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与使用价值系列测试题
使用价值和价值

B、有些东西,虽有使用价值,也是劳动产品, 但由于没有用于交换,也不是商品,因而没有价值。
C、只有那些有使用价值并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才是商品,因而有价值。
使用价值和价值
辨析 对错
辩析三:有价值的东西,一定有使用价值
正确。因为价值是商品特有的属性, 所以有价值的东西,一定是商品,作为商 品,就一定有使用价值。
相信你能行!
A
使用价值和价值
使用价值和价值
思考
一把斧子 ==== 15千克大米 这说明了什么
?
使用价值和价值
(二)价值与交换价值的关系
①、交换价值的含义:是指一种使用价值和另 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关系或量的比例。
②、价值和交换价值的关系:
基础
价值
交换价值
表现形式
使用价值和价值
用图表示:
1把斧子=15千克大米
C.都是脑力劳动的结果
D.都凝结着一般人类劳相动信你能行! 使用价值和价值
2(2004北京卷30)为加强对食品安全的监 管,国务院组建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 理局。作为商品的食品,是最基本的生 活必需品,必须保证其质量。这是因为 A.食品的质量越好,生命安全越有保障 B.食品的质量与价值互为前提 C.食品的有用性决定其价值 D.食品的有用性取决于个人生活需要
使用价值和价值
判断:
1、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一定没有价值。 √
2、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一定有价值。 √
3、有价值的东西一定有使用价值。
√
4、没有价值的东西不一定没有使用价值。 5、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是商品的基本属性。×
6、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因此,商品 的者使所用有价。值和价值总是不可分割地属使用价于值和价商值 品所有×
政治经济学测试题

政治经济学测试题1.(单选题)关于网上商品,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具有互联网也有的虚拟性质B.只能网上用q币买C.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正确答案)D.有价格无价值答案解析:正确答案:C。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微观经济。
第二步,网上商品是商品的一种特殊形式,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
因此,选择C选项。
2.(单选题)解决商品内在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的关键是:A.社会分工的存在B.商品顺利通过交换(正确答案)C.劳动产品成为商品D.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存在答案解析:正确答案:B。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经济常识。
第二步,解决商品内在的使用抄价值和价值矛盾的关键是商品顺利通过交换。
具有使用价值的物品并不一定是商品,有用物品要成为商品,必须要通过市场交换满足他人的需要。
商品生产者为了占有商品价值,必须放度弃商品使用价值,将它让渡给消费者。
这种让渡只有通过商品交换来完成,通过商品交换,生产者实现了价值,消费者获得了使用价值,使商品内在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得到解决。
因此,选择B选项。
3.(单选题)“洛阳纸贵”原指西晋都城洛阳之纸,因大家争相传抄左思的作品《三都赋》,以至货缺而贵。
这体现的经济学常识是:A.商品价值决定商品价格B.供求关系影响商品价格(正确答案)C.通货膨胀影响市场价格D.宏观调控调节市场价格答案解析:正确答案:B。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微观经济知识。
第二步,“洛阳纸贵”原指西晋都城洛阳之纸,因大家争相传抄左思的作品《三都赋》,以至一时供不应求,货缺而贵。
因此,造成“洛阳纸贵”的原因是供不应求。
体现了供求关系影响商品的价格。
因此,选择B选项。
4.(单选题)从社会总成本角度,分析社会资本再生产问题的核心是:A.社会总成本的结构B.社会总成本的补偿(正确答案)C.社会总成本的支出D.社会总成本的收入答案解析:正确答案:B。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社会资本再生产。
第二步,社会资本再生产指通过各个资本相互交错、互为条件的不断循环运动而实现的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
第四章 第一节 商品经济和价值规律试题及答案

