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工中心主轴轴承的装配
轴承装配作业标准

轴承装配作业标准目的(一)为提高轴承在装配中的品质, 使轴承在机床使用中运动灵活可靠, 顾制定本标准。
在轴承装配中因为轴承本身精度的高低, 并不能直接说明它在机械上旋转精度的高低。
当精密机械的旋转精度要求很高时, 除应选用高精度的轴承外, 轴承的装配精度将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二)滚动轴承的装配要求1、轴承的固定装置必须完好可靠, 紧定层度适中, 防松止退装置可靠。
2、油封等密封装置必须严密, 对采用油脂润滑的轴承, 装配后一般加入1/2空腔容积的符合规定的润滑脂。
3、在轴承装配过程中, 应严格保持清洁, 防止杂物进入轴承内,4、装配后, 轴承应运转灵活, 无噪音, 工作温升一般不超过50º5、轴承内圈端面一般应靠紧轴肩, 其最大间隙对圆锥滚子轴承和向心推力轴承应不大于0.05mm其他轴承应不大于0.1mm6、当采用冷冻或加热装配时冷却温度不低于-80℃;加热温度不超过100℃.7、装配可拆卸的(内外圈可分离的轴承)轴承时, 必须按内外圈对位标记安装, 不得装反或与其它轴承内外圈混装。
8、可调头安装的轴承, 在装配时应将有编号的一端向外, 以便识别。
9、轴承外圈装配后其定位端的轴承盖与外圈火丁维权的接触应均匀。
在轴的两端装配径向间隙不可调的向心轴承, 并且轴向定位是两端端盖限定时, 只能一端轴承靠近端盖, 另一端必须留有轴向间隙C, C值的确定可按公式计算/(式中C轴承外圈端面与端盖的轴向间隙mm;I为两轴承中心距mm;a为轴的材料线性膨胀系数℃;/为最高温度与环境温度之差;0.15为轴热涨后应乘余的间隙mm)具体数值参见下(表)表1- 1表1-3二、滚动轴承的配合和游隙1 .轴承的配合滚动轴承是专一厂家大量生产的标准部件, 其内圈与轴的配合, 取基孔制, 外圈与轴承孔的配合, 取基轴制。
轴承装入轴颈、壳孔时的过盈量将使轴承的径向间隙减小, 其减小量可按下列式计算:当内圈压入轴上时△=(0.55—0.6)H当外圈压入孔中时△= (0.65—0.7)H(上式中△为安装后的径向间隙减小量;H为轴承安装时的过盈量)。
轴承的三种装配方法

轴承的三种装配方法嘿,你知道轴承装配方法不?那可老重要啦!咱先说说压入法。
把轴承往轴上或孔里压进去,这就像把一个小宝贝塞进它的小窝。
步骤呢,就是找个合适的工具,均匀用力压。
注意哦,可别使太大劲把轴承压坏喽!这方法安全不?那当然啦,只要操作得当,稳稳当当的。
那啥时候用这招呢?一般轴和轴承配合不太紧的时候就挺合适。
优势嘛,简单直接,容易上手。
就好比你要把一个小零件装到一个大机器里,压入法能让你快速搞定。
有个实际案例哈,我之前见过一个小工厂,他们装一些小型设备的轴承就用压入法,那效果,杠杠的,设备转起来可顺溜了。
再说说热装法。
哎呀呀,这就像给轴承洗个热水澡,让它热乎起来,然后轻轻松松装进去。
先把轴承加热,热到一定程度,赶紧装到轴上或孔里。
这里得注意温度控制好,别太热把轴承给烤坏啦。
安全性咋样?放心,只要温度合适,没啥问题。
啥场景用呢?配合比较紧的时候热装法就很管用。
优势就是能解决紧配合的难题。
想想看,就像你要把一个有点大的脚塞进一双有点小的鞋,热一热,嘿,就进去了。
