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习题
数学第六章 实数练习题及答案

数学第六章 实数练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在下列各数322 2,3,8, , ,36,0.10100100013π--⋯⋯ (两个1之间,依次增加1个0),其中无理数有( ) A .6个B .5个C .4个D .3个 2.3164的算术平方根是( ) A .12 B .14 C .18 D .12± 3.16的算术平方根是( )A .2B .2±C .4D .4±4.下列各组数中,互为相反数的是( )A .2-与12-B .|2|-与2C .2(2)-与38-D .38-与38- 5.下列说法:①所有无理数都能用数轴上的点表示;②若一个数的平方根等于它本身,则这个数是0或1;③任何实数都有立方根;④16的平方根是4±,其中正确的个数有( )A .0个B .1个C .2个D .3个6.有下列说法:①在1和2之间的无理数有且只有2,3这两个;②实数与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③两个无理数的积一定是无理数;④2π是分数.其中正确的为( )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④ C .②④ D .②7.在如图所示的数轴上,点B 与点C 关于点A 对称,A 、B 两点对应的实数分别是3和﹣1,则点C 所对应的实数是( )A .1+3B .2+3C .23﹣1D .23+18.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 )A .()233-=-B .42=±C .164=D .393=9.在如图所示的数轴上,,AB AC A B =,两点对应的实数分别是3和1,-则点C 所对应的实数是( )A .13B .23C .231-D .23110.下列各数中,属于无理数的是( )A .227BCD .0.1010010001二、填空题11.若已知()2120a b -++=,则a b c -+=_____.12.a 是不为2的有理数,我们把2称为a 的“文峰数”如:3的“文峰数”是2223=--,-2的“文峰数”是()21222=--,已知a 1=3,a 2是a 1的“文峰数”, a 3是a 2的“文峰数”, a 4是a 3的“文峰数”,……,以此类推,则a 2020=______13.+(y+2)2=0,则(x+y)2019等于_____.14.=__________.15.若()22110a c --=,则a b c ++=__________.16的算术平方根为_______. 17.1111111111112018201920182019202020182019202020182019⎛⎫⎛⎫⎛⎫⎛⎫--++----+ ⎪⎪ ⎪⎪⎝⎭⎝⎭⎝⎭⎝⎭________.18.设a ,b 都是有理数,规定 *=a b ()()48964***-⎡⎤⎣⎦=__________.19.7.071≈≈≈≈,按此规_____________20.若一个正数的平方根是21a +和2a +,则这个正数是____________. 三、解答题21.阅读下面文字:对于5231591736342⎛⎫⎛⎫⎛⎫-+-++- ⎪ ⎪ ⎪⎝⎭⎝⎭⎝⎭ 可以如下计算: 原式()()()5231591736342⎡⎤⎡⎤⎡⎤⎛⎫⎛⎫⎛⎫⎛⎫=-+-+-+-+++-+- ⎪ ⎪ ⎪ ⎪⎢⎥⎢⎥⎢⎥⎝⎭⎝⎭⎝⎭⎝⎭⎣⎦⎣⎦⎣⎦ ()()()5231591736342⎡⎤⎛⎫⎛⎫⎛⎫=-+-++-+-+-++-⎡⎤ ⎪ ⎪ ⎪⎢⎥⎣⎦⎝⎭⎝⎭⎝⎭⎣⎦ 1014⎛⎫=+- ⎪⎝⎭114=- 上面这种方法叫拆项法,你看懂了吗? 仿照上面的方法,计算: (1)115112744362⎛⎫⎛⎫-+-++- ⎪ ⎪⎝⎭⎝⎭ (2)235120192018201720163462⎛⎫⎛⎫-++-+ ⎪ ⎪⎝⎭⎝⎭ 22.阅读下面的文字,解答问题:大家知道2是无理数,而无理是无限不循环小数,因此2的小数部分我们不可能全部写出来,于是小明用21-来表示2的小数部分,事实上,小明的表示方法是有道理的,因为2的整数部分是1,将这个数减去其整数部分,差就是2的小数部分,又例如:∵()232273<<,即273<<,∴7的整数部分为2,小数部分为()72-。
第六章 教育制度习题