第四章第一节商品经济和价值规律试题及答案第一节商品经济和价值规律一、单项选择题1、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理论主要来源于:() [单选题] *A、德国古典政治经济学B、英国重商主义C、古希腊哲学D、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正确答案)2、商品经济是:() [单选题] *A、自给自足的经济形式B、为他人而生产的经济形式C、直接以市场交换为目的的经济形式,它包括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正确答案)D、不存在社会分工的经济形式3、市场经济是:() [单选题] *A、市场调节价格的经济B、市场调节流通的经济C、市场发挥作用的经济D、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的商品经济(正确答案)4、研究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出发点是:() [单选题] *A、生产关系B、经济规律C、商品(正确答案)D、货币5、商品的本质因素是:() [单选题] *A、使用价值B、交换价值C、价值(正确答案)D、价格6、使用价值不同的商品可以以一定的数量比例关系相交换,是因为它们:()[单选题] *A、价值量相等(正确答案)B、效用相同C、都是商品的自然属性D、都是商品的社会属性7、交换价值的内容或基础是:() [单选题] *A、商品B、货币C、使用价值D、价值(正确答案)8、两种不同的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关系或比例取决于:() [单选题] *A、效用B、价值(正确答案)C、交换价值D、供求关系9、商品是:() [单选题] *A、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正确答案)B、任何社会的劳动产品C、任何具有使用价值的物品D、不要求等价补偿的物品10、商品的二因素是:() [单选题] *A、价值与价值量B、使用价值与效用C、价值与交换价值D、使用价值与价值(正确答案)11、商品的价值量是:() [单选题] *A、由商品的使用价值大小决定;B、由商品生产者在生产中实际付出的劳动决定的C、生产技术决定的D、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正确答案)12、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 [单选题] *A、成正比B、成反比(正确答案)C、反方向变动D、同方向变动13、形成商品二因素的原因是:() [单选题] *A、生产商品的劳动需要人和工具B、生产商品的劳动包括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C、生产商品的劳动同时是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正确答案)D、生产商品的劳动包括复杂劳动和简单劳动14、政治经济学中所说的劳动的二重性是指:() [单选题] *A、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B、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正确答案)C、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D、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15、劳动的二重性是:() [单选题] *A、两次劳动B、两种劳动C、两种具体形式的劳动D、同一劳动的两个不同侧面(正确答案)17、商品中所特有的社会属性是:() [单选题] *A、使用价值B、价值(正确答案)C、私人劳动D、具体劳动18、生产商品的劳动分为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其中具体劳动的作用是:() [单选题] *A、创造新价值B、创造剩余价值C、创造必要价值D、创造使用价值(正确答案)19、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它是以:() [单选题] *A、具体劳动为尺度的B、简单劳动为尺度的(正确答案)C、复杂劳动为尺度的D、个别劳动为尺度的20、马克思说:“一切商品对它们的所有者是非使用价值,对它们的非所有者是使用价值。
霍兰德职业兴趣测试和职业价值观测试

霍兰德职业兴趣测试和职业价值观测 试
三、A型(艺术型能力)
• 你擅长做或胜任下列事情吗? • 1.演奏一种乐器。是口 否口 • 2.参加二重唱或四重唱表演。 • 是口 否口 • 3.独奏或独唱。是口 否口 • 4.扮演剧中角色。是口 否口
5.说书或讲故事。是口 否口
霍兰德职业兴趣测试和职业价值观测 试
是口 否口
霍兰德职业兴趣测试和职业价值观测 试
• 6. 使用显微镜。是口 否口 • 7. 辨认3个星座。是口 否口 • 8. 说明白血球的功能。是口 否口 • 9. 解释简单的化学分子式。是口 否口 • 10. 理解人造卫星不会落地的道理。 • 是口 否口 • 11. 参加科技竞赛或科研成果交流会。
第3部分 你所擅长或胜任的活动
• 下面从6个方面分别列举一些十分具体的活动, 以确定你具备哪一方面的工作特长。回答时, 只须考虑你过去或现在对所列活动是否擅长、 胜任, 不必考虑你是否喜欢这种活动。如果你 认为你擅长从事某一活动, 就请在答题卷的相 应题号上的“是”一栏的方框口内划“√”, 如果不擅长, 就请在“否”一栏的方框口内划 “√”。注意, 你如果从未从事过某一活动, 那 就请考虑你将来是否会擅长从事该项活动。请 你务必做完每一个题目。
是口 否口
• 3. 研究某个科研项目。 是口 否口
• 4. 制作飞机、汽车模型。 是口 否口
• 5. 做化学实验。
是口 否口
