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景观设计-第二章 园林规划设计的基本理论

合集下载

园林景观设计的基本原理

园林景观设计的基本原理

园林景观设计的基本原理一、园林景观设计的原则园林景观在设计的过程中一般要遵循一定的原则,下面就简要介绍园林景观设计所要遵循的原则。

(一)生态性原则景观设计的生态性主要表现在自然优先和生态文明两个方面。

自然优先是指尊重自然,显露自然。

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尊重并净化城市的自然景观特征,使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处,有助于城市特色的创造。

另外,设计中要尽可能地使用再生原料制成的材料,最大限度地发挥材料的潜力,减少能源的浪费。

(二)文化性原则作为一种文化载体,任何景观都必然地处在特定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中,自然环境条件是文化形成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影响着人们的审美观和价值取向。

同时,物质环境与社会文化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成长。

景观的历史文化性主要是人文景观,包括历史遗迹、遗址、名人故居、古代石刻、坟墓等。

一定时期的景观作品,与当时的社会生产、生活方式、家庭组织、社会结构都有直接的联系。

从景观自身发展的历史分析,景观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具有特定的历史背景,景观设计者在长期实践中不断地积淀,形成了系列的景观创作理论和手法,体现了各自的文化内涵。

从另一个角度讲,景观的发展是历史发展的物化结果,折射着历史的发展,是历史某个片段的体现。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文化活动的丰富,人们对视觉对象的审美要求和表现能力在不断地提高,对视觉形象的审美体征,也随着历史的变化而变化。

景观的地域文化性指某一地区由于自然地理环境的不同而形成的特性。

人们生活在特定的自然环境中,必然形成与环境相适应的生产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这种民俗与当地文化相结合形成了地域文化。

在进行景观创作甚至景观欣赏时,必须分析景观所在地的地域特征、自然环境,入乡随俗,见人见物,充分尊重当地的民族系统,尊重当地的礼仪和生活习惯,从中抓住主要特点,经过提炼融入景观作品中,这样才能创作出优秀的作品。

(三)艺术性原则景观不是绿色植物的堆积,不是建筑物的简单摆放,而是各生态群落在审美基础上的艺术配置,是人为艺术与自然生态的进一步和谐。

园林规划设计理论基础整理

园林规划设计理论基础整理

1、绿地率(ratio of green space/greening rate)描述的是居住区用地范围内各类绿地的总和与居住区用地的比率(% )。

绿地率所指的"居住区用地范围内各类绿地"主要包括公共绿地、宅旁绿地等。

其中,公共绿地,又包括居住区公园、小游园、组团绿地及其他的一些块状、带状化公共绿地,不包括阳台和屋顶绿化。

计算公式:绿地率=(绿地面积÷土地面积)×100%。

2、绿化率是绿化垂直投影面积之和与占地面积的百分比。

计算公式:绿化率=(绿地面积÷总占地面积)×100%。

3、(1)自然式设计美国风景园林大师奥姆斯特德代表作:中央公园F.L.奥姆斯特德计具有不可磨灭的影响。

弗雷德里克·劳·奥姆斯特德福德,曾经涉足过多个职业,直至1857年中央公园设计阶段被指定为项目的主要负责人。

被认为是美国景观设计学的奠基人,是美国最重要的公园设计者。

2006年,奥姆斯特德被100位人物之一(名列第49位)。

(2)乡土化设计美国风景园林大师西蒙兹代表作:匹兹堡梅隆广场、芝加哥植物园、迈阿密湖新镇西蒙兹是美国现代风景园林的先驱,曾任美国风景园林师协会主席,英国皇家设计研究院研究员,美国总统资源与环境特别工作组成员,美洲社区规划组织顾问等职。

