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高血压诊治及护理进展
老年高血压诊治及护理进展

老年高血压的危害和影响
1 认知障碍
老年高血压与认知障碍之间存在密切关系,尤其是阿尔茨海默病。
2 心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管疾病
老年高血压是心脏病、脑卒中等心血管疾病的主要高危因素之一。
3 生活质量低下
老年高血压会影响老年人的身心健康,降低他们的生活质量。
老年高血压的诊断标准
独立诊断标准
• 收缩压≥140 mmHg和/或舒张压≥90 mmHg • 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平均收缩压≥135 mmHg
和/或平均舒张压≥85 mmHg
综合诊断标准
根据年龄、性别、身高、体重以及存在的其他疾病 来判断是否已经发生高血压。
老年高血压的治疗方法
1
行为干预治疗
2
饮食适量、戒烟限酒、控制体重、增加
运动等行为干预方法对于改善血压和健
康状况都有明显效果。
3
药物治疗
ACEI、ARB、CCB等药物可以有效降低血 压。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以减少 不良反应。
老年高血压诊治及护理进 展
高血压对老年人的健康产生了严重影响。本次介绍老年高血压的定义、风险 因素、治疗方案、护理要点及日常饮食建议。
高血压的定义和流行病学
正常血压
收缩压<120mmHg和/或舒张压<80mmHg
高血压
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
流行病学
全球约10亿人患有高血压,是导致心血管疾病的主 要危险因素之一。
良好睡眠
建立规律的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睡眠质量。
减轻压力
养成早晚锻炼、冥想等习惯,避免情绪波动。
手术治疗
针对一些特殊原因(如肾素依赖性高血 压)的治疗手段,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高血压的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

高血压的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高血压是一种以体循环动脉压升高为主要特点的临床综合征。
并可导致靶器官的损害,伴全身代谢改变,分原发性高血压(占95%以上)和继发性高血压(占5%)。
绝大多数原发性高血压属于缓进型高血压,多属中、老年,其特点起病隐匿,进展缓慢,初期很少症状,体检偶然发现血压增高,不少病人知道患高血压后产生神经症状,如头晕、头胀、失眠、健忘、耳鸣、乏力、多梦、易激动等,约1/3~1/2高血压因头痛、头晕或心悸就诊。
一、常见的临床表现及护理诊断问题临床表现:1、头痛:部位多在后脑,若经常感到头痛,而且很剧烈,同时又恶心呕吐,就可能是向恶性高血压转化的信号。
2、眩晕:女性患者出现较多,可能会在突然蹲下或起立时有所感觉。
3、耳鸣:双侧耳鸣,持续时间较长。
4、心悸气短:高血压会导致心肌肥厚、心脏扩大,心肌梗死,心功能不全,出现心悸气短症状。
5、失眠:多为入睡困难,早醒,睡眠不踏实,易做恶梦,易惊醒,这与大脑皮质功能紊乱及自主神经功能失调有关。
6、肢体麻木:常见手指、脚趾麻木或皮肤如蚁行感,手指不灵活,身体其他部位也可能出现麻木等感觉异常,甚至半身不遂。
护理诊断问题:1、疼痛,与高血压脑血管痉挛有关。
2、活动无耐力,与并发心力衰竭有关。
3、有受伤的危险,与头晕和视力模糊有关。
4、执行治疗方案无效,与缺乏相应知识和治疗的复杂性,长期性有关。
5、潜在并发症,高血压急症,脑血管意外,心功能衰竭,肾功能衰竭。
6、营养失调,与摄入过多,缺少运动有关。
二、危险因素及易患人群国际上研究确定高血压发病的危险因素,是体重超重(肥胖)、膳食高盐和中度以上饮酒,我国流行病学也证实这3类因素和高血压发病显著相关。