第六章教育制度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一个国家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与组织的体系及其管理规则指的是( D )。
A.教育设施B.学校教育制度C.教育法规D.教育制度2.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及其管理规则指的是( B )。
A.教育设施B.学校育制度C.教育法规D.教育制度3.规定着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及其关系的是( A )。
A.学制B.教育组织C.教育法规D.教育制度4.( C )是整个教育制度的主体和现代教育制度的核心部分,集中体现了整个教育制度的精神实质。
A.教育法规B.教育组织C.学制D.教育制度5.许多国家都规定孩子的入学年龄为5到6岁,这是由于儿童到了这个年龄,脑的发育已经成熟,能够适应系统的学习活动。
这反映了学制的确立应依据(D )。
A.政治经济制度B.科技水平C.人口状况D.人的身心发展的规律6.18、19世纪,在建立了资本主义制度后,西欧普遍出现了供富家子弟上学的贵族式学校和供少劳动人民子女入学的群众性学校并立的现象,于是就形成了欧洲现代教育的双轨学制。
这反映了学制的确立要依据(B )。
A.生产力发展水平B. 政治经济制度C.人口状况D.人的身心发展的规律7.实行单轨学制的典型国家是( C )。
A.英国B.苏联C.美国D.德国8.实行介于双轨学制和单轨制之间的分支型学制的国家是( B )。
A.英国B.苏联C.美国D.德国9.在我国1951年新学制中,职业教育占有重要地位,确定了各类技术学校和专门学校的地位,体现了重视培养各种建设人才和为生产建设服务的方针,表现了我国学制向( A )方向发展。
A.分支型学制B.单轨学制C.双轨学制D.延长学制年限10.在我国1951年新学制中,重视工农干部的速成教育和工农群众的业余教育,坚持了面向工农开门的方向,初步表现了我国学制由学校教育机构系统向包括幼儿教育和成人教育在内的现代教育机构系统的发展,显示出( D )的萌芽。
A.职业教育B.业余教育C.专门教育D.终身教育11.提早入学年龄,进行了六岁入学的试验:为了缩短年限,进行了中小学十年一贯制的试验;为了贯彻“两条腿走路”的方针,采取多种形式办学,创办了农业中学、半工半读学校,进一步发展了业余学校。
第六章 计划习题

第六章计划一.单项选择题1.根据计划的明确性,可以把计划分类为( )。
A.长期计划和短期计划B.战略性计划和战术性计划C.具体性计划和指导性计划D.程序性计划和非程序性计划2.财务计划和人事计划与业务计划的关系描述不正确的是( )。
A.财务计划和人事计划是为业务计划服务的B.财务计划和人事计划是围绕着业务计划展开的C.业务计划研究如何从资本的提供和利用上促进业务活动的有效进行D.人事计划分析如何为业务规模的维持或扩大提供人力资源的保证3.拟定和选择行动计划不包括( )内容。
A.拟定可行动计划B.评估计划C.修改计划D.选定计划4.( )的计划是有效率的。
A.能得到最大的剩余B.能实现目标C.成本等于收益D.详细二.填空题1.目标管理是美国管理学家( )于1954年提出的。
2.实践中计划组织实施行之有效的方法主要有( )、( )和( )。
3.滚动计划法是一种( )。
4.滚动计划法的具体做法是,( )。
5.目标管理是一种程序,使一个组织中的上下各级管理人员会同一起来制订共同的目标,确定彼此的成果责任,并以此项责任来作为( )。
6.决策是计划的前提,计划是决策的( )。
7.计划是将决策实施所需完成的活动任务进行( )上的分解,以便将其具体地落实到组织中的不同部门和个人。
8.根据综合性标准,可以把计划分为( )和( )。
9.根据( )标准,可以把计划分为业务计划,财务计划,人事计划。
10.所有层次的、不同职能的管理人员都要做计划工作,这反映了计划的( )性;同时计划工作要求纵向层次性和横向协作性,这反映了计划工作的( )性。
三.多项选择题1.把战略性计划所确定的目标在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展开,( )A.具体地规定了组织的各个部门在目前到未来的各个较短的时期阶段应该从事何种活动B.从事该种活动应达到何种要求C.为各组织成员在近期内的行动提供了依据D.保证了组织目标的实现2.实践中对计划组织实施行之有效的方法主要有( )等方法。
第六章 原子结构(习题)

