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废物的处理及焚烧
医疗废物分类和处置方法

医疗废物分类和处置方法医疗废物是指在医疗机构产生的,具有传染性、危险性、有毒性和有害性的废弃物。
正确分类和处置医疗废物对于环境和人类健康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医疗废物的分类和不同的处理方法。
一、医疗废物的分类医疗废物主要可以分为四类:传染性废物、化学性废物、尖锐废物和一般废物。
传染性废物是指含有或潜在含有病原微生物的废物,如感染性病理废物、实验室传染性废物等。
化学性废物指含有有毒有害化学物质的废物,如废药品、化学试剂废物等。
尖锐废物指尖锐的医疗器械,如针头、注射器等。
一般废物是指非传染性、非化学性、非尖锐的一般生活垃圾。
二、医疗废物的处理方法1. 医疗废物分类投放医疗机构应当对产生的废物进行分类投放,确保不同类别的废物分开收集。
传染性废物和化学性废物应当单独收集,尖锐废物应当单独投放。
2. 医疗废物的收集和包装医疗机构应当配备专门的医疗废物容器,对不同类别的废物进行包装和封闭。
传染性废物应采取密闭包装,化学性废物应采取防渗漏包装。
3. 医疗废物的运输和处置医疗废物应当由具有资质的医疗废物处置公司进行收集、运输和处理。
传染性废物和化学性废物应当送往专门的处理设施进行处理,尖锐废物应当进行特殊处理。
4. 医疗废物的资源化利用部分医疗废物可以通过资源化利用进行处理,如废旧器械的回收再利用,废药品的焚烧能源回收等。
5. 医疗废物的监管和培训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完善的医疗废物管理制度,确保废物的安全处理。
同时,对医护人员进行医疗废物分类和处理方面的培训,提高他们的废物分类和处置能力。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应当增强对医疗废物分类和处理的意识,正确投放不同类别的废物,共同维护清洁环境和健康生活。
通过合理的分类和处理,医疗废物可以得到有效控制,减少废物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的风险,实现循环利用,为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
希望大家共同关注医疗废物处理问题,共同努力建设清洁美好的环境。
医疗废物处理与处置流程制度

医疗废物处理与处理流程制度为了有效掌控医疗废物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潜在危害,确保医院的日常运营安全和可连续发展,本制度对医疗废物的处理与处理流程进行规范。
全部相关部门和人员必需遵守以下规定:1. 医疗废物分类与储存1.1 医院将医疗废物分为四类:感染性医疗废物、不安全性医疗废物、一般性医疗废物和其他医疗废物。
1.2 感染性医疗废物指直接或间接被感染的废物,例如,手术废料、分泌物和排泄物等。
1.3 不安全性医疗废物指含有化学品、放射性物质、药品残留等不安全成分的废物,例如,过期药品、化疗药物和废气胶囊等。
1.4 一般性医疗废物指非感染性和非不安全性的废物,例如,食品残渣、洗涤物和纸张等。
1.5 其他医疗废物指未能被归类为感染性、不安全性或一般性医疗废物的废物。
1.6 感染性和不安全性医疗废物必需存放在专用的密闭容器中,容器上应标明“感染性废物”或“不安全性废物”。
1.7 一般性医疗废物可以直接存放在普通垃圾桶中,但必需保持干燥和不易散发异味。
1.8 全部储存的医疗废物必需定期进行清理和消毒,以防止交叉感染的可能性。
2. 医疗废物收集与运输2.1 医院将设立特地的医疗废物收集站点,由专业人员负责收集和运输医疗废物。
2.2 全部医疗废物收集站点必需配备符合国家标准的收集容器,容器上应标明废物分类和收集时间。
