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建环暖通毕业设计说明书

合集下载

暖通课程设计说明书(参考)

暖通课程设计说明书(参考)

课程设计题目长沙市某公司2#办公楼空调工程设计学生所在学院土木工程学院专业建环01班学号13152952学生姓名李怿霜指导教师林建泉助理指导教师张会娟起止日期摘要重庆市某公司2#办公楼为三层建筑,楼高16.2米,建筑面积985㎡。

一层为产品展示厅,二层为办公室,三层为招待所。

冷热源机房设置在建筑旁边附属建筑内。

建设单位要求为办公楼设计冷暖空调。

该建筑位于市区,动力及能源设施完备。

动力与照明用电充足。

自来水压力为5个表压。

天然气可由城市管网供应。

该建筑无热水和蒸汽供应。

设计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空调设计部分,包括工程概况、设计依据、负荷计算,选设备,布置空调部分设计图等;第二部分为冷热源设计部分,包括选择冷热源设备,选择水泵,布置水系统图机房的布置等内容;第三部分为画图部分,包括确定施工平面图、画出施工平面图、剖面图机房布置图等内容。

关键词:办公楼空调冷热源目录摘要------------------------------------------------------------------------------------------------1 1重庆市某公司2#办公楼空调工程设计空调部分设计说明书----------------1 1.1工程概况------------------------------------------------------11.1.1设计要求--------------------------------------------------11.1.2动力及能源资料--------------------------------------------11.1.3建筑构造--------------------------------------------------1 1.2气象参数------------------------------------------------------1 1.3设计依据------------------------------------------------------21.3.1设计规范--------------------------------------------------21.3.2设计要求--------------------------------------------------2 1.4设计基础资料--------------------------------------------------2 1.4.1室外气象参数----------------------------------------------2 1.4.2室内设计参数----------------------------------------------2 1.4.3建筑围护结构----------------------------------------------3 1.4.4动力及能源资料--------------------------------------------3 1.5空调负荷估算--------------------------------------------------3 1.5.1空调负荷估算指标------------------------------------------3 1.6空调通风系统划分、空气处理方案及空调通风设备选型--------------6 1.6.1空调通风系统划分------------------------------------------6 1.6.2空气处理方案----------------------------------------------7 1.6.3气流组织方案----------------------------------------------7 1.6.4空调通风设备选型------------------------------------------7 1.6.5各房间的风机盘管-----------------------------------------10 1.7办公楼三层风管水力计算---------------------------------------12 1.7.1送风管计算-----------------------------------------------12 1.8暖通空调消声与防震-------------------------------------------13 1.9卫生间排风机选择---------------------------------------------14 1.10暖通空调的全年运行调节--------------------------------------14 1.11空调自动控制方案设计----------------------------------------16 2重庆市某公司2#办公楼空调工程设计冷热源部分设计说明书-------------182.1设计依据-----------------------------------------------------18 2.2设计基础资料-------------------------------------------------19 2.3确定初步设计方案---------------------------------------------192.3.1暖通空调负荷计算-----------------------------------------19 2.3.2空调冷、热源系统与设备选择-------------------------------20 2.4主机制冷量校核计算-------------------------------------------25 2.4.1夏天大楼各时间段空调主机运行情况-------------------------25 2.4.2过度季节大楼各时间空调主机运行情况-----------------------26 2.5冷热源设备系统设计-------------------------------------------26 2.5.1冷热源设备选择-------------------------------------------26 2.5.2冷热水系统-----------------------------------------------27 2.5.3管路附件的选择-------------------------------------------28 2.6水管路的水力计算---------------------------------------------29 2.6.1冷热水管路的水力计算-------------------------------------29 2.6.2水泵选择-------------------------------------------------30 3总结-------------------------------------------------------------30 主要参考文献------------------------------------------------------311.重庆市某公司2#办公楼空调工程设计空调部分设计说明书1.1工程概况1.1.1设计要求重庆市某公司2#办公楼为三层建筑,楼高16.2米,建筑面积985㎡。

(完整版)建环暖通毕业设计说明书

(完整版)建环暖通毕业设计说明书

毕业设计(论文)哈尔滨通达6号楼采暖及换热站设计Harbin Tongda Building 6, design长春工程学院摘要现如今,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家对室内环境的要求也随之提高,集中供热被广泛地应用,采用集中供暖可以减少能量的浪费,提高供热效率,减少环境污染,利于管理。

