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因性疲乏.ppt课件
肿瘤患者癌因性疲乏的研究

肿瘤患者癌因性疲乏的研究1癌因性疲乏概况Piper将CRF定义为一种主观感受、不寻常的全身性过度疲乏,与癌症有關且受到生理周期的影响。
持续时间和强度不定,其缓解与个人的行为和努力不成比例或不相关[1]。
国际疾病分类标准第10版对肿瘤患者因性疲乏等提出明显标志,即:①患者四肢全身无力;②存在情绪反应;③患者精力难以集中;④缺乏激情、情绪低落;⑤睡眠后精力感觉没得到恢复;⑥活动困难;⑦不能完成原先能胜任的日常活动;⑧患者夜间发生睡眠或比较嗜睡;⑨短期记忆减退;⑩疲乏症状持续数小时不嫩缓解。
而从认知方面角度来说:90%以上患者认为癌因性疲乏属于中一种正常现象,患者更多的原因忍受疲乏,并且他们觉得疲乏并不会加重病情。
应对方式方面:当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疲乏后更多的患者选择原地休息或停止活动;10%患者坚持锻炼或在医师指导下锻炼[2]。
2癌因性疲乏的常用评估量表评价癌因性疲乏的方法主要是评估量表,有关生理、内分泌、代谢、血液学等的测量指标,已在国外研究中逐渐出现。
单维度量表(简短疲乏量表、癌症治疗功能评估疲乏量表)仅能测量疲乏的严重程度,而多维度量表(Piper疲乏修订量表、欧洲癌症治疗与研究组织的问卷、疲乏症状量表、癌症疲乏量表等)在评估范围方面更有优势。
由于患者所处的癌症阶段、疲乏程度、认知功能不同,量表的完成情况也不尽相同。
总体来说,晚期癌症患者的完成率普遍偏低。
研究者在选择测评量表时,可综合量表的信效度、适用人群及量表条目选择合适的量表[3]。
3癌因性疲乏的可控性影响因素3.1癌因性疲乏相关症状疼痛-原因是疼痛本身使得患者活动耐力降低、诱发抑郁或沮丧;疼痛亦影响患者的食欲和睡眠,导致患者体能下降;营养不良:肿瘤患者食物的利用率下降、机体能量消耗过多、机体的能量供给少于机体所需要的能量,造成营养不良,从而引起疲乏;睡眠障碍:研究发现,疲乏程度与睡眠效率呈负相关,与夜间觉醒时间、入睡时间、24h睡眠时间呈正相关;焦虑、抑郁癌症可诱发不同程度的心理应激反应,焦虑和抑郁是最常见的反应。
《癌因性疲乏》课件

心理治疗与社会支持
心理治疗
针对患者的心理状况,采取认知 行为疗法、放松训练、心理疏导 等方式,帮助患者调整心态,减 轻焦虑和抑郁情绪。
社会支持
鼓励患者积极参与社交活动,与 家人和朋友保持联系,获得情感 支持和鼓励,有助于提高生活质 量,缓解疲乏感。
04
癌因性疲乏的预防与管理
预防策略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睡眠管理
建立规律的睡眠习惯,保 证充足的睡眠时间,有助 于恢复体力和缓解疲乏。
饮食调理
合理安排饮食,保证营养 均衡,适当增加蛋白质、 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摄入。
药物治疗
01
药物治疗是缓解癌因性疲乏的重 要手段之一,医生会根据患者的 具体情况开具适当的药物,如皮 质类固醇、抗抑郁药等。
02
药物治疗需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患者需严格遵守医嘱,不可自 行增减剂量或更改用药方式。
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 酒、保持心理健康等。
早期筛查与预防