经过科学实验反复论证,以下人群易患高血压:1、父母、兄弟、姐妹等家属有高血压病史者;2、肥胖者;酸性体质(体内负离子含量不足)者;3、过分摄取盐分者;4、过度饮酒者;5、孤独者;6、过度食用油腻食物者。
多数患者对高血压危险因素缺乏必要的认识,因此有必要对高血压患者实施行为干预和饮食干预,让患者明白健康是可以通过自己努力获得的。
老年高血压诊治及护理进展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个体化治疗
随着精准医学的发展,未来老年高血压的治疗将更加注重个体化,根据患者的基因型、临 床表现等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综合管理
未来老年高血压的管理将更加注重综合性,包括药物治疗、非药物治疗、心理干预等多方 面的综合管理,以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的生活质量。
智能化辅助诊疗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未来老年高血压的诊疗将更加智能化,通过大数据分析和机器 学习等技术辅助医生进行诊断和治疗决策,提高诊疗的准确性和效率。
当前存在问题和挑战
老年患者药物依从性差
由于老年人记忆力减退、认知能力下降等原因,导致患者 不能按时服药或漏服药物,从而影响治疗效果。
并发症多
老年高血压患者常伴有多种并发症,如冠心病、糖尿病、 脑卒中等,这些并发症的存在增加了治疗的难度和复杂性 。
诊疗不规范
目前老年高血压的诊疗过程中存在不规范的现象,如诊断 不准确、治疗不及时等,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患者的预后 和生活质量。
谢谢聆听
02
并发症风险高
老年高血压患者易并发心脑血管疾病,如冠心病、脑卒 中等,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03
靶器官损害严重
长期高血压可导致心、脑、肾等靶器官损害,甚至危及 生命。
通过定期测量血压和及时就诊,可早期发现高 血压并启动治疗,降低并发症风险。
个体化治疗方案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依从性。
老年高血压治疗策略与药物选
03
择
非药物治疗措施
01
生活方式干预
包括减少钠盐摄入、增加钾盐摄入、控制体重、戒烟限酒、适当运动等
。
02
心理干预
通过心理咨询、认知行为疗法等方式,减轻患者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
高血压老年人的护理进展及分析

高血压老年人的护理进展及分析摘要:高血压是一种体循环动脉压增高为特征的疾病,长期病症发展对患者的重要脏器功能或者器质性损害。
血压在实际生活中易受多种因素影响,但正常人的血压波动在一定的范围内,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波动则会显著超过正常血压波动范围,现阶段临床中主要的治疗方式为药物控制血压,但血压控制易受多种因素影响,因此在良好采用药物治疗的同时还需要予以相应的护理干预。
本文中就高血压老年人护理的必要性以及现阶段的护理进展及分析。
关键词:高血压;老年人;护理;进展高血压是老年人群较为常见的一种慢性疾病,随着近些年我国老龄化的加重,这一病症在实际临床中的发病率显著增高,因其不能良好进行根治,在病症慢性发展的过程中对患者的机体会造成一定的损伤,增加诸多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使患者的致残率和致死率显著增高,为提升临床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因素对患者健康的损害,临床中尝试加强护理干预,具体临床中护理方式较多,本文中就高血压老年人的护理进展进行综述。
