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真菌多样性
马头山自然保护区大型野生真菌物种多样性调研

马头山自然保护区大型野生真菌物种多样性调研金卫根,饶军,包水明(东华理工大学生物系,江西南昌330013)马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武夷山中段,气候温暖,森林覆盖率达96.3%,极适宜大型野生真菌的生长与繁殖。
经初步调查,发现有大型野生真菌93种,隶属于担子菌亚门8目24科84种、子囊菌亚门3目4科9种。
马头山自然保护区;大型野生真菌;物种多样性,生于林木上。
疣革菌,生于林地,有时生在树根上,引起树木窒息病。
1.3.3伏革菌科Corticiaceae 。
硫磺伏革菌,生于枯枝、腐木上。
白伏革菌,生于阔叶树枯枝上。
黄油囊伏革菌,生于阔叶树树枝上。
白油囊伏革菌,生于阔叶树枝干上。
伏革菌Corticium sp.,生于阔叶树枝干上。
1.3.4灵芝菌科Ganodermataceae 。
灵芝,生于栎类及其他阔叶树木桩旁。
紫芝,生于腐木及腐木桩上,有时生于竹类枯死部分。
扁芝,生于阔叶树树干或枯立木上。
1.3.5多孔菌科Polyporaceae 。
彩绒革盖菌,生于阔叶树枯立木、倒木、原木和伐桩上,也生于衰弱的活立木上。
单色革盖菌,生于阔叶树的树桩上。
朱红密孔菌,生于阔叶树腐木上。
血红密孔菌,生于阔叶树腐木上。
黑扇小孔菌,生于阔叶树倒木上。
扇状小孔菌,生于阔叶树倒木上。
相邻小孔菌于阔叶树倒木上。
纯黄小孔菌,生于阔叶树倒木上。
粗毛囊孔菌生于阔叶树倒木上。
囊孔菌,生于阔叶树枯立木、原木和伐桩上。
拟偏肿栓菌,生于阔叶树倒木上。
棱孔菌,生于树木及枯木上。
漏斗棱孔菌生于树木及枯木上。
黑管菌,生于阔叶树树木及枯立木上。
小栓菌,生于阔叶树枯立木和倒木上。
齿贝栓菌马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江西省资溪县的东北部,地处武夷山脉中段,气候温暖,生物类群多样,植物种类繁多,腐殖质深厚,土壤肥沃,形成独特的森林生态环境,极适宜大型野生真菌的生长和繁衍,是野生菌菇类的天然基因库。
笔者近年来曾3次深入该保护区,开展对大型菌菇类的调查和标本采集工作。
广西姑婆山及邻近地区大型真菌物种多样性

广西姑婆山及邻近地区大型真菌物种多样性作者:张艳成张强牟光福刘演赵博来源:《广西植物》2023年第12期摘要:姑婆山緊邻南岭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孕育了丰富的生物资源。
为了解该区域大型真菌物种多样性,该文采用随机踏查法对广西姑婆山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姑婆山)及邻近地区大型真菌资源进行调查采集,并结合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进行物种鉴定。
结果表明:(1)共发现348种大型真菌,隶属于2门6纲17目69科175属,其中包含食用菌40种、药用菌42种、毒菌7种。
(2)对该区的物种组成分析表明,优势科为蘑菇科(Agaricaceae)、牛肝菌科(Boletaceae)、粉褶蕈科(Entolomataceae)和锈革菌科(Hymenochaetaceae)等9科;优势属为鹅膏属(Amanita)、靴耳属(Crepidotus)、毛皮伞属(Crinipellis)和粉褶蕈属(Entoloma)等11属。
(3)共发现2个中国特有属,即脆孔菌属(Fragiliporia)和臧氏牛肝菌属(Zangia);11个中国特有种,即厚集毛菌(Coltricia crassa)、魏氏集毛菌(C. weii)、丛生粉褶蕈(Entoloma caespitosum)、极细粉褶蕈(E. praegracile)、近薄囊粉褶蕈(E. subtenuicystidiatum)、薄管层卧孔菌(Fomitiporia tenuitubus)、香榧嗜蓝孢孔菌(F. torreyae)、脆孔菌(Fragiliporia fragilis)、南岭多年卧孔菌(Perenniporia nanlingensis)、亚白灰孢多年卧孔菌(P. subtephropora)以及脑形银耳(Tremella cerebriformis)。
(4)该区域大型真菌科级区系地理成分可分为世界广布成分(66.67%)、泛热带成分(17.39%)以及北温带成分(15.94%);属级区系地理成分可分为7类,主要以世界广布成分为主(61.71%),其次为泛热带成分(20.57%)和北温带成分(13.71%)。
中国7所高校校园大型真菌多样性研究进展