2.3 收集人员必需穿着个人防护装备,并使用专用工具将医疗废物转移至收集容器中。
2.4 收集容器必需保持密闭状态,严禁超负荷运输和堆放。
2.5 运输车辆必需符合国家相关法规标准,装载医疗废物前应进行消毒处理。
2.6 运输车辆司机必需身体健康,经过专业培训并持有相关证件。
3. 医疗废物处理与处理3.1 医院将依据医疗废物的类别选择合适的处理方式:焚烧、消毒、物化处理或委托专业公司处理等。
3.2 医院将建立医疗废物处理设施,以确保处理过程符合环保要求和相关法规。
3.3 医院将订立医疗废物处理作业规程,并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确保操作规范和安全。
医疗废物的分类及处理流程

医疗废物的分类及处理流程医疗废物是指医疗卫生机构在医疗、预防、保健以及其他相关活动中产生的具有直接或者间接感染性、毒性以及其他危害性的废物。
这些废物如果处理不当,将会对环境和公众健康造成严重的威胁。
因此,对医疗废物进行正确的分类和处理至关重要。
一、医疗废物的分类医疗废物主要分为以下几类:1、感染性废物感染性废物是指携带病原微生物具有引发感染性疾病传播危险的医疗废物。
包括被病人血液、体液、排泄物污染的物品,如棉球、棉签、引流棉条、纱布及其他各种敷料;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及一次性医疗器械;废弃的被服;其他被病人血液、体液、排泄物污染的物品。
此外,医疗机构收治的隔离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产生的生活垃圾也属于感染性废物。
2、病理性废物病理性废物是指诊疗过程中产生的人体废弃物和医学实验动物尸体等。
包括手术及其他诊疗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的人体组织、器官;病理切片后废弃的人体组织、病理腊块;医学实验动物的组织、尸体;传染病、疑似传染病及突发原因不明的传染病产妇的胎盘等。
3、损伤性废物损伤性废物是指能够刺伤或者割伤人体的废弃的医用锐器。
常见的有医用针头、缝合针;各类医用锐器,如解剖刀、手术刀、备皮刀、手术锯等;载玻片、玻璃试管、玻璃安瓿等。
4、药物性废物药物性废物是指过期、淘汰、变质或者被污染的废弃药品。
包括废弃的一般性药品,如抗生素、非处方类药品等;废弃的细胞毒性药物和遗传毒性药物,如致癌性药物、可疑致癌性药物、免疫抑制剂等;废弃的疫苗、血液制品等。
5、化学性废物化学性废物是指具有毒性、腐蚀性、易燃易爆性的废弃的化学物品。
常见的有医学影像室、实验室废弃的化学试剂;废弃的过氧乙酸、戊二醛等化学消毒剂;废弃的汞血压计、汞温度计等。
二、医疗废物的处理流程1、分类收集医疗卫生机构应当按照医疗废物的分类要求,在产生医疗废物的场所进行分类收集。
不同类别的医疗废物应当分别放置于专用的包装物或者容器内,并且确保包装物或者容器无破损、渗漏和其他缺陷。
医疗废物的处理规范

医疗废物的处理规范医疗废物是指在医疗、预防、保健以及其他相关活动中产生的具有感染性、毒性、腐蚀性、化学性和放射性等危险特性的废物。
医疗废物的处理对于保护环境和公共卫生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详细介绍我国医疗废物的处理规范。
一、医疗废物的分类根据国家相关规定,医疗废物主要分为五类:感染性废物、毒性废物、腐蚀性废物、化学性废物和放射性废物。
1.感染性废物:包括破损的医用敷料、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病原体的培养基、标本、废弃的医学实验动物等。
2.毒性废物:包括废弃的化学消毒剂、废弃的化学药品、废荧光灯管、废汞温度计等。
3.腐蚀性废物:包括废弃的化学消毒剂、废酸、废碱等。
4.化学性废物:包括废弃的化学消毒剂、废弃的化学药品、废荧光灯管等。
