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菌多样性研究现状综述

合集下载

真菌学的研究现状和趋势

真菌学的研究现状和趋势

真菌学的研究现状和趋势近年来,真菌学研究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

随着科技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真菌学研究也越来越深入,涉及领域也不断扩大。

本文将从真菌的特性、分类、进化历程、应用领域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等方面讨论真菌学研究现状和趋势。

一、真菌的特性和分类真菌是一类非常古老的生物,早在古生代时期就开始出现。

它们是一类以吸收有机物为主要生活方式的真核生物。

真菌具有细胞壁、菌丝体和孢子等特点。

广义的真菌包括子囊菌、担子菌、口袋菌、接合菌等几个门类。

其中,子囊菌和担子菌属于菌种类,口袋菌和接合菌属于原生生物类。

真菌还有许多重要代表性的菌种,包括酵母菌、霉菌和蓝绿菌等。

根据形态特征和生殖方式,真菌可以分为五个亚门:担子菌亚门、子囊菌亚门、不完全菌亚门、烟曲霉亚门和杯菌亚门。

二、进化历程真菌的进化历程可以追溯到早期生命的起源。

现代的真菌来自于单细胞真菌的祖先。

早期真菌是一些单细胞真菌,它们栖息在海滩、树干和土壤等地方,以分泌酶分解附近的有机物为生。

一直到次新世时期,随着森林的扩张和毒素的演化,真菌开始演化成为多细胞生物。

三、应用领域真菌是生态系统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除了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外,真菌还有很多实用的应用价值。

以下是真菌在不同领域的应用:1、食品工业:真菌可以被用于酿造啤酒、制造酱料、发酵面包、制作奶酪、豆腐和味精等。

2、医药领域:真菌中含有许多具有抗病毒、抗生素以及重要药物活性的成分。

如:青霉素、头孢菌素、红霉素、链霉素等。

3、农业领域:真菌可以用于制作有机肥料和生物农药,从而改善土壤质量、保持土壤营养和控制农田害虫,提高农业生产的质量和数量。

4、环境生态领域:真菌可以分解固体废弃物,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把它们变成生物肥料,促进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四、未来发展趋势真菌学研究在不断深入和发展。

目前,真菌学研究还面临一些重要的挑战和机遇。

1、科技的进步:随着现代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真菌学技术和研究方法也在发生可靠的变化,从传统的营养和分子生物学手段到现代的基因工程和基因组学手段。

药用植物内生真菌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药用植物内生真菌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药用植物内生真菌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一、本文概述药用植物内生真菌是一类在植物组织内部定居,而不引起明显病害的真菌。

这些真菌与宿主植物之间形成了复杂而微妙的共生关系,对药用植物的生长发育和次生代谢产物的产生具有重要影响。

近年来,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和人们对药用植物资源的深入开发利用,药用植物内生真菌的研究逐渐成为一个热点领域。

本文旨在综述药用植物内生真菌的研究现状,包括内生真菌的多样性、生物活性物质的发现与应用、以及内生真菌与宿主植物的相互作用机制等方面,并探讨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通过对药用植物内生真菌的深入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利用这一自然资源,为新药创制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二、药用植物内生真菌的多样性药用植物内生真菌的多样性表现在多个层面,包括种类多样性、生态多样性和功能多样性。

在种类多样性方面,药用植物的内生真菌涵盖了多个属和种,这些真菌与宿主植物之间形成了复杂而稳定的共生关系。

例如,某些药用植物中的内生真菌可能属于子囊菌门、担子菌门或半知菌门等多个门类。

这些真菌种类的多样性不仅反映了植物与微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也为开发新型药物和生物活性物质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库。

在生态多样性方面,药用植物内生真菌在植物的不同组织、器官和生长阶段中分布广泛,它们可能存在于叶片、茎干、根部甚至花器中。

这些内生真菌对宿主植物的生长和发育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如提高植物对逆境的抵抗力、促进植物生长等。

