贡山县普拉底乡草果栽培现状与分析
贡山县种植草果主要病虫害防治及对策

2 草 果 主 要 的生长 状 况 与 生 长条 件
草 果 是 为 姜 科 豆 寇 属 多 年 生 常绿 丛 生 草 本 植 物 , 其
英 文 名 称 为 Amo mL l m t s a r —k o C r e v o s t e t L e ma r i e 。草
大 的伺 时 , 也 有 来 自于 病 虫 害 的 威 胁 , 其 主 要 的 危 害 有 叶斑病 、 疫病 、 立枯病 、 根腐病 等 , 虫 害 为 钻 心 虫 和 蚂 蚁 等 。为 了更 好 地 实 现草 果 种 植 的产 量 与 质 量 的 提 升 , 就
要 加 大 对 草 果 主要 病 虫 害 的 防治 力 度 。
2 0 1 4 年1 0 月
绦 色科 技 ] o u r n a l o f Gr e e n S c i e n c e a n d T e c h n o l o g y
第 1 O期
贡 山县种植草果主要病虫害 防治及对策
和 又真
( 云 南省怒 江 州贡 山县林 业局 , 云南 贡山 6 7 3 5 0 0 )
投入 , 同 时也 扩 大 了草 果 的种 植 面 积 。在 其 种植 的过 程
中也突出反应 出一些不利影 响, 其 中草果的病虫害成为
了 主 要 破 坏 种 植 产量 与 质量 的 因素 , 当前 的主 要 矛 盾 就
在 于 如 何 更好 地 防治 病 虫 害 。
近有 3 O 的 草果 和 8 O 的 草 果 不 同 程 度 地 感 染 了 叶 斑 病 与疫 病 的 危 害 。在 这 一 病 发 危 害 中 , 有 将 近 总 体 的 1 O ~3 O 受 到 了损 失 。 而 这 些 病 发 的 草 果 其 主 要 感 染 特 征是 , 从 植 株 受 到感 染 一 直 危 害 整 个 的 生 长 过 程 , 并 且 是从 成 株 期 至结 果 期 的全 过 程 , 其 表 现 为 根 茎 部 水
云南怒江草果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云南怒江草果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热带农{u}科技2o11,34(1)云南怒江草果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付益剑,白春宏.,祝建华.(1.怒江州经作站,云南六库673100;2.六库县种子管理站,云南六库6731O0;3.怒江州农技推广中心,云南六库6731O0)摘要:简介云南怒江州苹果产业现状和存在问题,并提出了发展对策. 关键词:草果;产业;现状;对策;怒江中图分类号:55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450X(2011)01—0033—02—33一CurrentStateofAmomumtsao-koinNujiangandItsDevelopment FUYi—IianBAIChun—hon.ZHUJian—huaIJ.NujiangCashCropsManagementStation,Liuku673100,China;2.LiukuSeedsManagementStation,Liuku673100,China;3.NujiangAgriculturalTechniques—Suppo~Centre,Liuku673100,China Abstract:Inthispaper,itdescribesbrieflythecurrentstateofAmomumtsao-koi nNujianganditsexistedproblemsindevel-opment,suggestionshavebeenmentionedaswel1.Keywords:Amomumtsao—koCrevostetLem.;industry;currentstate;counte rmeasures;Nujiang草果(Amomumtsao-koCrevostetLem.)是一种多年生豆蔻属植物,为我国重要的食品调料和传统药材.我国草果主产区分布于云南文山州的西畴,马关,麻栗坡,广南,红河州的金平,元阳,屏边;广西的靖西,那坡;贵州的罗甸;其中,以云南产量为最多,约占全国产量的8O%.近几年,草果引种到新平,景谷,澜沧以及滇西南的腾冲,陇川,盈江等地.国内草果市场价格很高,价格一直呈现攀升的趋势,大力发展草果产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u.,.1怒江州草果产业发展现状怒江州泸水县是草果种植时间较早,种植面积较大的县.1975年,泸水县从腾冲购进草果种子50,在上江蛮英试种成功,至1987年已在全县3个乡推广种植32.6hm,到1992年,全县8个乡镇种植草果550.4hm.