我国的供暖设计、施工和运行管理工作,主要是以学习前苏联供暖技术为依据。

经过了数十年供暖通风技术人员的努力,在1975年建设部颁布的设计规范基础上,1987年颁布了适合我国国情的总结了供暖通风技术经验的国家标准《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J19-87)。

规范中对室外计算温度和供暖热负荷的确定以及计算原则和方法,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编制工作,其成果与世界先进国家的相比毫不逊色。

3003年颁布了现行的《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在进行采暖设计的时候,系统大容易出现系统的垂直失调或者水平失调,无论出现何种的失调现象,都乎对采暖系统的预期效果产生很大的影响,所以我们在进行设计的同时一定要注意这一点。

为了防止失调的产生,本设计对建筑划分成六个采暖分区进行设计,这样就能有效的防止在本设计中出现水力失调的产生。

关键词:集中供热规范水力平衡节能AbstractNow, along with economic development, people's living standards improve, people on the indoor environment requirements also will increase, central reduce energy waste, improve , which will , construction and operation management of the former Soviet Union, mainly to learn efforts of technical staff, the Ministry of Construction issued in 1975 on the basis of the design specifications, in 1987 issued a summary suitable for China's national experience in the technology standard " and air conditioning design specifications" (GBJ19-87). Specification of the outdoor temperature and to determine and calculate the principles and methods, a great deal of research and preparation, the results with the world advanced countries compared favorably. 3003 was enacted in the current " and air conditioning design specification" During , the system is prone to large systems or attention to this point. In order to prevent the generation of offset, the design of the building is divided into six design, this can effectively prevent the water appears in the design of the generation of imbalance.Keywords:Central ,供暖系统在单位时间内向建筑供给的热量。

建环专业毕业设计说明书

建环专业毕业设计说明书

引言本文针对泉州某办公楼空调系统设计。

盐城某酒店作为盐城一个高档消费场所,对环境提出了更为苛刻的条件。

在夏季,酒店中的人员、照明灯具、电器和电子设备(如饮水机、电视机、VCD机、音响)等都要向室内散发热量及湿量,由于太阳辐射和室内外的温差而使房间获得热量,如果不把这些多余的热量和湿量从室内移出,必然导致室内温度和湿度升高。

在冬季,建筑物向室外传出热量或渗入冷风,如不向房间补充热量,必然导致室内温度下降。

同时,为了保证室内良好的空气品质,通常需要排走室内含污染物的空气,并向室内供应清洁的室外空气来稀释室内污染物。

通风与空气调节的任务就是要向室内提供冷量或热量,并稀释室内污染物,以保证酒店内具有舒适的环境和良好的空气品质。

课题研究的目的之一是综合运用所学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熟悉并运用本专业有关规范的要求,掌握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空调系统设计的方法,根据自己的计算结果确定出不同的方案。

目的之二是能针对本专业的发展动态,根据建筑物使用功能要求,确定最佳的空调设计方案。

目的之三是培养使用计算机进行工程设计计算和CAD制图的专业技能。

1 设计基础资料1.1 工程概况本工程位于盐城市,属一类高层民用建筑,为地下一层、地上十六层的宾馆。

地下一层为设备机房、员工餐厅、休息厅等,层高 4.5m,主梁0.3m×0.7m,次梁梁高0.25m×0.5m;一层为大堂、办公室及健身室等,层高 5.2m,主梁0.3m×0.7m,次梁0.25m×0.5m;二层为全日餐厅与办公室等,层高 5.2m,主梁0.3m×0.7m,次梁0.2m×0.5m;三层为中餐厅与包厢等,层高5.2m,主梁0.3m×0.7m,次梁0.2m×0.5m;四层为会议室与休息厅等,层高5.6m,主梁0.3m×0.7m,次梁0.2m×0.5m;五层至十六层为客房,层高3.5m,主梁0.3m×0.7m,次梁0.2m×0.5m。