5.放射性废物:包括放射性诊断和治疗用品、放射性同位素实验室废弃物等。
二、医疗废物的处理原则医疗废物的处理应遵循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和安全化的原则。
1.无害化:通过物理、化学、生物等方法,破坏医疗废物的有害特性,使其对环境和人体不再构成危害。
2.减量化:通过优化医疗流程、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等措施,减少医疗废物的产生量。
3.资源化:回收和利用医疗废物中的可资源化物质,降低资源浪费。
4.安全化:确保医疗废物处理过程中的安全,防止事故发生。
三、医疗废物的处理流程医疗废物的处理流程包括收集、分类、运输、处理和处置五个环节。
1.收集:医疗机构应设立专门的医疗废物收集点,对产生的医疗废物进行分类收集。
2.分类:根据医疗废物的特性进行分类,确保同类废物集中处理。
3.运输:医疗废物运输应使用专用的运输工具,避免交叉污染。
4.处理:根据医疗废物的类别,采用相应的处理方法进行无害化处理。
5.处置:对经过处理的医疗废物进行最终处置,如填埋、焚烧等。
四、医疗废物处理的技术方法1.高温焚烧:通过高温焚烧,破坏医疗废物的有害特性,实现无害化处理。
2.化学消毒:利用化学消毒剂对医疗废物进行消毒处理,降低感染性废物中的病原体活性。
医疗废物处理与处置规程

医疗废物处理与处置规程第一章医疗废物概述 (2)1.1 医疗废物的定义与分类 (2)1.1.1 医疗废物的危害 (3)1.1.2 医疗废物的法规 (3)第二章医疗废物的收集与包装 (4)1.1.3 医疗废物收集原则 (4)1.1.4 医疗废物收集方法 (4)1.1.5 医疗废物包装要求 (4)1.1.6 医疗废物包装标准 (5)第三章医疗废物的运输与储存 (5)1.1.7 运输工具与设备 (5)1.1.8 运输人员要求 (5)1.1.9 运输过程管理 (6)1.1.10 储存条件 (6)1.1.11 储存管理 (6)第四章医疗废物的预处理 (6)1.1.12 物理预处理方法 (6)1.1.13 化学预处理方法 (7)1.1.14 生物预处理方法 (7)1.1.15 日常维护 (7)1.1.16 定期保养 (7)1.1.17 特殊情况处理 (8)第五章医疗废物的无害化处理 (8)1.1.18 概述 (8)1.1.19 高温焚烧 (8)1.1.20 高压灭菌 (8)1.1.21 微波处理 (8)1.1.22 概述 (9)1.1.23 漂白 (9)1.1.24 中和 (9)1.1.25 氧化还原 (9)1.1.26 其他化学处理方法 (9)第六章医疗废物的固化处理 (9)1.1.27 固化方法概述 (9)1.1.28 固化工艺流程 (10)1.1.29 固化处理设备概述 (10)1.1.30 操作要点 (10)1.1.31 维护与保养 (10)第七章医疗废物的焚烧处理 (11)1.1.32 焚烧工艺概述 (11)1.1.33 焚烧设备 (11)1.1.34 焚烧废物的环境影响 (11)1.1.35 焚烧废物的控制措施 (12)第八章医疗废物的填埋处理 (12)1.1.36 填埋场选址 (12)1.1.37 填埋场设计 (12)1.1.38 填埋场运行 (13)1.1.39 填埋场管理 (13)第九章医疗废物的资源化利用 (13)1.1.40 概述 (13)1.1.41 资源化方法 (13)1.1.42 资源化技术 (14)1.1.43 环保效益 (14)1.1.44 经济效益 (14)第十章医疗废物处理设施的运行与维护 (15)1.1.45 设施运行的基本原则 (15)1.1.46 设施运行管理的主要内容 (15)1.1.47 设施维护保养的基本原则 (15)1.1.48 设施维护保养的主要内容 (16)第十一章医疗废物处理与处置的安全防护 (16)1.1.49 个人防护 (16)1.1.50 安全操作 (16)1.1.51 应急处理 (16)1.1.52 防范 (17)第十二章医疗废物处理与处置的监管与法规 (17)第一章医疗废物概述1.1 医疗废物的定义与分类医疗废物是指在医疗卫生机构、医疗预防、保健、教学、科研以及其他相关活动中产生的,具有直接或间接感染性、毒性以及其他危害性的废物。