定期进行体检,及早发现并治 疗可能导致癌因性疲乏的疾病 。
避免过度劳累
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时间,避 免长时间连续工作或过度劳累 。
积极应对压力
学会有效应对压力,如通过放 松训练、心理咨询等方式缓解
压力。
管理方法
制定个体化的管理计划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管理方 案。
患者可自行评估疲乏程度 ,记录疲乏的持续时间、 程度和伴随症状。
医生面诊
医生通过询问病史、体格 检查和必要的实验室检查 ,综合评估患者的疲乏状 况。
疲乏量表
使用标准的疲乏量表对患 者进行评估,如简短疲劳 问卷(BFI)、疲劳量表11(FS-11)等。
评估工具
疲乏量表
其他评估工具
肿瘤患者常见症状的护理ppt课件

严格执行突发事件上报制度、校外活 动报批 制度等 相关规 章制度 。做到 及时发 现、制 止、汇 报并处 理各类 违纪行 为或突 发事件 。
癌痛的综合治疗
c.嗜睡及过度镇静:其发生原因 是长期疼痛导致失眠,有可 能是疼痛理想控制后的表现。 预防:初次使用剂量不宜过 高。剂量调整以25%-50%的幅 度逐渐增加。老年人尤其要 慎重的定用药剂量。如果患 者出现明显的镇静过度,则 应降低阿片类药物的剂量。 若镇静程度持续加重,应严 密观察患者的意识和呼吸情 况,当患者对躯体刺激没有 反应,呼吸频率小于8/min, 并出现针尖样瞳孔,考虑为 阿片类药物过量中毒,遵医 嘱给予纳洛酮解救处理。
严格执行突发事件上报制度、校外活 动报批 制度等 相关规 章制度 。做到 及时发 现、制 止、汇 报并处 理各类 违纪行 为或突 发事件 。
癌痛的护理
3.疼痛评估的方法:疼痛评估的最佳方法是对 疼痛本质的认识,使用可靠的工具评估并了解 疼痛的知识,可以更好的理解疼痛的本质。
①0-10数字疼痛评估标尺的使用:用0-10的数 字表示不同程度的疼痛,0为无痛,10为剧痛。 让患者自己圈出一个最能代表疼痛程度的数字。
严格执行突发事件上报制度、校外活 动报批 制度等 相关规 章制度 。做到 及时发 现、制 止、汇 报并处 理各类 违纪行 为或突 发事件 。
癌痛的护理
4.疼痛评估的内容: ①评估疼痛的一般情况 ②评估疼痛对患者功能活动的影响 ③评估疼痛对患者心理情绪的影响 ④评估患者对疼痛治疗的态度和治疗依从性 ⑤评估社会家庭支持系统在疼痛控制中的作用
癌痛的护理
③疼痛影响 面容量表:用图画的形式将面部表情由高 兴的极其痛苦分成6个等级,0代表无痛,1代表轻微疼 痛,2代表稍痛,3代表疼痛显著,4代表重度疼痛,5 代表最剧烈疼痛。这种评估方法简单、直观、形象,适
癌因性疲乏评估与护理ppt课件

精选版
1
精选版
2
• 1、因体力或脑力消耗
过多而需要休息。
• 2、因刺激过强或运动
过度,细胞、组织或 器官的机能或反应能 力减弱。
精选版
3
精选版
4
精选版
5
精选版
6
• 1、疲乏评定量表
• 2、患者疲乏日记
• 用于以疲乏为主要表 • 利用日记的形式要求
现的患者的疲乏特征、 患者在适当的时候记
强度等,其评定时间
录关于疲乏的所有感
跨度为最近两周。该
受。
量表共29个条目,4
个分量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精选版
7
精选版
8
精选版
9
精选版
10
精选版
11
精选版
12
精选版
13
精选版
14
精选版
15
精选版
16
精选版
17
精选版
18
精选版
19
精选版
20
癌因性疲乏.

