砂仁、草果标准

合集下载

茴香砂仁 药材标准

茴香砂仁 药材标准

茴香砂仁药材标准
茴香砂仁,又称茴香砂,是一种中药材,通常指的是茴香植物的果实。

它在中医中被用于调理胃气,理气化湿,逐风止痉。

有关茴香砂仁的药材标准,一般来说,国家药典是制定和规范中药材质量标准的主要依据。

以下是一些有关茴香砂仁的国家药典标准的概要:
1.《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国药典):
•茴香砂仁的标准一般包括对其外观、性状、气味、味道、理化性质、理化成分、杂质、微生物等方面的规定。

•茴香砂仁的质量标准会涉及其水分含量、挥发油含量等重要指标。

2.《日本日用化学品医药品安全管理法》:
•该法规对茴香砂仁等药材的规范也有一些要求,包括其贮存、运输等方面的要求。

3.《欧洲药典》:
•茴香砂仁也受到欧洲药典的规范,对其质量和纯度有一系列要求。

以上只是一些可能的参考,具体的标准和规范可能根据地区和国家的不同而有所调整。

如果你需要详细的标准信息,建议查阅当地或相关国际的药典或药物标准。

砂仁检验操作规程

砂仁检验操作规程

GMP管理文件一.目的:为规范砂仁的检验标准和生产要求,特制定此标准。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中药材砂仁的质量检验。

三.责任者:质量检验员四.正文:检品名称:砂仁检验依据:《砂仁内控质量标准》检验仪器:显微镜干燥箱操作内容:【性状】阳春砂、绿壳砂呈椭圆形或卵圆形,有不明显的三棱,长1.5-2cm,直径1-1.5cm。

表面棕褐色,密生刺状突起,顶端有花被残基,基部常有果梗。

果皮薄而软,种子集结成团,具三钝棱,中有白色隔膜,将种子团分成3瓣,每瓣有种子5-26粒,种子为不规则多面体,直径2-3mm;表面棕红色或暗褐色,有细皱纹,外被淡棕色膜质假种皮;质硬,胚乳灰白色,气芳香而浓烈,味辛凉、微苦。

海南砂呈长椭圆形或卵圆形,有明显的三棱,长 1.5-2cm,直径0.8-1.2cm,表面被片状、分支的软刺,基部具果梗痕。

果皮厚而硬。

种子团较小,每瓣有种子3-24粒,种子直径1.5-2mm,气味稍淡。

【鉴别】(1)阳春砂种子横断面:假种皮有时残存,种皮表皮细胞1列,径向延长,壁稍厚;下皮细胞1列,含棕色或红棕色物。

油细胞层为1列油细胞,长76-106um,宽16-25um,含黄色油滴。

色素层为数列棕色细胞,细胞多角形,排列不规则。

内种皮为1列栅状厚壁细胞,黄棕色,内壁及侧壁极厚,细胞小,内含硅质块。

外胚乳细胞含淀粉粒,并有少数草酸钙方晶。

内胚乳细胞含细小糊粉粒及脂肪油滴。

粉末灰棕色。

内种皮厚壁细胞红棕色或黄棕色,表面观多角形,壁厚,非木化,胞腔内含硅质块;断面观为1列栅状细胞,内壁及侧壁极厚,胞腔偏外侧,内含硅质块,种皮表皮细胞淡黄色,表面观长条形,常与下皮细胞上下层垂直排列;下皮细胞含棕色或红棕色物,色素层细胞皱缩,界限不清晰含红棕色或深棕色物,外胚乳细胞类长方形或不规则形,充满细小淀粉粒集结成的淀粉团,有的包埋有细小的草酸钙方晶。