建环专业毕业设计说明书

建环专业毕业设计说明书

2.空调系统设计..................................................... 3
2.1 冷负荷、热负荷和湿负荷的计算 ...........................................3 2.1.1 外墙和屋面传热形成的逐时冷负荷 .....................................3 2.1.2 外窗温差传热形成的逐时冷负荷 ......................................3 2.1.3 外窗太阳辐射所形成的逐时冷负荷 ....................................4 2.1.4 内维护结构形成的传热冷负荷 ........................................4 2.1.5 人体散热形成的冷负荷和湿负荷 ......................................5 2.1.6 灯光冷负荷 ........................................................5 2.1.7 设备冷负荷 ........................................................6 2.1.8 地面传热形成的冷负荷 ...............................................7 2.1.9 冬季热负荷计算及校核 ..............................................7 2.1.10 房间编号及样板房间负荷汇总 .......................................7 2.2 空调系统方案的确定 ..................................................8 2.2.1 空调系统形式的选择及示例 ..........................................8 2.2.2 方案比较及确定 ...................................................10 2.2.3 系统划分 .........................................................10 2.3 送风量和新风量的确定..................................................10 2.3.1 送风量的确定 .....................................................10 2.3.2 送风量的计算 ...................................................11 2.3.3 新风量的确定 .....................................................17 2.3.4 新风量的计算 ......................................................17

暖通专业毕业设计设计说明书

暖通专业毕业设计设计说明书

暖通专业毕业设计设计说明书1 绪论1.1设计⽬的毕业设计是⼯科⼤学培养学⽣的最后⼀个教学环节,是对四年所学知识的⼀次全⾯总结,是把理论知识应⽤于实践⼯程的⼀次很好的锻炼。

在毕业设计中,除了要熟练掌握⼤学四年所学的理论知识外,还要熟习和掌握国家有关的建设⽅针政策,综合运⽤所学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联系实际来解决⼯程设计问题。

通过毕业设计,明确设计程序,设计内容及各设计阶段的⽬的要求和各⼯种间的必要配合。

1.2 设计要求:1.2.1初步设计:学⽣接受设计任务后,熟习⼟建图纸与原始资料,查阅和收集资料,对设计对象选择多种空调⽅式,经过综合⽐较后,最后选定⼀种较好的⽅案。

根据有关设计规范及概算指标,对冷热负荷进⾏初步估算,初步确定冷热源⽅式、容量、台数、机房位置和⾯积并确定送、排风⽅式。

1.2.2施⼯图设计1.设计计算⑴计算室内冷、热、湿负荷;⑵确定设计⽅案。

包括系统划分、空⽓处理过程设计、计算总冷量、总热量、总风量;⑶根据冷量和风量确定选⽤空⽓处理设备和制冷设备、绘出空⽓处理系统草图;⑷全年运⾏⼯况调节分析;⑸确定室内⽓流组织形式,进⾏⽓流组织计算;⑹进⾏系统风道布置及管道⽔⼒计算;⑺系统消声减振设计;⑻系统防排烟及保温设计;⑼对⼟建、⽔、电、动⼒专业的要求;⑽设计总结。