睡眠的评估
• 阿森斯失眠评定量表(AIS):
• 5、 疼痛强度评分Wong-Baker脸 对婴儿或无法交流的病人用前述方法进 行疼痛评估可能比较困难。可通过画有 不同面部表情的图画评分法来评估:无 痛、有点痛、稍痛、更痛、很痛、最痛。
疼痛的处理
• • • • 三阶梯给药 口服给药 按需给药 评估用药效果及不良反应
癌因性疲乏
• (the cancer relatedfatigue)
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和咨询可以改善癌症患者疼痛、疲 乏及其他症状,尤其是对于那些可能引起疲乏的 癌症治疗开始阶段特别有效。 对于癌症或癌症治疗引起的厌食、腹泻、恶 心、呕吐等引起的营养不良,咨询干预是有益的。 对癌症患者进行保持患者休息和活动的平衡 的教育和辅导,有助于减轻患者CRF。 ONS指南将节能教育分级为“可能有效”的 CRF干预措施。
恶心呕吐
• 恶心 • 常为呕吐的前驱感觉,但也可单独出现,主要表现为 上腹部的特殊不适感,常伴有头晕、流涎、脉搏缓慢 血压降低等迷走神经兴奋症状。 • 呕吐(vomiting) • 是指胃内容物或一部分小肠内容物,通过食管逆流出 口腔的一种复杂的反射动作。呕吐可将食入胃内的有 害物质吐出,从而起反射性保护性作用。但实际上呕 吐往往并非由此引起,且频繁而剧烈的呕吐可引起失 水、电解质紊乱、酸碱平衡失调、营养障碍等情况
• 第五大生命体征
• 、世界卫生组织(WT0)将疼痛程度划分为: O 度: 不痛; Ⅰ度:轻度痛,为间歇痛,可不用药; • II度: 中度痛, 为持续痛,影响休息,需用 止痛药; III度: 重度痛, 为持续痛,不用药不能缓 解疼痛; Ⅳ度:严重痛,为持续剧痛伴血压、脉搏等变 化。
癌因性疲乏

研究表明,在癌症发生、发展、治疗过程中,脑内5-HT的浓度升高、5-HT的受体数量
增多,进而产生中枢性疲乏的。 5-HT作为神经递质,主要分布于松果体和下丘脑,可能参与痛觉、睡眠和体温等生理 功能的调节。中枢神经系统5-HT含量、功能异常可能与精神病、偏头痛等多种疾病的 发病有关。动物侧脑室注射5-HT后,可引起镇静、嗜睡和一系列行为反应,并影响体 温调节和运动功能。5-羟色胺(5-HT)本身有许多功能:包括对于食欲、睡眠、记忆、 学习、体温等的调节;对于心情、行为、心血管功能、肌肉收缩、激素分泌等的控制。 有研究表明,在肿瘤发生、发展和治疗过程中,脑内5-羟色胺(5-HT)的浓度升高、 5-HT的受体数量增多,过量的5-HT使脑部的功能活动受到抑制这可能就是产生中枢性 疲乏的原因之一。
持续时间评分、对生活质量的影响都比化疗前有明显加重。,化疗过程中有恶心、呕吐症状者
化疗后疲劳程度更高,联合化疗病人比单药化疗病人的疲乏程度严重
张小芬,周利华,王维利,肿瘤治疗因素对癌因性疲乏的影响研究进展,护理研究· 2012年8月第26卷第8期上旬版
肿瘤放射治疗对癌因性疲乏的影响
• • 放射治疗 沈婵娟等通过对72例肺癌病人分别在放疗前和放疗后第15天疲乏程度的 测评,经过比较发现,癌症病人在放疗后的疲乏程度明显高于放疗前,这与 国外Jerczek-Fos-sa等对接受放疗的头颈部肿瘤病人疲乏增 加的研究结果一致。分析其原因可能与放疗导致病人血白细胞、血红蛋白、 血清白蛋白降低有关
癌因性疲乏的发病机制
癌因性疲乏护理研究

