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中文内容唯一标识符规范研究

合集下载

新闻出版数字资源唯一标识符编制说明

新闻出版数字资源唯一标识符编制说明

《新闻出版数字资源唯一标识符》编制说明一、任务来源互联网的迅速普及,使信息的存在和传播方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网络出版也迅速成为一种全新的出版业态。

以数字形式存在的信息资源和以互联网出版的传播方式,给新闻出版管理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首先,大量数字出版资源依靠传统的编码制度出现兼容性、扩展性不足的问题,阻碍跨系统的信息互操作和交换,为行业发展和行政管理带来诸多困难。

其次,数字技术蓬勃发展,也带来大量网络盗版问题。

网络出版虚拟性和自由性,给网络作品版权使用和版权归属的有效监管带来巨大困难。

实现对数字出版有效管理必须对新闻出版数字资源进行唯一标识,以实现对数字资源进行有效身份认证和识别。

各类数字资源在被唯一标识后将实现高效程序化生产、识别、传输和管理,大大提高新闻出版业生产效能和管理效率。

目前数字资源唯一标识符技术在全球已经得到广泛应用,具有成熟的技术模式和广泛应用前景。

目前西方超过70%的出版社已经加入DOI系统,所注册的DOI数量接近3000万个,DOI的应用已经从期刊领域发展到电子书、学位论文、会议论文、政府文档和科学数据等。

《新闻出版业“十一五”发展规划》明确要求指出:“加强新闻出版标准化体系建设。

完成新闻出版信息化标准体系等标准的制定,研究、制定网络出版、数字出版等前沿标准。

”数字资源唯一标识符经过近10余年的发展,从单一解析到多重解析,从图书馆管理到版权管理,功能不断健全,应用领域不断扩大,已经逐步成为当代出版业进入到数字出版时代最重要的应用标准之一,也是未来我国新闻出版业标准体系中的重要核心组成部分。

为此,2009年8月6日,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科技与数字出版司正式立项制定《新闻出版数字资源唯一标识符编码结构》、《新闻出版数字资源唯一标识符编码规则》及《新闻出版数字资源唯一标识符管理规范》三项行业标准,委托全国信息与文献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出版物格式分技术委员会组织标准制定工作。

二、简要工作情况2009年8月25日,全国信息与文献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出版物格式分技术委员会在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组织召开了新闻出版数字资源唯一标识符专家讨论会。

最新文献中的doi是什么意思

最新文献中的doi是什么意思

文献中的d o i是什么意思DOI简介:数字对象唯一标识符(Digital Object Unique Identifier-DOI) 国外的数字文献生产商较早采用唯一标识符来标识其出版的电子文献,并形成了很多应用在不同环境下的标识符方案。

例如:连续出版物及其单篇文献的标识SICI(Seri al Item and Contribution Identifier)、图书及图书内的内容片断(章节、前言、索引、段落)的唯一标识符BICI(Book Item and Contribution Identifier)以及出版物件标识符PII(Publisher Item Identifier)等。

但是大多标识符方案仅仅定义了标识符名称空间及标识符构成机制,尚未构成一个完整的包含解析系统的标识符系统。

相对于这些唯一标识符,美国出版协会(The Association of America Pub lishers,简称APP)建立的DOI在技术上比较成熟。

它主要是针对因特网环境下如何对知识产权进行有效的保护和管理而产生的。

1998年AAP创立非盈利性组织IDF,IDF在CNRI的配合下,制定了DOI标准和相应的解析系统Hand le System。

目前已有上千万个已经分配并解析的DOI号码,8个RA(DOI注册代理机构,其中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和北京万方数据研究院联合申请为8个代理之一)和几百个使用单位,跨越了美国、欧洲和澳大利亚以及一些非英语国家,应用领域也扩展到政府部门。

目前国外Elsevier、Blackwell、John Wile y、Springer等大型出版商大多使用DOI对数字资源进行标识,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命名、申请、注册、变更等管理机制,DOI的解析系统发展也比较成熟。

在此基础上,一些生产商相继推出各种与DOI相关的增值服务。

例如CrossRe f Search结合Google检索技术与DOI系统的定位服务,实现了CrossRef Sea rch检索结果到生产商全文之间持久、有效的链接。

