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场之国优质课教学实录教案获奖
19牧场之国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

19牧场之国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19牧场之国》(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在前期基础知识归类整理的基础上,正确、美观地书写“罐"等本课易错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圈画关键词、品读语句,体会以动衬静的表达效果,感受牧场的宁静之美;小组合作品析画面,学习通过“形象的修辞准确的用词”将画面讲生动。
3.补充资料,理解什么是“真正的荷兰",化身讲解员运用所学方法将荷兰讲生动。
【教学重难点】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圈画关键词、品读语句,体会以动衬静的表达效果,感受牧场的宁静之美。
2.小组合作品析画面,学习通过''形象的修辞”“准确的用词"将画面讲生动。
【教学过程】板块一:情景导入,检查预习(—)情景导入同学们,现在正是我们青岛的旅游旺季,到了暑假,青岛主要景点日接待国内外游客可高达30万人次,为了更好地服务游客,青岛志愿者协会发岀了“我为家乡代言”优秀讲解员招募令,同学们想不想参加。
作为一名优秀的讲解员,如何写好讲解词呢?我们一起跟着本单元课文去学习。
本单元第一站我们来到水城威尼斯,搭乘小艇,饱览了威尼斯的独特风貌。
今天我们前往下一站荷兰,感受牧场之国的独特魅力。
【设计意图】本单元大情景导入,明确本单元学习任务——写好讲解。
(二)检查预习1.课件出示预习单出错字,对照正确书写,学生观察出现的问题。
2.从结构、占格上加以强调,师范写。
【设计意图】从预习反馈着手,有的放矢地讲解易错字,夯实字词基础板块二:品荷兰宁静之美,习讲解生动之法活动一:走进荷兰,整体感知1.出示预习单中学生的困惑,明确本节课的主线。
2.观察学生预习单中梳理出的文中主要内容,引导学生在梳理课文主要内容时,可以关注课文结构,但更重要的是要关注课文内容。
3.自由朗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思考,课文描写了哪些画面。
为每幅画面起个小标题,写在助学单上。
4.学生自读。
5.学生交流,相机梳理牛群吃草图、骏马飞驰图、牲畜悠闲图、牧场宁静图。
19 牧场之国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表格式)_1.docx

19牧场之国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表格式)《牧场之国》一、教材分析本文语言生动,形象传神,比喻、拟人是本文语言上的一个突出特点。
选编这篇文章的意图,一是让学生感受荷兰牧场的田园风光, 体会动物与人、与环境和谐统一的美好意境;二是使学生领悟本文在写景方面的一些特点,体会课文优美的语言,体会异域风情。
二、设计思路本文教学的重点是引导学生了解荷兰牧场的特点,进一步感受乡村生活的可爱;体会作者拟人手法的巧妙运用,感悟文章语言的生动, 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
难点是让学生明白课文为什么四次讲到“这就是真正的荷兰、三、教学目标1.自主学习字词,学会“毡、犊、眺”等10个会认字,理解字义,识记字形;正确书写“仪、眺”等15个会写字;正确读写“专注、飞驰、公爵、镶嵌、牲畜、极目远眺、膘肥体壮、辽阔无垠”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宁静、悠闲的荷兰牧场风光,整体感知课文,理清课文层次。
3.领会作者描写事物特点时使用的方法。
4.体会荷兰牧场风光的动、静之美,理解“真正的荷兰"的含义。
四、教学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五、教学难点能根据课文内容,联系生活实际。
六、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新课导入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L简介荷兰【出示课件】荷兰简介及风光图同学们,足下万里,移步换景,寰宇给呈万花筒,我们的世界美丽又迷人,这节课去荷兰走走看看。
荷兰,本称尼德兰王国,因其荷兰省最为出名,故尼德兰多被世界称为荷兰。
位于欧洲西偏北部,是世界有名的低地之国。
荷兰三分之一的地区为牧场,主要饲养黑白花妍牛。
2.学生阅读,谈话导入:同学们,荷兰有着这么美丽的景色,今夭我们就跟随卡雷尔•恰佩克去看看真正的荷兰。
带着喜悦兴奋的语气范读题目用生动形象的画面激活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课内探究二、初读课文,学会字词L学生自读课文,要求【出示课件】:(1)大声流利地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牧场之国获奖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牧场之国获奖教案》适用年级:四年级课时安排:每课时40分钟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学习《牧场之国》这篇课文,了解荷兰的风车、牧场、动物等特色景观,感受荷兰的美丽和宁静。
2. 培养学生对自然、生命和和谐的热爱和尊重。
3. 提高学生的朗读、理解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让学生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理解课文大意。
2. 培养学生对荷兰牧场之国的美丽景色和宁静氛围的感悟。
