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传播学角度分析电影《失恋33天》
浅析《失恋33天》宣传策略

浅析国产片《失恋33天》上映前的宣传策略电影学张浩 2011.11.09【摘要】11月8日上映的国产电影《失恋33天》,在《猩球崛起》《铁甲钢拳》两部好莱坞大片的前后夹击下,上映前两天就获得了4000万左右的票房,这部投资不足1000万的电影,成为了迄今为止,今年电影市场最大的黑马。
本文从宣传的角度,包括影片自身的宣传亮点、影片上映前的宣传方式等,分析下该影片取得高票房的原因。
【关键词】电影宣传宣传方式微博《失恋33天》在11月8日上映后取得了不可思议的票房,上映当天收获近2000万票房,力压同天上映的好莱坞大片《铁拳钢甲》。
国产小片表现如此卓越,和故事好有关系,和发行方系统的宣传策略有着莫大的关系。
一、影片自身的宣传亮点(一)影片的导演及其强大的演员阵容《失恋33天》的导演是内地电影业巨头华谊兄弟力捧的新锐青年导演滕华涛,其代表作有电视剧《蜗居》《裸婚时代》、电影《心中有鬼》,其作品风格不拘泥于形式,风格多样,善于捕捉内心世界细腻动人的事物,令观众甚为期待。
《失恋33天》的男主角有着“中国第一小男人”之称、并在各大电影节中屡屡获奖的文章,目前演艺事业正处于上升期的他将完美演绎原著中又贱又可爱还有些娘的男主角王小贱,树立起女生心中期待的男闺蜜形象。
《失恋33天》的配角和客串阵容也十分强大,全是电视荧屏上的熟面孔。
09年热播电视剧《蜗居》里的中生代魅力大叔张嘉译、李念、海清。
11年热播电视剧《裸婚时代》的主演姚笛。
以及《失恋33天》男主角文章现实中的老婆马伊琍、女主角白百合现实中的老公陈羽凡,再加上廖凡、李晨、张默的出场均令人眼前一亮。
(二)影片的受众迎合策略1、题材迎合《失恋33天》是一部以女性角色为第一主角、讲述女主角情感经历的浪漫喜剧,为“圣·光棍节”定制的“治愈系”的影片,这部轻松幽默透着一种小清新范儿的疗伤派电影,还未上映就引来期待无数。
影片主题:“爱,就疯狂。
不爱,就坚强。
”许多影迷将这种类型昵称为“小妞电影”,好莱坞一向盛产小妞电影,《我最好朋友的婚礼》《BJ单身日记》《公主日记》等片向来为影迷津津乐道。
从传播学角度分析电影《失恋33天》

从传播学角度分析电影《失恋33天》第一篇:从传播学角度分析电影《失恋33天》经济管理学院工商管理1141 张子昂 1120706132传播社会学视野下的“电影”——以《失恋33天》为例——大众传播的正功能和负功能摘要:2011年11月8日,为“光棍节”量身定做治愈系电影《失恋33天》,在几天内就创造了上亿的票房,打破了中国国产电影惨淡的局面。
《失恋33天》是根据同名网络小说改编而成,没有大明星、没有时尚品牌也没有绚丽的特效,作为一部中小投资的电影如此爆红离不开对大众传播的研究。
而电影作为大众传播媒介中的娱乐性传播,都具有授予地位、促进社会规范的实行和麻醉精神三种功能。
关键字:大众传播传播社会学正功能负功能正文:在2011年的光棍节,一部名为《失恋33天》的都市爱情喜剧爆红,创下了中国国产中小投资电影中票房过亿最快的记录。
击败了好莱坞大片《猩球崛起》、《惊天战神》和《铁甲钢拳》。
这部电影走红跌破了众人的眼镜。
让我们了解一下电影大致内容:女主人公黄小仙是一个姿色平平、家境一般、从事高端婚庆策划的大龄白领。
他有一个相恋7年的男友,剧情一开始以黄小仙在商场中看的男友与自己的闺蜜走在一起。
他的工作伙伴王小贱是一个表面冷酷刻薄,其实是一个心思细腻的人。
在他的帮助下黄小仙走出了失恋后的伤心、迷惘和无助等负面情绪。
在这失恋后的日子里的经历,使黄小仙对生活、爱情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大众传播具体是指媒体组织采用现代机器设备,通过大批复制并迅速地传播信息,从而影响庞杂的受众的过程。
著名导演谢晋认为,研究受众最终是为了受众。
影视艺术作为一种比较独特的商品,只有有顾客愿意消费才有电影电视的市场。