生物资源2020,42(6 ):660〜669Biotic ResourcesDOI : 10. 14188/j. ajsh. 2020. 06. 007中国7所高校校园大型真菌多样性研究进展张健T,艾小迪T,陈美倩,再雪芳,杨云礼(贵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贵州贵阳550025)摘要:大型真菌是校园生态环境中t要的生物组分,优美的校园生态环境通常孕育着较高的生物多样性对我国7所髙 校校园大型真菌资源多样性研究进行了综述,校订了已报道文献中校闶大型真菌的物种名录,对校园大型真菌资源的研究、保 育、利用与科普等方面提出了展望,以期为校园大型真菌的生态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关键词:大型真菌;多样性;校园环境中图分类号:Q958. 1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3491(2020)06-0660-10Research advance of m acrofungal diversity in seven university campus of ChinaZHANG Jian , AI Xiaodi" , CHEN Meiqian, RAN Xuefang, YANG Yunli(C'ollege of Life Sciences, Guizhou University, (iuiyang 550025, (iuizhou, China)Abstract :M acro fungi are important biological components in campus ecological environm ent. In this paper, studies on macrofungal resource diversity in C'hina's university campus are reviewed. T he calalogues of macrofungi in the cam pus have been revised. T he research, conservation, utilization and popular science on macrofungi in the campus have been prospected to provide scientific basis for macrofungal ecological management in the campus.K eyw ords: m acrofungus;diversity;campus environment〇引言真菌是生物界中物种数量第二位的生物类群,它的细胞壁含几丁质,细胞不含叶绿体,是以孢子进行繁殖的真核生物1大型真菌泛指蘑菇或蕈菌,-般指有“肉眼可见,徒手可摘”的子实体、子座、菌 核或菌体的一类高等真菌,主要分为寄生、腐生或共生三类营养方式21:大型真菌在生态系统中物质与能M循环、生物多样性、维持和恢复生态环境等方面意义重大,在食用、药用等方面开发利用的潜力巨大^。
大型真菌的概念

大型真菌的概念一、引言真菌是生物界中一个重要的类群,它们与植物、动物一起构成了三大生命界。
真菌具有多样的形态和功能,在自然界中发挥着重要的生态作用。
其中,大型真菌是真菌界中最为引人注目的一类,它们通常具有巨大的体型和独特的形态结构,是生物多样性中的珍品之一。
二、大型真菌的定义大型真菌指体型较大、直径超过10厘米以上的真菌。
这些真菌通常具有显著的地上部分,如子实体、伞盖等。
它们在真菌界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不仅是食用、药用和观赏植物,还在自然界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三、大型真菌的分类根据形态特征和遗传学研究结果,目前已知大型真菌可以分为多个属。
其中比较著名的包括:伞菇属(Agaricus)、牛肝菌属(Boletus)、口蘑属(Cantharellus)、鸟巢菇属(Cyathus)等。
四、大型真菌的形态特征大型真菌的形态特征十分丰富,不同属之间也存在着一定差异。
但总体来说,大型真菌具有以下几个特征:1. 伞盖:通常为圆形或半球形,有时呈扁平状或钟状;2. 柄:与伞盖相连,通常为圆柱形或棒状;3. 尾柄:在某些属中存在,是柄的基部延长而成;4. 管孔:在牛肝菌属等一些属中存在,是管菌类真菌子实体下表面的孔状结构;5. 菌褶:在伞菇属等一些属中存在,在伞盖下表面呈放射状排列的褶皱结构。
五、大型真菌的生态意义1. 分解营养物质:大型真菌是自然界中分解有机物质的重要角色之一。
它们通过分泌酶类降解落叶、枯枝等有机物质,并将其转化成可被其他生物利用的营养物质。
2. 维持生态平衡:大型真菌对于维持自然界生态平衡具有重要作用。
它们能够与其他生物形成复杂的关系网,如与树木共生形成菌根等。
3. 食用和药用价值:大型真菌不仅具有观赏价值,还有很高的食用和药用价值。
如牛肝菌属、松茸属等常被人们视为美食;而板蓝根(伞菇属)则是一种重要的中药材。