实际应用中,有些大型机械的轴承装配就常用热装法,装得又快又好。
还有一种冷装法。
哇哦,这就像给轴承来个冰爽体验。
把轴承放到冰箱里冻一冻,或者用液氮啥的冷却一下,再装。
步骤就是冷却到位赶紧装。
注意别冻伤自己哦。
安全不?小心操作就没问题。
啥时候用呢?也是配合紧的时候。
优势就是不损伤零件。
就好像你要把一个硬邦邦的东西塞进一个小空间,冷一冷,就好弄啦。
实际案例也有,一些精密仪器的轴承装配就会用冷装法,效果那叫一个赞。
轴承的这三种装配方法各有各的好,就看你啥情况用啥招。
选对方法,装配起来顺顺利利,设备才能好好运转。
立式加工中心及数控铣床主轴轴承御荷装置

拉 环之 间形 成刚性 对拉 , 来降低换 刀过 程 中松 刀 力对 主轴轴承 的影 响 , 而有效 地提 高 了加 工 中心 主轴 轴承精 度 的稳 定性 和使 从
用寿命。
关键 词 : 工 中心 ; 控 铣 床 ; 轴 轴 承 ; 荷 装 置 加 数 主 御
中 图分 类 号 : G6 9 T 5 文 献标 识 码 : B
4 主 轴 、 5 拉 杆 、
3 主 轴 套 筒 固 定螺 检 、 4 主 轴 、 5拉杆 、 6 主 轴 葙体 、 7 蝶 形 弹簧 下 垫板 、
8 主 轴 后 端 轴 承 、
6 主 轴 箱 体 、
7 蝶形弹簧下垫板 、
8 主 轴 后 端 轴 承 、
9 蝶形 弹簧 、 1、 形弹簧上压板 O蝶
带动拉爪上行 , 过刀柄上的拉钉实现刀具的拉紧。 通
2 主轴 轴承 的 受力 分析
如图 1 构所 示 , 刀过 程 中, 结 换 拉杆要 下行一 定距离 , 由
1主 轴 前 端 轴 承 、 2 主 轴 套 筒 、
1 主 轴 前 端 轴 承 、 2 主 轴 套 筒 、
3 主 轴 套 筒 固定 螺 栓 、
由于 增 加 浮 动 反 扣 御 荷 装 置 结 构 ,在 松 刀 过 程 中 主 轴 产 生 的很 大 的轴 向力 , 传 递 给 了主 轴 构 件 , 效 地 减 轻 了 主 轴 都 有
轴承 的轴 向受力 ,从而大提高 了主轴部件 的运动精度和使用
寿命 。
承产生 了一个较大 的轴 向力 ; 由于拉爪结构 的需要 , 主轴松刀
1 、 合 锁 紧螺 母 1组 1 、 向套 2导 1 、 簧 3压 1 、 圈 4挡
1、 拴 5螺
9 蝶 形 弹 簧 、 1 、 形 弹 簧 上 压 板 O蝶
Makino牧野CNC加工中心电主轴拆装方法实例

Makino牧野加工中心电主轴拆装维修实例1.准备相应的工具:内六角一套,电筒一个,十字起一把,一字起一把,24MM的开口扳手,千分表一块,磁力表座一个,铜锤一把,2.了解相应的解体步骤。
注意事项:8#为不能拆卸的部分如图所示,主轴转速为16000转,以目前我们的手段无法更换其轴承,其余部分都可拆卸更换主轴拉杆需要拆卸部件最多,所以下面以此目的解体主轴。
解体顺序如上图:1.拆除检测夹紧传感器支架。
2.拆除旋转切削液接头。
3.拆除过渡连接和中间的旋转接头。
4.拆除前端夹爪和弹簧卡套。
5.拆除油缸、缸筒和活塞。
6.拆除检测速度和主轴定位的数齿盘。
7.取出拉杆,更换前端拉杆接头。
8. 为不可拆卸轴承详细介绍拆装步骤。
(07.3.11实例)1.首先记录下相应的管路接头记号。
如图2.将所有管路拆除后,将主轴放置在干净、空旷、光线良好的维修场所进行拆卸工作,并准备干净的防绣包装纸和无纺布铺设在旁边、备好干净料盒,用于零件的存放。
3.拆除旋转接头连接处和开关支架,并做好记号。