第六章 原子结构(习题)一、选择题:1. 3985下列各组表示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量子数中合理的是………………………( )(A) n = 3,l = 3 ,m = 2,m s = 21- (B) n = 2,l = 0 ,m = 1,m s =21 (C) n = 1,l = 0 ,m = 0,m s =21 (D) n =0,l = 0 ,m = 0,m s =21-2. 3984径向概率分布图中,节面的个数等于…………………………………………( )(A) n - l (B) l - m (C) n -l - 1 (D) n - l + 13. 3983核外量子数n = 4,l = 1的电子的个数最多是…………………………………( )(A) 3 (B) 4 (C) 5 (D) 64.3980 s , p , d , f 各轨道的简并轨道数依次为……………………………………………( )(A) 1, 2, 3, 4 (B) 1, 3, 5, 7 (C) 1, 2, 4, 6 (D) 2, 4, 6, 85. 3978 径向概率分布图中,概率峰的个数等于………………………………………( )(A) n - l (B) l - m (C) n - l + 1 (D) l - m + 16. 3968 下列原子或离子中,电子从2p 轨道跃迁到1s 轨道放出光的波长最短的是( )(A) Li (B) Cl (C) Fe (D) Fe 2+7. 0911 ψ (3, 2, 1)代表简并轨道中的一个轨道是……………………………………( )(A) 2p 轨道 (B) 3d 轨道 (C) 3p 轨道 (D) 4f 轨道8. 0906 电子云是 ……………………………………………………………………( )(A) 波函数ψ 在空间分布的图形(B) 波函数|ψ | 2在空间分布的图形(C) 波函数径向部分R n , l (r )的图形(D) 波函数角度部分平方Y 2l , m (θ , ϕ)的图形9. 0905 下列各组量子数中,合理的一组是…………………………………………( )(A) n = 3, l = 1, m l = +1, m s = +21 (B) n = 4, l = 5, m l = -1, m s = +21 (C) n = 3, l = 3, m l = +1, m s = -21 (D) n = 4, l = 2, m l = +3, m s = -21 10. 0903 在H 原子中,对r = 0.53A (10-8cm) 处的正确描述是……………………( )(A) 该处1s 电子云最大 (B) r 是1s 径向分布函数的平均值(C) 该处为H 原子Bohr 半径 (D) 该处是1s 电子云界面11. 4371 在周期表中,氡(Rn, 86号)下面一个未发现的同族元素的原子序数应该是………( )(A) 140 (B) 126 (C) 118 (D) 10912. 7005 18电子构型的阳离子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A) s 和p 区 (B) p 和d 区 (C) p 和ds 区 (D) p ,d 和ds 区13. 3982 按鲍林(Pauling)的原子轨道近似能级图,下列各能级中,能量由低到高排列次序正确的是………………………………………………………………………………… ( )(A) 3d , 4s , 5p (B) 5s , 4d , 5p (C) 4f , 5d , 6s , 6p (D) 7s , 7p , 5f , 6d14. 3970下列阳离子基态的电子组态中属于 [Kr]4d 6的是…………………………… ( )(A) Tc + (B) Rh 3+ (C) Rh 2+ (D) Cd 2+15. 3944 原子序数为1 ~ 18的18种元素中,原子最外层不成对电子数与它的电子层数相等的元素共有……………………………………………………………………………… ( )(A) 6种 (B) 5种 (C) 4种 (D) 3种16. 3936 关于原子结构的叙述中:①所有原子核均由中子和质子构成;②原子处于基态时,次外层电子不一定是8个;③稀有气体元素,其基态原子最外层有8电子;④最外层电子数为2的原子一定是金属原子。
第六章 品种法 习题

第六章品种法二、判断分析题1.生产特点和管理要求对产品成本计算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成本计算对象的确定上。