癌因性疲乏护理研究1引言癌症是目前临床危害健康和导致死亡的主要疾病类型之一,癌因性疲乏(CRF)是癌症患者最常见的主要症状之一,可由癌症或其治疗效果引起。
随着患者对疼痛、呕吐等症状的控制,批发问题日益成为了研究的重点,也受各界的重视。
近年来,医学界对CRF进行了大量是研究,据相关数据显示,癌症患者的疲乏发生率在35%-76%之间,相对恶心、疼痛等症状而言,疲乏持续的时间更长,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为此,疲乏护理效果的好坏已经严重影响到患者治疗与康复的重要因素,介于此,我将针对CRF的特点、影响、相关因素以及干预措施进行系统梳理,为临床护理提供理论支撑。
2主体2.1CRF的特点国际疾病分类标准将CRF定义为非特异性乏力、虚弱、全身衰退、嗜睡、疲劳等。
CRF 区别于健康人群经理的疲乏,与一般性疲乏相比,发生快、能量消耗大、持续时间长、不可预知,并且不能通过睡眠和休息起到缓解重用。
2.2 CRF的理论研究虽然理论界对CRF的影响进行了很多的研究,但是CRF起因如何,尚无准确的定论,有部分研究认为它与疾病的质量过程相关,有部分学者认为它与肿瘤本身导致的贫血、疼痛、抑郁、营养、睡眠质量、新城代谢密切相关。
虽然起因理论界还没有准确的定论,但由于CRF伴随着癌症而产生(集中表现为这种事发的概率较高),为此我们不得不考虑对之的治疗因素。
Osoba和Holley等专家的调查发现,CRF对患者和护理者在生理、情感、精神、社会活动和经济方面有着显著的影响,在有疲乏经理的患者中,91%认为影响正常生活,88%人认为改变了日常生活规律,65%人认为护理者承担更多的压力,平均每月需请假4-7d以缓解这种压力。
对于CRF,人们往往存在认知的误区,即认为应少活动、多休息,但学者的研究发现运动组患者的生理参数状况好于对照组,结果显示完全静息状态可导致肌肉的分解代谢,过多的休息并不利于疲乏的缓解,在化疗期间活动与疲劳呈负相关。
CRF往往伴随癌症患者治疗、化疗而存在,形式则随着患者结算治疗类型的不同而不同,往往呈现相互重叠的特征,据相关研究表明,在接受化疗的患者中65%-100%的患者经历了疲乏,它是局部放疗的全身性反应,而随着放射剂量的增加,疲乏也越来越严重,而依据不同的患者类型,表现形式也有差异。
晚期癌症患者症状的管理PPT课件

便秘风险评估
陈灼燕,吴艳云,等.风险评估及个体化护理防治肿瘤患者便秘[J].护理学杂志 ,2010,25(23):44-46
根据患者的便秘风险等级不同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
精品课件
40
肿瘤患者便秘的干预措施
饮食调节
多饮水,给于润肠的蜂蜜水、富含纤维素的食 物,避免摄入过于精细的食物。
精品课件
41
肿瘤患者便秘的护理措施
精品课件
8
癌症本身
ü 疼痛 ü 高代谢 ü 代谢产物蓄积
生 理
癌症治疗
ü 手术 ü 放化疗 ü 生物治疗
癌症相关 并发症
ü 恶液质、厌食、呕吐 ü 贫血 ü 发热、感染
心
理
抑郁
精品课件
9
近年来,众多的研究表明肿瘤患者内分泌的变化与 CRF的发生有密切关系
李中信,米登海,杨芳.恶性肿瘤患者血清皮质醇激素变化致癌因性疲乏及其 机制研究[J].中国肿瘤临床杂志,2014,41(17):1089-1093.