医疗废物的处置方法及管理

医疗废物的处置方法及管理
医疗废物的处置方法:
1. 焚烧法:这是一种常见的医疗废物处理方法,通过高温焚烧,将有机物质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水,同时杀死病原体。
这种方法处理效率高,可以减少废物体积,但可能会产生有害气体和残留物。
2. 化学消毒法:这种方法使用化学消毒剂(如漂白粉、过氧化氢等)对医疗废物进行消毒处理。
这种方法简单易行,但对某些抗药性强的病原体可能效果不佳。
3. 高压蒸汽灭菌法:这种方法使用高压蒸汽对医疗废物进行灭菌处理,可以有效杀死病原体,但设备投资较大。
4. 生物降解法:这种方法利用微生物分解有机物质,将医疗废物转化为无害物质。
这种方法环保,但处理周期较长。
医疗废物的管理:
1. 分类收集:根据废物的性质和危害程度,将医疗废物分为感染性废物、病理性废物、药品废物、化学废物等类别,分别收集。
2. 储存运输:医疗废物应储存在专用的、密闭的、标有警示标志的容器中,运输时应避免泄漏和散播。
3. 记录追踪:对医疗废物的产生、收集、储存、运输、处理等环节进行记录,以便追踪和管理。
4. 培训教育:对医疗废物处理人员进行专门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5. 法律法规: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如《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等,确保医疗废物的安全处理。
医疗废物的处置方法

医疗废物的处置方法
医疗废物的处置方法如下:
1. 分类收集:将医疗废物按照不同的类别进行分类收集,包括感染性废物、化学废物、药品废物、尖锐器械等。
2. 包装封存:将各类医疗废物进行适当的包装,防止泄漏和污染环境。
感染性废物应
采用双层包装,符合防护要求。
化学废物应放入防漏密封容器中。
3. 集中存放:将包装好的医疗废物安全地存放在专门的医疗废物储存间或临时储存点中,禁止随意堆放或倾倒。
4. 冷藏处理:对于需要冷藏处理的医疗废物,如病理性废物和胚胎、胎盘等,应进行
冷藏,以防止细菌滋生和气味扩散。
5. 定期处置:定期将积累的医疗废物委托给专业的医疗废物处理机构进行处理,确保
废物得到合理处理和安全处置。
6. 焚烧处理:将医疗废物交给合格的焚烧厂进行高温焚烧处理,将有害物质彻底破坏,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7. 消毒处理:对感染性废物进行适当的消毒处理,杀死病原体,降低传播风险。
8. 回收利用:对于可回收利用的医疗废物,如纸张、塑料等,应进行分类回收,避免
浪费资源。
以上是常见的医疗废物处理方法,具体的处理方式应根据当地的法律法规和规范要求进行操作。
同时,需要保证操作人员具备相应的专业技能和保护措施,以确保安全和卫生。
医疗垃圾的分类及处理

医疗垃圾的分类及处理医疗垃圾,这个听起来有些陌生又令人有些担忧的词汇,其实与我们每个人的健康都息息相关。
在医疗活动中,每天都会产生大量的垃圾,如果这些垃圾不能得到正确的分类和处理,就可能会对环境、公众健康甚至整个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的威胁。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医疗垃圾都有哪些常见的分类。
一类是感染性医疗垃圾。
这类垃圾通常携带病原体,具有引发感染的风险。
比如,被病人血液、体液污染的物品,如棉球、纱布、一次性医疗器具等;还有传染病病人产生的生活垃圾,都是感染性医疗垃圾的范畴。