2.绘图图纸应包括⾸页图、空调系统布置平⾯图、系统图、⼤样图、机房布置平⾯图、系统图、⼤样图。

2 设计任务及依据2.1 ⼯程概况本设计对象为长沙市某科研⼤厦,⼤厦主要有:办公室,会议室,多功能厅等。

其中地下⼀层地上⼋层,预计将机房布置于地下层。

⼯程位于长沙市,东经113?04?,北纬28?12?,海拔44.9 m 。

总空调⾯积为5625m 2。

本⼯程空调设计的任务包括本⼤厦的中央空调系统的设计及通风设计。

本中央空调系统设计要求能够实现夏季供冷和冬季供热,并能满⾜⼈体的舒适性要求。

2.2 设计依据2.2.1 长沙市室外空调设计参数台站位置:北纬28?12?,东经113?04?,海拔44.9 m ⽓象参数为:夏季:⼤⽓压:99.94 kpa 室外⽇平均温度:32.0℃室外计算⽇温差:7.3℃室外⼲球温度:35.8℃室外湿球温度:27.7℃室外平均风速:2.6m/s 冬季:⼤⽓压:101.99 kpa 采暖计算温度:0℃空调计算温度:-3℃相对湿度:81% 室外平均风速:3.7m/s 2.2.1 室内空调主要设计参数表2.1 室内设计参数办公室263 负荷计算表3.1维护结构参数3.1冷负荷计算3.1.1外墙和屋⾯瞬变传热引起的冷负荷Q c(τ)=A K[(t c(τ)+t d)kαkρ-t R]式中Q c(τ)—外墙和屋⾯瞬变传热引起的逐时冷负荷,W;A —外墙和屋⾯的⾯积,m2;K —外墙和屋⾯的传热系数,W/(m2?℃),由《暖通空调》附录2-2和附录2-3查取;t R —室内计算温度,℃;t c(τ)—外墙和屋⾯冷负荷计算温度的逐时值,℃,由《暖通空调》附录2-4和附录2-5查取;t d—地点修正值,由《暖通空调》附录2-6查取;kα—吸收系数修正值,取kα=1.0;kρ—外表⾯换热系数修正值,取kρ=0.9;3.1.2内围护结构冷负荷Q c(τ)=A i K i(t o.m+Δtα-t R)式中k i —内围护结构传热系数,W/(m2?℃);A i —内围护结构的⾯积,m2;t o.m —夏季空调室外计算⽇平均温度,℃;Δtα—附加温升,可按《暖通空调》表2-10查取。

建环专业毕业设计说明书

建环专业毕业设计说明书

1绪论1.1设计题目日照市某小区供热系统设计1.2建筑概况本小区地处日照市。

小区由58幢楼房(包括居民楼和商用楼)、一座幼儿园、一幢会所楼和一座小学组成。

其中居民楼和商用楼由A、B、C三种户型组成,共计1620户;幼儿园、会所楼和保留小学设在小区的中心处。

整个小区的用地总面积为192914 m2,建筑总面积为235622 m2,其中商用楼建筑总面积为26395.5 m2,公共建筑面积为8000 m2,其他为居民楼。

小区楼群沿小区外主干路建设。

1.3原始资料1.3.1设计参数资料管网供回水温度:95/75℃;室内计算温度:18℃;采暖室外平均温度:-9.5℃;室外大气压1020.2Kpa冬季空调计算相对湿度54%冬季平均风速 4.3 m/s采暖季天数:156天;最大冻土层深度:189cm。

1.3.2 设计地质资料地区水质资料:碳酸盐硬度200-400非碳酸盐硬度30-200总硬度230-440碱度200-240PH值7.1~7.5;水文地质资料:地下水位-1.52m;最大冻土深度35 cm。

地耐力6T/m²。

1.3.3 基本设计要求本设计外网管线采用直埋敷设,基于小区供热面积大的特点,分南、北两区供热,在小区中心处设置一换热站站,负责整个小区的冬季供热。

2 外网热负荷计算2.1、供热方案的确定2.1.1、建筑物供热系统方案的确定根据计算完的总负荷并综合热源、管网和热用户热媒种类的情况,对工厂的车间厂房或民用建筑和公用建筑,可采取不同的供暖方案;因本设计中的建筑均为民用建筑,故可采用95/70°C的低温水作为热媒。

热网是集中供热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担负热能输送任务,热水供热管网的系统型式与热源位置,热用户分布及其热负荷性质和大小以及地形地质条件等因素有关。

热网系统型式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安全供热和经济性选择。

又考虑到工程造价,对低层建筑可采用直接连接,考虑到管道的保温问题,对管网的敷设采用直埋敷设。

暖通专业毕业设计说明书

暖通专业毕业设计说明书

毕业设计(论文)说明书题目江苏省苏州市昆山某医院暖通空调系统设计姓名学号专业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指导教师一。

工程概况本工程为江苏省苏州市昆山某医院暖通空调系统设计,建筑规划总用地面积131418.4m2,建设床位规模2000张,日门诊量12000人(上限)。

总建筑面积275674.6m2,其中地上建筑面积230754.3m2,地下建筑面积44920.3m2.本次毕业设计计划完成昆山医院住院楼(D区)的暖通空调系统设计,建筑面积约为50000 m2(五层至十六层为标准层)。

外墙为200mm钢筋混凝土墙,导热系数λ=1.74W/m·K,密度ρ=2500kg/m3,比热C p=837J/kg·K.保温采用聚苯乙烯材料,λ=0.047W/m·K,密度ρ=30kg/m3,比热C p=1465J/kg·K,保温材料的厚度依据国家或当地建筑节能标准计算确定。