如图4.接着拆除过渡连接和旋转接头,12颗M6螺钉,小心检查并保护好陶瓷密封,检查旋转接头和轴承的完好状态。
5.拆除油缸螺钉,取出油缸缸筒,注意取出缸筒时尽量不要用起子或锤子敲击,如必须敲击时需要将磕碰伤用油石修磨平整,并检查O型密封圈是否有损坏6.取出活塞,如图位置连接较紧时,上下晃动取出,禁止使用硬物敲击,检查密封组件是否损伤。
7.取出活塞后,将油缸内壁擦拭干净,检查内壁是否又损伤,并将电机动力电缆压条拆开。
可以开始拆除如图四个M10螺钉。
8.拆除后,小心拉出法兰,注意电缆线和端面O型圈,拆除如图12个M4的螺钉,梳齿盘上有记号,无需重复做记号。
9.检查如图法兰是否有积油现象,用嗅觉判断是主轴油还是液压油,如是液压油需要检查O型圈是否有磨损,如是主轴油,需要检查主轴油道孔的密封圈是否完好,并检查传感器支架的紧固螺钉情况。
10.最后可以取出主轴拉刀杆,检查所有螺钉和蝶形弹簧是否损坏。
加工中心主轴轴承的卸荷结构

加工中心主轴轴承的卸荷结构1.引言1.1 概述概述:加工中心是现代制造业中常见的一种高精度、多功能的机床设备。
在加工中心中,主轴轴承是其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
主轴轴承的质量和设计直接影响到加工中心的运行效率、稳定性和加工精度。
本文将重点讨论加工中心主轴轴承的卸荷结构设计,即如何在设计中实现对主轴轴承的科学和合理的卸荷,从而提高加工中心的运行稳定性和加工质量。
首先,文章将回顾加工中心主轴轴承的重要性,介绍主轴轴承的工作原理和其在加工中心中的作用。
接下来,文章将详细探讨加工中心主轴轴承的卸荷结构设计。
这将包括对主轴轴承卸荷过程中的各种力的分析和计算,以确保主轴轴承在工作过程中能够始终处于合理的受力状态。
同时,文章还将介绍常见的主轴轴承卸荷结构设计方法,如气静压卸荷、弹性元件卸荷等,并对它们的优缺点进行比较和评估。
最后,文章将对加工中心主轴轴承卸荷结构的设计进行总结,并展望未来的发展方向。
在未来,随着技术的进步和需求的不断演变,加工中心主轴轴承的卸荷结构设计将继续进行创新和改进,以满足越来越高的加工要求。
通过本文的研究,读者将能够深入了解加工中心主轴轴承的重要性和卸荷结构设计的原理与方法,并为加工中心的工程实践提供参考和指导。
1.2 文章结构本文主要探讨加工中心主轴轴承的卸荷结构,并对其设计进行分析和探讨。
文章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部分。
引言部分将从概述、文章结构和目的三个方面介绍文章的主题和研究背景。
首先,文章将概述加工中心主轴轴承在加工过程中的重要性,以引起读者对该主题的关注。
接着,将介绍文章的整体结构,包括各个章节的内容安排和主要思路。
最后,说明本文的研究目的,即通过研究加工中心主轴轴承的卸荷结构设计,探讨其优化方案,提高加工中心的运行效率和轴承寿命。
正文部分将详细讨论加工中心主轴轴承的重要性和卸荷结构设计。
首先,将阐述加工中心主轴轴承在加工中的重要作用,包括支撑主轴的负荷、提供稳定的转轴和减少磨损等方面。
主轴承孔采用加工中心加工的质量和效率研究分析

3 0 0 am/ r ai r n 。
工艺是“ 粗镗一合盖一半精镗一精镗一珩磨” , 第二种方式 加工后主轴孔的精度较第一种方式有较大的提高。加工设
3 . 1 . 1 过程研究。