近70年来,他在风景园林理论、设计实践、教育三方面均取得令人羡慕的成就。

著名的建筑史学家艾伯特·费因称他是“美国最广泛受尊敬的风景园林师”。

詹森哈普林代表作:罗斯福纪念公园、伊拉凯勒水景广场、旧金山海滨牧场劳伦斯·哈普林给风景园林带来了不只一次的变革。

在其事业的早期,哈普林与一小群加利福尼亚人一道,用现代形式与材料为人们的生活创造了室外空间进而赋予了住宅花园新的意义。

在1960年代早期,劳伦斯·哈普林联合公司是最早试验生态规划的(景观)公司。

1970年代,其为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纪念堂所做的设计,更打破了仅用碑石纪念伟人的传统,取而代之的,是一个让人们可以感知并经历的景观。

园林规划设计的基本理论

园林规划设计的基本理论
• 混合式园林是综合规则与自然两种类型的特点,把他们有机结合在 一起,这种形式应用于现代园林中,既可发挥自然式园林布局设计 的传统手法,又能吸收整齐式布局的优点,创造出既有整齐明朗、 色彩鲜艳的规则部分,又有丰富多彩、变化无穷的自然式部分。其 手法是在较大的现代园林建筑周围或构图中心,采用规则式布局; 在远离主要建筑物的部分,采用自然式布局。
▪ 园林布局形式 ▪ 园林布局的基本原则
园林布局形式
▪ 规则式园林
• 规则对称式的布局方式强调整齐、对称和均衡。其最为 明显的特点就是有明显的轴线,园林要素的应用以轴线 为基础依次展开,追求几何图案美。
▪ 自然式园林
• 以模仿自然为主,不要求对称严整。布置形式活泼多变, 讲究师法自然
▪ 混合式园林
上海长风公园
立意
▪ 神仪在心,意在笔先;情因景生,景为情造。
• 意在笔先,要善于抓住设计中的主要方面,解决 功能、观赏及艺术境界的问题。
• 立意要有新意,注重地方特色、时代特性,体现 个人艺术风格。
• 立意着重境界的创造,提高园林艺术的感染力, 寓情于景。
• 立意根据功能和自然条件,因势就形,因境而成, 忌娇糅造作。如:美国华盛顿越战老兵纪念碑
园林美的概念及特征
▪ 美的含义
• 美在观念。就是说,决定事物美与不美的根据 是观念。
• 美在物本身。就是说,物之所以成为审美对象, 是由物本身的自然属性所致。
• 美在感觉。就是说,事物的美与不美,决定于 主体的感觉,感觉到美,事物就美,感觉不到 美,事物就不美。
▪ 园林美的概念
• 园林美是一种以模拟自然山水为目的,把自然 的或经人工改造的山水、植物与建筑物按照一 定的审美要求组成的建筑综合艺术的美。它与 自然美、生活美和艺术美既有紧密联系又有区 别,是自然美、生活美与艺术美的高度统一。

园林与景观设计基础知识

园林与景观设计基础知识

规则式园林的特点
(5)建筑:主体建筑组群和单体建筑多采用中轴对称均衡设计,多以主体建筑群和次要建筑群 形成与广场、道路相组合的主轴、副轴系统,形成控制全园的总格局。
(6)种植规划:配合中轴对称的总格局,全园树木配置以等距离行列式、对称式为主,树木修 剪整形多模拟建筑形体、动物造型,绿篱、绿墙、绿门、绿柱为规则式园林较突出的特点。 园内常运用大量的绿篱、绿墙和丛林划分和组织空间,花卉布置常为以图案为主要内容的花 坛和花带,有时布置成大规模的花坛群。
(2)色彩美
园林中的黄栌、落羽杉、银杏、元宝枫等秋色植物以及绚丽多彩的花卉、彩叶植物,均能为 园林增辉添色。
园林中的色彩美
园林中的色彩美
(3)姿态美
园林中的植物为适应环境,自然形成了各种各样优美的姿态,如黄山松的奇特、大王椰子 的挺拔、雪松的秀丽等。
(4)芳香美
园林中还有很多香花、香叶植物,它们能产生特性各异的芳香气味,如茉莉花的清香、兰 花的幽香、含笑的甜香、桂花的浓香、紫罗兰的醉香等,还有松柏类、桉树、樟树等树木散 发出来的香气,都能引起游人美好的嗅觉感受。
园林美是园林师对生活(包括自然)的审美意识(思想感情、审美趣味、审美理想)和优美的 园林形式的有机统一,是自然美、艺术美和生活美的高度融合。它是衡量园林作品艺术表现 力强弱的主要标志。
园林美
园林艺术中的生活美 园林艺术中的自然美 园林艺术中的艺术美
1.园林艺术中的生活美
园林既是一处艺术空间,又是一处人们可以进入其中的现实空间。在这个空间里,常常设 有若干可以挡风沙、避寒暑、遮风雪的园林建筑物,人们可在其中眺望、品茗、奕棋、抚琴、 阅读……形成一个具有浓郁生活气息的令人赏心悦目的美好环境。
四、常见园林布局形式