内墙100mm钢筋混凝土墙,内抹灰。

窗结构为塑钢中空(中空12mm)双层6mm厚普通玻璃保温窗,传热系数K= 3.5W/m2·K.屋面为采用150mm厚钢筋混凝土楼板,导热系数λ=1.74W/m·K,密度ρ= 2500kg/m3,比热C p=837J/kg·K。

上加加气混凝土保温层,λ=0.22W/m·K,密度ρ=700kg/m3,比热C p=1340J/kg·K.保温材料的厚度依据国家或当地建筑节能标准计算确定。

内楼板采用钢筋混凝土楼板,厚度为130mm。

地下一层地面为保温地面。

江苏省苏州市昆山夏季大气压力为1003。

7kPa,室外计算干球温度为34.4℃,室外相对湿度为67%,湿球温度为28.9℃;冬季大气压力为1024.1kPa,室外计算干球温度为—2。

5℃,室外相对湿度为77%。

二。

负荷计算2。

1围护结构的确定2。

1。

1体形系数体形系数是建筑物与室外大气接触的外表面积与其所包围的体积的比值,计算公式见式(2-1):S=S总V(2—1)式中:——建筑物体形系数,㎡/m³;S总——建筑物与室外大气接触的外表面积,其中外表面积不包括地面和不供暖楼梯间隔墙和户门的面积,㎡;——建筑物外表面积包围的体积,m³。

暖通空调毕业设计说明书(全套)

暖通空调毕业设计说明书(全套)

目录前言.。

0第一章工程概述与设计依据 (1)1。

1 工程概述 (1)1。

2 设计依据 (1)1。

2。

1 围护结构热工指标 (1)1。

2。

2 室外设计参数 (1)1。

2。

3 室内设计参数 (2)1.2.4 体力活动性质 (2)第二章负荷计算 (3)2.1 夏季冷负荷的计算 (3)2。

1.1 夏季冷负荷的组成 (3)2.1。

2空调冷负荷计算方法 (3)2.2 湿负荷的计算 (11)2。

2。

1 湿负荷的组成 (11)2。

2.2 湿负荷的计算方法 (11)2.3 冬季热负荷的计算 (12)Q' (12)2。

3.1 围护结构传热耗热量12.3.2 冷风渗透耗热量Q' (13)22。

3。

3 外门冷风侵入耗热量Q' (13)32。

3.4 热负荷计算举例及汇总 (14)第三章空调方案的确定 (16)3。

1 空调系统的确定 (16)3。

1.1 全空气系统方案的确定 (16)3.1。

2 风机盘管加新风方式的确定 (16)3。

2 空气处理过程设计 (17)3.2。

1 全空气系统设计计算 (17)3。

2。

2 风机盘管加独立新风系统设计 (20)第四章风系统的设计 (28)4。

1 风管材料和形状的确定 (28)4.2 送、回风管的布置 (29)4。

3 气流组织设计 (29)4.3。

1 全空气系统 (29)4.3.2 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 (30)4.4 风管设计 (31)4.4.1 风道水力计算步骤 (31)4.4。

2 全空气系统的风道水力计算 (32)4。

4.3 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的新风管道水力计算 (39)4。

4.4 新风机组的选型 (41)第五章水系统的设计 (42)5.1 水系统方案的确定 (42)5。

1。

1 两管制水系统的特点 (42)5。

1.2 闭式系统的特点 (42)5.1.3 同程和异程系统的选择 (42)5。

1。

4 一次泵变流量系统的选择依据 (42)5。

1.5 水系统方案的确定 (43)5.2 冷冻水管路设计计算步骤 (43)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毕业设计(论文)哈尔滨通达6号楼采暖及换热站设计Harbin Tongda Building 6, design长春工程学院摘要现如今,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家对室内环境的要求也随之提高,集中供热被广泛地应用,采用集中供暖可以减少能量的浪费,提高供热效率,减少环境污染,利于管理。

我国的供暖设计、施工和运行管理工作,主要是以学习前苏联供暖技术为依据。

经过了数十年供暖通风技术人员的努力,在1975年建设部颁布的设计规范基础上,1987年颁布了适合我国国情的总结了供暖通风技术经验的国家标准《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J19-87)。

规范中对室外计算温度和供暖热负荷的确定以及计算原则和方法,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编制工作,其成果与世界先进国家的相比毫不逊色。

