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经济学 1自然经济与商品经济PPT课件

合集下载

政治经济学ppt课件

政治经济学ppt课件

01
02
特征
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相 分离。
03
04
商品生产和交换是资本主义经济的基本形 式。
竞争和追逐利润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动 力。
05
2024/1/25
06
资本积累和无产阶级贫困化是资本主义经 济的必然结果。
16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历史作用与局限性
历史作用
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和科技进步。
02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家如马克思、恩格斯等,强调对资本主义经济制
度的批判,提出剩余价值理论、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革命等观点。
2024/1/25
03
当代政治经济学
当代政治经济学家在继承古典政治经济学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
础上,关注全球化、经济发展、社会公正等问题,形成了多元化的理论
通过对不同国家、地区或时期的经济现象 进行比较分析,揭示其异同点及原因,为 制定经济政策提供参考。
2024/1/25
6
02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2024/1/25
7
生产力的概念及其构成
生产力的概念
生产力是指人类在生产过程中,改造和影响自然以获取物质生活资料的能力。它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标 志着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实际程度和水平。
2024/1/25
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
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推 动作用;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它对生产力 的发展起阻碍作用。因此,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 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10
03
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
2024/1/25
11

政治经济学第一章

政治经济学第一章

第一篇社会经济形式第一章商品经济第一节自然经济和商品经济一、自然分工和自然经济人类社会经济形式,即人类经济活动形式:自然经济,商品经济迄今为主,人类社会经历了两种基本经济形式:自然经济和商品经济。

①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原始末期、奴隶、封建社会前期②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出现小W经济或(简单W经济)③封建后期:资本主义商品经济萌芽自然经济:自给自足,即为满足家庭或经济单位内部成员的直接消费需要,而进行生产的经济形式。

自然经济基本特征:(1)自给自足的经济:产品转让采取直接转让或索取(分散的独立的)(2)封闭型经济(3)保守型经济(4)以简单再生产为特征的经济(5)劳动者的私人劳动直接成为社会劳动的组成部分。

是社会发展缓慢的根本原因。

自然分工:出现在原始社会,在纯生理基础上产生的劳动分工,反映人们由于性别和年龄不同而进行不同的社会劳动。

三、社会分工与商品经济商品经济:是产品为交换而生产,生产者通过商品交换互相交换劳动和发展联系的经济形式。

是商品化、货币化的经济形式。

商品经济产生、存在的条件①前提条件社会分工②决定性的条件: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根本原因商品经济的基本特征(1)本质上是交换经济在生产者拥有自主性、平等的情况下交换(2)开放型经济以社会分工为基础,生产者之间联系密切,范围广大(3)开拓型经济,追求更多的经济利益有叫竞争性经济利益引起竞争导致劳动开拓激发生产力提高开拓的精神(4)以扩大再生产为特征,追求更多的经济效益-- 积累-- 生产规模扩大(5)私人劳动通动交换才能转化为社会劳动,产品转让采取商品交换形式。

与一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有两个发展阶段:简单商品经济、发达商品经济第二节商品二因素和劳动二重性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主要内容:1、资本主义经济是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商品的二因素源于劳动的二重性,商品的价值量是凝结于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量。

2、商品的价值是通过价值形式表现出来的。

第二章 商品经济(政治经济学复旦大学高帆)PPT课件

第二章   商品经济(政治经济学复旦大学高帆)PPT课件
——交换价值体现了使用价值和价值之间的对立统一,只有不同的 使用价值采用交易的必要,而不同使用价值交易的数量关系是由它们 耗费的一般劳动之间的对比关系决定的。
09.11.2020
3
第一节 商品
自然经济的三个社会阶段:
自然经济
原始社会
原始社会氏族部落 共同体是一种自然经济
单位
奴隶社会
奴隶社会、奴隶主的 庄园经济也是一种自
然经济单位
封建社会
封建社会个体农民基本 是农业和手工业结合 的家庭经济,表现为 “男耕女织”这种耕织 结合型的自然经济
09.11.2020
〈政治经济学〉第二章
发展,但商品经济取代自然经济要运行有效必须使 社会交易成本的持续下降。 “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 代
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自然力的征服,机器的采用,化学在工业和 农业中的应用,轮船的行驶,铁路的通行,电报的使用,整个整个大陆的开垦, 河川的通航,仿佛用法术从地下呼唤出来的大量的人口,——过去哪一个世纪能 够料想到有这样的生产力潜伏在社会劳动里呢?”
09.11.2020
〈政治经济学〉第二章
10
第一节 商品
商品的两个因素:
使用价值
物的有用性,既可以满足任某种 需要的属性
体现了商品的 自然属性
商 品
交换价值
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使用价值 相交换的量的比例
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价值
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一般 人类劳动
体现了商品的 社会属性
09.11.2020
——社会分工。它是商品经济产生的基础。因为社会分工,才提出了 进行交换的要求。(生产的专业化和需求多样性之间的矛盾)

