经元广泛坏死
其特点是双侧脑半球高回声持续不退,分布不均, 形成散在分布的粗大颗粒,点片状高回声;脑室恢 复至正常大小
是脑水肿之后最早出现的脑损伤后遗改变
脑萎缩改变 严重的神经元损伤,未达到集中大 片完全坏死、液化的程度,最终的结局多以脑萎 缩形式出现。根据萎缩的程度和分布不同,可分 为全脑性萎缩和中央性脑萎缩
颅脑超声特点便捷、安全、无射线,多方位二维和 血流检测,是新生儿脑损伤首选筛查方法
CT检查对HIE神经病理分型、是否合并颅内出血和 出血类型有重要作用
Huppi PS, Semin Neonatol, 2001
基底节、丘脑和内囊 后肢损伤
非点状白质损伤
点状白质损伤
37+5周,生后6天, T1WI示:基底节、丘
脑腹后外侧核、内囊 后肢异常高信号
足月儿39+2周,生后2天, T2WI示双侧额叶、枕叶 深部白质异常高信号。
足月儿41+2周,生后8天, T1WI示双侧半卵圆区散 在点状白质异常高信号。
病变3-4周后,出现显而易见的无回声软化灶,大 小部位与原发灶相符
脑梗塞
足月儿,生后7天,左侧大脑中动脉梗塞,T2WI(左)DWI(右)示异常 高信号
Khong PL, Clinical Radiology, 2003.
脑脓肿
脑实质内出现圆形低回声或混合回声囊腔, 囊壁高回声囊壁完整,囊内回声不均匀,高低相 间,可见不规则液区,有流动感
形成高回声团块 ◦ 出血吸收期:7-10天后,出血部位原有的强回声消
失
◦ 吸收期后的改变:部分不能被完全吸收,最终液化, 以小囊腔形式存在,常存在于侧脑室前角附近
胎儿系统超声标准切面

• 胎儿附属物及宫颈、附件区检查:
• 羊水测量:
•
深度:正常3-8cm
•
羊水指数:正常范围8-20cm
•
≤8cm为羊水偏少
•
≤5cm为羊水过少
•
≥25cm为羊水过多
• *测量的羊水暗区内不能有肢体或脐带
脑脊液循环
侧脑室脉络膜丛 室间孔
第三脑室 中脑导水管
第四脑室 正中孔、外侧
孔 后颅窝池
蛛网膜粒 上矢状窦
4、鼻唇冠状切面
口唇冠状面
口唇冠状面
5.双胎儿心尖四腔心切面
四腔心
8、胎儿左室流出道斜面
9、胎儿右室流出道
10、三血管平面
形,左右对
双顶径测量: 外-内测量
头围测量: 外外测量
• BPD 30周前每周增长3mm,30周后每周 增长2mm,36周后周增长1mm。
• 通常认为BPD达8.5cm以上,则91%的胎 儿体重超过2500克;BPD在9.0~10cm, 胎儿体重在3000~3950克之间;BPD大于 10cm,胎儿体重在4000克以上。
3.小脑切面
小脑横径: 14-21w小脑横径=孕 周
后颅窝池: 小脑蚓部-枕骨内缘
后颅窝池宽度: 2-10mm
长头型稍超过10mm
后颅窝池 在孕早期,小脑蚓
部没有完全占据第四 脑室,会出现小脑蚓 部缺失的假象,在20 周以前通常是正常的 表现.
CER:小脑 CM:后颅窝池 3rd:第3脑室 4rd:第4脑室 CSP:透明隔 (第5脑室)
16).双上肢切面 17).双下肢切面 18).胎盘下缘与宫颈内 口关系
19).脐动脉血流频谱 20).胎儿生长曲线图
1.侧脑室水平
胎儿头颅超声测量