3003年颁布了现行的《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在进行采暖设计的时候,系统大容易出现系统的垂直失调或者水平失调,无论出现何种的失调现象,都乎对采暖系统的预期效果产生很大的影响,所以我们在进行设计的同时一定要注意这一点。

为了防止失调的产生,本设计对建筑划分成六个采暖分区进行设计,这样就能有效的防止在本设计中出现水力失调的产生。

关键词:集中供热规范水力平衡节能AbstractNow, along with economic development, people's living standards improve, people on the indoor environment requirements also will increase, central reduce energy waste, improve , which will , construction and operation management of the former Soviet Union, mainly to learn efforts of technical staff, the Ministry of Construction issued in 1975 on the basis of the design specifications, in 1987 issued a summary suitable for China's national experience in the technology standard " and air conditioning design specifications" (GBJ19-87). Specification of the outdoor temperature and to determine and calculate the principles and methods, a great deal of research and preparation, the results with the world advanced countries compared favorably. 3003 was enacted in the current " and air conditioning design specification" During , the system is prone to large systems or attention to this point. In order to prevent the generation of offset, the design of the building is divided into six design, this can effectively prevent the water appears in the design of the generation of imbalance.Keywords:Central ,供暖系统在单位时间内向建筑供给的热量。

它随着建筑物得失热量的变化而变化。

供暖系统的设计热负荷,是指在设计室外温度下t’w 下,为了达到要求的室内温度tn,供暖系统在单位时间内向建筑物供给的热量Q’。

它是设计供暖系统的最基本年依据。

2.1 通过维护结构的温差传热量作用下的基本耗热量(2-1)式中—维护结构基本耗热量,W;—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W(m2·℃);—围护结构的面积,m2;—冬季室内计算温度,℃;—供暖室外计算温度,℃;—维护结构的温差修正系数。

2.2维护结构的附加(修正)耗热量实际耗热量会受到象条件以及建筑物情况等各种因素影响而有所增减。

由于这些因素影响,需要对房间维护结构基本耗热量进行修正。

这些修正耗热量称为维护结构附加(修正)耗热量。

通常按基本耗热量的百分率进行修正。

附加(修正)耗热量有朝向修正、风力附加和高度附加耗热量等。

朝向修正耗热量是考虑建筑物受太阳照射影响而对维护结构基本耗热量的修正。

《暖通规范》规定:宜按下列规定的数值,选用不同的朝向修正率:北、东北、西北 0~10%;东南、西南 -10~-15%东、西 -5%;南 -15~-30%选用上面朝向修正率时,应考虑当地冬季日照率、建筑物使用和被遮挡情况。

对于冬季日照率小于35%的地区,东南、西南和南向修正率,宜采用-10%-0,东西方向可不修正。

风力附加耗热量是考虑室外风速变化而对维护结构基本耗热量的修正。

在计算维护结构基本耗热量时,外表面换热系数是对应风速约为4ms 的计算值。

我国大部分地区冬季平均风速为2~3ms 。

因此《暖通规范》规定:在一般情况下,不考虑风力附加。

只有建在不避风的高地、河边、海岸、旷野上的建筑物,以及城镇厂区内特别突出的建筑物才考虑垂直外维护结构附加5%~10%。

高度附加耗热量是考虑房屋高度对维护结构耗热量的影响而附加的耗热量。

《暖通规范》规定:民用建筑和工业辅助建筑物(楼梯间除外)的高度附加率,当房间高度大于4m 时,高度每高出1m 应附加2%,但总的附加率不应大于15%。

但应注意的是:高度附加率,应附加于房间各维护结构的基本耗热量和其他附加(修正)耗热量的总和上。

所以该建筑的外维护结构的耗热量:)1)('()1('1f ch w n g x x t t KF x Q ++-+=∑α (2-2)式中—高度附加率,%,15%≥≥0;—朝向修正率,%;—风力附加率,%,≥0。