不同地理分布的药用植物中的内生真菌也具有显著的生态差异,这种生态多样性为研究和利用内生真菌提供了丰富的选择。

功能多样性是药用植物内生真菌多样性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许多研究表明,药用植物内生真菌具有产生多种生物活性物质的能力,如次生代谢产物、酶和抗生素等。

这些物质在植物防御机制、抗病虫害以及药用价值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些内生真菌还具有合成特殊代谢产物的潜力,这些代谢产物在医药、农业和生物技术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中国药用真菌的现状和种质资源

中国药用真菌的现状和种质资源

中国药用真菌的现状和种质资源中国药用真菌的现状与种质资源:1、生态状况:近十几年来,中国药用真菌的研究由麻烦期向繁荣期发展。

从调查资料结果看,从1993年到2013年,中国共发表有关药用真菌的论文3121篇,每年发表约250篇;其中1类174篇,2类1446篇,3类1273篇,4类128篇,5类36篇,以及标本介绍等128篇,其中学术论文2174篇,论著947篇。

研究内容也有逐步完善的迹象,从原材料的探索、抗菌活性的研究、抗病毒活性的研究、代谢产物的分离分析以及鉴定、抗氧化活性的研究、体外多指标的研究、定量分析等方面都取得了重大进展。

目前,已培育出多种经真菌及其菌落微生物多样性强、具药用效价、健康指标优质的药用真菌。

2、种质资源:随着研究深入,中国药用真菌的种质资源也不断发展。

目前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分布建立起了11个真菌种质资源库,其中包括云南省西双版纳热带实验站、广东省湛江应用技术研究所、浙江省药用真菌采集中心、四川省药用真菌研究所、河北省抗菌药物研制中心、陕西省药用真菌研究所等,种质资源总数超过12000株,其中1类有175株,2类有1200株,3类有2700株以及其他各种菌类种质资源。

从有关药用真菌资源的调研和发掘情况来看,中国大陆的药用真菌的种质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绝对是数量多和质量高的,在此基础上发展出来的一系列新型药用真菌产品正成为国内保健类产品的引领者。

3、保护状况:中国药用真菌的保护状况也在不断改善。

根据中国药典2015版对药用真菌的规定,现已列举了全国共100种药用真菌,并明确规定了各项药用真菌鉴定和采集标准,极大地为药用真菌的保护及其科学研究方面提供了依据。

此外,相关研究机构还积极加大了对药用真菌保护的力度,并将药用真菌置于中国国家重要生物多样性资源保护与利用目录中,严格执行保护管理制度。

综上所述,中国药用真菌的生态状况不断改善,种质资源也在不断发展,中国药用真菌的保护也在加强,发展前景乐观。

真菌类生物多样性的研究

真菌类生物多样性的研究

真菌类生物多样性的研究真菌是一类非常重要且广泛存在于自然环境中的生物,同时也是一类生长非常快的微生物。

有些真菌对于人类的生存起到了中积极作用,比如说可用于制药、食品等方面。

而另一些真菌则会对人类的健康带来威胁、产生毒素等等。

由于真菌本身的特殊性质,如表型的多样性、遗传信息互补性等,使得真菌的分类学和多样性是一个非常困难的领域。

目前,人们对于真菌类生物的研究程度还处于较初步的阶段。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真菌类生物本身的基本特征。

真菌培养基于其细胞质构建起来,合成了完全异于动物和植物细胞的壁材。

一般情况下,真菌的细胞壁都会含有纤维素(β-1,3-1,6-葡聚糖),而不是纤维的半纤维素 (不管是植物还是动物细胞都含有),同时这些纤维素头部会附带一些侧链结构,例如氨基糖(N-甲基谷氨酸,甲基葡糖胺),磷酸肌酸,侧链谷氨酰胺等,表面建立了一群碳水化合物。

此外,真菌细胞的壁材因其特殊构成而在真菌类生物的分类学研究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可以用作鉴定真菌在地球上的生态环境、繁殖方式、代谢途径等方面的作用。