(整理)园林规划设计重点

(整理)园林规划设计重点

一、了解园林、绿地、景观的概念现代园林:是在一定地域运用工程技术和艺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种植树木,花草,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园路小品等途径,创造而成的自然环境和游憩境域。

绿地:凡是种植或生长有植物的地块都可称为绿地。

二、园林规划设计的概念1、园林规划设计包含园林绿地规划和园林绿地设计两层意思。

2、园林规划:园林绿地总体规划,是在实施园林绿地设计之前制定的较全面、长远的发展规划。

3、园林设计:在园林绿地建设之前的筹划和安排,是园林的筹划策略。

具体地讲,园林设计就是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运用园林艺术和工程技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或进一步筑山、叠石、理水)、种植树木、花草,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途径创作而建成的美的自然环境和生活、游憩空间境域的过程。

园林规划设计包括:方案规划设计、扩初设计(深入设计)、施工图设计园林发展趋势1、生态学:18世纪的英国“自然是最好的设计师”。

19世纪奥姆斯特德的生态思想:城市中心的大片绿地、林荫大道、充满人情味的大学校园和郊区,以及国家公园体系的应运而生。

1930-1940“斯德哥尔摩学派”的公园思想,是美学原则、生态原则和社会思想的统一。

20世纪60至70年代美国“宾西法尼亚学派”的兴起为景观规划设计提供了科学量化的生态工作方法。

以麦克哈格的《设计结合自然》为代表。

用生态学的原理,研究大自然的特征,提出创造人类生存环境的新的思想基础和方法。

2、园林与艺术的融合园林的美体现艺术。

艺术中的平面设计可以转化为园林布局。

3、园林与地方特色的结合有特色的园林才吸引人。

第一章城市园林绿地系统概述第一节城市与城市规划一.近、现代城市规划理论1)“田园城市”理论“田园城市”的主要思想:在19世纪末英国社会活动家E.霍华德在他的著作《明日,一条通向真正改革的和平道路》中认为应该建设一种兼有城市和乡村优点的理想城市,他称之为“田园城市”:田园城市是为健康、生活以及产业而设计的城市,它的规模能足以提供丰富的社会生活,但不应超过这一程度;四周要有永久性农业地带围绕,城市的土地归公众所有,由一委员会受托掌管。

园林规划设计基础理论—园林布局(园林规划设计课件)

园林规划设计基础理论—园林布局(园林规划设计课件)