内胚乳细胞含细小的糊粉粒及脂肪油滴,油细胞无色,壁薄,偶见油滴散在。

(2)取含量测定项下的挥发油,加乙醇制成每1ml含20ul的溶液,作为供试品溶液。

砂仁

砂仁

砂仁砂仁,又名小豆蔻,多年生草本。

是带和亚热带姜科植物的的果实或种子,是中医常用的一味芳香性药材。

株高1.5-3米,茎散生;根茎匍匐地面,节上被褐色膜质鳞片。

根茎粗壮,棕红色。

种子团分3瓣,每瓣种子5~9枚,种子气味芳香而峻烈,用作香料,稍辣,其味似樟。

在东方是菜肴调味品,特别是咖哩菜的佐料。

在斯堪的那维亚则常用于面食品调味,也是中医常用的一味芳香性药材。

药用的砂仁成熟果实或种子入药。

砂仁是一种较为温和的草药。

主产于东南亚国家。

中医认为,主要作用于人体的胃、肾和脾,能够行气调味,和胃醒脾。

砂仁常与厚朴、枳实、陈皮等配合,适合于治疗胸脘胀满、腹胀食少等病症。

目前药用的砂仁主要有三种:一种是主要产于中国广东省阳春市的春砂,一种是中国海南的壳砂,还有一种叫缩砂密,主产于东南亚国家。

一、形态特征砂仁株高1.5-3米,茎散生;根茎匍匐地面,节上被褐色膜质鳞片。

中部叶片长披针形,长37厘米,宽7厘米,上部叶片线形,长25厘米,宽3厘米,顶端尾尖,基部近圆形,两面光滑无毛,无柄或近无柄;叶舌半圆形,长3-5毫米;叶鞘上有略凹陷的方格状网纹。

穗状花序椭圆形,总花梗长4-8厘米,被褐色短绒毛;鳞片膜质,椭圆形,褐色或绿色;苞片披针形,长1.8毫米,宽0.5毫米,膜质;小苞片管状,长10毫米,一侧有一斜口,膜质,无毛;花萼管长1.7厘米,顶端具三浅齿,白色,基部被稀疏柔毛;花冠管长1.8厘米;裂片倒卵状长圆形,长1.6-2厘米,宽0.5-0.7厘米,白色;唇瓣圆匙形,长宽约1.6-2厘米,白色,顶端具二裂、反卷、黄色的小尖头,中脉凸起,黄色而染紫红,基部具二个紫色的痂状斑,具瓣柄;花丝长5-6毫米,花药长约6毫米;药隔附属体三裂,顶端裂片半圆形,高约3毫米,宽约4毫米,两侧耳状,宽约2毫米;腺体2枚,圆柱形,长3.5毫米;子房被白色柔毛。