随着遗传技术和细胞生物学的发展,新的探测手段陆续诞生,比如信腺细胞二硫酸腺苷检测法、聚合酶链反应(PCR)和基因测序等技术。

这些技术的运用极大的推动了真菌类生物分类学的发展。

以PCR为例,其是一种基于DNA聚合酶对DNA短链的扩增技术,极大的提高了基因序列鉴定的效率。

在真菌类生物领域里,这项技术是非常重要的,可以所用于真菌分离、腐败分类、病原分类和系統分類等方面的研究。

把真菌类生物分为不同类群通常基于其形态、生理学、生态学、遗传学的特性,以及它们在不同生态系统的地理分布状况。

银耳和黑木耳是最为常见的两种属于菌类的食品,它们属于子囊菌和担子菌,数量巨大而且它们在生态、生理、代谢以及环境适应等方面都呈现出丰富的多样性。

在菌类中,物种的多样性主要集中在子囊菌门。

子囊菌门是真菌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类群,包含了绝大多数唯一具有性生殖的真菌类生物。

微生物多样性研究现状与展望

微生物多样性研究现状与展望

微生物多样性研究现状与展望微生物是指肉眼无法看见的微小生物体,包括细菌、病毒、真菌、藻类和原生动物等。

微生物是地球上最古老、最广泛分布、数量最多的生物种类之一。

它们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可参与地球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固氮、光合作用和异化等重要反应,对维持生态平衡和人类生存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微生物多样性是指不同类型的微生物生命形态、数量、组成、功能等的差异和丰富程度。

微生物多样性与地球生态系统的功能密切相关,生态系统中的微生物种类、数量和组成非常复杂,这种复杂性是生态系统发挥重要生态功能的基础。

当前,微生物多样性研究已经成为全球生态学和环境科学领域的热点研究方向。

对微生物多样性的深入研究,可以揭示微生物物种多样性的分布、结构、功能和进化等特征,同时还能探求微生物与生态系统功能之间的多种相互作用,为生态系统保护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一、微生物多样性研究现状1.微生物多样性的研究方法微生物多样性研究方法包括传统方法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其中传统方法包括培养方法和显微镜观察方法等,而分子生物学方法则包括PCR扩增、重测序、高通量测序等。

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尤其是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发展,微生物多样性研究已经从传统的基于培养和显微镜观察的方法向分子生物学方法转型,这种转型不仅大大扩展了对微生物多样性的认识,而且提高了对微生物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相互关系的理解。

2.微生物多样性的区系分布微生物多样性的区系分布是指不同生态系统、不同地理区域中微生物群落的数量、组成和特征等差异。

目前,已经有许多关于微生物多样性和分布的研究。

以土壤微生物为例,土壤环境中的微生物种类丰富多样,其数量和组成受土壤类型、气候、植被等环境因素影响。

例如,干旱地区土壤中的微生物群落相比于湿润地区会更为单一。

而草原和森林等不同类型的植被覆盖下,土壤中的微生物群落也会有所不同。

3.微生物多样性的功能研究微生物多样性对生态系统的功能影响非常显著,微生物的不同种类和数量对于生态系统中的自然物质转化、营养转化和能量转化等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真菌生理生态学的研究进展

真菌生理生态学的研究进展

真菌生理生态学的研究进展真菌是一类非常特殊的生物,在生态系统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它们不仅可以分解有机物质,还可以促进植物生长、维持物种多样性等多种生态功能。

因此,对于真菌生理生态学的研究一直以来都是生态学、农学、林学等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真菌生理生态学的研究也在不断向前推进。