目前泸水县投产面积已达O.1万hm,年经济收人2100万元,占该县农村经济收入的12.5%,出现了一批年收人近万元的草果种植户;贡山县普拉底乡2004年以国家实施兴边富民收稿日期:2010—09—28政策为契机,打造万亩草果基地,至2009年底,全乡共种植l503hm.,投产面积已达218.3hm,产量370t,经济收人185万元,农民人均收入318.90元.截至2010年8月,怒江州草果种植面积达22600hm,已挂果面积有3050hm,预计产量达12000t,按2010年的销售价格50元/kg,产值将达6 亿元.种植草果对农民经济收入增收贡献率逐年增加,为当地广大山区和半山区农民群众创造了一个比较稳定的经济增收渠道,使他们走上致富之路.近几年怒江州草果种植面积见表1.表1怒江州历年草果种植面积2怒江州草果产业发展的有利条件2.1气候条件优越怒江州草果种植区域分为中北亚热带适宜区:包括泸水县怒江西岸的大部分区域,福贡,贡山海拔1100~l700m的河谷和半山区,平均气温15—一34—18.3.c,≥10.C积温47006760.C,年降雨量1137~2500Illm,热量条件好,雨量充沛,尤其是独龙江一带更为适宜;北亚热带适宜区,包括泸水县部分乡镇和兰坪的中排,河西海拔1700~2000iTI 的地带,平均气温13.3—15.C,≥1O.C积温3830~4600.C,年降雨量855.6~l400mm.气候条件适宜于草果生长”.草果是阴生植物,喜温暖,怕强光直晒,需要有树林蔽荫的环境,在其整个生长过程中都要求一定的郁闭度.怒江州林业用地109.15万hm,森林覆盖率7O%,适宜草果种植地带多.怒江州草果种植区域主要分布在泸水,福贡,贡山,无大型工矿企业,无_[业”三废”污染;植被茂盛,山清水秀,空气质量好,适合大规模发展无公害,绿色和有机草果的生产.2.2社会条件好怒江州委,州政府提出了建设”百万亩林果基地和百万亩中草药基地”及农业主管部门实行“54821”工程,即全州实行50万亩优质草果,4O万亩药材,30万亩中低产田改造,20万亩马铃薯,l0 万亩茶叶基地建设工程.以此为契机,适时发展草果产业,可拓展和提升产业层次,培育山区和半山区农民支柱产业及新的经济增长点.2.3有产业基础怒江州至今已有30多年栽培草果的历史,广大种植户已掌握成熟的草果栽培管理和初加工技术,为草果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3怒江州草果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3.1种植地零散,难以形成规模怒江州草果种植主要在山区和半山区,而草果对土壤,水分,气温和生长环境条件要求严格,造成种植地零散,限制着草果种植规模化的发展. 3.2种植种类多而杂,影响结实率在生产中,根据成熟时草果外皮颜色深浅和形状不同,将其分为暗紫红色的纺锤形,大红色卵形和鲜红色近球形三种,当地的种植户又依据果皮瓣数的不同,相应地称为”小三方”,”中四方”和“大四方”等类型.这三种成熟草果类型一般在植株外型上难以区别,因此每一块草果地都混合种热带农业科技2o11’34(1)◎植(主要是在购种,育苗,运输,栽种各阶段相互混杂而形成),但三种类型的草果在不同海拔,不同年际间(主要是受温度和降雨量的影响)结实率还是存在差异,因此多种类混种导致结实率低.3.3投入不足,缺乏相应的基础设施草果种植区交通不便,加上新植革果尚无收益,资金匮乏,投入不足,因此园地基础设施差.怒江州大部分区域(特别是南部的泸水县)l1月至翌年2月是旱季,2月至4月雨量多年平均仅有183mm,而此时正值草果孕蕾期和开花期,要求有合适的湿度(相对湿度85%~9O%):此其间空气干燥,相对湿度小,易使花粉失去生活力,授粉率低.因此,需要引水喷溉,增加空气湿度,以保证草果正常开花结果.3.4科技支撑力弱,管理粗放生产管理较为粗放,主要体现在草果生产受自然环境影响较大,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不强;其次是大部分草果种植区域农户相应的科技知识不足, 重种植,轻管理.由于养成很少施肥的习惯,随着草果逐年发棵分苗长大,需肥量逐渐增多,原有土壤肥力逐年消耗殆尽,不能满足草果生长发育对养分的需求;再者,对病,虫,草,鼠害的防治不力, 随着草果连片种植和种植面积扩大,许多次要病虫害也逐年上升为主要病虫害,甚至有扩大流行的趋势.这些都会严重限制草果产业的发展.3.5缺乏品牌意识,难以发展壮大一个产业的发展壮大离不开对自主品牌的培育.近几年,随着草果投产面积的不断增加,草果产量也逐年提高,成为年产量达几千吨甚至万吨的地方支柱产业,但若缺乏自己的品牌是难以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长久生存的.目前怒江州获得有机草果生产认证种植面积只有333.3hm,仅占草果种植面积的0.33%,这对产业的发展壮大是极为不利的.3.6加工落后,效益低下目前大部分草果种植户仍以简单烘烤晒加工成初级产品出售为主,而种植面积少的农户则直接出售鲜果.草果产业化程度很低,难以形成高附加值,高商品率的良性产业发展.