蒴果椭圆形,长1.5-2厘米,宽1.2-2厘米,成熟时呈紫红色,干后呈褐色,表面被不分裂或分裂的柔刺;种子为多角形,有浓郁的香气,味苦凉。

砂仁《中国药典》

砂仁《中国药典》
栽培或野生。分布越南、泰国、缅甸、印度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西亚等地。
本植物的果壳(砂仁壳)亦供药用,另详专条。
【生境分布】阳春砂仁主产广东、广西等地。进口砂仁主产越南、泰国、缅甸、印度尼西亚等地。
【性状】
①阳春砂仁(《南越笔记》)
又名:春砂仁、蜜砂仁(《古今药物别名考》),土密砂(《增订伪药条辩》),为植物阳春砂的干燥果实。椭圆或卵圆球形,略呈三棱状,长1.5~2厘米,径1~1.5厘米。表面棕褐色,密生刺状突起,一端有小突起物,一端有果柄痕。果皮薄,质轻脆,内合多数种子。种子团呈球形或长圆球形,具钝三棱分成三瓣,每瓣有种子6~15粒。种子为不规则的多面体,径约2毫米,表面棕红色或暗褐色,有细皱纹。破开后,内部灰白色,油润。气芳香,味辛微苦。
生于山谷林下,阴湿地,或栽培。分布广东、广西、云南等地。
本植物的花朵及花序梗(春砂花)、果壳(砂仁壳)亦供药用,各详专条。
②缩砂(《海药本草》)
多年生草本,高达3米。根茎横走,有时肥厚。茎直立。叶线状披针形,长15.3~35厘米,宽4~7厘米,先端急尖或渐尖,呈尾状,基部渐狭,全缘,两面无毛:叶鞘革质,光滑;叶舌长4毫米,革质。花茎被绢毛,具鳞片叶,鳞片倒卵状长圆形,先端急尖;穗状花序,呈球形,苞片小,长圆形,长1.8~2厘米,光滑;花萼管状,3浅裂;花冠管状,长约2厘米,花冠裂片长圆形,长约1厘米;唇瓣匙形,长超过于花冠裂片,宽约1.8厘米,先端2裂,基部具宽爪;花药光滑,长约5.5毫米,药隔顶端的附属物呈半月形,两侧为耳状。蒴果坚硬,长椭圆形或球状三角形,直径约2厘米,具刺,棕色。
海南砂:呈长椭圆形或卵圆形,有明显的三棱,长1.5~2cm,直径0.8~1.2cm。表面被片状、分枝的软刺,基部具果梗痕。果皮厚而硬。种子团较小,每瓣有种子3~24粒;种子直径1.5~2mm。气味稍淡。

地理标志产品春砂仁标准DB44_T 980-2012

地理标志产品春砂仁标准DB44_T 980-2012

DB44ICS 65.020.20B 39备案号:32935-2012广东省地方标准DB44/T 980—2012地理标志产品 春砂仁 Product of geographical indication-Amomum villosum Lour2012-01-12发布 2012-04-15实施广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DB44/T 980—2012前 言本标准根据《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及GB/T 17924《地理标志产品标准通用要求》制定。

本标准编写的格式按GB/T 1.1《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的要求编写。

本标准的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广东省阳春市质量技术监督协会、广东省阳春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广东省阳春市农林水产局、广东省阳春市科工贸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林万里、严小寒、张广富、蓝奕锋、张燕、林小离、王东。

DB44/T 980—2012地理标志产品 春砂仁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春砂仁的术语和定义、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栽培技术与管理、质量特色、试验方法、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2762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 2763 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T 5009.3 食品中水分的测定GB/T 5009.4 食品中灰分的测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年版)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春砂仁春砂仁是姜科豆蔻属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

在本标准第4章规定的范围内,采自传统春砂仁种苗或选用适宜的优良品种进行繁育、栽培,结出的果实,经独特工艺加工而成,具有“饱满结实、气味芬烈、甜、酸、苦、辣、咸五味俱全”为主要品质特征的砂仁。

春砂仁味辛、性温,具有行气调中,和胃醒脾,化湿消滞,止痛安胎的功效。

砂仁检验标准操作规程

砂仁检验标准操作规程

原药材检验标准操作规程目的:建立一个中药饮片原药材检验标准操作程序,确保检验结果准确可靠。

适用范围:中药原药材。

责任人:质量保证部主任、质量控制部主任、化验员。

标准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安徽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