目前,已有不少相关研究获得了重要突破和进展。

一、真菌的多样性真菌是一类非常广泛的生物,其多样性十分丰富。

据统计,全球大约有120000多种真菌,其中绝大部分还未被发现。

因此,对于真菌生态学的研究,首先需要对真菌的多样性进行深入的了解。

近年来,随着各种技术手段的发展和应用,科学家们对真菌的分类系统进行了大量的修订和更新。

例如,利用DNA测序技术发现了很多新的真菌物种,同时,对传统分类方法进行了升级和改进,以更准确地反映真菌的多样性。

二、真菌的生理特性真菌的生态功能与其生理特性密切相关。

了解真菌的生理特性,可以更好地理解真菌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和功能。

近年来,一些前沿技术的应用,不仅对真菌的生理特性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还探索了真菌与其它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例如,研究人员发现,真菌可以通过挖掘细菌基因组的能力,将其自身代谢产物的生产效率提高数倍以上。

这一发现不仅证明了真菌的多样性和适应性,在工业生产上也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

三、真菌的生态功能真菌是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它们能够分解死亡生物体的有机质,从而促进有机质循环,为后续生物生长提供营养物质。

同时,真菌还能够合成、分解和转化重要的化学物质,对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健康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因此,深入了解真菌的生态功能,对于维持健康的生态系统和发展可持续农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随着科学技术和研究方法的不断更新和发展,真菌生态学的研究也在不断向前推进。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可以更好的了解和利用真菌的特性,为生态系统和农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我国医学真菌学研究的现状和展望方案

我国医学真菌学研究的现状和展望方案
我国医学真菌学研究 的现状和展望
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研究所 xxxx
2019-7-2
谢谢欣赏
1
引言
随着机会性真菌感染发病率的迅速增加和 死亡率的居高不下、各种皮肤真菌病就诊 率和复发率的持续增长以及新的更安全有 效的抗真菌药物不断涌现,医学真菌学作 为一门古老而又年轻的学科近几十年来得 到了长足的进展和更多的重视。。
2019-7-2
谢谢欣赏
12
七、对策与展望:
进一步加强医学真菌学基础知识和重要性的宣 传普及;
加强地区间、各中心间和上下级医院间的交流 和协作;尤其要加强与非皮科临床科室的交流 与协作;
加强与国际同行的联系和沟通;
尽快成立国家级真菌学参比实验室;
在有条件的医院和科室建立医学真菌学博士后 流动站;
3
一、初步形成了若干医学真菌 学医教研中心
1、北大医院真菌与真菌病研究中心-暗 色真菌及丝状真菌
2、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研究所真菌科 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医学 真菌中心-念珠菌
3、上海长征医院皮肤科-隐球菌
2019-7-2
谢谢欣赏
4
一、初步形成了若干医学真菌 学医教研中心
1、上海华山医院、山东齐鲁医院、四川 华西医院、武汉协和医院、广州孙逸仙 纪念医院、河北医大四院等其医学真菌 学也都是传统优势学科
2019-7-2
谢谢欣赏
9
五、基金、论文、专著、成果 均有不错的成绩
1、这些年陆续有一些较高水准的医学真菌学 专著问世,如《临床真菌学》、《真菌感染 学》、《临床真菌病学图谱》等,为医学真菌 学的普及和提高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2、2000年由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和中国医 学科学院皮肤病研究所联合申报的“真菌病的 基础与临床系列研究”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 奖。另外还有不少研究成果获得省部级奖励。

大型真菌的多样性研究报告

大型真菌的多样性研究报告

大型真菌的多样性研究报告
大型真菌是指体型较大的真菌,包括伞菌目、牛肝菌目等。

研究大型真菌的多样性可以为保护生物多样性、开展生物资源开发等提供依据。

根据最新的研究报告,大型真菌的多样性非常丰富,世界上已知的大型真菌物种超过10万种,其中一部分尚未被科学界发现或命名。

大型真菌主要分布在森林、草地、湿地等生态系统中,对维持生态平衡起着重要的作用。

大型真菌的多样性研究主要通过野外考察和实验室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

野外考察主要通过样点调查、标本采集等方式收集大型真菌的样本,并对其形态特征、生态习性、分布范围等进行观察和记录。

实验室分析主要通过分子生物学技术对大型真菌的遗传信息进行解析,揭示大型真菌的亲缘关系和进化历史。

研究发现,大型真菌具有较高的物种多样性和遗传多样性。

不同地域和生态系统中的大型真菌物种组成和丰度存在差异,大型真菌的多样性与环境因素密切相关。

同时,大型真菌的物种多样性也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如森林砍伐、环境污染等都可能导致大型真菌物种的减少和生境的破坏。