而受众消费影视艺术的同时,电影也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受众的心理、意识形态、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等方方面面。
下面从大众传播的正功能方面分析这部电影:一、具有社会舆论导向功能一部电影最吸引人的地方是因为其故事情节与人物形象影响着受众的情感,从而引起受众的共鸣。
从票房黑马《失恋33天》谈起

(一)《失恋33天》的生产模式
原著故事《失恋33天》来自中文网路小说,在改编成电影之前已经小有名气;可将电影定位成商业剧情片,故事情节简单,却带有相当浓厚的商业气息。影片中不乏广告宣传的细节,主角小仙作为一名婚庆策划人,面对很多结婚的男男女女,相关的婚庆公司可以在影片中亮出自己的名片,提高自己的知名度。另外,影片的拍摄地点选在了北京最繁华的商业中心的写字大楼,顺便帮北京打广告。细心的观众可以发现,“珍爱网”也占据了影片中大约十分钟的画面,其出现的方式则是为单身男女安排的相亲派对,也很符合剧情需要,达到双赢的效果;电影生产组合的完美搭配,与其小资金投入也为影片成功锦上添花:主创属于内地年轻团队,演员也属于内地阵容,主角文章在拍摄影片之前已经在很多电视剧崭露头角,很多观众都是冲着文章来的。有网友戏称:主要是冲着文章来的,之前看他演的都是那种很霸气很男人的角色,所以这次来看他小男人的一面。因为这部戏文章扮演的是一个有点小娘娘腔的男士,这段话反差很大也听的出来语言本身来说带有北京特色,很精彩,给力的表演也是它能成功的另外一个因素,那么结合这个事情有人总结说是内容为王,营销为辅。(1)失恋33天营销模式欣赏(1)可见,明星阵容与有相对实力的团体合作成为影片赢得高票房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二)刚好遇上“巨型光棍节”
《失恋33天》这样一部影片讲述的只是一个很老套的故事:一个大龄待嫁女青年相恋了7年的男友跟自己最要好的闺蜜跑了,身边的男同事挺身而出,陪伴她33天走出了失恋的阴霾,并最终走到了一起。然而,影片选择播放的时间非常合时宜,就在2011年11月11日,百年一遇的光棍节更加激发了广大单身人士去了解这部影片,说明这部影片是“接地气”的。从观众的反映来看,这步棋的确是走对了:光棍节和几个朋友一起看,而且有一个朋友失恋了一起陪他看这部电影。第一次知道《失恋33天》这部影片时是文章和姚笛主演的电视连续剧《裸婚时代》,有这样一个片段:男主角刘易阳带着女主角童佳倩去电影院看电影,电影院的外面张贴了关于影片的预告海报,不失为一个良好的宣传手段;(2)商业电影又可以被称为“观众电影”,无论是制片人还是导演作为主要的负责人,他们生产电影的目的都是直指商业放映市场,按照“大众市场”的规则来定位,根据大众的审美欣赏需求来量身定做故事以及讲述故事的方式,“票房价值”成为电影生产的知道思想。课本p57(2)
新媒体营销案例——《失恋33天》

新媒体营销案例——《失恋33天》新媒体营销案例——《失恋33天》1.引言失恋是每个人都可能经历的一种情感体验,对于当今年轻人来说,他们日益关注并参与到社交媒体中。
本文将介绍《失恋33天》这部电影如何运用新媒体营销策略成功吸引了年轻观众,并取得了良好的市场反应。
2.电影背景《失恋33天》是一部由饶晓志执导的中国电影,于2011年上映。
该电影以幽默诙谐的方式讲述了男主角在失恋后的自我成长和情感变化的故事。
该电影的主要目标观众群体为年轻人,特别是80后和90后。
3.新媒体营销策略3.1 社交媒体策略3.1.1 微博营销- 在电影上映前,制作团队通过微博发布电影预告片和幕后花絮,引起观众的关注和好奇心。
- 设立官方微博账号,定期发布电影相关的内容,并与观众进行互动,增加观众参与感。
3.1.2 营销- 制作团队通过公众号推送电影宣传信息和观影优惠活动,增加观众的参与度和忠诚度。
- 设立定向推送功能,根据用户的性别、年龄等信息,向特定观众推送针对性的内容,提高营销效果。
3.1.3 抖音营销- 制作团队通过在抖音平台发布与电影相关的短视频,引起用户的关注,提高电影的知名度。
- 发起抖音挑战赛,邀请用户参与并分享自己的失恋故事,从而进一步扩大电影的传播范围。