分析:2.成本计算对象是区分产品成本计算基本方法的主要标志。
分析:3.单步骤生产由于工艺过程不能间断,因而只能按产品的品种计算成本。
分析:4.由于每个工业企业最终都必须按照产品品种算出产品成本,因此,品种法是成本计算方法中的最基本方法。
分析:5.一般情况下,品种法的成本计算期与生产周期是一致的。
分析:6.单件生产是指根据需用单位的要求,生产个别的、特定的产品,这种产品的品种一般较多,而且很少重复生产。
分析:7.品种法一般适用于计算大量大批多步骤生产的产品成本。
分析:8.分类法的适用与否与产品的生产类型有着直接的联系。
分析:9.联产品必须采用分类法计算成本。
分析:10.用分类法计算出的类内各种产品的成本具有一定的假定性。
分析:11.主、副产品在分离前应合为一类产品计算成本。
分析:12.副产品在与主产品分离后,还需要单独进行加工的,应按其分离后继续加工的生产特点和管理的要求单独计算成本。
分析:13.系数分配法是运用系数分配计算类内各规格产品成本的一种方法,系数一经确定,在一定时期内应稳定不变。
分析:三、单项选择题1.区分各种成本计算基本方法的主要标志是()。
A.成本计算对象B.成本计算日期C.间接费用的分配方法D.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分配费用的方法2.品种法的成本计算期与()是不一致的,一般是按月进行的。
A.生产周期B.会计核算期C.会计分期D.生产日期3.产品成本计算的分类法适用于()。
A.品种、规格繁多的产品B.可以按照一定标准分类的产品C.品种、规格繁多,而且可以按照产品结构、所用原材料和工艺过程的不同划分为若干类别的产品D.只适用于大批大量生产的产品4.按照系数比例分配同类产品中各种产品成本的方法()。
A.是一种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之间分配费用的方法B.是一种单独的产品成本计算方法C.是一种简化的分类法D.是一种分配间接费用的方法5.一般适用于分离后不再加工,而且价格波动不大的联产品成本计算方法是()。
第六章 无形资产习题

第六章无形资产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各项目,属于本企业无形资产的是( )。
A.企业自创的品牌B.商誉C.经营租入的专利权D.会计电算化软件2.下列无形资产中,一般来说使用寿命不易确定的是( )。
A.非专利技术B.商标权C.专利权D.著作权3.某企业于2009年1月1日购入一项专利权,实际支付款项100万元,按10年的预计使用寿命采用直线法摊销,无残值。
2010年年末,该无形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为60万元,2011年1月1日,对无形资产的使用寿命和摊销方法进行复核,该无形资产的尚可使用寿命为5年,摊销方法仍采用直线法,无残值。
该专利权2011年应摊销的金额为()万元。
A.20B.30C.16D.124.对于企业处置无形资产实现的收益,正确的会计处理是( )。
A.计入其他业务收入B.冲减管理费用C.计入营业外收入D.计入投资收益5.企业2006年1月1日购入一项专利权,实际成本为200万元,摊销年限为10年,采用直线法摊销。
2010年12月31日,该无形资产发生减值,预计可收回金额为70万元。
计提减值准备后,该无形资产原摊销年限、残值和摊销方法不变。
2011年12月31日,预计可收回金额为60万元,则2011年12月31日该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为( )万元。
A.60B.86C.56D.1306.2010年1月20日,甲公司自行研发的某项非专利技术已经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累计研究支出为160万元,累计开发支出为500万元(其中符合资本化条件的支出为400万元);但使用寿命不能合理确定。
2010年12月31日,该项非专利技术的可收回金额为360万元。
假定不考虑相关税费,甲公司应就该项非专利技术计提的减值准备为()万元。
A.40B.140C.200D.3007.企业2010年7月1日转让一项无形资产所有权,转让价格60万元,营业税税率为5%。
该无形资产系企业2007年7月1日购入并投入使用,初始入账价值210万元,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法律规定有效年限为10年,采用直线法进行摊销。