2024年度《政治经济学》(全套课件)PPT课件

2024年度《政治经济学》(全套课件)PPT课件
31
中国在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中角色定位
01
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
中国将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推动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国
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02
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
中国将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促进贸易
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
2024/3/23
03
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2024/3/23
6
社会形态及其演变规律
01
社会形态是指社会经济与物质基础和上层建筑与社会活动这二者同时构成的社会模 式。社会形态是一定生产力基础上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体,是社会经济结 构、政治结构、文化结构的统一体。
02
社会形态的演变遵循着一定的规律,包括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经济 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以及社会形态更替的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等。
中国将积极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推动各国在共同发展中实现
合作共赢。
32
THANKS
感谢观看
2024/3/23
33
27
05
CATALOGUE
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构建与展望
2024/3/23
28
当前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变化趋势
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
国际舞台上的力量对比更趋平衡,多极化趋势 不可逆转。
经济全球化遭遇波折
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受到 冲击。
2024/3/23
国际治理体系面临挑战
全球性问题日益突出,国际治理体系改革呼声渐高。
03 资本集中的形式和特点:股份公司、垄断组织等
13
资本积累、集中和垄断过程剖析
垄断的形成和发展

《政治经济学》PPT课件

《政治经济学》PPT课件

价值量是怎样计量的呢?是用它所包含的 “个形别成劳价动值时的间实体”商 品品 所即生 消劳产 耗动者 的在 劳的个动量别时劳间来动。计条量件下。生劳产商
动本身的量是用劳动的持续时间来计量,而
劳动时间又是用一定在现的有时社间会正单常位的生如产小条时件下、,日在社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
第一节 商 品 价 值
三、商品经济及其基本矛盾
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私人劳动 与社会劳动的矛盾。
私人劳动 具体劳动 使用价值
社会劳动 抽象劳动 价值
私人劳动 具体劳动 使用价值
19
商品生产者的私人劳动虽然具有社会劳动的性质,但只有 当产品在市场上实现了同其他商品的交换的时候,私人劳动 才算真正被承认为社会劳动。
20
三、商品经济及其基本矛盾
商品经济
概念:是以交换为特征或以出卖为目的而进行生产的经 济形式。自然经济是一种自给自足的经济,生产的目的是为 了
直接满足生产者和经济主体自身的需要。
条件:前提条件:社会分工,决定性条件:生产资料
和产品归属不同的所有者
简单商品经济:以个体劳动为基础,以换取自己需要
的使用价值为目的的商品经济。 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 矛盾产生基础:社会分工和私有制 矛盾解决:交换 劳动二重性以及商品二 因素都源于商品的私人劳 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1
第一节 商 品 与 价 值
商品是研究起点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占统治地位的社会 的财富,表现为‘庞大的商品堆积’, 单个的商品表现为这种财富的元素形式。 因此,我们的研究就从分析商品开 始……
4
第一节 商 品 与 价 值
一、商品的二因素
商品的定义 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

政治经济学完整课件pdf

政治经济学完整课件pdf

2024/1/30
11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与特征
生产资料公有制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特征是生产 资料的公有制,即全体人民共同占有 生产资料,消除了剥削和两极分化。
按劳分配为主体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制 度的重要特征,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 决定性作用,同时政府进行宏观调控 ,保障社会公平正义。
特征
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 之间的矛盾;无产阶级与资产阶 级之间的对立;市场竞争与垄断 并存;经济周期性波动与危机。
8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历史作用与局限性
历史作用
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和科技进步;促 进了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国际贸易的扩 展;为现代社会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 富。
局限性
导致社会财富分配不均和两极分化; 引发经济危机和社会动荡;难以解决 生态环境问题等。
制度分析方法
制度分析方法是通过研究经济制度对经济活动和 经济发展的影响来研究经济现象的方法。在政治 经济学中,制度分析方法被用于研究各种经济制 度的优劣和改革等问题。
6
CHAPTER 02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
2024/1/30
7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与特征
2024/1/30
本质
以私有制为基础,追求利润最大 化为目标的经济制度。
2024/1/30
9
当代资本主义经济的新变化与挑战
新变化
国家干预和调节经济的力度加强;福利国家的出现和发展;跨国公司和国际资 本流动日益频繁。
挑战
全球化带来的竞争压力和挑战;新技术革命对传统产业和就业结构的冲击;生 态环境问题日益严03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新古典政治经济学
新古典政治经济学是20世纪60年代以后兴起的学派,代表人物有米尔顿·弗里德曼和詹姆 斯·布坎南等。他们主张政府应该减少对市场的干预,强调市场机制的效率和自由竞争的 重要性。