公路数字化档案唯一性标识编码研究

公路数字化档案唯一性标识编码研究

公路数字化档案唯一性标识编码研究唐修益;罗竟;黄伟【摘要】唯一性标识编码是公路数字化档案信息资源管理和应用的最基本单元.文章通过对公路工程档案资料的分析、整理、归类,借鉴国内外期刊文献数字对象唯一标识符方法,创立适用于公路数字化档案管理的“项目代号+属性+类别+流水号”四段位方式的编码规则,并将编码规则应用到计算机管理软件,实现了计算机对公路数字档案材料的自动编码,为计算机检索、管理提供了便捷途径.【期刊名称】《西部交通科技》【年(卷),期】2015(000)007【总页数】5页(P90-93,107)【关键词】公路数字化档案;唯一性;编码段位;树形结构;概率【作者】唐修益;罗竟;黄伟【作者单位】广西红河高速公路有限公司,广西南宁530022;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广西南宁530023;广西红河高速公路有限公司,广西南宁53002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495高速公路纸质载体工程档案平均每公里约100案卷,二级及其他等级公路档案每公里案卷达50~80案卷。

这些工程档案全天候占用大量的库房,花费巨大的人力、物力。

将数量庞大的工程档案信息化处理后,利用云存储技术,网络平台,将传统的实体纸质档案建设成为数字化网络档案,是我国公路工程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方向。

其关键核心技术之一是项目文件材料的标识编码。

而我国至今还没有成熟、通用的,专用于公路工程档案唯一性标识编码的规则和方法。

因此,需要立项研究公路工程档案唯一性标识编码[1]。

1.1 唯一性标识编码现状唯一性标识编码,国际上通常称之为数字对象标识符。

其研究和重视始于20世纪90年代国际互联网联盟(World Wide Web Consortium,W3C)和Internet工程任务组(Internet Engineering Task Force,IETF),规定了统一资源标识符(简称URI)、统一资源名称(简称URN)标识框架。

其研究任务就是把经过信息化处理后的数字对象用唯一的标识符将其识别,以方便计算机对这些数字化的信息进行管理和利用。

图书馆标准规范体系的研究

图书馆标准规范体系的研究

图书馆标准规范体系的研究摘要:随着时代和科技的发展,数字化、网络化的图书馆成为图书馆发展的趋势。

对于网络化条件下的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确立统一完善、互通性好的格式、标准和规范尤为重要。

因此研究图书馆标准规范体系对于我国图书馆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图书馆标准规范体系数字化中图分类号:d9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10(a)-0253-02众所周知,图书馆的建设和发展不但对我国文化事业的发展发挥着极大的促进作用,而且对于国家培养高等知识人才发挥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随着科学技术不断的发展,高新技术也开始融入图书馆的建设工作之中,成为图书馆建设不可缺少的必要元素。

值得注意的是。

现代化的图书馆建设是适应大众文化需要的,同时也是适应潮流的走向的;而落后的图书馆建设则会影响这个地区人们的阅读,更甚至影响人们的学习能力,因此建设现代化的图书馆十分之必要。

应时代和科技发展的要求,建设图书馆标准规范体系成为日渐重要的事情。

在现阶段的图书馆建设过程中,建设网络化、自动化和数字化的图书馆是我国图书馆建设的重要标准。

只有达到这一标准才算是现代化的图书馆。

随着科技的发展,传统的图书馆形式早已经不再适应社会的发展,数字化、网络化的图书馆成为当代的新宠,如何建设数字化图书馆成为各类图书馆的首要考虑。

数字化图书馆的本质就是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与共享。

只有采取统一的格式、标准和规范,才能将各单位开发出来的信息资源按统一的格式组织起来,保证各种信息资源表达、存储、检索、传输的顺利进行,避免不必要的转换和重复,避免人力和时间等资源上的浪费,从而真正实现信息资源的互联互通、资源的共建共享、管理的井然有序,用统一的检索标准建立起通过集群应用、网格技术和分布式处理等技术功能实现的云存储和检索系统,使全国的信息资源能为广大用户方便利用,形成国家性的整体信息资源。

本文是针对图书馆标准规范体系的研究,首先对图书馆标准规范体系的发展现状进行了解析,使读者对这一其发展有个初步的、大概的了解;其次论文对图书馆标准规范体系在其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瓶颈问题进行一一的阐述,最后对图书馆标准规范体系的建设和健全的方案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务求提出建设图书馆标准规范体系的可行建议。