1.高血压老年人护理的必要性高血压患者在进行药物控制血压的过程中,多种因素影响临床治疗效果,比如患者的饮食习惯、运动状况和日常活动等,患者对诸多影响因素不了解,因此护理人员需告知患者影响血压增高的因素,指导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去除不良因素对患者血压控制的影响[1]。
高血压患病人群以老年人为主,老年人分辨力、认知能力与记忆力均会显著下降,因此患者对病症相关的健康知识了解较少,影响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因此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会明显下降,不能良好遵照医嘱进行药物运用,继而影响临床治疗效果。
老年高血压人群多伴有其它重大病症,因此患者在临床中易出现不良心理,而不良心理对患者的血压控制有较大的影响,因此护理人员需予以患者心理支持和心理疏导,去除不良心理对患者病症的影响[2]。
1.高血压老年人护理措施1.健康宣讲高血压老年人对高血压病症相关的健康知识了解有限,护理人员可采用健康手册发放形式帮助患者普及,改善患者对病症的错误认知,注意在文字表述的同时良好运用图片等方式进行说明,确保患者良好了解病症相关的健康知识,以此提高患者对病症的认知以及在日常生活中的自我管理能力。
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护理进展

[ ] 中华 医学会 外科 学会胰 腺外 科学 组. 症急 性胰 腺 炎诊治 指 南 2 重 [ ] 中华外科杂志 , 0 , ( 1 : 7 J. 2 74 1 ) 7 0 5 2 [ ] 陈昱宇 , 3 沈锡 中. 内营养对重症急性胰腺炎 疗 的利弊分析[ ] 肠 J. 世界 临床药物 , 0 , ( )3 3 2 52 7 : 0 6 9 [ ] 曹伟新. 4 急性胰腺炎患者 的营养 支持 [ ] 临床外科杂 志 , 0 ,4 J. 2 61 0
安徽芜湖 2 10 ) 40 0
2 饮 食 护理
[ 中图分类号] R 4 35 [ 7 . 文献标 识码 ] B
饮食在许 多慢 性疾 病 的一级 、 级预 防 中起 着重 要作 用。 二
[ 文章编号] 2 9 — 6 4 2 1 ) 4 5 1 0 0 5 2 9 ( 02 0 — 6 — 3
・5 ‘ 5 1
期肠 内营养 的患者要 意识 清楚 , 操作 时及 操作 后 3 mi 者最 参考文献 0 n患
好采取高半 卧位或坐 位。每次操 作后 , 据滴 注液体 的性 质适 根 时 冲管 , 防止堵塞。
[ ] To lJ Bok — mt M, a i , t1G i l e f t aae 1 ou , r e S i B s e a u e nso h m ng・ i o h sC . d i r e m r o au aee i [ ] J at et l e a l2 0 ,7 s - et f ct p nr ti J . son m pt ,0 2 1 (u i e at s G r e H o p
p) S 5 1 : l
3 4 早期肠内营养 的心 理轻度 的腹胀加重 , 并引发腹泻等并发症 , 使患者对 应用肠 内营养 产生一定 的抵 触情绪 。为保证 治疗 的有序 连贯 , 耐心 应
老年高血压护理进展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19年1月第1期Medical Diet And Health 2019 Jan. No. 1 2322 手术治疗方式2.1 巩膜扣带术该手术可减轻玻璃体对视网膜的牵引,主要以巩膜环扎术与巩膜外加压术为主[6]。
巩膜外加压术可通过使用硅胶海绵对巩膜进行缝压达到降低玻璃体牵引作用的目的,根据视网膜裂孔大小选择合适尺寸的填压物。
使用硅胶带放置在某些视网膜裂孔或多个裂孔即为环扎带。
环扎手术既可对已发现的裂孔进行封闭,也可通过对周围未发现的裂孔及格子状变性区进行挤压预防裂孔产生。
另外,由于治疗过程中形成的环形巩膜脊较窄,对裂孔的顶压作用较弱,因此多通过与巩膜外加压术联合达到增强封闭巩膜裂孔的作用。
目前环扎手术应用范围较广,但也可能引发眼球变形、屈光状态发生改变等各类并发症。