3.2 KOL合作3.2.1 博主合作- 与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博主进行合作,让他们撰写相关影评和推荐文章,引导观众去观看电影。
- 邀请博主参加电影首映礼和宣传活动,提高电影的曝光度。
3.2.2明星代言- 邀请电影中的演员在个人社交媒体上发布与电影相关的内容,增加观众的关注度。
- 在明星的社交媒体上发布电影票房成绩和观众反馈,增加观众对电影的期待。
4.成果与评价4.1 上映表现- 《失恋33天》上映后取得了不俗的票房成绩,吸引了众多观众的关注和支持。
- 上映初期起到了良好的口碑效应,影院排片率迅速提升。
4.2 社交媒体效果- 微博粉丝量在电影上映前后增长了数万人,互动量也大幅提升。
失恋33天:电影新营销的胜利

失恋33天:电影新营销的胜利顾2011年的电影市场,可以用“大片不给力,小片有惊喜”来形容。
在这一年里,中国内地的电影市场全年总票房已然突破130亿元,比2010年的“百亿大关”再度大幅提升。
然而国产影片在数量明显占优的情况下,获得的票房却难以达到总票房的一半,特别是国产大片,依次败倒在那些中小成本电影上。
就是在这个国产电影每逢好莱坞大片必成炮灰的环境里,总投资不到1500万的《失恋33天》在四部好莱坞大片围追堵截之下,一举斩获了令人乍舌的3.5亿票房,是当初预估票房数的十倍还多!年度经典黑马由此诞生。
正如《第10放映室》在“2011电影盘点”中所说:“《失恋33天》对中国电影的意义在于,它第一次开掘了一个可以复制的市场模式——这部电影所有的构成元素都是当下电影市场上可购买到的。
原著故事来自中文网络,主创都是内地年轻团队,演员都是内地阵容,制作资金在中小范围之内,宣发营销团队也是内地专业化团队。
这些元素对于国产电影来说,具备了可重复组合的可能性。
”在这些可复制的元素里,专业化的电影营销不失为一大重要因素。
回顾电影营销一路摸索走来的这些年,《失恋33天》开始从真正意义上把一部电影当作产品来卖,开始从产品的制作源头起,走完一整套的营销路线,并且运用了很多新招数。
从营销的角度来讲,《失恋33天》是一部探索成功的经典案例,然而探索并未因此而结束,相信未来还会有更大的奇迹发生。
电影“营销”那些事儿之所以给“营销”两个字加上双引号,是因为到现在为止,国内电影界也没有真正把“营销”两个字放在眼里,而把营销当作电影制作和发行当中重要一环的例子更是少之又少。
而在几年前,“营销”对于中国电影业来说还是个十分陌生的词汇,营销意识薄弱、营销人才奇缺、营销模式单一是所有电影营销人面临的问题。
自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海报+售票窗口”的模式一直占据着活得不痛不痒的电影院线,直到2002年的《英雄》来临,才让人们感受到了“营销”的魅力,接下来《十面埋伏》、《2046》、《功夫》、《天下无贼》等影片的比拼更是让营销迅速升值。
失恋33天》案例分析

电影营销已然形成了一整套“以SNS、微博 为代表的自媒体传播”新思维,对于国产小 成本电影来讲,《失恋33天》的数字媒体营 销则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2021/4/23
《失恋33天》分析提纲
• 识别客户与潜在客户 • 评估客户与潜在客户
价值 • 规划信息和激励 • 评估客户投资回报率 • 预算、分配及评估
2021/4/23
一 识别客户与潜在客户
2011年11月11日“世纪光棍节”属于一个社会 话题,现代社会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但人们的内 心越来越空虚,爱情经常被当成牺牲品,失恋成为 常态。当代社会,“爱情”和“失恋”依然与年轻 群体息息相关。
对当下大多数单身青年而言,《失恋33天》这 样一个失恋后心理复健的故事,恰恰能给这些单身 青年情感上的慰藉。
2021/4/23
• 近年部分投资回报率高的影片 (单位:元)
• 片名
投资
票房
投资回报率
• 《失恋33天》 140魂》 500万
9000多万
1:18以上