责任者唯一标识符应用研究

责任者唯一标识符应用研究
2 1 责 任 者 唯 一 标 识 符 概 况 在 I e t nl e . n mao a R — t i
D str sIf s u tr k 的 A to d ni ct n 版 0i i nr t cueWii oe ar uh rie tiai f o
责任者规 范控制框 架。 关键 词 中图分类号
0 引 言
在 网络环境下 。 随着科研活动 的 日益频繁 , 参与科
种: 一是同名冲突问题 , 即不同责任者拥有相同的名 称 标识 ; 二是多样性问题 , 同一个责任者拥有多种不 同 即
形式 的名称 , 如简称 、 笔名 、 网名 、 呢称等等 。而要 解
收稿 日 :00 0 — 8 期 2 1 — 6 1 修回 日期 : 1 — 8 1 2 0 0—6 0
团体机构实体进行唯一性标识 的符号体系 。
基金项 目: 中科院西部之光联合学者项 目“ 机构知识库的语义增强方法与技术研究” 的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 陈金星(96 )男, 18一 , 硕士, 研究方向为数字图书馆理论与技术; 祝忠明(98 )男, , 16 一 , 博士 研究员, 研究方向为机构知识库、 网络信
所属机构名称进行规 范控制 。 导致 了同一 机构存 在彼
此互不关联 的不 同名称 形 式 。 C K 检 索界 面通 过 在 N I
“ 作者单位 ” 途径 提交“ 中国科学 院研究 生院 ” “ 、 中科 院研究 生院” 其英 文简 称 G C S 会 分别 返 回不 同 及 UA 。 的检索结果 。 如表 1 所示 。
行账号 、 IA卡 号 、 VS 车牌 号 、 品 条码号 和 电话 号码 。 产 文献 出版领域 的例 子有 IS IB IR 、 O E S N、 N、 C C D N号 、 S S 国内书刊号等 。 在分布 信息 环 境 ( 数 字 图书 馆 和数 字 出版 领 如 域) , 下 由于数字信息资源 ( 数字对 象 ) 具有分布性 、 异

我国国家科学数据中心FAIR原则的实践现状调查与分析

我国国家科学数据中心FAIR原则的实践现状调查与分析

标识符的采用元数据标准的公开访问数据许可声明的明确等方面加强规范化标准化管理
$%&'*+,- 原则国家科学数据中心科学数据管理元数据
()*+,.!//
-./01'
01,'$)%$$(23456789:&""#;2(#3:!'!#'#!
!"#$%& '() *(+,&-.- /( 01% 23450.56 /7 8*9: ;3.(5.<,6 .( =40./(4, >5.6(56 ?+0+ @6( 063 /7 @1.(+
实践现状对推动科学数据的发现访问获取和重用具有重要意义文章 通 过 分 析 *+,- 原 则 的 主放共享原则调研 !) 个国家科学数据中心对 *+,- 原则的实践现状从元数据标准和用户授权两个
层面分析结果并提出改进建议 研究发现我国国家科学数据中心对 *+,- 原则的应用还有待提升需要在持久性
基于 !"#$( 项主要原则!采用网络调研$文献调 研等方式梳理分析国家科学数据中心对 !"#$ 原则 的实践现状# 通过国家科学数据中心网站中,数据资 源-,元数据-,数据目录-,标准规范-,数据汇交,用户帮助-,用户指南-,平台介绍-等栏目$综合性 的全球研究数据仓储注册目录 $./0121&-'*23. $.456278 9: $.6.17;3 <121 $.=9652975.6+以及 !">$63175?4&@'网站 中查找检索国家科学数据中心有关元数据和用户授 权建设内容!并通过有关国家科学数据中心建设$服 务$实践等方面研究论文!补充网络调研不足的相关 建设内容#

《档案著录规则》(GBT18—1999)的对比研究和修订建议

《档案著录规则》(GBT18—1999)的对比研究和修订建议

《档案著录规则》(GB/T18—1999)的对比研究和修订建议作者:孙洋洋来源:《北京档案》2020年第08期摘要:档案著录规则是推动档案著录工作标准化发展和档案事业全面发展的基础环节,也是彰显档案信息资源价值的重要前提。