难点:1. 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中的描述和比喻,体会作者对荷兰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2. 培养学生对自然、生命和和谐的热爱和尊重。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为学生创造一个生动、真实的荷兰牧场之国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情感教学法:引导学生感受作者对荷兰的热爱和赞美之情,培养学生对自然、生命和和谐的热爱和尊重。
3. 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完成学习任务,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交流能力。
四、教学准备1. 课文《牧场之国》文本及配套图片、视频等资料。
2. 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3. 分组讨论的小组安排。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图片和视频资料,为学生展示荷兰牧场之国的美丽景色,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
2. 课文朗读与理解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词义。
教师辅导学生理解课文,解释生字词,分析课文结构。
3. 课文解析与感悟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描述和比喻,让学生体会作者对荷兰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组织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
4. 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讨论,根据课文内容完成学习任务,如:画出课文中的景色、写出自己最喜欢的句子等。
教师巡回指导,给予鼓励和评价。
6. 课后作业布置学生根据课堂学习和个人感悟,完成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和学习态度,给予相应的鼓励和评价。
2. 课后作业评价:对学生的课后作业进行认真批改,关注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提出改进建议。
牧场之国获奖教案

牧场之国获奖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牧场之国》的主要内容,把握文章的主题思想。
(2)学会生字词,并能正确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提高阅读理解能力,能够概括文章大意。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2)学会欣赏优美的语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培养阅读兴趣,学会课外拓展阅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牧场之国的热爱与赞美,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3)懂得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培养团队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掌握课文《牧场之国》的主要内容,理解文章主题。
(2)学会生字词,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2. 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的抽象描述,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
(2)运用课文中的优美语句进行表达。
三、教学准备1. 课文《牧场之国》原文及注释。
2. 多媒体教学设备。
3. 生字词卡片。
4. 相关课外阅读材料。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对新课内容进行过渡。
(2)简要介绍课文《牧场之国》的作者及相关背景。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默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与书写。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让学生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4. 课文讲解(1)教师详细讲解课文内容,解答学生疑问。
(2)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理解文章主题。
5. 课堂练习(1)让学生运用课文中的优美语句进行表达。
(2)学生展示练习成果,教师点评并指导。
6. 课堂小结五、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3. 进行课外拓展阅读,推荐阅读《小王子》、《草房子》等作品。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团队合作等方面的表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课后作业评价: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3. 阅读理解测试:设计一份阅读理解测试题,测试学生在阅读理解、文章概括、修辞手法分析等方面的能力。