目前除泸水县农业生产资料公司生产的”雪黎”牌袋装草果⑧热带农世科技2o11’34(1)外,其他深加工产品不多,如果仅作初加工品和原材料出售,即使产量再高也难以获得较好的经济收入,不能充分发挥资源的综合效益,增产不增效.4怒江州草果产业持续稳定发展的对策4.1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产值对中,低产草果地进行改造,制定各种相应的优惠政策,鼓励集约化生产和适度规模化经营,结合品种选育,高产栽培等配套集成技术,千方百计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和产值.4.2加强品种选育,规范种植品种品种是物化了的科学技术,是增产和提高品质的内在因素.要加大品种选育力度,筛选适应性广,品质优良,增产潜力大的品种和研究其规范的高产栽培技术.4.3加大投入,强化产业基础建设加强领导,成立相应的组织领导机构,做好草果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落实经营体制等工作; 加大发展资金投入,用于苗圃基地建设,新草果园地建设和幼龄草果地扶持;加大草果科研和培训投入,强化产业基础建设,为草果种植户提供产前,产中和产后的技术服务.4.4注重品牌培育,做大做强草果产业在市场竞争条件下,产品间的竞争就是质量的竞争,归根到底就是品牌竞争.因此应积极利用当地草果生产的有利条件,进一步扩大有机草果的种植面积.在草果产业的发展过程中,抓好草果GAP(种植标准规范)质量认证,并适时向GMP (生产标准规范),GSP(销售标准规范)的质量体系认证迈进;同时扩大有机草果的种植面积,严格按照有机食品的标准操作,以提高草果产品的质量,一35一创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品牌.4.5改进加工方式,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烘烤草果需要大量的薪材,一般每烤干100kg草果就需要400kg左右薪材,随着草果产量的逐年提高,加工用的薪材也逐年增多,而草果栽培地也随着植株的长大需要梳去部分树木枝叶和问伐高大树木来满足草果生长对光照的需求,这些造成了草果栽培地及周围的林木蓄积量逐渐减少,进而会降低水分涵养能力,对生态环境造成负面影响.因此宜在交通便利的地方进行集中收购,集中加工,改进加工技术,减少薪材用,使经济增长方式建立在绿色,环保的基础上,走可持续发展之路.4.6扶持龙头企业,促进草果产业化发展水平按照”扶优,扶强,扶大”的原则,扶持一批龙头企业,走”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发展之路,使零散草果种植,加工向规模化和产业化发展,才能将怒江资源优势真正转化为商品经济优势.参考文献:(17张含藻,肖波等.砂仁草果无公害高效栽培与加工[M].北京:金盾出版社,2003:22~88.[2]张显努,马均.香料作物栽培技术[M].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2009.f3】徐如意.草果栽培技术[J].广西热带农业,2003(2).『41怒江州科委,怒江州科协.怒江州科技志[z].1996:74. [5]怒江州农牧局.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种植业区划[z]. 1987:64.[6]怒江州农业局.怒江农业信息[Z].2009(1)(7).[7]怒江农村经济研究[Z].2009(1):44.[8】李建钦.马苦寨哈尼族种草果与生态文化变迁影响研究[J].人类学生态环境史研究,2006(12).【9】王靖生.普拉底乡农民种草果人均收入三百元[N].怒江报,2009—11-25.(上接第27页)【47]白木,志也.一三/酪酸效率的蓄积方法力e耋,)[J].茶叶研究报告,1998,87(增刊):130—131.[48】汤茶琴.提高一氨基丁酸茶品质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6..[49]廖明星.茶叶中一氨基丁酸(GABA)富集技术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4.[50]吕毅,郭雯飞.GABARON茶一一种具有降血压作用的新型茶叶[J].中国茶叶加工,1998,3:40—41.。
怒江:草果我们的致富果

整 洁 、 生 态 良 好 , 生 活 富 裕 ,成 为 全 州 生 态 文 明 村 、富 裕村。
/弋
2 0 1 7 . 0 7 i  ̄
l f l i i ui i
信息荟萃