• 《武林外传》 1700万 2亿出头
1:12
• 《将爱情进行到底》 2000万 2亿多
1:10
• 《观音山》
• 《唐山大地震》 1.2亿
6.7亿
• 《建党伟业》 7000万
4亿出头
• 《建国大业》 3000万
4.2亿
• 《非诚勿扰2》 6000万
近5亿
• 《非诚勿扰》 5000万
3.4亿
(单位:元) 投资回报率 1:20以上 1:1.2 近1:5 近1:6 近1:6 1:14 1:8 近1:7
2021/4/23
2021/4/23
5 中国最大“黑马” 刷新投资回报率 无论从哪个角度讲,《失恋33天》都称得上是
从传媒运营看失恋33天

《失恋33天》成功能被复制?论文概要本论文通过传媒市场定位等方面来分析《失恋33天》票房惊人的成功原因。
一、什么是传媒从广义上说,将不同事物连接在一起的中介物。
从狭义上说,从各个学科和领域自身出发而界定的媒介。
现今社会,电影已经成为主流传媒媒介之一。
人们对于电影的能动消费逐年上升。
电影媒介消费有其生活性,成为社会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二、中国电影市场现状及分析根据调查,现在中国电影市场的状况是很严峻的,百分之八九十是处于盈利水平之下,只有少数电影能够例外,偶尔会有一两部电影如黑马般飞腾而出,当然这样事情很少发生,在现今的电影市场环境之下,小成本的电影生存条件很困难,举步维艰。
在2011年11月,一部爱情电影的疯狂的抢占了电影市场,成为了一时的话题,900万的制作成本,加上几百万的宣传费,总成本1000多万的这部电影竟然出现了罕见的现象-----卷了三亿的票房。
对于这样一部小成本电影,三亿的票房,绝对是现在电影市场的奇迹,让人难以置信,但是电影用事实证明了一切,三亿票房就摆在你的面前。
当我们看完《失恋33天》之后,第一个感觉就是电影有其闪光点,但是整体电影的效果确不是最好的;与其他同类型的爱情电影相比较,这部电影的场面不够宏大,或者可以说没有宏大的场面;制作不算精致,因为很多电影的语言带有浓重的电视剧色彩,当然这个和导演也是有关系的。
滕华涛导演的主职是拍摄电视剧,偶尔客串拍下电影,但是大家对于其《蜗居》的热忱,也转移到了这部电影里。
也可以说,这部电影带有《蜗居》的影子。
三、分析《失恋33天》有其吸引人的地方-----准确的市场定位。
产品《失恋33天》的片名最有识别性,它清楚的地告诉受众它所要阐述的故事。
(1)片名主题明确——失恋,非常浅显明白。
(2)片名中的数字,让人眼前一亮。
(3)然后从片名的总体着眼,就会让人产生疑问,这个故事讲的是失恋33天发生的事情?是什么内容。
激起了大家的好奇心。
受众会觉得这是个平凡而又触及心灵的故事,开始与电影中的角色进行内心沟通,相互认知,产生共鸣,将自身带入角色,我要是这个角色我会怎么做?这是观看电影的时候很多人的想法。
失恋33天观后感

失恋33天观后感《失恋33天》是一部由潘粤明和陈妍希主演的爱情电影,讲述了男主角在经历了一次失恋后,经历了33天的痛苦折磨和自我成长的故事。
这部电影引起了广大观众的共鸣,尤其是对于失恋这一普遍存在的情感经历,观众们纷纷有感而发,为之动容。
本文将以《失恋33天》为话题,分享我个人对这部电影的观后感。
故事情节中,男主角在失去女友之后,陷入了痛苦的单相思之中。
他试图通过各种方式挽回、报复和忘记,却越陷越深。
而女主角则逐渐意识到男主角对自己的真心付出,同时也经历自己情感的纠结和挣扎。
整个故事通过男主角的内心独白和情感表达,将观众引入了一个埋藏着伤痛和希望的情感世界。
首先,该电影成功地刻画了情感失落和痛苦的心理状态。
男主角因失恋而感到沮丧和痛苦,观众们可以从他身上感受到他内心深处的绝望与无助。
他在电影中的表演非常出色,将角色的内心世界展示得淋漓尽致,使观众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他的苦楚。
这种真实的情感表达使得观众们更容易产生共鸣,仿佛看到了自己失恋时的痛苦和无奈。