缘直接测量。 ❖ 注意事项: 1. 不包括颅骨外的头皮等软组织 2. 孕35周前,腹围小于头围,35周左右,两者
基本相等,35周后,腹围大于头围。
孕周 12 15 18 21
各孕周胎儿头围正常值(cm)
均数 孕周 均数 孕周 均数
7.6
24
11.3 27
22.3 36
32.3
25.2 足月 33.8
15.4 30
28.1
18.8 33
29.8
3、眼距、眼内距、眼外距
眼距:眼眶的左右径
眼内距:双侧眼眶内侧壁之间的距离
眼外距:双侧眼眶外侧壁之间的距离
双眼晶体间距:双眼晶体中心点之间三的距离
❖ 测量切面:双眼横切面
庭 五
❖ 一般内侧-内侧间距=1/3外侧-外侧间眼距
❖ 眼眶中心间距(mm)约=孕周数,据此可以判断 有无眼间距变窄或增宽。
胎儿头颅超声测量
山西医科大学研究生学院 吉旭姣
三、胎儿头颅超声测量
1. 双顶径BPD 2. 头围HC 3. 眼距EYES 4. 鼻骨NL 5. 小脑CER、CV 6. 后颅窝池CM 7. 透明隔CSP 8. 侧脑室LV 9. 第三脑室3V 10. 头径指数CI
1、双顶径BPD
❖ 测量平面:丘脑平面
异常情况
2 神经板
无脑畸形
3 神经管
神经管闭合不全、脑膨出、脊髓脊膜膨出
5
3个脑泡:前脑泡、中脑泡、后 或菱脑泡
6 5个脑泡:前脑-端脑和间脑
前脑无裂畸形(前脑未分出半球或叶)、面 部异常
6 联合板
胼胝体发育不全
2、脑室-脑池的发生阶段
7-8
脉络膜丛,四脑室贯通蛛网膜下 蛛网膜囊肿交通性脑积水,导水管狭窄性脑
基本相等,35周后,腹围大于头围。
孕周 12 15 18 21
各孕周胎儿头围正常值(cm)
均数 孕周 均数 孕周 均数
7.6
24
11.3 27
22.3 36
32.3
25.2 足月 33.8
15.4 30
28.1
18.8 33
29.8
3、眼距、眼内距、眼外距
眼距:眼眶的左右径
眼内距:双侧眼眶内侧壁之间的距离
眼外距:双侧眼眶外侧壁之间的距离
双眼晶体间距:双眼晶体中心点之间三的距离
❖ 测量切面:双眼横切面
庭 五
❖ 一般内侧-内侧间距=1/3外侧-外侧间眼距
❖ 眼眶中心间距(mm)约=孕周数,据此可以判断 有无眼间距变窄或增宽。
胎儿头颅超声测量
山西医科大学研究生学院 吉旭姣
三、胎儿头颅超声测量
1. 双顶径BPD 2. 头围HC 3. 眼距EYES 4. 鼻骨NL 5. 小脑CER、CV 6. 后颅窝池CM 7. 透明隔CSP 8. 侧脑室LV 9. 第三脑室3V 10. 头径指数CI
1、双顶径BPD
❖ 测量平面:丘脑平面
异常情况
2 神经板
无脑畸形
3 神经管
神经管闭合不全、脑膨出、脊髓脊膜膨出
5
3个脑泡:前脑泡、中脑泡、后 或菱脑泡
6 5个脑泡:前脑-端脑和间脑
前脑无裂畸形(前脑未分出半球或叶)、面 部异常
6 联合板
胼胝体发育不全
2、脑室-脑池的发生阶段
7-8
脉络膜丛,四脑室贯通蛛网膜下 蛛网膜囊肿交通性脑积水,导水管狭窄性脑
超声产科标准切面

超声产科标准切面
超声产科标准切面是为了进一步了解胎儿的情况,方便查看学习而设定的。
具体来说,在早期(11~14周)应尽量显示以下切面:
1. 测量顶臀径的胎儿正中矢状切面,胎儿尽量处于自然舒展状态。
2. 侧脑室横切面。
3. 脐带腹壁入口横切面。
4. 四肢纵切面。
到了中孕期(15~27+6周),应尽量显示以下切面:
1. 脊柱矢状切面。
2. 测量头围的丘脑横切面。
3. 小脑横切面。
4. 双眼横切面。
5. 鼻唇冠状切面。
6. 四腔心切面。
7. 上腹部(腹围测量切面)、双肾、脐轮及膀胱横切面。
8. 四肢纵切面。
孕28周以上者如条件允许,尽量显示中孕期的筛查切面,四肢切面除外只显示一侧股骨长轴切面进行股骨长测量。
对可疑异常部位进行多角度、多切面扫查,采集图像存储于工作站中,以便进行回顾性分析。
留下孕妇联系方式,对确实有异常者嘱其到上级医院做进一步检查、确诊并追踪随访胎儿的妊娠结局。
对检出临界声像时嘱其密切追踪复查,每一位胎儿检查均控制在15分钟内完成。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的超声产科标准切面可能因医生或医学影像学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建议咨询医生获取专业信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脉络丛
胎儿颜面部
胎儿颜面部观察鼻 、上、下唇 , 重点观察 鼻结构是否对称,上唇弓、牙槽突及上腭有无 中断。更具体的是先观察鼻尖,冠状面上两侧 鼻翼及鼻孔对称,鼻小柱居中,口唇弓形连续 的线状回声及中间低回声为口唇。上唇在鼻小 柱正下方的人中凹陷。上颌水平切面,可见上 唇软组织后方弓形的牙槽突断面强回声,完整 连续,断面上可见串状排列牙床环形无回声区, 后伴声影。张口时口唇张开,还可见舌的运动。
正常胎头结构超声图像
胎儿颅脑:六个平面,大脑镰平面; 侧脑室平面;近丘脑平面;丘脑平面; 中脑干平面;枕额平面。具体要看到 脑中线、大脑镰、透明隔腔、丘脑、 第三脑室、侧脑窒及前后角、脉络丛、 大脑、大脑外侧裂、小脑及颅后窝。
大脑镰 侧脑室后角
大脑 大脑外侧裂
脉络丛
脑中线
透明隔腔
第三脑室
大脑外侧裂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胎儿脊柱
脊柱呈两行排列整齐的串珠样平行光带, 从枕骨延续至骶尾部并略向后翘,最后融 合在一起,在腰段膨大,两光带增宽,光 带之间为椎管。横切面脊柱呈三个分离的 园形或短棒状强回声小光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