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汽车机械基础》(6)

合集下载

《现代汽车机械基础》161省公开课金奖全国赛课一等奖微课获奖PPT课件

《现代汽车机械基础》161省公开课金奖全国赛课一等奖微课获奖PPT课件
• 当汽车倒驶,即制动鼓反向旋转时,蹄1变
成从蹄,而蹄2则变成领蹄。这种在制动鼓 正向旋转和反向旋转时,都有一个领蹄和一 个从蹄制动器即称为领从蹄式制动器。
30/123
B.工作原理
• 当踩下制动踏板,制动液被压入轮缸19,
推进制动轮缸活塞5向两端移动,而经过活 塞顶块6推进两制动蹄压向制动鼓,使蹄与 鼓之间产生摩擦力,实现汽车制动。
16/123
3.影响制动力主要原因
• 制动力Fb不但取决于摩擦力矩Mμ,还取决于轮胎
与路面间附着力Fφ(它等于轮胎上垂直负荷G与 轮胎和路面间附着系数乘积),即 Fb≤ Fφ, 制动 力最大只能等于附着力。而M μ 大小决定于轮缸 张力,摩擦因数和制动鼓及制动蹄尺寸。
• 当Fb = Fφ ,时,车轮将被抱死在路面上拖滑。拖

25/123
1.简单非平衡式制动器
• 简单非平衡式(领从蹄式)制动器按其两
蹄张开力源不一样,分为液压张开式(轮 缸式)和气压凸轮张开式两种。
26/123
1)液压张开式
• BJ型汽
车后轮采 取液压张 开式制动 器,由旋 转部分、 固定部分 、张开机 构和定位 调整机构 组成。
27/123
A.结构
制动器摩擦片抗热衰退性能力要高,受热恢 复快。
• 6.制动水稳定性好
摩擦片浸水后恢复摩擦系数能力要好。
• 7.对挂车制动
要求挂车制动作用略早于主车,挂车自动 脱挂时能自动进行应急制动。
20/123
第二节 车轮制动器
21/123
• 制动器是制动系中用以产生妨碍车辆运动或
运动趋势部件,普通制动器都是经过其中固 定元件对旋转元件施加制动力矩,使旋转元 件旋转角速度降低,同时依靠车轮与地面附 着作用,产生路面对车轮制动力以使汽车减 速。

汽车机械基础

汽车机械基础
零件:机器中最小的制造单元;如:螺钉 图
部件:一套协同工作且完成共同任务的零 件组合。如:轴承
绪论
绪论
机器组成部件
连杆体
连杆盖
螺栓
螺母
图2内燃机的连杆
绪论
零件分类
通用零件: 在各种机器中经常使用的零件。 如:螺栓、螺母
专用零件: 仅在特定类型机器中使用的零件, 如:活塞,曲轴。
绪论
二.本课程性质、内容、任务和学习方法
绪论
机构的自由度计算中特殊情况
例:凸轮机构中,为减少高副接触处磨损,在从动件2 上安装一个滚子3;
滚子的转动与否不影响凸轮与从动件间的相对运动, 因此滚子绕其自身轴线的转动为机构的局部自由度;
在计算机构的自由度时应预先将转动副C和构件3除去
不计,设想将滚子3与从动件2作为一个构件来考虑;
此时该机构中,n=2,PL=2,PH=l。其机构自由度为: F=3n-2 PL-PH=3×2-2×2-1=1
此凸轮机构只有一个自由度,符合实际。
绪论
机构的自由度计算中特殊情况
(3)虚约束——在机构中与其他约束重复而不 起限制运动作用的约束;
在计算机构自由度时,应当除去虚约束不计。
绪论
绪论
虚约束的常见情况(表0-2):
(1)轨迹重合的虚约束(上例机车轮); (2) 多个移动方向一致的移动副; (3)导路互相平行多个移动副; (4)多个轴线重合转动副; (5)机构中对运动不起限制作用的对称部分; 虚约束对机构运动虽然不起作用,但可以增加
绪论
引入:机械的产生
机械是人类祖先在长期的生活和生产劳动探索 中逐渐产生的.
机械是人类的生产劳动工具,是人类社会生产 力发展的重要标志,是人类文明的产物.