精品课件
31
心理支持治疗
家庭、社会支持
精品课件
32
心理支持治疗
宗教信仰
与周俊[2]报道对宫颈癌放疗患者的癌因性疲乏程 度相比,本次[1]研究的患者疲乏程度相对较轻,可 能与本组研究对象的宗教信仰有关。
[1]郑艳,王喜华,等.宫颈癌患者癌因性疲乏的影响因素分 析[J].护理学报,2014,21(19):15-18
标准目标心率公式:(220-年龄-静息心率)×60%+静息心率
精品课件
29
运动疗法
注意事项:
1.兼顾患者功能状态的恢复情况; 2.对锻炼内容、强度、持续时间和频度加以限制,制 定个体化的计划,有专业人员指导; 3.在36h内出现胸痛、剧烈呕吐、腿疼、不规则脉搏 、肌无力或24h内进行过化疗的不宜过量运动,可轻 度活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见症状
• • • • • • • 疼痛 疲乏 恶心呕吐 食欲减退 便秘 腹泻 发热
常见症状
• • • • • • 失眠 口腔溃疡 心理问题:焦虑,抑郁 上腔静脉综合征 凝血功能障碍 手足综合征
•
以往研究更多关注单个症状,如疼 痛强度、疲劳程度、睡眠质量、饮食状 况、焦虑及抑郁等。但事实上,癌症患 者的多种症状往往是同时存在的
• 疲乏、胃口差及睡眠障碍,其发生率均 在85%以上
疼痛
• 疼痛的定义:是一种复杂的生理心理活动,是 临床上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它包括伤害性刺激 作用于机体所引起的痛感觉,以及机体对伤害 性刺激的痛反应(躯体运动性反应和/或内脏 植物性反应,常伴随有强烈的情绪色彩)。痛 觉可作为机体受到伤害的一种警告,引起机体 一系列防御性保护反应。但另一方面,疼痛作 为报警也有其局限性(如癌症等出现疼痛时, 已为时太晚)。
• 3、 根据主诉疼痛的程度分级法(VRS法) • 0级:无疼痛。 I级(轻度):有疼痛但可忍受, 生活正常,睡眠无干扰。 Ⅱ级(中度):疼痛明显,不能忍受,要求服用 镇痛药物,睡眠受干扰。 Ⅲ级(重度):疼痛剧烈,不能忍受,需用镇痛 药物,睡眠受严重干扰可伴自主神经紊乱或被 动体位。
• 4、视觉模拟法(VAS划线 法) • 无痛/剧痛之间划一条长线(一般长为 100mm),线上不作标记、数字或词语, 以免影响评估结果。一端代表无痛,另 一端代表剧痛,让患者在线上最能反应 自己疼痛程度之处划一交叉线。
•
• 症状群: • 采用安德森症状测量表(M.D.Ander son symptom inventory, • MDASI) 测评,该自评量表包含疼痛、 疲劳、睡眠障碍等13 项癌症常见症状的严 重程度和这些症状对日常生活的困 • 扰程度,采用0 ~10 分的分级法对症状强 度进行评价
• 晚期癌症患者最常见的症状分别为疼痛、
癌因性疲乏.
随着癌症发病率的升高,癌症患者 数量不断增多,在新的医学模式转变的 影响下,医护人员在注重癌症治疗疗效 的同时,对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也日益 关注。
• 癌症患者在疾病发展和治疗过程中,往 往要经历疾病本身或治疗引起的多种症 状,特别是晚期癌症患者遭受严重的生 理及心理症状的困扰,症状控制直接或 间接影响癌症患者的身心状态、生存质 量及疾病的疗效
CRF的定义
• 对于CRF的概念,医学界存在有不同的 定义。美国国家癌症网在2007年发表的 《癌因性疲乏实践指南》中指出:CRF 是一种痛苦的、持续的、主观的乏力感 或疲惫感,与活动不成比例,与癌症或 癌症治疗相关,并常伴有功能障碍。
CRF的临床表现
• 症状为非特异性的无力、虚弱、全身衰退、嗜睡、疲 劳 • 诊断标准:疲乏症状反复出现,持续时间2周以上, 同时伴有如下症状中的5个或5个以上: • ① 全身无力或肢体沉重; • ② 不能集中注意力; • ③ 缺乏激情情绪低落、兴趣减退; • ④ 失眠或嗜睡; • ⑤ 睡眠后感到精力仍未能恢复;