2.3 冷风渗透耗热量在风力和热压造成的室内外压差作用下,室外的冷空气通过门、窗等缝隙渗入室内,被加热后逸出。

把这部分冷空气从室外温度加热到室内温度所消耗的热量,称为冷风渗透耗热量。

影响冷风渗透耗热量的因素有很多,如门窗的构造、门窗朝向、室外风向和风速、室外空气温差、建筑物高低以及建筑内部的通道状况等。

总的来说,对于多层的建筑物,由于房屋不高,在工程设计中,冷风渗透耗热量主要考虑风压的作用,可忽略热压的影响。

计算冷风渗透耗热量的常用方法有缝隙法、换气次数法和百分数法。

本设计采用换气次数法计算冷风渗透耗热量。

)'(278.0'2w n w p n k t t c V n Q -=ρ(2-3)式中 —房间的换气次数,次²散热器面积所散出的热量,单位为W (m ².℃)。

它是散热器散热能力强弱的主要标志。

本次设计所选用的散热器传热系数通过《实用供热空调设计手册》查得。

3.3 散热器的计算3.3.1 散热器面积的计算散热器散热面积F 按下式计算:(3-1)—散热器内热媒平均温度,℃;—供暖室内计算温度,℃;—散热器的传热系数,W(m2·℃);—散热器组装片数修正系数;—散热器连接形式修正系数;—散热器安装形式修正系数。

为散热器进出口水温的算术平均值(3-2)式中—散热器进水温度,℃;—散热器出水温度,℃。

此外,一些实验表明,在一定的连接方式和安装形式下,通过散热器的水流量对某些形式的散热器K值和Q值也有一定的影响。

如闭式钢串片散热器中,当流量减少较多时,肋片的温度明显降低,传热系数K 值和散热量Q值下降。

对不带肋片的散热器,水流量对传热系数K值和散热量Q值影响较小,可不修正。

散热器表面的涂料不同,对K值和Q 值也有影响,银粉的辐射系数低于调和漆,散热器表面涂调和漆时,传热洗漱比涂银粉时高10%左右。

3.3.2 散热器片数的计算在确定所需的散热器面积后(由于每组片数或总长度未定,先按β1=1计算)计算,可按下式计算所需散热器的总片数或总长度。

(3-3)式中—每片或每1m长的散热器散热面积,m2片或m2m。

然后根据每组片数或长度乘以修正系数,最后确定散热器面积。

暖通规范规定,柱型散热器面积可比计算值小0.1m2(片数n只能取整数)。

3.4 散热器的布置布置散热器时,应注意下列的一些规定:1.散热器一般应安装在外墙的窗台下,这样,沿散热器上升的对流热气流能阻止和改善从玻璃窗下降的冷气流和玻璃冷辐射的影响,使流经室内的空气比较暖和舒适。

2.为防止冻裂散热器,两道外门之间,不准设置散热器。

在楼梯间或其他有冻结危险的场所,其散热器应有单独的立、支管供热,且不得装设调节阀。

3.散热器一般应明装,布置简单。

内部装修要求较高的的民用建筑可采用暗装。

托儿所和幼儿园应暗装或加防护罩,以免烫伤儿童。

4.在垂直单管或双管热水供暖系统中,同一房间的两组散热器可以串联连接;贮藏室、盥洗室、厕所和厨房等辅助用室及走廊的散热器,可同邻室串联连接。

两串联散热器之间的串联管直径应与散热器接口直径相同,以便水流畅通。

5.在楼梯间布置散热器时,考虑楼梯间热流上升的特点,应尽量布置在底层或按一定比例分布在下部各层。

6.铸铁散热器的组装片数,不宜超过下列数值:粗柱型(M132)—20片;细柱型(四柱)—25片;长翼型—7片。

3.5散热器举例计算以一层卫生间为例(3-4)根据公式(3-4)可计算出一层供水温度,Q=3501W,Q1=1624W,Q2=1877W,tn=16℃,Δt=tpj—tn=68.3-16=52.3℃。

修正系数:散热器组装片数修正系数,先假定β1=1.0;散热器连接形式修正系数,查表3-2,β2=1.009;散热器安装形式修正系数,查表3-3,β3=0.95;根据式(3-1)椭柱翼645型散热器每组散热器散热面积为0.211m2,计算n,为:9.16211.0/57.3/''===f F n 片 查表(3-4)当散热器片数在11-20片时,β1=1.05,因此,实际所需的散热面积为:21'748.305.157.3m F F =⨯=∙=β实际采用的片数为:7.17211.0/748.3/===f F n 片取整数,应采用椭柱翼645型散热器18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