内容:1、性状取本品适量,放入白瓷盘中,用眼观察,可见以下性状特征:阳春砂、绿壳砂呈椭圆形或卵圆形,有不明显的三棱,长 1.5~2cm,直径1~1.5cm。

表面棕褐色,密生剌状突起,顶端有花被残基,基部常有果梗。

果皮薄而软。

种子集结成团,具三钝棱,中有白色隔膜,将种子团分成3瓣,每瓣有种子5~26粒。

种子为不规则多面体,直径2~3mm;表面棕红色或暗褐色,有细皱纹,外被淡棕色膜质假种皮;质硬,胚乳灰白色。

气芳香而浓烈,味辛凉、微苦。

海南砂呈长椭圆形或卵圆形,有明显的三棱,长1.5~2cm,直径0.8~1.2cm。

表面被片状、分枝的软剌,基部具果梗痕。

果皮厚而硬。

种子团较小,每瓣有种子3~24粒;种子直径1.5~2mm。

气味稍淡。

2、鉴别主要使用仪器:电子分析天平、电子显微镜等。

2.1显微鉴别:2.1.1 试液配制2.1.1.1 水合氯醛试液:取水合氯醛50克,加水15毫升与甘油10毫升使溶解,即得。

2.1.1.2 甘油醋酸试液:取甘油、醋酸及水各等份混匀,即得。

2.1.1.3 稀甘油:取甘油33毫升,加水稀释至100毫升,再加樟脑一小块或液化苯酚1滴,即得。

2.1.2 供试品制备2.1.2.1 取本品10g,研细后取少量粉末,置载玻片上,滴加水合氯醛搅拌均匀,置酒精灯上加热透化;加稀甘油数滴,搅拌均匀,分装2~3片,加盖玻片,即得。

2.1.2.2 取研细的粉末少量置载玻片上,加甘油醋酸试液,搅拌均匀,加盖玻片,即得。

2.1.2.3取研细后取少量粉末,置载玻片上,滴加水搅拌均匀,同时滴加少许稀甘油,加盖玻片,即得。

2.1.2.4横切面制备:取供试品欲观察部位,经软化处理后,用徒手切片法切成10~20μm的薄片,选取平整的薄片置载玻片上,滴加水合氯醛试液后,在酒精灯上加热透化,并滴加稀甘油,盖上盖玻片。

香辛料图片及说明

香辛料图片及说明

甘崧旳作用及其用量. 它烹调中常用旳提味香料 之一,是干品,香味浓,尝之有刺舌、麻舌感, 其性味辛温,有暖胃、止嗝逆、驱风、镇痛旳 作用。在烹调中旳用量应在5克以内,在烹调中 不论是火锅、红烧、卤水均可使用。因为其香 味是有人喜欢有人烦,故在使用中比较灵活, 全国多数地域都有栽培,且为人们所熟悉,其 鲜品茎叶在烹调中常见。
二 )草蔻 1.1
草豆蔻是一种老式中药,能够燥湿健脾,温胃 止呕。用于寒湿内阻、脘腹胀满冷痛、嗳气呕 逆、不思饮食。草豆蔻还可与花椒、八角和等 食品旳异味。另外,草豆蔻茎杆韧性大、通透 性能好,是上等编织材料,编织旳坐垫冬暖夏 凉,具有预防和治疗坐疮旳功能。 豆蔻与草豆蔻都属土产,分别是两种姜科植物 旳种子,惟有肉豆蔻是舶来品,原产东南亚, 是常绿乔木旳果仁。豆蔻,又名白豆蔻,气味 苦香,味道辛凉微苦,烹调中可去异味、增辛 香,常用于卤水以及火锅等;草豆蔻,也是一 种香辛调味料,可去膻腥味、怪味,为菜肴提 香。在烹饪中可与豆蔻同用或代用。
中药店里极难买到,一般出目前调料行。 香砂是调料,调料店里多得是,不是很 值钱。
另外阐明旳是香砂和砂仁不是一种东西, 外形很相同,只是香砂大一点,外皮薄。 而砂仁小,外皮厚、坚硬。两种东西都 是肉桂、官桂或香桂,为 樟科植物天竺桂、阴香、细叶香 桂、肉桂或川桂等树皮旳通称。 本品为常用中药,又为食品香料 或烹饪调料。商品桂皮旳原植物 比较复杂,约有十余种,均为樟 科樟属植物。各地常用旳有8种, 其中主要有桂树、钝叶桂、阴香 及华南桂等其他种类多为地域用 药。各品种在西方古代被用作香 料。中餐里用它给炖肉调味,是 五香粉旳成份之一。
作调味料,可矫味增香。常用于 制作卤菜,亦用于制糕点和 饮料。亦为五香粉和咖喱粉 原料之一。
迷迭香
迷迭香叶带有茶香,味辛辣、微苦,常 被使用在烹饪上,也可用来泡花草茶喝。 常绿灌木,古代以为迷迭香能增强记忆, 目前公认旳最具有有抗氧化作用旳植物 迷迭香中旳抗氧化成份主要为鼠尾草酸、 鼠尾草酚、迷迭香酚、熊果酸、迷迭香 酸等成份。迷迭香也经常被摆放在室内 来净化空气。