霍兰德职业兴趣测试和职业价值观测 试
• 6. 阅读专业性论文。 是口 否口
• 7. 解一道数学或棋艺难题。是口 否口
• 8. 上物理课。
是口 否口
• 9. 上化学课。
是口 否口
• 6. 电工。 是口 否口 • 7. 无线电报务员。是口 否口 • 8. 长途汽车司机。 是口 否口 • 9. 火车司机。 是口 否口 • 10. 机械师。 是口 否口 • 11. 测绘、水文技术人员。 • 是口 否口 •
第一课 考点1: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

【试卷标题】课后作业【试卷说明】【大题标题】课后作业【大题说明】【选择题】1、(2010年高考·安徽卷)在“商品—货币—商品”的流通过程中,“商品—货币”阶段的变化“是商品的惊险的跳跃。
”这个跳跃如果不成功,摔坏的不是商品,而是商品所有者。
这说明【A】商品生产者需要生产适销对路、质量上乘的商品。
【B】商品生产者生产的商品就是失去了使用价值和价值【C】货币作为商品交换的媒介必须是观念上的货币【D】回避作为一般等价物在物物交换中起决定作用【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商品属性的理解运用能力。
因为商品生产者只有把商品卖出去,才能实现“商品—货币”的转化,实现商品的价值;否则,商品生产者就会赔本、破产,故A项正确。
B、C、D不符合题意。
【点拨】【考查点】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页数】1【分段排序号】10【题号】1【子题号】【QuestionID】29797ac9-2462-4303-bec7-b77c31030a64【题目结束】【选择题】2、(2010高考福建卷)福州至厦门高速铁路客运专线(动车)开通后,福州的张先生和李先生在乘坐动车还是汽车前往厦门的讨论中,张先生说,我会选择动车,虽然它的价格高一些,但速度快,用时少。
李先生说,我会选择汽车,虽然它的速度没有动车快,但价格低。
由此可见:【A】商品价格的高低受供求关系影响【B】商品价格高低反映商品质量的优劣【C】人们选择商品关注的是商品的有用性【D】人们选择商品关注的是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统一【答案】D【解析】主要考查影响价格的因素,商品的基本属性。
旨在通过世博会这一时政热点考查学生,有效地融合了考点与热点的结合。
无论是张先生还是李先生的选择,作为消费者而言,动车与汽车同为交通工具,人们根据自己消费水平,进行取舍,体现了消费者力图实现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
从题干不能体现A,因为从题干看,并没有体现商品质量的高低,排除B。
本题易错选C,对商品有用性的关注,只体现了其中一方面的关注,而未涉及商品价格的关注,是片面的。
公务员考前刷题:经济

考前刷题—经济1.(多选)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商品的有()。
A.博物馆展览的艺术品B.森林中天然新鲜空气C.商店打折处理的服装D.学校颁发给学生的奖品2.(单选)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关系是()。
A.有使用价值的东西就有价值B.有价值的东西不一定有使用价值C.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就不会有价值D.没有价值的东西就没有使用价值3.(多选)关于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关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是相互排斥的B.价值是使用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价值寓于使用价值之中C.决定商品交换比例的不是商品的价值,而是使用价值D.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价值是商品所特有的社会属性4.(单选)决定商品价值量的是( )A.个别企业的生产效率B.复杂劳动是多倍的简单劳动C.社会必要劳动时间D.具体劳动时间5.(单选)下列选顶中,关于价值规律的说法正确的是()。
A.价值规律支配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B.价值规律要求商品价格与价值必须保持一致C.价值规律不受供求关系影响6.(单选)在商品交换过程中,赊买赊卖的情况所体现的货币职能属于()。
A.贮藏手段B.支付手段C.流通手段D.价值尺度7.(单选)2018 年2 月份,王先生采用银行按揭贷款的方式购买了一套标价78 万元的新房,首付现金34 万元,然后在 15 年内付清银行贷款44 万元和利息 10 万元。
在这一购房过程中,房价78 万元,首付34 万元,利息10 万元分别体现的货币职能是()。
A.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B.价值尺度、支付手段、流通手段C.贮藏手段、流通手段、支付手段D.贮藏手段、支付手段、流通手段8.(单选)市场经济是一种()。
A.基本经济制度B.资本主义形式C.经济运行方式D.生产经营方式9.(单选)医用一次性耗材不能重复使用,否则极易造成交叉感染或二次感染。
然而,在利益驱使下,某私人诊所铤而走险,不顾病患身体健康,将一次性医疗耗材重复使用。
这说明市场调节具有()。
政治经济学经典题