希 腊 神 话 雕 塑
七仙女 雕塑
四、园林布局的内容和方法
飞天雕塑
四、园林布局的内容和方法
2、确定主题或者主景的位置 主题与主体的意义是一致的,主题必寓于主体之中。 以花港观鱼公园为例,花港观鱼公园顾名思义,应以鱼为主题,花港是构成观鱼的 环境,亦就是说,不是在别的什么环境中观鱼,而是在花港这一特定环境中观鱼, 正因为在花港观鱼,才产生了“花着鱼身,鱼嘬花”的意境,这与在玉泉观鱼大异 其趣。所以花港观鱼部分就成为公园构图的主体部分。 曲院风荷公园的主题为荷,荷花到处都有,所不同的是其环境,不是在别的什么地 方欣赏荷花,而是在曲院这个特定的环境中观荷,则更富诗情画意。荷池就成为这 个公园的主体,主题荷花寓于主体之中。
园林设计必须以经济条件为基础,以园林艺术、园林美学原理为依据, 以园林的使用功能为目的。因此,经济、艺术和功能这三方面的条件必须综 合考虑,只有把园林的环境保护,文化娱乐等功能与园林的经济要求及艺术 要求作为一个整体加以综合解决,才能实现创造者的最终目标。
二、园林布局的原则
2、园林构成要素的布局具有统一性 园林构图的素材主要包括地形、地貌、水体和动、植物等自然景观及其
四、园林布局的内容和方法
(3)意识形态的不同决定园林的表现形式 西方流传着许多希腊神话,神话把人神化,描写的神实际上是人。结合西方 雕塑艺术,在园林中把许多神像规划在园林空间中,而且多数放置在轴线上 ,或轴线交叉中心。而中国传统的道教,传说描写的神仙则往往住在名山大 川中,所有的神像在园林中的应用一般供奉在殿堂之内,而不展示于园林空 间中,几乎没有裸体神像。上述事实都说明不同意识形态对园林形式的影响 。
四、园林布局的内容和方法
4、功能分区 功能分区,要根据绿地面积大小,绿地在城市中所处的位置,群众要求以 及当地已有文体设施的情况来确定。

绪论

绪论
园林规划设计
LANDSCAPE ARCHITECTURE
王玲玲
主讲
主要教学内容(24Hale Waihona Puke 时)

园林相关概念 园林基础知识 园林规划设计的基本理论 园林组成要素的规划设计 各类园林绿地的规划设计
关于园林设计的学习方法

首先要领悟园林设计的理论,这是园林设计的基础。 其次是要多观察和总结。就是多实地看许多城市的 园林绿地,并结合自己所学的园林设计理论进行思 考和总结。 多参考别人的设计作品,从书籍、期刊、网络上看 别人的设计作品,从优秀的作品中吸收营养。 多动手,多进行一些园林绿地的设施训练。提高
二、园林规划设计的作用和对象
1.园林规划设计的作用
(1)保证城市园林绿地的发展和巩固。 (2)上级主管部门批准园林绿地建设费 用的依据。 (3)园林绿地施工的依据。 (4)园林绿地建设检查验收的依据。
二、园林规划设计的作用和对象
2.园林规划设计的对象
新建和需要改造的城镇及各类企事业单 位,具体包括七类: 公共绿地 道路交通绿地 单位附属绿地 居住区绿地 生产绿地 防护绿地 城市郊区风景名胜游览绿地
►►什么是美的园林景观呢?

2.园林规划
(1)园林绿地规划(发展规划):
对未来园林绿地发展方向的设想、安排。 由各级园林行政部门制订。
发展规划包括:长期规划 中期规划 近期规划
国家林业局于1994年制订了《1996-2050年全国生态环 境建设规划》: 1996-2000年近期目标: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30%
2001-2010年中期目标: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35%
3.园林设计
园林设计内容: 地形设计 建筑设计 园路设计 种植设计 园林小品设计

园林规划设计基本理论[详细]

园林规划设计基本理论[详细]