19《牧场之国》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共2个课时)

19《牧场之国》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共2个课时)19.牧场之国【教学目标】1.正确认读“膘”“哞”等10个生字,书写“骏”“驰”等15个汉字,积累描绘优美画面的短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在朗读中欣赏文章的语言美,感受荷兰牧场的迷人风光。
3.凭借语言文字感受荷兰牧场风光美,体会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的表达效果。
【教学重点】1.在朗读中欣赏文章的语言。
2.凭借语言文字感受荷兰牧场风光美,体会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的表达效果。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板块一:开门见山,初识荷兰一、审美体验,激趣导入1.欣赏世界多国美丽风光的图片,教师简单解说,创设情境。
2.学生交流感受。
3.导入课题,了解荷兰。
学生交流课前了解到的关于荷兰的知识。
图文简介荷兰,激发学生对这个国家和课文内容的兴趣。
荷兰:本称尼德兰王国,位于欧洲西偏北部,国土总面积四万多平方公里。
因其荷兰省最为出名,多被世界称为“荷兰”。
4.简介作者:卡雷尔·恰佩克(1890~1938)捷克作家,曾获得七次诺贝尔文学奖提名。
1920年发表科幻剧本《万能机器人》,发明了“机器人”一词。
二、夯实基础,加强识记1.学生自读课文,明确要求: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可以把有疑问的字词句在文中圈画出来,然后尝试用合适的方法解决疑问。
2.检查读音,学生互相倾听、正音。
骏马飞驰公爵寂静镶嵌丝绒吆喝牲畜仪态端庄极目远眺膘肥体壮悠然自得成群结队辽阔无垠3.指导写法。
学生互相提醒容易写错的生字,并且介绍自己识记这个字的经验方法。
重点指导“罐”的写法。
学生临写,教师巡视。
4.理解词义。
由学生提出他们圈画出的不易理解的词语,集体交流、理解。
重点理解:仪态端庄、极目远眺、镶嵌、辽阔无垠。
板块二:整体感知,走进荷兰一、朗读课文,了解结构1.整体感知。
自读课文,同桌交流:课文描绘了荷兰怎样的异域风情?引导学生尝试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2.了解结构。
牧场之国获奖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牧场之国获奖教案》适用年级:五年级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牧场之国》的主要内容和情节。
2. 培养学生对自然风光和动物的热爱,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3. 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技巧。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掌握《牧场之国》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2. 能够理解并描述故事中的自然风光和动物生活。
难点:1. 培养学生对环保意识的深入理解。
2. 提升学生的写作技巧,能够运用到实际写作中。
三、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情景教学法和小组合作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讨论,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合作能力。
四、教学准备教师准备:《牧场之国》原文、相关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学生准备:《牧场之国》阅读教材、笔记本、文具等。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新课,让学生分享对《牧场之国》的阅读感悟。
2. 引导学生回顾故事情节,讨论故事中的自然风光和动物形象。
3. 分析故事中的人物性格特点,培养学生对人物的鉴赏能力。
4. 课堂小结,布置课后作业。
第二课时:1. 检查课后作业,了解学生对故事情节和人物的理解。
2. 引导学生深入探讨故事中的环保主题,培养学生环保意识。
3. 组织小组合作,让学生结合故事情节,进行创意写作。
4. 分享学生作品,进行评价和反馈。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六、教学评价评价方式: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1. 过程性评价:通过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讨论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来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
2. 终结性评价:通过学生的小组合作写作作品和课后作业来评估学生对故事情节、人物理解和环保意识的理解程度。
七、作业设计作业内容:1. 复述《牧场之国》的故事情节,重点描述你喜欢的人物或动物以及原因。