保护大型真菌多样性对于维持生态系统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加强大型真菌的保护和研究,可以为发现新的生物活性物质、开发新的医药和农药提供重要资源。

此外,研究
大型真菌的多样性也为进一步理解真菌的生态学特征、进化机制等提供了重要的基础知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生真菌多样性研究现状综述魏洁摘要:随着研究的发现,内生真菌的在自然界的作用被越来越重要。

本文章主要分析了内生真菌生物多样性的现状、内生真菌多样性检测技术和方法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从植物内生真菌物种多样性与产生生物活性物质多样性等方面总结近年最新的研究进展, 提出了现阶段植物内生真菌及活性物质研究的存在的问题及其未来发展方向。

关键词:内生真菌;多样性;研究技术;影响因素;展望Research of endophytic fungi diversityAbstract:With the findings of the study, endophytic fungi are an increasingly important role in nature. This article mainly analyzes the status quo of endophytic fungi biodiversity, the detection techniques and methods of endophytic fungi diversity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 From the latest Endophytic fungal species diversity and produce biologically active substances diversity summarizes research progress in recent years, we dish the stage of plant endophytic fungi and active substances research problems and their future development direction.Keywords:endophytic fungi; diversity; research techniques; influencing factors; prospect1.引言真菌是吸收异养型的真核生物,种类繁多的植物内生真菌是一大类尚未被充分认识的真菌。

随着近二十年来的研究的发现内生真菌具有重要的生态学意义和经济意义,其物种多样性也是非常丰富的。

内生真菌(内生菌)(Fungal endophyte)[1]是指一类在其部分或全部生活史中存活于健康植物组织内部, 而不使宿主植物表现出明显感染症状的微生物。

在植物体特殊环境中,内生真菌与寄主之间协同进化,在生活演变过程中形成一种互利共生的关系。

内生真菌可以促进植物的生长发育[2], 提高宿主植物的抗逆性[3]。

近年来,由于内生真菌的次生代谢物在病虫害的生物防治、医药工业上的用途和范围逐渐增大,因此有关内生真菌的研究逐渐受到重视[4]。

内生真菌由于其物种丰富,数量庞大,而且与其它生物之间具有紧密的生态关系,使其成为天然活性物质的丰富来源,因而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成为目前国内外研究的热点之一.2研究现状近年来对内生菌的研究逐渐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内生真菌的研究日益受到了全球性的广泛关注,在其侵入机制每年有数百篇论文报道新发现的内生菌。

从内生真菌寻找活性成分日益成为研究的热点。

2.1 植物内生真菌的生物多样性植物内生真菌多数属于双核菌门子囊菌亚门中的核菌纲( Pyrenomyetes )、盘菌纲(Discomycetes) 和腔菌纲(Loculoascomycetes) 及其无性态的多种真菌,主要分布于植物的叶鞘、种子、花、茎、叶片和根等细胞间,多数情况下,在叶鞘和种子中分布量最多,而叶片和根含量极微[5]。

通过研究,内生真菌从一些重要的经济林木如针叶类的各种冷杉、云杉、红杉、紫杉、松柏等以及阔叶的栎树、桦树、桤木、桉树等植物的树皮、枝叶内相继被分离和鉴定。

在多种草本植物、栽培作物、果树、苔鲜和蕨类植物中也发现了内生真菌。

研究还发现,从不同植物的体内分离的内生真菌数量不同,少则几十种,多则达到几百种。

内生真菌大多数是广泛分布的,但也有不少内生真菌具有某种程度上的寄主专化性,如按每种植物大约只有4- 5 种真菌是寄主专化性的,按地球目前已知25 万种植物计算,内生真菌总数可以超过10万种,还不包括苔藓、蕨类中的内生真菌[6]。