实施初期, 采用以上切削参数进行加工, 振动太大, 通
第 l 3卷
第 1 1期
鸡 西 大 学 学 报
J 0URNA L O F J I XI UN I VE RS I TY
Vo 1 . 1 3 No . 1 1 NO V . 2 0l 3
2 0 1 3年 1 1月
文章编号 : 1 6 7 2— 6 7 5 8 ( 2 0 1 3 ) 1 1 — 0 0 5 1— 2
直到 v = 6 0 m / m i n 左右, 加工开始稳 备采用专用机床 , 刀具采用双支承线镗刀形式。这种加工 过不断降低切削速度, 发现加工到 8 0个工件左右 , 方式的最大特点是机床、 镗模、 夹具、 刀具都为特定产品的 定。在考核刀片耐用度期 间, 主轴承孔量身定做 , 以实现最大生产量为 目标。它的局限 刀片尚未达到磨损极限, 主轴承孔边缘出现较大崩边而更 性在于一旦产品结构发生变化, 机床、 镗模、 夹具、 刀具无法 换刀片。研究表明, 较小主偏角, 刀具出现让刀现象 , 较大
4 刃, 刀片消耗成本下降了7 0 %左右。 3 . 1 . 2 结果。 经过一系列实验 , 最终确定采用抗震刀杆 , 3刃镗刀, 3 . 3 精镗主轴承孔。
前工序尺寸: ‘ p 8 9 . 3± 0 . 1 , 园柱度 0 . 0 6 , 同轴度 ‘ p o . 1 ,
Ra 6 . 3;
刀具选用 : 刀杆直径 ‘ p 8 0 , 加工悬伸 3 4 0 m m 。镗头采用
加工中心主轴装配过程

加工中心主轴装配过程首先,在进行主轴装配之前,需要准备好主轴所需的各种零部件。
这些零部件包括主轴轴承、主轴套、主轴管、主轴法兰、主轴鱼雷座等。
这些零部件通常是通过零部件供应商采购,并按照装配顺序进行分类和存放,以便后续装配使用。
接下来,开始主轴装配的第一步是检查主轴零部件的质量。
通过检查零部件的外观和尺寸,以确保零部件的质量达到要求。
如果发现有损坏或不合格的零部件,需要将其进行更换或修复。
然后,开始进行主轴的装配。
首先,将主轴轴承和主轴套进行配对,并用合适的工具将轴承安装到主轴套上。
在此过程中,需要确保轴承和轴套之间的配对与工艺要求一致,并采取适当的措施,如加热或冷却等,以确保装配过程顺利进行。
装配好主轴轴承后,将主轴套与主轴管进行组合。
这一过程需要精确的对位和配合,以确保主轴能够顺利旋转,并保持良好的精度。
在组合过程中,需要使用合适的工具和测量设备,如千分尺、划线尺等,对轴承和轴套进行精确的测量和调节。
组合好主轴套和主轴管后,接下来需要将主轴法兰和主轴鱼雷座进行安装。
这一过程主要是将法兰和鱼雷座与主轴套和主轴管进行固定,使其构成一个整体。
在安装过程中,需要采取适当的扭矩和紧固力度,以确保固定牢固,不出现松动或脱落。
完成主轴的基本装配后,需要进行主轴的环境测试和功能测试。
环境测试主要是将主轴放置在规定的环境中,如高温、低温、高湿度、低湿度等条件下进行测试,以检查主轴在不同环境下的性能和可靠性。
功能测试主要是通过连接电源和控制系统,对主轴进行转动和负载测试,以检查主轴的运转和负载能力是否满足要求。
最后,将主轴进行清洁和润滑。
清洁主轴是为了保持其表面的干净和光滑,以防止灰尘、污垢等对主轴的影响。
润滑主轴是为了降低主轴的摩擦和磨损,以延长主轴的使用寿命。
在清洁和润滑过程中,需要使用适当的清洁剂和润滑剂,并采取适当的方法和工具进行处理。
综上所述,主轴装配过程需要经历准备零部件、检查质量、组装轴承、安装套管、组合法兰和鱼雷座、环境测试、功能测试、清洁和润滑等多个步骤。