随着 草 果种 植 规 模 及产 量 的逐 年提 高 ,泸水 市 许 多 山区农 民群 众 的生 产生活 方式有 了很大 的转变 。一些从 事 草果 采购 、加工销 售 的服 务商 不断涌入 市 内 ,草果协 会 、 专业 合作 社等各 种服务组 织也应 运而 生 ,一 大批草果 经纪 人 、经 营户 如 雨后 春 笋 ,茁 壮 成 长 。在 繁 荣城 乡 草果 销 售 、加工产业 的同时 ,也鼓 足了 自己的腰包 。 大兴 地镇卯 照村 民李正华 ,走村 串寨 收草果 ,然后 到 六库市 场卖 ,慢 慢建 起 了 自己的草果 烘干 车间 ,引进外地 投资 商 ,成立 合作社 ,成 为远近 闻名 的草 果经 纪人 ,买 了 车 ,建 了房 ,带 出了村里十几个草果经营户 。 “ 草果 既是 日常食 品香 料 ,又是药材 和化 工原料 ,用
信 息 荟 萃 XI NXI HUI CUI
怒江 :草果 ,我们的致 富果
初夏5 月 ,怒江大 峡谷群山披绿 ,碧水 滔滔 。从福贡 县
匹 河 怒 族 乡至 贡 山 独 龙 族 怒 族 自治 县 普 拉 底 乡 沿 江 一 带 ,
贡山县草果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

贡山县草果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作者:丰荣昌来源:《现代园艺·下半月园林版》 2016年第12期摘要:贡山县典型的立体气候孕育了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资源,境内雨量充沛、光照充足、土壤肥沃、植被覆盖率高,造就了其具有得天独厚的发展草果产业的自然环境。
近年来草果产业作为一项助农增收的惠民工程,发展已初具规模,但也存在诸多问题。
针对目前草果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探讨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草果产业;现状;存在的问题;对策1 草果产业发展现状自2004 年国家第一批“兴边富民”项目启动及2005 年贡山县委、政府把发展草果产业列入贡山县第11 个五年规划发展后,全县草果产业得到了长足发展,有计划、具规模的草果产业在县级各部门(主要是民委、扶贫办、林业局、农科局)的项目资金支持下得以实施和推广。
截至2015年,全县草果推广种植面积14174hm2,涉及种植户4592户,覆盖了全县草果种植适应区的范围。
2015 年挂果面积6345hm2,产量3063.5 t,销量收入2267万元,直接推动农村人均796元。
随着种植规模的扩大及产量的逐年增加,一些从事草果采购、加工销售的外来中介服务商不断涌入县内,同时县内草果行业的各种服务组织也应运而生。
到2015年为止,成立2家专业合作社(正亮草果种植专业合作社、贡山县双拉娃佳香草果林农专业合作社),一个协会(普拉底乡草果协会),从事草果加工、销售企业有2 家(贡山县荣华农资土产公司和贡山县普拉底乡富民农产品有限公司)。
在多年的草果产业发展过程中,摸索出一套农民生产,协会、企业加工销售的运作模式。
2 存在的问题2.1 项目管理混乱,缺乏统一的领导贡山县的草果项目扶持一开始就有多个部门参与,各部门从立项到实施都各自进行,相互间缺乏沟通,这种各自为政,缺乏统一领导的现象,一是草果产业发展初期50%的种苗未经检疫就直接发给农民种植,造成外来草果病虫害在一定的范围传播。
云南省草果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云南省草果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云南省位于中国西南地区,是我国的草果主产地之一。
草果是一种重要的中药材和调味品,具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和药用价值。
云南省草果产业发展历史悠久,但目前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分析云南省草果产业的现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云南省草果产业发展现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云南省具有得天独厚的气候和土壤条件,非常适宜草果的生长。
据统计,云南省的草果种植面积和产量居全国前列。
云南省拥有丰富的草果资源,种类多样,品质优良。
草果在云南省的传统中药产业和食品饮料加工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云南省的草果种植技术水平较高,农民对于草果的种植和管理有一定的经验和技能。
云南省草果产业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整个产业链条较为薄弱,从种植、采摘、加工到销售环节之间缺乏协同作用。
这导致了草果的产量和质量受到限制,影响了市场竞争力。
云南省草果的品牌建设还不够完善,缺乏知名度和竞争力。
由于市场销售渠道有限,草果的价格波动较大,农民的收益也较不稳定。
云南省的草果产业在加工环节上相对薄弱,缺乏高端技术和设备的支持,导致产品的附加值较低。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和挑战,应采取以下对策:加强产业链条的协同作用,提高整个产业的竞争力。