但截止目前所发现的内生真菌数量并不多,大概有数百种。

因此内生真菌仍有很大的研究发展空间,会是人类未来重要的资源宝库。

2.2 内生真菌在药用植物的概况自人们从分离的某些抗癌药用植物的内生真菌能产生与寄主植物相同或相似的抗癌活性物质后,寻找能够高效生产抗癌药物的内生真菌便成为研究的主要目标之一,也为抗癌药物的研究开发和生产开辟了新的途径。

现已经发现的具有药用价值的内生真菌主要包括: 产长春新碱的内生真菌、产鬼臼毒素的内生真菌、产异香豆素的内生真菌、产球毛壳素的内生真菌、产白灰制菌素A 的内生真菌等[5]。

2.2内生真菌在农作物的研究概况对农作物内生真菌的研究晚于药用植物中的,但也逐渐成为了研究热点。

目前农用内生真菌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内生真菌对农作物本身的影响和从植物内生真菌次生代谢产物中发现具有农用生物活性的新化合物两个方面.研究发现内生真菌对农作物的营养生长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提高了植株的物质代谢。

具有抗性作用的内生菌提高了植株的抗逆性,如有抗虫作用的内生真菌提高农作物的抗虫性。

3内生真菌多样性检测技术内生真菌的生物多样性检测技术包括:分离技术,鉴定技术,活性检测技术3.1 内生真菌的分离培养内生真菌培养是菌株鉴定及其活性物质研究的基础。

由于环境等因素的不同,内生真菌的生长和次级代谢产物的数量,种类都会受到影响。

因此在分离工程种,因充分考虑到培养基的组成成分,气候条件,温度控制等方面的因素。

就我国而言,内生真菌的分离研究近几年来也有较多的成果报道,如何佳等[7]植物内生真菌分离方法的研究,及陈立军等[8]油菜内生真菌的分离鉴定等。

培养基是分离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随着研究发展,培养基的种类越来越繁多。

现在培养基主要分固体培养基、半固体培养基、液体培养基。

培养基的选择直接关系到接种真菌的生长发育。

现阶段实验班室最常用的选择培养基有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等。

无菌技术也是分离培养过程中重要技术之一,只要是确保研究结果的准确性及科学性。

近几年无菌技术发展迅速,主要是无菌室的设备不断提高。

灭菌技术主要有高温灭菌、辐射灭菌、过滤除菌、高渗除菌。

3.2内生真菌的鉴定真菌的分类也和其它生物一样繁乱复杂。

曾应用过的真菌分类系统就有De Bary系统、Gaumann系统、Martin系统、Whittaker系统、Ainsworth系统、Alcxopnlos系统等多个,各系统设置的基本出发点和依据各有特色, 难以统一。

如何建立一个符合客观实际的自然分类系统, 是关系到人们对真菌的正确认识、归类定秩、鉴定、命名以及指导开发利用、控制感染等一系列问题。

现阶段主要是通过形态观察法进行鉴定,即依据菌落的形态特征, 孢子的形态结构和产孢方式进行鉴定[9]。

观察菌落的大小、形态、颜色、光泽、透明度、质地、隆起、边缘特征以及运动性,根据菌株的菌丝体和孢子的形态特征,对照真菌鉴定手册进行初步鉴定。

如果单纯依靠形态学、生理生化、抗原构造等特征事实上这些也正是传统真菌分类学指标则常会得出似是而非的结果, 因为丝状真菌的个体多态性相当明显图。

这也是丝状真菌分类混乱和复杂的关键所在。

近年来多门新兴学科和技术的发展,尤其是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兴起为真菌分类学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机遇。