相关研究指出,对于裂孔明确、不伴有严重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的渗出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合并RRD,通过巩膜扣带术治疗可达到较好的恢复视网膜效果且术后并发症发生概率较低。
国内研究人员也指出,巩膜扣带术治疗裂孔在赤道前,无严重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的渗出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合并RRD的患者可帮助视网膜完全复位且长期随访视网膜复位较好。
2.2 最小量节段性巩膜外垫压术研究人员指出,该手术具有手术操作简单、并发症发生率低、手术成功率高的优势。
但手术适应症的选择非常重要,对于RRD及球形视网膜脱离,裂孔不位于高度视网膜脱离区且裂孔数较少,无巨大裂孔,视网膜变性范围小的患者可考虑选用该方式进行视网膜复位,但不适用于玻璃体牵引较重、视网膜变性范围较广的复杂性视网膜脱离及视网膜下液引过多患者[7]。
该手术一次手术复位率与巩膜扣带术复位率无显著差异,但能有效避免放液手术引发的各类并发症,手术时间较短还可避免环扎眼对眼球造成的干扰因此具有较为明显的优势。
2.3 显微镜下巩膜扣带术近年来随着显微外路手术技术的广泛应用,人们发现,显微外路视网膜复位率、患者术后视力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概率与常规外路手术无明显差异且间接显微镜下手术具有更微创、对患者损伤更小的优势,尤其对于基层医院的医生来说,显微外路手术是一种安全有效且易于掌握的手术方式。
老年高血压的护理进展

综述Su m m a r i z eI L-18、I L-13水平的测定及临床意义.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06,32(4):363-365.[4]李岚,张锦龙.癫痫患者脑脊液肿瘤坏死因子的变化.临床军医杂志,2006,34(4):146-147.[5]裘哲君,夏炎春,陈胜权.急性B 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脑脊液I L R 水平测定及临床意义.东南国防医药,6,():3.[6]曹玉红,张光运,张国成,等.病毒性脑炎患儿脑脊液和血清S β蛋白测定的意义.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6,21(10):622-623.[7]王弘乐,陶绍能.急性颅脑损伤患者脑脊液与血清中I L -6含量的变化及临床意义.实用全科医学,2006,4(1):9-10.[8]罗永杰.黄琳明,刘洁.急性脑梗死与血清!脑脊液I L-1α动态变化的临床研究疑难病杂志,6,5(5):33.[]许彦钢赵振伟杨军.高血压脑出血脑脊液中可溶性I M ,V M 的含量变化.陕西医学杂志,6,35():.高血压是老年人的常见病,老年高血压是由大动脉粥样硬化,周围小动脉阻力增高,对血压的整合调节能力下降引起的一种以体循环动脉压增高为主的临床症候群。
具有血压波动大,容易发生体位性低血压,并发症多且重的特点。
传统的老年性高血压护理范畴大致包括:心理治疗及护理、非药物治疗及护理、药物治疗及护理、高血压急症的治疗与护理,近年来随着对高血压的不断研究,使以下四个方面内容不断更新与充实。
1 心理治疗与护理研究表明老年性高血压病人心理上具有比较明显的焦虑、抑郁、易激动等方面症状,精神紧张,情绪激动及外界环境的不良刺激均与本病的形成密切相关,目前国内对老年高血压心理护理措施包括:1.1 对患者的心理诱导,要让患者懂得动、静、禾、寿的道理,动即运动;静即是安静,遇事冷静、不急躁,保持乐观情绪,平静心境,避免情绪激动或过度紧张焦虑,有较大压力时应设法释放,如向朋友、亲人倾诉与他们交谈等,以维持情绪稳定。
老年高血压护理的进展

老年高血压护理的进展[摘要]高血压是老年人常见的慢性终身性疾病之一,它不仅是造成中风与心脏病发作的主要危险因素,而且也是引起充血性心力衰竭、动脉瘤和肾功能衰竭等的病因。