3.什么是商品的二因素,二者之间之间的关系如何?答:(1)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或两种属性:一是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即对人们具有某种效用的属性,称为使用价值;二是用来交换,与其他劳动产品具有量的可比属性,凝结在商品体中的人类无差别的劳动称为价值。
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这二者缺一,就不成为商品。
因此商品的二因素,就是指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
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是由物品的物理、化学、生物等属性决定的,它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是商品的最本质的因素。
(2)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对立统一体。
一方面,商品的使用价值与价值是统一的,缺一就不成为商品。
另一方面,使用价值与价值又是不同的、相矛盾的。
一切有用物品虽然都有使用价值,但不是一切有用物品都有价值,使用价值的存在并不是以价值的存在为前提。
4、什么是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商品二因素与劳动二重性是什么关系?答:(1)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就是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属性。
具体劳动是指在一定的具体形式下进行的劳动。
抽象劳动是指撇开了劳动的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
生产商品的劳动,既是具体劳动,同时又是抽象劳动,它是同一人类劳动的两个方面。
它既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同时又创造商品的价值。
生产商品的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的关系是:一方面二者是统一的。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不是两次或两种劳动,而是同一劳动过程的两个方面。
另一方面,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又是不同的、矛盾的。
具体劳动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劳动的永恒属性,是一切社会形态都存在的永恒的范畴;抽象劳动作为创造价值的劳动,反映的是人们之间的社会生产关系,是劳动的社会属性,因而是历史范畴。
(2)商品的二因素与劳动二重性之间存在如下关系:生产某种商品的劳动,一方面是与生产其它商品不同的具体劳动,另一方面又是与生产其它商品相同的抽象劳动。
正是这种劳动的二重性决定了商品的二因素:具体劳动生产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价值。
使用价值问题

使用价值问题一、使用价值是主观的,还是客观的?考察使用价值是如何产生的也许是理解使用价值性质的一个恰当方法。
实际生活中一个明显的事实是,物品的使用价值总是相对于人的需要来说的,因而是在人与物之间需要与被需要的关系中产生的,离开了这种关系,物品就无所谓使用价值。
例如,粮食的使用价值是在粮食满足人吃的需要的关系中产生的,音乐的使用价值是在音乐满足人听的需要的关系中产生的,离开了这些关系,粮食、音乐等等就都无所谓使用价值。
而人的需要既能够是由客观的生理因素产生的,也能够是由主观的心理因素产生的。
(1)前者如对粮食的需要,后者如对音乐的需要。
前一类需要能够称之为物质的需要,后一类需要能够称之为精神的需要。
根据物品满足人的需要的方式的不同,还可将其区分为生活资料、消费品和生产资料、资本品或投资品。
前者是直接地满足人的需要,后者则是间接地满足人的需要。
(2)正因为使用价值是在物品满足人的需要的关系中产生的,所以,它就只有在这种关系中即消费中才能得到实现,并具有实际的意义。
(3)关于使用价值的性质,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看法。
古典学派把使用价值定义为物品满足人类需要的客观属性。
马克思继承了古典学派的这个看法,他指出,“物的有用性使物成为使用价值。
”(4)边际主义者把使用价值称为效用,并把效用定义为人们消费物品时获得的满足感。
现代西方主流派经济学家大都承袭了边际主义者的这个看法。
两个定义,一个把使用价值或效用看作物品的客观属性,另一个把使用价值或效用看作人们对物品的主观感受,分歧不可谓不大。
但是如果仔细考察这两个定义,就不难发现,两者有一个重要的共同点,即都把使用价值或效用看作消费者和消费品、消费主体和消费客体之间的关系,因而实际上都把使用价值或效用归结为人与物之间的关系。
物品所具有的物理、化学等等方面的自然属性是客观存有的,但是,如果离开了物品满足人的需要的关系,物品的这些属性就仅仅单纯的自然属性,而不具有使用价值的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价值与使用价值系列测试题
1.马克思在研究商品时,之所以考察商品的使用价值,因为使用价值是(2000年考研第4题)( )
A.构成财富的物质内容
B.人类生存、发展的物质条件
C.满足人们需要的物质实体