第二类是病理性医疗垃圾。
这包括手术及其他诊疗过程中产生的废弃人体组织、器官,以及病理切片后废弃的人体组织、病理蜡块等。
损伤性医疗垃圾也是不容忽视的一类。
像医用针头、缝合针、各类医用锐器,比如手术刀、玻璃安瓿等,都属于损伤性医疗垃圾。
它们具有刺破或划伤人体的潜在危险。
药物性医疗垃圾主要来源于过期、淘汰、变质或者被污染的废弃药品。
最后一类是化学性医疗垃圾。
常见的有医学影像室、实验室废弃的化学试剂,废弃的过氧乙酸、戊二醛等化学消毒剂,还有废弃的汞血压计、汞温度计等。
那么,针对这些不同类型的医疗垃圾,又是如何进行处理的呢?对于感染性医疗垃圾,处理的首要原则是进行无害化处理,以杀灭其中的病原体。
通常会采用高温蒸汽灭菌、焚烧等方法。
高温蒸汽灭菌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破坏病原体的结构,使其失去活性。
而焚烧则可以彻底将垃圾转化为灰烬和无害气体,有效消除感染风险。
但焚烧过程需要严格控制温度和排放,以避免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病理性医疗垃圾的处理相对特殊。
一般会先进行防腐处理,然后通过火化或者深埋的方式进行处置。
这样可以确保人体组织和器官不会对环境和公共卫生造成危害。
损伤性医疗垃圾由于其尖锐和锋利的特性,处理时需要特别小心。
通常会先将其放入耐刺、防渗漏的专用利器盒中,达到一定数量后,再进行集中处理。
处理方法一般也是焚烧或者高温灭菌。
药物性医疗垃圾不能随意丢弃或混入生活垃圾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疗废物得处理及焚烧
摘要:本文从医疗废物来源及危害入手,通过对医疗废物处理现状得分析,对焚烧技术得
应用做详细介绍并简单改进。
关键词:医疗废物,处理现状,焚烧
Is医疗废物得来源
医院废物就是指医院所有需要去弃、不能再利用得废物,[1]包括生物性得与非生物性得, 也包括生活垃圾。
医疗废物就是脂在病人进行诊断、治疗、护理等活动得过程中产生得废
医疗废物中可能含有大量病原微生物与有害化学物质,甚至会有放射性与损伤性物质,因此医疗废物就是引超疾病传播或相关公共卫生问题得重要危险性因素。
2、医疗废物得分类
《医疗废物分类目录》将医疗废物分为5类:
①感染性
感染性废物就是指携带病原微生物具有引发感染性疾病传播危险得医疗废物,包括被病人血液、体液.排泄物污染得物品,传染病病人产生得垃圾等;
②病埋性
病理性废物就是指在诊疗过程中产生得人体废弃物与医学试验动扬尸体,包括手术中产生得废弃人体组织、病理切片后废弃得人体组织、病埋腊块等;
③损伤性
损伤性废物就是指能够刺伤或割伤人体得废弃得医用锐器,包括医用针、解剖刀、手术
刀、玻璃试管等;
④药物性
药物性废物就是指过期.沟汰、变质或被污染得废弃药品,包括废弃得一般性药品八废弃
得细胞毒性药物与遗传毒性药物等;
⑤化学性
化学性废物就是指具有毒性.腐蚀性.易燃易爆性得废弃化学物品•如废弃得化学试剂、化
学消毒剂、汞血压计.汞温度计等。
3、医疗废物得危書[1]
医疗废物具有极强得传染性.生物毒性与腐蚀性■排放管埋不严或处理不当■会被风扬失或被雨水淋失,造成对水体、大气、土壤得汚染及对人体得直接危害。
与生活垃圾类废弃物不同•医疗废物由于携带病歯得数童巨大.种类緊多,具有空间传染、急性传染、交叉传染与潜伏传染等特征,其危害性更大。
国内外因地表水汚染而引发流行性传染病得记载很多畀955 年印度某城市因水源遭病菌汚染,68%得人口受到甲型黄疸性肝炎感染;中国吉林市江北地区曾因水源汚染■引起伤寒流行,400多人发病,5人死亡;中国抚顺市结核病院曾因汚水污染水源,使附近居民中300多人患结核病;1986年上海市爆发得甲型肝炎,也就是由于食用医院带病毒汚水污染得毛対引起得。
4、S疗废物处理现状【2】
医疗废物得危害性引起了世界各•国得离度重视。
在相关法律法规建设方面•许多国家与地区对医疗废物得减量化、分类收集、储存、运输与处理处置各•个方面、各•个环节都有严格明确得规定。