第六章、七章、八章课后习题答案

第六章课后练习题1、三通公司拟发行5年期、利率6%、面额1000元债券一批;预计发行总价格为550元,发行费用率2%;公司所得税率33%。
要求:试测算三通公司该债券的资本成本率。
参考答案:可按下列公式测算:=1000*6%*(1-33%)/550*(1-2%)=7.46%2、四方公司拟发行优先股50万股,发行总价150万元,预计年股利率8%,发行费用6万元。
要求:试测算四方公司该优先股的资本成本率。
参考答案:可按下列公式测算:其中:=8%*150/50=0.24=(150-6)/50=2.88=0.24/2.88=8.33%3、五虎公司普通股现行市价为每股20元,现准备增发8万份新股,预计发行费用率为5%,第一年每股股利1元,以后每年股利增长率为5%。
要求:试测算五虎公司本次增发普通股的资本成本率。
参考答案:可按下列公式测算:=1/19+5%=10.26%4、六郎公司年度销售净额为28000万元,息税前利润为8000万元,固定成本为3200万元,变动成本为60%;资本总额为20000万元,其中债务资本比例占40%,平均年利率8%。
要求:试分别计算该公司的营业杠杆系数、财务杠杆系数和联合杠杆系数。
参考答案:可按下列公式测算:DOL=1+F/EBIT=1+3200/8000=1.4DFL=8000/(8000-20000*40%*8%)=1.09DCL=1.4*1.09=1.535、七奇公司在初创时准备筹集长期资本5000万元,现有甲、乙两个备选筹资方案,有关资料如下表:筹资方式筹资方案甲筹资方案乙筹资额(万元)个别资本成本率(%)筹资额(万元)个别资本成本率(%)长期借款公司债券普通股800120030007.08.514.0110040035007.58.014.0合计5000 —5000 —要求:试分别测算该公司甲、乙两个筹资方案的综合资本成本率,并据以比较选择筹资方案。
参考答案:(1)计算筹资方案甲的综合资本成本率:第一步,计算各种长期资本的比例:长期借款资本比例=800/5000=0.16或16% 公司债券资本比例=1200/5000=0.24或24%普通股资本比例 =3000/5000=0.6或60%第二步,测算综合资本成本率:Kw=7%*0.16+8.5%*0.24+14%*0.6=11.56%(2)计算筹资方案乙的综合资本成本率:第一步,计算各种长期资本的比例:长期借款资本比例=1100/5000=0.22或22% 公司债券资本比例=400/5000=0.08或8%普通股资本比例 =3500/5000=0.7或70%第二步,测算综合资本成本率:Kw=7.5%*0.22+8%*0.08+14%*0.7=12.09%由以上计算可知,甲、乙两个筹资方案的综合资本成本率分别为11.56%、12.09%,可知,甲的综合资本成本率低于乙,因此选择甲筹资方案。
第六章变动成本法习题和答案

第六章变动成本法习题一、关键概念1.贡献毛益2.变动成本法二、单项选择题1.下列各项中,能构成变动成本法产品成本内容的是(D )。
A.变动成本B.固定成本C.生产成本D.变动生产成本2.在变动成本法下,固定性制造费用应当列作(B )。
A.非生产成本B.期间成本C.产品成本D.直接成本3.下列费用中属于酌量型固定成本的是(B )。
A.房屋及设备租金B.技术研发费C.行政管理人员的薪金D.不动产税金4.若本期完全成本法计算下的利润小于变动成本法计算下的利润,则(D )。
A.本期生产量大于本期销售量B.本期生产量等于本期销售量C.期末存货量大于期初存货量D.期末存货量小于期初存货量5.在相同成本原始资料条件下,变动成本法计算下的单位产品成本比完全成本法计算下的单位产品成本( C )。
A.相同B.大C.小D.无法确定6.下列各项中,能构成变动成本法产品成本内容的是( D )。
A.变动成本B.固定成本C.生产成本D.变动生产成本7.在Y=a+( )X中,Y表示总成本,a表示固定成本,X表示销售额,则X的系数应是( C )。
A.单位变动成本B.单位边际贡献C.变动成本率D.边际贡献率8.当相关系数r→+1时,表明成本与业务量之间的关系是(B )。
A.完全正相关B.基本正相关C.完全相关D.完全无关9.在变动成本法下,其利润表所提供的中间指标是(B )。
A.营业毛利B.贡献毛益C.营业利润D.期间成本10.下列项目中,不能列入变动成本法下的产品成本的是( C )。