本文介绍了高血压病的患病因素、诊断标准和流行趋势,老年高血压的特点和护理,老年高血压的药物治疗原则和实施方法。
生活方式、心理问题等,从而进一步提高老年高血压病人的生存质量。
[关键词]高血压;药物治疗;改善生活方式;心理护理世界卫生组织(WHO)在1999年制订出高血压诊断标准:①成年人(>18岁)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为高血压。
降压的目标:老年<140/90mmHg[1],高血压是慢性终身性疾病,它不仅是造成中风与心脏病发作的主要危险因素,而且也是引起充血性心力衰竭、动脉瘤和肾功能衰竭的病因。
在美国,老年因高血压导致脑出血的病人超过50万人,其中15万人死亡,因高血压引起心脏病发作的病人约100万人,其中死亡人数高达50万人。
在英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中。
患有高血压的已超过500万人[2]。
中国约有1亿高血压病人。
近10年的高血压发病率不断增高。
因此,对老年高血压病人护理不仅要从疾病观察、症状治疗护理,而且还要加强院内外健康教育一体化,从而提高老年高血压病人的自我保健意识和生存质量。
现将护理措施综述如下:1血压观察及护理1.1老年高血压特点:血压波动大为老年高血压病血压变化的特点之一[3],以单纯收缩压增高为主,这与大动脉顺应性下降有关。
病人的血压日间变动和日差易受季节、气候、情绪及体力负荷强弱的影响而明显波动。
1.2护理1.2.1对血压波动大的病人,尤其在降压治疗期间,每日应测量血压数次,以观察血压的日夜变化。
特别注意观察夜间血压,防止夜间血压降得过低。
根据24h 动态血压昼夜变化峰谷规律,有文献[4]报道,在06:00、12:30、16:00、21:00左右测血压较合适。
老年高血压病人易出现体位性和餐后低血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4
联合药物治疗: 降压效果好 不良反应少 依从性高
2021/3/10
25
2010年AHA降压联合治疗指南:
钙拮抗剂是联合降压治疗的核心药物之一,适用范围广
ACEI
ARB
钙拮抗剂
利尿剂
2021/3/10
2021/3/10
27
• (3)CCB+β-受体阻滞剂:β-受体阻滞剂能 抵消CCB的心率增快,CCB能克服β-受体阻 滞剂的缩血管作用。
• (4)CCB+ACEI:CCB直接扩张动脉,ACEI 既扩张动脉又扩张静脉,有协同作用;ACEI 的扩静脉作用抵消了CCB所致的踝部水肿。
.
优选联合 可选联合
β受体阻滞剂
26
• (1)利尿剂+ACEI/ARB:利尿剂激活肾素 血管紧张素系统增强了后两种药的作用, 利尿剂的低钾和高尿酸等不良反应又被ACEI (高钾)和氯沙坦(排泄尿酸)所抵消。
• (2)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β-受体阻滞剂 的缩血管和钠潴留的副作用可被利尿剂抵 消,利尿剂增加心率的副作用可被β-受体阻 滞剂抵消。
3、常见血压昼夜节律异常
4、常与多种疾病并存,并发症多
2021/3/10
李法琦,司良毅 主编. 社. 2008, 129-146.
老年医学(第2版).
北京科学出版 19
老年高血压患者以SBP升高为主
Aronow20W2S1,/e3t/1a0l. Circulation. 2011;123(21):2434-506.
大脑皮质 下丘脑
血管运动中枢 交感神经兴奋
血压升高
2021/3/10
RAAS 激活
10
肾潴钠倾向增加
(Increased retention of sodium)
肾脏在原发性高血压发病中起启动 或维持血压升高的作用,其中心环节即 是肾潴钠倾向增加。 ①使细胞外液量↑、血容量增多;
2021/3/10
压升高。
胰岛素还可改变血管对多种血管活性物质的收缩反 应,其作用与性别有关,比如雌性大鼠体内胰岛素含
量增高时,胰岛素与雌激素之间内在的增强肾上腺素 介导的缩血管反应的相互作用进一步表现出来,导致 血压升高。
2021/3/10
18
临床表现,你观察到了吗?