在技术研究方面,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对医疗废物得处理处置进行深入研究,主要方法有焚烧.离压灭菌.化学处理、微波辐射、高温分解、等离子体与电弧炉等。
与此相对比,中国在法律法規制定、监管体系完善.社会公众意识增强与科研投入等方面还存在很大差距。
一、法律法规制定滞后
虽然《中华人民共与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对危险废物得产生、运输、储存、处置作了相应规定,建设部也早就对医疗废物提出了集中处理处置得要求,但具体得实施细则制定明显滞后,对医疗废物得产生者、运输者、收集者、处理处置者尚无明确、具体得要求•在执法过程中,也不同程度地存在执法不严等问題.
二、监菅体系亟待完善
目前中国医疗废物得管理体系很不完善,没有实现医疗废物得收集、储存、运输、处埋处置得全过程跟踪管理,医疗废物得环境污染问题没有从源头得到控制。
①监管体系与运行机制不合理
②分类收集体系不完善
③贮存、运输体系漏洞较多
④处理、处置设施落后
三、公众对医疗废物管理知识了解不够
促进公众对医疗废物管理得了解,提高公众得卫生与环保意识,就是对医疗废物实行有效管理得社会基础。
由于教育宣传不足与缺乏相关知识,公众对医疗废物得危害性缺乏足够认识。
有得回收一次性医疗用品,重新回流到一些“三无"医院或作别得用途;有得把医疗废物露天堆放在水源附近;有些医院未将医疗废物作为危险废物对待•直接将医疗废物与生活垃圾混在一超,病原体借助生活垃圾中得有机质緊殖更快,造成病毒得芟延。
四、科研投入不足与技术落后
中国在对医疗废物得处理处置工作得资金投入、科研队伍培养与技术成果等方面,不仅落后于发达国家与地区,也严重滞后于国内対医疗废物处理处置日益增加得迫切需求。
5、医疗废物焚烧技术【3】
—■擁述
国内外对医疗废物得处理基本上采用荧烧处理,尽管国外发展了高压蒸汽消毒、微波处理、等离子处理.放射处理等技术,但由于技术.投资、运行费用等问題,新近发展得这些新技术在我国运用较少。
目前国内各^地对医疗废物得处理大部分釆取医院自行处埋,条件好得医院釆取了简易小型焚烧炉焚烧处理,小型焚烧炉焚烧处理规模小,焚烧.自动控制、尾气净化等技术水平低.成本高、汚染严重,并且城市医院大多数位于城区或居民集中区,极易造成严重得二次污染,市医疗废物得焚烧处理存在许多风险隐患。
二、优缺点
焚烧技术在处理医疗废物方面得到如此广泛得应用,就是因为它有许多独特得优点:
①垃圾经焚烧处理后,垃圾中得病原体被彻底消灭,燃烧过程中产生得有害气体与烟尘
经处理后达到排放要求,无害化程度高;
②经过焚烧,垃圾中可燃成分离温分解治,减量效果好,焚烧筛上物效果更好;
③垃圾焚烧产生得高温烟气,其热能可用来供热或发电,可充分实现垃圾进源化;
④垃圾焚烧厂占地面积小,尾气经净化处理后污染较小,可靠近市区建厂;
⑤焚烧处理可全天倏操作,不易受天%影响。
当然,焚烧法投资大、占用资金周期长,对垃圾得热值有一定要求•并且还可能产生较为
严重得“二噁英"问题,对烟气处埋时要消耗大量资金。
三、彩响因素
影响炎烧得主要因素:焚烧温度.滞留时间、程度扰动与空气需求量。
焚烧温度就是指废物中得有害组分在高温下氧化.分解直至破坏所需达到得温度。
焚烧温度就是炎烧炉炉衬结构设计与选材得虫要依据•一般来说提高焚烧温度有利于废物中有害物质得得分解与坏,并可抑制黑烟得产生,但温度过高不仅加大燃料消耗量,还增加了烟气中氮氧化物得含量。
滞留时间就是指废物中有害组分在焚烧炉內,处于焚烧条伴下发生氣化、分解、燃烧, 最后完成无害化物质所需得时间.停留时间得长短直接影响焚烧得完善程度,也决定炉体得容积尺寸。
影响滞留时间得因素很多,如焚烧温度、空乞过剩系数与空气在炉内同废弃物得混合程度等。
设计吋不宜采取提高焚烧温度得办法来缩短停留时间,而应以技术经济角度确定焚烧温度。
同样,也不宜片面地延长停留时间而达到降低焚烧温度得0得.