六、大型真菌的保护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扩张,大型真菌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威胁。
保护大型真菌已成为当今环境保护工作中的重要任务之一。
生态环境部、中国科学院公告2018年第10号——关于发布《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大型真菌卷》的公告

生态环境部、中国科学院公告2018年第10号——关于发布《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大型真菌卷》的
公告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生态环境部,中国科学院
•【公布日期】2018.05.16
•【文号】生态环境部、中国科学院公告2018年第10号
•【施行日期】2018.05.16
•【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自然生态保护
正文
生态环境部中国科学院公告
2018年第10号
关于发布《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大型真菌卷》的公告为掌握生物多样性受威胁状况,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环境部和中国科学院联合编制了《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大型真菌卷》,现予公布。
具体名录可在生态环境部政府网站()查询。
特此公告。
附件:1.《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大型真菌卷》评估报告
2.《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大型真菌卷》名录
生态环境部
中科院
2018年5月16日。
域大型真菌多样性调查与评价技术规定

附件 7县域大型真菌多样性调查与评估技术规定1 适用范围本规定规范了县域内大型真菌物种多样性调查与评估的主要内容、技术要求和方法。
本规定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范围内县域大型真菌物种多样性调查与评估。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2016)《生物多样性观测技术导则大型真菌》(2014)《全国微生物资源调查技术规定(试行)》(2010)3 术语和定义3.1 真菌指能吸收营养、具有细胞壁、能产孢子、无叶绿素、以有性和/或无性方式繁殖的真核有机体。
3.2 大型真菌泛指能形成肉眼可见的子实体、子座、菌核或菌体的一类真菌。
3.3 子囊菌指有性生殖阶段形成子囊和子囊孢子的真菌。
3.4 担子菌1指在有性生殖阶段能产生具有担子的产孢结构、在担子上产生担孢子的真菌。
4 调查与评估原则4.1 科学性原则评估应坚持严谨的科学态度,采用科学的技术方法,评估县域大型真菌物种多样性现状、受威胁状况以及保护状况,并提出针对性保护措施和建议。
4.2 全面性原则应覆盖调查区域所有自然生态系统类型以及不同的海拔段,并尽量覆盖更多网格。
4.3 重点性原则应把各级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自然遗产地、其他原始植被分布区等生物多样性丰富的区域作为调查重点区域,并增加调查强度。
5 调查内容调查县域内大型真菌物种组成、分布、生境、威胁因子和保护现状。
重点关注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物种、特有种、《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大型真菌卷》中的疑似灭绝物种、受威胁物种与数据缺乏物种等。
6 评估内容(1)评估县域大型真菌物种多样性现状,包括物种丰富度、特有性、经济价值以及珍稀濒危状况等;2(2)评估县域大型真菌物种多样性受威胁状况,重点关注食、药用菌和珍稀濒危物种;(3)评估县域大型真菌保护空缺。
7 工作流程7.1 调查准备(1)收集、分析与调查区域有关的志书、报告、文献、标本、数据库等资料,编制县域大型真菌物种初步名录。
(2)了解调查区域的气象、地形地貌、生态系统类型等自然地理概况,并分析生物多样性分布情况,确定生物多样性相对丰富的区域,制定调查方案。
大型真菌分类的研究意义

大型真菌分类的研究意义
大型真菌分类的研究意义在于深入了解真菌的多样性、演化关系以及对生态系统的作用,为保护生物多样性和开发真菌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首先,真菌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生态系统成分之一,其在自然界中的角色必不可少。