D.商品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2.在商品生产过程中,生产资料的价值是借助于生产者的(1994年考研理科第3题)()
A.具体劳动而增值
B.具体劳动转移到新产品中
C.抽象劳动而增值
D.抽象劳动转移到新产品中
3.投入某种物质商品生产过程中的活动量不变,如果劳动生产率提高,在单位劳动时间内生产的商品数量和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之间,两者的变化表现为(1994年考研理科第4题)()
A.商品数量增加,价值量不变
B.商品数量不变,价值量增大
C.商品数量增加,价值量减少
D.商品数量增加,价值量增大
4 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枢纽是(2002考研理科第4题)()
A. 剩余价值学说
B. 生产价格理论
C. 劳动二重性学说
D. 劳动力商品理论
5.作为商品的计算机软件,其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是(1996年考研理科第3题)()
A.软件磁盘本身
B.软件的有用性
C.购买软件的货币
D.应用软件的计算机
6.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它是在一(1995年考研理科第4题)()
A.同类商品的生产者之间的竞争中实现的
B.不同商品的生产者之间的竞争中实现的
C.商品的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竞争中实现的
D.商品的生产者和销售者之间的竞争中实现的
6.个别劳动的社会性质,通过(2002年文科考研第4题)
A.商品约有用性来体现
B. 商品的广告传播来体现
C. 商品的交换来体现
D. 商品质量的鉴定来体现
7. 商品的本质因素是(或者说,商品区别产品的本质属性是)
A.使用价值B.价值C.交换价值D. 价格
8. 在商品经济中,形成价值的抽象劳动的支出必须借助于
A.具体劳动B.剩余劳动
C.商品的生产形式D.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9.生产商品的劳动分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其中具体劳动的作用是
A.创造新价值B. 创造剩余价值
C.创造必要价值D. 创造使用价值
10.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它是以A.具体劳动为尺度的B. 简单劳动为尺度的
C.复杂劳动为尺度的D. 个别劳动为尺度的
11.商品生产者要获得更多收益必须使生产商品的
A.个别劳动时间等于倍加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B.个别劳动时间等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C.个别劳动时间大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D.个别劳动时间小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12.如果部门劳动生产率下降,同一劳动在单位时间内创造的A.使用价值量减少,单位产品的价值量增加
B.使用价值量减少,单位产品的价值量减少
C.价值量增加,单位产品的价值量增加
D.价值量减少,单位产品的价值量减少
13.对“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这句话的正确解释是A.劳动和土地都是价值的源泉
B.劳动创造使用价值,土地形成价值
C.劳动是创造价值的外部条件,土地是价值的真正源泉
D.劳动必须和自然物相结合才能创造出物质财富
14.正确认识价值创造和财富生产的关系,关键是运用
A.劳动二重性学说B.资本有机构成学说
C.剩余价值学说D.平均利润学说
15 .在一切社会里,社会财富都是由()
A价值构成的
B各种各样的使用价值构成的
C资本构成的
D货币构成的
16商品的二因素是由()
A商品的自然属性决定的
B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决定的
C生产资料私有制决定的
D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决定的
17形成商品价值的劳动是()
A抽象劳动
B具体劳动
C脑力劳动
D体力劳动
18两种不同的商品可以按一定比例互相交换的原因在于,它们()A有不同的使用价值
B都是具体劳动的产物
C对人们有共同的效用
D在生产中都耗费了一般人类劳动
19马克思说:“一切商品对它们的所有者是非使用价值,对它们的非所有者是使用价值。
”这句话应理解为()
A商品不可能既有使用价值又有价值
B商品所有者同时获得使用价值和价值
C使用价值是商品的本质属性
D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是相互排斥的
20生产商品的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
A生产商品的两次不同劳动
B生产同一商品的两个劳动过程
C生产商品的同一劳动过程的两个方面
D不同劳动过程中的两个方面
21“我们从小麦的滋味中根本无法判断它是封建农民生产的,还是资本主义制度下农业工人生产的”。
这说明()
A使用价值是一个历史的范畴
B同一种物品的使用价值会随生产关系的变化而变化
C有使用价值的物品一定是劳动产品
D一种物品具有的使用价值并不反映生产关系的性质
22复杂程度不同的劳动相交换的比例是()