2.体量的对比
• 体量相同的物体,放在不同的环境中,给人的感 觉也不同,放在空旷的广场中,人觉其小,放在 小室内,会觉其大,这就是小中见大,大中见小 的道理。园林布局中常采用若干小的物体来衬托 一个大的物体,以突出主体,强调重点,如颐和 园为衬托佛香阁的高大突出,在其周围建了许多 的小体量的廊
虎 丘 塔
• 园林景物要在对比中求调和,在调和之中 求对比,使景观丰富多彩,生动活泼,又 突出主题,风格协调 。
• 对比和调和只存在于同一因素的差异,而 不同的因素之间不存在调和与对比。对比 的手法有形象的对比、体量、方向、空间、 明暗、虚实、色彩、质感的对比等
1.形象的对比
• 园林中构成园林景物的线、面、体和空间常具有 各种不同的形状,在布局中只采用一种或类似的 形状时易取得协调和统一的效果即调和,相反则 取得对比。园林布局中,形象的对比是多方面的。 以短衬长,长者更长,以低衬高,高者更高,这 都是形象对比的效果
• 1.园林绿地构图的含义
• 所谓构图即组合、联系和布局的意思, 是在工程技术、经济可能的条件下, 组合园林物质要素(材料、空间、时间), 联系周围环境并使其协调,取得美的绿 地形式与内容高度统一的创作技法, 也就是规划布局。这与单纯的平面构 图是有很大区别的
2.园林绿地构图的特点
• 园林构图是一种立体空间艺术 • 园林绿地构图是综合的造型艺术 • 园林绿地构图受地区自然条件的制约,
• 虚给人以轻松感,实给人以厚重感 • 水中有小岛,水体是虚,小岛是实,形成虚实对
比,产生统一中求变化的效果 • 园林布局应做到虚中有实,实中有虚
7.色彩的对比
• 色彩的对比与调和包括色相、色度和明度的对比 与调和
• 色相的对比是指相对的两个补色、对比色产生对 比效果,而相邻的两个色相产生调和的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园林构图中,从平面上看,主要体现在园路的线型、树木的林缘线和模 纹的图案线;立面上看,体现在建筑的轮廓线和树木的林冠线。 2、图形美:是由各种线条围合而成的平面形。一般为规则是图形和自然式 图形两类。
3、体形美:由各种物质构成的园林实体,如:山石、水体、建筑、植物、 雕塑小品等。
4、光影色彩美:色彩具有强烈的生理属性和情感效应,如用冷色调表达 宁静、安逸、悠闲的感觉,暖色调表达活泼、运动的情趣。 园林色彩的构成,主要又山景色彩、水景色彩、动植物色彩 和建筑色彩构成。 5、质感美:是由园林物体的材料所 表现出来。
(二)园林美的主要内容 园林美是形式美与内容美的高度统一 1、山水地形美:包括地形改造、引水造景、地貌利用、土石假山等,形成 园林的骨架和脉络,为园林植物种植,游览建筑设置和视景点的控制创造地 形条件。 2、借用天象美:借日月雨雪、云雾霞光等天象造景。
雷峰夕照
3、再现生境美:效仿自然,创造人工植物群落和良性循环的生态环境, 创造空气清新、温度适中的小气候环境。花草树木是生境的主题。 4、建筑艺术美:园林建筑是画龙点睛之笔。
第二章 园林规划设计的基本理论
第一节 园林艺术
园林艺术主要研究内容有:园林作品的内容和形式,园林设计的艺术构思和 总体布局,园景创作的各种手法,形式美构图原理在园林中的运用等。 一、园林美的含义、特征和内容 园林是一种综合大环境的概念,它是在自然景观基础上,通过人为的艺术加 工和工程措施而形成的。园林美则是园林设计师在对自然美、艺术美和生活 美的高度领悟后所产生的审美意识与园林形式的有机统一。 (一)园林美:是大自然造化的典型概括,是自然美的再现。它以物质造园 材料,如自然山水、花草树木、亭台楼阁,甚至于物候气象等为基础,经过 园林设计师的巧妙安排组合,创造出优美的园林景观。 1、自然美:偏重于形式,往往以其色彩、形状、质感、声音等感性特征直 接引起人的美感,它所积淀的社会内涵往往是曲折、隐晦、间接的。 园林的自然美有如下共性: ①变化性:随着时间、空间和人的文化心理结构的不同,自然美常常发生明 显的或微妙的美:游道廊桥、假山水景、电照光影、给水排水、挡土护坡等 各项设施必须配套,要注意艺术处理区别于一般的市政设施。 