《汽车机械基础》课程标准

《汽车机械基础》课程标准

《汽车机械基础》课程标准教育层次:高职层次、学制三年课程代码:课程教学时数:68学分数:4.5制订或修订执笔人:侯子平完成日期:2014年02月审核人:审核日期:年月第(2 )次修订签发人:签发日期:年月有效期至:年月《汽车机械基础》课程标准1.课程性质与设计思路1.1课程的性质《汽车机械基础》是汽车工程各专业的一门必修专业基础课,在专业学习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是学生由偏重理论学习向结合工程实践学习的过渡和转折点。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对汽车常用材料、常见机构和常用零件等的认知能力、应用能力,掌握机械加工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及创新能力,使学生建立较强的工程意识,并逐步养成严谨的工作作风。

先导课程:机械制图、高中阶段课程并行课程:电工电子技术、汽车构造后续课程:各专业课1.2设计思路本课程设置依据是汽车后市场类各专业典型工作岗位的工作任务对职业能力和知识的要求。

专业典型工作岗位有各类汽车维修类技术员、营销员、汽车零部件管理与销售从业人员、汽车保险从业人员、二手车评估师等各类技术人员。

这些岗位的工作任务要求学生掌握汽车中常见零件的种类及其材料、标准和技术性能要求,掌握汽车中常见机构的种类和工作原理,掌握汽车常用维修和测量工具的使用和工作原理。

本课程改革了传统的课程体系和内容,贴近工作实际,贯彻先进的教学理念,以服务于汽车后市场为主线、相关知识为支撑,落实“管用、够用、适用”的教学指导思想,以汽车维修所需机械知识为切入点,提高学习兴趣。

其总体设计思路是,打破以学科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转变为以汽车后市场各工作岗位所需知识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并引导学生在学完机械学各部分知识的过程中学会将一般机械学知识和汽车机械知识的融合,同时构建相关理论知识,发展职业能力。

机械零件的相关知识、常用机构的相关知识、常见液压系统的相关知识是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后所获得的主要核心知识,且以此为基础并参照汽车后市场所需知识,确定了课程在知识、技能、素质上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体现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汽车机械系统结构与拆装-第06章传动系拆装

汽车机械系统结构与拆装-第06章传动系拆装
2)安装顺序
(7)将大直径的外侧密封罩①连同就位的密封罩大固定卡箍②滑到等速 万向节外球座③的外侧,并将凹槽内的密封罩唇部置于等速万向节外球座上的 凹槽内。
(8)使用 CH— 804张紧器①压接密封罩固定卡箍至 25 N·m。 (9)安装左侧或右侧车轮驱动轴。
$
06 传动系拆装
模块二
手动变速器拆装
06 传动系拆装
二、器材准备 名称
科鲁兹1.6 L LDE 驱动轴总成
常用工具(一套)
指针式扭力扳手 定扭矩扳手

用途
用于驱动轴的拆装
用于拆装一般连接螺栓 用于拆装螺栓、紧固螺栓扭矩
06 传动系拆装
二、器材准备 名称
EN —45059 角度测量仪
惯性锤
卡簧钳

EN — 45059 J — 45059 角度测量仪
(4)抓住内侧万向节外壳并向外拉,确认前轮驱动轴卡环正确就位。
(5)将前轮驱动轴安装到前轮轴承 /轮毂上。
06 传动系拆装
2.右前轮驱动轴拆装(带中间驱动轴) 1)拆卸顺序
(1)从中间传动轴上小心地拆下 车轮驱动轴①。
(2)使用卡簧钳将 O型圈①从中间 传动轴②上拆下并更换新件。
06 传动系拆装
(2)变速操纵机构,如图:
06 传动系拆装
3.变速器的类型
(1)按传动比变化方 式的不同,变速器可分为有 级式、无级式和综合式 3种。
(4)按挡位个数的不 同,变速器可分为 4挡变速 器和 5挡变速器。
(2)按换挡操纵方式 的不同,变速器可分为手动 操纵式、自动操纵式和半自 动操纵式 3种,如图
(3)按支撑轴的数量 不同,变速器可分为 2轴变 速器和 3轴变速器。