• ⑥ 活动困难; • ⑦ 存在情绪反应,如悲伤、挫折感或易 激惹; • ⑧ 不能完成原先能胜任的日常活动; • ⑨ 短期记忆减退; • ⑩ 疲乏症状持续数小时不能缓解。
• 总的来说,CRF不同于一般的疲乏,它 发生快,程度重,持续时间长,不能通 过休息来缓解。癌因性疲乏从体力、精 神、心理、情绪方面影响患者病质综合征和体重减 轻 • 癌症治疗因素:手术、化疗、放疗和生物治疗 • 心理社会因素:癌症的诊断、癌细胞的神经毒 性作用、治疗的影响以及患者对预后的担心、 功能丧失、社会角色认同、自我形象、药物治 疗等因素都会导致患者出现一系列精神心理不 良反应,如抑郁、沮丧、害怕、悲伤等负情心 理反应,促进和加重疲乏。
CRF的治疗
• CRF的治疗主要是针对CRF几种常见的 诱因,如贫血、疼痛、睡眠障碍、情绪 障碍等采用相应的药物进行治疗。针对 CRF出现的症状和治疗护理专业人员应 及早发现给出相应、合理的护理干预措 施,帮助患者预防和减轻癌症带来的疲 乏症状。
护理干预措施
合理运动
大量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已经证实运动可以有效减轻各种恶性肿 瘤治疗中或治疗后的CRF。与患者舒适程度相对应的低强度运动 与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相关联。针对接受骨髓或造血干细胞移植, 或接受化疗、放疗的乳腺癌或其他实体肿瘤的患者,运动可以有 效地减轻疲乏。但需要注意的是运动的方式、频率、强度、持续 时间、监管方式等方面。NCCN 推荐刚开始时是低强度、短时间 的运动,然后逐渐提高,根据情况变化而修改运动计划。有一项 研究显示,每天超过60min的运动会反尔会加重癌症患者的疲乏。 对于存在骨转移、贫血、嗜中性粒细胞减少症、血小板减少症或 发热的病人,应权衡利弊,决定是否进行运动。运动是唯一在 2007年被ONS分级为“推荐临床应用”的CRF干预措施。
• 2001 年,Dodd 等 首次提出 “症状群”的概念,指出癌症患者症状 群是由3 个或3 个以上同时存在的症状 组成的,不同的症状之间具有相互的联 系性,但各种症状之间不一定具有共同 的病原学机制,如疼痛由癌症本身所致、 疲劳由癌症本身和治疗共同所致、睡眠 障碍是由化疗或焦虑所致。
• 疲劳程度:采用简易疲劳量表(bri ef fatigueinventor y,BFI)评估过去24 h 内的疲劳 程度 ,根据有无疲劳症状用0 ~10 表示,0 表示没有疲乏,10 表示严重 的不能缓解的疲劳。
• 5、 疼痛强度评分Wong-Baker脸 对婴儿或无法交流的病人用前述方法进 行疼痛评估可能比较困难。可通过画有 不同面部表情的图画评分法来评估:无 痛、有点痛、稍痛、更痛、很痛、最痛。
疼痛的处理
• • • • 三阶梯给药 口服给药 按需给药 评估用药效果及不良反应
癌因性疲乏
• (the cancer relatedfatigue)
• 第五大生命体征
• 、世界卫生组织(WT0)将疼痛程度划分为: O 度: 不痛; Ⅰ度:轻度痛,为间歇痛,可不用药; • II度: 中度痛, 为持续痛,影响休息,需用 止痛药; III度: 重度痛, 为持续痛,不用药不能缓 解疼痛; Ⅳ度:严重痛,为持续剧痛伴血压、脉搏等变 化。
• 2、 数字分级法(NRS): • 数字分级法用0-10代表不同程度的疼痛, 0为无痛,10为剧痛。疼痛程度分级标 准为: • 0:无痛;1-3:轻度疼痛;4-6:中度 疼痛;7-10:重度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