政治经济学-第二章

政治经济学-第二章
——马克思
12/22/2020
12
第一节 商品及其内在矛盾
商品的二因素 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 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12/22/2020
13
商品-是用来交换、并能满足人的某种需要的劳动 产品(有形、无形)
解读关键词 : 交换 满足需要 劳动产品
商品交换的基本原则是:等价交换
12/22/2020价值的矛盾统一体
12/22/2020
24
所谓统一,就是使用价值与价值必须同时存在,才能构成商 品,缺少其中一个,就不是商品。
• 价值的存在要以使用价值的存在为前提,没有一个物可以 是价值而不是使用物品。如果物没有用,那末其中包含的劳 动也就没有用,不能算作劳动,因此不形成价值。——《资 本论》,P54
• 对于商品的使用价值,又有如下一些限定,才能成
为商品
第一、必须是劳动产品的使用价值
第二、必须是满足别人或社会需要的使用价值
第三、必须是通过交换转到他人或社会的使用价值。
12/22/2020
17
使用价值体现商品的自然属性,反映人 与自然的关系。
不论财富的社会形式如何,使用价值总 是构成财富的物质内容。——马克思
14
一、商品的二因素
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任何商品都具 有两个因素:使用价值和价值 一方面,它能满足人们的某种需要; 另一方面它的生产不是为了自身的消费,而是 为了交换。
12/22/2020
15
商品的使用价值
商品的有用性,即商品能够满足人们需要的属性。
不同的物品其有用性不同则使用价值不同,一种商品可能 有多种使用价值。
过交换价值才能表现出来。
12/22/2020
22
商品和价值是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经济关系

商品经济及其规律(共38张PPT)