草果原料标准

草果原料标准

草果原料标准1.适用范围
该标准适用于使用的草果的验收及检验。

预期用途:用于产品加工。

2.总体要求
3.产品图片
4.感官指标要求
5.理化指标
6.食品安全指标要求
7.包装、标签、仓储、运输要求
8.抽样方法
采用前、中、后随机抽样的方式进行验货,依据GB/T2828.1且结合产品特性,对到货产品感官检测抽样量为:来货低于50件,随机抽检3件;51~150件,随机抽检5件;151~500件,随机抽检8件;501~3200件,随机抽检13件;到货量低于抽样量则全数检验。

9.检验、不合格产品判定依据
9.1查验证件
根据《食品供应商索证索票管理制度》执行。

9.2不合格产品判定依据
根据《不合格品管理制度》执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草果标准
拼音名:Caoguo
英文名:FRUCTUS TSAOKO
书页号:2000年版一部-191
本品为姜科植物草果Amomum tsao-ko Crevost et Lemaire 的干燥成熟果实。

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除去杂质,晒干或低温干燥。

【性状】本品呈长椭圆形,具三钝棱,长2~4cm,直径1~2.5cm。

表面灰棕色至红棕色,具纵沟及棱线,顶端有圆形突起的柱基,基部有果梗或果梗痕。

果皮质坚韧,易纵向撕裂。

剥去外皮,中间有黄棕色隔膜,将种子团分成3 瓣,每瓣有种子多为8~11粒。

种子呈圆锥状多面体,直径约5mm;表面红棕色,外被灰白色膜质的假种皮,种脊为一条纵沟,尖端有凹状的种脐;质硬,胚乳灰白色。

有特异香气,味辛、微苦。

【鉴别】(1) 本品种子横切面:假种皮薄壁细胞含淀粉粒。

种皮表皮细胞棕色,长方形,壁较厚;下皮为1 列薄壁细胞,含黄色物;油细胞层为1 列油细胞,类方形或长方形,切向42~162μm,径向48~68μm,含黄色油滴;色素层为数列棕色细胞,皱缩。

内种皮为1 列栅状厚壁细胞,棕红色,内壁与侧壁极厚,胞腔小,内含硅质块。

外胚乳细胞含淀粉粒及少数细小草酸钙簇晶及方晶。

内胚乳细胞含糊粉粒及淀粉粒。

(2) 取[含量测定]项下的挥发油,加乙醇制成每1ml 含50μl 的溶液,作为供试品溶液。

另取桉油精对照品,加乙醇制成每1ml 含20μl 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

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1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正己烷-醋酸乙酯(17:3)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5%香草醛硫酸溶液,于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

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蓝色斑点。

【含量测定】照挥发油测定法(附录ⅩD)测定。

本品种子团含挥发油不得少于1. 4%(ml/g)。

【炮制】草果仁取草果,照清炒法(附录ⅡD)炒至焦黄色并微鼓起,去壳,取仁。

用时捣碎。

姜草果仁取净草果仁,照姜汁炙法(附录ⅡD)炒干。

用时捣碎。

【性味与归经】辛、温。

归脾、胃经。

【功能与主治】燥湿温中,除痰截疟。

用于寒湿内阻,脘腹胀痛,痞满呕吐,疟疾寒热。

【用法与用量】3~6g 。

【贮藏】置阴凉干燥处。

砂仁标准
拼音名:Sharen
英文名:FRUCTUS AMOMI
书页号:2000年版一部-206
本品为姜科植物阳春砂Amomum villosum Lour. 、绿壳砂Amomum villosum Lour.var. xanthioides T. L. Wu et Senjen 或海南砂Amomum longiligulare T. L. Wu 的干燥成熟果实。