真菌可以分解死去的有机质,促进养分循环和土壤形成,同时也是许多生物的食物来源。
因此,对真菌多样性的深入研究有助于更好地了解生态系统的构成和功能。
其次,真菌的分类与演化关系也是研究的重点。
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我们已经能够通过分析真菌的基因组,了解其演化历史和亲缘关系。
这不仅有助于更好地理解真菌的多样性,还能为人类寻找新的药物和工业用途提供线索。
最后,真菌资源的开发也是大型真菌分类研究的重要应用方向。
真菌中含有大量生物活性物质,如抗生素、抗肿瘤药物、酶和色素等。
通过深入研究真菌的分类和演化关系,我们能够更准确地定位这些潜在的有用成分,并进行有效的开发和利用。
总之,大型真菌分类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生态学、生物学和应用学意义,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真菌的多样性、演化与资源潜力,为生物多样性保护和资源开发提供科学支持。
- 1 -。
大型真菌论文:大型真菌 物种多样性 区系特征 生态多样性

大型真菌论文:车八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型真菌多样性研究【中文摘要】本文对车八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不同植被群落样地内的大型真菌进行采集,并对所采集到的大型真菌进行物种多样性、区系特征及大型真菌与生境的关系进行的研究。
作者在201O年到2011年先后到车八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采集标本12次,共采集到大型真菌标本1375份,鉴定出大型真菌379种,隶属于7纲20目55科103属。
其中包括中国新纪录属1个,即海氏菇属Heinemannomyces。
中国新记录3个,分别为华丽海氏菇Heinemannomyces splendidissima Watling、大孢粉褶蕈Entoloma amplisporum Corner & E. Horak和雪白裸脚菇(参照种)Gymnopus aff. nivalis (Luthi & Plomb) Antonin & Noordel;中国大陆新记录1种,即藏褶裸伞Gymnopilus crociphyllus (Cooke & Massee) Pegler。
本文首次分析了车八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大型真菌的区系组成和区系地理成分,所用材料为作者本人采集的标本及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华南真菌资源研究组及中国林业大学微生物研究所历年于车八岭国...【英文摘要】Species diversity, mycofloristic characters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abitat of macrofungi and different phytocoenose in Chebaling National Nature Reserve were studied systematically in this paper.More than 1375 specimens were acuminated after twelve times collection inChebaling National Nature Reserve from 2010 to 2011. Threehundred and seventy-nine species in 103 genera,55 families,20 orders,7 classes were identified, including a new record genusto China:Heinemannomyces, three new records to Ch...【关键词】大型真菌物种多样性区系特征生态多样性【英文关键词】Macrofungi Species diversity Macrobiotacharacters Ecological diversity【索购全文】联系Q1:138113721 Q2:139938848 同时提供论文写作一对一辅导和论文发表服务.