加工中心主轴装配过程

加工中心主轴装配过程Revised on July 13, 2021 at 16:25 pmBy 张宴辉Y3700-110 H406-020 H4594 Y0230-055斜角滚珠轴承隔环感应环锁紧螺帽Y3700-11012000转陶瓷Y3011-11110000转3. H457-110 H457-210主轴轴承衬套4. H4592 H4606轴承盖轴承衬套外环5.将主轴H457-110固定於工作桌上并将主轴擦拭乾净;涂上微薄牛油6.将下隔环H4063装上主轴①注意隔环平行度是否在2μ以内②隔环与主轴的贴平面是否贴合③隔环内孔不可干涉主轴7.①再装入上隔环H4064;且需加微薄牛油②隔环平行度须在2μ内8.①轴承依标准加入适当牛油②轴承装入前须加热至比室温高20度C;使轴承内径涨大便於装入③用轴承加热器加热需退磁;因电热过程会产生磁性效应;故需退磁④轴承采用// \\DBB设计组装;故第一个轴承内较宽的朝下⑤轴承外环有箭头为V朝下装入需到底;再用模具压一下9.再装入第二个轴承;且”箭头”须对齐10. 再装入内隔环H4145①内、外隔环平行度需在2μ内②内、外隔环高度需为等高陶瓷轴承、内环高3μ③内隔环装入时需涂抹微薄之牛油11.再装入外隔环H4146;隔环需加牛油12.再装入轴承;且第三个箭头朝上;与第一、二个相反方向13.装入第四个轴承;箭头与第三个相同14.再装入隔环H4068①平行度在2μ以内②隔环需加微薄牛油15.再将螺帽Y0230-065锁上16.依规定磅数锁上螺帽①用扭力板手锁2000kgf/cm②松开後再锁1600kgf/cm17.螺帽锁紧之後:①用千分表校正外隔环是否位於主轴中心点②校正在10μ以内18.量轴承平面是否在2μ内19.①量表吸於轴承上;校正主轴自由端位置是否在5μ以内②若偏离公差;则需用螺帽上的防松螺丝来校正20.装入轴承Y3011-111V字朝下21.装入第二个轴承V字朝上22.将轴承衬套H457-210装入①衬套装入前须先擦拭乾净②衬套内壁涂抹微薄牛油③衬套加热比室温高20度C23.装入隔环H406-02024.装入感应环H459425.将锁紧螺帽Y0230-055装上26.①用扭力板手锁1000kgf/cm②松开後再锁800kgf/cm27.①将主轴拆下平放②锁上轴承盖H4592先锁紧、後放松③用厚薄规量测间隙量④标准干涉在1~3条28.用塞头塞住油孔29.装入衬套外环H460630.锁上轴承盖31.用量表量测主轴上端之偏摆;需在2μ内;从螺帽的锁紧螺丝调整32.锁上感应螺丝H428833① H4593 拉杆② 钢珠×4 Y0900-018迫紧③ H460-010定位柱④ H460-110 压盘⑤ H4605×3隔环⑥ Y0775-342×90蝶形弹簧⑦ H4595导柱⑧ H4596定位柱34.组装拉杆1 2345 6 78①将隔环H4605依所需厚度研磨②将碟型弹簧涂抹牛油③依序放入隔环及碟形弹簧3片一组④将拉杆完全锁紧到底⑤装上迫紧Y0900-018⑥装上4颗钢珠5/16”⑦检查拉杆上的防松螺丝是否锁紧35.将拉杆装上主轴:装上前需将碟形弹簧外端再涂上牛油;防止打刀时摩擦产生异音36.将定位柱H460-010装上;导柱H4595锁紧;检查防松螺丝是否锁上37.将压盘H460-110锁上38.量测主轴偏摆是否在公差内;锁上固定键H4391×2;主轴完成後须整支作防锈处理;螺丝锁紧後画上记号;确保螺丝锁紧;螺丝需涂抹防松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加工中心主轴轴承的装配