通过建立合作社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加强农民之间的组织和协作,实现种植、采摘、加工和销售环节的无缝衔接。
加强草果品牌建设,提高产品的知名度和竞争力。
通过加强品牌推广和市场营销,引导消费者购买云南省的草果产品。
加强加工环节的技术研发和设备升级,提高产品的附加值。
通过引进高端技术和设备,改善草果的加工工艺,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口感。
加强政府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
政府可以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农民种植草果,同时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帮助草果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云南省草果产业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和潜力,但也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
通过加强产业链条的协同作用、加强品牌建设、提高加工环节的技术水平和设备升级,以及加强政府的支持和政策引导,可以进一步推动云南省草果产业的发展。
贡山县高海拔地区草果栽培技术

2 0 1 5年 第 2期
园 艺 学
贡 山县高海拔地 区草果栽培技术
余金文 李 春芳
( 云南省贡山县农业和科学技术局 , 云南贡山 6 7 3 5 0 0 )
摘要
介 绍 了草 果 的生 物 学特征 及 其种 植 效 益 , 分析 了怒 江 州贡 山县 草 果种 植优 势 及 产业 发展 情 况 , 从 选种 和 育 苗 、 选地 和 移栽 、 成
带气候 , 年平均气温 1 6℃ , 年降雨量 2 7 0 0 ~ 4 7 0 0 mm, 空气 湿 度达 9 0 %以 上 ; 平 均海 拔 3 0 0 0 m, 属 于 高海 拔 地 区 , 森 林
由于 贡 山 县 的海 拔 总 体较 高 , 在 树 林 过 于 密 集 的地 方 光 照很 少 、 气温 偏低 , 不适 宜 种植 草果 。 因此 , 选地 时要 尽 量 选择 有 一定光 照 ( 4 0 %~ 5 0 %) 的阔 叶林 , 要求 土地 肥 沃 、 湿润 且温 凉 。 从 贡 山县 的地 形 地貌 看 , 草 果种 植 可以选 择 在 土壤
覆盖率为 7 7 . 2 %, 全 年 无霜 期 很长 。 贡 山 县 的 自然 条件 比较
肥 沃 的 小溪 旁或 树 林 密度 适 中的 山谷 中 , 对 周边 杂草 、 灌木 根 系进行 清除 后翻 地移 栽 。
尽 管 贡 山县 海拔 高 、 降 雨量 多 , 但 移 栽效 果还 是 以 育苗 移 栽 为好 。 育 苗 移 栽不 仅 运 苗方 便 、 人 工 成本 低 , 而 且 苗木
草果 是 姜科 豆蔻 属 植物 , 生长 在 热带 、 亚 热带 的荫 蔽潮
湿 的林 中地 带 。 草 果 有特 异 香气 , 味辛、 微苦 , 其 干燥 的 果 实
云南省草果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云南省草果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摘要】云南省拥有丰富的草果资源,但产业发展存在不均衡和短缺完善的问题。
草果产业缺乏品牌知名度,技术研发投入不足,影响了产业的整体竞争力。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加强产业合作与交流,加大政府支持力度,提高农民种植技术水平,并促进草果产品的品牌化。
这样可以推动云南省草果产业实现转型升级,提升产业的整体发展水平,为农民增加收入,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通过共同努力,云南省草果产业有望迎来更加美好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云南省、草果产业、资源丰富、产业链、品牌知名度、技术研发、产业合作、政府支持、农民种植技术、产品品牌化、发展现状、对策、交流、合作。
1. 引言1.1 云南省草果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云南省位于中国西南部,地理环境优越,气候适宜,是草果产业的重要产地之一。
草果种类繁多,包括花椒、香菇、山药、虫草等,具有丰富的药用价值和市场需求。