本文从我国现行档案著录标准《档案著录规则》的发展脉络和内容介绍切入,在对国际档案著录标准概况进行简介的基础上,通过对比研究的方式,从逻辑起点、理论原则和著录项目三方面查找《规则》存在的不足,并提出有针对性的修订建议。

关键词:档案著录规则差异修订建议标准化是各项工作获得良好秩序和提质增效的重要过程,而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则是工作标准化的关键环节,标准的重要性因此可见一斑。

档案著录工作中的主要标准是著录规则,不仅直接关乎档案著录工作开展,对档案的保管、检索、共享和开发活动等也有重要影响。

我国的《档案著录规则》(以下简称“规则”)自实施以来,有力推动了我国的档案标准化工作和档案事业的发展,但也暴露出许多问题,加之迄今未经修订,呈现出正向效益递减的现象,表现出较于国际标准的差异性以及与实践要求的不适应性。

为此,对《规则》的现存问题和修订建议进行研究十分具有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规则》发展脉络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迅速,各行业对档案的查询利用需求不断加大,与当时档案检索效率较低、手段滞后的客观情况形成鲜明矛盾。

1979年国务院颁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管理条例》,国家档案局于当年12月提出档案检索标准化的建议,后于1982年成立全国档案工作标准化领导小组,下设档案著录小组研究制定《档案著录规则》。

1985年5月国家标准局批准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著录标准(GB/T3792.5—85)》,可谓档案著录工作标准化的开端。

[1]该标准以《文献著录总则》为原则依据,内容包含引言、名词术语、著录项目、标识符号、著录格式等,著录项目含有10个大项和若干小项,有效提高了档案检索的规范性和实用性。

数字人文中的人名规范控制—研究与实践

数字人文中的人名规范控制—研究与实践

数字人文中的人名规范控制 ——研究与实践如何将传统图书馆的核心竞争力应用到数字人文领域,是值得深入思考和探索的,传统人名规范档与数字人文的结合即是上海图书馆在数字人文领域内的一项实践工作。

规范控制是图书馆编目工作中的重要一环,通过建立规范检索点保障书目系统中重要属性描述的一致性,满足用户查找、识别、提供情境、证明、选择和探索等需求。

人名规范控制的目的,就是把同一著者的所有文献都集中在著者词条下。

同一作者可能存在多个笔名,以茅盾为例,他的笔名多达一百多个,只要建立一个规范档,就能将茅盾以不同笔名发表的文章都集中在茅盾的词条下。

在互联网环境下,大数据时代的数字人文当中,图书馆传统的人名规范档工作是不够的。

2008年,国际图联发布主题规范的推荐意见时,首次提出了“人作为一个实体”的概念。

“人”是人文研究的重要因素,以人为核心的研究非常重要。

把人当作实体之后,人就不仅仅是一个名称,而是囊括了他的出生年月、与其他人物之间的关系、各种生平大事、任职经历等诸多内容。

要将同一人的很多信息集中在一起,就是要对这个人进行唯一的可被机器读取的标识符的设置。

有了唯一的标志符,就可以用标识符来代替这个人。

唯一标识符用HTTP的URI表示,它在全互联网上是唯一的,同时也是唯一的定位符。

关于标识符的设置,上海图书馆也有专门的URI设计规范,且与国际主流规范相一致。

标识符的设置可实现人名规范控制在前期知识组织和后期数据服务两个方面的利用。

在数字人文的框架当中,除了人以外,文献、地名、时间、事件以及档案、古籍等物理对象均可视作实体,实体与实体之间可以建立关联。

在建立关联的时候,势必要用到规范控制。

因而在知识组织的过程当中,用标识符来表示人,就能同时得到相关人物的一切信息。

在数据服务方面,也可通过该种方式将图书馆已经建立的文献、人名规范档等服务系统提供给数字人文的研究人员,以支持辅助人文研究。

图书馆的人名规范档在技术方面的应用是领先于数字人文界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立中文内容唯一标识符规范研究任瑞娟/米佳/濮德敏/刘丽斌2012-10-26 14:16:21 来源:《图书情报工作》(京)2011年10期【英文标题】Research on Establishing Chinese Content Unique Identifier Specification【作者简介】任瑞娟,女,1970年生,研究馆员,部主任,硕士生导师,发表论文20篇,河北大学图书馆,保定071002河北大学管理学院,保定071002;米佳,男,1976年生,馆员,发表论文5篇,河北大学图书馆,保定071002;濮德敏,女,1968年生,副研究馆员,发表论文10篇,河北大学图书馆,保定071002;刘丽斌,男,1981年生,馆员,硕士研究生,发表论文12篇,河北大学图书馆,保定071002,河北大学管理学院,保定071002【内容提要】网络信息资源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表明:其有序的管理需要数字对象唯一标识符的辅助与配合。