 商品经济及其规律(共38张PPT)
社会组织;生产资料的规模和效能;自然条件的优劣等。 ▲ 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包含在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
动量成正比,与生产该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
私人劳动是说劳动是商品生产者私人的 事情,生产什么、生产多少、怎样生产都 由他们自己决定,他们的劳动具有私人性 质;
2、它为剩余价值学说奠定了基础。指出在资本主义生产
中,正是抽象劳动创造的新价值中,包含了被资本家无偿占有
的剩余价值,从而揭示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是雇佣工人的剩 余劳动。
3、它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资本积累理论、资本有 机构成理论、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平均利润率理论、资本主
义地租理论等提供了科学依据。
商品得到相对表现。如果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发生变化,这种量的比例关系也要 相对变化。因此,这个等式只是价值量的相对表现,而不是绝对表现。
3、等价形式,是一种商品充当价值的代表能够与另一种商品直接交换的形 式。他有三个特点:其一,使用价值成为价值的表现形式;其二,具体劳动成
为抽象劳动的表现形式;其三,私人劳动成为直接社会形式的劳动。
的本质属性,是一个历史范畴。
商品是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统一体。使用价值和价值相互 依存,又相互对立。
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二重性: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具体劳动,是人们在一定具体形式下的劳动,它生产使用 价值,体现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具体劳动和自然物质共同构成使用价值或财富的源泉。
抽象劳动是指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抽象劳动的凝结形
为对了简用 单货价币值衡形同量式和的时计量,算的商商分品析品的:交价值换量的,存货币在本又身决的量定也了必须货币的存在,货币可以转化为任何 金银之所一以种成为商一品般,等价是物社,一会是财由于富它的们也象是征包含,一从定而价值引的发商品了;人们对货币的狂热迷恋和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社会分工的漫画
二、商品经济产生和发展的条件
• 商品经济的概念
• 商品经济是直接以市场交换为目的的经济 形式,它包括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
• 商品经济在以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的奴隶 社会和封建社会中,虽然有一定的发展, 但只处于从属地位。在资本主义社会,商 品经济才成为普遍的经济形式。在社会主 义社会初级阶段也要大力发展商品经济。
第一章 自然经济与商品经济
• 本章主要内容 第一节 自然分工和自然经济 第二节 社会分工和商品经济 第三节 商品经济充分发展阶段的不可愈越性
第一节 自然分工和自然经济
• 一、自然分工 • 自然分工的概念 • 自然分工是分工发展的第一阶段。有两种
表现形式:一是按性别和年龄的差别所形
成的生理分工。二是氏族部落共同体之间,
社会分工产生的过程
• 社会分工是在自然分工的基础上,随着生 产力的发展而逐步形成的。
• 一方面,在氏族部落共同体和后来的家庭 内部纯生理的自然分工基础上,随着共同 体的扩大,人口的增长,特别是各氏族之 间交往的发展,这种分工的范围也扩大了; 另一方面,在不同氏族部落共同体之间形 成的自然地域分工,逐渐变成社会生产过 程中具有某些相互依赖关系的生产部门, 社会分工由此开始产生。
第三节 商品经济充分发展阶段的 不可愈越性
• 一、商品经济取代自然经济的历史进步性
商品经济发展所经历的阶段
• 从社会经济形态的变化来考察,商品经济 的发展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
• 1.简单商品经济或小商品经济 • 原始社会末期商品经济产生至资本主义生
产方式确立这段时期的商品经济。 • 2.扩大的商品经济 •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确立至20世纪初。 • 3.发达的商品经济
商品经济篇
• 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不 可逾越的历史阶段。商品经济是当今世 界两种基本的社会经济形态——资本主 义经济制度和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共同的 经济活动方式或交往方式。
• 这里,主要研究商品经济一般规定性, 即通过对商品、货币等因素的具体分析, 揭示商品经济运动的一般规律,为研究 商品经济条件下的两种基本的社会经济 制度以及经济运行、经济发展提供理论 准备。
在地域资源的差异及自然产品差异基础上
形成的分工,即自然地域分工。
自然分工产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社会的进步,
人类的需要也表现为多样化的特征,大体 可分为三部分内容:
• 一是生存资料的需要;
• 二是享受资料的需要;
• 三是发展资料的需要。
• 生存资料:是指劳动者本人及其家属生 存、延续后代所必需的生活资料,即劳 动者本人及其家属衣、食、住、行等方 面所需要的基本生活资料。
• 享受资料:是指劳动者在获得基本生活 需要的满足之外,为享受社会发展所带 来的最新科学技术和艺术成果等所需要 的物质资料。
• 发展资料:是指为了满足劳动者全面发 展体力和智力,提高自身素质所需要的 各种物质资料。
• (2)多样化需要的满足与劳动分工
• 需要的多样化是个人无法靠自己 的独立活动来满足的,必须借助于 他人的劳动和产品,于是便产生了 分工(指各种社会劳动的划分和独 立化)。
自然经济在历史上的地位
• 在原始社会就已形成的自然经济,不 仅在原始社会中占绝对统治地位,在 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中,也占据着统 治地位,成为社会经济运动的主要形 式。
三、 自然经济的基本特征
• 自然经济作为一种经济活动的方式,主要特征是:
• (1)自然经济是自给自足的经济。 • (2) 自然经济是封闭型经济。 • (3) 自然经济是保守型经济。 • (4) 自然经济是以简单再生产为特征的经济。 • (5)自然经济中劳动者的私人劳动直接成为
• 社会劳动:是指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社会 性质,是为生产他人或社会需要的使用价 值而进行的劳动。
• 商品交换过程的完成意味着私人劳动转化 为社会劳动。
第二节 社会分工和商品经济
• 一、社会分工
• 社会分工的概念
• 社会分工是超越一个经济单位的社会范围 的生产分工,包括社会生产分为农业、工 业等部门的一般分工以及把这些大的部门 再分为重工业、轻工业、种植业、畜牧业 等产业或行业的特殊分工。
自然分工的局限
• 自然分工这种简单的分工形式的出现, 使劳动生产率获得一定程度的提高。 但它具有很大的局限性,还不能在更 大的范围内实行更广泛的、多样化的 分工,因而不利于生产的进一步发展。
二、自然经济的发生
• 自然经济的概念
• 自然经济是建立在生产力极为低下的、以 自然分工为基础的、生产仅仅是为了满足 劳动者和劳动者单位生存需要的经济形式, 也叫自给自足经济。
社会劳动的组成部分。
• 自然经济是一种落后的经济形式。它既是社会生产力 不发展的产物,又阻碍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造成人 类社会在相当长的时期内生产力发展缓慢的根本原因 所在。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概念
• 私人劳动:是指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私人 性质,是商品生产者按着自己的打算和自 己的利益进行的劳动。
马克思、恩格斯在19世纪中叶曾说:“资产阶 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 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 大。”(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资本 主义能够创造出如此巨大的现代生产力,主要是由 于资本主义条件下商品经济取代自然经济。
商品经济产生的条件
• 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一般条件有两个: • 一是社会分工; • 二是生产资料和产品属于不同的物质利益
主体所有。
1.2.3 商品经济的基本特征
• 第一,商品经济本质上是交换经济。 • 第二,商品经济是开放型经济。 • 第三,商品经济是开拓进取型经济。 • 第四,商品经济以扩大再生产为特征。
商品经济的历史进步性
• 第一,自然经济只限于自然分工,排斥劳 动的社会分工和协作,限制和延缓社会生 产力的发展。商品经济是以社会分工为前 提的,反过来又促进社会分工的发展,使 生产专业化和社会化水平不断提高,有利 于社会生产力的大发展。
• 第二,自然经济中各经济单位分散生产、 互不往来,具有因循守旧、自我封闭的特 性,束缚技术进步和生产的发展。商品经 济中各经济单位互相依赖、密切联系,具 有开放性、竞争性的特征。各个商品生产 经营者在经济交往中发展自己,在互相竞 争中改进技术,促进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