2. 写一篇短文,讨论《牧场之国》中的环保主题对你启示。
作业要求:1. 语言表达清晰,能够准确传达故事情节和人物特点。
2. 短文内容充实,能够表达出对环保主题的深入思考。
牧场之国课堂实录一等奖

牧场之国课堂实录一等奖摘要:一、荷兰牧场之国背景介绍1.荷兰的自然环境特点2.荷兰畜牧业的发展历程3.荷兰牧场之国的美誉二、牧场之国课堂实录整体概述1.课堂实录背景及目的2.实录参与人员与组织3.课堂实录的时间、地点与内容三、课堂实录主要环节1.参观荷兰牧场2.牧场主人分享畜牧经验3.学生互动环节与实践体验4.专家讲座与讨论四、课堂实录收获与启示1.学生对荷兰畜牧业的了解与认识2.学生对荷兰牧场之国的独特见解3.学生对畜牧业的兴趣与热情的提升五、总结1.牧场之国课堂实录的意义2.对我国畜牧业发展的启示正文:荷兰,被誉为“牧场之国”,以其美丽的自然风光和发达的畜牧业而闻名于世。
在这个国度里,水草丰美,牛羊成群,构成了一幅美轮美奂的画卷。
在这个基础上,一场别开生面的牧场之国课堂实录在荷兰拉开了帷幕。
本次课堂实录旨在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荷兰牧场之国的魅力,亲身体验畜牧业的乐趣,培养学生对畜牧业的兴趣与热情。
活动由荷兰教育部主办,邀请了多所学校的师生参与。
实录从参观荷兰牧场开始,学生们在牧场主的引导下,参观了奶牛、肉牛、羊等不同畜种的养殖场,了解了荷兰畜牧业的发展历程和先进的养殖技术。
在牧场主人分享畜牧经验环节,学生们听得聚精会神,对荷兰畜牧业的先进理念和精细化管理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在随后的学生互动环节与实践体验中,学生们亲手喂食牛羊、挤牛奶,感受到了畜牧业的乐趣。
专家讲座与讨论环节,专家们深入浅出地讲解了荷兰畜牧业的优势和特点,以及如何借鉴荷兰经验发展我国畜牧业。
通过这次课堂实录,学生们对荷兰畜牧业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对荷兰牧场之国的独特见解也油然而生。
这次活动不仅提升了学生对畜牧业的兴趣与热情,也为我国畜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牧场之国》的教学设计一等奖

《牧场之国》的教学设计一等奖1、《牧场之国》的教学设计一等奖【学习目标】1、认识本课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异国的田园风光。
3、揣摩课文中优美的语言,并摘抄下来。
【课前准备】1、搜集查阅有关荷兰的图片及资料。
(早自修再叫两三个学生去搜集图片文字。
)2、课件。
(牧场之国的录像?)3、字典,摘录本。
加入赛读。
【学习过程】一、谈话导入生:这样的山围绕着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江南的山水引人入胜,北国的天山更是奇妙无比。
在咱们的地球上,有一个绿水幽幽鲜花盛开的美丽国度,它就是欧洲的荷兰,谁能说说你了解到的荷兰?的确,荷兰是水之国,花之国,也是牧场之国,让我们随一同去感受异国情调。
二、初读感知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理解的词语可以先标上记号,再想法儿解决,可以──联系上下文,请教同学,。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任务,思考:为什么把荷兰称做牧场之国。
2、交流:荷兰为什么被称为牧场之国?三、深读感悟是呀,荷兰,牛羊成群,骏马奔驰,黑猪呼噜,多让人神往,让我们走进荷兰,来欣赏美妙的一天吧。
白天:1、读2~4自然段,圈画出自己最喜欢的句子,反复读读,把体会写在旁边。
2、交流:要求──说的人要大大方方,声音响亮,听的人要认认真真,可做补充。
⑴ 牛犊的模样像贵夫人,仪态端庄。
老牛好似牛群的家长,无比尊严。
① 谁再来读读?② 你为什么这样读?③ 一起来试试?④ 这一段中还有喜欢的句子吗?师:我发现每一句都勾划着,干脆我们一起来读读吧。
(出示书中的课件),一条条运河之间的绿色低地上,黑白花牛,白头黑牛,白腰蓝嘴黑牛,在低头吃草。
有的牛背上盖着防潮的毛毡。
牛群吃草时非常专注,有时站立不动,仿佛正在思考什么。
牛犊的模样像贵夫人,仪态端庄。
老牛好似牛群的家长,无比尊严。
极目远眺,四周全是丝绒的碧绿草原和黑白两色的花牛。
这就是真正的荷兰,一个的地方!⑴ 辽阔无垠的原野似乎归它们所有,它们是这个自由王国的主人和公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年级《牧场之国》优质教学实录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8个生字,正确理解“极目远眺,镶嵌,膘肥体壮”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语言的准确、生动,并积累运用。
3、反复品读“这就是真正的荷兰”,感受荷兰牧场的美丽风光,体会动物与人,与环境和谐统一的美好意境。
【教学重点】
感受荷兰牧场的美丽风光,体会动物与人,与环境和谐统一的美好意境。
【教学难点】
学习课文,让学生明白课文为什么四次赞叹“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师:这里是郁金香的王国,这里是风车的故乡,这里在蓝天白云下一条条运河纵横交错,这里在碧绿的草原上,生活着快乐的牛羊,奔驰着自由的骏马,多迷人的景色啊。
这里是什么地方呢?对,这里就是荷兰。
你对荷兰了解多少呢?(学生分享课前收集的资料)
师:看来同学们的预习工作做的都很足啊。
今天,就让我们跟随捷克作
家卡雷尔·恰佩克一起走进荷兰,感受这个美丽国度的魅力。
(板书课题)师:齐读课题。
二、初读感知,检查字词
师:课前,同学们已经预习了课文。
现在老师要检查一下大家的预习情况,请看本课的生字、生词。
(课件出示本课的生词和多音字)重点强调几个字的读音。
师:看来大家对生字词掌握的不错了,快速浏览课文,谁能用文中的一句话介绍一下荷兰呢?