美欧等国家和地区的DOIs和日本的cIDF 已经发展多年,规模日益扩大,并各有特点。

台湾地区的LIPS-DOI虽然较为简单,但对于中文唯一标识符的研究也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我国数字对象唯一标识符的研究与应用也受到关注,多个项目从不同角度进行研究,走出三条不同的发展道路。

在详细分析国内外网络出版现状、国内外数字对象唯一标识符系统的研究与应用现状,并对比三条道路的优缺点后,倡议我国自主研发唯一标识符体系,并建立“中文内容唯一标识符”(CCId)规范。

The development status of the digital information resources and the problems encountered indicate that digital object identifier is a necessary tool by which digital information resource can bescientifically and effectively managed. The DOIs in American and European countries and the cIDF in Japan have developed for many years. With the scales increasing day by day, they form their own characteristics respectively. The LIP-DOI in Taiwan province, although a little simple in functions, can provide some experiences for Chinese DOI. In China, the study and application of Chinese digital object identifier are given more attentions. The research on more than one projects shows that three directions will be advanced. After the explicit analysis of thenet-publication status and the application and study of digital object identifier at home and abroad, the authors contrast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the two roads and propose that the Chinese identifier system and the Chinese Content Identifier(CCId)should be built in China.【关键词】中文数字对象唯一标识符/DOI/cIDF/CCIdChinese digital object identifier/DOI/cIDF/CCId1 国内外数字对象唯一标志符现状1.1 美欧DOI系统应用现状The Digital Object Identifier System(简称DOIs)是美国全国研究创新联合会根据美国出版协会的要求定制开发的系统,是Handle System在信息和出版行业的应用[1-4],其建立的初衷是提出因特网环境下知识产权管理和保护的解决方案[2,5]。

1.2 日本的内容标识符cIDf[6](Content ID Forum,内容标识符论坛)于1999年成立,通过嵌入式内容标识符(Content ID)与数字水印技术来保护知识产权和数字内容权益。

目前已有180多家机构加入其中。

cIDF以Handle System解析系统为底层支撑技术。

日本cIDf起始应用于视频和图像,在规范中对DRM(Digital Rights Management,数字版权管理)技术考虑得较为全面,实现了真正的数字权益保护。

1.3 中国台湾地区的LIPS-DOI台湾资讯处理系统实验室的准DOI系统,(Language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Lab,简称LIPS-DOI)是由陈光华教授于2003年建立的[7]。

此系统讨论“数位物件辨识系统于中文资讯之应用”,使之与美欧DOIs接轨,成为在台湾地区使用的低成本的准DOI系统。

LIPS-DOI系统也是采用Handle System 解析系统作为底层框架。

1.4 我国对数字对象唯一标识符的应用及研究现状2007年3月,北京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联合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向IDF(国际DOI基金会)申请成立了唯一的中文DOI注册中心,开展中文正式出版期刊及少量科学数据的DOI注册登记工作。

中国内地截至2009年12月,系统中共注册125万余条DOI,依内容种类统计如下:中华医学会杂志119种,精品科技期刊323种(件数40万),23种是中国大陆发行的英文杂志[2]。

2 国内外数字对象唯一标志符系统评述2.1 美欧的DOIs应用与研究评述2.1.1 DOIs单一解析功能已成功广泛使用,DOIs多重解析功能仍在试验阶段美欧等国的DOIs是给数字对象分配显性的标识码,在单一解析中,通过解析系统将显性标识码转换为数字对象实体的URL链接,以获取原文。