云南省草果产业发展存在一些问题,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草果产业资源丰富但发展不均衡。
一些地区的草果种植规模小,技术水平低,生产效益不高。
这导致了产业发展的不均衡,一些优质的草果资源得不到有效利用,限制了产业整体的发展水平。
产业链短缺完善。
草果产业的发展还面临着产业链短、规模小、分散经营等问题,导致了生产、加工、销售环节的不畅通,影响了产业的整体效益。
缺乏品牌知名度也是云南省草果产业发展的一个瓶颈。
虽然云南省的草果品质优良,但是由于缺乏品牌知名度,导致销售面临一定的困难,限制了产业的发展空间。
技术研发投入不足也是当前云南省草果产业发展的一个问题。
草果产业需要不断改进品种、提高产量和质量,但是由于技术研发投入不足,导致了产业的发展受到了一定制约。
为了解决云南省草果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需要加强产业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加大政府对草果产业的支持力度,提高农民种植技术水平,促进草果产品品牌化,从而推动云南省草果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2. 正文2.1 草果产业资源丰富但发展不均衡云南省作为我国重要的草果产区之一,拥有丰富的草果资源。
贡山县高海拔地区草果栽培技术

草果是姜科豆蔻属植物,生长在热带、亚热带的荫蔽潮湿的林中地带。
草果有特异香气,味辛、微苦,其干燥的果实不仅可以用作中餐调味料,还可以作为中草药治疗疟疾、腹痛、反胃、呕吐、泻痢、食积等疾病。
草果适宜生长在海拔1400~2200m 、年平均降雨量1000~1600mm 的稀疏阔叶林森林中。
喜温怕旱,要求透光度40%~50%,湿度78%~90%,温度5~20℃。
土壤以含腐殖质高、排水良好、湿润的砂质土、生草灰化土、灰化红黄壤土为好[1]。
草果种植3年后开花结果,7年后进入盛果期,连续结果20年左右,成熟期在秋收后,不影响其他农作物的耕种劳动力。
在气候好的年份产量6000kg/hm 2,经济效益较高,种植前景好。
贡山县属于温带气候,年平均气温16℃,年降雨量2700~4700mm ,空气湿度达90%以上;平均海拔3000m ,属于高海拔地区,森林覆盖率为77.2%,全年无霜期很长。
贡山县的自然条件比较适宜种植草果,可以很好地解决草果怕热、怕早、怕霜冻等问题。
实践表明,贡山县境内出产的草果香料含量较高,是普通草果香料含量的2倍以上[1]。
1贡山县草果种植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目前,贡山县普拉底乡、茨开镇、捧当乡、独龙江乡等乡镇的草果种植推广较快,已经成为当地农民增收的主要产业之一。
2013年,全县草果种植面积约为0.8万hm 2,产量1981t ,比2012年增产45%,草果收入达1400万元以上,人均增收100余元。
2014年,全县草果种植面积约为0.93万hm 2,产量预计为2500t ,可实现1800万元的收入。
贡山草果市场前景广阔,产品近销省内昆明,远销国内大西北(内蒙、新疆)和国外(韩国)。
预计在“十二五”末期,将建立0.8万~1.0万hm 2的生产基地和日加工量在80t 以上的原料加工中转点;实现全县草果挂果0.4万hm 2左右,产量达3500t 以上,农业产值达2300万元[2]。
贡山县的草果产业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由于处于高海拔地区,因此运输条件较差、产品质量认证有待完善、资金扶持和政策配套有待完善、种植技术有待进一步推广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6 2017, V ol.37, No.18农业与技术※种植与养殖贡山县普拉底乡草果栽培现状与分析李新华(贡山县普拉底乡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云南怒江 673500)摘 要:本文分析了贡山县普拉底乡草果栽培现状与未来,探讨了大力栽培草果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提出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草果;栽培现状;对策与建议中图分类号:S567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0932059草果属于多年生草本植物,喜阴,在植物学上属姜科豆蔻属,生长于海拔1200~2000m,年均温17~19℃,年均降雨量1000~1600mm,相对湿度80%~85%的阔叶林中。
因其生长环境要求特殊,适合栽培的区域较少。
我国栽培草果有悠久历史,根据《开化府志》记载:草果由瑶族同胞从越南引种于滇南和滇东南地区,已有300~400a历史,目前只有云南、广西、贵州等3省部分地区,以及越南、老挝北部的部分地区种植[唐德英,冷日丹]。