(课件出示:荷兰,是水之国,花之国,也是牧场之国)
师:在这里,作者用了一组关联词“是......也是......”,强调荷兰是?生:是牧场之国。
师:如果你想把这个句子读好,应该注意什么?
生:要重读“牧场之国”四个字。
师:谁来试一下?(学生做示范)
师:咱们齐读一遍。
读的真好,通过你们的朗读,老师真切感受到,荷兰就是牧场之国。
师:孩子们发现没有,这句话也是本文的第一自然段,那它在文章中是什么句子,有什么作用呢?
生:中心句,总领全文的作用。
师:是的,咱们在写作文时,也可以运用这种方法。
三、出示阅读提示
师:孩子们,这是一篇略读课文,咱们来看看本课的自读提示。
(课件出
示1、荷兰牧场有什么特点?你是从课文中的哪些地方感受到的?2、“这就是真正的荷兰一句在文中出现了四次,想想是为什么? )请一位同学给大家读一读。
师:接下来的时间,请同学们带着阅读提示的要求,用读一读、划一划、议一议等学习方法学习,同桌之间可以相互交流讨论。
四、品读课文,体会情感
(一)、真正的荷兰——碧绿草原,花牛成群。
师:好,看同学们刚才讨论的热火朝天的,谁来汇报一下?好,你来。
生:我觉得荷兰牧场的特点是牛很多。
师:哦,你觉得荷兰牧场的特点是牛很多。
那你是从哪些句子体会到的?
生:一条条运河之间的绿色低地上,黑白花牛,白头黑牛,白腰蓝嘴黑牛,在低头吃草。
师:牛的数量多,花色也多,有——
生:黑白花牛,白头黑牛,白腰蓝嘴黑牛。
师:还有其他的句子体现牛多吗?
极目远眺,四周全是丝绒般的碧绿草原和黑白两色的花牛。
师:恩,你找的是这一句。
从这一句可以看出,牧场不仅牛多,还有什么多?
生:草也多。
师:从哪个词可以看出?
生:“全是”一词。
师:这里有一个词语,“丝绒般”,指草原上的草怎么样?
师:请把这些句子再读一读,读出牛的多来。
听了你的朗读,成群的黑白花牛,一头头都浮现在我的眼前。
师:这么多的牛在草原上干什么呢?发挥我们的想象来说说。
生:牧场上的牛可能在吃草,可能在散步,可能在晒太阳,可能在睡觉,可能还在做美梦呢!
师:孩子们的想象可真丰富。
在你们的眼中,这群牛儿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多自由啊!第二自然段中还有几个拟人句。
好,我看有同学已迫不及待的想说了,好,你来说。
生:牛群吃草时非常专注,有时站立不动,仿佛正在思考着什么。
牛犊的模样像贵夫人,仪态端庄。
老牛好似牛群的家长,无比尊严。
师:对,正是这一句,拟人手法的使用把牛群、牛犊、老牛的神态写得很逼真。
师:老师来读前半句,你们读后半句。
师:概括起来荷兰牧场的第一个特点是---碧绿草原,花牛成群,作者也不禁赞叹,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二)、真正的荷兰——成群骏马,膘肥体壮
师:荷兰牧场还有什么特点?你来说说。
生:碧绿的低地镶嵌在一条条运河之间,成群的骏马,匹匹膘肥体壮。
我从这句话中体会到了荷兰牧场的马多而且强壮。
师:好,你是从第三段这句话中体会到荷兰牧场的马多且强壮。
你从哪个重点词感受到马的强壮?