保过包发【目录】车八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型真菌多样性研究摘要5-6Abstract6-7第一章前言10-18 1.1 大型真菌多样性概述10-15 1.1.1 大型真菌及大型真菌多样性10-11 1.1.2 大型真菌及大型真菌多样性的重要价值11-12 1.1.3 国外研究进展12-13 1.1.4 国内研究进展13-15 1.2 车八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概况15-16 1.2.1 地质条件15 1.2.2 气候特点15 1.2.3 土壤状况15-16 1.2.4 植被群落16 1.3 车八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型真菌研究的必要性16-17 1.4 研究目的及内容17-18第二章车八岭自然保护区大型真菌的物种多样性18-57 2.1 材料与方法18 2.1.1 供试材料18 2.1.2 研究方法18 2.2结果与分析18-57 2.2.1 大型真菌物种多样性名录19-52 2.2.2 新纪录属、种的描述52-57第三章车八岭自然保护区大型真菌区系特征57-67 3.1 材料与方法57 3.1.1 实验材料57 3.1.2 实验方法57 3.2 结果与分析57-65 3.2.1 车八岭国家自然保护区大型真菌的区系组成特征57-63 3.2.2 车八岭国家自然保护区大型真菌区系地理成分63-65 3.3 讨论65-67第四章车八岭自然保护区大型真菌与生境的相关性67-84 4.1 实验材料与方法67-68 4.1.1 实验材料67 4.1.2 实验方法67-68 4.2 结果与分析68-83 4.2.1 大型真菌与植被群落的相关性68-81 4.2.2 大型真菌多样性季节的动态变化81-83 4.3 讨论83-84第五章总结与展望84-87 5.1 总结84-85 5.1.1 主要创新点84 5.1.2 物种多样性84 5.1.3 区系特征84-85 5.1.4 大型真菌与生境的关系85 5.2 展望85-87参考文献87-91致谢91-92作者简介9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圓孢地花Bondarzewia berkeleyi
硫色絢孔菌Laetiporus sulfureus
樟芝 Taiwanofungus camphoratus (Antrodia camphorata)
樟芝為重要藥用真菌,生長在海拔700~2000米間特有的國寶 級保育樹種──牛樟樹Cinnamomum sp.樹幹腐朽之心材內壁 (樹洞)。台灣特有,主要分佈在桃園、苗栗、南投、台東 和高雄等地。
子實層 (菌褶 ) 外菌幕
菌蓋
菌環 (內菌 幕菌)柄
外菌幕
擔子菌的一些基本概念
外菌幕與內菌幕
菌環
(內菌 幕)
外菌幕
Imazeki et al.
菌幕的來源
傘菌的有關術語
菌蓋的形狀 菌褶與菌柄的關係 菌柄的形狀 菌柄的位置 菌幕(veil)有無、 其位置、形狀等 孢子印的顏色
菌蓋形狀
菌褶與菌柄 的關係 菌柄的形狀
靈芝科Ganodermataceae
➢ 子實層孔狀 ➢ 孢子淺褐色,壁雙層,
內壁上往往有刺 ➢ 三系菌絲
C.J. Chen
靈芝Ganoderma lucidum
靈芝Ganoderma lucidum
靈芝屬Ganoderma 孢子掃描圖
A. M. GOTTLIEB & J. E. WRIGHT: Mycol. Res. 103: 1289-1298 (1999)
深色孢子印 Agaricaceae(部分) Coprinaceae Cortinariaceae Strophariaceae
同擔子菌孢子的多樣性
二、無褶菌目Aphyllophorales的多樣性
子實層或為孔狀、或為平滑、或為粗 糙、或為低矮的皺褶,一般不形成片 狀的菌褶。
多孔菌科Polyporaceae
台灣多孔菌新屬種
T. T. CHANG & W. N. CHOU:
Ceriporiopsis microporus and Tyromyces formosanus, two new
polypore species from Taiwan. Mycological research 103: 674676 (1999)
菌絲系統
• 單系菌絲monomitic︰擔子國果僅僅由生殖 菌絲組成
• 雙系菌絲dimitic︰擔子果由生殖菌絲和纏 繞菌絲或生殖菌絲和骨骼菌絲組成。
• 三系菌絲trimitic︰擔子果由生殖菌絲、纏 繞菌絲和骨骼菌絲組成。
菌絲系統(三系菌絲系統例舉)
囊狀體 Cystidium/Cystidia
同擔子菌綱 Homobasidiomycetes
大 型 真 菌
擔子菌門 Basidiomycota
異擔子菌綱 Heterobasidiomycetes
子囊菌門 Ascomycota
腹 菌 類 Gasteromycetes
牛肝菌目 Boletales
紅 菇 目 Russuales
傘 菌 目 Agaricales
菌柄的位置
菌褶離生
鵝膏屬 Amanita
Imazeki et al.生或彎生
Imazeki et al.