云南省草果主要产于滇南的一些城市,包括著名的西双版纳、德宏、保山、红河、文山、怒江、普洱、临沧等州(市),其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占全国的90%以上。
草果果实香味浓郁,味幸、微苦,辣香味十足,长期被当作调味料,也是一种历史悠久的中草药,应用极广。
不过因为种植技术和条件差、加上环境因素、以及对自然灾害缺乏抵抗力,缺乏有效的管理,使得种植面积难以扩大,产量不足,产品在市场上也一直处于供不应求状态,缺口很大。
普拉底乡境内河谷众多,具有气候湿润、日照时间较少和土壤肥沃等独天德厚的自然气候条件,极其适宜种植草果。
20世纪70年代,普拉底乡境内就有群众零星种植草果,且出产的草果香含量达到0.83,是其他地方草果香含量的一倍。
到2004年全乡种植草果200100m2;2005年普拉底乡以国家实施的“兴边富民工程”为契机,提出了建设6670000m2草果基地目标,到目前全乡种植草果5000万m2[1]。
1普拉底乡草果栽培现状(产量及面积)普拉底乡以农业为主,主产草果、玉米、洋芋、油菜等,境内雨量充沛,气候温和,大部分土地在40~50°的沿江陡坡地上,加上耕作技术粗放,单位面积产量很低。
农业资源丰富,农业结构调整成效明显,已形成草果产业为龙头、畜牧业、林果及林下产业为辅的结构模式[2]。
2010年后,乡政府对草果种植十分重视,积极进行申请,得到农业部门的有力支持,每年发放了大量种苗,农技部门也在技术上给予了大量的帮扶,快速扩大了种植面积[3]。
当前,全乡6个村都在种植草果,到2016年底,种植户达到1900户,每户种植面积在6670m2以上,最多的高达100050m2,总种植面积也达超过5000万m2,其中有 3000万m2已挂果,一年能产1200t以上的鲜草果,创造利润达 150万元以上,在普拉底乡农业收入中占有很大比重[4]。
现在草果栽培在全乡已形成了一种产业,规模很大,并成立了专业的种植合作社,技术实力也进一步增强,正向着无公害的高效种植模式迈进。
草果产业成为普拉底乡广大农民群众的主要经济来源。
2 普拉底乡草果栽培与主要作物栽培的经济效益分析表1 普拉底乡草果栽培与主要作物栽培的经济效益分析(单位:万元/667m2)作物类型投入产出投入/产出年纯收入玉米0.050.11:20.05洋芋0.060.081:2.50.09油菜0.020.061:40.06草果0.060.401:670.34由表1可知,从投入数据分析基本相似(0.05:0.06:0.02:0.06),只有油菜投入金额相对较少;从产出数据分析:草果产出的金额最大,比其他农作物产出数据翻4倍(0.1:0.08:0.06:0.4),虽然影响因素很多但最主要的原因是降雨量大(年平均降雨量达1975.8mm),导致农作物产量明显降低,相反种植草果相对适宜湿润气候;从各项投入和产出对比(1:2,1:2.5,1:4,1:67)数据分析:明显看出草果产出的金额最大,翻67倍的产出金额;从经济收入分析(0.05:0.09:0.06:0.34):草果纯收入0.34万元/667m2(挂果后一般产量达300多kg/667m2,市场价格12.6元/kg)。
种草果的经济收入高于其他农作物的经济收入,况且在林下种植,不占用耕地面积,充分利用了林下空闲地,加之草果进入挂果期后田间管理方便,年内中耕除草和施肥只需2次,减少了劳力财力,从而大大减少种植成本,提高了农民群众的经济收入。
怒江即将开发花谷风景区,沿怒江公路两边50m地块全覆盖种植花草,这样会使耕地面积大大减少,粮食产量大幅度下降,进一步限制农民粮食生产,因此,要把农民群众得到增收致富,摘“脱贫帽”,必须抓好林下草果产业不放松才能实现健康、快速、稳定发展经济。
3普拉底乡草果栽培的有利条件3.1 有利的气候条件普拉底乡位于怒江江畔,贡山县南端,和县城只有22km的距离,东边与迪庆州、维西县接壤,南边则靠近福贡县,西边是缅甸,北边属于同县的茨开镇。
正是因为地理位置优越,所以一向被称为“贡山南大门”。
普拉底乡几乎全部是山坡地,耕地面积稀少。
不过,高山峡谷却拥在着大面积的森林资源。
而且,因为地理环境优越,境内日照时间为1504.4h,年平均降雨量1975.8mm,年平均气温14.6℃,无霜期长228d,加之河谷众多,植被繁茂,十分适合草果生长[5]。
3.2 有种植基础20世纪70年代,普拉底乡境内就有群众零星种植草果的历史,但因为价格和销路问题直到2004年也没有发展成规模,甚至濒临灭绝[6]。
3.3 品质优良相关部门的检验结果显示,普拉底乡所种植的草果,香料含量比普通草果高2倍,达到0.83。
※种植与养殖 农业与技术2017, V ol.37, No.18674普拉底乡当前草果栽培存在的问题分析4.1 栽培管理技术较差草果在全国种植面积和地区很少,没有太多技术和经验可供借鉴,有些栽培资料也比较难找。
所以在草果的整个栽培过程中都没有成熟的技术体系来指导,包括整地、育苗、种植、灾害防治、水肥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等各个阶段。