A.直接材料B.直接人工C.固定性制造费用D.变动制造费用;11.若某企业连续三年按变动成本法计算的营业利润分别为10 000元,12 000元和11 000元,则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B )。
A.第三年的销量最小B.第二年的销量最大C.第一年的产量比第二年少D.第二年的产量比第三年多12.单位产品售价减去单位变动成本的差额称为( C )。
A.单位收入B.单位利润C.单位边际贡献D.单位边际贡献率13.按照管理会计的解释,成本的相关性是指(A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章糖代谢习题
一名词解释
1.新陈代谢:是生物体内一切化学变化的总称,是生物体
表现生命活动的重要特征,它是很多酶协同作用的化学反
应的网络。
2.β-淀粉酶:它是一种外切酶,从链的非还原性末端开始,每次切下两个葡萄糖单位——麦芽糖。
3.糖原:为动物体内贮存主要多糖,相当于植物体内贮存
的淀粉,所以糖原也称为动物淀粉,高等动物的肝脏和肌
肉组织中含有较多的糖原。
它是动物的储能物质。
4.TCA循环:是以乙酰辅酶A与草酰乙酸缩合而成含有三个
羧基的柠檬开始,故称为柠檬酸循环,也称为三羧酸循环。
5.HMP循环:即戊糖循环,又称戊糖支路、戊糖磷酸途径、
己糖磷酸途径等。
该途径在细胞质中进行。
6.糖原分支酶:从直链多糖的非还原端开始,转移6个或7
个葡萄糖残基到同一个或另一个糖分子内部位置的葡糖糖
分子的C6羟基上,形成一个新的分支。
7.脱脂酶:是具有双重功能的酶,有两个起不同催化作用
的活性部位,即同一肽链上有两种酶:一种起转移葡糖糖
残基作用的酶,称糖基转移酶。
另一种是水解葡糖糖α-1、6-糖苷键作用的酶,称糖原脱脂酶,又称α-1、6-糖苷酶。
8.糖原异生:肝脏、肾脏及肠上皮细胞中,甘油、乳酸及
一8.些氨基酸等非糖类物质转变为葡糖糖或糖原的过程。
糖异生发生于细胞质中。
二选择题
1.有两分子丙酮酸通过糖异生途径变成一分子葡萄糖时,需要消耗高能磷酸键的数目是()
A,2 B,4
C,6 D.8
2.以下生物合成反应需要引物分子参与的是()
A,丙酮酸的生成 B糖异生
C糖原合成D三羧酸循环
3,在糖酵解的调节中,哪种酶最重要?()
A磷酸果糖激酶B己糖激酶
C磷酸葡萄糖变位酶D醛缩酶
4,在三羧酸循环中一共有几个FADH+H+生成?()
A,1 B,2 C,3 D,4
5.当处于饥饿状态时,下列哪种说法正确?()
A糖原合酶b磷酸化,糖原磷酸化酶a磷酸化
B糖原合酶a磷酸化,糖原磷酸化酶b磷酸化
C糖原合酶b去磷酸化,糖原磷酸化酶a去磷酸化
D糖原合酶a去磷酸化,糖原磷酸化酶b去磷酸化
6.在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中,丙酮酸脱氢酶E1的辅基中有?()
A,FAD B,FMN C,NAD D,TPP
答案与解析
1.C解析:消耗高能磷酸键的数目指的是只要有磷酸键的断裂都算,其中有两分子ATP转化成ADP,两分子GTP转化成GDP,有两分子ADP转化成ATP,所以一共6个。
2.C解析:在UDP-葡萄糖生成糖原时,必须要有引物糖原
3.A解析:在三个不可逆反应转中,磷酸果糖激酶起着最重要的调节作用
4.A解析:只有在琥珀酸转化成延胡索酸时生成了FADH+H+,其他都是以NADH+H+的形式。
5.A解析:在饥饿状态下,需要分解糖原生成葡萄糖,糖原合酶b磷酸化时为低活性,糖原磷酸化酶a磷酸化时为有活性。
6.D解析:无
三是非题
1、每分子葡萄糖经三羧酸循环产生的ATP分子数比糖酵解时产生的ATP多一倍。
()
2、哺乳动物无氧下不能存活,因为葡萄糖酵解不能合成ATP。
()
3、6—磷酸葡萄糖转变为1,6-二磷酸果糖,需要磷酸己糖异构酶及磷酸果糖激酶催化。
()
4、葡萄糖是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之一,酵解途径和三羧酸循环都是在线粒体内进行的。
()
5、糖酵解反应有氧无氧均能进行。
()
6、在缺氧的情况下,丙酮酸还原成乳酸的意义是使NAD+再生。
()
7、三羧酸循环被认为是需氧途径,因为还原型的辅助因子通过电子传递链而被氧化,以使循环所需的载氢体再生。
()
8、动物体内合成糖原时需要ADPG提供葡萄糖基,植物体内合成淀粉时需要UDPG提供葡萄糖基。
()
答案:
1.×
2.×
3.√
4.×
5.√
6.√
7.√
8.×
四解答题
1.简述TCA循环的过程:
2.糖异生途径中酵解过程的三步不可逆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