紅菇屬Russula
菌褶延生
杯傘屬Clitocybe
Imazeki et al.
蘑菇目菌褶菌髓
擔子 囊壯體 擔孢子
規則型 regular type
擔孢子
蘑菇目菌褶菌髓︰ 三種基本類型
囊狀體
擔子
兩側型 bilateral type
逆兩側型 inverse type
菌絲類型
生殖菌絲generative hyphae︰薄壁,有橫隔,有或無扣子體 纏繞菌絲binding hyphae︰濃壁,分叉,纏繞于其他菌絲上 骨骼菌絲skeletal hyphae︰濃壁,無分叉或極少分叉
聯絡菌絲+骨架菌絲 = 營養菌絲 vegetative
囊狀體──一種頂生的、形狀為袋狀、棒狀、 梭形等的不育細胞。
子實層中的囊狀體一般高于子實層,叫側生囊 狀體(pleurocystidia);菌褶邊緣的囊狀體褶緣 囊狀體(cheilocystidia);菌蓋表面、菌柄表面 的囊狀體分別叫蓋表囊狀體(pileocystidia)和柄 生囊狀體(caulocystidia)。
無褶菌目 Aphyllophorales
je ll y f u n gi
一、無褶菌目與傘菌目及紅菇目的基本特徵
1. 菌蓋︰擔子果的蓋狀部分 2. 子實層︰由大量擔子成層排列而構成組成,產生有性
孢子,有時還夾雜有囊狀體。有菌褶(lamellae)和菌 管(tubes)之分。 3. 菌柄︰擔子果的下半部分,常呈近柱狀,有中生( central)、偏生(eccentric)、側生(lateral)、缺少( absent)之情況。 4. 菌幕(veil):包裹擔子果或子實層的膜狀架構。包裹 整個擔子果的,叫外菌幕,包裹子實層的叫內菌幕( 菌環)。 5. 孢子印(spore print)︰大量孢子堆積起來,會出現一 印跡,即孢子印。
大型真菌多樣性(第四講)
同擔子菌 Homobasidiomycetes I 無褶菌目 Aphyllophorales 傘菌目 Agaricales 紅菇目 Russulales
提綱
• 無褶菌目與傘菌目及紅菇目的基本特徵 • 無褶菌目真菌的多樣性 • 傘菌目真菌的多樣性 • 紅菇目真菌的多樣性
大型真菌的多樣性
子實層中的囊狀體 褶緣囊狀體
蓋表囊狀體 柄生囊狀體
孢子印
淺色孢子印︰白色, 黃色等 深色孢子印︰黑色,紫色,褐色,鏽色等
如何推測孢子顏色
菌褶顏色
菌蓋顏色差異
菌柄(菌幕)顏色
傘菌目部分科的孢子印
淺色孢子印 Agaricaceae (部分) Amanitaceae Pleurotaceae Tricholomataceae
靈芝的 系統位置
Hong & Jung,2004: Mycologia, 96︰742 755
枝瑚菌科Ramariaceae
➢ 子實層平滑,長珊瑚壯分枝上 ➢ 孢子印淺黃色
黃綠枝瑚菌Ramaria luteoaeruginea. 1. 擔子果; 2. 子實層; 3. 擔孢子; 4. 菌柄基部 結晶. Zhang P. et al. (2005) Mycotaxon 94︰ 235-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