1、收缩压增高为主,脉压差增大
2、血压波动大,容易发生体位性低血压
胰岛素抵抗
(insulin resistance)
高血压患者常伴有糖、胰岛素代谢异常。
高血压患者口服糖耐量反应明显高于正常血压者。说明 糖和胰岛素代谢缺陷参与高血压的发病,即高血压患者存
在胰岛素抵抗。
胰岛素抵抗:即指组织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在 此状态下,胰岛素产生的生物学效应低于正常水平,血浆 葡萄糖不能有效的移除降解,进而刺激胰岛细胞持续分泌 释放胰岛素,引起继发性高胰岛素血症。
7
心输出量受心脏舒缩功能、心率、 血容量和回心血量等因素的影响。
血管阻力的大小主要与血管口径 及血液黏滞度有关。
பைடு நூலகம்
2021/3/10
8
高血压的发病机制
交感神经系统活动亢进 肾性水钠潴留 血浆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激活 细胞膜离子转运异常 胰岛素抵抗
2021/3/10
9
高血压发病的神经体液机制:
精神 心理刺激
患病率(%)
32.2%
低
治疗率(%)
低
7.6%
控制率(%)
中国居2民02营1养/3/与10健康状况调查技术执行组.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5; 26(7): 478-484.
5
2021/3/10
6
机制:多种 血压的调节
血管内血液对血管壁所产生的
侧压力称为血压。
平均动脉压=心输出量 ×总外周阻力
2021/3/10
11
②细胞内Ca2+浓度↑,血管壁紧张性↑,阻力↑
肾潴钠→胞内钠浓度↑
►细胞膜对钠的通透性↑ ►钠泵功能抑制
Ca2+
Na+ Ca2+
钙通道
2021/3/10
12
血浆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激活
(activation of renin-angiotensin system)
70%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为正常肾素活 性及高肾素活性型,其特点是血压升高与 肾素活性绝对或相对升高有关。
老年高血压诊治及护理进展
定义
病因及发病机制 临床表现
治疗及护理
2021/3/10
2
我国高血压防治现状:三高三低
• 三高: 患
病 率 高
增 长 趋 势 高
危 害 性 高
三低:
知
治
控
晓
疗
制
率
率
率
低
低
低
2021/3/10
4
中国老年高血压的流行病学与防治现状
患病率 (≥60岁人群)
治疗率
控制率
49%
高
20
老年高血压的治疗
老年高血压的治疗目标 治疗老年高血压的主要目标是保护靶器官,
最大限度地降低心血管事件和死亡的风险。
血压<150/90mmHg作为老年高血压患者的 血压控制目标值,若患者能够耐受可将血压 进一步降低至140/90mmHg以下。
2021/3/10
21
老年高血压治疗策略
降压药应从小剂量开始,降压速度不宜过快 联合用药,逐步降压达标 应测量立位血压评估降压治疗的体位效应, 避免体位性低血压及过度降低血压,根据立 位血压判断血压是否达标 进行动态血压监测 个体化用药,并积极干预其他危险因素
2021/3/10
22
药物治疗
治疗老年高血压的理想降压药物应符合以 下条件:
①平稳、有效 ②安全性好,不良反应少 ③服用简便,依从性好
2021/3/10
23
临床常用的5类降压药物
Adap20t2e1d/3/f1r0om GWICC 2011.
• 老年人使用利尿剂和 长效钙拮抗剂降压疗 效好、副作用较少, 推荐用于无明显并发 症的老年高血压患者 的初始治疗。
2021/3/10
16
胰岛素抵抗与高血压
(insulin resistance and hypertention)
胰岛素抵抗与高胰岛素血症引起 高血压的主要机制是胰岛素的扩血管效 应缺陷。
2021/3/10
17
胰岛素的扩血管效应主要与减少胞外钙内流有关。
高血压患者胰岛素抵抗、受体缺陷,使其降糖和扩 血管效应均减弱,而进一步增强血管壁张力,促进血
2021/3/10
13
肾素
AgN
AgI
ACE
AgII
血管收缩、心肌收缩力 水盐代谢、神经作用
2021/3/10
14
细胞膜离子转运异常
细胞内Na+↑:
钠泵抑制因子↑→ Na泵活性↓ 胞膜对钠通透↑…… 1. 细胞水肿 2. 膜去极化,POC激活,Ca2+↑
细胞内Ca2+↑:
2021/3/10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