主轴作为加工中心的关键部件,性能会直接影响到加工中心的精度、转速、刚性、温升及噪声等参数,进而影响工件的加工质量。
为了保持优秀的机床加工能力,必须配用高性能的轴承。
主轴轴承的装配质量直接影响其工作状态和使用寿命,有不少数控加工中心的故障就是由于轴承的装配不当造成的,所以应该对轴承的装配技术应当给予足够的重视。
洛阳众悦精密轴承现将主轴轴承的装配要点简述如下:
一、主轴轴承的取出与清洗
1.保持手部清洁干燥:精密轴承从包装中取出时,操作者的手应保持清洁干燥,因为手上的汗水会导致生锈,必要时可以戴手套。
2.保证良好的润滑效果:取出的精密轴承应立即进行装脂和涂油处理,加脂精密轴承取出后立即作无污染安装,不作装脂和涂油处理。
3.包装要封好:精密轴承只能在装配之前从原包装中取出清洗。
从易挥发缓蚀剂封存的多件精密轴承包装中取出其中的几套后,应立即将包装封好,因为VIC纸的保护气只能在封存的包装中得以保持。
4.正确清洗:加脂精密轴承在装配前不可清洗,而未加脂精密轴承在装配前必须清洗,清洗之后应晾干并立即上防锈油或装脂,以免锈蚀。
二、主轴轴承的安装与安装工具
主轴、丝杠用精密轴承作为机床的基础配套件,其性能直接影响到机床的转速、回转精度、刚性、抗颤振动切削性能、噪声、温升及热变形等,进而影响到加工零件的精度、表面质量等。
1.轴承安装注意事项:轴承装配现场应尽可能保持清洁;避免精密轴承污染或异物的进入,污染物对轴承的运转和使用寿命有很大不良影响;检查轴承座孔和轴上配合面的几何精度、尺寸精度及清洁度;安装时在套圈的配合面涂上少许油或少许脂,轴承更容易安装到设计部位;设计轴承座孔和轴时应有一个100~150的安装引导倒角;不要过分冷却轴承,因为冷凝可导致轴承及轴承的配合面锈蚀;轴承内圈与主轴装配需采用定向装配法或角度选配法,也就是人为地控制各装配件的径向跳动误差的方向,使误差相互抵消而不是累积;轴承压入轴承后应转动灵活无阻滞感;安装完成后,检查精密轴承系统是否运转正常。
2.合理使用安装工具:
(1)当过盈量较大时,可采用加热箱、油浴加热或感应器加热轴承来安装,加热温度范围为80℃~100℃,最高不能超过120℃。
同时,应用螺母或其它适当方法紧固轴承,以防止轴承冷却后宽度方向收缩而使套圈与轴肩之间产生间隙。
(2)轴承安装时,必须在套圈端面的圆周上施加均等的压力,将套圈压入,不得用鎯头等工具直接敲击轴承端面,以免损伤。
在过盈量较小的情况下,可在常温下用套筒压住轴承套圈端面,用鎯头轻击装配套筒的中心部位,通过套筒将套圈均衡地压入。
装配力绝不能通过滚动体来传递,避免直接锤击轴承套圈。
压入时,应保证外圈端面与外壳台肩端面,内圈端面与轴台肩端面压紧,不允许有间隙。
(3)采用机械压力机或液压机必须使用装配套筒压装,并保证处于水平状态,如有倾斜会导致轴承沟道因受力损坏,而使轴承产生异响。
装配套筒要完全接触轴承内套圈或外套圈端面的整个圆周。
三、主轴轴承的拆卸
设计者在轴承安装部位应该考虑拆卸问题,轴承一般情况下都选用过盈配合安装,则设计时轴上或轴承座孔应设置拆卸用沟槽,以便于拆卸轴承。
若拆卸下来的轴承还要重新使用的话,拆卸处理更要小心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