为使废物及燃烧产物全部分解,必须加强空气与废物、空%与烟气得充分接滋混合,扩大接触面积,使有害物在高温下短时间内徂化分解•焚烧炉有独特得供凤系统,且有足够得风压以加强系统与废物与烟%得混合程度。
四、医疗废物焚烧处理工艺
目前国内外用于焚烧医疗废物得炎烧炉型主要分为一下五种类型.
(1)炉排型焚烧炉
(2)回转式焚烧炉
(3)流化床焚烧炉
<4)热解一焚烧炉
<5)国外最近发展得高压蒸汽消毒、微波处理.等离子处理、放射处理等技术
医疗废物焚烧处置系统包括医疗废物进料系统、医疗废物焚烧系统.燃烧空%系统.辅 助燃烧装置、热能利用系统、烟气净化系统.残渣处埋系统及其她捕助系统。
以下就是热解焚烧工艺流程
紳焚烧工艺渍穫銚 五、存在间题
医疗废物焚烧处理过程中因为人为.天然•仪器种种原因•导致污染扬排放较严重•处埋 效果不明显,甚至产生更为严重得二次污染,影响焚烧厂周边居民生命财产安全。
造成这种现 象得原因归纳如下:
K 处理人员操作不規范,或者说对疔染物处理过程不够关注,导致处理过程出现问题, 进而导致上述问題。
2、 处理机制存在问題,焚烧过程不可避免得产生二次污染,但工艺流程对尾%处理及污 染物后续工作考虑不到位。
3、 处理仪器因为长期使用破损,效率降低,处埋方因经费问題不予更换,造成上述后果。
4、 法制对此方面关注不够离,无法可依或者有法不依,执法不严,使处理方尢所畏惧。
针对上述问題,有以下解决方案:
K 建立健全法制,并完善监督机制,开展全民监督,全民举报制
2、 研发新技术,从技术方面入手,研发出更经济有效得手段处理
3、 控制医疗废物得产生与流通,将其控制在可控范阖内•防止恶性污染爆发
4、 加强操作人员能力,对其思想、能力进行培训,使其满足要求•并从思想上玄视自己得 工作。
6、结论
我国0前对医疗废物得处理机制还有待完善,对医疗废物得处理技术有待加强,如何有 效控制并解决医疗废物问題,在今后得长期工作中,还就是一个需要高度虫视得问題,研发组 应加紧新技术得研发,工程组应做好自己得本职工作•在新技术未开发出来得时候保证现在 得处理效率,防止医疗废物得恶性积累,预防医疗废物得不良影响。
7、參考文献
[1]《医疗废物管理与汚染控制技术》 赵由才张金蒲敏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01
[2] 《医疗废物菅理条例》
[3] 《医疗废物焚烧技术基础》王华2007
废IS 收
飞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