其次,影片通过男主角的成长过程,传递了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在失去爱情之后,男主角逐渐明白了自己以往的付出和错误,并开始审视自己的人生和价值观。
他尝试从失恋中寻找平衡和出路,通过重新规划自己的人生和目标,最终找到了自我成长和改变的力量。
这一过程既给观众们带来了希望和鼓舞,也让我们认识到失恋可以是一种契机,让我们重新审视人生并成长。
另外,电影中的人物形象也让我印象深刻。
男主角的坚持和执着展示了他的真爱和勇气,而女主角的犹豫和困惑则体现了她内心的纠结和挣扎。
这些形象不仅有助于推动剧情的发展,也使观众们更好地了解和感受到角色的情感变化。
这些情感体验在观众的心中落地生根,使得电影在情感上与观众产生了紧密的共鸣。
此外,剧情中的插曲音乐也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电影中的配乐非常贴合情节,通过音乐的情感渲染,增强了观众的感官体验,进一步加深了对电影情节和人物的理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济管理学院工商管理1141 张子昂32
传播社会学视野下的“电影”
——以《失恋33天》为例
——大众传播的正功能和负功能
摘要:
2011年11月8日,为“光棍节”量身定做治愈系电影《失恋33天》,在几天内就创造了上亿的票房,打破了中国国产电影惨淡的局面。
《失恋33天》是根据同名网络小说改编而成,没有大明星、没有时尚品牌也没有绚丽的特效,作为一部中小投资的电影如此爆红离不开对大众传播的研究。
而电影作为大众传播媒介中的娱乐性传播,都具有授予地位、促进社会规范的实行和麻醉精神三种功能。
关键字:大众传播传播社会学正功能负功能
正文:
在2011年的光棍节,一部名为《失恋33天》的都市爱情喜剧爆红,创下了中国国产中小投资电影中票房过亿最快的记录。
击败了好莱坞大片《猩球崛起》、《惊天战神》和《铁甲钢拳》。
这部电影走红跌破了众人的眼镜。
让我们了解一下电影大致内容:
女主人公黄小仙是一个姿色平平、家境一般、从事高端婚庆策划的大龄白领。
他有一个相恋7年的男友,剧情一开始以黄小仙在商场中看的男友与自己的闺蜜走在一起。
他的工作伙伴王小贱是一个表面冷酷刻薄,其实是一个心思细腻的人。
在他的帮助下黄小仙走出了失恋后的伤心、迷惘和无助等负面情绪。
在这失恋后的日子里的经历,使黄小仙对生活、爱情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大众传播具体是指媒体组织采用现代机器设备,通过大批复制并迅速地传播信息,从而影响庞杂的受众的过程。
著名导演谢晋认为,研究受众最终是为了受众。
影视艺术作为一种比较独特的商品,只有有顾客愿意消费才有电影电视的市场。
而受众消费影视艺术的同时,电影也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受众的心理、意识形态、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等方方面面。
下面从大众传播的正功能方面分析这部电影:
一、具有社会舆论导向功能
一部电影最吸引人的地方是因为其故事情节与人物形象影响着受众的情感,从而引起受众的共鸣。
电影本身具有声音和画面要比单纯的说理性教育更具说服力。
从而更容易树立一种舆论导向。
《失恋33天》是一部爱情“治愈系”电影,本部电影以“失恋”为主题。
失恋是绝大多数人都会经历的事情。
每一个人对失恋都有一种不同的感受,以失恋为主题更能引起大对数人思想上的共鸣。
而电影本身是以同名小说改编而成的,有一定的读者群。
电影中的主人公黄小仙是一个没心没肺对生活积极向上的人,在王小贱等人的帮助下很快走出了失恋的情感困境中。
这无形之中树立了一种舆论导向,告诉着人们失恋其实并不可怕,没有人能够真正的离不开谁,生活依旧要继续。
感情较为脆弱的受众可以从中得到一些启发。
二、具有娱乐功能
电影作为一种艺术可以给受众提供一种休闲、放松、愉悦的心理状态。
可以使受众在观看电影的时候,暂时脱离现实社会进入到导演安排的世界中为受众重新建造一个理想的环境。
在电影《失恋33天》中,不乏一些经典的台词和幽默