单一解析已经广泛应用在引文与原文链接中[3-5]。

DOIs多重解析提供了更多的服务内容与诱人的前景,但目前多重解析功能仍处在试验阶段,主要面临两大问题:①DOIs 多重解析功能的技术实现草案和规模化应用方案的不成熟;②在DOIs解析过程中涉及多种机构和团体,如何给不同利益体分配适当的权利与义务,使整个DOIs 链条在最小的成本下发挥最大的效益是必须面对的问题[2]。

2.1.2 对知识产权的保护不能单独依靠DOIs,对信息监管比较薄弱DOIs现在实行的仅仅是唯一标识符分配方案,即将唯一码授权给出版机构的每一个数字对象实体,并通过中间的解析系统进行跳转。

这可以提供从出版源头进行知识产权保护的方案,但并没有将DOI与DRM方案相结合[1],完成真正意义的版权保护还需其他的技术。

目前DOIs不能达到真正意义的版权保护,不能限定非法用户使用,也不能有效地防止信息内容被恶意篡改或偶然修改造成的信息内容缺失或改变等信息失真的情况。

因此对信息的监管比较薄弱。

2.1.3 DOIs的单一解析在中国特定国情下实施困难DOIs忽略了美欧与国内(指中国大陆)出版格局的差异,并且为此我国还需付出高昂的费用。

因为美欧一些大型学术文献数据库商同时兼有传统出版商与网络出版商的双重身份,知识产权归属清晰,利用DOIs的单一解析功能就能方便地进行版权管理。

国内的传统出版商和网络出版商是分属于不同的利益团体,DOI的注册与缴费是面向传统出版商,而使用DOI的最终受益者是网络出版商和数字资源的使用者,整个利益链条上的付出与回报不均衡,势必造成DOIs在国内推广的困难。

此外,国内大部分期刊同一内容出现在不同数据库中的几率很大,DOIs单一解析指向哪一家数据库的页面必然存在不小的争议[2]。

2.2 日本cIDF规范评述日本cIDf规范中通过DCD实现保护,如果数据是在DCD(Distributed Content Descriptor,分布式内容描述符,是知识产权一个子集,与数字内容一起发布)插入后被人篡改过,就可以进行用户合法性的判断,从而达到版权保护的目的。

此外,日本cIDf规范附录中还有对数字内容交易处理的流程,包括B2B、B2C、B2B2C等多种方式,可对现有的网络交易流程的各种形式进行信息传播、信息交易的监管,是一个值得研究和参考的标识符规范系统。

2.3 中国台湾地区的LIPS-DOI评述LIPS-DOI系统最大特点是低成本的建设和维护费用[7];采用Handle System 解析系统,利于与美欧资源的整合;与DOI具有相同的功能,可以看成是DOI的兄弟,是个准DOI系统,从长远来讲有可能成为DOI在台湾地区的中文代理。

2.4 中国国内万方DOIs应用评述中国内地的万方中文DOI系统,属于IDF的下属注册代理机构,永远要给IDF交费,在目前的形态下不可能与DOI处于平等的地位[9,14-15]。

这种模式下,费用不但高昂且每年IDF有权利向上调整价格,同时考虑到国家信息安全等因素,更多的研究者及版权管理机构倾向建立中国自己的数字对象唯一标识符系统。

3 国内建立基于内容的中文数字对象唯一标识符规范必要性3.1 国内网络信息现状对数字对象唯一标识符系统的需求目前我国的期刊网络出版还不是真正意义的网络出版,上网全文必须等纸质印刷出版以后才能发行。

而真正意义的网络发表科技论文却因没有获得类似ISSN、ISBN等唯一、公开、标准、公认的“标识身份”而得不到广泛一致的认可[15];网络信息资源管理标准不统一给信息利用造成不便;信息监管问题亟待解决;网络支付成为知识产权保护中的重要环节。

这些均需要唯一标识符的配合,不难看出在中国建立数字对象唯一标识符(Chinese Content Identifier,CCId)系统的需求已经毋庸置疑。

3.2 DOI可能引发出版格局的调整,是否跟从美欧模式需时间检验出版界人士认为DOI可能是引发国内外出版格局调整的因素,因此国内面对行业调整应全面客观地考察国内外情形,特别是非英语国家。

德国的乌苏拉·劳腾伯格对德国及欧洲网络出版现状的分析[10],国内出版界陈少华对中国、北美、欧洲以及亚洲其他国家等出版业现状的分析[11-13],不约而同地认为全球出版业的产业链调整势在必行[9-1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