汽车机械基础

汽车机械基础

TOYOTA
• 囊式空气弹簧由夹有帘线的
橡胶组成的气囊和密闭在其 中的压缩空气构成。气囊外 层由耐油橡胶制成单节或多 节,节数越多弹簧越软,节 与节之间围有钢质腰环,防 止两节之间摩擦。气囊上下 盖板将空气封于室内。 膜式空气弹簧,它由橡胶片 和金属压制件组成。它比囊 式空气弹簧的弹性曲线更为 理想,固有频率更低些,且 尺寸小,便于布置因而多用 于轿车上,但造价贵,寿命 较短。
4.空气弹簧
TOYOTA
• 气体弹簧主要有空气弹簧和油气弹簧两种。 • 气体弹簧是以空气做弹性介质,即在一个密闭
的容器内装入压缩空气(气压为0.5~1MPa) ,利用气体的可压缩性实现弹簧的作用。这种 弹性元件叫空气弹簧,它分为囊式和膜式空气 弹簧。这种弹簧随着载荷的增加,容器内压缩 空气压力升高,使其弹簧刚度也随之增加,载 荷减少,弹簧压力也随空气压力减少而下降, 因而这种弹簧有其理想的弹性特性。 • 空气弹簧在轿车上有采用尤其在主动悬架中被 采用。
TOYOTA
• 钢板弹簧在载荷作用下变形时,各片之间因
相对滑动而产生摩擦,可促使车架的振动衰 减。但各片间的干摩擦,将使车轮所受冲击 力在很大程度上传递给车架,即降低了悬架 缓和冲击的能力,且增大了各片的摩损。所 以在装合时,各片间涂上较稠的润滑剂(石 墨润滑脂),并应定期保养。 • 为了在使用期间内长期储存润滑脂和防止污 染,有时将钢板弹簧装在护套内。
2)独立悬架
TOYOTA
• 独立悬架是两侧车轮分别独立地与车架(或车身)
弹性地连接,当一侧车轮受冲击,其运动不直接影 响到另一侧车轮,独立悬架所采用的车桥是断开式 的。这样使得发动机可放低安装,有利于降低汽车 重心,并使结构紧凑。独立悬架允许前轮有大的跳 动空间,有利于转向,便于选择软的弹簧元件使平 顺性得到改善。同时独立悬架非簧载质量小,可提 高汽车车轮的附着性。

汽车机械基础知识点

汽车机械基础知识点

汽车机械基础知识点汽车是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作为一种交通工具,它有着独特的机械结构和原理。