的剧情,使人们可以在茶余饭后慢慢的品味。
幽默的剧情使受众在欢笑声中放松心情,享受电影内容带给他们的快乐。
三、对国产电影的发展有所启迪
电影作为一种较为广泛的大众传播方式,对现代社会的文化生活具有重大的影响力。
而从我国的电影发展情景来看,我国的国产电影的发展不容乐观。
而《失恋33天》的影片发行商以微博为首发媒体。
这一“微博营销策略”正是准确的掌握了微博在受众中的影响力,而影片本身的受众就是年轻人,又选择了“光棍节”上映,形成了强大的影响力。
在电影还未上映就已经成为了微博中的热门话题。
而电影的内容、情节较为简单,贴切生活,风格也较为清新。
总之,《失恋33天》的成功为中国国产电影行业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对国产电影日后的发展有所启迪。
大众传播对我们的社会起到了环境监测、社会协调、文化传承、舆论引导及监督等积极作用外,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问题的突出,大众传播的负面影响也越来越大。
例如,传播学奠基人之一的拉扎斯菲尔德和著名的社会学家墨顿提出了大众传播使现代人满足于肤浅的表层信息,并具有“麻醉精神”的负功能的观点。
电影《失恋33天》的爆红虽然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其所产生的负面影响也不容忽视。
以下就以传播学角度分析大众传播的负功能:
一、以爱情为题材会起到反面示范作用
以爱情为题材的电影,在电影的剧情中有许多黄小仙回忆与前男友在一起时幸福快乐的镜头。
如,他们一起去年楼顶看喷泉、一起手牵着手去赏花等等。
以及最后王小贱在广告牌下向黄小仙告白的的情景。
在一些青少年们观看之后,使得青少年对爱情充满了憧憬和向往,易引起青少年对爱情的好奇心与模仿心理。
从而引发青少年“早恋”等社会问题。
电影中主人公黄小仙在失恋后,其中的悲伤、无助的情绪在无形之中为受众提供了模仿与借鉴的案例。
容易使感情脆弱的受众沉浸于虚拟的环境中无法自拔。
二、使人们易满足于现状,起到麻醉作用
电影是经过精心设计和剪辑后呈现在大家面前的,是一个相对完美的世界。
主人公黄小仙在遭遇失恋后遇到了很多人的帮助,有一个陪在他身边、为她出气、让她快乐的王小贱。
有一个如慈父般照顾他的大老王等等。
正是有了这些人的帮助,才使得他很快地从失恋感情低谷中走出来。
这样的情节会被受众当做是现实世界的真实反映,这种虚拟环境会影响大众的判断能力。
而往往现实生活中,并不是每一个人在失恋后都会遇到王小贱这样的陪在他身边的人。
容易使爱幻想的受众在经历失恋后,并没有遇到王小贱、大老王这样的人帮助他。
内心的伤痛与冰冷的现实会使内心脆弱的他们崩溃,对现实绝望。
三、对社会有一定的负面影响
电影的一开始就以黄小仙在商场撞到男友与闺蜜嬉笑颜开的走在一起。
也就是说黄小仙的失恋是“小三”造成的。
后来在黄小仙要策划的一对金婚夫妇的婚礼时,老太太在向小仙讲当述当年丈夫背叛他的时候,自己当年是怎样用计谋击败了“小三”,重新赢得了自己的丈夫,拯救了他们的婚姻。
电影中的这些内容,不利于家庭和社会的和谐安定。
当黄小仙与男友分手之后,她放下了自己的尊严去追男友坐的出租车。
她甚至放下一切极力的挽回她与男友的感情。
以及金婚的老太太当年挺着大肚子用计谋去与“小三”做斗争等情节中,体现了“男权”思想。
也就是说男人们影响了
女人的行动和思维。
她们的这些行为与以前封建时代的后宫争宠、男人至上的思想无异。
这种“男权”思想与男女平等的思想相违背。
不利于社会积极健康的发展。
通过从传播社会学角度分析电影《失恋33天》,使我对大众传播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大众传播的价值更在于改变我们的生活,颠覆了我们传统意义上的信息交流的方式。
但在传播过程中也不能忽视大众传播的负面影响。
这就需要我们通过对大众传播的进行进一步研究和控制,从而使大众传播更好的发挥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