夏、秋间果实成熟时采收,晒干或低温干燥。

【性状】阳春砂、绿壳砂呈椭圆形或卵圆形,有不明显的三棱,长 1.5~2cm,直径1~1.5cm。

表面棕褐色,密生刺状突起,顶端有花被残基,基部常有果梗。

果皮薄而
软。

种子结集成团,具三钝棱,中有白色隔膜,将种子团分成3 瓣,每瓣有种子5~26粒。

种子为不规则多面体,直径2~3mm;表面棕红色或暗褐色,有细皱纹,外被淡棕色膜质假种皮;质硬,胚乳灰白色。

气芳香而浓烈,味辛凉、微苦。

海南砂呈长椭圆形或卵圆形,有明显的三棱,长1.5~2cm,直径0.8~1.2cm。

表面被片状、分枝的软刺,基部具果梗痕。

果皮厚而硬。

种子团较小,每瓣有种子3~24粒;种子直径1.5~2mm。

气味稍淡。

【鉴别】(1) 阳春砂种子横切面:假种皮有时残存。

种皮表皮细胞1 列,径向延长,壁稍厚;下皮细胞1 列,含棕色或红棕色物。

油细胞层为1 列油细胞,长76~106μm,宽16~25μm,含黄色油滴。

色素层为数列棕色细胞,细胞多角形,排列不规则。

内种皮为1列栅状厚壁细胞,黄棕色,内壁及侧壁极厚,细胞小,内含硅质块。

外胚乳细胞含淀粉粒,并有少数细小草酸钙方晶。

内胚乳细胞含细小糊粉粒及脂肪油滴。

粉末灰棕色。

内种皮厚壁细胞红棕色或黄棕色,表面观多角形,壁厚,非木化;胞腔内含硅质块,断面观为1 列栅状细胞,内壁及侧壁极厚,胞腔偏外侧,内含硅质块。

种皮表皮细胞淡黄色,表面观长条形,常与下皮细胞上下层垂直排列;下皮细胞含棕色或红棕色物。

色素层细胞皱缩,界限不清楚,含红棕色或深棕色物。

外胚乳细胞类长方形或不规则形,充满细小淀粉粒集结成的淀粉团,有的包埋有细小草酸钙方晶。

内胚乳细胞含细小糊粉粒及脂肪油滴。

油细胞无色,壁薄,偶见油滴散在。

(2) 取[含量测定]项下的挥发油,加乙醇制成每1ml 含20μl 的溶液,作为供试品溶液。

另取醋酸龙脑酯对照品,加乙醇制成每1ml 含10μl 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

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1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环己烷-醋酸乙酯(22: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5%香草醛硫酸溶液,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

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紫红色斑点。

【检查】水分照水分测定法(附录ⅨH第二法)测定,不得过15.0%。

【含量测定】照挥发油测定法(附录ⅩD)测定。

阳春砂、绿壳砂种子团含挥发油不得少于3.0%(ml/g) ;海南砂种子团含挥发油不得少于1.0%(ml/g)。

【炮制】除去杂质。

用时捣碎。

【性味与归经】辛,温。

归脾、胃、肾经。

【功能与主治】化湿开胃,温脾止泻,理气安胎。

用于湿浊中阻,脘痞不饥,脾胃虚寒,呕吐泄泻,妊娠恶阻,胎动不安。

【用法与用量】3~6g,入煎剂宜后下。

【贮藏】置阴凉干燥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