一些已经或即将用于真菌分类研究的分子生物学技术指标日渐显示出重要的分类学潜能[10]。

但近年主要还是通过形态观察法进行鉴定。

3.3 内生真菌抗菌活性的鉴定真菌抗菌活性鉴定是对真菌种别进行深一步鉴别,是对其次级产物的抑菌活性进行研究,意在筛选出能产生抗菌活性物质的内生真菌。

目前,抗菌活性的鉴定研究取得了可惜的成果:何佳等[8]微量稀释法筛选金钱松内生真菌抗菌活性的研究、赵江林等[11]TLC-生物自显影-MTT法检测滇重楼内生真菌中抗菌活性成分的研究等。

4 内生真菌的影响因素植物与内生真菌的关系为互惠共生,一方面植物为内生真菌提供光合产物和矿物质,另一方面内生真菌的代谢物能刺激植物生长发育,提高寄主植物对生物胁迫和非生物胁迫的抵抗能力。

因此,影响植物生长发育的因素均能对内生真菌产生一定的作用。

由于内生真菌在植物或动物体内,所以影响内生真菌的因素与植物的生长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

但是由于对影响内生真菌的影响因素研究尚少,因此成为未来研究的内生真菌的另一个研究重点。

5存在问题与展望目前,短短几年的快速发展使内生真菌及其代谢产物的研究虽然取得了较丰硕的成果,但其中也发现不少问题。

主要表现在[5]:(1)内生真菌具有丰富的多样性,就算在相同的生境下的相同植株中得种类仍存在一定微小的差异,因此运用不同的培养基有无法将所有生活在植株中内生菌分离出来;(2)有些分离出来的真菌在人工培养基上培养时不产孢子,导致这些无法通过传统的形态学方法进行鉴定。

;(3)内生真菌的次生代谢产物数量极少,加大了新化合物的分离的难度,容易出现漏失现象,即使分离到新化合物,又往往因为量太少,不足以完成结构鉴定和活性测定的所有程序[14]。

这些原因导致内生真菌的研究发展存在一定的不足,还需要进一步的系统深入的探讨。

但如今内生真菌的研究仍在初级阶段,因此,内生真菌的分子检测和鉴定、植物内生真菌的多样性、植物内生真菌与寄主植物间专一性的机理和分布等生态学问题、植物内生真菌在寄主中的种群组成和相互关系、植物内生真菌产生与寄主相同或相似的生物活性物质的遗传机制,以及对植物内生真菌有工业生产、医药价值的代谢产物的开发与利用会成为以后一段时间内生真菌的只要研究方向[13]。

现阶段对内生真菌生长发育的影响因素的研究仍较少,此成为未来研究的内生真菌的另一个研究重点。

参考文献[1]梁宇, 高玉葆. 内生真菌对植物生长发育及抗逆性的影响. 植物学通报, 2000, 17(1): 52−59.[2] Arnold AE, Lewis LC. Evolution of fungal endophytes and their roles against insects. In Ecological and evolutionary advances in insect-fungus associations. Edited by F. Vegan and M. Blackwell.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5,pp.74−96.[3] Herre EA, Mejía LC, Kyllo DA, et al. Ecological implications of anti-pathogen effects of tropical fungal endophytes and mycorrhizae. Ecology, 2007, 88(3): 550−558[4] 官珊, 钟国华,孙之潭,胡美英.植物内生真菌的研究进展. 仲恺农业技术学院报,18 (1) :61~66 ,2005[5] 陈法军,黄永青,叶万辉. 内生真菌及其意义.物多样性研究进展.[6] 何佳,刘笑洁,赵启美,陈钧. 植物内生真菌分离方法的研究.2009, 30(15):180-180.[7]陈立军,孙广宇, 张 荣, 郭井泉.油菜内生真菌的分离鉴定. 石河子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2004,7,22,66-68[8]何佳,陈钧,赵启美,祁红兵.微量稀释法筛选金钱松内生真菌抗菌活性的研究.食品科学. 2007,4[9] 赵江林,徐利剑,黄永富,周立刚.TLC-生物自显影-MTT法检测滇重楼内生真菌中抗菌活性成分.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08,01[10]胡谷平,佘志刚,吴耀文.南海海洋红树林内生真菌胞外多糖的研究[J].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41(1):121-12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