6、文化景观美:风景园林常为宗教胜地或历史古迹所在地,其中景名景序、 门楹对联、摩崖石刻、字画雕塑表现人类文化的精华。 7、色彩音响美: 8、造型艺术美:用艺术造型来表观某种精神、象征、礼仪、标志、纪念意 义,以及某种体形、线条美。如:图腾、华表、标牌等。 9、旅游生活美: 10、联想意境美:丰富的景物,通过人们的接近联想和对比联想,达到见 景生情,体会玄外之音的效果。意境就是通过意想的深化而构成心境应和、 神形兼备的艺术境界。 二、形式美法则 (一)形式美的表现形态 1、线条美:长条横直线代表广阔宁静、给人平衡的感觉;竖直线给人上升、 挺拔之感,代表尊严、权利、给人严肃、端庄之感;短直线表示阻断与停顿; 虚线产生延续、跳动的感觉;斜线意味着危险和运动,曲线代表柔和、流畅、 细腻、活泼。
色相的调和是指相邻的色产生的效果。如红与橙,颜色的深浅变化叫色度。 园林中色彩对比与调和是指在色相与色度上只要差异明显就可产生 对比的效果。 (8)质感的对比:
3、节奏与韵律:所谓节奏就是景物简单的反复连 续出现,通过运动产生美感。韵律是节奏的深化, 具有规律但又自由的抑扬、起伏变化,从而产生富 于感情色彩的律动感。 4、比例与尺度:园林绿地构 图比例是指园景和景物各组成 要素之间空间形体体量的关系。 园林绿地构图的尺度是景物与人的身高及使用活动 空间的度量关系。
②多面性:园林中的同一自然景物,可以因人的主观意识和处境而向相互对 立的方向转化。 ③综合性:园林作为一种综合艺术,其自然美常常表现在动、静结合中。 2、生活美 第一:保证环境卫生,空气清新,水体洁净并消除一切臭气 第二:适于人们生活的小气候,使气温、温度、风的综合作用达到理想的要 求,冬季要防风,提高局部气温,夏季能保证通风,以使园林内部凉爽,还 应有一定的水面、空旷的草地及大面积的庇荫树林; 第三:避免噪音 第四:要有方便的交通、良好的治安和完善的服务设施 第五:有广阔的户外活动场地和文化娱乐活动的场地 第六:要有可挡烈日、避风雨、供休息、就餐和观赏相结合的建筑物。 3、艺术美 特征:①形象性:是艺术的基本特征,用具体的形象反映社会生活。 ②典型性: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③审美性:要有一定的审美价值,能引起人们的美感,提高审美情趣。
(3)方向的对比:在园林的形体、空间和立面的处理中,常常运用垂直和 水平方向的对比来丰富园林景物的形象。 (4)空间的对比:具有明显差异的两个空间毗 邻安排在一起,借两者的对比作用而突出各自的 特点。 (5)明暗的对比:光线的 强弱能造成景物、环境的明 暗对比。明给人开朗活泼的 感觉,暗给人以幽静柔和的感觉,明暗对比强的景物令人有轻快振奋的感 觉,明暗对比弱的景物令人有柔和沉郁的感觉。园林布局中,常布置明朗 的广场空地供人活动,布置幽暗的密林供游人散步休息。 (6)虚实的对比:所谓虚就是空或清空,空灵;所谓 实就是实在,结实,质石。虚让人感觉轻松,实让人感 觉厚重,园林中,建筑是实的,植物是虚的。 (7)色彩的对比:包括色相和色度的 对比与调和。色相的对比是指相对的 两个补色产生的对比效果,如红与绿
6、朦胧美:如雾中景、雨中花、云间佛光、烟雨细柳,产生虚实相生, 扑塑迷离的美感。 (二)形式美法则 1、多样与统一:多样是指构成整体的各个 部分形式因素的差异性;统一指这种差异 的协调一致性。多样统一是客观事物本身 所具有的特性。多样统一使人感到既丰富又 单纯,既活泼又有次序。 2、对比与调和:在园林绿地中采用对比处理,能彼此对照,互相称托, 可使景色生动活泼,更加鲜明地突出各自的特点;差异程度较小的表现称 为调和,使彼此和谐,互相联系,产生完整的效果。 (1)形象的对比 (2)体量的对比:将体量不同的东西放在一起进行比较。突出各自的特 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