尤其是育苗技术更是难题,使得大面积种植成了难题,所以,怎样提高栽培管理技术,是今后农业技术推广中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4.2 草果座果率低草果花粉的生存能力较弱,不耐低湿环境,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落花落果的现象很严重,产量低。
开花早的花序由于处于旱季,落花率最高,大多在85%~95%,有的为100%。
一般情况下,湿季落花率在40%~60%,落果率为l5%~20%。
因此,如何提高草果的座果率,将是经后农技推广工作中重点探讨的课题之一。
4.3 对于自然灾害的抗御能力较弱,面积不能保持稳定因为箱冻、旱灾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使得草果成活率不足,年年都要进行补种,扩大种植面积变得很困难。
4.4 采收期不合理草果采收因海拔而异,一般在11月份果实成熟后可收获,但因偷盗现象严重,或市场价格较好等因素,致使农民提前在8月底—10月采收,采收季节的不合理,大大影响了草果的质量。
4.5 产品加工技术较落后农户在采摘了鲜果后,因为缺乏干果加工技术,大都直接销售,收入不高,达不到好的经济收益。
4.6 种植成本过高草果一般要种植在山腰或者山沟的森林里,交通闭塞,难以按照科学方法来管理,施肥更是困难重重,增加了农户的种植成本。
5解决问题的对策与建议5.1 做好技术研发和培训普拉底乡政府经每年投入一定的科研经费,供主管部门组织人力物力进行研究,支持草果栽培技术的研发,形成一整套成熟的适宜普拉底乡的草果栽培技术体系。
对农户进行技术培训,加强对种植地区的的技术服务。
不仅要对农民进行技术指导,还要培训出一批训练有素,知识丰富的管理和科研人员,从而使技术服务体系更加完善,帮助农民在田间地头解决生产中遇到的难题。
5.2 提高座果率花期进行人工授粉、放蜂或尝试喷施赤霉素、萘乙酸、吲哚乙酸、2,4-D等植物生长调节剂和硼酸钠(硼砂)、硼酸、稀土、硫酸锌等微量元素,促进花粉萌发和花粉管伸长,促进受精,或能刺激单性结实,以提高坐果率。
5.3 提高幼苗成活率滴灌和人工增温技术应大量推广使用,使幼苗成活率有效提高。
5.4 合理采收根据海拔和气候条件,从而确定果实的最佳采摘期,使经济效益最大化。
5.5 加大政府投入建议政府加大支持力度,在种植面积较大的区域铺设马路,为农户们种植草果提供方便,提高他们的经济收入。
6结语本文就贡山县普拉底乡草果栽培的地理、气候条件进行了分析,并指出了栽培所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对策。
草果栽培有利于提高农民收入,促进乡镇经济的发展,相关人员和结构应该采取针对性的措施促进栽培技术的提升和推广,促进新农村建设。
参考文献[1]祝林华.普拉底的草果之恋[J].致富天地,2014.[2]付雪晖.怒江小草果变成“金疙瘩”[J].农村实用技术,2010.[3]陈贵刚.看好市场、选准产业、狠抓草果基地建设——贡山县种植草果情况调查与思考[J].云南农村经济,2006.[4]木爱英.浅谈贡山县草果病虫害防治[J].农家科技旬刊,2015.[5]冷日丹.草果栽培草果栽培[M].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1986:3-4.[6]唐德英,马洁,里二,等.我国草果栽培技术研究慨况[J].亚太传统医药,2009,5(7):157-162.就成虫来说,可以在树干喷施氯胺膦乳油(20倍/30%)或者氯氰菊酯微胶囊悬浮剂(250倍/85)防治。
2.4.6缠绕毒环5月、8月盛虫期,可以在树干部缠绕毒环,且涂抹粘虫胶等,阻碍其产卵。
2.5 生物防治2.5.1啄木鸟可以为啄木鸟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通过招引啄木鸟,以达到生物控制的效果[1]。
2.5.2昆虫病原线虫臭椿沟眶象遇昆虫病原线虫致死率较高,可以通过线虫悬浮液(如芜菁夜蛾线虫)、虫道侵染杀灭。
3结语臭椿在沟眶象影响下生长越来越困难,防治沟眶象已经是不容忽视的问题,有关工作人员应当提高重视,积极分析沟眶象的危害特征,并提出具备针对性的防治措施,以期促进臭椿的正常生长,全面发挥其处于园林景观中的美化作用。
参考文献[1]苏红,陈璞.宁夏地区臭椿沟眶象的危害情况及防治方法[J].现代园艺,2013(10):1341-1342.作者简介:候娟(1977-),宁夏吴忠人,吴忠市利通区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研究方向:森林病虫害防治;何凤萍(1972-),现有职称为副高级林业工程师,单位为吴忠市利通区林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上接第20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