今天,我将为大家介绍一些汽车的基础机械知识点,希望对大家了解汽车有所帮助。

1. 发动机:发动机是汽车的心脏,负责产生动力。

常见的汽车发动机有内燃机和电动机。

内燃机又分为汽油发动机和柴油发动机。

通过燃烧燃料和空气混合物来产生高温高压气体,从而驱动汽车运行。

2. 变速器:变速器是控制换挡的装置。

汽车的发动机转速和车速存在一定的关系,需要通过变速器来匹配。

常见的变速器有手动变速器和自动变速器。

手动变速器需要驾驶员手动操作换挡杆,而自动变速器根据车速和发动机负荷自动选择合适的挡位。

3. 制动系统:汽车的制动系统用于减速和停车。

主要由刹车盘、刹车片、刹车钳和刹车油等组成。

当驾驶员踩下刹车踏板时,通过液压系统将刹车油压力传递给刹车盘和刹车片,产生摩擦力来减慢汽车的速度。

4. 悬挂系统:悬挂系统用于保证汽车行驶过程中的平稳性和舒适性。

它由弹簧和减震器组成。

弹簧负责支撑车身重量和吸收震动,减震器则用于控制车身的弹性反弹。

5. 转向系统:转向系统用于控制汽车的转向。

主要由方向盘、转向机构和悬臂组成。

当驾驶员转动方向盘时,通过转向机构和悬臂将转动力量传递给悬轮,使汽车改变行驶方向。

6. 电气系统:汽车的电气系统包括发电机、蓄电池和电路系统。

发电机负责为汽车提供电力,蓄电池用于储存电能,电路系统则将电力传送到各个电器设备,如灯光、音响和空调等。

7. 燃油系统:燃油系统用于储存和输送燃料。

主要包括燃油箱、燃油泵、燃油滤清器和喷油器等组件。

燃油被泵送到发动机燃烧室,通过喷油器喷射出来进行燃烧。

以上只是汽车机械基础知识的一部分。

了解这些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汽车的结构和原理。

在日常驾驶和维护中,也能更好地进行判断和处理。

当然,这只是汽车机械知识的冰山一角,如果你对汽车感兴趣,还可以深入学习更多相关知识,让自己成为一个真正的汽车爱好者。

《汽车机械基础》课程标准

《汽车机械基础》课程标准

《汽车机械基础》课程标准教育层次:课程代码:课程教学时数:学分数:制订或修订执笔人:xxx 完成日期:年月审核人:xxx 审核日期:年月第( )次修订签发人: 签发日期:年月有效期至:年月《汽车机械基础》课程标准1.课程性质与设计思路1.1课程的性质《汽车机械基础》是汽车工程各专业的一门必修专业基础课,在专业学习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是学生由偏重理论学习向结合工程实践学习的过渡和转折点。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对汽车常用材料、常见机构和常用零件等的认知能力、应用能力,掌握机械加工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及创新能力,使学生建立较强的工程意识,并逐步养成严谨的工作作风.先导课程:机械制图、高中阶段课程并行课程:电工电子技术、汽车构造后续课程:各专业课1.2设计思路本课程设置依据是汽车后市场类各专业典型工作岗位的工作任务对职业能力和知识的要求。

专业典型工作岗位有各类汽车维修类技术员、营销员、汽车零部件管理与销售从业人员、汽车保险从业人员、二手车评估师等各类技术人员。

这些岗位的工作任务要求学生掌握汽车中常见零件的种类及其材料、标准和技术性能要求,掌握汽车中常见机构的种类和工作原理,掌握汽车常用维修和测量工具的使用和工作原理。

本课程改革了传统的课程体系和内容,贴近工作实际,贯彻先进的教学理念,以服务于汽车后市场为主线、相关知识为支撑,落实“管用、够用、适用"的教学指导思想,以汽车维修所需机械知识为切入点,提高学习兴趣。

其总体设计思路是,打破以学科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转变为以汽车后市场各工作岗位所需知识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并引导学生在学完机械学各部分知识的过程中学会将一般机械学知识和汽车机械知识的融合,同时构建相关理论知识,发展职业能力。

机械零件的相关知识、常用机构的相关知识、常见液压系统的相关知识是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后所获得的主要核心知识,且以此为基础并参照汽车后市场所需知识,确定了课程在知识、技能、素质上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体现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由于本课程涉及了机械学各方面的的知识,知识面较广。

《汽车机械基础》课程标准

《汽车机械基础》课程标准

《汽车机械基础》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汽车修理类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类平台课程,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专业课程,其任务是让学生掌握与汽车相关的机械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汽车构造》《汽车使用和维护》等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学时与学分72学时,4学分。

三、课程设计思路本课程按照立德树人的要求,突出职业能力培养,兼顾中高职课程衔接,高度融合汽车机械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学习和职业精神的培养。

1.依据汽车修理专业类行业面向和职业面向,以及《中等职业学校汽车修理专业类课程指导方案》中确定的人才培养定位、综合素质、行业通用能力,按照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突出汽车识图及汽车常用机构、传动装置认知能力的培养,结合学生职业生涯发展需要,确定本课程目标。

2.根据课程目标,以及汽车维修工等岗位需求,对接国家职业技能标准(初级)、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初级)中涉及汽车机械基础的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和职业操守,兼顾职业道德、职业基础知识、安全知识、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反映技术进步和生产实际,体现科学性、前沿性、适用性原则,确定本课程内容。

3.设置机械识图、常用机构、机械零件、机械传动、液压传动等模块,将汽车机械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与职业素养有机融入。

根据学生认知规律和职业成长规律,按从单一到综合、从理论认知到实践训练的顺序,序化教学内容。

四、课程目标学生通过学习本课程,掌握汽车机械基础知识,具备汽车识图以及汽车常用机构、传动装置的认知能力,初步建立良好的职业意识,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

1.掌握机械识图及常用机构、机械零件、机械传动、液压传动等基础知识。

2.认识常用机构和机械零件,了解机械传动和液压传动,具备识读简单的汽车零件图的基本能力。

3.能识读简单基本体组合的三视图,能够知道机械传动及液压传动的工作过程。

4.能查阅国家标准、手册、图册等技术资料。

5.养成主动参与、积极进取的学习态度,具有良好的团结协作精神和职业道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