A由部门之间的竞争形成的
B由政府部门规定的
C由生产者之间的协商决定的
D在商品生产者背后,由社会自发地确定的
23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这种“正常生产条件”是指()
A全社会各部门的平均技术装备水平
B全社会大多数部门的技术装备水平
C某一生产部门内部的先进技术装备水平
D某一生产部门内部大多数产品已经达到的技术装备水平
24劳动生产率是指()
A具体劳动的生产率
B抽象劳动的生产率
C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生产率
D具体劳动或抽象劳动的生产率
25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同一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创造的价值()A增加
B减少
C不变
D增减不变
26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随着生产技术的进步,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发生变化,这时早先生产的商品的()
A价值与价格将随之发生反方向的变化
B价值与价格将随之发生同方向的变化
C价值不变,价格发生反方向的变化
D价格不变,价值发生反方向的变化
27.商品经济是与自然经济相对应的经济形态,具有与自然经济不同的特征是
A.对自然界依附性很强
B.以简单再生产为特征的经济,劳动以自然分工为基础
C.开放型、开拓进取型经济
D.以扩大再生产为特征
28就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关系来说()
A价值的存在以使用价值的存在为前提
B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C价值的大小决定于使用价值
D使用价值的大小取决于价值
E使用价值和价值是对立统一关系
29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区别,主要有()
A使用价值是商品的有用性,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
B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它反映了人和自然的关系;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它反映了商品生产者相互交换劳动的社会关系
C不仅商品具有使用价值,一切有用物品都具有使用价值,使用价值是一个永恒的范畴;价值是只有商品才具备的属性,是一个历史范畴D商品的使用价值在质上各不相同,因而在量上难以比较;商品的价值作为一般人类劳动的凝结,在质上是相同的,在量上可以比较E商品的使用价值是由具体劳动生产的,使用价值量与生产该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成正比,商品的价值是由抽象劳动形成的,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该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30一切商品都包含着价值与使用价值两个因素,这是因为()A凡是没有使用价值的物品,就不会有价值
B没有价值的物品,虽然有使用价值也不能成为商品
C使用价值是商品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D有使用价值的物品,就必然有价值
E没有价值也就没有使用价值
31商品的价值是()
A由抽象劳动创造的
B商品的自然属性
C生产商品消耗的有用劳动
D商品的社会属性
E商品中凝结的一般人类劳动
32价值与交换价值的关系是()
A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内容和基础
B交换价值是价值的内容和基础
C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D价值是交换价值的表现形式
E价值与交换价值互为内容和形式
33下列关于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表述,正确的是()
A具体劳动是劳动的具体形式,抽象劳动是一般人类劳动
B不同的具体劳动有质的不同,抽象劳动没有质的差别
C具体劳动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抽象劳动体现商品生产者之间的关系
D具体劳动不是使用价值的惟一源泉,抽象劳动是价值的惟一源泉
E具体劳动是永恒的范畴,抽象劳动是历史范畴
思考题
1.自然经济具有哪些基本特征?
2.自然经济是怎样发展成为商品经济的?
3.商品经济存在的条件及其基本特征是什么?
4.什么是商品的二因素和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它们的相互关系是怎样的?
5.怎样理解劳动是商品价值的唯一源泉?
6.商品的价值量是怎样决定的?
7.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什么?
8.货币是怎样产生的?
9.货币的本质和职能是什么?
10.什么是货币流通量规律?
11.价值规律的内容和作用表现形式是怎样的?
12.价值规律在私有制商品经济中对社会经济有哪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