生:膘肥体壮。
师:膘肥体壮是什么意思呢?
生:马结实强壮。
师:不错,那牧场上的马儿为什么长得如此膘肥体壮呢?
生:因为牧场上的草非常茂盛,而且马儿生活得很自由。
师:马很自由,你从哪儿看出的?
生:我从“除了深深的野草遮掩着的运河,没有什么能够阻挡它们飞驰到远方。
辽阔无垠的原野似乎归它们所有,它们是这个自由王国的主人和公爵”看出来的。
师:恩,你是从这句话看出来的,在这里有一个词语,“公爵”,是什么意思?
生:西方贵族最高的爵位。
师:对啊,环境好、心情又好,马是这里的主人,怎么不是匹匹膘肥体壮呢?就请请所有的男生当当这自由自在的马儿,读读这段话。
我看女生也跃跃欲试,女生来读这段话。
师:多有气势,多壮观的场面啊,成群的骏马,匹匹膘肥体壮,在辽阔的草原上,自由驰骋。
成群骏马,膘肥体壮,这就是真正的荷兰,这是牧场之国的第二特点!
(三)、真正的荷兰——猪羊小鸡,悠然自得。
真正的荷兰还生活着哪些动物?大家自由的说说。
生:绵羊、猪群、小鸡、长毛山羊。
师:大家说有绵羊,猪群,小鸡,长毛山羊。
孩子们,绵羊生活的怎样
呢? 生:悠然自得
师:黑色的一群是什么?生:猪群
师:有多少小鸡呢?生:成千上万
师:长毛山羊呢?生:成群结队
师:啊,这里的牲畜可真多呀,草原就是动物们的天堂,牧场之国就是动物们的王国。
真是猪羊小鸡,悠然自得(板书),这就是真正的荷兰!这是牧场的特点三。
同学们齐读第四自然段。
(四)、真正的荷兰——夜晚寂静,牲畜歇息。
师:如果说白天的牧场是一首感情浓郁的田园诗,那么到了晚上,牧场的景象又是怎样呢?接下来,老师为大家朗读第五自然段,听完后自由的谈谈感受。
师:同学们谈的真好,听完后我们最大的感受就是牧场的夜晚很宁静。
哪些句子能体现出来呢?
生:金色晚霞铺在西天......
师:说说你的体会。
师:这时候的牧场不是应该很宁静吗?为什么还能听到汽笛声?
生:只是偶尔传来,正是因为牧场太安静了,才能听到汽笛声。
师:对,用远处偶尔的汽笛声衬托牧场的宁静。
生:在这里谁都不叫喊吆喝,牛的脖子上的铃铛...... 这里的牛和工人都没有声音,配合默契,相处的和谐。
生:狗不叫了,圈里的牛不再发出哞哞声...... 动物们也都进入了梦想。
师:请你带领女生齐读这两句,读出宁静的感觉。
师:感觉真好,夜幕降临,牲畜歇息,一切都无声无息,人与动物与环境和谐统一,多甜美的境界啊,这也是我们人类渴望的境界,共同的目标。
这也是荷兰牧场的特点之四,夜晚寂静,牲畜歇息。
五、归纳总结
师:牧场之国都有哪些特点呢?你们看,碧绿草原,花牛成群;成群骏马,膘肥体壮;猪羊小鸡,悠然自得;你们听,夜晚寂静,牲畜歇息。
作者对牧场的赞美汇成了一句话----这就是真正的荷兰!并且作者四次提到这句话,有何作用?(学生们自由回答,有道理即可)对,作用就是以此句贯穿全文,既突出了牧场之国景色的美,又表达了对牧场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你们想对荷兰说些什么?(生自由发言)
六、拓展延伸
师:牧场之国魅力无穷,最后,让我们一起欣赏一个荷兰风光片段,再次感受下它那无穷的魅力吧!
七、作业布置:
运用本文学到的方法,选择身边的一处美景写一个小作文。
八、板书设计
牧场之国
碧绿草原,花牛成群
成群骏马,膘肥体壮(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猪羊小鸡,悠然自得
夜晚寂静,牲畜歇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